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3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09:12:03 来源:网友投稿

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3篇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  推广智慧农业的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不同于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比拟高级的阶段,它集互联网、GPS、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技术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3篇,供大家参考。

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3篇

篇一: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

  推广智慧农业的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不同于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比拟高级的阶段,它集互联网、GPS、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技术而一体,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管理与控制,对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有着重大意义。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无线传输设备的使用,农田信息能够实时自动传输到农业管理人员的眼前,实现了农民和农田的有机互联,进一步通过标签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仓储和运输,实现食品平安的有效监控,实现食品平安,同时农田信息的获取和联网还能够实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方便区域管理,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2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显着提高了传统农业的管理水平,在农业生产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报送,为农作物大田生产和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不仅可获得作物生长的最正确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3智慧农业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平安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应用电子标签、条码、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托普智慧农业云平台

  智慧农业云平台包括“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专家在线系统〞、“农企ERP系统〞、“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政府系统〞、“仪器之家系统〞、“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

  其中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的,可单独运行,又可组成大的系统平台,相关功能如下: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种植、养殖生产环境和动植物本体的信息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并将监测信息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效劳器上,以便进行存储、追溯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同时可以对各个大棚设备、灌溉设备等农业设施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化调节温度、湿度、养分等生产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病虫害等灾情损失,减少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平安,确保绿色有机。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含整个智慧农业的全流程跟踪管理,是主干道,涉及农户、合作

  社、生产企业、农资供销商、产品销售商、政府和消费者,贯穿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种植养殖过程管理、采摘收割、加工、储存、运输、上市销售、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追溯平台涉及到的各子系统为智慧农业的某一环节效劳,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即时传送到追溯平台,最终在追溯平台上进行全流程的展现,实现“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专家在线系统针对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进行远程诊断和咨询解答,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为农业龙头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生产主体提供全程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效劳,亦可与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对接,及时通过智能或智能终端向农户推送农技知识,特别是病虫害防范知识。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企ERP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出品的存库、销售、结算信息化

  管理,统计分析和核算生产效益。数据通过接口与溯源系统对接,可通过溯源系统对生产过程的投入品进行追溯。

  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网上订单销售、线下物流发货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电商平台与溯源系统

  的交互,可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公信力和消费者的参与度,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平安生产的良性循环。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政府监管系统

  作为政府部门新闻、通知、公告等信息文件发布和管理平台,同时对各种生产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形成报表,提供应政府监管部门或集团公司管理层分析和决策之用。

  仪器之家系统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对纳入到平台内的各种无线仪器进行远程管理,可以远程设置各种物联网仪器设备的采集信息、采集时间段、采集频率、等运行信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节能节电。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

  方便农户、合作社、企业、消费者、政府监察人员,通过智能、手持终端等设备查询云平台上的数据或接收系统推送的信息,以及相关农产品溯源信息,是农产品溯源系统的终端级应用。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托普农业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大棚种植而言,单靠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耗力费时,并且存在难以防止的人工误差。托普物联网系统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与预设值作比拟,有不相符合的情况那么启动相关设备调节温室温度。

  托普物联网技术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智能化调温、精细化施肥,可到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

  系统组成局部介绍:

  设施农业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正

  确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2、设施农业视频监控系统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大棚内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各园艺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人生产情况,有了这个“千里眼〞,管理人员可以做到远程轻松监控、管理作业生产。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3、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设定温室内各种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当环境信息到达预先制定的条件时,自动启动温室内的相关设备,到达节水,省电,省人工,更省心。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4、远程管理系统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上物联网系

  统,通过上的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设施环境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方便灵活管理。

  5、软件展示平台托普农业物联网软件平台不只是一个操作平台,而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体系,是用户在实现农业运营中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实现信息智能化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篇二: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孙雷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7(000)005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孙雷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智慧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智能化运行的新经济形态,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和同步发展的产物。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既能补“短板”,又能实现“弯道超车”,还能创造新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业部制订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2013年启动了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发展智慧农业列入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阶段看,发展智慧农业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智慧农业的手段可以改造和优化农业供给侧,强化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促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体系的建设,实施农产品生产精准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安全优质绿

  色农产品销售,满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二)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竞争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高企,发展智慧农业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智能机械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提高,从而增强本市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和高水平的发展。(三)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产业链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先行者尝到了甜头,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积极性。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时涌现出一批以提供智慧农业系统为主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一批有志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农二代”、返乡农民工甚至“海归”青年纷纷加入智慧农业实践的行列。由此可见,发展智慧农业正当其时,势在必行,特别是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利用相对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优先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完全有可能的。近几年来,上海在农业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农业。2016年初,上海市委提出对上海“三农”工作要新认识、新思考、新定位后,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经过调研认为,上海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发展智慧农业,把智慧农业与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一起作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写入了《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一)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向智能发展上海作为农业部三个区域试验工程之一的地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企业应用为主体,制订了《关于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上海农业物联

  网示范工程。光明集团在米业公司推进粮食作物“产加销”物联网示范工程,建成了10多万亩粮食生产大田,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辐射20万亩粮田。粮食生产从耕种、开沟的GPS定位到田间管理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再到粮食生产与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数据的互通与共享,实现了农机、农资和农业用水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使用,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上海祥欣畜禽养殖公司东滩养殖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生猪饲养模式,实现猪场生产单元内视频监控功能、全封闭猪舍内智能化温控功能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功能,极大改善了猪舍环境,提高了仔猪成活率,有效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企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二)推进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促进食用农产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运用智慧农业的手段,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是首选之举。上海市农业部门利用条码、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在全市200多家园艺场、专业合作社,共6万多亩绿叶菜生产基础,建立了地产绿叶菜安全生产质量可追溯系统,实时记录绿叶菜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用药、灌溉、收获、农残检测等信息数据,建立电子化田间档案,对绿叶菜出场时农残检测数据实行在线实时联网监管,并与加工、出库、运输、销售等环节数据相关联,实现了绿叶菜安全生产可追溯管理。上海还在全市推广应用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管理系统。一头从外省市调入的生猪,相关检疫的信息从产地到本市道口,再到屠宰场,屠宰后猪肉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终端,都能实行全过程监管。(三)建立完善涉农信息化监管平台,促进农业管理向高效透明发展这是上海信息化在农业系统运用最早的领域。通过建立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较好解决了农业补贴资金不透明、虚报冒领、层层截留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公开补贴资金超过150亿元,涉及农户近30万户和合作社(农业企业)

  3500多个。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立后,全市9个涉农区、5个中心城区的6个镇,全部乡、镇、村、组的农村集体资金数据全部录入监管平台,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市农村66.5万份土地承包合同(占总承包农户数的99%)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以各乡镇土地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2016年运用信息化手段,全市共有976家承包地进行了交易,涉及面积9.57万亩,交易金额2.59亿元。(四)不断推进“农民一点通”升级换代,促进为农信息服务向便民灵活发展上海农业部门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通过与上海银联、东方网等合作,研发了“农民一点通”信息服务平台,全市每一个村都有一台操作简便的终端设备。农民如果遇到农业生产中技术难题,可以足不出村,运用农民“一点通”,向本市相关的农业专家进行咨询。近年来,“农民一点通”技术通过升级换代,不断扩大为农服务领域和项目。现在,农民只要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农民一点通”上扫一扫,就可以缴付水、电、煤(燃)气费,交通卡查询及充值,火车票、飞机票在线预订,市级三甲医院的专家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批为智慧农业发展服务的农业科创企业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批适合上海农业特点的大田、水产、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的农业专用集成传感网络设备,在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方面有新突破。该公司研发的农用无人遥控自巡航飞行器,把无人机技术与农业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农田地理信息获取、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以及大范围农事作业监测,为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技术高度融合,构建了智慧农业云平台,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项目已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上海生物电子标识公司在微电子和微机械领域攻克难关,实现生物电子标识微小型封装,研发的系

  列动物电子标识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上海华测导航公司,利用我国北斗导航技术,开发了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NX100、NX200,产品已在本市多个地方进行推广应用,粮食播种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得到农民一致好评。然而,上海智慧农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技术和应用来讲,还处于有限的感知和传输,简单的思考和决策,一定范围和领域的推广及应用。智慧农业所涉及的产品性能、质量还不够稳定,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高、看好而不卖好。在农业科研方面,对农作物生长模型和规律研究还不够,农业大数据的利用还不够。智慧农业的行业标准尚需研制和统一,专业人才紧缺。针对上海发展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技术瓶颈,上海农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围绕跟踪世界智慧农业发展新趋势,力争局部技术领先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实施方案,坚持科创兴农,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一)制订上海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2013年,上海市农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制订印发了《关于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已明确了上海要在“十三五”重点发展智慧农业。为此,要组织力量对前几年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同时,要对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业物联网的异同进行分析,对标国际上智慧农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查找本市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差距,提出未来一个时期上海智慧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搞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还要制订符合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实际的实施方案或三年行动计划,不断破解智慧农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促进本市智慧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构建上海农业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农业标准规范体系近几年来,本市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兵把口”,农业信息化项目往往自成体系,信息资源相对分散,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智慧农业的统筹发展。为此,上海农业部门要实行市区联动、部门融通、信息互通的方法,建立上海农业大数据中心,提供集中统一的计算资源,支撑各类农业信息平台及系统,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提高基于数据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水平。按照“增量先行”要求,加快建设数据统一开放资源共享标准规范,强化组织领导顶层设计、专家和创新团队建设。(三)切实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力度近几年来,本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一批智慧农业的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全局来看,还处在试验阶段,项目分布成点状,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尚不明显。同时,相对农产品销售环节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领域实行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相结合难度更大。为此,未来几年要把发展智慧农业的重点放到粮食种植、蔬菜生产、水产养殖和畜禽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上,加快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养业、农机作业、植保防治等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逐步构建信息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精确化、智能化水平。(四)营造有利于智慧农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上海初步构建了智慧农业技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体系。在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310项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中,上海已有63项成果,其中硬件设备有27项,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36项。但是,与国际发达水平相比,上海智慧农业技术水平还处于跟踪先进技术阶段,许多应用技术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好在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大环境和大背景非常有利于智慧农业的

  技术创新,上海农业部门要调整优化对农业科创活动支持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智慧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发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与耕作植保实际的专用传感器产品,形成从传感器研发到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开展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学习、知识表示、人工神经网络、分布式智能系统研究,更好地指导大田粮食种植、蔬果栽培、水产养殖和畜禽生产,体现智慧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智慧农业的发展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难免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从技术层面上讲,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决定了智慧农业的技术水平。从发展的全局来看,也有一个地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急需从国家层面重视和解决制约智慧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尽快形成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促进“四化同步”有重要意义,切实解决认为智慧农业超越了发展阶段、智慧农业太“烧钱”、我们有的是劳动力等不正确认识,下决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还要解决部门之间由于认识不尽一致,导致相互配合和支持不够的问题,充分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同化同步”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二)统一全国农业智能化系统的标准现阶段智慧农业使用硬件设备、元器件大都是现成技术,进入农业领域后,技术对象发生变化,必须要有相应技术调整与完善,应当制定相关的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相关设备元器件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新开发的农业智能化产品也需要有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三)加大智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要制订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科研与推广规划,不断解决技术瓶颈与难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产业的科研与推广体系,为发展智慧农业

  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应用为主体现阶段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支持,但未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变“要我用”为“我要用”。(五)制订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智慧农业初期投入较大的实际,农业部门要抓紧研究相关支持政策,要把支持智慧农业列入支农惠农政策的重点范围;实施项目补贴制,减轻企业初始投入负担;对相关技术服务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予以支持;可以考虑将智慧农业的硬件设备列入农机专项补贴范围。要增加对科研及推广应用的经费投入,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广泛使用智慧农业的新技术,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开辟新天地。(本文系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孙雷2017年3月9日在农业部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篇三: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

  关于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农业的兴衰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各类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肉等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不强、产业不适宜等问题,使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普遍应用,智慧农业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xx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标志着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农业的概念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主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传感技术,利用其技术可远距离操作、诊断、灾变预警等,之后根据出现的情况,结合专家库进行会诊,建立可视化通讯以及农业服务模式,对农业达到精准监控,改善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扩充农业专家知识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等,实现农业生态的绿色化、标准化、网络化以及全智能化发展。相比传统农业,智慧农业包括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遥感技术、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云计算为载体,实现精准、智能化决策和远程控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技术特征

  智慧农业是包括智能化的监控、监测、实时图像和视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智能监控录像等设备和智能报警系统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土壤养分、光照强度、温度、植物营养成分等,而且能精准获取作物生长的实时数据,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调控依据,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利用决策系统中农产品的具体信息(物流和农产品的生长信息),可以提高农产品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精细化、高效化、专业化、数字化。

  智慧农业主要应用领域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农产品智慧生产管理主要体现在种植、养殖等环节,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结合环境生产要素,如水、肥、气、热等作物生长环境,而且结合专家系统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简单化、现代化,是逐步将农业生产升级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监测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提供理论依据,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如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工厂化育苗等。在养殖方面有智能孵化器、智能养殖场,均是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逐步由智能化替代人工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意义非凡。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和新型通信技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追踪及质量监督管理。精准获取农业基础数据和质量监管信息,通过可视化汇总和分类,实时有效了解数据的变化和农业形势,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指标,为做出决策和及时了解关键信息提供了可靠、精准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反馈,为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及技术支撑,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及经营服务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使经营者不仅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物流环境和物流损耗,而且能借助云计算、5g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销售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科学决策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流与消费者需求情况,精准匹配,快速地应用于农产品物流销售决策中,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打破了传统的市场关系,解决由于空间、时间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宣传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带动乡

  村消费、乡村旅游,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并科学运用,对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充分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低成本、智能化、简便化、协作化、可视化、整体化、经营开放化等方面。智慧农业不仅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可实现智能生产差异化以及服务领域综合信息服务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升级;以国家宏观信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活动进行决策,通过帮助农民把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对农产品市场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引导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农业不断发展。例如:种植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位置等运用自动高精度播种,根据作物生长耗水规律及营养规律等运用自动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均实现全程自动控制,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控制。无人植保机的运用,实现了绿色防治病虫害及精准喷施,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及人工成本。在养殖业中,环境监控、定时定量投食、智能化除粪、疾病预防、安全屠宰和质量溯源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轻松实现。因此,要从关键技术的突破、社会共识的达成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入手,推动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的支持。

  从国家层面到省市级层面,从省市级到乡(镇)级层面,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特点,进行了区域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精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5g技术等正在应用于各个农业生产管理及经营领域。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过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制约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要存在的问题缺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管理人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生产规模偏小,经营范围单一且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水平偏低,高学历人才在农业领域严重匮乏,但智慧农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人才素质、专业领域、设备、信息等均有较高要求,而我国主要的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严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出。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以老年人和儿童、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农业信息化接受度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思想认识不足,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推广能力不足我国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处于发展中,研发投入不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未能建立统一的体系,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落地转化。一方面,农业需大量长期投入,农业科研进展相对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大,地域差异明显,没有形成高效分类的运行体系,在实际推广中没有统一标准,致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目前很多农村农业耕地设备相对落后,仍然采取以往的耕地方式,小型机械、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施较少,且我国传统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耕地类型多复杂样,如分割的农田、坡地、梯田等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农业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价格昂贵,农户无力购买,在灌溉实施方面仍然主要依靠水渠,采用传统的漫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高效节水的喷灌、滴灌等仅在局部地域建成。因此,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加快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

  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动力,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设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指导、资金投入、物资的集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支持智慧农业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全方位、多渠道加大智慧农业宣传力度,出台奖励政策,进而鼓励农民主动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同时,加强农业院校与产业间的无缝衔接,定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逐步完善农民的专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农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并带动企业及相关人员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队伍中,为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提升影响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内生动力。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单元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产业对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学科合作,更需要统筹规划。必须通过现代信息媒介,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互连和共享,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运算等技术,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质量。政府应加大投入,提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升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引水、蓄水、灌溉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绿色灌溉。加快农业机械设备的生产及成果转化,增加市场投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管理。

  

  

推荐访问:智慧农业的优势及影响 优势 智慧 影响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