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1-20 15: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1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完整)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1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真相大白后自挖双眼行乞涤罪的故事。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有他的进步性,但是从剧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我们寻常百姓来说呢?其中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在我眼中可以理解为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意识上的紧箍咒,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

  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后,父母想起了神谕,为了逃脱神的裁定,他们刺穿了刚出生三天的婴儿的脚脖子,拴好后让人把这个孩子抛到喀泰戎荒山里去。但执行这个命令的人不忍这样做,于是把孩子交给了另一个在同一座山里为另一个国王波吕玻牧羊的人,国王夫妇以为孩子就已经死掉了,神谕不会实现了,于是他们过上了轻松愉快的日子。牧羊人解开婴儿脚上的绑带把孩子送给了他的主人泼吕波斯国王,国王很同情婴儿,把他交给自己的妻子当亲生儿子抚养。宫里和全国都把这个孩子当做国王的亲生儿子对待。他长成一个青年王子以后,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公民,自己也在幸福的生活中确信自己是国王的亲生儿子,要知道国王除他之外在没有别的子女。但他最终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便自己悄悄离开了王宫,也没有告诉父母,只身一人去寻找得尔福的神谕,二在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在朝着神谕的方向走,最终的结局就真的是他杀父娶母。

  弗洛伊德,他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节”,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是各种心理症的本源。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得到欲望的满足,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有时候,潜意识压抑的俄狄普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例如: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他许多的女人结婚,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了她的母亲。有的人畏惧婚姻,有的人又表现出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这些例子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俄狄普斯”情结想其他精神分析原理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于他们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正是在这种厌恶导致的罪恶感下俄狄浦斯的母亲兼妻子约卡斯塔上吊自杀,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上天的惩罚,俄狄浦斯只是上天惩罚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的工具,可以说俄狄浦斯无意识的乱-伦悲剧的源起是其父母有意识的乱-伦闹剧。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在改编这部电影时去掉了这一点,或许说没有在电影中点明。因为这个伟大导演想要传达给人们更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个索福克勒斯想不到的观点,那就是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只属于希腊人的,而属于全人类

  于是我们在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中看到了时空的转换,有发生在现代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巧妙的用镜和中段的古代故事连接在一起,导演想通过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传达给我们一个讯息,俄狄浦斯不仅过去会发生,现在也会发生,甚至将来乃至永远都会发生,俄狄浦斯已经不不再单单是一个英雄的悲剧或者是某种人类潜意识中的情节,而是整个人类都会遇到的困境,一种“俄狄浦斯困境”,我们人类一手缔造了现代文明,却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着生态环境,相互杀戮和掠夺,生活的质量每况愈下,到处都是人们的哭泣和绝望的呐喊,最终这一切可怕行径导致的恶果反作用人类自身,使人类陷入了一个往复的怪圈,正如俄狄浦斯一般,一切悲剧的源头都是由上一代的不伦导致,最终陷入了不伦的俄狄浦斯尝到苦果,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也遭到了最为悲惨的下场,冥冥之中人类走上一条暗合宗教原罪说的道路,我们背负着罪恶来的世间,为的就是赎罪,为的就是偿还,为的就是制造新的原罪者,我们真的该相信命运这一说么?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安排,就像片中的俄狄浦斯,他因为别人言语的干扰就怀疑自己的出生,他自以为是的逃离命运时却还是将去向留给命运决定,他的骄傲和冲动让他错杀了自己的父亲,从养母那里影响来的恋母情节让他不禁享受与生母约卡斯塔的婚姻,他的暴躁惹怒了好心的先知,使自己不仅成了一个罪人还成了人们的笑柄,他确实与命运做过顽强的抗争,但前提是他已经相信了命运,也正是因为相信才会逃避,可以说他在斗争前就已经认输了,假如这些都没发生,我想俄狄浦斯一定可以成为赫拉克勒斯一般的英雄,但那只是假设,毕竟一些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也是,如果我们没有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控制,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没有破坏,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乐园,但是我们确实被控制了,不论怎么样的补救工作都是在认可物欲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我们仍难以避免自掘坟墓,作茧自缚的悲惨结局。

  我认为这些评价都不能正确的认识俄狄浦斯,他不是有意的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还是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贴耳或者苦苦哀求,他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斯芬克斯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他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2

  1.引言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在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俄底浦斯王》属于古希腊悲剧类型上“命运悲剧”,在剧作中宣扬民主精神,反对政治,同时讴歌人的伟大,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悲剧贯穿着命运观念,命运凌驾于人、英雄乃至神之上,甚至连宇宙之王宙斯也对此感到无可奈何。

  2.杰出悲剧中的英雄人物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可勒斯同名杰出悲剧的英雄人物。他道德高尚、聪明机智、处事公正,虽然他还没有出生就被打上“弒父娶母”的原罪印记,但是他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

  2.1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王是人力的代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恶运后,对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从逃避、抗争到坦然承受,力图避免犯下这可怕的罪过。很可悲,他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摆布,抗争归于失败,但是在俄底浦斯同命运的关系上,却体现了他积极的思想。

  2.2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在剧中的正面主人公,作为一名开明君主,以民主和法制治国,关心人民疾苦,处事公正,执法如山。在忒拜发生瘟疫之时,他亲自走出王宫,倾听乞援人,为了拯救城邦他坐立不安。得到神示后,发现矛盾越来越集中到自己身上时,他为了拯救民众,又残酷地惩罚自己,并自我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敢于承担责任,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3.悲剧人生与命运

  面对命运,俄狄浦斯越是真诚地避免犯罪,却越使自己陷入罪恶之中;而且他越是为人民排忧解难,却越使自己临近毁灭。悲剧对命运问题的处理,表现了雅典正直的公民对已经显露衰颓趋向的城邦政治的惶惑心理。悲剧对命运的谴责,实际上是表现了对越来横行无忌的社会邪-恶势力的抨击,这种势力是社会美的摧残者。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

  以上是对命运安排下悲剧人生的俄狄浦斯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古希腊悲剧以及古希腊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真相大白后自挖双眼行乞涤罪的故事。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有他的进步性,但是从剧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我们寻常百姓来说呢?其中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在我眼中可以理解为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意识上的紧箍咒,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

  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后,父母想起了神谕,为了逃脱神的裁定,他们刺穿了刚出生三天的婴儿的脚脖子,拴好后让人把这个孩子抛到喀泰戎荒山里去。但执行这个命令的人不忍这样做,于是把孩子交给了另一个在同一座山里为另一个国王波吕玻牧羊的人,国王夫妇以为孩子就已经死掉了,神谕不会实现了,于是他们过上了轻松愉快的日子。牧羊人解开婴儿脚上的绑带把孩子送给了他的主人泼吕波斯国王,国王很同情婴儿,把他交给自己的妻子当亲生儿子抚养。宫里和全国都把这个孩子当做国王的亲生儿子对待。他长成一个青年王子以后,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公民,自己也在幸福的生活中确信自己是国王的亲生儿子,要知道国王除他之外在没有别的子女。但他最终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便自己悄悄离开了王宫,也没有告诉父母,只身一人去寻找得尔福的神谕,二在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在朝着神谕的方向走,最终的结局就真的是他杀父娶母。

  弗洛伊德,他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节”,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是各种心理症的本源。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得到欲望的满足,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有时候,潜意识压抑的俄狄普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例如: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他许多的女人结婚,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了她的母亲。有的人畏惧婚姻,有的人又表现出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这些例子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俄狄普斯”情结想其他精神分析原理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于他们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正是在这种厌恶导致的罪恶感下俄狄浦斯的母亲兼妻子约卡斯塔上吊自杀,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上天的惩罚,俄狄浦斯只是上天惩罚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的工具,可以说俄狄浦斯无意识的乱-伦悲剧的源起是其父母有意识的乱-伦闹剧。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在改编这部电影时去掉了这一点,或许说没有在电影中点明。因为这个伟大导演想要传达给人们更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个索福克勒斯想不到的观点,那就是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只属于希腊人的,而属于全人类

  于是我们在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中看到了时空的转换,有发生在现代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巧妙的用镜和中段的古代故事连接在一起,导演想通过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传达给我们一个讯息,俄狄浦斯不仅过去会发生,现在也会发生,甚至将来乃至永远都会发生,俄狄浦斯已经不不再单单是一个英雄的悲剧或者是某种人类潜意识中的情节,而是整个人类都会遇到的困境,一种“俄狄浦斯困境”,我们人类一手缔造了现代文明,却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着生态环境,相互杀戮和掠夺,生活的质量每况愈下,到处都是人们的哭泣和绝望的呐喊,最终这一切可怕行径导致的恶果反作用人类自身,使人类陷入了一个往复的怪圈,正如俄狄浦斯一般,一切悲剧的源头都是由上一代的不伦导致,最终陷入了不伦的俄狄浦斯尝到苦果,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也遭到了最为悲惨的下场,冥冥之中人类走上一条暗合宗教原罪说的道路,我们背负着罪恶来的世间,为的就是赎罪,为的就是偿还,为的就是制造新的原罪者,我们真的该相信命运这一说么?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安排,就像片中的俄狄浦斯,他因为别人言语的干扰就怀疑自己的出生,他自以为是的逃离命运时却还是将去向留给命运决定,他的骄傲和冲动让他错杀了自己的父亲,从养母那里影响来的恋母情节让他不禁享受与生母约卡斯塔的婚姻,他的暴躁惹怒了好心的先知,使自己不仅成了一个罪人还成了人们的笑柄,他确实与命运做过顽强的抗争,但前提是他已经相信了命运,也正是因为相信才会逃避,可以说他在斗争前就已经认输了,假如这些都没发生,我想俄狄浦斯一定可以成为赫拉克勒斯一般的英雄,但那只是假设,毕竟一些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也是,如果我们没有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控制,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没有破坏,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乐园,但是我们确实被控制了,不论怎么样的补救工作都是在认可物欲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我们仍难以避免自掘坟墓,作茧自缚的悲惨结局。

  我认为这些评价都不能正确的认识俄狄浦斯,他不是有意的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还是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贴耳或者苦苦哀求,他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斯芬克斯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他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阅读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1)

——罪与罚人物形象分析

罪与罚人物形象分析1

  《罪与罚》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年生于莫斯科马林斯基贫民救济院的一个医生家庭,一生与疾病斗争。1849年因参加农奴*运动被判死刑,临刑一刻钟改判西伯利亚服役,十年后返回彼得堡。“假死刑”改变他的生活,所以作者写出来的作品也与众不同。“不肯写赏心悦目的东西,把一切隐藏的东西翻将出来”“引发和刺激读者的思考”。一般公认他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三大巨人。这位“残酷的天才”用他以往的写作风格写下了这部深受好评的《罪与罚》。

  《罪与罚》以谋杀为主要线索。起初作家想写一个犯罪故事:一位大学生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用她的钱接济母亲和妹妹。然后他放弃学业,只身去国外,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事与愿违,*之后大学生精神崩溃,他投案自首,甘愿接受惩罚。而最后的构思是:23岁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筹借学费而*。经过侦探彼得罗维奇的多次问讯和“妓-女”索尼娅的感化,他最终认罪,并接受惩罚。在索尼娅身上,他发现了他一度丧失的人性。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索尼娅自愿跟随他,陪伴他。拉斯科尔尼科夫开始了新的生活。该部社会哲理性质的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便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了世界声誉。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也成为了学者争论的焦点。

  大学生洛迦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虚无主义者否定一切社会权威,坚称个人有绝对自由。由于家庭的接济一度中断,再穷极无聊中患上妄想症,把自己视作“超人”,有权力支配世界,制裁坏人。因

  此在此种偏激思想的控制下,他计划杀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读完乡下母亲的来信后他曾经动摇了,可是在小酒店听到一位军官与某大学生的谈话:一件小小的罪行可以换来数千的善事应该是值得做的。坚定了他的信心,除掉对人类毫无益处的虱子——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伊凡诺夫娜。拉斯科尔尼科夫在逐渐意识到他要*的同时也感觉到对*的厌恶。在谋划过程中他从未将“*”二字直接说出口只是用含糊的“那件事”来代替。当拉斯科尔尼科夫从丽莎韦塔——伊凡诺夫娜的妹妹和小贩的谈话中得知第二天晚上七点只有老太婆一人在家。次日主人公按他早已想好的计划将斧子藏在外套里来到伊凡诺夫娜家里,乘其不备将其砍死。不料,丽莎韦塔提前回来一并被杀。你可能会说他丧心病狂,但主人公是个有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青年。他对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同情以及在梦中因被折磨致死的老马而痛哭,对想要娶贫穷的妻子以便支配、统治她的鲁金的坚决拒绝等等。犯罪后的主人公精神极度紧张,当要走出警察局时,听到因老太婆凶杀案而拘捕了人,拉斯科尔尼科夫昏厥了过去。回到家后他把一切的赃物藏在一块大石头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认识了老马的女儿,一个“操贱业”的女孩——索尼娅,他的母亲和妹妹来到彼得堡。妹妹是为了他而嫁给鲁金,来这里是为了完婚。拉斯科尔尼科夫得知后坚决反对。他对她说:“就让我成为卑鄙的人,而你不应当……”家虽然很穷却充满爱。最后主人公的妹妹——杜妮亚嫁给了他的大学好友拉祖米亨拉祖米亨。而此时的主人公因*饱受良心的谴责,大病一场后更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而且侦探彼得罗维奇也开始怀疑他。终于忍受不住,他把“那件事”告诉了索尼娅,索尼娅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劝他去自首。经过苦痛的挣扎,在爱人的感化、母妹的温情、好友的开导、刑警的劝诱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戴着爱人送的十字架跪在中央的广场三吻土地高喊:我*啦。最后又向警察局自首。由于自己的坦白加上有利的旁证,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了心灵上的*,同时也赢得了索尼娅对他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犯罪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人性深处的邪-恶在作祟?批评家皮萨列夫认为,对社会的失望和绝望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原因之一。而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他是伟人,有权力而且有资格在

  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他举的就是拿破仑的例子。他宣称,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去*,包括像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样的“虱子”,因为这样将有利于共同幸福。作为知识分子,他脱离人民,而作为理性主义者他对生命始基缺乏兴趣。最终导致*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个人主义的高傲与宽恕一切和接受苦难的索尼娅的温顺形成鲜明的对比。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2)

——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人物形象分析1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处境和他卓绝的节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古代忠君爱国的典型人物,为后世所颂扬传唱,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首先,我们可以从《苏武传》中看出苏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当单于使卫律劝降时,苏武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引刀自刺。苏武以他的举动表明他忠于汉朝绝不变节的决心。而又有谁会有他那份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心呢?连李陵这样的将领都劝他投降,苏武也不为所动,表明心志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在私底下,在无人处,苏武也一如既往的坚定他的爱国心。当他听李陵说汉武帝驾崩时,“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无论在何时何地,苏武的忠君爱国之心都得到体现。

  反观那副中郎将张胜在卫律举剑威胁的时候,立刻请降。张胜这副贪生怕死的嘴脸,如何与苏武面对生命威胁时的巍然不动相比呢?到最后,连卫律都清楚地知道苏武的满腔爱国心,知道他绝不会投降。敌方单于对他的种种刁难也只是因为佩服他的气节而生出爱才之心。从敌方的表现中,更能看出苏武坚定高尚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

  其次,苏武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在面对叛国者卫律的劝降之语时,苏武痛骂卫律“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然而,在他面对同僚李陵的劝降时,他知道李陵的投降是事出有因。虽然李陵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苏武也只是说:“愿复勿再言。”对李陵充满理解和耐心。

  最后,苏武还是一个坚韧不屈、意志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人格高尚。天下大雪,单于不给苏武食物时,苏武“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都不死。单于没有办法,又不忍杀他,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处,对他提出种种刁难,并且连唯一的财务都被偷走时,苏武仍坚持下来。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从壮年到满头白发,都没改变他的"初心,至始至终都坚定他的爱国信念。这样难能可贵的*,这样坚韧的人,值得被名流青史,为后世所颂扬。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3)

——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贾母人物形象分析1

  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妻子,有两子—贾赦和贾政。她当时嫁到府上,是重孙媳妇,如今,她眼下也有重孙媳妇。在荣宁两府,男男女女377人(这个人数,是我一个个数出来的数据,仅限前八十回出现的不重复人物),可以说无人不知道这位老祖宗的权威。贾母熬到这个份儿上确乎不容易。当初来贾府,作重孙媳妇、孙媳妇和儿媳妇,多重的身份也就长辈、*辈儿一大帮,礼节、孝道她必然是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她那时自然是低眉顺眼,小心谨慎,察言观色,以讨她们的欢心。侍候丈夫管教儿子,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丝毫也不能懈怠,必须竭尽全力。同时因为出身大家,见过世面,且精明能干,便事必躬亲处理繁杂的家政,事无巨细。处处要照看得到,实非易事,那一份算计我们可想而知,所以宝钗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这话自然也有宝钗恭维老祖宗的意思,但也不难看出和想出,当年她也的确需要如此。老太太听完这话,既是自谦又是自耀的说:“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妈强远了。(第三十五回)”可见,贾母当年比眼下的王熙凤还要精明强干,善于理家。

  几十年过去,曾经的长辈以及丈夫相继过世,她终于熬出头,有了一大堆孙儿孙女,在辈分上和身份上都成了贾府至高无上的象征,她再不必对谁恭谦有礼,看着眼色过日子,她心理上的压力逐一散去,谁也不能指挥她或者限制她做什么了,于是,她在晚年,得到了一种真正的心理和身体的自由,所以她表现出活泼的近似少女的心态。她出生于金陵世家的侯门大户,受惯了宠爱,谁能对她进行管束?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她在娘家是多么的自由和顽皮“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座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姐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了。(第三十八回)”看看,她有多么淘气,大观园里的姐妹再玩也无非就是下棋、钓鱼、吟诗、开个夜宴,谁再也没像贾母小时候玩的那么尽兴吧?

  她害怕寂寞,喜欢热闹,正是因为她的年纪还不算大(刘姥姥那场戏了,可以看出她也就是六十几岁)身体还很硬朗,但她守寡多年,没有丈夫的相伴,她就更渴望沸沸扬扬的热闹来排解心头积压的那份对情爱的冲动和空虚,她出于大家子,所以她十分会享受,有一段描写我记忆非常深,意思就是带着刘姥姥听见小戏子们练戏,她说去亭子里隔着水听戏,声音最好听。她主动召集或主动参与

  后辈们的各种聚会。宝钗过生日,贾母主动出钱唤凤姐去备酒席(第二十二回),凤姐寿诞,她发起攒钱庆贺(第四十三回),探春初结诗社,赏桂花吃螃蟹,史湘云做东,她一请就到,兴致勃勃,并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第三十八回)”,芦雪亭即景咏诗,未请贾母,诗方咏罢,她竟然冒雪来凑热闹,“贾母来至室中,先笑道:好俊的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又说:你们只管玩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想起你们来,我也来凑个趣儿(第五十回)”。更别提来了刘姥姥,她愣是陪着逛了大半个园子。 为了以热闹排解内心对空虚的惧怕,她把她的爱尽意地转移在孙儿孙女身上,纵容他们,庇护他们,让他们总是围绕在她的身边,在这种氛围下,她的年纪好像也变小了,一起说笑,一起玩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谁可以责怪她,也无须顾及礼教的规范。

  她知道孩子们害怕贾政,所以,在她们玩闹的时候如果有贾政在场,她必定毫不留情地将贾政“赶走”,这也有她自己的一方面原因,如果贾政在场,也就时时提醒贾母她的身份,想得到彻底的放松就不可能。

  贾母爱她的儿孙们,但她更爱宝玉,爱宝玉绝不仅因为他是男孩儿,可以传宗接代,而是另有它因,看看贾母与众人去清虚观“祷福”那场戏里怎么说:“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个玉儿像他爷爷。 (第二十九回)” 知道了吧,她从宝玉身上,看到故去丈夫的影子这是贾母溺爱宝玉的原因,更因为此,她便将对丈夫的感情转在宝玉身上。她不许任何人伤害宝玉,哪怕是宝玉的父亲。当贾政笞挞宝玉时,她大发雷霆,宣称要回金陵去,贾政只有叩首认错的份儿,解释他教训儿子是为了光宗耀祖,贾母却说:“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这话的意思有说贾政的无能,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想念和崇拜。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4)

——变形记人物形象分析3篇

变形记人物形象分析1

  《变形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之后的故事。格里高尔是家中的长子,他负担着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同时还要偿还父亲之前经商失败欠下的大额债务,每天奔波劳碌,奢望着在偿还完债务之后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并帮助妹妹完成她的音乐理想。可是一朝祸至,在他变成甲虫之后,经理人惶恐地撤消了他的职务,家人也由刚开始的惊恐,逐渐变得忧虑、淡漠、厌恶并最终想要将他驱逐出去。就在格里高尔怀着对家人的失望、歉疚和爱安静地逝去时,家人们竟整理心情出门度假了,甚至在失去他后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本文延续了卡夫卡一贯的写作风格:作品明显带有荒诞的色彩,主人公的来历背景皆模糊不清,小说气氛虚虚实实,无妄之灾突然降临到主人公的头上,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这种困境,最终只能在愁苦中死去。文章中充斥着孤独、失落、陌生、恐惧、绝望的感受,深刻体现了现代人的困惑感和危机意识,极具发人深省的力量。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社会底层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的家庭人口简单,父亲经商破产,一蹶不振,母亲生病居家休养,不能劳累,妹妹上学,心理单纯。作者并没有对于格里高尔的外貌等特征着重叙述,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对他进行心理描写。格里高尔的日常生活、性格、他的愿望或者说他的生活目标,他在变成甲虫后的焦虑,考虑家庭以后的经济来源时的羞愧以及面对家人的惊慌厌恶时的绝望和痛苦,都是通过心理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格里高尔的内在性格主要有几个特点:

  第一,他非常的富有责任感。在他没有变成甲虫之前,他一个人负担着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尽管在工作中受尽上司的欺压和同事的白眼,并且繁重的工作已经快要压垮他的肩膀,他仍然不允许自己冒险换工作,只是梦想着可以在偿还完父亲经商欠下的债务后找个自由点的工作,并且攒下一笔钱帮家人改善生活。其实,格里高尔已经尽到了作为长子的责任,在自己工作这么辛苦的情况下,还为家中请了两个女佣帮助母亲和妹妹做家务。他还希望家庭条件能更好,妹妹能够永远单纯快乐的生活下去,可以完成音乐梦想,这些都成为了格里高尔鞭策自己的动力。而在他变成甲虫之后,依然将扛起家庭重担作为自己的责任。他焦虑着每况日下的家境,对父亲拿出私下积攒的钱财(要知道格里高尔为了还债和改善家庭生活几乎一刻不停的工作,父亲却从没有将这笔钱拿出来过)不仅没有生气、伤心,而是觉得父亲有先见之明,做得对。面对不得不出去工作的父亲、妹妹和帮别人做工的妈妈,他被“自责和忧愁压抑”着,“羞赧和伤心地浑身燥热”。

  第二,他善良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格里高尔对家人的爱无疑是深沉的。在他依然健康的时候,努力改善家庭境况。在他变为甲虫之后,看着母亲因为自己而晕倒,父亲气得哭泣,他自觉地缩回房间,不再出现在大家面前,告诉自己“必须静静地躺着,用忍耐和极度的体谅来协助家庭克服他在目前的情况下必然会给他们造成的不方便”;妹妹给他送食物的时候害怕看到他,他就将自己藏在憋闷的沙发之下,并且耗费巨大的体力拖着一条被单盖在自己暴露于外的身体上;甚至在父亲将一只苹果砸进他的背部时,他也只是艰难地乖乖地转身回到自己的卧室;终于妹妹厌恶地一再提出“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时,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最终,格里高尔在孤独和绝望中“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静静地消逝了。

  第三,格里高尔渴望追逐自由的生活。格里高尔即使在最辛苦的时候也依然怀揣着瑰丽的梦想,即过上自由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能够换掉目前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享受生活,那就是幸福的开始。虽然在之后,他变成了可怖的大甲虫,失去了追求自由的条件,但是在人生的最后,面对着恶意重重地现实社会,他无奈却又欣慰地选择了最后的解脱——死亡。这已经是他所能追求的最后一点自由了。

  这些性格构成了一个善良、可靠、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形象。可以说,格里高尔的心理变化是文章行文的一条重要线索。而文中的另外一条重要线索,则是格里高尔的家人对待他的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将这种转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尊敬、依赖、信任和喜爱。这个时期,格里高尔是整个家庭的支柱,所有的家人都在精神和经济上依靠着他。他是母亲心中善良、勤劳的儿子,她对他怜爱而温柔;他是父亲心中重振家业、改善家庭现状的倚仗,他对他信任而依赖;他是妹妹心中高大的无所不能的兄长,是她实现梦想的希望,她对他崇拜而关怀。大家已经习惯了格里高尔为家庭的付出,并且习惯了去享受这种付出,“不管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收钱的人固然很感激,给的人也很乐意,可是再也没有那种特殊的温暖感觉了”。这就使变故发生后格里高尔对家庭的影响所产生的巨大反差令人无法接受,出现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惶恐不安,内心关怀而不知所措,惧怕他也期盼他能尽快恢复正常。当格里高尔刚变成甲虫时,母亲受到惊吓,当场晕倒,父亲则是急得哭泣起来,妹妹甚至在他还将自己锁在屋子里不出来时就已经开始小声地哭泣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妹妹的懦弱和他对格里高尔的依赖程度之深。此时的母亲不敢见自己的儿子,父亲不愿见到他,只有妹妹担负起每天给他送食物的职责,虽然她也害怕见到甲虫状的格里高尔。秘书主任的落荒而逃,可以想见格里高尔的工作前景已经看不见任何光明了。整个家庭陷入一片迷茫之中。但是私底下,大家还没有将格里高尔彻底地当成异类,还在祈祷他赶快健康起来,也依然将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但是却是在确保他不会伤害到自己的情况下。正如格里高尔看到的那样,“清晨那会儿,门锁着,他们全都想进来,可是如今他打开了一扇门,另一扇门显然白天也是开着的,却又谁都不进来了,而且连钥匙都插到外面去了”。父亲开始工作了,并且有了惊人的转变。他以前“总是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晚上连站都站不起来”,手举一举就算是欢迎儿子回家了。可是现在“他身子笔直地站着”,“黑眼睛射出神气十足的咄咄逼人的目光”,头发也从乱蓬蓬变成一丝不苟的了。甚至父亲还“强壮”地将一颗苹果砸进了格里高尔的背上。父亲并不是真的虚弱到无法正常生活,母亲也不是不能工作,妹妹更不是只会打扮自己,但是格里高尔以前的付出被大家当做是理所当然的,这些人也就放纵自己沉溺在安逸的生活中。父亲宁愿将钱攒下来,也不愿还债让儿子可以早日实现愿望。大家都无视了格里高尔的痛苦。而当大家都能够自力更生时,格里高尔存在的必要性就被减弱了,从支柱变成累赘,尤其是他长期不复原,家人的耐心被消磨得干干净净,引起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冷漠、惧怕、厌恶、无法忍受。在这一阶段中,父母与妹妹都已经开始了各自的工作,但是之前安于享受的生活太幸福,辛苦的工作使大家逐渐失去耐心,变得暴躁起来。这其中,妹妹的转变最为明显。她逐渐对格里高尔不耐烦起来,经常忘记给他送饭,也不再关心他有没有吃。在格里高尔将房客吓走之后,妹妹终于忍无可忍地向父母提出“一定得将他弄走”,并且说已经照顾过他,仁至义尽了。最后,妹妹的一席话打动了父母——这肯定不是格里高尔,“如果这是格里高尔,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在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这句话倒是体现出了妹妹的确了解格里高尔的性格,他是特别替他人考虑的人,并且也确实想要离开了。可是格里高尔往日与妹妹的关系最是亲密,最终下定决心要问心无愧地抛弃他的人也是“温柔”的妹妹。这真是分外的讽刺。此时,家人已经将格里高尔从人的范围中驱逐出去,当成异类了。

  文章的两条线索彼此缠绕,共同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而又荒诞的世界——格里高尔一夜之间由人变成一只甲虫,这是极为荒诞的,然而更加荒诞的是格里高尔自身仅在最初的时候惊慌了一下,就*静地接受了现实。而格里高尔对家人百般付出,现在遇到困境,家人本应给与他无条件的帮助,但是他们却认为格里高尔无法再养家,将他当成累赘,毫无愧疚地抛弃了他。在他死去之后,家人们竟轻松地去郊游了。这种荒诞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但是在荒诞之外,作品给人的感觉又是无比的真实。因为作者采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

  格里高尔的动作与甲虫的生活习性一般无二,但是他所有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又都是属于人类范畴的。而结合格里高尔以前的生活状态,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家庭不辞勤劳,默默耕耘的格里高尔,本身就像是一只负重的虫子一样在社会上艰难地生存。那么,他丧失人的特性,异化成虫也就更加的令人信服。其家人对此作出的反应也是符合家庭情况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更加地令人感到真实。

  本篇文章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当时科技与工业迅猛发展,降低了人的价值,社会的商业化和金钱万能的世风,淹没了正常的人性。人与物之间相对立,物操纵人、奴役人。现代人受到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走向人的反面,亲人成为仇敌,关怀变成冷漠,人的本质被摧残,异化成非人。作者将荒诞的艺术构思与真实的叙事手法结合起来,触发了日常的*淡温情的生活当中不可能显示出来的矛盾冲突,深刻揭露了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家庭中人的冷酷自私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扭曲的人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的唯利是图的本质,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即人们在丧失创造价值或财富的能力,对社会不能再贡献力量时,就会被社会排斥、厌恶、边缘化乃至异化。所以,在《变形记》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异化,不仅是他身体的异化,更是他的处境的异化,也是人的心灵的异化。

  文章中也充斥着作者的孤独感、陌生感和恐惧感。卡夫卡在民族上没有归属感,在家庭中,由于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卡夫卡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精神压抑。加上孤僻敏感的性格和失败的爱情等因素都令卡夫卡沉浸在孤独、陌生和失落中。这些情绪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卡夫卡曾在一封信中说:“我在我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父亲之外,卡夫卡同妈妈和妹妹的关系很融洽,但是显而易见,在卡夫卡的内心,他并没有这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家人都不会抛弃自己”的信任感。也许,卡夫卡一直存在着某种恐惧,就像《变形记》中他写的那样,在自己遇到某种绝境,失去所有能力的时候,家人也会毫不犹豫地驱逐自己吧。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5)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3篇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1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

  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

  第一“好”:“那更好了。”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第五“好”:“好得很。”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也同意说:“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对周朴园来说,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简直再好不过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他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便不会顾念任何感情,完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真实嘴脸。

  二、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

  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是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是周公馆里的一家之主,最高统治者,家中所有的人,都得对他的言行唯命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18年前周朴园娶了蘩漪为妻,但他并不爱她。蘩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对蘩漪的关心爱护并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它的真正意义是对蘩漪的控制、专制,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专制。

  当他得知蘩漪竟敢违反*日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蘩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完全不理会;蘩漪想拖延,等一会儿再喝,他完全不依;不惜搬出家长的威严,用不可抗拒的口气逼着周冲劝母亲立即当面喝下,蘩漪不从,他又意正严词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伦理枷锁迫使蘩漪就范。要达到的目的,他不惜说出是要蘩漪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面对蘩漪,他没有爱情,但是他能在她的身上实现自己的独裁思想,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家庭的秩序和他本人的家长尊严,为了使他的专制得以继续。

  三、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他冷酷外表掩饰下的内心也仍有慈善的一面。剧本借侍萍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

  另外,我们在剧本中也看到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做到,但是周朴园是3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变过,要是没有真情恐怕是难以做到的。从他保留侍萍的相片、保留三十多年前陈旧的家具及穿旧雨衣和熟记侍萍的生日、夏季关窗等习惯中可以看出,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正如周朴园所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周朴园最终迫使周萍认母时说:“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我还在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气),我老了,刚才叫你走,我很后悔,现在既然你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忏悔,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绝非虚伪。

  从一些细节中,也能看到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影子,体会到他的温情,比如在蘩漪发烧以后叫仆人不要惊醒她,回家以后总记得看望妻子;当蘩漪跑到四凤家,在外面淋得一身湿时,周朴园叫她上楼,赶紧脱掉湿衣服等。此外,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都表现了周朴园温情的一面,再想到他对侍萍的那一番忏悔说明也还有些许“人性”,最后他捐了周公馆,去看望鲁妈、蘩漪的行为也使我们看到了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四、懦弱、无奈的受害者

  周朴园不仅是个悲剧的制造者,而且是个受害者。他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侍萍之间的爱情,葬送了侍萍的一身,他追求圆满,渴望“最完美的家”,但用了错误的手段“封建专制手段”实现他所认为的“最有秩序”而实际上是最无人性的统治。后来,家族败落,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与自己对立阶级的先进代表,和他在斗争着,他变得孤苦无依,没有了希冀,他被封建腐朽吞噬,无论他怎样费尽心机,怎样机关算尽,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不能挽救的。在时代的变化前进面前他是无奈的,只能接受。

  总之,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是辩证统一的,他既是当时社会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是“可恨之人”和“可怜之人”的结合体。话剧家曹禺对周朴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为*话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2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

  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

  第一“好”:“那更好了。”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第五“好”:“好得很。”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也同意说:“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对周朴园来说,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简直再好不过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他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便不会顾念任何感情,完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真实嘴脸。

  二、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

  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是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是周公馆里的一家之主,最高统治者,家中所有的人,都得对他的言行唯命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18年前周朴园娶了蘩漪为妻,但他并不爱她。蘩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对蘩漪的关心爱护并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它的真正意义是对蘩漪的控制、专制,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专制。

  当他得知蘩漪竟敢违反*日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蘩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完全不理会;蘩漪想拖延,等一会儿再喝,他完全不依;不惜搬出家长的威严,用不可抗拒的口气逼着周冲劝母亲立即当面喝下,蘩漪不从,他又意正严词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伦理枷锁迫使蘩漪就范。要达到的目的,他不惜说出是要蘩漪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面对蘩漪,他没有爱情,但是他能在她的身上实现自己的独裁思想,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家庭的秩序和他本人的家长尊严,为了使他的专制得以继续。

  三、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他冷酷外表掩饰下的内心也仍有慈善的一面。剧本借侍萍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

  另外,我们在剧本中也看到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做到,但是周朴园是3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变过,要是没有真情恐怕是难以做到的。从他保留侍萍的相片、保留三十多年前陈旧的家具及穿旧雨衣和熟记侍萍的生日、夏季关窗等习惯中可以看出,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正如周朴园所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周朴园最终迫使周萍认母时说:“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我还在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气),我老了,刚才叫你走,我很后悔,现在既然你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忏悔,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绝非虚伪。

  从一些细节中,也能看到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影子,体会到他的温情,比如在蘩漪发烧以后叫仆人不要惊醒她,回家以后总记得看望妻子;当蘩漪跑到四凤家,在外面淋得一身湿时,周朴园叫她上楼,赶紧脱掉湿衣服等。此外,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都表现了周朴园温情的一面,再想到他对侍萍的那一番忏悔说明也还有些许“人性”,最后他捐了周公馆,去看望鲁妈、蘩漪的行为也使我们看到了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四、懦弱、无奈的受害者

  周朴园不仅是个悲剧的制造者,而且是个受害者。他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侍萍之间的爱情,葬送了侍萍的一身,他追求圆满,渴望“最完美的家”,但用了错误的手段“封建专制手段”实现他所认为的“最有秩序”而实际上是最无人性的统治。后来,家族败落,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与自己对立阶级的先进代表,和他在斗争着,他变得孤苦无依,没有了希冀,他被封建腐朽吞噬,无论他怎样费尽心机,怎样机关算尽,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不能挽救的。在时代的变化前进面前他是无奈的,只能接受。

  总之,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是辩证统一的,他既是当时社会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是“可恨之人”和“可怜之人”的结合体。话剧家曹禺对周朴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为*话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3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

  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

  第一“好”:“那更好了。”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第五“好”:“好得很。”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也同意说:“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对周朴园来说,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简直再好不过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他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便不会顾念任何感情,完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真实嘴脸。

  二、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

  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是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是周公馆里的一家之主,最高统治者,家中所有的人,都得对他的言行唯命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18年前周朴园娶了蘩漪为妻,但他并不爱她。蘩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对蘩漪的关心爱护并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它的真正意义是对蘩漪的控制、专制,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专制。

  当他得知蘩漪竟敢违反*日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蘩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完全不理会;蘩漪想拖延,等一会儿再喝,他完全不依;不惜搬出家长的威严,用不可抗拒的口气逼着周冲劝母亲立即当面喝下,蘩漪不从,他又意正严词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伦理枷锁迫使蘩漪就范。要达到的目的,他不惜说出是要蘩漪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面对蘩漪,他没有爱情,但是他能在她的身上实现自己的独裁思想,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家庭的秩序和他本人的家长尊严,为了使他的专制得以继续。

  三、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他冷酷外表掩饰下的内心也仍有慈善的一面。剧本借侍萍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

  另外,我们在剧本中也看到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做到,但是周朴园是3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变过,要是没有真情恐怕是难以做到的。从他保留侍萍的相片、保留三十多年前陈旧的家具及穿旧雨衣和熟记侍萍的生日、夏季关窗等习惯中可以看出,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正如周朴园所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周朴园最终迫使周萍认母时说:“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我还在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气),我老了,刚才叫你走,我很后悔,现在既然你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忏悔,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绝非虚伪。

  从一些细节中,也能看到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影子,体会到他的温情,比如在蘩漪发烧以后叫仆人不要惊醒她,回家以后总记得看望妻子;当蘩漪跑到四凤家,在外面淋得一身湿时,周朴园叫她上楼,赶紧脱掉湿衣服等。此外,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都表现了周朴园温情的一面,再想到他对侍萍的那一番忏悔说明也还有些许“人性”,最后他捐了周公馆,去看望鲁妈、蘩漪的行为也使我们看到了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四、懦弱、无奈的`受害者

  周朴园不仅是个悲剧的制造者,而且是个受害者。他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侍萍之间的爱情,葬送了侍萍的一身,他追求圆满,渴望“最完美的家”,但用了错误的手段“封建专制手段”实现他所认为的“最有秩序”而实际上是最无人性的统治。后来,家族败落,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与自己对立阶级的先进代表,和他在斗争着,他变得孤苦无依,没有了希冀,他被封建腐朽吞噬,无论他怎样费尽心机,怎样机关算尽,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不能挽救的。在时代的变化前进面前他是无奈的,只能接受。

  总之,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是辩证统一的,他既是当时社会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是“可恨之人”和“可怜之人”的结合体。话剧家曹禺对周朴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为*话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扩展6)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3篇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1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ide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

  所以,奥涅金的形象是可怜的。他是一个“多余人”形象,生长在贵族社会里,然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又有伟大的理想,可是又没有出路,心中充满苦闷,最后导致玩世不恭。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物,将当时社会描写的淋漓尽致。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2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关于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静的状态。然而。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这段话是普希金对主人公奥涅金的“判词”,同时也像是作者本人的自画像。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倾注了普希金的全部热情,小说里有着诗人的种种幻想、喜怒哀乐和全部理解能力,它是诗人的整个生命、全副心灵和他所有的爱;因此说普希金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以探索自己精神苦闷的原因和思想出路并不为过,可以说,奥涅金的思想矛盾正是普希金的思想矛盾。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王智量甚至认为奥涅金形象就是普希金本人的真实写照。②奥涅金和南方叙事诗篇中的“俘虏”、阿乐哥等一样,都是贵族先进阶层的代表,不满现实、追求自由,但又心灰意冷、精神苦闷。他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以他的家业、财产、才智、社会关系和仪表风度而论,他在贵族圈子里可以说是个“天之骄子”。然而这个“骄子”却在时代的先进思想影响下成了“不肖之子”。他像拜伦笔下的英国贵族青年哈罗德一样,孤独优郁、到处漂泊,出于对社会的不满而产生苦闷彷徨的心理······一方面。他在上流社会鬼混,每天出入舞会剧场,到处寻欢作乐;另一方面,他又认真研读亚当·斯密、卢梭等先进思想家们的著作,力图用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空虚无聊。这两方面的互相冲突,造成了奥涅金思想上的极大苦闷。正是这种苦闷导致了他改革庄园摇役制为地租制的壮举。这次改革不仅体现了奥涅金自身价值的存在,是一次自我实现的努力,而且改革本身是对现有封建农奴制的冲击,涉及到社会制度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我们不能因为奥涅金最终没有走上革命道路而称他为‘聪明的废物’,更不能把他归入高尔基所说的那一类‘多余的人’的行列中去”。③因此,改革是奥涅金思想价值的基点和起点,自此他的思想价值出现了拔高的趋势。

  按照作者最初的构思,“女主人公的形象应该是对奥涅金形象提出的间题的回答,体现着贵族人物解脱精神矛盾的出路”。④达吉雅娜具有高尚而纯洁的灵魂、善良而纯朴的天性、真挚而深刻的情感等等。这些性格优点都来源于纯朴而自然的俄罗斯乡村生活环境。在普希金看来,这就是奥涅金克服精神矛盾的出路。达吉雅娜对塑造奥涅金形象有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诗人试图通过达吉雅娜来解脱奥涅金在精神上的矛盾痛苦;其二,通过达吉雅娜与奥涅金的精神矛盾,反映贵族先进人物脱离人民群众的认识。这样,在达吉雅娜与奥涅金相互比照中,奥涅金形象的内涵就显得更加充实、丰富了。

  达吉雅娜在小说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奥涅金的村居生活中,一次是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舞会上。作为纯朴幼稚的乡村少女的达吉雅娜向奥涅金求爱而遭到拒绝,作为雍容华丽的贵妇人的达吉雅娜被奥涅金追求而反过来拒绝了奥涅金,这前后两种关系的倒置变化,应作何解释呢?

  奥涅金为什么拒绝达吉雅娜的求爱?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在肯定奥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前提下,认为“奥涅金当时正在探索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他十分珍惜自己的自由,不愿以对妻儿的义务来约束自己,他尊重达吉雅娜”,⑦因而这一行为连达吉雅娜本人也承认是“高尚而正直的”;另一种观点在肯定奥涅金是“多余人”的前提下,认为“他的心灵己未老先衰,无力进发出相应的回报感情”,这一行为及其所作的解释“实际上不过是用来掩盖感情枯竭的遮羞布。”⑧且看奥涅金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在他给达的求爱信中):一、不敢贸然相信达的爱,“在您眼中我发现柔情的火花,可是我不敢贸然相信”。二、为了不丧失自由而宁愿过独身生活。在奥涅金心目中,自由高于一切,他离开莫斯科到乡下生活不正是为了这种神圣的自由吗?他声称:自己是拿幸福去换取自由的宁静,这铸成大错,因而受到了处罚,任凭达吉雅娜怎么处置。奥涅金的解释与第一种观点基本上相符合。希金在叙述了奥拒绝达的求爱之后立即转入对庸俗的朋友和庸俗的家庭生活的抨击,奥拒绝达的爱其真正原因似乎是“奥涅金出于对某种社会理想的朦胧追求而不相信达吉雅娜的爱会给他们双方带来幸福。”⑨

  奥涅金的性格十分丰富,普希金是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他的性格的,既有对奥涅金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地直接描述,也有诗人直接的抒情擂笔;既从达吉雅娜的角度去观察和剖析他的言行举止,也从连斯基的角度去陪衬和深化他的性格矛盾。奥涅金为什么与连斯基结成朋友而又亲手杀死了他?作者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连斯基这一形象,对于刻画奥涅金的性格及深化其矛盾有着重要作用。奥涅金与连斯基的性格截然相反,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冷静如冰,但是“时代的先进意识和对周围生活所持的批判态度把他们连结在一起了”。奥涅金企图克服空虚无聊的情绪,振作精神,想从连斯基这个受过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熏陶的浪漫主义诗人身上复活自己“远去的理想”和“爱好自由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说,连斯基的幼稚和狂想、爱好自由、喜欢幻想正是对奥涅金性格的`补充,连斯基就是奥涅金青春理想的化身。可是十二月党人的历史悲剧使普希金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他在这一惨痛的教训中看到整个贵族先进阶层的历史命运”。这位充满幻想的天真的浪漫主义诗人连斯基或者摆脱不了十二月人的悲惨命运或者成为“多余的人”,在俄—国都是一事无成的,因而普希金借奥涅金之手杀死了他,连斯基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死也象征着普希金抛弃自己从前的浪漫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奥涅金杀死连斯基于扼杀了自己的青春理想,等于在精神上杀死了自己,因而,与连斯基决斗这一行为便成了奥涅金思想价值波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将这一转折点纳入奥涅金思想价值波动的总进程中来看,我们将看到:奥涅金在经历了庄园制改革和恬静的乡居生活直到拒绝达吉雅娜的求爱时,其思

  想价值呈上升趋势,而从舞会上报复连斯基到与连斯基决斗,其思想下降,回到甚至低于起始水*,—首先因为他杀死了连斯基无异于扼杀了自己的青春理想,失去了唯一的朋友和友谊,精神上陷入更加孤独苦闷的状态;其次,决斗这一行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只意味着贵族阶层中的死要面子和毫无意义的“虚荣”,奥涅金在决斗之前也为自己在舞会上捉弄连斯基的过分行为“深深地悔恨”,内心极为矛盾,但他终于害怕社会舆—论的耻笑和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射出了罪恶的子弹。

  决斗之后的奥涅金,要么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永远消沉下去,要么否定自己的一切努力而再度回到莫斯科上流社会的淫乐生活中去;要么外出游离,体验下层人民的疾苦,更深刻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脱离人民群众正是十二月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他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在(奥涅金的旅行<片断>)中,诗人描绘过这样的情境;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奥涅金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苦闷;看到乡下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联想到自己半生的跋涉奋斗及其失败,他能不苦闷吗?“一种强烈的热情在我心中苏醒了!一种令人陶醉的苦闷又充塞着我火热的胸膛!”“我需要另一种景色:黄沙漫漫的山坡,小木房前的两株花揪树,栅门坍倒的栅栏,空中飘过的一片乌云,场院前的干草和垂柳浓荫下的一乱池水、一群小鸭的任意嬉戏。”这诗一般美的生活也许正是奥涅金早年改革和以后追求的理想境界吧。这一切都是他三年游离的收获。

  从以上简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波动的大概轮廓:改革—拒绝求爱—决斗—追求。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3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ide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

  所以,奥涅金的形象是可怜的。他是一个“多余人”形象,生长在贵族社会里,然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又有伟大的理想,可是又没有出路,心中充满苦闷,最后导致玩世不恭。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物,将当时社会描写的淋漓尽致。

推荐访问:人物形象 分析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3篇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1 俄狄浦斯的人物形象分析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