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2-09-07 11:48: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完整文档)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3篇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篇1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为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收费站努力为职工搭建学习平台,有效地开展了职工书屋建设工作,逐步形成阅读条件较完备,图书管理制度措施完善的职工阅览室。占地面积15平方米,总藏书量三百余册,电脑十台,室内图书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及综合性图书等,为职工拓宽知识面、岗前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

职工书屋的建设,是依托现有阵地和设施,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在经费上积极争取的支持,并自筹利用好现有经费,在管理上做到管理措施到位,并制定了严格的《职工书屋制度》,并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模式运作,边建设、边完善,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单位职工读书、学习的好场所。为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给职工创造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增强职工书屋的功能,使已建设的得到升级,未建设的相互学习,现将汇报如下:

一、 职工书屋建设发展情况

组织健全,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评比考核,领导十分重视职工书屋的建设,建设有详细规划,有具体实施措施、有固定的职工书屋场地,有书架十组,配备有专门从事日常管理工作人员。

二、图书投入到位

建立了职工书屋投入长效机制,将职工书屋建设投入与职工学习培训、宣传一道纳入宣传费用范围,确保阅览室建设的正常运转。

三、制度健全

建立了职工书屋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

四、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站在职工书屋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站因资金不足,职工书屋建设进展不快,一方面要解决好图书更新问题,职工书屋图书不能及时更新,就会失去对职工的吸引力。书屋藏书量少且年份久,缺少和当今时事息息相关的书籍和报刊杂志,要保证每年有一定的投入用于图书更新。另一方面要解决好职工书屋的管理问题,保证书屋的长久生命力。

五、作用明显

职工书屋建立后,职工群众学习氛围更加浓厚,通过读书活动对职工群众工作、生活有明显改善,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职工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增强,对社会和收费站的经济贡献更加明显。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篇2

以点带面 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借势运力 活跃职工文化生活

武汉市江汉区总工会

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的武汉市江汉区是一个集金融、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区辖面积3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万人。有工会组织1500多个,工会会员10万余人。近年来,江汉区总工会立足城区科学发展需要,立足职工群众文化需要,积极响应全总和省、市总工会关于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的号召,从江汉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江汉区经济开发区“职工书屋”为试点,采取树典型、抓推广、促规范等多种措施,使以“职工书屋”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文化阵地,在巩固基础上得到新发展。全区建有规范的“职工书屋”43个,各种与职工文化活动有关的员工学校、网吧、职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650个,全年参加活动的职工达60万人次,从而有效的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质,为江汉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助推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职工书屋”典型示范上突出靓点,立足一个“实”字

为了让“职工书屋”建设工作能在江汉区的发展做到有实效、有后劲,我们把江汉经济开发区“职工书屋”作为示范典型加以指导,力求使其在职工读书上有甜头,在推广普及上有看头,在规范管理上有学头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江汉经济开发区建立于1995年,是一个以民管科技为主导,以信息通讯为主体,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服装印务等多元化产业并存的经济园区,我们之所以把“职工书屋”的示范点选在该园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思路出发,其一,注重了民营企业和科技产业的特点:园区主要以民营科技为主导,园区民营企业315家,占企业总数的85%,科技型企业260家,占企业总数的73%。其民营企业中林林总总企业文化形式可吸收和引导整合;
其二,注重了年龄结构和文化需求特点:园区有职工2万多人,其年龄结构为全区职工最年轻化。其学历类型两级分化,白领蓝领兼而有之。且不少农民工是远离家乡,吃住均在园区,求知和休闲娱乐需求欲望强烈;
其三,注重了职工文化为经济服务的特点:园区是江汉区经济创收的直接来源地,仅2009年就直接创利润5.7亿,科工贸收入105亿,在0.7平方公里上创造了最少的占地面积获最大利润的突破。是我市唯一获“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殊荣的开发区。
“职工书屋”的创办是为创造经济价值的职工提供精神食粮,改善文化休闲环境,也是为助推江汉经济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二级工会组织从开发区的实际出发,在创建开发区书屋过程中,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书屋建设适应园区快速发展的高起点上下功夫。通过工会的多方宣传,工会建“职工书屋”的设想,得到了园区管委会的全力支持,园区行政领导不仅亲自过问书屋的建设,在人力上给予支持,在财力上开绿灯,还结合园区提档升级的改造契机,积极为书屋的发展献计献策:在电脑,视屏投影等硬件设施上全部按照省级“职工书屋”的要求达标,并多方协调园区科技型企业把最新研发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图书管理上,形成了一套自动化借还书模式。既节省人力,又方便管理,使该书屋在传统意义的管理上探索了新的方式。
二是在书屋建设适应各类职工读书需要上下功夫。由于该书屋范围是可幅射园区360家企业,服务近2万名青年职工为主要对象的,其中职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既有高学历的博士,更有打工的农民工。为了让书屋的书籍受到职工欢迎,为不同群体的职工服务,开发区工会采取发卡片、发问卷、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职工读书信息需要,对什么样的人群需要什么书籍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在购好书、热门新书、需求对路的书籍上满足各类职工求知启智,休闲放松的多样化需求,努力使“职工书屋”成为开启职工智慧,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精神园地。
三是在书屋建设管理使用规范上下功夫。江汉区经济开发区“职工书屋”使用面积130平方米,藏书5000册(市区图书馆另有5000册定期流动),报刊3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200多种(张)。报刊、书籍主要包括海外名著、国学经典、文化生活和艺术、健康娱乐、商贸物流、传记励志、技工知识与培训、创业管理、政策法规、职工维权等10大类别。书屋内设有阅览区,配置有上网电脑和视频投影设施,自动化借还书设施。
根据开发区的实际,工会对“职工书屋”按照“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原则进行管理。
在制度和借阅方法上讲究科学性:主动邀请江汉区图书馆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既借鉴正规图书馆的部分管理制度和方法,又立足园区实际简化有些手续,在图书的购进、登记、借阅、销毁等环节有章可依的同时,简化手续,方便工作和职工。
在管理人员和借阅时间上讲究兼顾性:书屋指派一名专门的工会协管员负责,并聘请了园区企业中热心读者兼任志愿者参与管理,缓解了人员的不足。由于书屋坐落在园区中央的创业大楼的二楼,一楼是职工食堂和活动室,因此,在借阅时间上,以中餐和午休时间为主,方便大家在中餐时阅读和借阅,兼顾周六、周日休息时间,以满足常年住宿在园区的农民工需求。
正是由于我们在江汉经济开发区“职工书屋”的典型选树中,以求实效为出发点,以职工得实惠为着力点,不让典型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盆景”,而是在常态性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在建管并用中推广普及,在推动全区书屋建设中发挥了以点带面的效果。除了组织区内各单位的学习观摩外,武汉市总工会2009年3月在江汉经济开发区召开武汉市工会思想宣传工作现场会,向全市150多个兄弟单位的工会主席推介了江汉经济开发区“职工书屋”,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省总工会副主席陈义国同志在2009年5月专程视察了该书屋的工作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在职工文化的延伸推广上抓住重点,立足一个“引”字

职工书屋是职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行试点的目的是为了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为此,我们在向全区推行职工书屋建设过程中注重引导,并借势运力地使之与工会各项文化体育活动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使江汉地区的职工文体活动的高潮不断涌现。
(一)以点带面,推动职工书屋统一规范显特色。
按照省、市“职工书屋”的建设要求,江汉区总工会采取树典型,发文件,拨经费,定制度等多种措施,将全区企事业工会中原有的和新建的43个图书室统一授牌,统一制度,规范到“职工书屋”这个命名上来,以显工会特色。一是在经费和图书的后续来源上,采取了“四加一”解难题:即行政拨一点,工会经费拿一点,上级工会补一点和社会捐赠一点。同时还积极与市、区图书馆联系,对各书屋进行流动换书,确保后劲。二是在选点布局上,除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外,主要着重在民营企业、在职工流量大、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在管理相对封闭,职工文化生活薄弱的地方建立书屋。在书屋的面积大小上不订死框框,而是从江汉寸土寸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求大,只求有。如沃尔玛中山大道店在老总都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工会争取店方支持,专门腾出了10平方的房子做职工书屋,让员工在经营忙碌之余,有一个小憩的地方。三是活动上采取统一指导和各具特色相结合的方法,用活动推动书屋建设。
——全区面上各书屋参加的活动:①“诚信读者”借书积分活动;
②“读书——助我素质提升”主题征文活动;
③“你选书,我买单”活动;
④“读书金点子”活动;
⑤优胜读者参加“金桥”书评活动。
——各企业因地制宜自行组织活动:各单位书屋根据自己的特点,引导职工把读书活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自身素质提高相结合开展了有特色的活动。①爱帝集团把书屋建设与企业评选“五星员工”相结合。评出“读书之星”;
②金盾大酒店工会利用书屋开展了“最佳学习风尚员工”的评选;
③各企业还把书屋的建设与单位自办的刊物结合起来,使职工读书活动的内容月月有,表现方式更有吸引力。金海大酒店的《酒店家园》双月刊,致盛集团的《致盛人》,彩峰数码印务的《员工杂志》等多个企业刊物均把书屋的活动情况,员工的读书心得作为刊物的重要内容加以宣传;
④各企业工会把书屋的读书活动与员工的文化学习、技术培训、劳动竞赛相结合,亦收到好效果。如红人集团以书屋为阵地,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⑤沃尔玛工会依托书屋,指定必读业务书籍后参加技能比武劳动竞赛;
⑥具有“中国名牌”之称的新世界珠宝公司,把职工书屋作为凝聚职工、管理职工的重要园地,该企业由于金银制品生产的需要,有近200多名农民工常年住宿在单位内,职工书屋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必不可少内容,为此,该企业专门出资,为职工书屋配备有近20多台电脑的企业内部网吧,使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建民同志曾亲临该企业,检查指导了书屋工作,对职工书屋在改善农民工精神生活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同时,江汉区总工会还把关注社会的视角投向农民工子弟,在全区工会组织中发出的“捐一本好书,改变农民工孩子一生命运”的号召,得到了会员们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区工会在江汉区10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捐建了以“蒲公英”命名的学生图书室10个,捐书2万册,捐现金8.7万,此善举惠及1.5万个农民工及子弟,解决了他们“买书难,看书难”实际问题。
(二)借势运力,推动职工文化活动展风采。
区总工会把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工作溶入全区工会文化活动中,借势运力,在金融危机局势影响全社会的形势下,把开展各种职工文化活动作为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清新剂、镇定剂,努力为职工营造精神乐园。
整合资源,办“会节”展风采。区总工会把“一会”(江汉地区职工运动会)、“一节”(江汉地区职工艺术节),作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展现职工主人翁风采,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增强工会宣传思想工作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努力整合辖区资源,辖区各单位纷纷响应,不求所属,但求所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以赴、精心打造,使“会节”成为了新时期新型职工队伍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联合举办了两届以“与奥运同行,展职工风采”为主题、有近10万职工代表参加的江汉地区职工运动会;
举办了以“爱我中华,展我风采”为主题,以职工文艺节目大赛和企业文化、职工艺术作品展示两大部分组成的江汉地区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为迎接建国60周年,在武汉杂技厅举办的“祝福江汉,感恩祖国”全健排舞大赛受到区辖各单位的热捧,40多支代表队,1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深受职工喜爱的“会节”活动,已经成为了江汉职工文化精神生活的一大品牌和亮点。
建立团队,探新路抓服务。为了让职工文化更好地发挥团结凝聚职工的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虚功实做,在创品牌,服务职工上努力探索,在增强企业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上下功夫,一是在建立自己的文艺队伍上实抓实干。2008年成立的江汉区工友乐团,采取“工会给牌子,各方助票子,自己探路子”的方式,运用契约的方式来进行集中和分散的管理,探索工会文艺团体“不养队伍,可用队伍”的新方向。目前,江汉区工友乐团不仅活跃在江汉区,还在武汉市各大庆典活动中频频亮相,宣传了工会的形象,亮出了工会的牌子。二是在服务企业上实抓实干。工会的职工文化活动是巩固建会成果,服务基层职工的重要手段,在今年金融危机冲击银行业、保险业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举办“东亚银行杯”首届羽毛球邀请赛,受到区内各银行、保险公司的热捧,有27支代表队参赛,其中不少外资银行的老总、高级管理人员都以普通队员身份参加比赛,他们对区工会严谨的组织能力,热情的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作为世界500强外企建会工作的延伸,我们多次在沃尔玛、庄胜崇光等十几家外企中开展了“快乐职工大联欢”活动,以外企职工为主的拓展活动,激情联欢展示了企业文化和职工才艺,促进了跨企业之间职工的沟通,增强了青年职工的工会意识,增强了他们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
近年来,江汉区总工会以职工书屋建设为着力点,以积极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职工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增加了工会的凝聚力,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工会组织应有贡献,我们在实践中有这样三点体会:
体会之一:职工书屋建设必须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生活、贴近职工和企业、贴近工会职能)。只有做到“三贴近”,书屋的活动内容才能不断丰富,活动机制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其影响和效果才能更广更好,为职工群众所接受、所参与、所赞誉。
体会之二:作为工会载体的各类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做到“三力”并举。只有工会在宏观协调上出力,社会各界在公益资助上出力,市场运作在持续发展上出力,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才有后劲和生命力。
体会之三:是在理念上正确认识工会职工书屋和职工文化活动的作用和地位。要把开展积极向上的工会文化活动看成是科学、依法、主动维权的一部分,特别是80后、90后的新一代青年职工当中以“职工书屋”为载体,开展有益、时尚的工会文化活动,树立健康、正面的工会组织形象,是他们认识工会,接纳工会,强化工会意识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德胜川钢公司工会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6月份建立了“流动书屋”,提供《现代班组》、《耐火材料》、《党课参考》等报刊杂志,调动员工读书积极性,活跃和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公司员工以工会“流动书屋”为阵地,在工余时间学知识、学技术、学业务技能,了解信息,把读书学习与生产工作实践相结合,遇到技术难题和工作问题,到“流动书屋”找方法寻答案。用新知识指导生产和工作实践,充分发挥“流动书屋”的载体作用,推动了学习型班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受到员工喜爱。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职工队伍,与启东市农家书屋建设同步,今年初,该公司在南通供电系统首创了“提升综合素质,推动职业发展,塑造快乐人生”为主题的流动读书角活动,把书屋“前移”,让书屋延伸到每个班组、工地等,做到哪里有职工,就把书送到哪里,不让施工班组职工成为被读书遗忘的角落,让所有职工都享受到读书之乐。

  职工流动书屋成为供电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该公司总经理马军认为,建设好职工流动书屋,不断扩大职工流动书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关键是要把“职工流动书屋”打造成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职工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功能作用。一年来,该公司在不断完善发展职工流动书屋上下功夫、在发挥作用上做文章、在服务职工上有作为。公司工会专门制定了职工流动书屋管理办法,在公司工会网页建立图书目录方便职工查询。明确规定,每年5月、12月下旬对职工流动书屋图书资料进行清点,并做好清点记录;
每季度定期不定期地添置新书,由工会派专人及时将新购图书信息上传网页发布。目前,该公司流动书屋共有藏书 9000多册,种类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科技等多个门类,每年的借阅量达到2000多人次。

流动书屋,流动出了快乐

  流动书屋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多职工成为了流动书屋的常客。“我觉得有书读是快乐的,如果能读好书则会更快乐。嗅着淡淡的书香,听着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响,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客户服务中心陆欢欢在谈到职工流动书屋时一脸的兴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流动书屋藏书与职工读书兴趣相左,引不起职工的读书欲望,那就会把读书当成包袱。”为此,该公司职工流动书屋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职工的阅读需求,耐心细致地做好图书推荐工作,并将职工的满意度与其服务评比挂钩,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他们还专门设立意见簿,针对职工所提建议和意见,逐条分析,进行完善。并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勤写心得体会的最佳读者活动,每次赠送一本新书作为奖励。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更加贴近职工需要和职工生活,深受职工喜爱。许多员工说:“工会把流动书屋建到了一线,这些畅销书籍对于我们来说,真可谓精神甘霖洒旱土。”

流动书屋,更流动出了素质

  “吃完饭后我们一起看书吧?”每天,职工都会相约职工流动书屋。

  该公司工会主席唐俊告诉笔者,通过一年来的建设,流动书屋成了职工平日里最爱去的地方。职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今年十一月获得“江苏省电力行业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的施胜辉深有感触:是流动书屋培养了我爱读书习惯,更是通过勤读书使我开阔了视野。 

  现在,启东市供电公司职工流动书屋不仅成了职工们读书的场所,更成为了员工们的培训基地。公司把流动书屋、党建和业务培训三位一体进行管理,利用流动书屋这个平台开展文明标化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技术熟练的优秀职工。

  该公司党委书记徐森这样评价道:职工书屋走过了一年,职工素质也“成长”了一年。很多部门、班组都反映通过职工流动书屋的建设,职工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职工流动书屋已经逐步成为职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实现自我素质提升的平台。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工会组织通过“职工之家”的建设,创建职工书屋,搭建学习载体,积极发挥好“家”的教育职能和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精心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2008年3月,电解铝厂工会“职工书屋”获得贵州省总工会授予的“职工书屋”荣誉称号。三年多来,不论是抗凝抢险恢复生产繁重的任务当中,还是抵御金融危机企业降本增效巨大的压力面前,电解铝厂工会始终恪尽职能,发挥好教育阵地作用,始终重视并切实抓好“职工书屋”的建设,坚持“贴近员工,服务基层”的原则,通过流动书屋送书到一线,配合企业文化部门开展读书活动,为辛勤工作的电解员工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营造了浓浓的读书学习氛围。
一、抓基础建设,规范“职工书屋”管理
1999年电解铝厂工会成立之初,分厂“职工书屋”的雏形就开始孕育,2002年分厂工会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工作启动后,“职工书屋”的建设得到较快地发展。在行政的支持下,厂工会不断完善“职工书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专门为“职工书屋”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和车间阅览室(流动书屋),配备专人负责管理;
其次,对原有的几千册图书分类造册建卡,制定完善的图书订阅、借阅、管理等相关制度;
此外,还专门为职工书屋配备了一台可上网电脑,方便职工查阅图书和资料。自2002年改制以来,分厂工会每年都要拿出近2万元左右资金,为图书室添加新书,同时根据员工的阅读需要,每年为员工订阅了近60余种报刊杂志,并将《工人日报》、《中国工运》、《劳动时报》等报刊杂志订阅到了车间、班组。及时满足广大职工学习、阅读的需要。截止2010年,电解厂工会为“职工书屋”共增添藏书4500余册、音像制品130余件,借阅达11000多人次。
为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稳步推进“职工书屋”的健康发展,多年来我厂工会不断完善图书、杂志的采购、订阅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和详细的管理员工作职责。书籍和杂志的订阅形成了根据职工需要,有针对性、公开透明的采购的长效机制,在注重可读性的同时,新增图书充分考虑其思想性、文化性和专业性,既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又有现代健康养生专著,还有与员工职业发展、企业生产技术运用密切相关的工具类图书,使员工可以各取所需,深受员工的好评。
二、创新工作方式,“流动书屋”送书到一线。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好图书资源,在推动“职工书屋”创建的同时,分厂工会坚持“贴近员工,服务基层”的原则,通过“流动书屋”这一创新方式送书到一线,不仅方便了一线员工更好的阅读,而且进一步激励分会“模范小家”的建设。2008年,分厂工会首批创建了10个“流动书屋”。即:将分厂工会职工书屋的部分图书、杂志送到车间职工小家建设好的单位进行流动,每季度进行一次轮换和交流,充分提高了分厂工会图书、杂志的利用率,方便职工借阅,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为确保职工“流动书屋”图书的完好率和流动性,电解铝厂工会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流动管理制度,确保职工“流动书屋”得以长期健康地发展。
同时,以创建“流动书屋”为契机,不断推动电解铝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的纵深发展,厂工会根据各分会基础条件,建立了3个学习型小家示范点(其中原第二计算机室运行班还荣获了中国机冶建总工会“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班组称号),共为其配备图书1000余册,音像制品30余种,使基层分会“创争”活动得以依托实体再上台阶。良好的制度、浓郁的学习氛围极大促进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在原第二计算机室,员工们主动把自己的私人藏书、工具书籍等充实到车间小家,工余读书、业余读书学习成了车间员工的自觉行为,“职工书屋”满屋书香吸引了更多热爱书籍的员工。
三、丰富“流动书屋”内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优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发挥好工会组织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好读书学习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电解铝厂工会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职工自己的组织,有责任积极引导职工树立危机意识,强化学习观念,提高员工技能;
有责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有责任保护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电解铝厂工会一方面通过贵铝电视台、贵铝报、中铝贵州企业党群工作网站、自办《电解人家》刊物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危机意识,树立学习观念,努力营造技术员工也是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丰富“流动书屋”的内涵,积极配合总厂、分厂开展全员读书活动。三年来,共计征集企业文化故事66篇,征集《电解人故事》征文54篇,撰写闪光员工事迹106篇,开展“传承50年优秀文化、弘扬08抗灾精神、树立成本效率观念、争做优秀员工”全员读书活动等等,同时以自办刊物《电解人家》刊登优秀员工事迹、刊登员工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引导电解员工逆境奋进、自强不息,潜移默化中向电解员工传递“团结、和谐、求实效”的电解人精神。
明窗净几,墨浓书香,“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条幅静静悬挂,在这幽雅静谧的环境中,在每一次职工书屋的流动送书过程中,每一个电解员工都能真实感受“职工书屋”传输的学习精神,感受到职工书屋的学习氛围。我们相信,随着电解铝厂的不断发展,“职工书屋”也将不断呈现新的面貌,吸引更多员工通过这一企业文化平台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丰富员工精神,陶冶员工情操,凝聚员工合力,提升员工素质的根本目标。(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工会)

位省、市领导:  

***县“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在省、市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镇区和文广中心的全力配合下,在2009年实现18个镇区、245个村(居)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

自加压力、再接再厉、锦上添花、一股作气,实现全县农家书屋全达标,成为XX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达标责任。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来抓,连续两年列入为农民办实事工程摆上新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对农家书屋达标建设进行指导,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县成立了由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社、财政、农委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镇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建设达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部门、社会和农民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工程达标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工作机制,狠抓督查推进。  

我们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农民自主管理”的工作机制,编制农家书屋全覆盖、全达标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为确保规划和计划落到实处,注重发挥好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选点布局,摸准村情民意,方便群众借阅,把党群中心、文化大户、致富能手等都利用起来,作为农家书屋的优选地址,全县农家书屋达到七有标准:即有 20平方米 专用屋、有阅读场所、有6个书橱、有桌椅等设施、有专职或兼职管理员、有图书管理制度。全县245个村(居)农家书屋全部达到了1500册以上图书、100本音像电子出版物。黄沙港镇是以海洋捕捞为主业的沿海镇,人员流动性大、季节性强,该镇就因势利导,在港口渔民集散地,设立两个“渔家书屋”,选购有针对性的科技书籍,合德镇同心社区还建立了农家书屋法制文化示范点等都深受农民欢迎。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达标工作,我们还建立了每月汇报制、每季巡查制、跟踪督查制、借用信息反馈制,确保书屋的各类图书,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  

三、阳光规范运作,管好用好资金。  

我们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管理好、使用好资金,发挥各项资金的最佳效益。农家书屋所有配套器材,我们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程序,实行阳光操作,网上公示,公开招标,择优竞选,400只书橱成交价比去年下降10%,按省规定书目的113100册图书采购,由XX县新华书店按六五折让利结算,电子出版物、各类期刊等,凡是能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的,我们一律阳光运作,定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在省补资金144万元的基础上,我们自筹资金14.7万元。目前我县资金筹措有企业捐助型、部门扶持型、上级援建型、社会共建型,有效地缓解了建设资金瓶颈。滨海县新华书店经理一次向家乡临海镇五岸村农家书屋捐献图书3000多册;
在南京医学院工作的丁福志热心向长荡镇甲候村捐献2000多册、医学卫生科普书刊,据统计,两年来,全县共收到社会各界捐献的图书46000多册(份),不仅丰富了农家书屋书目种类,而且形成了良好社会氛围,也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的。  

四、激发读用热情,扩大社会效应。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激发广大农民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一是典型带动,提高农民认知度。陈洋镇桃园村、富洋村农民学习花卉栽培技术,形成基地规模效应,成为上海世博会供货商之一,洋马菊农、临海蒜农、海河果农、耦耕菜农等运用在书屋学到专业科技知识,使菊花、大蒜、赤穗梨、棚育蔬菜等在产品质量上都有新提高,为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各具特色的“富了”脑袋、富口袋的读书用书典型;
二是活动促动,扩大书屋影响力。今年5月下旬,我县举办了首届农家书屋“我的书屋·我的家”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各镇区积极组织,各村组踊跃参加,通过各镇区预选后,有18人参加全县演讲比赛,评出一等奖3个,交流读书用书的心得体会,带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三是媒体鼓动,倡导读书新时尚。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板报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农家书屋,张贴新书告示,介绍读书典型,录播演讲比赛,图书馆除了每年编印《信息文摘

》外,还到各镇区摆摊设点赶“科技大集”,送图书、科技下乡,散发致富科技信息资料两万多份,受到农民欢迎。  

五、加强管理指导,巩固达标成果。  

我县在九十年代后期即建成“村级千册图书室”、“镇万册图书馆”,省里在XX召开现场会,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流于形式,近两年来,我们抓住农家书屋建设的机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要求,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个环节,特别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摸准民情民需选好书、配好书,建章立制选人管好书、用好书。一是制定好管理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图书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读者借阅规则》、《农家书屋出版物管理制度》、《图书借阅证管理制度》、《书刊遗失损坏赔偿办法》,用制度管好农家书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二是挑选好管理人员。经过村组推荐、组织考核,选用一批有文化、素质好、能奉献、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同志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
三是组织好业务培训。县里每年组织一到二次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争取用两年时间,把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轮训一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四是指导好读书用书。我们已将“我的书屋·我的家”读书比赛活动固定下来,每年组织一次农民读书用书比赛活动,局里还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下乡进村巡查、现场指导,每年分片会办不少于四次,以推动读书用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是宣传好各类典型。在广电台的《绿色时空》、《1057》、《现代农业》等面向“三农”的节目中,开辟读书用书专栏对管书、读书、用书等典型进行宣传,利用现代传媒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还准备在图书馆定期编印《信息文摘》基础上,增加一个农家书屋版面交流读用体会,介绍读用典型,指导读用实践,真正把农家书屋办成“致富屋”、“希望屋”、“和谐屋”。  

总之,我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已经有了一个很厚实的基础,但书屋的吸引力还不尽理想,书屋的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管理经费还缺乏保障,图书更新还不能满足借阅需求,这些都需要上级重视并继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我们基层也在想方设法,创新举措,努力探索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  

我县农家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决心乘风乘势,抓住机遇,在开拓创新中锐意进取,在团结拼搏中创先争优,为打造一个“书香XX”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江苏省启东市供电公司的职工流动书屋建设不仅建章立制,而且在生产一线也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职工自觉地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读书已成为供电人的新时尚。在线路施工三队工友们背着的工具包里,夹层中携带着《小说月刊》、《读者》、《意林》等书刊,而工程队的工具车上,就有公司工会专门配制的“‘职工小家’流动图书角”。工休之余,一群中青年工人围坐在一起捧读书刊,成施工现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让静止的书屋流动起来

在爱读书的启东市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唐俊眼里,莎士比亚的名言“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诠释了她对书籍的最深感悟。2010年2月接手公司工会工作后,她就开始计划着她心中的“流动精神家园”,憧憬着如上的景象。

启东市供电公司工会的职工书屋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那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一间五六十平方米的书屋,有报纸、有期刊;
有武打小说,有专业书籍;
每个职工交上十元就可以有一张借阅证,凭证每次借阅三至五本的书籍,也可以在窗明几净的书桌前安心地浏览心怡的杂志。那个即将退休的老头儿张耀明总是很认真地审查每一本归还书籍的完好性、做好每一次的借阅登记……。

然而,随着张耀明这位老同志的退休,因为企业内部机构调整的需要和人力资源配置的限制,曾经热闹的书屋渐渐冷落,只留下那些静止的书籍安静地躺在仍然属于他们的书架上,慢慢地接受尘埃的洗礼,慢慢地开始泛黄。

与企业的书屋遭受冷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工家庭的购书和读书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家庭藏书的局限性也使得职工业余读书的广泛性、书籍选择的多样性等受到极大的限制。

有书、有屋,缺人手是关键,如何解决?在2010年12月17日晚上超市购物时,站在那些塑料储物箱前,工会主席唐俊突然有了灵感:何不把书籍装箱送上基层班组?边想边试,她拿起一个箱子,到超市的书架前开始试起来。一箱20本,正适合20人左右的班组需求。

就这样,静止的书屋“动”了起来。2011年初,第一批流动读书箱发到了该公司调度、营销、农电等部室和班组。消息一经企业网站发布,检修工区支部书记赵继东立即提出也要为下属班组配备流动读书箱,随后配电工区、人力资源部、南阳供电所等部室和基层班组也陆续提出了配置流动读书箱的要求。至2011年12月,该公司为基层配备的流动读书箱近百个,并为此新增书籍2000多本。

让饥渴的精神丰盛起来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每一个人因为年龄梯度、文化底蕴、家庭环境、岗位需要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书籍的需求量和口味各异。“为流动书箱配备合适的书籍,让每个职工找到适合的书籍”成为工会建设职工流动书屋的基本宗旨和目标。

为了这个宗旨和目标,该公司工会不定期通过网络了解最新上市的书架情况,组织人员到新华书店、文易书城搜集新书,同时,也广泛接受员工建议选择性购书。在各个流动书箱中,你既能找到古今中外的名著,也能找到最新热门的网络小说;
既能看到洋洋数十万言的长篇连载,也能看到短小的文摘精萃;
既有文学诗歌小说,也有专业科普读本;
既有员工学习培训手册,也有廉洁从业教育书籍。

书让一度饥渴的精神不断丰富起来。客户服务中心陆欢欢在谈到书屋时一脸的高兴,她说:“我觉得有书读是快乐的,如果能读到好书则会更快乐。嗅着淡淡的书香,听着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响,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调度通讯班女职工茅琼花最喜欢那些哲理类的书籍,每一篇不长的文章后就是一句话的哲理启示,适合忙碌之余调节心情;
通俗又经典的故事耐人寻味,既免去了工作间隙那些无聊的话题,又发人深省教人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青年职工们都喜欢那些军事类书籍和世界之谜的读本:一颗工作上的好奇心同样在阅读时保持着。中层干部李俊表示,自己爱看法律类和管理类书籍,有利于借用合适的法律条规帮助、说服职工、化解矛盾,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青妈妈王海燕说,喜欢把那些名著带回家与女儿一起分享,如果感觉好,就往自己家里的书架上也增加一本,作为家庭藏书。

让规范的管理灵动起来

为了确保职工流动书屋保持旺盛的活力,启东市供电公司工会大力加强了流动书屋的软硬件建设,创新了动态化管理制度,确保流动书屋书籍常换常新,始终富有吸引力。

首先是在工会活动经费中专门设置职工书屋投入预算,专项用于增添书籍和职工书屋的硬件建设,为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撑。目前,该公司工会已为书屋管理专门配置两组专用电脑,用于收录、储存各类图书资料,并在公司网站上建立了图书目录,以便职工查询。工会目前已有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科技等多个门类的藏书近万册。

其次是完善管理办法,明确图书管理流程和标准。精心挑选书屋管理工作者,不仅做到制度管人,更做到书香留人。2011年4月,该公司确定了首批书屋管理员,出台了职工书屋管理办法。确定每年两次定期对职工书屋图书资料进行清点;
每季度按计划添置新书,由专人及时将新购图书信息上传网页发布。为响应职工“读书活动要走进家庭”的要求,该公司工会在今年2月又出台了“家庭图书交换站”办法,要求参加家庭可提供图书寄放工会,供员工及其家庭借阅,参与员工每提供一本积1分,年度根据积分换取同等金额的购物券。

三是建立职工读书动态信息定期跟踪制,专门设立借阅登记档案和意见簿,了解记录职工的读书习惯和看法。对于职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完善。创新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经常开展更加贴近职工生活实际、职工喜闻乐见的“比学赶超”活动,增进职工阅读的积极性。比如,以书为奖励,结合其他工会活动,同时开展以“爱书、读书、品书”为主题的“最佳读者”评比活动。

让员工的培训活跃起来

让流动的职工书屋成为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该公司党政领导一班人的共同心愿。党委书记徐森明确要求:要在完善发展职工书屋上下功夫、在发挥作用上做文章、在服务职工上有作为,让职工书屋的发展成为职工素质的重要载体。公司总经理马军认为,建好职工书屋,关键是要把“职工书屋”打造成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职工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其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功能作用。

建成一年来,职工书屋既培育了职工爱学习习惯,也改变了不少人脑袋空空,年华虚度习惯。变电安装、检修工程队队长倪圣飞高兴地说:过去班组有部分小青年下班后不是涌进网吧,就是聚集于夜排档内,家庭意见大,甚至闹出一个又一个事端、惹出一个又一个祸患;
职工书屋进班组后,公司以供电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顺应了当代青年趋高心理需求,使职工的读书成了时尚,也成为了员工们培训的重要基地。今年十一月获得“江苏省电力行业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的施胜辉深有感触地说:是书屋培养了他爱读书的习惯,而勤读书又成了他技能提升的关键。

可以说,启东市供电公司职工书屋走过的一年,也是职工素质快速“成长”的一年。很多部门、班组都反映通过职工书屋的建设,职工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启东市供电公司这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培训载体和方式,也正是该公司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的一大重要亮点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篇3

法泗小学“职工书屋”建设简介

一、学校简介

法泗小学职工书屋成立于2016年9月,占地面积13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705平方米。绿化面积3977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506名学生,教职工32人,其中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18人。领导班子共8人,其中校级干部4人。我校现市级优秀班主任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优秀班主任5人,镇级骨干教师5人。学校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涨的育人热情。

这支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实践,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动力。

二、职工书屋建设情况:

法泗小学成立以来就把“职工书屋”建设作为“学专业知识、提专业技能、促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读好书、用好书,从职工书屋中吸取营养,从而转换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校发展与稳定贡献力量的强大动力,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成才的摇篮和沃土。

(一)职工书屋基本情况

2016年暑期,我校依据《江夏区2016年职工书屋建设实施方案》和《江夏区教育局党委、江夏区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中关于“职工书屋”的建设要求,优化配置校内各类资源,精心设计,高质量建设职工书屋,投资近八万元对原有的教室天面、墙面、地面进行布局改造,目前书屋面积60余平方米,书屋管理员2人,书屋藏书量1000余册,报刊数量12种,联网电脑3台,音像制品20张,报刊书架2个,桌椅20套,饮水机1台,柜式空调1台,组合沙发1套。

(二)职工书屋建设情况

1、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在职工书屋的硬件建设上,我校在教室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仍单独开辟一间建设职工书屋,落实职工书屋阵地。购买图书,配齐桌椅、电脑的硬件设施。从而为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重视员工需求。我校中青年职工比较多,思维活跃。为了让职工书屋的书籍受到职工欢迎,我们采用调查问卷,职工点书等形式,根据职工的岗位需求,工会予以配置,尽量在购好书、热销新书、需求要求的书籍上满足不同职工求知启智、休闲放松的多样化需求,努力使“职工书屋”成为开启职工智慧,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精神园地。目前,书屋报刊、书籍主要涵盖电子信息、文学科技、文化生活和艺术、政策法规、职工维权、党建等种类。

3、完善规章制度。工会在加强职工书屋软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加强职工书屋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了《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职工书屋管理职责》等相关管理制度。既借鉴正规图书室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在图书的购进、登记、借阅等环节有章可依的同时,又立足管理部情况简化手续,方便工作开展和职工使用,使职工书屋运作进一步规范化。

4、构建交流平台。因势利导,推动职工书屋与工会各项文化体育竞赛活动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职工读书活动中,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把“职工书屋”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在青年职工中开展,我身边的感动故事征文,读书分享会等活动。通过活动,引导职工走进书屋,接受教育,真正起到在活动中引导人,在环境中感染人,在交流中鼓舞人。

(三)职工书屋建设成效

1、文化场所增加,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了一个休闲读书、看报的场所,丰富了员工文化阵地。

2、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职工工通过学习,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已由原来的有效课堂转型为高效课堂。

三、下步工作与建议:

在下步的工作中,我校将对“职工书屋”加大硬件投入,将针对性地增加专业技术、科技信息、现代生活等类别的书籍,并大力优化图书质量,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使“职工书屋”利用起来效果更好。

继续坚持灵活建屋,与兄弟单位开展“图书互换”活动,做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挖潜书屋效能,并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使其始终充满生机。同时举办多内容、多形式的读书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书屋的吸引力、集聚力、激发力、辐射力,使书屋活力永驻,并朝着更大、更优的方向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书屋 职工 情况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和计划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