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27 20:54: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宜江 贾红旗

摘 要:乡村教育振兴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体现为:其根本在于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基础在于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动力在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表现为:乡村教育发展现实样态难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学校日渐萎缩难以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乡土文化日渐式微难以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尚未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面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多重现实困境,应从提升乡村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和赋新生态教育价值入手,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从而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乡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关键环节;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4-0001-11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4.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和历史责任[2],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振兴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明晰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分析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探寻乡村教育振兴的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乡村教育振兴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探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复兴道路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面对崭新的时代问卷,教育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成为助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行动。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必须走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中的一个坚持,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主体自觉和时代自信[3]。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并提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与十大战略任务,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全面阐释其本质特征,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規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这为深刻认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导。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场与语境,中国教育现代化既有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中国特色。概言之,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大体量、促共富、强精神、重生态、谋共进的教育现代化,即实现在校师生规模巨大的教育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教育现代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现代化,以及教育与社会各系统互促共进的教育现代化本文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综合参考了下列学者的研究成果:(1)秦玉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与战略设计》,刊于《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3期,第9-15+35页;
(2)郑金洲《“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刊于《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12期,第1-7页;
(3)陈建华《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意蕴及其实践逻辑》,刊于《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第1-9页。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耦合概念,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教育全面振兴的内在需要,它超越了民间理想主义者的理想范畴,成为举国体制下的国家行动。从乡村教育视角看,乡村教育振兴不是以城市教育为参照对象的行动改造,而是立足于乡村社会独特性的教育再适应与再调节,摆脱数量式、外援式发展路径的自我更新与重振。从乡村振兴视角看,乡村教育振兴不是教育一域在乡村的独奏,而是在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中与其他社会事业聚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同频协奏。从本质上来说,乡村教育振兴核心意旨是乡村教育现代化[4],是为适应“三农”现代化而对传统乡村教育中不合理要素的调整、更新与再定位的过程。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城乡、区域、学校、群体之间“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牵引下的教育发展门槛不断提升的过程。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乡村教育振兴正是实现教育领域“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振兴乡村教育需要从中国教育现代化整体发展的角度系统考量:首先,有研究预测,2035年乡村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将高达1 657万,占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近1/4[5],体量规模依旧巨大;
其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教育在价值定位、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局限[6],发挥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力有限;
再者,当前乡村教育乡土内涵的式微大大弱化了乡村少年成长成人的内涵与品质[7],较难培养出立足乡村的全面发展的乡村少年;最后,乡村拥有丰富独特的生态资源,是开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教育、培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公民的最佳场所,但追求“城市化”的乡村教育忽视了这一独特优势。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容正与以大体量、促共富、强精神、重生态、谋共进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无缝契合,可以说,乡村教育振兴是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找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密匙,也就打开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

乡村教育振兴在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乡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在于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

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提供基础性支撑。面向未来,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更需要教育发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培育内生动力的根本性作用[8],乡村教育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中,乡村教育曾发挥过扶智扶志、激发人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面向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的时代新任务,乡村教育在提升乡村居民整体素质上具有关键意义,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上具有决定意义,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从整体上看,乡村全面振兴包含乡村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等内容,而乡村教育则是实现乡村人才、产业和文化振兴的基石:首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社会通过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等,能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兴农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其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质是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就必然倒逼人才结构的调整升级,如此重任必然落到以培养专业型与职业型人才为核心载体的职业教育的肩上,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揮,将有效推进乡村产业的崛起与兴旺[9],助力乡村产业经济的复苏与振兴。再次,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文化既是乡村的,也是民族的,它关联着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具有区别于城市文化或城市文明的独特价值。乡村教育在传授乡村文化知识、培育文化传承人才、创新文化传承形式和开拓乡村文化新形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乡村教育是支持乡村全要素振兴的重要基石。

(二)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振兴乡村学校。当前,我国尚有包含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在内的规模巨大的乡村学校群,这些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5 000多万农民子弟的成长发展[10],也关系到中国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速度与成效。乡村教育振兴行动为全面振兴乡村学校提供了机遇与可能:一方面,乡村学校能够在教育振兴行动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乡村学校是立足乡村、依靠乡村、服务乡村的教育载体,应主动摆脱对城市教育或城市学校发展方式的简单模仿与过度依赖,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资源和乡土特色等优势,走与城市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办出特色,办出活力,办出自信,实现在地化发展,才能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能够借助教育振兴的历史契机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乡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与内容通过数字化资源配置跨界联结,搭建智慧网络,以此引入更多优质外来资源,同时将乡村学校建设成联通世界的智慧校园,突破时空边界,使得乡村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和更广泛的共享[11]。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乡村儿童的现代化:一方面,乡村教育是乡村儿童现代观念生成的重要载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乡村儿童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自觉主动扬弃自身的传统元素,能动内化和生成与现代社会相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旨趣,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乡村教育是培育乡村儿童现代素养的重要手段。作为引领乡村儿童实现现代化的能动性活动,乡村教育以乡村、学校为教化中介,通过德性教化、知识传授、身心锻炼和技能训练等活动,在乡村教育实践中锤炼儿童的品性,开发儿童的潜能,为乡村儿童参与未来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现代素养。

(三)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础在于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乡村教育振兴则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教育可以最大化地开发乡村人力资本,促进乡村居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居民的物质与精神富足。从物质富裕层面看,实现乡村社会物质富足离不开充足的、与之匹配度高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启示我们,为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回报。因此,人力资本的获得需要把教育作为最佳投资持续加大投入。从精神富足层面看,乡村教育不仅需要培养乡村建设所需要的乡村产业工人,增加乡村居民的物质财富,还要通过人文教化提升乡村居民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趣味,培养乡村居民感知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正如美国教育家温德尔·拜瑞(Wendell Berry)所言:“乡村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个体的幸福,为社区和生态体系谋福祉。”[12]

(四)乡村教育振兴的动力在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

乡村教育发展既需要外部动力,更需要内部动力;
既离不开外部的支持、援助与激励,更离不开内部的觉醒、自主与内发。在乡村教育发展的当下,由于诸多的历史欠账和现实的多重制约,乡村教育更多需要外部动力,需要外部的倾斜性政策支持、人财物的援助和可持续的制度激励。但从乡村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乡村教育发展必须摆脱对外部的过度依赖,走自觉、自主的内生发展道路。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外部“输血”,除了缓解和应对乡村教育局部“器官”“用血”的刚性需求外,更多地应用在引导、支持、激励乡村教育发展的自身“造血”上。乡村教育的振兴不是一时的振兴,而是长久不衰、可持续的振兴;
不是简单的教育统计数据的振兴,而是复杂且有内涵的教育事业的振兴;
更不是脱离乡村发展需求与实际的“被振兴”,而是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有持久生命力的主动振兴。为此,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动力、持久动力来自乡村社会内部,来自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虽然这个动力的启动和起始阶段的维护依然离不开外部动力的支持与援助,但当下必须要牢固树立乡村教育振兴的动力在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个基本理念,乡村教育才不会一直被动,不会仅仅等靠要,更不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乡村教育会寻求主动发展的机遇,会抢抓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战略机遇和后发优势,会立足国情、扎根乡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走出一条富有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乡村教育振兴之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

在现代化力量的形塑下,乡村教育具有教育系统一致化、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的现代化品质[13]。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乡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推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迫切需要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但由于乡村教育底子薄,乡村教育振兴在發展现实样态、乡村学校、乡土文化、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

(一)乡村教育发展现实样态难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教育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为支持乡村教育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发展,特别是乡村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家系列政策对乡村教育释放的“红利”似乎敌不过城市、县镇对乡村教育的“虹吸”,乡村教育并没有期待中的美好,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衰落与萧条。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乡村教育存在教育质量低下、学生身份认同感淡漠、教师身份迷失以及学校社区失联等危机”[14],这些危机在城乡二元结构惯性影响、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差距大、乡土文化的冷落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使得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样态并不理想,没有想象中的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蓬勃兴起的高质量发展样态,反而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甚至在一些乡村出现了人去楼空的“空心化学校”。这样的乡村教育发展样态是难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其结果正如库姆斯(Coombs P.H.)所说:“这些学校学术性、城市化和现代化地区导向的课程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而且,这些引进的教育模式使最聪明、有很强学习动机的儿童脱离他们的农村环境,正好刺激了他们移入城市的欲望,而不是促使他们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社区。”[15]总之,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样态若不能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转向,不能满足乡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仅不能召唤离乡农民返乡,还会继续加剧在乡农民离乡,也很难吸引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入乡。没有人,没有人才,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和人才,乡村全面振兴不仅容易落空,也会失去振兴的价值和意义。

(二)乡村学校日渐萎缩难以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学校承担着乡村教育的主要责任,肩负着乡村教育振兴和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从乡村学校的发展历程看,自清末新学创设,现代学校开始下沉并嵌入村庄,给乡村社会带来新的风尚。民国时期,以陶行知、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推动乡村教育运动蓬勃发展,现代学校逐渐融入村庄,并成为引领乡村及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现代学校在乡村快速崛起并成为支撑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载体。伴随着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快速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并牵引着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乡村学校失去了原有的动力支持。进入新时代,在政府大力推动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努力之下,乡村学校在各项指标上虽已处于历史最佳位置[17],但就其质量而言,仍不能完全满足乡村振兴对教育的需求。

乡村学校日渐萎缩导致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人文根基丧失的风险:首先,乡村学校数量逐年递减动摇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据统计,我国乡村学校(不含乡村教学点)数量从2000年的44.04万所减少到2019年的10.42万所,减幅高达76.3%[18]。反观我国尚存的69.1万个行政村,每6.63个村才有1所学校,更难谈及261.7万个自然村的学校分布。其次,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导致乡村教育现代化所需的人才流失。据统计,我国乡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从2000年的546.43万名减少到2019年的244.77万名,每个行政村平均不到4位教师,这种没有教师的乡村教育无形中把大量的乡村学生和乡村精英推向城镇,致使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社会生产力锐减的风险。再者,乡村学校“离农化”倾向加剧,乡村教育现代化失去了“农氏”教育的支撑和在地化教育的优势。当今的乡村学校仅在空间意义上姓“农”,而在文化内核上“离土”,致使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背离[19]。学校与乡村的渐行渐远或貌合神离,导致乡村学校无力承载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重任。

(三)乡土文化日渐式微难以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

与城市相比,富足的生态资源、独特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支撑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乡土文化重要内容的耕读文化、家风文化、乡邻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形态,长期且依然存在于当今的乡村社会之中,对培育中国人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和生命哲学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应培育好这些生长在乡村土地上的“精神庄稼”,保护、深耕日趋缩退的“精神良田”。反观目前乡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尽管在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中,我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不能满足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城市化倾向和乡民对乡土性精神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密切关联。

乡土文化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日渐式微,不能完全归咎于乡土文化的自身孱弱,而应视为城市化浪潮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要素聚合叠加影响的结果[20]。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城镇化浪潮加剧了乡土文化“荒漠化”,侵蚀了乡土文化教育的生存土壤。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无论是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发展,还是户籍、土地、财税等制度的改革,无不遵循着城市中心的发展逻辑和价值导向,乡村在其中被迫扮演着配角和陪跑的角色。在此过程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城市文化借助人口流动、商品交换、影视娱乐等方式不断“入侵”乡村,导致乡土文化在演变过程中走向衰变,乡土自信逐渐丧失,乡土价值蒙受遮蔽,与此同时,乡村教育也逐渐与乡村文化剥离。二是乡村教育的被动“离农”与主动“向城”,导致乡土文化教育缺失。乡村学校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大多是城市教育的翻版,为在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乡村教师和儿童会主动加强对“主流”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对鲜具考试价值的乡土文化常持冷漠态度,使得乡村儿童在教育中较少收获乡土文化元素。这种乡村文化的“荒漠化”与“虚无化”,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强烈的反差。

(四)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尚未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教育并不能孤立地居于世界之中。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要与相应的社会结构及其生活方式相匹配。”[21]在传统农业社会,乡村教育对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护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彼时,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结构及其生活方式是相匹配的。然而,随着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興起,传统的乡村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化在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许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现代化弱化了家庭教育职能,乡村学校失去家庭支撑;
现代化引发‘意义过剩,乡村学校失去社会支撑;
现代化引发乡村教育的功能性冲突,乡村学校失去乡村支撑。”[21]当下的乡村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尴尬或两难困境:一方面是宣称“为农”的教育,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离农”的结果;
一方面是建起了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学校,另一方面却是人去楼空,导致教育资源浪费;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乡村振兴人才进到乡村,另一方面却是乡村学校无力满足人才对其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方面是鼓励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另一方面却是城市、县镇学校不断公开招考,掐尖乡村优秀教师;
一方面乡村需要欲“化农民”须“农民化”的教师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乡贤,另一方面却是少了“土气”、多了“洋气”、难接“地气”的来来走走的支教、轮岗、特岗教师等为代表的各类志愿者。乡村教育发展的上述诸多不利局面,很难形成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乡村教育系统与乡村社会其他系统之间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生态尚未形成。这就容易导致乡村教育发展不利易归过于乡村社会不达,乡村社会发展不振易归咎于乡村教育不兴的不良循环。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可能路径

面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多重现实困境,应从提升乡村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重新认识生态教育价值入手,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从而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乡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

(一)提升乡村教育服务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教育现实样态难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源在于,乡村教育未能切实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理。从乡村教育本身看,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并非对口乡村产业需求,而是面向全社会产业链——当然,这也是乡村学校保障学生就业的无奈选择。从乡村产业发展看,传统农业依然在乡村处于主导地位,经济类型稳定且结构单一,对多样化人才需求有限,无法向教育提供足够的信号去引发教育内容的调适。二者的非同频同向,自然导致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因此,应以变革乡村教育内容为抓手,提升乡村教育服务乡村社会发展的能力:一要重构乡村学校课程体系。在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适性与乡土性的基础上,可采用两种统整路径:一种是“学科课程+”路径,即在保持原有课程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添加与原理性知识相对应的乡村生产、生活和文化元素,增强学科课程的可读性与易读性;
另一种是“乡土资源+”路径,以乡土元素为基本素材,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通用性、原理性知识[22]。二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农性”专业集群[23]。乡村职业教育应摆脱原有的自我发展模式,主动与乡村产业发展对接,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体系进行重构,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农性”;
同时乡村职业教育还应以“适农性”专业引领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而增进专业与产业的兼容性。三要推动乡村学校的普职融通,融合普职知识。普通中学可以设置“农、林、牧、副、渔”类选修课,增加乡村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后的职业选择掌控感;
乡村中职可以设置普通中学文化必修课,职校生在掌握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24]。

(二)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离不开乡村学校优质发展,没有乡村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就是无本之木。鉴于历史与现实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乡村学校的发展很难再走城市当年所谓“重点校”“示范校”“实验校”等优质学校创建的路子,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乡村社会实际和城乡教育发展实际的新优质学校建设之路。新优质学校没有一个固定的样态,它与其他学校的根本区别在于价值追求。新优质学校以“回归教育本原”为核心理念,强调在常态办学条件中,学校主动探索,优化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激发学校办学内在动力,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25]。

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需要健全与完善乡村学校体系。有必要打破现有乡村学校体系由教学点、乡村完全小学、中心学校、初级中学构成,中心学校、乡村完全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各自独立分设办学的乡村学校体系,建立以中心学校为学校法人、其他学校为分校、小学初中一体化办学的新乡村学校体系[26]。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需要统筹优化布局乡村学校: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的乡村学校发展观,重点建设和管理好“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二是坚持公平优先的学校布局观,各地方政府要站在全域一盘棋的高度,将小规模学校布局纳入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的整体问题上统筹考虑[27],科学计算就学半径,保障乡村儿童就近、方便入学。三是结合乡村人口密度、学生数量和乡村实际需要,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弹性布局“两类”学校或完全小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需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办农民满意教育的第一资源,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振兴乡村教育的重中之重[28-29]:一要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综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二要盘活教师存量、优化教师增量。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增加双向交流频次,让城市优秀教师真正“沉下去”,乡村优秀教师真正“浮上来”;
还可以根据需求扩大“银龄讲学计划”招募规模,向边远贫困地区输送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银龄教师。三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核心是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力提升,一种利用给定条件和资源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能力。”[21]乡村学校教育能力集中体现在乡村学校教师身上,乡村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的高低,事关乡村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成败。

(三)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推动乡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必须从乡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着手。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提升乡村教育供给的精度、效度,同时也要保障乡村教育供给与乡土文化的适切度、融合度,切实提升乡村教育供给的质量,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教育供给与乡土文化关系的视角看,在提供教育服务产品时,要充分尊重乡村的文化个性、地方优势和现实需要,综合考量产品供给与乡土文化的匹配度,按需供给,以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借鉴与协调共生。从供给侧层面寻求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赋予乡村教育以乡土本色、乡土自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乡土课程供给。当前,我国在乡土课程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乡土课程组织过于粗疏浅表、课程实施场域过于封闭低效[30]等困境。推动乡土课程良性供给不能走为乡村而乡村的设计路线,而应在立足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城乡并行融通的设计理念,按照始于乡土、关照城乡、服务乡村、终于育人的原则构建乡土课程体系,并遵循知情意行全过程协同的课程实施策略,提高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二是完善乡土教材供给。乡土教材有别于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者是相互交叉的存在。乡村教材的开发应吸纳、融合国家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教材建设的基本方向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即源于乡土,但不囿于乡土,保障乡土知识的完整呈现和独特价值,不断提升乡土教材的品位,真正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三是优化乡村教师供给。对此,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挖潜教师编制、引导教师流动、创新教师培养、拓展成长通道、提高地位待遇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其中的关键应是优化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链,可总结、完善“优师计划”和地方公费师范生计划,在招生选拔中突出培养单位提前面试的主导作用,在培养目标中突出师范生的乡村教育情怀,在课程设计中增设乡村文化知识、乡村产业知识、乡村振兴政策等内容,在培养模式中增加乡村教育调查、乡村学校见习实习等环节,在质量监控中增加对非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毕业学生的约束机制,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实践、定向就业,从招生到就业形成一体化的本土化培养链。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与供给,最终能够带来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乡村文化的良性传承与创新必然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并形成与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四)赋新生态教育价值,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

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的良好生态,不仅需要鄉村教育和乡村振兴齐头并进基础上的乡村教育适度优先发展,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发展互促共进良好生态构建的重要意义。生态教育之于乡村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教育引导乡村儿童乃至乡村居民了解自然,熟悉自然,爱护自然,科学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在于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辩证发展关系和互促共进的生态关系。乡村教育振兴,必须赋予生态教育以新的价值,在乡村居民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构建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的良好生态关系。

从乡村儿童发展视角看,一方面,要强化乡村儿童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可持续的乡村发展观。乡村生态教育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31],避免“让孩子只生活在与水泥、钢铁、电线、车轮、机器、计算机和塑料的联系之中,几乎不让他们体验任何原初现实,甚至不教他们抬头观看夜晚星星”[32],教育他们认识到人类的幸福是与自然的保护紧密联系的,乡村的发展是与乡村自然美、生态优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要强化乡村儿童对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培养他们发展自己、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乡村振兴观。乡村生态教育要使乡村儿童明白,在乡村接受教育可以离开乡村,但不能忘记乡村,要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回报乡村,要为乡村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乡村社会环境;
也可以留在或者回到乡村,既可以直接参与乡村社会建设,为建设美好乡村献策出力,也可以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教育振兴献智力行,以优质的乡村教育吸引、留住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高质量和谐共生发展的局面。

五、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中国人民对现代化和现代化教育的追求却已有百年历史,在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越来越认识到开放学习、兼容并包、善于借鉴各国教育现代化成功经验的重要性,更加认识到扎根本土、坚守自我、自信自强地走适合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积百年探索与实践,累百年经验与沧桑,在党的二十大吹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角的时刻,教育学人积极回应,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中国直面乡村教育这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攻坚难题,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推广借鉴价值的乡村教育振兴的中国道路,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刘旭东.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文化论坛,2023,15(3):1-12.

[3]张志勇,袁语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刍议[J].教育研究,2022(10):34-43.

[4]戚万学,刘伟.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21-28.

[5]张立龙,史毅,胡咏梅.2021—2035年城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与特征——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预测[J].教育研究,2022(12):101-112.

[6]李鹏.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教育的责任、挑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5):58-64.

[7]刘铁芳.探寻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J].探索与争鸣,2021(4):15-18.

[8]孙德超,李扬.试析乡村教育振兴——基于城乡教育资源共生的理论考察[J].教育研究,2020,41(12):57-66.

[9]徐小容,李炯光,苟淋.产业振兴: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融合机理及旨归[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3):11-15.

[10]王烽.乡村学校的时代定位与振兴之路[J].中小学管理,2023(2):31-33.

[11]田俊,王继新,王萱.“互联网+在地化”: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38-46.

[12]徐湘荷,谭春芳.温德尔·拜瑞的乡村教育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9(1):13-16.

[13]柳丽娜.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张力及其调适[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1):41-48.

[14]丁学森,邬志辉,薛春燕.论我国乡村教育的潜藏性危机及其消解——基于在地化教育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6):19-23.

[15]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

[16]柳丽娜.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20:54.

[17]漆涛,伍璐利,吴燕芝.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何以可能[J].现代教育管理,2023(4):34-43.

[18]陈鹏,李莹.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26-136.

[19]全晓洁,蔡其勇,谢霁月.回归与回应: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乡村教育建设的未来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2):63-72.

[20]容中逵,何娟.乡村文化的式微及其教育激活[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2):36-41.

[21]周兴国.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1-6.

[22]周晔,何畔.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建设的立场、价值与路径[J].教育文化論坛,2023,15(3):36-46.

[23]李春珍,吕姗,曾靖兰.乡村振兴的现实障碍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担当[J].职教发展研究,2022(2):26-33.

[24]秦玉友,张宗倩,裴珊珊.教育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如何发力——2020年后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8-75.

[25]汤林春.试论新优质学校的建设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22(2):22-31.

[26]周兴国,汪文文.新乡村学校体系建设:描述、解释与规范分析——基于我国乡村学校变迁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1):28-33.

[27]赵丹,郭清扬,BILAL B.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与优化建议——基于陕西省宁强县的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5):70-74.

[28]李德显,刘辉.乡村教师政策激励“低效化”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文化论坛,2021,13(5):50-55.

[29]吴金航,王明丹.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师的新角色及其特殊素养的培育[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3):60-66.

[30]孙宽宁.乡土课程的困境及其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9):29-36.

[31]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22.

[32]托马斯·贝里.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M].曹静,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96.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LI Yijiang, JIA Hongq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China, 241000)

Abstract: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s a key link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reflected as follows: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key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the foundation is to coordin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civilizations in rural areas, and the driving force is to promote mutual progress between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ety.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 is difficult for rural education in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e to assist in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rural schools are gradually shrinking and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rural culture is gradually declining and hard to coordin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civilizations in rural areas, and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ety have not yet formed a virtuous cycle of mutual promotion and progress. Faced with the multipl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we should start with improving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rural education, building new high-qualit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reshaping the confidence of rural education culture, and endowing new ecological education value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talize rural education, so as to realiz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means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support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wo civilizations, and achieve mutual promotion and progress between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ety.

Key words:Chinese modernization;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key link; value implication

(责任编辑:杨 波 郭 芸)

收稿日期:2023-05-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省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AFA220019)。

作者简介:李宜江,男,安徽芜湖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红旗,男,山东济宁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关键环节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共产党员·下(2021年1期)2021-02-07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29期)2020-09-14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1期)2017-03-15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理论导刊(2017年2期)2017-02-25掐准关键环节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4期)2016-11-07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中国环境监察(2016年5期)2016-10-24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读懂名师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年9期)2015-10-20

推荐访问:视域 振兴 乡村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