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确定(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9-06 12:1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确定(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确定(2022年)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6篇

【篇一】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西藏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利用GDP、产值密度等指标对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各地区的经济差异程度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西藏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要适度协调区域差异、提高人口质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区域联盟、形成经济辐射源等建议。

关键词:西藏;
区域;
经济差异

一、引言

(一)西藏区域情况简述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藏地区共包括七个地区,分别为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和林芝地区。按照相关划分方法,将西藏七个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其中,中部经济区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和林芝地区;
东部经济区为昌都地区;
西部经济区为阿里地区。由于西藏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不同,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产值密度等方面呈现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二)西藏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发展程度和速度不一,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因此要通过有效手段对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及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进行调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目前,对西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协调既可以推动各地区经济发展,又可以保证社会稳定,这对构建和谐西藏、平安西藏、小康西藏有着重要意义。

二、西藏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

(一)西藏各地区经济总量及位次的差异

近年来,西藏各地区的经济总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年环比增加速度来看,七个地区保持在10%以上,个别地区的某些年份还超过了20%。从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拉萨增长最快且超过20%,其次是林芝地区,那曲地区增长速度相对最慢但也超过15%。根据表1

中西藏七个地区的GDP进行位次比较,拉萨市排在第一,其次是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山南和林芝地区在第四、五名之间浮动,最后是那曲和阿里地区。由此看出,各个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显著差异。2012年拉萨市GDP达到269.04亿元,占到西藏GDP的37%以上,是昌都地区的近2.9倍,是阿里地区的10.16倍。从西藏三大经济区来看,中部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明显高于东、西部经济区,2012年中部地区的GDP分别是东、西部的6.5倍、22.86倍。

(二)西藏各地区产值密度及位次的差异

由表2可知,以2008~2012年西藏各地区产值密度来看,西藏七个地区的位次没有大的变化,具体排名如下:拉萨市、山南地区、昌都地区、日喀则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阿里地区。从西藏各地区产值密度的数据来看,2012年拉萨市在七个地区中最大为88.10万元/平方千米,山南地区和昌都地区在8~10万元/平方千米之间,日喀则地区和林芝地区在6万元~7万元/平方千米之间,那曲地区为1.45万元/平方千米,阿里地区相对较小且不到1万元/平方千米。可以看出,西藏七个地区的产值密度差异显著。

三、西藏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差异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藏中部和南部地区有着更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其气候较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适于耕作的土地面积较多;
西藏西、北部地区基本为羌塘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平均气温较低,草场资源集中连片;
西藏东南部和三江流域为高山峡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足,林地资源丰富。

藏中地区已探明储量矿种有铁、铬、铜、铅、煤等,主要分布于拉萨市、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
那曲地区除有色金属、宝石外,还蕴藏大量的钾、锂、硼砂等矿产;
林芝地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相对较少。全西藏的新能源资源丰富,水能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那曲和阿里地区的风能、太阳能也十分丰富。正由于西藏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不同,从而导致了其经济发展重点和发展程度的不同。

(二)人口数量和文化水平的差异

西藏人口主要分布特点是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逐渐增加,从边疆地区向经济中心地区逐渐增加。从人口数量来看,日喀则地区的人口最多,阿里地区最少;
从人口密度来看,拉萨市最大,阿里地区最小。

从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学率、接受教育的程度、学校规模和数量、教师水平和数量等来看,西藏各地区文化水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越好的地区,其人口文化素质越高,创造的社会财富也越多。

(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2012年西藏七个地区的产业产值结构均为“三二一”的形式,但是其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产值比重却相差较大。从产值来看,拉萨市的第二、三次产业产值均为七个地区中最高;
日喀则地区的第一产业为全区第一,第二、三次产业均居第二;
阿里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均为第七。从产值比重来看,七个地区较为偏重于第三产业的地区有拉萨,那曲、阿里地区;
较为偏重于第二产业是山南地区;
较为偏重第一产业的是日喀则、昌都、那曲和阿里地区。

(四)市场规模的差异

测量市场规模的指标很多,本文只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标准做一个粗略的比较。2012年拉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45546万元,占到全区的48.91%;
其次是日喀则地区,达到了462304万元,占到全区的18.15%;
那曲和阿里地区最少,只有119379万元和60114万元,分别占到全区的4.69%和2.36%。由此也可以看出,市场规模的大小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一方面因素。

四、西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适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走特色化发展模式

对于西藏的区域经济差异既不应该完全不作为、任由市场发展,也不应该完全依靠政府控制和干预,而是进行适度地协调,既不使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保证社会稳定,也要促进经济发展,使之在一个安全的界限内推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西藏七个地区的自然情况和资源状况来看,其各有不同,因此要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需要因地制宜,依靠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形成各自的发展特点,走区域特色化的发展模式。

(二)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促进西藏各地区发展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提高人口文化、思想、身体等方面素质可以减少区域的贫困人口,快速带动经济向前发展。因此,西藏各地区应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培训质量。第一,进一步普及适龄儿童的教育,开展藏、汉、外的综合学习,走西藏特点的教育模式。第二,西藏高等院校较少,政府应帮助学校扩大规模,逐渐在西藏各地区建立并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和规模。第三,对在职员工进行包括知识、技术、体能、心理等各方面的定期培训。第四,利用“人才兴藏”战略,从培养内部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两个渠道入手,逐步形成人才优势。

(三)依靠优势资源促进西藏各地区经济发展

从各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结构形式可以看出,协调西藏经济发展既不能走统一模式的均衡道路,也不能使各地区的经济差异过大,走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拉萨、山南、日喀则地区可以依靠当地的优势矿产走低碳、可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土地资源发展农业或农牧、农林业;
那曲和阿里地区可以依靠得天独厚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依靠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这样,西藏七个地区都能依靠各自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从整个西藏来看可以形成产业互补,到达宏观范围的协调发展。

(四)建立区域联盟,形成强力的经济辐射源

推动经济发展不能走封闭式模式,而是要打开市场,进行地区间的合作,利用各自的发展优势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也可以形成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互补。一方面,要在整个西藏形成一两个大的经济辐射源,即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西藏发展,如以拉萨、日喀则地区为经济中心,带领周边地区发展;
另一方面,每个地区又要有经济辐射源,通过其带动该地区发展,如地区建立的工业园区、农业生态园等,最终形成“以大带中,以中带小;
各区互补,共同发展”的多渠道、多方位、联盟加带动的新模式。

【篇二】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14-02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篇三】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作者:代开喜
来源:《商情》2015年第09期

        摘要:从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入手,研究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其中单一指标是以1978年到2013年东三省人均GDP为基础,研究省际间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综合指标是以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13项指标对东北三省各市(黑龙江省数据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数据不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差异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东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东三省 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球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困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世界称之为“中国奇迹”。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在不断地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之一。

        东北三省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良好的科技、技术和人才基础,具备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加快调整和改造”,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从全国范围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一直存在,且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扩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很有必要。

        一、东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单一指标分析

        由于人均GDP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人均意义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因此常常被用来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程度。下面从区域经济差异单一指标入手,研究东三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篇四】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011级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城乡规划一班

邓茜 2011062124

前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位差异。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大部分位于主城区及其附近,交通较为便利,使得其与周边之间的联系畅通,同时也使得一小时经济圈内部之形间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网络。这样使得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促使一小时经济圈内各个经济体能够发挥要素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内部经济飞速发展。

重庆市渝东南翼与渝东北翼由于偏离主城区,丢失了主城区对其的各种溢出效应。加上这些地区山川阻隔,交通不畅,这无疑阻碍了其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为低下,难以接受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难以承接和传导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区也难以大力发展其特色产业的优势,提升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2、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003全市人均GDP

GDP

绝对差异

极值比率

渝中区

25517

23540

12.91

酉阳县

1977

31个省市

43115

12.7

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全市经济核心区。第二圈层,指数在0.75—1.5之间,包括涪陵区、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市、壁山县、长寿区、永川市、合川市、铜梁县、南川市、万盛区、大足县、万州区、綦江县、武隆县15个区县市,除万州、武隆之外,其余均围绕主城区连片分布。该圈层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6.7%和44.8 %,GDP占全市的43.9 %。第三圈层,指数在0.75以下,包括荣昌县、黔江区、潼南县、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开县、石柱县、忠县、秀山县、彭水县、巫山县、城口县、云阳县、巫溪县、西阳县17个县,除荣昌、潼南属于渝西地区外,其余15个县在渝东地区连片分布。该圈层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61.1%和42.6%,但GDP仅占全市的22.5%。重庆市三个圈层的人均GDP由内向外递减,内、中、外层人均GDP分别为19125元、7047元和3800元,人均GDP之比分别为5.03:1.86:1(以外层为1),人均GDP随着与主城区距离增加而递减。另外同一圈层内部的区县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呈现出这一特点。例如,第二圈层的万州、綦江低于更接近于主城区的巴南、渝北等区县;
处于第三圈层最边缘的巫溪、酉阳、城口等县也低于第三圈层的其他区县。重庆市区县发展水平成圈层分布,符合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也说明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

GDP指数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

人口占全市的比例

人均GDP

第一圈层

33.60%

2.70%

12.60%

19125元

第二圈层

43.90%

36.70%

44.80%

7047元

第三圈层

22.50%

61.10%

42.60%

3800元

4、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之势

  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1997—2003年,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由3818元上升到6068元,上升了1.6倍,三个经济区的标准差2014元上升到5273元,上升了1.8倍。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1997年区县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04,此后在波动中略有上升,2003年上升到0.717;
三个经济区域的加权变异系数则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1997年最高的与最低的人均GDP之比为12.35倍,2003年上升为12.97倍。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1997年以来都市经济区增长比较快,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差异扩大。1997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为2.14倍和3.53倍,2003年分别上升到2.32倍、3.68倍。1997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7.2%、32.4%和30.5%,2003年变化为39.4%、30.5%和30.1%,都市经济区上升了2.2个百分点,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分别下降了1.9和0.4个百分点。

5.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演进的差异性。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实现了较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地方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改革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了以市场经济为主体资源配置功能体系;
渝东南翼与渝东北翼内部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并不频繁。

【篇五】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一是天然资源的差异,如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深林资源、水资源、甚至是旅游资源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基本的先天的保证,也是能够造就未来潜在发展可能性的条件。东南地区相对西北地区来说,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如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及中原地区的煤炭资源,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西北地区相对来讲则资源十分贫瘠,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农业生产几近困境。有一些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小规模的交通问题,但是资源问题始终是难以依靠人力解决的,因此这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命伤。不可弥补的缺陷不仅仅使得一些地区的发展具有的先天性的困难和不足,还有碍于未来长足的发展,没有待开发的可能就不可能吸引人力、无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样,本身的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的可发展的缺陷,成了西部地区相较东部地区的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是气候物候环境差异。东南地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年温差较小,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土地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一年两熟或三熟。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大风干燥为主,年温差大,热量不足,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农作物种类少,多为一年一熟。比较可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生产,更何况干旱问题严重的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甚至是本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一产业的发展差异标志着地区之间生产能力的差异,这必然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地形地势的差异。东南地区多丘陵,但大体地势较平缓;
东北、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为主,多荒漠;
西南地区则多是喀斯特地形,崎岖不平。从而造成

造成的交通问题,东南及北方地区交通发达,交通网密度大,而西南西北地区交通条件差。

东南地区靠海,海陆运输交汇,面向东南亚,市场广阔。近代史上又有很多海岸城市和内河航运枢纽城市成为通商口岸,较内地城市发展的早。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 自然灾频繁。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也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社会经济因素差异

{经济}

中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差异现状,一般的比较差距的现实数据都来自各地区总GDP、人均 GDP、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受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地理位置、矿物资源、对外开放度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不平衡”经济政策的等原因。

第一,经济总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各自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等方面。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国为3890元,经济发达的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除新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省的差距就更大了。从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上升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却有所下降。东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不但相差悬殊,而且继续扩大。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尽管各地区在改革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加速增长,但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20年明显地高于西部地区。

第三,人均GDP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人均GDP均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人均GDP的差距却在持续扩大。2002年,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相当于西部的2.63倍。与1990年相比,扩大了38.4%。近年来,东西部人均GDP也呈扩大之势。

第四,收入水平的差距。东西部在居民生活水平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从收入水平的差异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八省区分别比全国低369.36元、131.6元、491.12元、566.77元、377.43元、547.97元、579.99元和441.29元,与经济发展水平最快的浙江、广东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这些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以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 交通闭塞, 社会制度落后, 人民生活困苦, 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 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西部地区改革迟缓,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些产业中的发展, 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对东部地区采取了倾斜式的政策扶持。然而, 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获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较迟, 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 国家对西部投资份额较低。改革开放,国家会优先选择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进行改革。相对的,西部地区则获得的国家的优惠政策较晚。

。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低下。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超载, 而教育基础设施又无法满足需求, 因而直接导致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人口密度大、文化、卫生事业的落后, 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沉重的压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西部地区明显的劳动力不足。不过对于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倒是解决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纬度跨度最大,且又实行30年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异扩大且加快,形成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因素,比较复杂。

(一)历史因素

中国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由来已久,自唐朝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开始向东部,转移到了宋带,经济中心已经移到了东南地区。东南地区尤以土地肥沃,水道交通便利而具有吸引力②。19世纪40年代后,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近代工业才一度出现向西移的趋势。到新中国成立,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三角、辽宁、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和中部的武汉、太原等地。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就存在差异,这对后来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各区域自身条件

1、自然条件

东部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的生长,农业发达;
地势低平,开发利用早,经济基础好。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快。而中西部地带多属于干旱区或者高寒区,海拔高,对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中西部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为全国的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但受山岭的阻隔,交通不便,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长期处在闭塞的状态,经济发展缓慢。

2、人力资源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的特点,西部人口稀疏不利于区域生产规模的扩大,即人力资源对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从中西部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为东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即是生产力,也是巨大的消费者,人口迁移大大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对于人口迁出地的中西部来说,大量的人才流失,使得中西部经济缺乏活力,产业革新慢。中西部的高科技人才仍相对于东部来说,比较奇缺。中西部的产业结构结构的调整也受到了限制。

3、资本

大量的国家投资、海外投资流向我国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4、科学技术

东部地区技术先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而中西部技术远不如东部,有些地区一直以农业、资源加工业为主,经济发展很慢。

5、制度

中央政府的政策往往是一些原则性、指导性、宏观的,东中西部在运用国家政策上有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政府往往想到的是国家不允许我干什么,有利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喜欢按照国家政策行事,没有制度的突破。

同时,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中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探险精神。而中西部的人在于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下有比较浓厚的保守思想。这种思想观念的差异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国家政策

在经济还很落后的时期,为了最大化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央政府应该选择外资外部收益较大的区域作为政策的优惠对象,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有相对优势,外资在这些地区产生的收益高,从而实行了“东部优先”战略。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对东部基础设施、金融的投资,使得东部利用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了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拉大,加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东部地区的外资收益不断缩小,这时,中央适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⑤。

综合起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环境、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国家政策等因素决定的。

三、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根据区域差异形成因素的分析,缩小区域差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身的建设

1、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中西部处在内陆,多数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上,地形复杂,可之称为区位劣势。加强中西部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对于化解中西部区位劣势,促进东中西部区域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省会城市的聚集与发散作用,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和市场化。

2、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中西部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3、中西部地区的人们要更新观念

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那种封闭的思想,以开发求开发,以市场换资金,以产权换人才,在东中西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考虑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4、加大开放程度,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中西部一些地区不仅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而且空间匹配组合好,开采条件优越,因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如何集聚大量的资金、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是关键所在。因此,采取开放战略,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来中西部来中西部投资办企业,促进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合适中西部中西部区情的发展道路

发挥农业潜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做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促进农、轻、重以及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发展战略

不能放弃“效率优先”;
也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区域差距是必然的代价而坐视不管,而忽视“社会公平”。应该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下,坚持非均衡增长-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开放,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应将投资有选择地集中于重点部门和地区,利用其发展而产生的波及效应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发挥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尽可能在一个城市内形成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减少运输成本,并将产品幅射到周边地区。促进中西部整体经济的增长。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

1、逐步建立国家合理财政转移,增加对中西部的财政投入;
国家投资布局政策的调整,将向中西部倾斜

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主要采取基数法来确定,这一办法实际上是根据过去的历史状况和地方的谈判能力来确定返还和补助数额,而不是根据地方财政能力和需要程度来确定。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真正成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低收入阶层公众提供无偿支出的一种制度。而中西部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的财政投入。

7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的投资布局重点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在1978至1995年间,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基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40.1%迅速提高导50.4%,而中部地区则由30.6%下降到25.1%,西部地区则有20.4%下降到14.8%,中西部地区分别下降5.5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⑨。这导致了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因投资少儿发展滞后,促使地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各地区间协调发展,国家的投资地区布局正在向中西部倾斜。

2支持中西部地带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

目前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较少,有三个原因:地理位置偏远,海外华侨联系少;
投资环境差;
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政策部如沿海地区优惠。因此,要扩大利用外资,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比如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上的支持,多种渠道利用国外贷款等。

3扩大沿边地区开放

我国沿边地区是指我国大陆同大陆周边国家接壤的省和自治区,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九个省区。除了辽宁和广西,均属于西部和中部地带。因此,扩大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加强东西合作

为促进中西部地带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面临较大调整,加强东西合作,有利于东部新型产业发展,又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向中西部地区传授生产技术、经营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对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区域差异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它,解决它,相信通过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三大经济区的差异会得到改善。

{历史原因。}

{政治政策环境

{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等等

【篇六】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谢富纪(2001认为知识溢出是一个部门在对外经济、业务交往中,知识的自然输出和外露,知识溢出有“分裂式”溢出(rentspillovers和“纯知识”溢出(pureknowledgespillovers两种类型。
蔡防等(2002从内生增长理论角度认为在中国各地区之间,越是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区,在随后的增长中越是倾向于有较高的速度。
边雅静和沈利生(2004以东部和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
岳书敬(2005)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但以促进收敛效应为主,而不是促进技术进步,即我国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效应明显,但人力资本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都不是很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这里指人力资本的收敛造成对效率收敛的作用都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但因人力资本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都不是很高,并没有完全阻止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继续扩大。
赖明勇等(2005构建了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我国1996一2002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吸收能力对外溢效果的决定作用,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人力投资滞后制约了技术吸收能力,而中西部地区提高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是增强经济开放度。杨上广,吴柏均,章辉(2006)认为对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含: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长三角人力资本空间迁移流动态势的分析,得出长三角内城市间迁移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迁移、集聚。利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预测人力资本等级结构和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人力资本的空间结构得出长三角人力资本的空间结构将趋于完善。王立平(2006)认为我国各区域R&D强度与国际贸易媒介的R&D溢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显著,区域R&D溢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不显著,技术缺口理论定义的区域R&D溢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显著;
初始年份劳动生产率对于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显著,表明我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呈现出发散的趋势;
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多样性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不显著:交叉作用变量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作用与Romer内生增长模型含义一致。朱美光(2007)根据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揭示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知识能力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区域知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溢出效率和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都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落后区域对技术先进区域的技术追赶行为
苗文斌(2008提出了集体知识的三个构成维度:结构维、关系维、空间维。集体知识的结构维反映了集体知识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依赖性和竞争与合作协调体系,以及与外部产业链联结和新知识源的通道。集体知识关系维反映集体知识是集群内企业间在非交易依赖性基础上形成的协调体系,它对协调企业间及个人之间关系至关重要,也是产业集聚效应的重要体现之一。集体知识空间维反映了集体知识是具有空间嵌入性的区域性能力,它是区别于集群和地区最为外显的知识和代表内部传统的隐性知识的综合体。彭宗平(2010)认为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主导性的决定因素,并且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和健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试着探讨人力资

本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陈迅,陈军(2011)认为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朱美光(2011)根据凯尼尔斯知识溢出修正模型,对中部六省的区域知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对比实证,提出某区域所接受的来自其它区域的知识溢出效应,不仅与其自身的知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影响区域知识溢出的渠道因素,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对于知识(技术的扩散和传播途径产生深远影响的条件下,区域的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交通的便利性和区位条件,对于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至关重要。
Feldman(1994认为区位相近性增加了企业交换信息的能力和初始重要知识的认知,因此减少了企业在新领域研究的不确定性。创新空间集聚产生的知识溢出也降低了科学发现与商业化的成本。另外,他还认为企业的创新生产的空间集聚趋势取决于区位必要的资源,资源的沉淀又取决于该区域过去创新生产的成功经验。
Higgins(1988指出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部分得益于其地区间差距的缩小。
卢卡斯(1988认为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造成的,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可以用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来衡量。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能力,但他并不因此得到收益。
Porter(波特1990提出了一种类型MAR外部性的理论,即Porter外部性。他认为知识在特殊的聚集产业内溢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他强调是区域竞争而不是区域垄断促进了创新的实施和应用,垄断或者缺乏竞争的压力,企业管理者只会安逸,不愿意进行风险创新投资。
Jaffe(1993指出创新活动在有些产业的空间集聚趋势大于其他产业的主要原因:一个简单的解释是这些产业生产本身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趋势,这也是解释不同产业创新活动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区别的理由。
Chen(1997使用城市和区域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认为非沿海区域的生产率低下是造成其经济增氏速度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
Aitken和Hrrison(1999选用委内瑞拉制造业1976-1989年间的企业面板数据,发现在该国全国范围内存在普遍的负溢出效应。
Anselin(2000认为高校研究对创新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区域知识溢出似乎只存在于特殊的行业,在医药、化工和机械行业没有高校知识溢出,而在电子与器械工业则存在程度很强、显著的高校研究溢出。这种溢出效应的范围扩展到中心城市75英里以外。
Kose等(2002用改进的Romer模型运用平行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强度和R&D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区间 适度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确定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