产教融合城市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6 17:00:09 来源:网友投稿

罗皎 罗联合

摘 要: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对于职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创新中,充分根据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产教融合,考虑到目前企业发展与城市进程紧密联系,基于产教融合城市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符合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加速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下科研成果转化、实现职业院校人才融入城市等措施,实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关键词:产教融合城市;
人才培养;
创新;
职业院校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产教融合型城市列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的试点对象。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组织,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为企业与学生的纽带,聚焦关键着力点,实现重点突破与创新。

一、产教融合概念及优势

产教融合的提出,是根据职业院校发展定位及优势而提出的办学理念,是指根据学校专业,积极介入产业生产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自主创业等方式,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提出,是建立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用人需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现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打破封闭的教学环境,与企业共同办学,创新人才成长路径,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的新型技能人才。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摇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学生组成,他们虽然具有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一线工作历练,实际上对于专业技能的应用普遍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表现不佳,因此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及实践水平表现效果较差。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建立产业基地,或者与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为专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有助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教学经验与科研生产结合到一起,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产教融合下,教师能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职业院校打造了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用人需求。

(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初衷不仅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而职业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一直十分重视。产教融合,一方面职业院校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有一技之长,他们自身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专业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就业。对于我国一些农业地区来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技能培训,无法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而职业教育发展,使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由农业经济向制造业、服务业方向转变。

(三)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學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反馈。长期以来,由于职业院校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忽视了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职业教育也受到冷落,产教融合的提出,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成为现代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不仅将重点放在教学上,还要时刻关注技术前沿,与企业合作,共同对生产端进行技术突破与产品研发,使专业技能保持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加快,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不能仅靠原有的课程知识,而是要深入介入生产层面,将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整合到产教融合下,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后不仅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还要有较长的职业生涯。产教融合的提出,使职业教育有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二、产教融合城市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意义

(一)有利于城市快速发展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资源集聚效应。从世界主要城市发展经验看,先进的产业与人才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新则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产教融合城市,将城市发展动力从过去简单的资源堆砌转变为依靠人才创新为内生驱动力,这也是适应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过去数十年间,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建立在经济增长与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基础上,而在今天,如何激发城市活力成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产教融合城市,将职业院校中的青年人才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利用职业院校兴办产业,青年人才依托职业院校教育资源与就业岗位,扎根所在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对于城市来说,产教融合将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既能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又能解决就业岗位需求,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活力,有利于打造集就业、创新、生活为一体的新型城市。

(二)形成企业集群与人才聚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现代生产产业分工明确,上下游合作紧密,因此企业集群与人才聚集成为经济发展一大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由生产要素所驱动,而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发展与产业升级,驱动企业集群的资源要素向人力要素转变,人才集聚成为企业生产布局的主要核心因素。产教融合城市下,企业发展不仅考虑城市等级,也要参考当地的人才储备与创新意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除了依靠自身教育资源外,还要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反哺自身。一些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当地招商政策,吸引高技术企业入驻,而当地职业院校在给企业提供人才的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发挥产教融合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科研攻关,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产教融合城市,将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人才三者合力,打造企业集群与人才聚集地。

(三)促进职业院校人才成长与科研水平提高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水平提升过程中,产教融合是重要联系纽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院校在理论课程之外,实践课程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以往学生主要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以便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实现对口实习,而且还面临管理难题,无法真正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人才,此外,缺乏产业积累,职业院校在科研中也不能紧跟前沿领域,在生产流程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自身局限性。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此外,还利于高校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产教的深层次融合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科研成果的创造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以《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为指导,我国对于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有鉴于此,职业院校也相应进行改革,先后提出了“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等符合新时期特点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社会需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校企联合研究和师生创造的大量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方面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批校企合作模式下产教融合,不仅解决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教学、实验、科研环节资金与场地问题,还有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科研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教育体系的需求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学校将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训企业一线实践型技术人才。此外,产教融合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试点基地,初步满足了学生实训需求,也为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了人才成长基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需要认识到,目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创新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业院校人才创新资源分配合理性

现代教育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首先就要做到教育资源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职业教育的普惠性。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招收普遍成绩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就要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分配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没有区分度,在学习上没有动力,认为毕业后都可以进入相应的企业,因此学习态度不端正。需要认识到,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适当进行资源倾斜,特别是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和上进心的同学,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资源、就业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培养一批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这样才能刺激到同学们认真对待学习,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

(二)产教融合下校企双方理念不同

产教融合固然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但是也要认识到,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机构,在彼此合作中必然会产生理念冲突。首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然会要求学生全面成长,而企业更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从利益出发,希望学生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即可;
其次,企业在学生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技能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而职业院校希望学生有所创新,能够持续进步;
最后,职业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付出成本由国家与个人承担,而企业在校企合作下,学生的培养成本由企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带来潜在收益,但是相比于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支出,无法显性表达,容易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四、产教融合城市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一)以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高质量就业

产教融合城市下的职业人才创新培养,就要符合当前城市对于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变为技术区别,传统低附加值工业生产模式已经向高技术产业模式发展,因此对于高素质的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传统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满足初级技能人才需求,因此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整体流动性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获得稳定的就业预期,企业也缺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力。产教融合城市背景下,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密切与地方主导产业的关系,通过引企入校、引企驻校、企校一体等方式,与城市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发挥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优势,在标准、课程、教材开发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结构的全方位衔接,实现从松散联结式校企合作向实体嵌入式校企合作的转型。

(二)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城市发展近年部分地区人口流失明显,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要重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以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聚集,改变城市人口流失的局面。相比于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固然存在局限性,但是本身具有贴近技术应用优势,能够将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能够主动适应产业升级产生的新需求,通过科研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技术驱动作用,建立各类孵化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并在此过程中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来提高当地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定居,进一步促进当地城市发展。

(三)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融入城市

产教融合城市建设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事关民生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具有明显的二元性,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群体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受制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这类群体并沒有彻底融入城市中,因此,产教融合城市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就业,也要从城市发展角度,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以00后为主,他们从小物质生活丰富,更加向往城市生活,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主动拓宽自身的服务功能,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要切实解决学生融入城市的问题。产教融合城市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人才引进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人才予以安家补助,通过购房补贴、城市落户等方式帮助学生定居城市。企业还可以设置人才公寓,降低年轻人定居城市压力,从而解决目前企业留不住年轻人的问题,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融入城市。

结语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城市优势,改变以往单独培养学生存在的弊端,与企业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转型升级的现代高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地方合作,共同引进优质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城市,在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的同时,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职业院校、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帮助技能人才定居当地,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肖慧.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参花(上),2018(7):107.

[2]高澄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100104.

[3]姜雪娇,修晓琪.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J].数码设计(下),2020(9):223224.

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项目名称: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城校融通视角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罗皎(1993— ),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罗联合(1968— ),男,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教育与职业(2014年25期)2014-04-17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路径 融合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