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及诊断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3-08-22 12: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张稳苗

(献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沧州 062250)

近些年,我国的养猪业发展迅速,在一些龙头企业带动下,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几乎占据主导优势。但一些疾病也开始流行,猪伪狂犬病就是其中的一种,每年都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不小的损失。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被国家列为二类传染性疾病,可见其危害性有多大。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指导。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对国内兽医同行和广大养猪户有所帮助。

从病毒分类来讲,猪伪狂犬病毒(PRV)分别属于α 疱疹病毒科和水痘病毒属。发育成熟的PRV 结构具备典型泡状病毒的结构特征,其外体是二十面,外形为球形或者椭圆形。

PRV 的直径多在160~180 纳米,核衣的直径则更小,在105~120 纳米。成熟的PRV 病毒粒子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病毒核心、衣壳、蛋白质内膜和脂质双层膜。病毒的核心实际上是双链性DNA,呈卷轴状。再往外则是由162个壳粒组成的衣壳,衣壳的最外层被包裹着一层蛋白质膜,又称被膜。病毒的最外层是脂质双层膜,其结构类似细胞膜,表层有长8~10 纳米的糖蛋白纤突,它们起到保护病毒和帮助病毒成功感染机体的作用。因此,这些糖蛋白与猪伪狂犬病毒(PRV)的生化特性、生存能力和致病力等密切相关。

猪伪狂犬病毒(PRV)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它对温度敏感,不同温度下,存活时间差异较大,在37℃环境中,半衰期为7 小时。25℃条件下最长可存活30 天,8℃条件下可存活46 天。在机体中保持活性时间可达35~40天。虽然PRV 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但对于一般的消毒剂,抵抗力却是很弱。日常养殖场使用的石灰水、火碱、漂白粉等消毒剂对其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并且常规的浓度即可杀死。

随着动物疾病防治和免疫技术的进步,多个发达国家宣布已经在本国消除了猪伪狂犬病。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还时有发生,我国也不例外。每年都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伪狂犬病也成为我国重点防控的猪传染病之一。

2.1 发病季节

猪伪狂犬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的冬季是高发期,春天次之。在夏季和秋季则是零星发生。这个发病规律也符合猪伪狂犬病毒的生化性质,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更久。因此,该病在春季和冬季尤其要高度重视。但也有报道称,随着PRV 不断变异,一年四季均容易发生,不可掉以轻心。

2.2 易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常见的猪、兔、鼠、猫、狐狸、禽类等都容易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牛、羊的感染概率则较低。在这些易感动物中,兔子最为敏感。与其他动物不同,猪是PRV 的唯一天然宿主,同时也是唯一能够感染后存活的动物。人则较难感染猪伪狂犬病。

2.3 传播渠道

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这是因为其传染源很广泛。带毒的猪和老鼠等都可以向环境中排毒,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有报道称在病猪的乳汁、精液、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中均检测到了猪伪狂犬病毒。具体传播方式分为接触式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接触式传播有碰鼻子、交配等方式,或者健康猪接触到感染病毒的饮用水、饲料等。垂直传播是含有病毒的空气、灰尘或者母猪通过胎盘、乳汁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另外,由于猪伪狂犬病毒(PRV)可以长期潜伏感染,即便病猪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但是之后一旦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现下降,会导致病毒重新被激活,使得猪再次发病和往环境中排毒,这一点尤为关键,也是猪伪狂犬病防治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3.1 临床症状

不同日龄的病猪症状有较大差异。对于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仔猪,一般多是急性病症,死亡率较高。一般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仔猪第二天便表现出显著的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腹泻、刺耳尖叫、高烧不退和呼吸困难等。患病后期开始出现四肢麻痹、倒地不起等严重症状。发病3~5 天内,病猪开始大面积死亡。对于15 日龄以内的患病仔猪,死亡率高达100%。对于断奶后的仔猪,情况稍微好些,死亡率降低到30%以内。

怀孕母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后,表现的突出症状有:精神萎靡、高烧、气喘。有的母猪还会发生流产、死胎等。当母猪流产之后,出现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成年猪由于免疫力提高,感染后症状不显著。死亡率较低,多数病猪经过一段时间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后,逐渐恢复。但大多数病猪转变为僵猪,出现发育缓慢、日渐消瘦,空怀母猪发情和配种困难,种猪多出现不育症,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3.2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多处组织都有病变。小脑发生脑膜炎,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和崩解。肝小叶区域出现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病灶。可见出血点,颜色深浅不一。还有部分肝细胞肿大。肺部出现肺炎,有许多界限分明的坏死灶。脾脏也出现明显的坏死灶,里面有大量红色坏死物和红细胞。消化系统,胃肠黏膜坏死,伴随出血。

4.1 病毒分离鉴定

由于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对病猪体内的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实验室中,按照要求,从猪的脑、脾脏等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处理后,将其接种至猪肾细胞或者鸡胚原代细胞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确定培养细胞中否出现病变。为了诊断更加精确,可以将分理出的猪伪狂犬病毒进行血清学检测、PCR 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对实验室条件、人员素质、操作过程要求较高,并且试验时间长,还需要购买电镜,适合科研单位,基层往往在人员、设备等方面不具备条件。

4.2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包括酶联免疫、血清中和等检测手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具有专一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适合对养殖场猪群的大面积筛查。是目前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的常用方法。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考虑养殖场使用的何种疫苗,避免千篇一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血清中和实验是国际上公认的检测方法。其操作是将病毒毒株与连续等比稀释的血清充分混匀,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培养和观察,通过确定的最终中和效价,来判定是否为阳性。

4.3 PCR 检测技术

PCR 是目前体外扩增DNA 最简单和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实验室诊断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多重PCR 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多重PCR 可以实现对多种病原同时进行检测,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技术上更进一步,与光谱技术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降低了误差率。

猜你喜欢狂犬病毒狂犬病存活打败狂犬病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20年3期)2020-03-24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爱你(2018年24期)2018-08-16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爱你·阳光少年(2018年8期)2018-05-14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及其疫苗研究畜牧兽医科学(2018年16期)2018-02-14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年2期)2018-01-19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TK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内文第133~144页)图版广东农业科学(2016年7期)2016-10-08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湖南畜牧兽医(2016年3期)2016-06-05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中国照明(2016年4期)2016-05-17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9期)2015-07-01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10期)2015-03-11

推荐访问:病原学 狂犬病 要点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