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13篇

发布时间:2022-07-31 11:48:03 来源:网友投稿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13篇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1

  2.1. 组织机构

  2.2.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职责

  2.3.1. 组长的职责

  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2.3.2. 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1.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医疗救护组职责

  2.3.4.1.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 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 物质抢救组职责

  2.3.6.1.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6.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 后勤保障组职责

  2.3.7.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 清理恢复组职责

  2.3.8.1.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8.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2

  1.1. 事故类型

  1.1.1. 氧气乙炔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1.2. 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

  1.1.3. 中毒窒息事故。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严重者昏迷。

  1.2. 危险源

  1.3. 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5. 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1.6. 危险性分析

  1.6.1. 乙炔的特性

  1.6.1.1. 物理性质。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1.6.1.2. 危害健康。急性中毒:接触10%~20%浓度的乙炔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缺氧症状;接触30%浓度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后出现晕眩、头痛、恶心、嗜睡,严重者昏迷;另外,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单纯窒息。

  1.6.1.3. 危险特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后极易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瓶阀门损坏、气带漏气、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引起乙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1.6.2. 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1.6.3. 由于乙炔具有易燃、易爆性,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发生异常情况下,若遇到雷击或明火、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6.4. 在烈日爆晒引发爆炸。气割割枪回火、爆带处置不当引起火灾或爆炸。

  1.6.5. 乙炔瓶水平放置或倒立使用、氧气瓶瓶口擦拭不干净,油脂进入氧气瓶内,发生爆炸事故。

  1.7. 事故前的征兆

  1.7.1. 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

  1.7.2. 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1.7.3. 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

  1.7.4. 气割割枪、气袋、卡箍等连接不牢固或超出使用寿命未及时更换、气压过高等。

  1.7.5. 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具不当产生静电。

  1.7.6. 库房未按规范修建,未防爆型电气设施;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等等。

  1.8.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9.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会引发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3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 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 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 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 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 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地点或部位发生的情况,并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应迅速赶赴现场,检查伤者情况,不要乱晃动。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公司负责人或应急值班室。并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3.2.2. 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达伤员处。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3.2.3. 发现坠落伤员,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3.2.4. 若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乱抬,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

  3.2.5. 送医院时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有人分别托住头、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者平稳托起,再平稳放在木板上,抬着木板送医院。

  3.2.6. 等待外部医疗人员救援。将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称、联系人、事故种类、伤害情况等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如遇特殊情况应拨打110通知警方前来协助抢救伤员。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3.2.7. 若坠落在地坑内,也要按上述程序救护。若地坑内杂物太多,应由几个人小心抬抱,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坠落在地井中,无法让伤者平躺,则应小心将伤者抱入筐中吊上来,施救时应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伤者脊椎、颈椎受力。

  3.2.8. 如果发生触电高空坠落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按《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措施固定好伤亡人员,防止在抢救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3.2.9. 如果是支撑结构(脚手架等)塌陷,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仔细观察周边的物体,应先固定好相关设备,做好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详细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10. 如果是高空平台口、上料平台口等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不牢固或安全绳断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3.2.11. 如果是悬空高空作业中出现人员高处坠落时,应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救援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悬空高处作业救援。

  3.3. 信息报告

  3.3.1. 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 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 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 应急保障

  3.5.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5.1. 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5.2. 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5.3. 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

  3.5.4. 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5.5. 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5.6. 防护用品:包括封闭式防化、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5.7. 环境监测工具:手持式四合一有害气体检测仪、手持式氨气检测仪

  3.5.8. 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

  3.5.9. 人员技能保障:定期进行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定期进行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4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 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 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 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 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 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应急处置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救和互救,撤离事故现场。

  3.2.1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3.2.1.1 现场发生超限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

  3.2.1.2 因有毒有害气体异常涌出造成出现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3.2.1.3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保持情绪镇定,切忌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尽可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并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发出警报。

  3.2.1.2 现场人员应视事故地点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首先应戴好自救器立即撤离事故地点,到安全地区躲避。

  3.2.1.3 撤离事故地点较远的人员应注意警戒,防止人员、车辆进入事故区段,扩大灾害损失。

  3.3 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 】汇报。

  汇报内容:发生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5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2. 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3. 进入火灾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隔绝式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不得穿着化纤内衣物,必要防火服进入着火区。

  4.1.4. 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检查气密性:按下供气阀上的黑色橡胶开关,打开瓶阀,待压力表达到满压(气瓶压力必须在27 Mpa以上)后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一分钟内下降不应超过1 Mpa。检查报警器:开关气瓶时听是否有提示报警。检查面罩:将面罩贴紧脸部,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供气阀性能是否良好,呼吸是否畅通。使用过程中应多检查供气阀和面罩的连接是否牢固及压力表所指示的气瓶压力,当听到余压报警时应马上撤离到安全区。

  4.1.5.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碰伤痕或磨损等,帽衬是否完整,确认完好后,方能使用。使用时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颚带,调节好后箍,防止安全帽脱落。

  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 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 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2.3. 将干粉灭火器提到现场,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4.2.4. 使用消火栓灭火时,水枪至少要有两人进行操作,防止误伤人。灭火时应注意与火焰的距离,防止被烧伤。

  4.2.5. 扑救火灾时,应先切断可燃物质来源,后进行彻底扑救。若气瓶和其他可燃物一同燃烧,应迅速处理气瓶,然后再消灭可燃物的火势。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 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 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3. 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4.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5. 应以救人优先为原则。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

  4.3.6. 事故现场进出口应始终保持畅通。

  4.3.7. 随时注意风向改变,及时调整布置。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 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4.4.2. 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

  4.4.3. 不要往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或粘贴胶布。用干净无绒毛织覆盖伤面,手足部位可套上干净塑料袋。口腔、喉部烧伤,神志清醒者可断续饮冷水。肢体严重烧伤时要固定。分轻重缓急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

  4.5. 应急救援结束后

  4.5.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5.2.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5.3.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5.4.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5.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5.6. 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6

  1.1. 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 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 危险性分析

  1.4.1. 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 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 事故前的征兆

  1.5.1.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 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1.5.3. 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7

  1.1 事故类型

  地质灾害

  1.2 事故发生区域

  地表塌陷区、护坡附近、采掘工作面、巷道。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 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有地面下沉、塌陷、裂纹、岩层移位等,多发生在汛期内。

  1.3.2 造成煤、岩体位移,轻则造成局部停产,损坏设备设施;重则巷道损毁,压埋人员,导致产受到损失并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3.3 造成裂隙,导致有毒有害气体和地下水涌出、地表水渗人矿井,造成停产,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1.3.4 影响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难以开采;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4.1 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表塌陷。

  1.4.2 边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

  1.5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地质灾害事故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机电运输、中毒窒息、水害事故。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8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 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通风机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 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 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 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 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发生地质灾害时,发现事故人员应大声呼叫,通知更多人员,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3.2.2 地质灾害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应迅速环顾四周,发生在施工现场时,在班组长指挥下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撤离;无法逃离时,找近水平或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尽可能远离设备和构、建筑物。

  3.2.3 地质灾害发生后,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同时利用一切联系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灾情。

  3.2.4 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将被压埋在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

  3.2.5 现场抢险人员立即在队长带领下,利用铲车、镐、锨等工具对塌陷区进行填充。有积水的要排净积水;有裂缝的地方要夯实填平,尽量恢复原貌;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3.3 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 】汇报。

  汇报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9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1.2. 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3. 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4. 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4.1.5. 使用防火隔热服注意事项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4.2.1. 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 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严禁低挂高用。使用大于3m长绳应加缓冲器(除自锁钩用吊绳外),并要防止摆动碰撞。安全绳不准打结使用,更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有牢靠的挂钩设。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安全带要高挂和平行拴挂。

  4.2.3. 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 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 注意被粉尘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4.3.3. 附近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4.3.4. 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5. 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6.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7. 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人员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等。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4.4.1.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4.4.1.1.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游泳时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

  4.4.1.2. 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4.4.1.3. 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4.4.1.4. 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4.4.2. 互救

  4.4.2.1. 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4.4.2.2. 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4.4.2.3. 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4.2.4. 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或不会游 泳者,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4.4.2.5. 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 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如果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4.4.2.6. 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 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4.4.2.7. 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4.2.8. 若溺水者已无意识,应迅速将溺水者仰卧,把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若溺水者呼吸微弱或无呼吸,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

  4.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

  4.5.1. 根据事故类型、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4.5.2. 根据灾区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4.5.3.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

  4.6.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4.6.2.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6.3.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6.4.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6.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6.6. 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4.6.7. 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10

  根据区委网信办关于召开网络舆情风险分析研判座谈会的通知,及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我乡高度重视舆情此项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就2021年下半年的网络舆情风险梳理情况及分析研判应对措施汇报如下:

  一、网络舆情风险现状

  随着媒体形式发展的多样化,手机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群众获得媒体信息更加简便快捷,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隐秘性强,信息发布方便、快捷、传播速度快,群众思维活跃化,导致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大,2021年下半年我乡网络舆情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厕所革命”工作的推进,三是产业项目收益,四是“双代”工作的开展,冬季取暖电费补贴问题。

  二、应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网格状”的舆情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任副组长,其他乡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舆情网评,形成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三级联络的“网格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监测上报

  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梳理舆情风险点。充分利用村网格员职能,对所分管片区群众关注的舆情热定问题及时了解梳理,特别是对信访矛盾排查的重点对象进行定期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包村领导干部既要“访民意”,更要善于“解民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现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工作内容研究解决,尤其是群众反映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

  三、做好舆情引导,加大把控力度。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及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时间节点,切实加强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处置,引导党员干部准确认识当前舆论形势,把我舆论主动权;针对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较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实时监控,实时跟踪,及时做好舆情监测与上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物的排查,及时关注并发现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网络舆情隐患风险排查情况报告范文(2)

  xx认真贯彻落实《网路舆情隐患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防范为先、有效控制、加大排查、化解纠纷”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确保以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强化舆情管控工作力度,确保“国庆”期间不发生非正常上访和负面舆情,xx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部署安排,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所属职工及相关人员动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遇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二是紧抓重点,严密排查。xx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队伍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职工自媒体使用情况”、“队伍涉负面网路舆情问题”、“敏感时期内部越级访隐患”、“重点人员现实表现”等五个方面在对内部开展全面排查,通过“一对一谈话”“与家属沟通”、“召开形势分析会”等方式全面摸排当前可能存在的涉网络舆情问题隐患,准确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现实困难和有关诉求,有针对性做好谈心谈话、教育疏导、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强化督导,确保实效。xx党委本真抓督导,关键看领导工作理念。坚持抓住了“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措施落地的核心工作方法。将此次网络舆情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的责任一级一级压下去,不仅要压到部门领导,还压到每名职工身上,从而有效提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了人人都是工作者、人人都是督导员的良好氛围。xx党委采取定期听取汇报、不定期抽查工作进展等方式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及时、隐患排查组织不力的部门及个人要求推倒从来,以严格的纪律确保此次网络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真正落实落地。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11

  1.1 事故类型

  爆炸事故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运输途中、火工品库房(存放点)、爆破场所。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 火工品爆炸事故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满足了火工品爆炸的条件,便会发生火工品爆炸。

  1.3.2 发生燃烧导致火灾或爆炸会造成构(建)筑物、设备设施损毁,甚至人员伤亡。

  1.3.3 产生高温,一般炸药爆温在2300~4300℃,能引起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造成损失。

  1.3.4 产生高压,一般为0.22~2.33×10MPa,击倒人员,破坏巷道。

  1.3.5 产生冲击波,击伤人员,造成冒顶,摧毁设施,易引起顶板事故。

  1.3.6 产生有害气体,主要是CO、NO、NO2、SO2。

  1.3.7 火工品爆炸易造成群死群伤。

  1.3.8 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火工品爆炸事故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征兆,当剧烈撞击、挤压、高温引燃、通电等其中一个条件具备时,都有可能瞬间发生爆炸。

  1.5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火工品事故可能引发火灾、冒顶片帮、中毒窒息、水害等事故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12

  2.1 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 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 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 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 人员职责

  2.3.1区队长: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 区队技术人员: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 副队长: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 区队值班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 班长: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 职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意识心态领域风险分析篇13

  2.1 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 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 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 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 人员职责

  2.3.1 区队长: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 区队技术人员: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 副队长: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 区队值班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 班长: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 职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推荐访问:心态 意识 风险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评估 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心得体会 怎样看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动向 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点及对策 个人意识领域风险点 个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个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预案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