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实践活动14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18: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学科融合实践活动14篇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如何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  习作兴趣  摘要  不同学科虽然讲授的知识体系不同,但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能够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融合实践活动14篇,供大家参考。

学科融合实践活动14篇

篇一: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如何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

  习作兴趣

  摘要

  不同学科虽然讲授的知识体系不同,但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难题。通过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对于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不同学科实践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缺乏丰富素材的积累,实践活动中没有进行科学的写作引导,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最后是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学生习作;兴趣;对策

  引言

  不同学科虽然讲授的知识体系不同,但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难题。比如在音乐课程上聆听音乐仿写《月光曲》片段;在体育课拔河比赛以及运动会,综合课包饺子,插花等实践活动,美术课手工制作画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

  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中发现学习的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学科融合能够进一步打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写作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对于学生的写作的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

  2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分析

  2.1不同学科实践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割裂的问题,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发现不同学科在相关内容讲授上的必然的联系。

  2.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缺乏丰富素材的积累

  实践活动中,能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习作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其它实践课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中的内在逻辑,通过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中所包含的写作的知识。当前由于很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安排不够紧密,没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的有效写作信息的不足。

  2.3实践活动中没有进行科学的写作引导

  在实践活动中,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关联的学科活动中,需要教师对于所包含的人文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当前很多教师没有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仅仅注重讲授自己所讲科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这部分内容不注重进行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内容长期没有得到更新,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实践活动和知识的学习都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把实践活动和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很多教师在讲授实践活动中的时候,没有把实践活动中的有关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实验,不知道学习的意义。

  3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

  3.1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

  在进行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中,教学科研小组应该进一步做好规划和沟通,通过教学上的相互衔接和促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讲授中,获取更多的课程知识。这样能够对教学的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获取不同的理论内容,有助于学生的作为习作内容和素材的获取,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进一步和体育老师、美术老师以及音乐老师等做好实践活动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任课教师的支持,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美术课以及体育课很多时候都会到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活动,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可以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收集有关素材。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学生们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再次写家乡的景物时,学生们也不会再喊:“我们家乡没有什么好写的。”与此同时,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对家乡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起来,可谓“润物细无声”。体育课以及美术课会安排大量的课外实践时间,这些时间和实践活动利用起来,就能够解决学生写作没有外出实践的安排,可以说能够通过一次实践活动,获得更多更好的写作体验。

  3.3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

  思维导图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厘清学生的思路,将知识以一种清晰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逻辑、表达更加清晰。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当中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通过画图的形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多科学实验也需要逻辑思维的推导,这些教学理念都可以应用到写作文问题的解决中,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连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培养。

  3.4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又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劳动课程还是实验科学课程,很多课程中的实验都是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的,这些实验的过程通过写作的形式不断进行记录,让同学们养成写作的习惯,都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结论

  可以看出,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效的,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对于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是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写作教学还可以这样教——谈词汇在小学生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J].语文建设,2015(35):18-19.

  [2]程姝,陈丹,张生.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小学生写作篇幅发展趋势的追踪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9(07):76-81.

  [3]杨芳.让妙笔能生花,突破写作困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9.

  [4]邱玉连.习作训练常态化:随时微写作——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重庆与世界,2018(10):65-66.

  [5]杨瑞婷.小学生写作现状调查报告——以安庆市中兴小学为例[J].纳税,2017(22):183.

  

  

篇二: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因地制宜+融合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方案

  【课题提出】一、课程背景: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使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各校的活动异彩纷呈。我们学校也在这种大背景下努力探索着这门课程的实行。二、方案背景:山重水复疑无路

  自新课改以来,我校信息技术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课程中展开得较早较好,区里的活动,学校都派出教师去学习,任课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参加区优质课评比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是新课改之前就一直在做的,班主任在少先队的引领下工作做得比较扎实;而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等其他课改中提出的新的活动内容的展开一直都存有较大的困难,大体如下:

  首先,本校没有专业专职的教师,任课的教师必须钻研着自己专任的课程,同时兼顾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展开,工作繁忙,而时间有限,实际活动效果不好;

  其次,本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是民工子女,父母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学生们住在窄小的出租屋里,学习、生活环境极差,身心健康表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查阅、探究的条件;

  再次,学校没有一个总体上的思路,与周边学校沟通,也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模式能够借鉴,大家都在摸索阶段。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了较尴尬的境况,教师也极其困惑,极其无奈。三、专著引领: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学期开始,学校教导处依据课程的要求及区里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导精神,决定要大力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展开实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一,信息技术课由较专业的教师任教;三至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除外,另外活动课每班一周两节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活动的展开;其三,由两位教师分别任三、四年级与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另外,到上学期末,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取得心理健康C证,对于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水到渠成,也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要做起来了,如何去做呢?我们又陷入了苦思中。于是,再次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顿觉豁然开朗,他讲“人原本是,而且永远都是大自然之子,所以理应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都利用来让他吸收精神文明财富。孩子周围的世界,首先就是蕴含丰富多彩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世界。这个自然世界是儿童智慧的无尽源泉。”苏翁的精辟观点全部来自于活生生的教育案例,是他亲自引领着那些孩子们健康成长,孩子们受益于大自然与劳动,在这本专著中有极详尽的记录及思考。

  作者以前在06年尝试着让学生通过亲近大自然、运动与阅读三者结合促动身心更健康,为此写过一篇论文,获得区一等奖。但是那时还是想法多,而实践少。这不是多年来的梦想吗?刚巧,我们的校园得天独厚,校园坐落于青山脚下,山上一年四季树木葱茏,这不就是最好的大自然探索去处吗?更可喜的是校园内有一大块几百平米的劳动基地和一个几百平米的草坪,我们完全能够因地制宜,让孩子们在校园内就能展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极富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思想】

  一、来自《课程标准》及《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使用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能够因地制宜地展开研究性学习。

  二、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经验证明,善良之情理应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为了培养一个人能在精神上独立生活,必须把他引进书的世界。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明智的教导者。”——“如果孩子从儿童时代起就没有养成对书籍的喜爱,如果阅读没有成为他一生的精神需要,那么到了少年时期,他的心灵就会空虚,似乎不知从哪儿来的坏东西就会蓦地出现在他身上。”三、来自薛瑞萍的教育思想阅读的能力,首先是幸福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孩子已由大量而高品位的阅读,获得了这两种宝贵的能力,我们还希求什么?二者一旦拥有,其他的种种,该有的将自然到来。【活动目标】(一)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资源,以学校的劳动基地为载体,共建田园,结合创建书香校园,拓生特色长廊,亲近周围大自然,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劳动者、探索者;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信息

  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以环境与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田园的建设及书香校园建设,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具体目标1、逐步充分、合理、创新地利用劳动基地,共建田园,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发形成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把活动引向不断深入;2、通过一次次共建活动,以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情绪把儿童团结起来,激发部分学生不够积极的心理,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体学生心理成长更健康;3、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能力;4、关注校园环境建设,关注社区环境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5、倡导儿童阅读,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通过环境的熏陶与活动的开展引导着学生进入阅读,乐于阅读,爱上阅读;6、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乐观向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7、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确立从事研究和探索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乐于收集资料的习惯。8、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整理、分析、归纳和论证的一些方法。

  【组织机构】一、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共

  建田园,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决定实施该课程的年度计划及相应步骤,负责宏观上保证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

  源的开发等。领导小组成员:潘正康(校长)林宝春(总务主任)

  第二层次:教导处大队部教研组。(1)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2)大队部主要规划一些校传统活动(艺术节、科技节、植树节、体育节等),同时协助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3)教研组主要负责对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协助教导处,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负责举办各种师生专题辅导讲座;负责学生课题的评奖、申报工作,资料存档等工作。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各学科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根据教导处的统一部署,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年级、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完成计划等实践与探究活动,并同教导处一起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考核、评优等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明确选题方向、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做好结题展示、总结答案辩等工作给予具体、明确、全面的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师积极配合活动的开展。四、教师具体落实及课程分配表

  任课教师

  具体课程分配

  教师条件简介

  潘正康林宝春杨晓红张蓓蕾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负责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顾问,负责三年级段和六年级一个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校传统活动的总负责人;

  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并任六年级

  校长,五年级的品德课教师,热爱校园环境建设,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并且是优秀学员。

  总务主任,三年级段的科学课教师,有较丰富的田园耕种经验,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

  少先队辅导员,二年级语文教师,区德育骨干班成员,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教导主任,一(2)班语文教师,省语文领雁工程学员,有心理健康辅

  一个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林春秀:

  负责四年级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及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

  徐玉燕:

  负责三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李雪娜

  负责四年级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导C证。

  教研组长,六年级语文教师,区劳动与技术教育骨干教师,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

  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兼上三年级段的科学课及综合实践课,徐老师思维活跃,教学非常有条理,并且善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富有创造性。

  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王盼盼

  负责五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年级段的数学教师,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娄哲莲沈加铎

  负责三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合作伙伴、顾问。

  英语六级,五年级英语教师,精通计算机,富有创新精神,有心理健康辅导C证。

  科学课专任教师,学科知识丰富,极富探究精神,乐于服务学生,善于实验工作。

  【课程实施】一、课程内容㈠、围绕本主题预设的大致内容1、创建田园,本学期先建好桑树小园,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以大队部为中心,开展好植树节的活动;

  3、以艺术节为时机,开展绘画、剪纸、书法、独唱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围绕创建书香班级的精神,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阅读、朗诵等活动;

  5、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以及心理健康个案的辅导;

  6、探索学校周边自然活动;净化周边环境。

  ㈡、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选择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结合我校校本资源

  开发的理念,我们将逐步按照阶段的发展设定不同的活动主题,以下是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供学生和教师选择:年段年级

  活动主题

  课程形式

  主题一:快乐交往篇(阳光的我等)

  心理健康课

  主题二:耕耘于桑树园

  课题研究课(室外劳动课、网络信息课)

  中段

  三年级四年级

  主题三:我爱校园主题四:绘画、剪纸等大比拼主题五:变废为宝

  室外活动课手工制作课手工制作课

  主题六:蓝天下的阅读

  室外活动课

  主题七:自我意识篇(珍爱自己/我进步了心理健康课

  /改变我的想法/我的时间,我做主)

  主题一:我们是一个团队

  室内情景课/心理健康课

  高段

  主题二:共建桑树园/探究桑文化五年级

  六年级主题三:我的理想

  课题研究课(室外劳动课、网络信息课)

  室内情景课

  主题四:我们去大自然“旅行”

  课题研究课

  主题五:国庆节

  手工制作课室外活动课

  主题六:经典诗文大舞台

  网络信息课/室内活动课

  主题七:生活辅导篇(赞赏的力量/每天赢心理健康课

  自己一回/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校园)

  主题八:学习辅导篇(有效复习/记忆绝招心理健康

  大擂台)

  二、实施步骤㈠、围绕主题活动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结合本校实际,确定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第二阶段:种植桑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材料;创建书香班级,结合桑树文化形成课题;第三阶段:养蚕,完善田园建设及书香校园建设,形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田园文化+儿童阅读的”的校园文化特色。第四阶段:围绕田园建设、书香创建等一系列活动产生的案例、论文、课题整理出专辑、发表等,进入总结阶段。㈡、主题下活动的小步骤

  1、活动准备阶段:确定一个主题一般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主题下的小课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2、活动实施阶段:每个主题活动实践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1)确定活动的主题或活动的项目;(2)商量、制定活动的方案;(3)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实践活动和进行社会调查。第二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3、活动总结阶段:每个主题活动总结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1)调查成果整理、统计;(2)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3)撰写研究报告等。

  第二步:(1)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

  三、课时安排:我校三至六年级本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三节,其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平

  均每周安排1课时,“活动课”平均每周2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课时列入课程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年段教学需要和师资情况采用弹性课时制,协调各科教师,灵活整合,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实施措施

  1、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解读》、《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体会,

  使教师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教育观念的改变,使教师能积极

  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2、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按“确立主题----方案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评价----

  成果展示”的步骤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体现“以实践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线”,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已排入课表之中,必须上足上好。在操作中,以整块使用为主,以

  分散,作灵活处理为辅。任课教师如果要外出活动必须提前一周将活动方案交教导处。

  3、明确师生任务:

  搞主题活动须认真设计给家长的活动倡议,务必让每个家长明白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目的,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根据选定的研究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合理组建合作活动小组;

  教

  活动过程中扮好指导者、激励者、支持者角色;

  师

  作好活动过程记载、撰写反思、个案分析等工作;

  帮助建立学生档案袋;要

  求

  活动过程中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以便存档。

  学写一份活动记录;

  学

  评价一位合作伙伴;

  生

  展示一份活动成果作业(记叙活动过程、收获,展示活动过程中收集的各种资料)。

  要求

  4、开展好教研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我们除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外,还加大在校内的

  培训力度,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和活动设计及其它综合实践的相关理论,并组织教师

  上网查看资料,提升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活动评价】结合各年级目标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过

  程性评价主要是提供学生展示的途径和阵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其一:表扬信,中队、大队表彰会

  其二:手抄报评比,黑板报展示

  其三:手工作品展示

  其四:主题队会其五:成长档案袋其六:成果小专辑二、终结性评价

  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中四个维度的目标,设立星级评比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维度要素

  关键表现

  评定等级

  标准及说明

  具有强烈的探究学习愿望,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合四星

  作学习。三年累计参加5—6次主题活动。

  研究性学积极参加

  习

  课题研究

  具有探究学习愿望和参加课题研究的兴趣。三年累三星

  计参加3—4次主题活动。

  参加课题研究,基本上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三年累二星

  计参加不少于2次主题活动。

  缺乏探究学习愿望和兴趣,基本上没有参加课题研一星

  究。

  积极参与社区团体活动,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

  关心社区四星心,体验公益劳动的充实与愉悦。三年累计参加社

  建设,参加

  区活动及公益劳动3—4次。

  社会实践和社会服

  务

  社会公益活动了解

  三星

  社区情况,二星

  关心社区

  了解社区情况,关心社区建设,三年内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劳动2—3次基本上了解社区情况,有时能够参与社区活动或者公益劳动。

  重大问题。

  不了解社区情况,几乎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或公益

  一星

  劳动。

  了解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真

  四星完成信息技术课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

  完成信息

  习探究活动。

  技术课时,

  认识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完成

  信息技术运用信息三星信息技术课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探究学习活

  运用

  技术手段

  动。

  进行探究

  基本上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初步具备信息技术素养

  二星

  学习活动。

  和操作能力。

  没有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愿望,学习课一星

  时不满。缺乏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

  积极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倡议书。积极参加小发

  四星明、小制作、电脑作品等各类竞赛,并能够灵活展

  劳动与技术

  课题研究

  能力,作品三星

  展示情况

  示学习成果。具有良好的撰写研究报告、论文能力,以多种形式如小发明、小制作、电脑作品和表演来展示学习成果。

  具备基本的课题研究能力,能够以1—2种形式来展二星

  示学习成果。

  未能认真参与课题研究,缺乏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一星

  没有形成课题研究学习成果。最终考评时,重视过程性评价,并结合以上评价表进行评价,给予学生比较合理的评价。

  【参考资料】

  《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试行)》

  

  

篇三: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普及,展开创新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已经具备的教学资源和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重视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构建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框架,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成长潜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学科;策略

  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高中各学科的教育特点和目标,结合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多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素养。以下将从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去探讨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实现多学科的有效融合。

  一、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强烈,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自主的研究,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从地理、物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对研究专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测谎仪的制作”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测谎仪玩具,这种玩具与专业的测谎仪并不能相比,但是学生却对此很感兴趣。在邀请了几个学生上来“测谎”之后,我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结合从生物方面学到的人体学知识以及从物理上学到的电学知识,再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尝试对手中的玩具进行分析,

  思考测谎仪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利用教师给出的材料自制测谎仪。这样的研究性实践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参与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开展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的扩大,现在的高中学生又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当中存在着的问题,促使学生从思想品质、政治、语文、美术等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魅力,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社会服务型活动。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推广我的家乡”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的各种情况,如特产、农业发展现状、工业发展情况、旅游业等,并且结合自己从美术、语文、信息技术方面学到的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在学生制作了相关的海报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对路人进行宣讲,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再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感,我带领学生走入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引导学生为他们进行服务,并且将自己的情感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通过社会服务型的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生成,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开展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技巧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创业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技术获取型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从各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去获取和发现职业型的知识,促进学生生活意识的增强,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针对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做家务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去除油污”为主题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尝试去除

  教师给出的材料上的油污,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使用洗洁精和水的方式,但是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接下来我再为学生提供了几种方案,让学生利用碱、洗洁精、盐等去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再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我给学生布置了种植的任务,并且鼓励学生写作观察日记,从而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施肥、选种子、浇水、写日记等操作。

  本文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备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欲望,在高中教育中展开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借助于脑中已有的知识去展开探索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正确科学观念、人生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

  参考文献:

  [1]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

  [2]檀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5).

  

  

篇四: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小山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9期

  [摘要]学科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活动也要积极适应发展,勇于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的界限,积极探索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以地理学科为主导融合其他学科,就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策略和实施方式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学科融合;策略方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9-0062-02

  学科融合(FOS-FusionofSubjects)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1]

  在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也要积极适应发展,勇于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的界限,积极探索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

  一、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学科融合是技术革新、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中阶段课程方案提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学科体系上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融入科学发展观、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2]

  综合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科内各知识点的简单归纳整合,更是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融合。“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解决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探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缘由”这一问题时,如果仅仅停留于历史学科或政治学科内,单纯从那个时代国内的经济变革、政治时局等角度去分析,那必然是片面、狭隘的。只有跳出学科的框架,跳出疆域的边界,从更大的时空去思考探求问题的缘由,才能发现:当时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阻断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人们不得已把目光转向了更加变化莫测的海洋通道,加上当时航海技术的进步,给了人们开拓海上丝路的底气,这才有了恢宏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样的全球视野、全科角度才是教育应致力于带给学生的能力素养。

  当然,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科间知识的贯通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有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避免学科割裂带来的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时效。例如,政治、生物和地理学科都会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历史和地理学科都有“地理大发现”的相关内容,当进行学科融合教学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时效。

  其次,有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知识体系,降低本学科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英语学科进行“国际音标”教学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技能尝试学科融合教学,就能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国际音标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和方式

  如何進行学科的融合教学?在我看来,学科融合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是不同学科资源的统整与参与,但跨学科融合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不同学科的拼接与混搭叠加,不同学科应该有主次,以主导学科为中心,联结各关联学科,从而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入和贯通。

  (一)以地理为主导的学科融合

  地理是一门天然的易于联结融合其他学科、兼具文理科特点的综合性科目。自古以来,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的学科,涵盖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口、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因此,在实践中,以地理为主导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以地理学科为核心联结其他相关科目,能够较好地融合统整各学科资源,提升学科融合的成效。

  (二)以问题案例为载体的学科融合

  学科的知识体系一般以主题为引领,可以是教学主题,可以是活动主题,可以是生活主题,但在呈现形式上一般以问题案例呈现,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跨学科问题来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以地理学科为主导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内容体系上,通过必修和选修模块满足了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涵盖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内容框架,以地理学科为主导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有了极大的操

  作空间。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尝试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

  (一)地理与语文、英语的融合教学

  语文、英语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中常见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语言文化内容,也包含着大量的地理学科方面的内容,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到《山海经》中的各种神异记载,这些内容对学生学习、理解地理学科知识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学习宇宙的起源和形成时,我就引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通过对神话传说的解读,让学生把它与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相比较,一则可以加深其对宇宙不断膨胀、冷却的印象,二则可以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地理与数学的融合教学

  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工具学科,在众多科目中都会应用到数学的计算和逻辑。在地理科目中,在进行比例尺計算、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一些活动时,必然要用到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把它与数学课融合起来,就能避免重复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三)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的融合教学

  地理与物理两门学科联系紧密,物理在地理科学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地理天文学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经典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物理学科知识是学习研究地球运动等地理天文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此外,热胀冷缩、热力环流规律、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物理学科知识,对学生理解掌握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风的形成及风带分布规律、气旋反气旋等地理气候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持。

  化学学科中的一些内容,如矿物质的化学特性、CaCO3+CO2+H2O=Ca+2HCO3,SO2+H2O?圳H2SO3等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学生理解地质地貌特征、岩溶地貌形成、酸雨形成等地理学科的知识有极大帮助。

  生物是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必然会受地理地形、气候、水文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制约,反过来生物又会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形成和发展、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呈现出地域性和整体性特点。生物学科里所涉及的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生态链、生物圈层、自然带、环境保护等诸多内容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也有相当的重合度。因此,教学活动中做好两门学科的融合教学安排,可以让这两门学科相辅相成,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时效。

  (四)地理与政治、历史的融合教学

  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就有政史地不分家的观点,这三个学科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历史以时间为轴线组织相关内容,地理以空间为轴线组织相关内容,时空是不可割裂的整体,政治则是存在于一定时空里的活动,离不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政治、历史也是人文地理学中基本的构成要素,“政治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选修模块,在学习活动中,常常要把三者有机结合。

  (五)地理与中职建筑学科的融合教学

  建筑类学科也是与地理学科紧密关联的学科。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要考虑日照、风向、取水、地形、地质、材料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职的建筑类专业中,以地理为主导,与各建筑学科融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掌握建筑规划布局、建材选择、建筑日照间距要求等中职建筑学科的内容。

  四、结语

  学科的发展历经从“合”到“分”再到新一轮“融合”的过程:现有的学科分类最初都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从15世纪末开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分别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单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得以不断深入和细化,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协同,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的边界被重新划分,一些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城市研究、脑科学研究)开始大量出现。

  在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和应有追求。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模糊学科的边界,致力消除学科间的割裂,实现学科融合教学,避免重复教学,提升教学时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博.走出课堂的界限,整合课程的资源:初中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7(4):81.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

  编辑郭小琴

  

  

篇五: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演马小学三年级三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教学计划一、《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内容(一)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融合1、为学校画平面图。2、制作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3、写一写公共场合中的安全小常识。4、设计爱护公共设施的宣传标语、宣传计划。(二)与科学学科的融合1、了解小丑玩具站起来的秘密。2、做好蚂蚁观察记录。3、研究小草喝水的小实验。4、了解家乡饮用水的来源,调查水污染情况。(三)与语文学科的融合1、记录课余生活的安排。2、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3、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四)与地方、校本学科的融合1、在校园内领养一棵您最喜欢的树,建立档案卡。照顾并了解它的习性与学名。2、调查一种珍惜动植物的生存状况。3、环保秀。二、《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目标定位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综合实践与各科教学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家园。

  4、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激发环保意识,从

  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5、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与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

  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的经验。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名称容

  行动指导内容

  公共场学生亲身体验并注意去观察,自己总结在公共场合中存在

  合中的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

  安全小

  ”与品常识

  德与社公共设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公共设施小组合作想出口号响亮具

  会学科施宣传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的融合标语、宣

  传计划

  学校平学会画学校的平面图,布局合理标示清晰。

  面图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调查学采用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去发现学校的新变化。校的新变化与科学小丑玩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在实践中学科的融合具站起去发现知识,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魅力。来的秘密

  蚂蚁观做好详尽细致的观察记录,及时与小组同学交流。察记录

  小草喝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观察记录。水家乡饮深入生活中调查了解,寻根求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水与语文课余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配合采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学科的活融合蜜蜂学会认真观察、记录蜜蜂的习性。

  传统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要深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

  化

  宝贵。

  与地方、建立领让每个学生做好长期的管理与记录就是一个关键。让她

  校本学养树木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科的融的档案

  合

  卡

  调查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惜动植物环保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废为宝。

  演马小学三年级二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长脖子娃娃》教学计划一、《长脖子娃娃》研究内容

  学做长脖子娃娃学做长脖子娃娃就是我们这一学期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内容,我们重点围绕“长脖子娃娃”展开对各种姿态表情的长脖子娃娃的创作与研究。二、《长脖子娃娃》研究目标定位在这个课题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学生对“长脖子娃娃”的感知、制作、与创新,激发她们美的情感、美的想象,从而养成一种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质。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勤于动手,重视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创新使智慧闪光。积极组织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亲手制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门课程,在课内外兴起美与创新的学习热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受益。同时,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她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初步感受长脖子娃娃作品形态逼真的特点,体验制作的乐趣。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2、初步了解制作所常用的工具、材料,认识并会使用学会用不同的简单的工具,了解动漫人物动物的设计,认识简单的电路板。

  3、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表情的动漫人物及各种动物系列的长脖子娃娃的制作。

  4、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动物、人物,并结合观察进行创作。5、利用自己制作的长脖子娃娃为家人、老师及同学送上节日的祝福,传递自己的情

  感。6、运用色彩对比与与谐、造型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表达自

  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上学期《长脖子娃娃》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容

  行动指导内容

  名称

  长脖子娃娃的构想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陶

  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感受长脖子娃娃

  长

  的逼真形象等特点认识制做的常用工

  脖

  具及基本方法。

  子

  高兴的表情

  掌握各种人物快乐的表情的做法

  娃

  愤怒的表情

  知道如何设计出愤怒的表情

  娃

  悲伤的表情

  掌握悲伤的表情的制作方法,能抓住不

  同人物的悲伤表情。

  惊恐的表情

  掌握惊恐的表情表现技巧。

  动物系列

  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对其进行观察并

  能制作出,培养生的创新意识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

  议

  备注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

  动物系列

  知道怎样通过设计表现动物的凶猛、

  令人恐惧的特点

  不同人物的各种复掌握各种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的做

  杂表情

  法

  夸张表现的书签掌握一些人物或动物夸张表现的技巧

  制作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议,进行再次完美的创作。

  

  

篇六: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基于劳动实践的学科课程融合

  关键词:劳动实践学科课程融合全人教育

  一、研究背景

  我校是2022年始建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明德项目校。该项目除了建筑风格统一外,还引进了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强调“勤劳朴实”。因为凡事唯有勤劳以赴才能求得良好成就。在勤劳的服务精神下,才能体会朴素的重要性,养成亲切、踏实与服务人群的态度。希望每一个孩童在踏入社会以前,都能了解这个道理,因此,明德小学特别强调“勤劳”,并透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落实这个理念[1]。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劳动实践活动是我校育人途径之一。

  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基地的教育功能渐重,有更多的课程可以在田地里进行,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课程的开发。劳动基地每年的种植主动适应教学需求,劳动基地逐渐成为其他包括城市学校任何地方无可媲美的独特优势[2]。校内方便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开展基于劳动实践的学科课程融合研究提供了平台。

  二、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我校充分利用校内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劳动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融合,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科课程之间实现融合,使学生文化基础的形成与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建设基地,搭建平台。

  (二)走进基地,劳动实践。

  首先根据学生特点确定劳动实践课程内容。在实践课中,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以认识和理解为主,带领学生参观劳动基地,认识各种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使学生对劳动基地和植物生长有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劳动,在劳动参与中进行的再运用和再实践,经过科学种植,由粗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达到实践课的目的[3]。

  (三)深度挖掘,开发课程。

  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资源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推动学科活动课程的开发。首先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劳动实践、观察体验与学科课程的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问题解决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例如,五年级上册课文《落花生》一课,文中讲到“我们家的后院有半亩空地,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因为当地并不种植花生,师生都缺乏对花生的感性认识,对于花生的果实、根茎叶根本没有印象,理解花生的特点只能望文生义。师生对花生这一植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在基地拿出一畦地专门种植花生。后勤老师从市场里买来花生,初夏孩子们种下花生,不多时花生苗就探出了脑袋。在孩子们的关照下,花生苗越长越高,一直到开花,孩子们期盼着结果。到了秋天,迫不及待地用铁锹挖花生,看到花生一串串地从土里跳出来,孩子们高兴极了。在食堂阿姨的帮助下,孩子还品尝到了花生宴。几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全程和花生零距离接触,对花生的特点清清楚楚,对花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样孩子们学习《落花生》课文时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感同身受,时刻铭记像花生一样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语文学科和劳动实践融合,感受深刻,收获惊喜,真正实现了学得愉快,劳动得高兴,达到了学习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用数学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在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在劳动基地有现成的园地。今年的基地一派丰收的景象,四年级的王海霞老师主动帮助总务处计算基地里的园菜的产量。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愉快地开展工作,从家里带来计量秤,从称重一颗菜起,到数一畦菜有几棵,总共有几畦,忙得不亦乐乎。几个小组汇总下来,总是有差距,差距怎么造成的?老师带领孩子们思考,找答案。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孩子们认为可能与平均数有关,怎样选择代表平均数的样本成为关键,孩子又开始忙碌了,有的孩子选择处于中间的不大不小的菜作为记重的样本,有的选几棵计算平均数后再作为记重的样本。经过师生努力,各小组的数据基本趋于相近,孩子们高兴地向总务处报告今年的园菜产量为4100千克。

  这样的数学与统计的课程充满了智慧与探索,只有在校内方便的基地提供了可能,在老师的精心设计、积极实施下能有这么美妙的课程。

  (四)依托基地,融合课程。

  如何打破学科界线推动学科融合,首先探索把作文和美术课合并。语文和美术老师一起带领孩子们到基地观察,孩子们的观察所得可以用语言表达写成作文,也可以用画笔描绘画成图画。这样开放的课堂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因为照顾到了不同孩子表达意向的选择。在一节五年级《秋天的校园》课中,语文和美术老师共同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秋天校园的菜地。之后室内课上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实描写,面对脑海中秋天的校园菜地一片丰收的景象,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色彩明快”,作文的描写有了画面感,语文中有了美术的影子。美术老师的指导从主题的表现、色彩的调配、构图的安排让孩子的表达更加有话说,美术课有了语文表达的话语。本节课语文和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观察菜地到语文美术老师共同课后指导。这

  样双师型的课堂学生兴趣明显提高。课后完成的作文和绘画作品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强化,学生的作文和绘画灵动鲜活了不少。这样一节基于观察的语文、美术课是非常成功的,语文和美术课非常好地融合到了一起,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英语课和手工制作中我们也进行了融合实验。英语和手工制作泥塑的融合在基地课程中非常巧妙。孩子们在手工、英语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蔬菜造型的泥塑作品,如何让孩子们把这些精美的中国特色作品推销到国际市场呢?英语老师此时需要发挥作用,孩子们请老师帮忙写作英文说明,制作英文说明小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的作品推广到网络平台,作品顿时增色不少,成就感倍增。这样的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认同,小学校大视野,小学生大作为,这一点让农村的孩子不输城市的孩子。

  借助基地实践,推动数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数学日记写作也是创新的探索。数学日记一直是我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小课题。数学日记如何促进学生学会反思是数学日记核心所在。六年级数学课《圆的周长探究》,师生在学校的菜地里寻找近圆的物体,想办法测量周长和直径,探究实物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在实测中各组的测量数据周长与直径的比率各不相同,老师把各组的测量数据列表公布,让孩子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写成数学日记。有的反思测量工具不好用造成数据不准确,有的反思测量的园菜的大小选择有问题,有的反思测量的实物种类少数据代表性不强,有的反思数据不真实是直接计算的结果。这样的反思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是极好的数学活动。数学日记把语文和数学学科结合达到了非常好的融合效果,这样的反思类的数学日记是学生学会反思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终生法宝之一。

  

篇七: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初中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

  有效整合学科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1]。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初中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广陵区从2002年4月开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家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从区教育局到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重视,积极做好了准备。因此,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都非常有必要花力气进行“整合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其意义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

  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健康发展。[2]

  三、研究的四个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让学生参与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内容丰富的活动。[2](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学科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联络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3]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把学科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我区初中在语文学科上做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是使作文的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扬州晚报的小记者,经常参加晚报组织的课外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先后去了油田、润扬大桥等很多地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文化名人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扬中校友,在教他的散文《春》或《背影》时,让学生参观扬中校园、瞻仰朱自清铜像,参观朱自清故居,追寻朱先生成长的足迹,了解朱先生“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游览夏日夜晚的荷花池公园,体会朱先生《荷塘月色》的意境,指导阅读《朱自清散文选》,加深学生对朱先生原作的理解,挖掘名城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几方面学科,强调了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从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和互补,在学科、学生、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4]

  我区的初中各个学科积极把学科的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教《个园》时,学生先认真自学课文,然后阅读《爱我中华兴我扬州》中《国家名园——个园》,再到图书室查阅个园有关资料,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按小组分别选好介绍春、夏、秋、冬的四个导游。再将课堂搬到个园,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比赛,最后让学生写出活动的感受。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领会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热爱扬州、热爱家乡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组织活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方式途径的整合1.分科联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合,优势极为明显,它促使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破除了思维的惰性和定势,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习及个性发展。2.教材重组和延伸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课程的生长点,对某些教材进行重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延伸学科知识,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3.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我们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根据我区中学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两大板块进行:(1)专门的思维训练初一年级侧重于科技小故事、小知识;初二年级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科联合,如与语文写作和阅读、数学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运用思维训练技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感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初三年级侧重于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初步了解世界科技动态。(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创造性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小制作(与手工、劳动、自然、科学制作相融合)、小记者、种植等。竞赛活动,通过撰写科技创新方案、进行发明创造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区的数学学科在多媒体教学上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难以化“静”为“动”的不足,很好地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发现过程、展示问题的探索过程等。有些教学内容学生比较难直观理解,有的需要动手操作,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动态的过程,图形运动、分割与组合,等等,学生一目了然,花时间又少,效果又好。(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学科教学强调学科本位。因此,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上[3]。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全面,学习的情感兴趣更加强烈。知识的拓展,为学生更广泛地进行探索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使探究活动不断趋于科学化。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或是活动的基地,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以教材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我区的初中作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理学科结合连通器去参观了施桥船闸,化学学科结合水的污染问题参观了汤汪自来水厂,地理学科结合扬州的地理参观了扬州博物馆等。湾头中学的小发明、小制作很有特色,在扬州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学生的发明、创造和制作的作品,即是综合实践的成果,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科知识获得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四、研究的效果

  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教师在当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认识、态度、意愿等方面进一步的认识,学校更加重视了对课题的研究,教师丰富了教育科研经验,学校的科研气氛越来越浓。我区初中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各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室、乒乓球室、实验室、电脑房、多功能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课题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机会。还成立少年航模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校乒乓球队、音乐兴趣班、美术兴趣班,落实

  社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初步构建的校园网络文化。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各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各类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讨论研究内容,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定期交流教研体会及成果,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在各类活动和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五、研究后的反思

  首先,课程资源的问题。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感觉到课程资源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好目前现有的课程资源,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的投入问题。初中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面临中考的压力。如何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有待研究出一整套方案,让一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同时教师感觉到实验的投入要加大,有些活动开展不起来,因为课题的研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口。如何在目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以及如何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投入,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7.[2]张贵联.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探索和收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3~95.[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272~298.

  

  

篇八: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演马小学三年级三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教学计划一、《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内容(一)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融合1、为学校画平面图。2、制作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3、写一写公共场合中的安全小常识。4、设计爱护公共设施的宣传标语、宣传计划。(二)与科学学科的融合1、了解小丑玩具站起来的秘密。2、做好蚂蚁观察记录。3、研究小草喝水的小实验。4、了解家乡饮用水的来源,调查水污染情况。(三)与语文学科的融合1、记录课余生活的安排。2、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3、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四)与地方、校本学科的融合1、在校园内领养一棵你最喜欢的树,建立档案卡。照顾并了解它的习性和学名。2、调查一种珍惜动植物的生存状况。3、环保秀。二、《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目标定位

  1/7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

  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综合实践与各科教学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家园。

  4、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激发环保意识,

  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5、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

  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名称容

  行动指导内容

  公共场学生亲身体验并注意去观察,自己总结在公共场合中存在

  合中的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

  安全小

  ”与品常识

  德与社公共设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公共设施小组合作想出口号响亮具

  会学科施宣传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的融合标语、宣

  传计划

  学校平学会画学校的平面图,布局合理标示清晰。

  面图

  2/7

  调查学采用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去发现学校的新变化。

  校的新

  变化

  小丑玩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在实践中

  与科学具站起去发现知识,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魅学科的来的秘力。融合

  密

  蚂蚁观做好详尽细致的观察记录,及时和小组同学交流。察记录

  小草喝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观察记录。水家乡饮深入生活中调查了解,寻根求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水与语文课余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配合采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学科的活融合蜜蜂学会认真观察、记录蜜蜂的习性。

  传统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要深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

  化

  宝贵。

  与地方、建立领让每个学生做好长期的管理与记录是一个关键。让他们

  3/7

  校本学养树木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科的融的档案

  合

  卡

  调查珍

  惜动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物

  环保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废为宝。

  4/7

  演马小学三年级二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长脖子娃娃》教学计划一、《长脖子娃娃》研究内容

  学做长脖子娃娃学做长脖子娃娃是我们这一学期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内容,我们重点围绕“长脖子娃娃”展开对各种姿态表情的长脖子娃娃的创作与研究。二、《长脖子娃娃》研究目标定位在这个课题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学生对“长脖子娃娃”的感知、制作、与创新,激发他们美的情感、美的想象,从而养成一种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质。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勤于动手,重视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创新使智慧闪光。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亲手制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门课程,在课内外兴起美与创新的学习热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受益。同时,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初步感受长脖子娃娃作品形态逼真的特点,体验制作的乐趣。2、初步了解制作所常用的工具、材料,认识并会使用学会用不同的简单的工具,

  了解动漫人物动物的设计,认识简单的电路板。3、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表情的动漫人物及各种动物系列的长脖子娃娃的制

  作。4、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动物、人物,并结合观察进行创作。5、利用自己制作的长脖子娃娃为家人、老师及同学送上节日的祝福,传递自己的

  情感。

  5/7

  6、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造型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上学期《长脖子娃娃》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容

  行动指导内容

  名称

  长脖子娃娃的构想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感受长脖子娃

  娃的逼真形象等特点认识制做的常用

  长

  工具及基本方法。

  高兴的表情

  掌握各种人物快乐的表情的做法

  脖

  愤怒的表情

  知道如何设计出愤怒的表情

  备注

  子

  悲伤的表情

  掌握悲伤的表情的制作方法,能抓住

  不同人物的悲伤表情。

  娃

  惊恐的表情

  掌握惊恐的表情表现技巧。

  动物系列

  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对其进行观察并

  娃

  能制作出,培养生的创新意识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

  议

  动物系列

  知道怎样通过设计表现动物的凶猛、

  令人恐惧的特点

  不同人物的各种复掌握各种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的做

  杂表情

  法

  夸张表现的书签掌握一些人物或动物夸张表现的技巧

  制作

  6/7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议,进行再次完美的创作。

  7/7

  

  

篇九: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

  作者:王庆华来源:《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20年第03期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科目,关系着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止步于教材教学层面,而是开始积极拓展教学范围,丰富教学内容,如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些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综合实践的认知相对片面,过于注重教材教学。故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以期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策略

  社会发展步履稳健,教育脚步马不停蹄,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如果单纯依赖于教师固化讲解模式,将不利于数学内容的学习。故此,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与解题方法等,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存在的不足

  1.数学教师对于实践活动不够重视

  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固化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仍然习惯性地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作用,甚至一些学校并未开展该课程,致使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相对较低。另外,由于数学综合实践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过程烦琐复杂,所以部分教师对于新兴的教学方法也不敢尝试,因此加大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难度,导致综合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2.数学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缺少明晰的教學定位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即使开展了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也会将过多时间花费在课前备课上,以此来展现自身的教学能力。殊不知,这种情况下的综合实践课往往会演变成知识讲解课。这是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定位较为模糊,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看重成绩,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的有效培养,导致课堂教学定位不准确,阻碍学生思维、探索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二、探究小学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策略

  1.按照学生年龄结构,合理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智力、身心发育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时,应该按照年龄层次、班级分布等进行活动方案设计。低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兴趣广泛、充满好奇心,但是理解能力相对较低,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缺少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便可以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等活动来实现。以一年级为例,由于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一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美丽的粘贴画》。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他们利用规则几何图形塑造自己心中的“数学乐园”,同时积累了轴对称、旋转、平移等活动经验。除此以外,一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还匠心独运地将绿行卡与数字运算相结合,组织趣味数学小竞赛,使一年级的孩子们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在锻炼运算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字及加减法的敏感。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是一门艺术学科,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数学同样如此。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囊括着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工具与应用知识等,所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例如,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包装的学问》独具创新,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包装过程中关注设计精美、方便携带、环保实用和资源节约等诸多因素,并具体操作验证猜想,实现了思与行的统一。《确定校园位置》将学生熟悉的校园作为一个活动的载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

  3.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发展前进的灵魂。教育应该走在创新的前沿,以便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以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适当增加一些新鲜元素,赋予教学活动新的内涵,进而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创新力。三年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是在孩子们学完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制作独具本班特色的“班徽”。活动过程中,每位同学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独创出属于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班徽”。《走进数学》小报则为我们带来了风格各异、颇有创意的数学简报,在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更与艺术结合,呈现出全新的数学之美。三年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拓展学生的自身思维进行创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比如,六年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绘制校园平面图》则要求同学们综合六年所学,以创新思维用心绘制出独具数学特色的学校平面图,对学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即成长,数学作为一门集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合理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吴琼梅.活动教学,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策略浅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98.

  [2]李娟.立足实际,提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75.

  [3]金炳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4]孙现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篇十: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低年段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

  索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组织跨学科的融合教育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一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师来说,组织类似的活动有利于创新数学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低年段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问题展开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段;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前言: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适应小学生活,在很多方面都会遇到障碍,尤其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的课堂听讲注意力、计算能力、学习效率等问题都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探索,笔者发现,学科融合或许会成为新的有效教学思路。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信息化的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数学课堂上的常见教学方式。

  例如:讲解“认识从0到9”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建立一个填空小游戏,首先,多媒体上呈现一筐苹果,教师利用鼠标在筐子里拖拽出五个苹果,邀请学生上讲台前来,在多媒体上写下这些苹果的数量。学生只需要在指定位置写一个数字“5”即可。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新颖,学生就像玩游戏一样,就认识了十个数字。初步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同桌二人到讲台前来配合完成游戏活动,比如,一名学生将苹果拖曳出来,另一名学生写

  下这些苹果的数量,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知识,实现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的结合。

  另外,根据教学知识的不同,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教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法为学生播放加法法则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系统学习观看过一遍以后,学生脑中会留有一些印象,此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学生会感觉既有乐趣又有效果。

  二、语文学科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小学阶段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往往不是数学题目本身的难度,而是学生读不懂数学题的题一,尤其是在处理很多应用题的时候,学生由于语文理解水平有限,所以做题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教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故意引入一些题干较长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分析,比如“老张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去年,老张大爷用这块菜地种植南瓜,丰收的时候卖了1200元。而今年,老张大爷决定利用这块菜地种植两种农作物,一半种植南瓜,另外一半种植豆角已知老张大爷今年的南瓜能够卖600元,豆角能够卖300元,请你计算一下老张大爷今年的收入和去年的收入相比,哪一年更多?”这道问题的计算步骤非常简单,但难点在于理解题意,有些学生好不容易将问题读懂了,也计算对了,但最后一步忘记了比较结果的大小,导致学生得出的答案是900,而正确答案是“老张大爷去年的收入更多”。二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读懂题意是保证数学成绩的第一要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勾画法,先将这道问题的设问圈出来,明确问题问的是什么?然后一步步分析题一题干中给出了很多条件,而真正有用的,其实只有1200,600和300这三个数字,读题的时候放慢速度,优先把握题目主旨,在此基础上完成作答,一般就不会出错。在引导学生读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思想政治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小学阶段,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一定情境之下的,当数学知识和情境相结合的时候,数学问题也就变活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会相应降低,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数学问题的具体情景,渗透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是学科融合的又一项新探索。

  例如:在讲解数学题的时候,教师遇到这样一道问题:“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景点购票时要统计各个班级的总人数,小明班里有25名同学参加春游,隔壁班有35名同学参加春游,请你算一算,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春游?”要解答这道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学生只需要教两个班级的人数加到一起,用数学思维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不过,讲解这道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依托情境进行拓展,延伸式的提问,比如在景区里有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随地吐痰,罚款50”,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如果小明班里有两名同学随地吐痰,这个时候应该罚多少钱呢?问题本身难度较小,但结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外出旅行的时候要时刻记着自己的公民责任感,不要随地吐痰或者丢弃垃圾等,更不要随便在景点的标志性建筑上乱写乱画,文明旅游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用数学问题引入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点,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道德水平。

  总结:

  现阶段,教育的本质已经由知识的积累转向创意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数学应打破学科课程边界,使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关联。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在真实情境之中实施多元化交互式教学,培养出具备探究精神、批判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萍.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6):5152.

  [2]林秀丽.跨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20(Z1):27-29.

  

  

篇十一: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是所有教师必须积极反思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现实的情况下,将学科融合的理念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将结合小学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融合、资源开发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对独立,联系紧密。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融合之间有三个联系:一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得到拓展、整合、重组和提升;二是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的紧密融合,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拓展和深化;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与某些学科的教学相联系。因此,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主题。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融合下,资源开发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相融合。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科内知识的横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关系,整合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和当代科技教育等。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不仅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科内知识的纵向联系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我们现有的教材和课程资源里,应在对整个教材内容体系的认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重组。比如在各学科间有联系的课程中寻找新的整合点,重新组织和拓展课程资源,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综合性,甚至有更高的教学目标。另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内容,且其中有很多实践必须在课后完成,因此,我们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并延伸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使之相辅相成。(三)转变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教学的规范性,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知识的习得主要以教师传授的方式,学生常常被动地被灌输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反,课程资源是完整的生活世界,包括价值体认、责任淡定、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在教学模式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得体验,教师只是担任引导的角色。将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与各学科资源进行融合,便能创造更加新颖的课程资源,甚至全新的课堂场所。在各种创新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被动获

  取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例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设以劳动教育为主的种植主题活动。将科学课上的相关知识运用其中,科学地进行培育和养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场地资源,将平时的课堂转移到室外,学生不仅可以体验田间的劳作,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反哺于其他学科,加深其他学科知识的认知与感受,如语文学科中的课文《悯农》、《种草莓》、《乡下人家》等。

  (四)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探究等能力,注重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真正授学生以渔。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丰富课程资源,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主动,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简而言之,由“知行”到“行知”。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融合下,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一)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教科书的内容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它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学生在课程中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学习对象,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发散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使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学习内容引入相关教学环节,建立各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互动关系。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可以引入数学思维,在学生发现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思考、分析并总结。例如在建筑师的职业体验主题实践中,学生运用胡萝卜块和牙签搭建胡萝卜高塔感受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通过将复杂的立体几何构建转化为几种简单的数学图形,便于学生思考分析,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设计图、制作模型,让学生反思不同图形的属性和特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时,教师用简单的方法,分析和拆解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最后通过对几个简单问题的研究与组合,完成总体到分部再聚合到总体的课程构筑,切实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二)应当科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丰富的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因此,在开发各学科融合下的课程资源时,教师应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寻找并设计综合性较强的活动主题,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其落到实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思考、自主学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人需求,尊重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准备工作,在实践中起到及时引导辅助的作用,但避免过度干扰,确保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如果学生对学习过程有疑问或偏离了教学方向,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纠正。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应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对学科的热情。(三)应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的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

  

篇十二: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0在综合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小学教师应当从课本教材出发,注重生活经验、直观感受与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学习意愿,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践的学习态度。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是经过精心挑选与编排的,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科教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与理解的学习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营造高效、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综合实践互动课堂上,要注重在恰当的环节上引入学习内容,在课本知识与综合实践互动之间建立联系。举例说明,小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科目的时候,应当注重利用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去观察图形、发现问题、思考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答案,可以将复杂的数学图形转化为多个简单的图形,便于学生思考分析,利用已学计算方法和规律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出图形、制作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时候,思考各种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用旋转、拼接、分割等学习方法,将复杂数学问题转换为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理解困难的问题转化为便于分析、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多个前后关联的设问、一组演示变化的图形等形式,帮助学生去分析,鼓励

  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科学配合多样

  化的教学手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当从平日中观察学生们

  的爱好与兴趣,以此为依据选择具体的教学手段,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和教学主题,寻找合理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保证活动场地、软件资料、硬件设备、各种资源的提供与配置。

  一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现在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获得亲身经历。这样,学生不单是掌握了知识,还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發展。

  二是,小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实践活动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享受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尊学生在学科学习和实践学习中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学习习惯。实践综合教学是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自然中去,通过学生的亲眼观察、亲身实践,掌握课本知识,并拓展眼界、积累实践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当做好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起到从旁观察、及时指导、提供帮助的辅助作用;避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过度干涉和全盘接管,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体验的空间。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或者学习活动偏离了教学方向,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纠正。全体教师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来,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制定,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上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被分配到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原有学习水平上提高进步。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性格兴趣、心理状况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成为教师应当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实践活动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当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后,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重组、整合与延伸,学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分析资料,寻找答案,其知识范围和思考空间得到拓展,养成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围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课外资料、生活场景、实践活动中积累、吸收新知识,通过为学生布置作用、提出问题、分组学习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资料,掌握自己学习的途径方法,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将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社会专家将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知识,学生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为了珍惜实践活动的学习机会,教师应当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相关问题,通过事先讨论、查找资料等方式,提高实践活动课堂的学习质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交流,相互讨论,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围。实践活动教学具有教育性、时代性的特点,教师应当带领全体学生逐步完成学习活动。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数学图形的

  相关知识时,可以事先让学生掌握数学图形的特征,然后通过采集、摄影、绘图、拍照等形式将生活中、自然环境中的图形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思考、观察、寻找的过程中,建立对数学图形的直观印象,并掌握图形的特点,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知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当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的指导要求的,对于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实践互动课堂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烈、喜欢活动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作为小学职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使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顺利融合,相互促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科学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篇十三: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课堂教学,提升小学

  生多学科学习能力

  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要结合实践学习活动的价值与优势,强化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小学生

  前言:

  小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时,要将实践活动与学科教育进行融合。通过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让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通过活动的学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小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们的能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也能够随之提升。

  1综合实践活动与多学科整合的背景和教育意义

  小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学生们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下,小学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学相对独立,但是学科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教师们要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们进行教育,让小学生们的各学科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要积极融合课堂教学,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引导小学生们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锻炼学生们的学科学习能力,也让学生们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与理解,为学生们不同学科的学习也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

  中积极自主动地进行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小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多学科学习能力的策略

  2.1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多学科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相较于传统的实践学习活动综合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联系与结合,让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融合。而对于小学教师们来说,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计时,也要落实多学科的教育理念,整合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以便于将课堂教学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优化。让小学生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与探究,对学生们的实际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更加符合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围绕“安全”主题,开展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消防演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自然灾害或非自然灾害进行逃生与救援的知识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教师们要建立学科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并结合教学资源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引导小学生们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锻炼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能力。

  2.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落实多学科的教育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落实多学科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转变。小学教师们要积极将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结合,并通过对知识内容教学的合理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引导小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锻炼小学生们实践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实践学习中能够自主对资料进行搜集、完成实践操作过程、对实践探究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实践活动的结果。通过这一过程,对小学生们的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时,教师们可以融合语文、历史、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内容。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构建综合实

  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并从中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内容,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历史发展,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让多学科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2.3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升级,提高多学科教育效果

  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训练进行拓宽,让小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并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小学生们的能力进行训练,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与学习。

  例如: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为教学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科学、地理、化学等学科教育,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方式进行升级,注重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让小学生们通过活动学习,能够了解如何对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威胁环境安全的因素,提高小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让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对小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侯梅丽.融合多方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9,(3).102-103.

  [2]程子序,霍毓,陈曲,等.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师大附中博识课“爨底下村”实践活动为例[J].地理教学,2018,(3).36-41.

  [3]韩忠娥.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8,(21).60-61.

  

  

篇十四: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整合学科教学经验,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分享

  摘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综合性就体现出知识运用,技能融通,联系广泛等诸多方面。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经验和再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能力)和社会实际(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综合性就体现出知识运用,技能融通,联系广泛等诸多方面。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经验和再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能力)和社会实际(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整合学科实践活动是有效的载体,弥补单一学科覆盖不足,虚化弱化的问题,开展学科整合实践活动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1.感受音乐节奏美,发现生活韵律感。

  节奏可以表达情绪情感,也最能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要素。

  在开展以《美妙的韵律节奏美》为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简单有规律的打击动作,产生有节奏的声音。通过敲击,打击,弹动,弹拨,摩擦,踢踏等多种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节奏。配合旋律编排出节奏。

  通过多种多样的节拍类型和节奏组合,呈现不同的音乐形式。学生通过实践

  体验到:节奏有快慢,节拍有长短。通过打击身体,敲击物体,歌唱伴奏等形式,

  呈现出不同的节奏效果。学生们设计的节奏节拍有的铿锵有力,有的节奏规律,

  有的温柔。因为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学生乐于参与有音乐节奏的实践体验活

  动。在老师的启发下,从最简单的动作入手,培养学生以声音效果为体验结果。

  参与节奏的律动中。如,

  (空—拍—空—拍),

  (拍

  —拍—空—拍—拍—空)。或者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声音,再配合不同的节拍创作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到实践体验的律动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变化,最终呈现完整的节奏声势律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尝试:用同一物体不同形式的敲击,用不同物体统一形式的敲打,用不同物体不同形式的敲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如:塑料瓶里装入不同质量的沙子,摇动塑料瓶节奏不同。同等质量的沙子装入塑料瓶,玻璃瓶,不锈钢杯子,摇动杯子节奏也不同。

  学生还创编了图示节奏训练法,运用图形代表的动作方式,来演奏节奏。如:∆代表“拍”,Ο代表“空”。按照图示试试看,你会得到怎样的节奏?!

  1.

  动手实践创意印贴画,发现事物形状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受到事物形状美的启发。我开发了

  以利用实物轮廓线条为主题的活动主题,设置了:《留住秋天贴画美》,《蔬菜印画》,《手指印花》实践活动。

  在考察探究阶段,学生要感知实物的特征。如:秋天树叶有各自不同形状和颜色,蔬菜的横截面有线条,手指和掌心有形状和纹理。根据这样的特征,可以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呢?可以采用粘贴和拓印的方法。

  根据选用材料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实践方法和计划。如:制作叶贴画时,需要用到剪刀,乳白胶,镊子。先设计好叶贴画构思轮廓,再根据轮廓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叶片,进行形态摆拼和颜色搭配。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剪刀剪叶片。最后,再用乳白胶将叶片粘贴在背景底板上。

  在进行印画的实践活动时,选择单色印泥和多色印泥作为主要活动材料。而学生们并没有运用印泥做印画的经历。所以,在进行手指印花和蔬菜印画之前,

  要熟悉使用印泥的方法:打开印泥盒盖——持物轻轻蘸取印泥——稿纸上轻轻印拓——图案清晰完整即为正确使用。

  1.激发身体爆发力,体验体能耐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创意设计,角色扮演,又要让学生有体能实践,切身感知。在进行《课间游戏我设计》这个实践活动时,活动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间室外活动的十分钟,结合时间,场地,人员设计出符合实际条件的课间活动。使学生通过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里,充分放松精神,身体和智力同时发展。课间室外活动不仅是学生紧张的学习的调剂品,更是学生能够展示的特长,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甚至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生成:1.课间活动与时间,场地,参与人员,形式有关系。课间活动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所以,参与某一项活动的人员不能过多,要控制参与人数。并且参与人员要熟悉游戏活动的规则。这样,才能让参与人员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充分参与活动身心得到锻炼。2.课间活动的种类可以根据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外活动可以是体育运动,如:跳绳(跳大绳,单人跳绳,花式跳绳)跳格子,跳皮筋等;室内活动可以开展益智游戏,手指操,棋类游戏等。又通过小组实践体验生成了:课间活动设计的不能太过复杂,最好是重复性运动。而且学生们还发现,课间游戏不仅仅是为了玩。玩是他们的天性,设计课间游戏的创造力也是在玩乐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也可以将体育课上学习到的有趣味性热身活动迁移到课间游戏中。使得学生们在短短课间十几分钟内养成思维发散的好习惯,在思考玩耍中学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更要融合信息技术。

  当下是信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频繁使用的时代。所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并且运用其进行收集信息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线上不停学期间,学生能够自行进行网络学习。

  在进行《果蔬存放办法多》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突破原有生活经验,形成正确新认知。在调查学生是否知道部分果蔬(芒果,香蕉,大葱,韭菜,土豆,金针菇)存放方法时,大多数都会说放入冰箱。这是不对的。因为,有些果蔬因为本身的味道和特性不适合放入冰箱。如,香蕉芒果这样的热带水果放入冰箱会加速腐烂。由此更正学生的认识:冰箱是存放果蔬的万能保险柜。

  真实实践体验,提升实际应用方法。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抖音视频,微信搜索)关于蔬菜水果存放方法。如,香蕉这样的热带水果可以用保鲜膜,包裹住香蕉把就可以延长存放时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生成提出了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保鲜膜有粘性吗?在利用保鲜膜四角包裹法和缠绕包裹法时,生成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豆角是不是也要像黄瓜那样缠绕包裹法(豆角不会逐个包裹,而是集中在一个袋子里存放。)像油菜这样的绿叶菜怎么利用保鲜膜包裹法?(用厨房用纸沾些水,包裹住油菜根部,再利用保鲜膜缠绕法包裹住油菜)针对浸水法学生们生成:蔬菜水果如果太轻的话不适合作用浸水法。因为,太轻了果蔬不能沉浸在水中,就不能将密封袋密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相关学科经验,绝非简单的搬用学科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索,实践,验证知识的获得过程。探索获知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生成经验,产生错误,发生辨别,形成经验。

  

  

推荐访问: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学科 融合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