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探究

发布时间:2023-08-21 10:42:03 来源:网友投稿

戴雨琦,艾志强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习近平“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探究

戴雨琦,艾志强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自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后,伴随现实实践,其生态思想也不断丰富。2021年10月,习近平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结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这是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新发展,也是指导生态建设的重要风向标。探讨“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的过程,分析其主要内容,梳理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之相应的现实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全球视野,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其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
全球视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处处彰显其生态思想。他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基于习近平以宏大的全球视野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崭新的生态理念应运而生,其提倡各国积极加强合作,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自脱胎于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异化。在横征暴敛式的生态伦理观下,资本家竭尽所能地盘剥自然,以及人自身的自然。这导致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与自然关系逐渐恶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成为需要深入思考并探讨的议题。

面对时代挑战与现实困境,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坚持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经济恢复与环境保护工作加大难度的情况下,倡议各国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他明确提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2]291-294。这是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来,习近平作出的又一重要判断,充实丰富了生命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的思想掷地有声且言之有物,因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生机之源,是人类存续发展的不拔之基。中国的发展之路秉持着习近平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朝着“美丽中国”这个目标奋进。而纵观全球,习近平则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倡导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可以说,“地球生命共同体”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领域的投射,彰显着中国在倡导全球合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成果与决心。“地球生命共同体”追求的是生态多样、生机勃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家园。这种理想中的宜居生态系统是动态和谐的,能量在其中循环往复,乃至万物化生,而人类得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向世界发出号召,呼吁各国齐心协力,携手同行,“以生态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2]292-293。

习近平提出的上述四点呼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既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也是现实实践的方法。“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成熟形态应当如呼吁中所言的那样:使工业文明遗留下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人与自然关系恢复和谐状态;
人类生存发展活动是低碳、有限度、可持续的;
在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下,全球人民身处优良居住环境,享有清洁美丽、公平公正、幸福安全的美好生活。

“地球生命共同体”围绕人与自然、人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其积基树本,绿色发展的经济与环境关系是其活水之源,普惠共赢的民生福祉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是其必要条件。

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225,“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3]。这表明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人在自然中生产、生活、发展,只有和谐共生,才能生生与共。生态系统中各部分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要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待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坚持有机规划、系统治理,从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139。即优质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尺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从人民的切实需求出发,明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2]26-27。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可以看出,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这个美好生活中就包括蓝天、碧水、净土。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就是为了人民、为了子孙后代能享有美丽地球家园。

习近平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出发,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276。各国人民都对美好生活、优良环境有着向往与期待。各国不仅要强化自身的绿色发展,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各国只有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才能共建生态良好的美丽地球家园。

习近平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这两大攻坚目标,明确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293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在能源方面,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绿色清洁能源。

早在2019年,党中央就出台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国家生态安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在首批国家公园中,习近平评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国之大者”,认为其不仅利于海南的生态,更是利国利民,有着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习近平强调,要以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4];
而大熊猫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则有利于增强动物栖息地的生态修复,促进动物的种群稳定繁衍[5],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动例证;
对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习近平希望该地能“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6]这些第一批试点的国家公园,涉及我国十个省区,为中国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的总体布局注入了强劲动力。而国家植物园的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植物园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依托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完备的管理体系与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国家植物园能够最大化地保护植物种群、系统收集植物信息、完备保存植物数据、深入研究植物奥秘,以期可持续发展与最大化利用。由于其社会公益性,国家植物园还能够为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讲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彰显中国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最高值后,历经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体绿色转型的标志;
碳中和是一个节能术语,意为通过植树造林等节能减排方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而所谓“1+N”政策体系,1指的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对此的系统谋划和总体布局,属于顶层设计;
N则为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各个重点领域配套措施和行动。“1+N”政策体系主要将从十个领域落实,分别为优化能源结构、产业优化升级、低碳基础建设、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低碳技术、发展绿色金融、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完善碳市场和谈定价机制以及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本文所述的“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在昆明召开的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上产生的,而这个大会的主题正是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高瞻远瞩与环环相扣。

习近平对全世界提出了四点绿色倡议,并领导中国进行了生态治理的具体实践。这种生态自然观既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脉相承,又秉持时代精神,与时俱进。这种科学的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地球生命共同体”所追求的就是生机勃勃的地球,多种多样的生物在其间蓬勃生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是自然之子,人生于其间,长于其间,对待自然要始终怀揣着敬畏之心。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和谐而充满生机的地球家园。

“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所统筹的不仅是中国生态问题,同时也关注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它所提倡的不是“头痛治头、脚疼治脚”的机械式生态环境治理,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系统治理;
它不止围绕环境保护,也关注经济、民生、法治、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这展现出习近平所秉持的系统联系观,即将所有元素融于系统中,能动地把握全局,深入事物内部,掌握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以系统的思维认识整体与部分,统筹优化,最终形成对全球生态难题的准确认识。

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之上,习近平同样关注发展问题。经济与环境并不是对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便成为我国工作的思想导向。绿色发展、绿色转型、低碳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地球生命共同体”所提出的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不仅立足中国,更是瞩目全球生态环境。中国经验让世界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绝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生态能不断产生综合效益,而绿色的地球才能承载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心系的不仅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也关注到全人类的福祉。在其生态民生观的视野中,绿色发展不单单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还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让绿色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人,从而“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293。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是兴败衰亡系于一体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范围内有发达国家,但存在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帮助和支持”[2]292。唯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的合力,才能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习近平心怀大宇,以宏大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团结与共,攻坚克难。只有践行多边主义,构建维护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个国家与人民,让全球人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态与发展的成果,“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2]232。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站在时代的潮头,习近平以其非凡的智慧与眼光,为全人类谋划出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智慧能够引领人们更好地进行实践,促进全人类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谱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共享清洁美丽的世界。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11.

[2]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3] 习近平.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 求是, 2019(3): 4-19.

[4] 习近平.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EB/OL].(2016-03-11) [2022-05-02].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189860.

[5] 习近平.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EB/OL]. (2016-12-06)[2022-05-02]. http:// jhsjk.people.cn/article/28926859.

[6] 习近平.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EB/OL]. (2021-03-25)[2022-05-0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3/25/c_1127254519.htm.

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1.001

A8

A

1674-327X (2023)01-0001-03

2022-07-22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重点项目(L20WTA001)

戴雨琦(199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生。

艾志强(1975-),男,辽宁凌海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共同体理念绿色绿色低碳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共同体的战斗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0年6期)2020-09-11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推荐访问:共同体 探究 理念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