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加减》3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2:42:03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1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加减》3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加减》3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1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

  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体验知识的化归联系和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思考的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

  1.会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会解决与分式的加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进行分式的加、剪、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整体思考中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德,渗透化归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

  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问题引入

  活动2:学习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3: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4:发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

  活动5:巩固练习、总结、作业

  向学生提出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分式加减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创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让学生归纳同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运算。

  回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使学生归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分式加减运算的法则,通过分式在物理学的应用及简单混合运算,使学生深化对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理解。

  通过练习、作业进一步巩固分式的运算。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问题一:比较电脑与手抄的录入时间。

  2、问题二;帮帮小明算算时间

  所需时间为,

  如何求出的值?

  3、这里用到了分式的加减,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出困惑:

  分式如何进行加减?

  通过实际问题中要用到分式的加减,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活动2]

  1、提出小学数学中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

  2、用课件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归纳总结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则。

  3、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1]

  4、教师通过课件出两个小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进一步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指出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由两个学生板书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够通过思考学会新知识,提高自信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活动3]

  1、

  教师以练习的形式通过“自我发展的*台”,向学生展示这样一道题。

  2、

  教师提出思考题: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要遵守什么法则呢?

  教师展示一道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题目,学生自然就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想到小学数学中,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从而联想到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思路。

  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活动4]

  1、在语言叙述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上,用字母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2]

  3、教师通过课件出4个小练习。

  4、[例3]在图的电路中,已测定cAD支路的电阻是R1欧姆,又知cBD支路的电阻R2比R1大50欧姆,根据电学的有关定律可知总电阻R与R1R2满足关系式;

  试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总电阻R

  5、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4]

  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说出分式加减法则的字母表示形式。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重点演示通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道题的方法、如何找最简公分母及时指出学生在通分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比物理学中的计算,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式的混合运算,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通分要仔细。

  由此练习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精练。

  让学生体会运用的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准确又有速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分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各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5]

  1.教师通过课件出2个分式混合运算的小练习。

  2.总结: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b)⑴方法思路;

  c)⑵计算中的主意事项;

  d)⑶结果要化简。

  3.作业:

  a)教科书习题16.2第4、5、6题。

  学生练习、巩固。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布置作业。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能力,提高准确性及速度。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1)

——八年级数学教案10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第11章*面直角坐标系

  11。1*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面直角坐标系,这个*面叫做坐标*面。

  师:有了*面直角坐标系,*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数学教案2

  复习第一步::

  勾股定理的有关计算

  例1:(20xx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下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析解:图中阴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正好是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方,因此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边长*方为:172-152=64,故正方形面积为6

  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

  例2.(20xx年吉林省中考试题)图①是一面矩形彩旗完全展*时的尺寸图(单位:cm).其中矩形ABCD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为矩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在无风的天气里,彩旗自然下垂,如图②.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

  析解:彩旗自然下垂的长度就是矩形DCEF

  的对角线DE的长度,连接DE,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DE=h=220-150=70(cm)

  所以彩旗下垂时的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为70cm

  与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例3、(20xx年青岛市中考试题)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的表面上,求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

  析解:正方体是由*面图形折叠而成,反之,一个正方体也可以把它展开成*面图形,如图是正方体展开成*面图形的一部分,在矩形ACC’A’中,线段AC’是点A到点C’的最短距离.而在正方体中,线段AC’变成了折线,但长度没有改变,所以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就是在图2中线段AC’的长度.

  在矩形ACC’A’中,因为AC=2,CC’=1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为

  复习第二步:

  1.易错点:本节同学们的易错点是:在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时,分不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另外不论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就用勾股定理;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在解题中,同学们一定要找准直角边和斜边,同时要弄清楚解题中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4:在Rt△ABC中,a,b,c分别是三条边,∠B=90°,已知a=6,b=10,求边长c.

  错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剖析:上面解法,由于审题不仔细,忽视了∠B=90°,这一条件而导致没有分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错把c当成了斜边.

  正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温馨提示: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不能机械套用c2=a2+b2

  例5:已知一个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方是

  错解:因为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方是32+42=25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知的边长4一定是直角边,而4有可能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

  正解:当4为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长的*方是25;当4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方为:42-32=7,因此第三边长的*方为:25或7.

  温馨提示:在用勾股定理时,当斜边没有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

  例6:已知a,b,c为⊿ABC三边,a=6,b=8,bc,且c为整数,则c=.

  错解:由勾股定理得c=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你⊿ABC为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多边形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多边形外角和公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转化思想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过程.

  教学关键:应用化归的数学方法,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与互动”的`教学方式,并配以真的情境来引题。

  [教学过程:]

  (一)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1:判断下列图形,从多边形上任取一点c,作对角线,判断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活动2:①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多少条对角线?他们将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②总结多边形内角和,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多边形边数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图形

  内角和计算规律

  三角形31180°(3-2)·180°

  四边形4

  五边形5

  六边形6

  七边形7

  。。。。。。

  n边形n

  活动3:把一个五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总结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一般的,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条对角线,他们将n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巩固练习:看谁求得又快又准!(抢答)

  例1:已知四边形ABCD,∠A+∠C=180°,求∠B+∠D=?

  (点评: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二)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

  活动4:例2如图,在五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五边形的外角和.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分析:(1)任何一个外角同于他相邻的内角有什系?

  (2)五边形的五个外角加上与他们相邻的内角所得总和是多少?

  (3)上述总和与五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有什么关系?

  解:五边形的外角和=______________-五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5:探究如果将例2中五边形换成n边(n≥3),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也可以理解为: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点出发,沿多边形的各边走过各点之后回到点A.最后再转回出发时的方向。由于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身体共转动了一周,也就是说所转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______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

  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___________。

  练习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

  练习2: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

  练习3.已知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它是几边形?

  (三)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课本P84:习题7.3的2、6题

  附知识拓展—*面镶嵌

  (五)随堂练习(练一练)

  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九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

  2、一个多边形当边数增加1时,它的内角和增加()。

  3、已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4、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这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

  A:360°B:540°C:720°D:900°

  5.已知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八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学会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求方程的解、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

  去分母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什么叫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3、解方程(学生板演)

  讲授新课:

  1、由上述学生的板演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检验:将所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为0,则为增根,必须舍去;若不为0,则为原方程的根、

  2、范例讲解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讲评)

  例1:解方程例2:解方程例3:解方程讲评时强调:

  1、怎样确定最简公分母?(先将各分母因式分解)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巩固练习:P1471t,2t、

  课堂小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八年级数学教案5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系经常用到此推论.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性质与判定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另外本节的文字叙述题也是难点之一,和上节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由于知识点的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论,才能在解题时从条件得到用哪个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在数学教学中要避免过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提倡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过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的什么?找一名学生口述完了,接下来问:此命题是否为真命?等同学们证明完了,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找一名学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内容。这样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满打满算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

  由性质定理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几个推论,自然想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结论或者说哪些推论呢?这里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把一些有价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论板书出来。如果学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引导。

  (3)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据?(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

  3.通过例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5.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二.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难点: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

  (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里重点复习怎样分清题设和结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上述结论,教师稍加整理后给出规范叙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

  由学生说出已知、求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法.

  已知:如图,△ABC中,∠B=∠C.

  求证:AB=AC.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要让学生自己推证这两条推论.

  小结: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义;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边三角形定义;②推论1;③推论2.

  3.应用举例

  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分线*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①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②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已知∠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

  补充例题:(投影展示)

  1.已知:如图,AB=AD,∠B=∠D.

  求证:CB=CD.

  分析:解具体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一个以 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

  证明:连结BD,在 中, (已知)

  (等边对等角)

  (已知)

  即

  (等教对等边)

  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

  2.已知,在 中, 的*分线与 的外角*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与F,交AB于E,求证:EF=BE-CF.

  分析:对于三个线段间关系,尽量转化为等量关系,由于本题有两个角*分线和*行线,可以通过角找边的关系,BE=DE,DF=CF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 DE//BC(已知)

  ,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结: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论.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证法.

  七.练习

  教材 P.75中1、2、3.

  八.作业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6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行,有什么样的结论?

  反之,满足什么条件的两直线是*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确定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从实验到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 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

  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第四环节:

  登高望远;第五环节:巩固提高;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方和等于第三边的*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效果:

  从勾股定理逆向思维这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探究

  下面有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1.这三组数都满足 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组数。

  意图: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结论;在活动中体验出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效果:

  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实验结果发现:①5,12,13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从上面的分组实验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内容2:说理

  提问: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这个发现。你认为这个发现正确吗?你能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意图:让学生明确,仅仅基于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进一步通过说理等方式使学生确信结论的可靠性,同时明晰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事项:为了让学生确认该结论,需要进行说理,有条件的班级,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让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活动3:反思总结

  提问:

  1.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勾股数呢?

  2.今天的结论与前面学习勾股定理有哪些异同呢?

  3.到今天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过今天同学们合作探究,你能体验出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该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

  内容:

  1.下列哪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说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确定

  解答:B

  3.如图1:在 中, 于 , ,则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解答:C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 (图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解答:A

  意图:

  通过练习,加强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认识及应用

  效果

  每题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5分钟),并指出各题分别用了哪些知识。

  第四环节:登高望远

  内容:

  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2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都应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3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轮船,航行240海里时方位仪坏了,凭经验,船长指挥船左传90,继续航行70海里,则距出发地250海里,你能判断船转弯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转弯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图: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该定理。

  效果: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以便于计算。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

  内容:

  1.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E、△DEF、△BCF、△BEF

  2.如图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图4 图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图:

  第一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题在于考查学生如何利用网格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效果: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够快速做答并能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网格的应用。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

  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总结出:

  1.今天所学内容①会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从今天所学内容及所作练习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①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②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③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便于计算。

  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总结出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古至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4第1,2,4题。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维模式引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是否能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练习。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从中体验任何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善于对公式变形,便于简便计算。

  4.注重对学习新知理解应用偏困难的学生的进一步关注。

  5.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论证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学生整体水*较高,因而本设计教学容量相对较大,教学中,应注意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附:板书设计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情景引入 小试牛刀: 登高望远

八年级数学教案7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变量x和 y,如果给定一个x值,

  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 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因此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 一次函 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

  原点(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

  (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经过特殊点: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行

  (4)、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

  (5)、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

  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

  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

  5.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

  (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把点(2,-6)代入y=3x+b,得

  -6=32+b 解得:b=-12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

  (2)、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把点A(3,4)、点B(2,7)代入y=kx+b,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3)、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根据*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

  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解:直线 经过点(0,0)、点(2,4),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

  后,这两点变为(0,1)、(2,5),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5)、根据直线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y轴对称,求k、b的值。

  例6、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x轴对称,求k、b的值。

  例7、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原点对称,求k、b的值。

  经典训练:

  训练1:

  1、已知梯形上底的长为x,下底的长是10,高是 6,梯形的面积y随上底x的变化而变化。

  (1)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为什么?

  (2)若y是x的函数,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训练2:

  1.函数:①y=- x x;②y= -1;③y= ;④y=x2+3x-1;⑤y=x+4;⑥y=3. 6x,

  一次函数有___ __;正比例函数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为任意实数.

  3.若一次函数y=(1+2k)x+2k-1是正比 例函数,则k=_______.

  训练3:

  1 . 正比例函数y=k x,若y随x的增大而减 小,则k______.

  2. 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则下面正确的是( )

  A.m0 B.m0 C.m0 D.m0

  3.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它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

  4.已知一次函 数y =(k-2)x+(k+2),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_____;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则它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训练4:

  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5),写出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上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在x=0时的值为4,在x=-1时的值为-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y-1与x成正比例,且 x=-2时,y=-4.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已知 是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 为 .

  2、若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坐标为 ,则 .

  3、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与 轴分别相交于 点和 点, 、 关于 轴对称,则 .

  4、已知 ,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当 时 , 时, ,则当 时, .

  5、函数 ,如果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6、一个长 ,宽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 ,宽增加 ,则 与 的函数关系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 是 的 函数.

  7、如图 是函数 的一部分图像,(1)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当 取 时, 的最小值为 ;(3)在(1)中 的取值范围内, 随 的增大而 .

  8、已知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

  9、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且它与 轴的交点和直线 与 轴的交点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 和 两点,且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 是正比例函数.

  12、 为 时,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 轴上.

  13、已知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4、图3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

  15、若直线 与 的交点在 轴上,那么 等于( )

  A.4 B.-4 C. D.

  16、直线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

  17、直线 如图5,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18、直线 经过点 , ,则必有( )

  A.

  19、如果 , ,则直线 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在 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都不对

  21、如图6,两直线 和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图6

  2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 ,且与 轴分别交于点B, ,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6 D.7

  23、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已知 ,那么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5、如图7,A、B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站经P处去B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站18千米处的P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站22千米处.设甲从P处出发 小时,距A站 千米,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三、解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10分,共58分)

  26、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和直线 相交于 、 、 三点,直线 与 轴交于点D,四边形OBCD(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的横坐标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7、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图象有何特征?请通过不同的取值得出结论?

  28、某油库有一大型储油罐,在开始的8分钟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油进至24吨(原油罐没储油)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打开16分钟,油罐内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到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

  (1)试分别写出这一段时间内油的储油量Q(吨)与进出油的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29、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用电 度时,应交电费 元,当 100和 100时,分别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30、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 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 (亿度)与( 0.4)(元)成反比例,又当 =0.65时, =0.8.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31、汽车从A站经B站后匀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时,汽车离A站10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千米.(1)写出汽车与B站距离 与B站开出时间 的关系;(2)如果汽车再行驶30分,离A站多少千米?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0 8

  (1)设甲库运往A地水泥 吨,求总运费 (元)关于 (吨)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它的图象(草图).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八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 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

  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

  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 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 ”。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

  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问题1 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

  什么角?问题2 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角)

  问题3 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

  (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

  ,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问题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

  问题2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

  问题3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

  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

  引导学生分析并严格书写解题过程

八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 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

  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

  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 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 ”。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

  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问题1 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

  什么角?问题2 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角)

  问题3 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

  (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

  ,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问题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

  问题2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

  问题3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

  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

  引导学生分析并严格书写解题过程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总课时:7课时 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八周 上课时间:第十周

  第4课时:5、2*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能进一步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画坐标 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

  2.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难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感 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己绘图找点)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以及横轴、纵轴、点 的坐标的定义,练习了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还探讨了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练习:指出下列 各点以及所在象限或坐标轴:

  A(-1,-2.5),B(3,-4),C( ,5),D(3,6),E (-2.3,0),F(0, ), G(0,0) (抽取学生作答)

  由点找坐标是已知点在直角坐标 系中的位置,根据这点在方格纸上对应的x轴、y轴上的数字写出它的坐标,反过来,已知坐标,让 你在直角坐标系中找点,你能找到吗?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环节 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5分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自己建立*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按照我给出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9,3),(-9,0),(-3,0),( -3,3)

  ( 学生操作完毕后)

  2.(出示投影)还是在这个*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1)(-6,5),(-10,3),(-9,3),(-3,3),(-2,3),(-6,5);

  (2)(3.5,9),(2,7),(3,7),(4,7) ,(5,7),(3.5,9);

  (3)(3,7),(1,5),(2,5),(5,5),(6,5),(4,7);

  (4)(2,5),( 0,3),(3,3),(3,0),(4,0),(4,3),(7,3),(5,5)。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

  分成4人小组,大家合作在刚才建立的*面直角坐标系中(选出小组中最好的)添画。各人分工,每人画一小题。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出示学生的作品)画出是 这样的吗?这幅图画很美,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这个图形像一栋房子旁边还有一棵大树。

  3.做一做

  (出示投影)

  在书上已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画,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

  (学生描点、画图)

  (拿出一位做对的学生的作品投影)

  你们观察所得的图形和它是否一样?若一样,你能判断出它像什么呢?

  (像猫脸)

  第三环节 学有所用.(10分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补充)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0,3),(-4,0),(0,-3),(4,0),(0,3);

  (2)(0,0),(4,-3),(8,0),(4,3),(0,0);

  (3)(2,0)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像移动的菱形)

  2.在直角坐标系中,设法找到若干个点使得连接各点所得的封闭图形是如下图所示的十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是否正确。

  第四环节 感悟与收获(5分钟,学生总结,全班交流)

  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找点、连 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进一步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在例题和练习中,我们画出了不少美丽的图形,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把图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写出点的坐标。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习题5、4

  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2)

——八年级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1

  通过复习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类比学习分式的加减运算以分式的通分(分母为异分母的情况)作为预备知识检测,再到学生自主学习所完成的基础练习题及熟练法则,通过让学生板演计算过程后出现的问题(分子的加减,去括号问题及分式的最简化等)给予讲解及问题的讨论。最后是课堂练习巩固和小结作业布置。

  在授课结束后发现学生对于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就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还很不熟练,也有学生对于计算结果应该为最简分式理解不够总是无法化到最简的形式。

  分式的加减法上完后列举了一道加减混合运算题,在讲解时结合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复习,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同的是分母或者分子当中如果有出现可以因式分解的应该先进行因式分解,异分母的分式应先进行通分化为同分母再进行计算,除法应转化为乘法。并且计算的最终结果应该为最简分式的形式,在计算时应先观察分式的特点从而分析是不是可以结合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3)

——八年级数学教案12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相似 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 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训练 学生的判断能力.

  2.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运用.

  ●教学难点 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相似三角形.

  Ⅱ.新课讲解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三角对应相等,三边 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 似三角形。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如A与D,B与E,C与F相对应.AB∶DE等于相似比.

  2.想一想

  如果△ABC∽△DEF,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 角 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

  所以 D、E、F. .

  3.议一议,学生讨论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2)两个直角三角 形一 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 什么?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结论:两 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 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4.例题

  例1、有一块呈三角形形状 的草坪,其中一边的长是20 m,在这个草坪的图纸上,这条边长5 cm,其他两边的 长都是3.5 cm,求该草坪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

  例2.已 知△ABC∽△ADE,AE=50 cm,EC=30 cm,BC =70 cm,BAC=45,

  ACB=40,求(1)AED和ADE的度数。(2)DE的长.

  5.想一想

  在例2的条件下,图中有哪些线段成比例?

  Ⅲ.课堂练习 P129

  Ⅳ.课时小结

  相似三角形的 判定方法定义法.

  Ⅴ.课后作业

八年级数学教案2

  一、*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移。

  1.*移

  2.*移的性质:

  ⑴经过*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行且相等;

  ⑵对应线段*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

  ⑵需要*移的方向;

  ⑶需要*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移后的对应点;

  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八年级数学教案3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①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②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 的*方 ,并提出问题: 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 已知 ,请问:① 可能是整数吗?② 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 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 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

  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

八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 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 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 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B=C,又由B+C=180,从而推出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 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BAC,由于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问题1: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四、小结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作业

  1.课本P127─7,9

  2、补充: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CBD,BOE,BOC,

  EOD的度数。

  (一)课本P127─1、3、4、8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思考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

  在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活动1想一想

  活动2说一说

  活动3画一画

  活动4做—做

  活动5练一练

  活动6理一理

  观察梯形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了解梯形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分类.

  通过画图活动,初步发现梯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

  探究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渗透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观察下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演示图片,学生欣赏.

  结合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一组对边*行而另一组对边不*行.

  由现实中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归纳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活动2]

  梯形定义 一组对边*行而另一组对边不*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学生根据梯形概念画出图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梯形与*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些基本概念

  (1)(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梯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让学生自己介绍(1)中的基本概念,在聆听学生发言后, 教师可以强调:①梯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熟悉图形,明确概念,为探究图形性质做准备.

  [活动3]

  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的学生,引导其正确作图.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发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转化方法.

  (2)学生能否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等腰梯形.

  (3)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中获益.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活动3中设计了第(2)题,在推导等腰梯形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为活动4种开展探究奠定了基础.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

  做—做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2)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画图过程,观察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想、验证、归纳结论.

  针对不同认识水*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④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活动5]

  练—练

  例1 (教材P118的例1)略.

  例2 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师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1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请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聆听,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行(AD∥BC)”这一点.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

  其方法是:*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例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于E.

  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ABFD是*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例2与例3这里给出的辅助线均是“*移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引导、补充其他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

  [活动6]

  1.小结

  2.布置作业

  (1)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2)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3)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3);

  (4)“*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发言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梳理本节课应用过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又可以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八年级数学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方形式,再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

  (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 ( 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总结: 一般地,数学中规定: 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 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 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 (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5. 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 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 = 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于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课型:

  试验探究式

  教学重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

  教学难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知识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

  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

  3、你还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猜想: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当我们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习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

  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

  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

  (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

  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

  在*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

  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通过AO=CO 、BO=DO,可得对角线互相*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

  指导学生填表:

  *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正方形性质

  菱形性质

  梯形性质等腰梯形性质

  直角梯形性质

  (既属于*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

  按照*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

  (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师总结: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

  (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五、小结

  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

  1.*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

  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

  学习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

  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年级数学教案11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一、*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移。

  1.*移

  2.*移的性质:⑴经过*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行且相等;⑵对应线段*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⑶*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4)*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⑵需要*移的方向;⑶需要*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移后的对应点;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 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移得到的是( )

  2.在以下现象中,

  ①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属于*移的是( )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3. 将长度为5cm 的线段向上*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 )

  (A)10cm (B)5c m (C)0cm (D)无法确定

  4. 如图可以看作正△OAB绕点O通过( )旋转 所得到的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5.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 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 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 对折过程

  6.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a),先将它以AB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再*移

  得 到的图形应该是( );

  (a)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

  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 距离

  D.由*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

  8.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 图形是( )

  A B C D

  9. 下列图形中只能用其中一部分*移可以得到的是 ( ).

  (A) (B) (C) (D)

  10. 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11. 如图1,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移得到的,

  已知,AD=5,B=7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G=5, G=70 (B)EH=5, F=70

  (C)EF=5,F=70 (D) EF=5,E=70

  12. 如图3,△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

  已知AOB=45,则AOD的度数为( ).

  (A)55(B)45(C)40(D)35

  13.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

  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3中

  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

  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逆时针旋转60得到

  (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14. 如图,甲图案变成乙图案,既能用*移,又能用旋转的是( ).

  15. 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有 ( ).

  (1)正方形;(2)等边三角形;(3)长方形;(4)角;(5)*行四边形;(6)圆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 如图4, △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移到

  △D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BE=EC (B)BC=EF (C)AC=DF(D)△ABC≌△DEF

  二、填空题.

  1.*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

  2. *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

  3.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经过20分,分针旋转________度。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旋转对称图形,点__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了_________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AD=____ ______,AO=__________,BO =_____________。

  5.△ 是△ *移后得到的三角形,则△ ≌△ ,理由是

  6.△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ACE绕着c点 旋转 度可得到△BCD.

  7. 如图,四边形AOBC,它绕 着O点 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经过旋转点 A转到__________,点C转到__________,点B转到__________线段OA与线段________ ,线段OB与线段_ _______,线段BC与线段________是对应线段。四边形OACB与四边形ODFE的形状、大小______________。

  8.如图,图案绕中心旋转_______度(填最小度数) 次和原来图案互相重合.

  9. 如图7,已知面积为1的正方形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过点 任作

  一条直线分别交 于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0. 如图9,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

  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CB 重合.若PB=3,则P = .

  三、解答题

  1.如图,经过*移,△ABC的顶点A移

  到了点D,请作出*移后的三角形。

  2.如图,把 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

  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3.在下图中,将大写字母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再向左*移4个格,请作出最后得到的图案.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

  (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

  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 ABC中, BAC= ,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 BCD,把 ABD绕着点D按

  顺时针方向向旋转 得到 ECD的位置。若AB=3,AC=2,求 BAD的度数和线段AD

  的长度。(A、C、E在同一直线上)

  6如图,四边形ABCD的BAD=C=90,AB=AD,AEBC于E, 旋转后能与 重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若AE =5㎝,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

  7.如图,梯形ABCD的周长为30cm,AD∥BC ,现将DC*移到AE处,AD=5cm ,求 ABE有周长。

八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和地位:

  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本节课的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因为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对刚刚接触统计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突破这一知识难点。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知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新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情感目标:

  (1)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辅助:网络教室、多媒体辅助网络教学课件、BBS电子公告栏、学习资源库

  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了讨论发现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是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另外,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4)

——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篇

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现在给大家说一说当初我是如何跟学生一起学习这节内容的,希望各位多加指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详细介绍: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第2课时,就是课本115到116页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着紧密联系,是本章中的重点。本节课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拓展,又是今后继续学习“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作为一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直线y=kx+b与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总结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培养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依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最大限度的服务与学。因此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学体验法——利用学生描点作图经历体验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归纳总结。

  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目的: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他们的感性认识引领到理性的思考。

  2、学法指导

  做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本着这样的原则,课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应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图象,分析材料。培养观察总结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察:

  展示学生作图作品(书P28例2),强调列表及图象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课前一两分钟对学生上交的作图作品进行快速筛选,进量多选出一部分,课上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再从中选取一两幅优秀的作品上课为示例。

  目的有四: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都具有强烈的表现自我的心理。大部分学生盼望在课上教师能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作图会比*时更规范更准确;也可以说完成了变教师课上被动讲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的所获更多,印象更深;

  2、课上展示学生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肯定,这又恰好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这便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乐意学习数学,激发了学习热情,听课更加专心。

  3、学生经历画图象进而感悟它的形状及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异同,为后面的发现规律作了准备。

  4、令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能更好地把握课堂。

  (二)尝试探索、体验新知:

  活动1、观察探索:

  比较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步;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书中原问题1、2、3)

  目的:这样在学生已经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上,通过对应描点法来画出了图象,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感悟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完成*移。

  第二步:在学生作出的两条*行直线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情况,引用两点法(两点确定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直线y=--6x+5与坐标轴交点”并思考:一次函数y=--6x+5又如何作出图象?

  目的:这样通过启发学生视觉见到的两点,即与坐标轴的交点{(0,b),和(-b/k,0)两点};此交点的求法(学生易从填表中的数据发现),再反之引导学生抓住这两点画图象。就此题体验一次函数图象的两点确定;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

  活动2:知识再体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个K值不同的一次函数图象,并观察分析。

  目的:进一步巩固两点作图法,为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活动3:展示“上下坡”材料,解决象限问题。(多媒体展示)

  目的:让学生触发漫画中“上下坡”的情景,引导思考k、b对图象的影响——设置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同时学生对这种直观的知识易接受,易理解,记忆深刻。从而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

  活动4:师生互动(师生角色互换),提高拓展。(多媒体展出内容)

  目的:通过这种师生互动角色转换形式,不但能尽快烘起课堂气愤,而且复习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理解的更透彻。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和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目的: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刚刚理解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四)作业布置

  加强“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与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采用了如下板书,要点突出,简明清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确定两点为(0,0)和(1,K)一次函数选择的两点为:(0,k)和(-bk,0)

  五、说课后小结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方法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令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上,能愉快地接受知识

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

  一、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变化的鱼》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本册第三章学习了图形变换的*移和旋转,本章第一、二两节学习了*面直角坐标系和如何在坐标系内确定一个点,本节内容就是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台,在经历图形的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该课时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中是一个转折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相似、位似、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这一节内容,将向学生明确提出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利用*面直角坐标系建立模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课堂主动性不够。对于本节,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变换以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节内容也不是两种知识的简单叠加,由于二者的综合,加大了知识的深度,给学生的理解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节的内容实际来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移、拉伸、压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考、交流、类比、归纳、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归纳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难点:坐标变化和图形拉伸、压缩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艺术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

  (1)情景式教学法:课堂开始通过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探究式教学法:将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所以学法确定为:

  (1)探究学习法。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过程,是教法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学理念的展现过程,是使知识与能力在现实背景中自然呈现的过程。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如下:“情景引入——新课导入——探索新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拓展”。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动画,在动画和音乐声中,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让学生对本堂课产生好奇和疑问。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动画,激发学生的探识欲望

  新课导入课件中直接演示作图过程:在坐标系中标出以下点:(0,0)(5,4)(3,0)(5,1)(5,—1)(3,0)(4,2),(0,0),并顺次连接。

  问题:所作图形象什么?

  通过多媒体,在坐标系中拖动一条可以随意移动的直线鱼,让学生观察,在这条鱼移动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教师不作任何说明。

  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去作图:让鱼向右移动3个单位。

  作出图形,比较所作图形是否和所得结论吻合。

  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和前后两条鱼的变化过程。开门见山的直接作图,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对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问题引入。

  探索新知想一想议一议

  一、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由学生直接说出:当向左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向上或向下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验证学生的答案。

  二、针对一般情况,当坐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图形横向*移或纵向*移?

  由前面的作图和演示,学生已经知道:要让鱼移动,必须改变图形的坐标。再次在坐标系中拖动那条可以随意移动的鱼,让学生在已有一定认知之后再来仔细观察,思考,总结更全面的规律。

  综合学生的结论,引导他们得出如下结论:

  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时,图形向右*移;纵当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少时,图形向左*移。横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右或向左*移a个单位。

  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时,图形向上*移;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少时,图形向下*移。纵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上或向下*移a个单位。把整个探索过程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只作为一个协助者,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过程得出结论,既能加深对本节内容的印象,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和解决数学的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举一反三想一想议一议并回答

  1、对于前面的结论,反过来是否成立?

  让学生仔细对照所作图形,充分思考,鼓励他们去讨论。

  2、观察以下图形,蓝、黑鱼是在红鱼的基础上怎样变化而来的,坐标发生怎样的变化?(1红,2蓝,3黑)

  (1)第二条是第一条向左*移4单位得到,横坐标减少4;第三条是第一条向右*移6单位得到,横坐标增加6。

  (2)第二条是第一条向上*移4单位得到,纵坐标增加4;第三条是第一条向下*移5个单位得到,纵坐标减少5。

  (3)第二条是第一条向左*移5个单位向上*移3个单位得到,横坐标减少5纵坐标增加3;第三条是第一条向右*移3个单位向下*移4个单位得到,横坐标增加3纵坐标减少4。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到了当纵坐标或横坐标改变时,图形将纵向或横向*移,在此基础上来让学生自己得出当图形改变时点的坐标改变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利用扩散思维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触类旁通大胆猜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鱼的横、纵坐标增加或减少时,鱼就能左右游动或是上下游动。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当坐标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关系时,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由学生猜测讨论,并和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本组的结论。

  在学生都有自己结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作图:

  作图验证按以下要求作图:在第一条鱼的基础上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作完图形和周围同学比较是否一样;所得图形和猜测所得结论是否吻合。

  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依次说出以下几种情况的结论:

  当(1)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2)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3)纵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讨论活动:由学生分组讨论图形*移和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阐述,最后集合学生结论总结规律:

  规律:当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n倍(n>1)(或缩小为原来的)时,图形被横向拉伸为原来的n倍(或被压缩为原来的);

  当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n倍(或缩小为原来的)时,图形被纵向拉伸为原来的n倍(或被压缩为原来的)

  拓展思考:当(1)横、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2)横、纵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图形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部分的设计,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大胆猜测——小心验证——合理求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猜想探索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巩固拓展归纳巩固:

  引领学生学生复习图形*移,图形拉伸、压缩和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

  课外思考

  图中红、蓝色的鱼与黑色的鱼对应顶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鱼可以看作黑色的鱼如何变化而来的?图中红色的鱼与蓝色的鱼对应顶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将红色的鱼通过适当的变化得到蓝色的鱼吗?请写出具体变化过程。

  课堂内外的延伸

  课外拓展:

  课本P165第3题

  七、评价与反思

  1、这一节课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利用多媒体演示,通过猜测、分组讨论、动手作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探索图形变换和坐标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

  2、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评价。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交流讨论。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怎样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去找到数学的美,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形象生动的一面。

  4、存在问题:由于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图形相似的学习,对于图形的拉伸和压缩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解决办法: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积极动手去验证,自己得出结论,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乘法公式》的第一课——*方差公式。我设计的说课共分四大环节:

  一、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数学课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体现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在探索中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与应用。

  鉴于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观察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以解决自主学习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数学训练,使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经历、合作交流得到提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的后续学习及再创造活动的结果,体现教材从一般——特殊的意图,教材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是学生感受数学再创造的好素材,同时对*方差公式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及其代数运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坚实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方差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差公式的探索,体会观察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这一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方法(一般到特殊);通过几何验证感知数形结合思想。在应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方差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

  教学难点:明确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对公式的变式运用。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从两项式的乘法中发现规律,又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验证及探究*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在探索中由旧到新,由学到“思”,由“思”到知识方法的提升,体验探索数学的方法,同时展示学生探索成果,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2)学法

  让学生学会从观察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这一数学方法,以问题为线索,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使知识再创造,从中让学生明确获取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透过表象看公式特征,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应用中学会知识的迁移,抓住公式的结构特征,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略)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案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方差公式,它是多项式乘法的再创造,采用体验探索式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中收获学习数学方法,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探究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代数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并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沉浸于知识的探索中,为突破难点,采用小组合作,先体验后归纳,从中感悟数形结合及整体的数学思想,趣味应用题激发兴趣。师生互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有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有效性辅导

  有效性辅导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延伸。教师要诊断学生在听课、作业、检测中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辅导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清楚、明白这些问题。辅导可采用个别辅导,集体辅导,也可采用要点辅导,评语激励,把学生遇到问题中的基础知识落实到实处,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六、有效性反思

  有效性反思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创造。反思是科研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不少人认为,反思就是“找不足”,这不完包含了反思的内涵,反思可以说“找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有效性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科研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自身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使自己成为高水*,学者型的教师。教学反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优化备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辅导,优化检测,优化作业,从而提高每个环节,每节课的有效性。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以来,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是课改的关键,要实现“教得轻松,学得有效,考得满意”为落脚点的实效性教学模式,请你不妨从“有效性备课,有效性授课,有效性作业,有效性检测,有效性辅导,有效性反思”等方面来实践。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5)

——八年级数学月考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月考反思1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和八年级学生又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光阴。在这段日子里我有过喜悦,也有过困惑;有收获,也有失败。期中考试也结束了,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考得不太理想。作为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我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成绩考得不高。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觉得更多反醒的应该是自己。结合本次期中考试,我做以下几点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读题时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有漏题现象,;据监考老师反映,学生拿到试卷后,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也不认真读题审题,做完后也不认真检查。所以说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学生们理解能力不强;特别表现在综合应用上。做题是一知半解。不够全面。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了几天又忘了。

  4、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就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优生。

  原因分析:

  1、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2、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时作业也不认真,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3、学生的成绩提不高,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不能自主学习,成绩就无法提高了。再者,根据家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不自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里只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谈不上预习、复习。

  二、教师方面

  当然,学生考的成绩不理想,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随意性较大;教学重点不突出,抓不住规律性的东西,知识交代不到位。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的类型太少;练习设计不科学,没有层次性,练习效率低下。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的不够及时。

  三、采取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

  2、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鼓起勇气,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中等学生;优秀生,让他们*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夯实基础,日日进步,相信苦尽甘来的道理。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三年级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转折期,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要重点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及时订正错题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的指正与督促,并且要至始至终的坚持。包括学生的坐姿、倾听、举手发言、尊重别人等方面。使整个班级富有朝气和向上的学习氛围;当教师和同学在发言时要学会倾听,自己不但要会思考,更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只有学会了倾听,才会使自己更会思考,思考的更加完整;数学课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学数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后还要会发表,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当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不允许插嘴打断别人的思路,即使别人说错了或者自己有更好的方法,也要在别人讲完后方可发表,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把课堂常规管理抓好了,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5、关注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的养成。首先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在试卷发下来以后,先整体浏览一下试卷,看看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做到专注、投入。还应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检验方法,这些在*时就应教给学生。每次考完试以后,让学生做试卷分析和辨析。

  6、家校同步,孩子进步。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以上是对这次期中考试的反思。在下半学期里,我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辅导,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成绩提高上去。

八年级数学月考反思2

  一、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比较全面,难易适度,有的题比较灵活。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口算、`填空、选择、计算、统计、、画图、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工整,卷面比较整洁,书写还算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二、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学习习惯良好,从整个班级的试卷中,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学生日常书写习惯好,态度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90%多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学生学的扎实,计算能力强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上学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选择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个别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继续加强计算的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学习中对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继续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检查的习惯。

  以上是我们二3班数学这次期末考试的情况,也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它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严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6)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小编带来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7篇,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2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X,再把所得的商___

2、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3

第三十四学时:14、2、1*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4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经历探索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2、运用菱形的识别方法进行有关推理.

补充例题: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边形AEDF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例2、如图,*行四边形ABCD的对 角线AC的垂直*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例3、如图 , 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

(1)试说明四边形AECG是*行四边形;

(2)若AB=4cm,BC=3cm,求线段EF的长;

(3)当矩形两边AB、BC具备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G是菱形.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如果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且DE∥BA,DF∥ CA

(1)要使四边形AFDE是菱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边形AFDE是矩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1、如图,在□ABCD中 ,若2,判断□ABCD是矩形还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 ,*行四边形A 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4,OB=3,AB=5.

(1) AC,BD互相垂直吗?为什么?

(2)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吗?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分线交AD于E,EF∥AB交BC于F,试问: 四 边形ABF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⑴求证:ABF≌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教学重点: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课本P138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均水*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二、活动与探究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三、讲解概念:

方差:各个数据与*均数之差的*方的*均数,记作s2

设有一组数据:x1, x2, x3,,xn,其*均数为

则s2= ,

而s= 称为该数据的标准差(既方差的算术*方根)

从上面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四、做一做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甲、丙两厂分别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吗?你认为选哪个厂的鸡腿规格更好一些?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回顾了用计算器求*均数的步骤,并自由探索求方差的详细步骤)

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72页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怎样求方差和标准差?

七、布置作业:习题5.5第1、2题。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6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方形式,再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7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X,再把所得的商___

2、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3篇(扩展7)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小编带来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7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线段垂直*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分线的判定,是证明某点在某条直线上及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分线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垂直*分线定理和其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容易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

2、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前面,学习过线段垂直*分线的概念,这样由复习概念入手,顺其自然提出问题:在垂直*分线上任取一点P,它到线段两端的距离有何关系?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相等”。然后学生完成证明,找一名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投影总结。最后,由学生将上述问题,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纳,即得线段垂直*分线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获取逆定理

线段垂直*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都比较简单,学生学习一般没有什么困难,这一节的难点仍然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为了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采用与角的*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对照,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两个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3) 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引申、变更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

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_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 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顺利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活动4

问题1: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2、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因为x=2时,y=6,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得

三、巩固提高

活动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8。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y=2时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 ×13-7/9 ×6+7/9 ×2= ;

(2)-2、67×132+25×2、67+7×2、67= ;

(3)992–1= 。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

(2)(a+b+c)= ;

(3)(+4)(-4)= ;

(4)(-3)2= ;

(5)a(a+1)(a-1)= ;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

(2)3x2-3x= ;

(3)2-16= ;

(4)a3-a= ;

(5)2-6+9= 。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 a3-a

a3-a= 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4

教学内容分析:

⑴ 学习特殊的*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 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

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

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

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 ) 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的四边形是矩形。( )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

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 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 )的菱形是正方形,( )的矩形是正方形,( )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分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 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 = =4 cm

∵AO= 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AO= ×4 =2 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 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5

一、*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移。

1、*移

2、*移的性质:

⑴经过*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行且相等;

⑵对应线段*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

⑵需要*移的方向;

⑶需要*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

⑵作出这些点*移后的对应点;

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

⑴*移变换;

⑵旋转变换;

⑶轴对称变换;

⑷旋转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

⑹轴对称变换与*移变换的组合。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6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性质。

2.内容解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方根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和思考得到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对于二次根式的性质,教材没有直接从算术*方根的意义得到,而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先通过 “探究”栏目中给出四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学生根据算术*方根的意义,就具体数字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再分析这些结果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结论.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的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根据具体数字分析和算术*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会用符号表述这一性质;

(2)学生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学生能从已学过的各种式子中,体会其共同特点,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的重要基础.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后,重在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道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培养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探究性质1

问题1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方根的*方.

问题2 根据算术*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1作铺垫.

问题3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2 计算

(1) ;(2)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1,学会灵活运用.

2.探究性质2

问题4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数的*方的算术*方根.

问题5 根据算术*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2作铺垫.

问题6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3 计算

(1) ;(2)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2,学会灵活运用.

3.归纳代数式的概念

问题7 回顾我们学过的式子,如, ( ≥0),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学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代数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综合运用

(1)算一算:

【设计意图】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2)、(3)、(4)小题要特别注意结果的符号.

(2)想一想: 中,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当 ≥0时, 等于多少?当 时, 又等于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加深学生对 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3)谈一谈你对 与 的认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5.总结反思

(1)你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质?

(2)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进行化简需要注意什么?

(3)请谈谈发现二次根式性质的思考过程?

(4)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学习了哪几类字母表示数得到的式子?说说你对代数式的认识.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6.1第2,4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 ; ; .

【设计意图】考查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的能力.

3.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一个数非负数的算术*方根的理解.

4.计算: .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自己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作图后再互相交流评价。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AC,CB,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2每位同学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剪裁,再把它展开,观察并讨论: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分线。

∠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路时强调:

(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作顶角*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等。

2、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教学说明】在证明中,设计辅助线是关键,引导学生用全等的方法去处理,在不同的辅助线作法中,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重视这一点,要求学生板书证明过程,以体会一题多解带来的体验。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学说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性质,可以实现由边到角的转化,从而可求出相应角的度数。要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组练习: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指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2、如图,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第2组练习:

1、如果△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

4、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

【教学说明】

等腰三角形解边方面的计算类型较多,引导学生见识不同类型,并适时概括归纳,帮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答案】

第1组练习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组练习答案:

1、C

2、C

3、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x+2)cm,根据题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6cm和6cm。

4、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证:AE=DE。∴AE=CE。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

推荐访问:分式 八年级 加减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加减》3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1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1分钟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