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对策研究——基于温州大学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9 15:12:02 来源:网友投稿

高红星

(温州大学研究生院,浙江温州 325035)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考验,肩负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0。。“两个健康”发展问题是重大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高学历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研究生在民营企业中充分就业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动能转换等有着重大意义。

金秀兰认为,积极制定鼓励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构建就业支持和服务体系,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2]参见:金秀兰.关于激励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2):36-37。。李海波等认为,影响研究生到中小民营企业就业的原因主要有政策不完善、就业吸引力弱、研究生就业期望远离中小民营企业等[3]参见:李海波,梁巧灵.高校毕业研究生到中小民营企业就业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4(7):177-180。。通过对两所高校30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曹娟发现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不强,但因择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相冲突,相当比例的研究生最后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4]参见:曹娟.经济新常态下硕士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对两所高校硕士生的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2):53-59。。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温州大学2016—2019 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 703 人(含待业33 人)进行调查,通过就业服务部门获取其就业情况。从性别看,男生696 名,占比40.87%;
女生1 007 名,占比59.13%。总体来看,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收集的信息还包括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专业属性、生源地、就业地、就业去向、就业岗位、学习成绩等。

(二)研究方法

在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研究生就业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对于毕业当年就业信息不完整者,通过电话与研究生本人进行核实。之后,本研究采用Excel 建库录入就业相关数据,运用SPSS 22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采用描述性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就业总体情况

温州大学2016—2019 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共599 人,占比35.17%,比重明显低于到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比重(59.72%,共1 017 人)。研究生普遍期待其高层次学历能够带来更稳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而更长时间的教育成本投入,更是强化了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更高回报的期待。高耀等在对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状况量化分析时发现,仅有24.42%的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5]参见:高耀,刘晓,易艳霞.中国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基于2014 届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量化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12-19。。总体而言,无论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研究生比例都不高。

对599 人,笔者分别从性别(男/女)、政治面貌(党员/团员/群众)、生源地(城市/乡镇/农村)、专业属性(文科/理工科)、就业地(大城市[6]指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地级市/县乡村)、就业岗位(科研/教学/专业技术/办事员[7]统计对象的就业岗位还包括公务员,因本文研究硕士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所以文中省去公务员这一岗位类型。另,为便于呈现,“专业技术”在表格中简称“专技”。)等6 个维度17 项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得到表1。表1 显示,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差异较小,这表明性别差异对其是否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并无实质性的影响。朱茹华等也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单位所属性质方面无显著差异[8]朱茹华,甄月桥,杨蕾静.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6):79-80。。表1 还显示,不同生源地的研究生就业比重也无明显差异,这表明生源地差异对其是否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并未有实质性影响。

表1 温州大学2016—2019 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基本情况

基于表1 所体现的就业比重差异,笔者作出如下初步推断。

第一,党员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明显偏低。理由可能有二:一是党员研究生整体素质优于普通研究生,其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选择余地更大;
二是党员研究生在“考公”“考编”方面具有优势。

第二,在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研究生中,理工科类比重明显高于文科类。这反映民营企业对理工科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能够为理工科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文科类研究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要多于理工科类研究生,他们在“考公”“考编”方面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因而更倾向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

第三,研究生更倾向于到大城市的民营企业就业。从就业地看,在大城市就业的研究生中有42.43%会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而在县乡村就业的研究生中仅有29.13%选择民营企业。整体而言,大城市的民营企业,数量相对更多,发展更为成熟规范,对研究生的吸引力相对更大,而且大城市在就业理念与环境方面相对更为成熟,对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接受度更高;
而在县乡村,民营企业平台相对较小,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且人们在择业观念上较为保守,对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第四,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所选择岗位的方向呈现出专业技术岗位与办事员岗位比重双高的现象。选择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岗位就业的研究生比重较高,表明民营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较大,这与前述理工科类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比重高相呼应;
选择到民营企业办事员岗位的研究生比重也很高,表明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相对较弱的部分研究生愿意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尽管职位并不太理想。

上述四点仅仅是基于表1 所作的初步判断,仍有待于多维分析及验证补充。

(二)不同政治面貌的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表2 对不同政治面貌的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政治面貌这一维度对于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在性别、生源地、就业地、就业岗位上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专业属性上的差异性显著。在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党员和团员中,理工类研究生的比重分别为59.07%和69.72%,文科类研究生的比重分别为40.93%和30.28%,而在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群众中,理工类研究生的比重为40%,文科类研究生的比重为60%。此可对前述第一、二个初步推断进行补充,即政治面貌对不同专业属性的研究生选择到民营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治面貌对理工科类研究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并没有直接影响,党员和团员身份的理工科类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更高,反映的是民营企业在吸纳理工科类研究生时有较大的择优空间。相对而言,政治面貌对文科类研究生择业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仅具有群众身份的文科类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

表2 不同政治面貌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三)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表3 对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在性别、政治面貌、就业地、就业岗位上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专业属性上的差异性显著。选择民营企业的农村生源地研究生中,就读理工科的比重为71.22%;
选择民营企业的乡镇生源地研究生中,就读理工科的比重为69.09%;
选择民营企业的城市生源地研究生中,就读理工科的比重为49.28%。表3 还显示,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在民营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重均超过40%,也均高于各自在民营企业从事其他岗位工作的比重,这表明研究生在民营企业较好地发挥了其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如果加上科研岗位,不同生源地中,研究生在民营企业从事科研及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比重则呈现出差异(城市生源地中的比重为46.86%,乡镇生源地中的比重为54.55%,农村生源地中的比重为55.79%),这与前述不同生源地研究生的专业属性差异相对应,并与前述第四个初步推断相一致。

表3 不同生源地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除此以外,不同生源地中,研究生到大城市(城市生源地中的比重为55.56%,乡镇生源地中的比重为58.18%,农村生源地中的比重为53.71%)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均高于到地级市(城市生源地中的比重为33.82%,乡镇生源地中的比重为27.27%,农村生源地中的比重为33.23%)和县乡村(城市生源地中的比重为10.63%,乡镇生源地中的比重为14.55%,农村生源地中的比重为13.06%)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这表明选择民营企业的研究生,不论来自何处,都更倾向于到大城市的民营企业就业。这与第三个初步推断相一致。

(四)研究生到不同就业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表4 对研究生到不同就业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中研究生到大城市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达54.76%,且不同性别、政治面貌、专业属性、生源地、就业岗位的研究生到大城市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均高于到地级市和县乡村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于菲等对2017 全国毕业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85.2%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工作[9]参见:于菲,邱文琪,岳昌君.我国研究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6):32-38。。刘晶对湖南农业大学349 名在湖南就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达71.26%的毕业生选择在长沙就业[10]参见:刘晶.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指导初探: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7):59-64。。其调查结果与表4 统计结果在指向上具有一致性。

表4 研究生到不同就业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表5 研究生到民营企业从事不同就业岗位工作情况

从P值看,不同就业地的研究生在就业岗位指标上有明显差异,在其他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就业岗位中,专业技术、办事员是研究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岗位,研究生在大城市民营企业这两个岗位工作的比重分别是65.7%和48%。在大城市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重为48.48%;
在地级市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重为31.47%;
在县乡村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重为28.38%。在大城市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办事员工作的比重为25.61%;
在地级市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办事员工作的比重为32.99%;
在县乡村民营企业中,研究生从事办事员工作的比重为35.14%。这表明大城市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提供的就业岗位质量更高,因而对研究生的吸引力更大,这与第三个初步推断一致。

(五)研究生到民营企业从事不同就业岗位工作情况

而理工科类研究生从事科研、专业技术工作的比重为67.8%。可见,不同专业属性的研究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第四个初步推断相一致。不过,理工科类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符合理工科类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不同就业地与生源地研究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差异问题前已论及,此不赘述。

(六)不同届别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表6 对温州大学2016—2019 届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2016 届为35.84%,2017 届为30.29%,2018 届为38.54%,2019 届为35.24%,虽有起伏,但整体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从P值看,各届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研究生在专业属性、就业地上差异不大,但在就业岗位上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岗位比重的震荡走高(2016届为36.13%,2017 届为23.28%,2018 届为51.35%,2019 届为43.02%),办事员岗位比重走低(2016 届为29.41%,2017 届为40.52%,2018 届为24.32%,2019 届为26.82%)。由此可见,温州大学研究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此外,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专业属性比重与就业质量呈现同步变动:到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中,2018 届理工科类研究生比重最高,达到69.19%,专业技术岗位比重也同步升至51.35%。这与第四个初步推断相一致。

表6 不同届别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情况

(七)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意愿分析: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

前文已述,性别和生源地对研究生是否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无显著影响,政治面貌、专业属性和届别在研究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上存在显著差异。除此之外,学习成绩对研究生是否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也存在显著影响。笔者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作进一步分析:以“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这一意愿为因变量,设置“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为1,设置“选择到非民营企业就业”为0;
以政治面貌、专业属性、届别和学习成绩为自变量,将政治面貌和专业属性这两个定性变量设置为虚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届别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予以剔除。logistic回归的似然比检验P值为0,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好。表7 参数估计回归结果显示:政治面貌这一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群众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最高,党员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
在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上,理工科类研究生明显好于文科类研究生;
研究生学习成绩越好,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越低。学习成绩越好,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重视程度就越高[11]参见:高耀,刘志民.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认知: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2):128-145。,所以学习成绩好的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发展前景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

表7 logistic 回归参数估计结果

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偏低,且研究生的学习成绩与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成反比,反映出民营企业对研究生的吸引力不足;
研究生在民营企业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主,但也有较高比例的研究生在民营企业从事办事员工作,反映出研究生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
若选择民营企业,研究生更倾向于到大城市的民营企业就业,地级市、县乡村的民营企业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上述发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神“励”人,提高民营经济人士增量和质量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领导者在组织管理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过程中驾驭市场的理念、价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的特殊品质[12]参见:天津市工商联课题组.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促进“两个健康”[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61-64。。成功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专门培养、长期实践、市场历练和主动探索逐渐形成的。当前,面对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紧张、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难度力度加大等形势,用企业家精神来激励和指导研究生就业创业,可以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研究生到民营企业中就业创业。

一方面,要重视改善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客观全面地指导研究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因人施策,因群体施策,面向不同的就业个体和群体开展“滴灌”式精准就业指导;
剔除部分研究生依恋“铁饭碗”的就业心理,指导研究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决策;
鼓励研究生放眼长远,适当地降低就业预期,到民营企业中就业,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质量。

另一方面,要鼓励研究生将技术落地,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培育新的科技型企业,提升民营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健康、高质量的民营企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充分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积极整合实践资源,开设研究生创业指导课程,并推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搭建研究生创业平台,开拓研究生创业途径。国家政策一再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地应积极落实财税、金融、社保、租金等方面的各种减免优惠政策,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以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问题。鼓励研究生投身创业,不但能解决就业问题,而且有可能改变社会,实现研究生的突破性发展。

(二)培养“育”人,提高民营企业吸引力和人才胜任力

理工科类研究生以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以产教融合为培养途径,受到民营企业的青睐[13]参见:刘昌平,汪连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与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16(9):25-32。。高校要积极引导研究生根据专业特点、兴趣爱好、科研能力等理性规划就业方向,正确对待就业与择业的关系,放眼长远,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但酬金待遇偏低、职称晋升难度大、生涯发展不确定等依然是当前阻碍研究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势在必行。国家可以提供政策性激励,设立专项就业奖励基金,颁发相关荣誉,宣传民营企业中研究生的成就和先进典型,从而有效提高民营企业就业吸引力,使民营企业在促进研究生就业和稳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以学术型学位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脱节,使人才培养的结果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14]参见:张燕燕,唐柏林.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3(32):241-243。,因此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在理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上)十分有益。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让企业更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承担研究生培养的职责,使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更加吻合。通过建立更多校内外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外导师制度、鼓励高校与企业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促进知识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15]参见:于苗苗,马永红,包艳华.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况:基于“2015 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7(2):69-74。,将为在校研究生到民营企业施展才华和实现价值奠定岗前基础。

(三)政策“动”人,为到民营企业就业提供导向和保障

大城市在工作生活环境和经济收入等方面优于其他就业地,但大城市人才竞争激烈,录用难度较大。中小城市的民营企业与大城市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这是中小城市民营企业吸引研究生就业的区位“硬伤”;
而在中小城市,中小民营企业又占绝大多数,这又是中小城市民营企业吸引研究生就业的城市经济“内伤”。

中小城市要进行制度创新以弥补短板、缺陷:第一,鼓励民营企业在大城市建立“科创飞地”,如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岗匹配的就业岗位,并建立人才、科技资源“直通车”机制,使高端人才可以在大城市居住生活,同时为中小城市民营企业工作;
第二,突出青年人才集聚形象,全面落实上级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政策,同时出台个性化人才政策“打动人心”,增强自身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吸引力,如“向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研究生发放就业补贴”“在租房、购房、落户、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研究生优惠”等;
第三,加大对人才创业项目扶持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来创业,通过创业发展资助、研发投入补助、“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场地保障、政策倾斜等措施,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地。

猜你喜欢理工科生源比重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消费导刊(2018年9期)2018-08-14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中国财政年鉴(2017年0期)2017-07-04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2期)2016-06-27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4期)2014-06-09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教育与职业(2014年25期)2014-04-17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期)2014-02-27

推荐访问:就业 温州 民营企业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