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4篇

发布时间:2022-12-16 14:12:03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4篇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小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2025)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对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是引领学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4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4篇

篇一: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小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2025)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对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是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明确我校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区教育和体育局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校的客观现实和教育要求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办学行为要求的原则,以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反映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共同渴望的、有吸引力、经过努力可实现的、有价值的未来愿景为基准,以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主线,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为策略,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凸现学校特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二、学校发展总目标

  -1-

  学校秉持“实施生命化教育,点亮每一颗童心”的办学理念,以“生命化教育”为核心文化,建设由“生命化课程、生命化课堂、生命化德育、生命化班级、生命化教师、生命化校园”组成的生命化教育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好公民,努力打造一所师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三、具体发展规划(一)形成最尊重生命的理念文化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富有生命活力、充满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就意味着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面向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化教育正好契合我们的教育理想和办学目标,所以,学校确立了“生命化教育”办学特色,旨在激发学生生命的动力,焕发生命的活力,张扬生命的个性,凸显生命的灵动,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自我超越的理想之所。围绕生命化教育,“点亮每一颗童心”,将生命化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二)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优质特色学校学校是第一所按照区新建设标准建成的学校,一切设施均按照省最高标准进行建设配备。学校不断加强配备,现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创客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综合

  -2-

  实践活动室、体能测试室、心理咨询室一应俱全。建有室内体育馆、独体图书馆、综合报告厅等特色建筑,是一所名符其实的高标准、现代化、数字智慧化校园。

  (三)建成适合生命成长的绿色生态空间学校建设、内部装修全部采用绿色环保产品;新风系统保证空气清新;室内取暖纳凉采用空气源热泵;饮水采用可调式直饮水系统;学生桌椅全部采用最新ABS材料,绿色无味,无污染。楼内预留大量非正式学习交流空间,配有高端无线上网设备,真正给了孩子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学校依据四大功能区,确定了“两纵九横”“三美七园”的校园文化格局,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努力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主要选自全区各校的优秀教师,部分教师来自新考录的优秀毕业生。学校实施“五项工程”,即铸师魂、强量能、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青蓝工程,通过“五项工程”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2人,市教学能手、青年市专业技术人才5人,区教学能手8人。(五)以特色课程实施为龙头,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创建六力课程”。学校立足小学生核心素养,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创建了富有自校特色的“六力”课程:即学习力、

  -3-

  健康力、交往力、审美力、实践力、创新力。开设足球、花式跳绳、合唱、陶笛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成长。二是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生态、生长课堂,唤发生命的灵动,迸发生命的活力。三是实施大阅读项目,不断丰富学生生命的厚度。

  (六)打造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是继续加强“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有考核、有提高”的“六步工作法”,细化每一个岗职责,细化管理,在“精”字抓成交,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二是优化绩校考核方案,推行项目管理,建设微型团队。淡化个人考核,注重团体考评,依靠科学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七)建设具有活力的德育育人模式开展争创“童星闪耀——六力之星”活动,即“学习之星”、“健康之星”、“交往之星”、“艺术之星”、“实践之星”、“创新之星”,培养优雅学子。德育品牌以落实“十个一”活动为主线,开展“三节四礼五美”活动,“三节”是指学校小公民节、传统文化节、艺术体育节;“四礼”包括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五“美”指语言行为美、仪容仪表美、体育艺术美、创想思维美、劳动技能美。通过“三节四礼五美”活动,形成“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德育教育模式,培养“五美”好少年。

  -4-

  (八)不断加强党建的引领作用党建工作实行“党建+德育、教学、管理、作风、家校”“五位一体化”工作法,引领全校生命化教育办学体系全面持续发展。创建“阳光支部”党建品牌,引领教育服务新理念。按照“一线、一体、两新、三化、四型、五好”日常工作思路,全面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九)实施安全责任制,打造平安校园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夯实安全基石。继续实施“一岗双责”,“安全网格化管理”,将安全责任分解到人,逐层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防死角,实行无缝隙式安全管理。(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1+1>2的效应充分发挥家长监督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家校机构,畅通沟通渠道,实行家长驻校办公制度,定期举行家庭教育报告会,不断形成最大教育合力。(十一)加强特色校园建设,让校园更加智慧、现代、美丽学校建设的“六力空间”在第四届美丽校园国际研讨上作经验交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突出“智慧教育”新特色,以文明校园、阳光校园创建为带动点,全面打造文明、生态、现代、人文、书香、平安的“六化校园”。

  

篇二: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1月19日,广州市教育局官网发布并解读《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5%,小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3%,初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8%,普通高中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25%,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0%,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30万个等指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更加优化,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形成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教育新格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城市。

  到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

  八大主要任务《规划》从国家和省战略部署和广州实际出发,与发展基础和总体战略相呼应,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广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八大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二是完善发展体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三是优化资源供给,加强基础教育平衡性。加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四是彰显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加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包括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度。

  六是加快对外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

  七是推动技术赋能,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智慧阅读,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共享课堂。

  八是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与创新。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11项发展指标

  从立足眼前、聚焦问题、放眼未来三个维度,综合比照广东省和教育先进城市相关指标,《规划》设置11项发展指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5%;小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3%;初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8%;普通高中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25%;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8%;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0%;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30万个;国际及港澳台学生达6万人。

  六大重点工程为全面落实“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广州教育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谋划了六大重点工程。一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校、园长)培养工程。培养150名“教育家型教师”、1500名“卓越教师”、22000名“骨干教师”;设市、区、校三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二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0万个,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30万个。三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大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力度,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加快广州科技教育城建设;加

  强地方立法,研究制定广州市职业教育条例。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优化提升工程。支持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进

  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高起点办学,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广州医科大学新造校区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广州交通大学等筹建工作。

  五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工程。新增若干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培育和创建一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新增缔结国际及港澳台姊妹学校50对。

  六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和装备提升工程。全市100%小学开展智慧阅读,人工智能课程改革覆盖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15所智能化学校,20所人工智能课程改革样板校,100所智慧阅读样板校;探索建设3个教育装备改革创新实验区。

  据介绍,《规划》的亮点与创新点是坚定政治性、立足城市定位。同时,注重公平。重视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残疾儿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学位供给与质量提升并重,一方面基于广州市人口持续增长,学位需求旺盛的现实,强化学位保障;另一方面基于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切实强化质量提升,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提升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充分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城市空间规划,加强各类教育设施布局谋划,新改扩建一批优质公办学校,逐步

  优化义务教育结构,高标准配置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新建学校彰显教育格局变化师资建设激发教师提质激情家长最关心学位问题。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近年来,广州每年开办

  的新学校都在2位数以上。尤其是今年9月,开办了134所新学校,提供学位约10万个,计划招生数新增近4万人。从这100多所新学校的布局可以看出广州当前教育力量格局的一些变化:传统教育强区整合资源保持优势,东部快速崛起力争成为教育新高地,周边区域则补齐短板发挥名校辐射作用。

  近几年,随着每年新建大批学校,广州以往相对薄弱的东部教育正在崛起。作为广州GDP前两名的“经济资优生”,天河与黄埔区积极打造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实力。例如,今年天河区新增4所公办学校,其中清华附中湾区学校(筹)、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实验中学都被寄予厚望。

  越秀等中部传统教育强区坐拥“厚实家底”,面对新兴力量的追赶,以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

  教师队伍的建设当然也要重视。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广州不断深化教师职称改革。近年来,近3万名教师晋升职称,其中正高级243名、高级

  9024名、一级10278名、二级10027名。其中,农村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职称人数已达3180人,占全市晋升教师总数的35%,比改革前的晋升占比高近30%。

  全市幼儿园高级教师由改革前的18名增加到302名,特殊教育专业高级教师由改革前的6名增加到149名,小学高级教师由改革前的107名增加到4618名,初中高级教师由改革前的3044名增加到5797名。

  民办教师申报评审职称热情不断高涨,2020年获晋升高一级职称人数达4003名,占全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人数的49%。

  “双减”减了课外补习和校内作业,反而“倒逼”老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少而精的作业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规划》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校、园长)培养工程,培养150名“教育家型教师”、1500名“卓越教师”、22000名“骨干教师”;设市、区、校三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这些势必将激励教师们更加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干事创业迸发出更多正能量。

  

  

篇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2025年)

  为进一步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名校,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及学校“十三五"发展计划的目标导向下,学校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十三五"发展计划,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取得的成绩。在“十三五"期间,我校以争创市内一流的规范

  化、示范化学校为目标,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化学校”、“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市红旗大队"、“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等三十几项荣誉称号。

  2.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学校占地7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570平方米,学校实现了“智慧教室''教学系统全覆盖,构筑了学

  校信息化“班班通"工程,建立了学校资源库储备优秀教育教学资料,

  并实现了校内随时随地上传和下载,通过校内网FTP服务站实现了

  资料传输的无纸化。建设完成“校园周际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构成全方位监控网络。“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建设、完备

  了各专用教室和功能室,主要包括:科学实验室1间,足量配备小学阶段全部实验器材;综合实践活动室1间,能满足学生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计算机教室1间,按照最大班额配备了40台并有带宽100M宽带网络接入,能够支持学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实践;音乐教室1间,室内配有音乐教学需要的钢琴、打击乐器、

  节拍器、手风琴、电子琴、多媒体音响系统等专业配套设施;还按照

  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了舞蹈教室1间,美术教室1间,书法教室1间,教师阅览室1个,学生阅览室1个,多功能教室1个,科技活动室1个,体育活动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学校

  拥有塑胶操场一座,铺设了塑胶跑道和足球场地。

  三、教师队伍师资水平整体提高,师资结构有所改善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3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骨干教师19人。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了一支队伍稳定、

  业务能力相对成熟的教师队伍。学校提出了立足校本培训,

  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制定出“骨干教师一一教坛新秀一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梯次,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

  4.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课程改革富有特色。学校在新课程理

  念引领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质量,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具有比较良好的校风,校园文化氛围较浓厚,学生养成教育效果较好,特别是在文明礼仪方面,受到广泛好评。

  学校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学校已形成了一套教学管理的制度、流程,能有序开展教学工作。重视深化课程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教学成绩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5.创办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学校国学特色基本

  形成。通过“让经典诵读响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十三五"期间,我校语文组围绕《利用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这一省级研究课题,开发出适合一至五年级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通过“每周一句”、庆元旦双语联欢会激发了学生学国学、用国学的热情;设立国学活动室,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国学经典活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目前,我校的“国学经典"学校特色已经基本形成。

  二是通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力推进校园足球项目。学校按照“以快乐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据“立足

  长远、面向全体、激发兴趣、形成能力”的原则,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足球课、业余足球训练、等校园足球活动。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联赛,学校男女足球队在莱芜地区已经成长为传统强队。

  三是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我校系统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已持续十几年。通过积极推进“亲子共读”计划增加学生读书热情。学校还大力开展“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校连年开展“故事大王”、“读书达人和“阅读知识和写

  作技能大赛”O

  (二)目前面临的形势、任务

  当前,正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济南

  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实现2035年

  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我校教育事业,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十四五”期间,我校要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立足本校实际,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题,全面落实“让毎一个学生毎天都有新进步"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为宗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文化

  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一个“个性鲜明,发展全面”的学生群体,建设一所“学生热爱,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优质学校,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争创省级品牌学校。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和深化。学校的教研氛围不够浓厚,部分

  教师缺乏开展教科研的内部动力,教师整体的教研意识,科研能力还须全面提高,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立足校本研究的着力点不够强烈,制约着教研兴教的步子。

  2.教育方式较传统保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老师习惯

  

篇四: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学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地区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增加设施、

  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

  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

  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

  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

  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5)优化师资:实施教师成才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我校的名师队伍。

  (6)美化环境:树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

  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四、具体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领导

  者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

  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师生对领导的可信度。(3)充分发

  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队伍,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

  的学校管理队伍。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学有所长的专职教师队伍,争取每个学科都有地区影响的名教师。

  4、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坚持“问题即课题、教研为科研",

  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

  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

  色。(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3)加强教研活动课

  题化建设,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

  中教。(4)完善学校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

  坚持学校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注重宣传科研成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宣传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

  5、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1)在未来的五年中,全校

  上下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型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

  究式",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2)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

  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独树一帜,有一个大的提高。

  6、改善办学条件。(1)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更新部分设备,完善校园网络运行,拓展其功能,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2)解决各种功

  能室的配置问题,配置要坚持标准,适度超前。对图书室、音乐、美术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7、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人文建设,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

  艺术的园地。(1)绿化校园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整体规划,绿化、景观精心设计,体现“庄重典雅,活泼灵动”的特点。(2)校风、教风、

  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

  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3)公共场所、走廊、办公室布置有名人名言、学生作品,班级有《艺术园地》《学习天地》等。(4)规

  范师生日常行为,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公物无损坏、语言无脏话、地面无纸屑,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使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8、关注学生健康。

  学校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2)加强心理健

  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状

  况良好。(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用丰富的文

  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四、实施的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

  科学的发展观,成立学校五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五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处室、各年级(组)中去。学校将于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

  学校发展的后勤服务工作。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

  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专用室的服务功能,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积极增强监督意识,努力

  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学校将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确保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稳步有序的落实。

  五、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21〜2022):

  (1)实现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新建教师住宿24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3120000元;新建配电房1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130000元。新建学生食堂1800平方米,1300/平方米,计2340000元。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塑造整洁

  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教育教学与网络信息的整合和研究,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

  源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共享。

  (3)申报科研课题,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深入课题和

  课改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促进课改及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2、第二阶段(2022〜2024):(1)着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学生。(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培等形式,培养一支德艺

  双馨的师资队伍。

  (3)加大课题研究力度,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完善学校特色建设,

  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特色。

  (4)硬件建设。新建停车库10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1300000元。新建学校大门8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104000元,新建图书楼9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1170000元。

  3、第三阶段(2025):(1)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2)学科建设取得成效,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得到共同

  提高。

  (3)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的发展方向。促进学

  校的教育、教学向前发展。

  (4)硬件建设。新建体育馆20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2600000元。新建运动场7000平方米,单价1300元/平方米,计9100000元。

  总之,今后五年,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发展史上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全校教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五年制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形势:

  1.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发展不能满足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3.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大。4.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综上所述,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我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1.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改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在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一代新人,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老师队伍,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办学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心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培养“五

  型”教师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高举质量大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办学目标(1)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安全发

  展型"学校。

  (2)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把我校建成县级规范化学校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

  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博学厚德,求真至善"的校风、

  “穷理敬业,修己达人"的教风以及“励志勤学,慎思笃行"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评聘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

  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

  良好育人环境。⑴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上树种名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⑵学校围墙等公用环境配有名画临摹,名人佳作、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学校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学生时事。⑶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演播活动"、“每日一句名言"丰富文化内涵,提供精神食粮;学生“校园之星"展示,打造精英风采,塑造精神偶像:“三个一"活动(一次艺术展、一次体育运动会、一台文艺节目)尽展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文明。⑷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人的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⑸校园的上空回荡着朗朗读书声;教室里教学井然有序,师生同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学校操场上“运动健将"集体舞、课间操、工间操和长跑等阳光体育活动交叉形成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展现学习氛围、展示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令人羡慕。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

  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⑴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

  “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⑵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步伐。在三至五年内,使学校骨干教师达一半以上,县级骨干教师5人,学科带头人2人。

  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⑷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各教研组成立研究课题。⑸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⑹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⑺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

  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⑴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热的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创新。

  ⑵培养四种能力:人人写一手好字、规范字,人人是出色的播报员,人人会熟练地操作电脑,人人有一定的科学素养。⑶、社会效验好,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7.创建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

  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⑵突出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⑶巩固书香校园建设。三、我校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

  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

  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

  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

  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

  (4)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

  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的旅游、

  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

  "、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

  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有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和防范

  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预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5)加强家长学校与社区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

  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

  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突显特点、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

  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课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实在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思考到的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教师角色,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是社区的开放型教师;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与掌握教育观念,技能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

  养步伐,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外派进修培训,压担子,承担课题、课改研究任务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县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

  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

  教学研究能力。一是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制度;

  二是通过开展区级协作课题、市、县、校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我校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能力;三是广泛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改实验,让一批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年青人脱颖而出,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多学科,多层面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与研究,不断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总结与撰写能力,指导与教学能力,力争各学科有不同级别的学科带头人。

  5.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

  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

  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

  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差距较大,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将设法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在五年内,将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学校绿化工程建设2.硬化操场。

  3.建教学语音室、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等功能教室。4.不断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室、广播等专用教室建设。继续添置充实

  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教学仪器设备。

  5.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班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

  技术水平。(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继续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一是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计划,落实课程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继续完善教师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业考核等评价的制度的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教师年度考评办法、全员聘任的聘后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管理等,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四是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五是加强教师岗位练兵,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六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七是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八是加强对学业评价的改革,建立、规范学生的考试制度,公正评价学业。

  (五)建立特色,发展内涵。本着学校的特点和实际,认真研究、讨论,找准切入点,在三至五年内,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与社会影响的、人人参与的、能够持之以恒的开展活动的学校特色。建立人人为学校特色服务,为特色贡献的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月星"文

  化、演播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为持点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

  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形成以舞蹈为持长,以兴趣小组为补充的艺术文化。以班级为单位,

  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管乐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

  3.完善、充实学校教育教学“四大基地''(校园之声演播基地、图书室

  读书基地、学校绿化基地、电脑小能手培养基地)的设施及资料,不断提高其档次,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4.巩固书香校园建设。

  (六)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学行为;加强对学生

  的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安全、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期的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未经父母同意不

  得在外留宿,吃饭,不得未经父母同意私自外出。

  4.加强学校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值日行政与

  门卫要加强校园治安的巡查,落实节假日的值班制度,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做好校园设施与周边环境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安全月报与大型活动报批制度。

  5.加强门卫工作,对进校人员实行盘查、登记制度,严把校门入校关。

  (七)鼓励创新,促进学校发展

  1.坚持教育理念创新。大胆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不断提升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教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

  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3.坚持教育工作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和能力。

  4.坚持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充实

  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5.坚持评价体系创新。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注重研

  究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八)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事业发展 规划 教育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