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8篇)

发布时间:2022-12-30 13: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8篇)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育儿初中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8篇),供大家参考。

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8篇)

篇一: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育儿初中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章程第条,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处、班主

  任、艺体组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三、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

  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第一,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1、读书活动、文艺汇演。2、诗歌朗诵比赛。3、学雷锋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

  4、看教育片电影写出观后感。5、清明节祭扫、制作节日小报。第二、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余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三)、在艺术课中体验美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将音乐、美术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龙头科目,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通过讲解造型、色彩、画法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意识。通过讲解乐理知识,说明不同的曲调、节拍、音符的特点,掌握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学会如何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四)、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1)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2)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

  (3)建设好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督促教师充分运用好网络教书育人。(4)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1)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3)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4)将学生板报及手抄报、校园广播、班级美化绿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美育工作氛围,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美育工作机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努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篇二: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X〕71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X〕69号)精神,大力推动学校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美育大方向;形成惠及全体、优质丰富和体系完备“三位一体”的学校美育大格局;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三维互动”的学校美育大平台;营造文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三联推进”的学校美育大环境。培养学生美育兴趣爱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工作目标到X年,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开设多样美育课程,普通高校开设公共美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课外美育活动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到X年,基本实现学校美育设施设备和教师队伍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美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

  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与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二、重点任务(一)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进一步凸显美育课程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美育课程目标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和改进艺术课程及其教学为主体,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促进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加强美育实践教育活动。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根据大、中、小、幼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教育类别,按照国家规定科学定位学校美育课程目标。(二)加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等。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美育课程建设计划,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美术、音乐课时安排达到规定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校本美育课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美育课程资源。要以音乐、舞蹈、戏曲、朗诵、绘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以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以班级为基础,大力开展合唱、课堂器乐、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朗诵、影视、书法、篆刻、剪纸等教学模块。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

  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形成本地本校美育特色和传统,做到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初中毕业时掌握2项以上艺术技能。

  (三)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1.积极推进美育示范特色校建设。建设20所美育示范特色校,取得一批美育综合改革实验成果,引领带动学校美育整体发展。中小学校要按照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结构科学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形式多元化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美育课程。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注重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合力。2.加大美育特长生招生力度。要按照一校一特色的要求,统筹规划各中小学艺术门类。各县(市、区)要选定2~3所优质初中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根据学校特点,协调制定特长生招收项目,要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中培养,打造学校美育教育特色品牌。高中阶段要做好初升高美育艺术特长生的上下衔接,扩大特长生的招生规模。鼓励高中阶段差异化、特色化办学,对招收音乐、美术特长生成班级规模的学校给予教学器材配备、外聘专家授课经费支持。努力建设中小学器乐、舞蹈、合唱等学生艺术团体,逐步形成学校艺术特色。(四)强化学校美育教育科研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成立X市美育综合研究中心,充实完善X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委员会。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研队伍建

  设,配备美育学科教研人员,加强对中小学美育教学的指导。配齐配好教研机构美育器材,为教研员提供专业提升的必备条件。探索建立县(市、区)美育中心教研协作机制,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美育质量大数据分析方法等,促进美育教学质量提升。设立若干个市级美育专项课题,开展市、县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美育类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大力开发整合、汇集引入与国家课程教材配套的中小学校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依托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包括偏远农村学校在内的各中小幼学校,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学校积极开展美育校本教研,支持学校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美育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1.加快解决美育师资短缺问题。要严格按照美育课程方案规定,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美育授课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美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美育教师并保证美育教师专职专用。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确保X年美育师资配备全面达标。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担任兼职美育教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

  2.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试行“美育教师多校走教模式”,统筹调剂,鼓励工作量不饱和的美育教师在同一学区内或邻近学校间多校任教,特别是在村小、教学点间轮流任教,教师绩效考核予以倾斜,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交通及生活补贴。

  3.实施美育师资提升计划。建立美育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师资的水平。以3年为周期,每年持续轮流开展美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美育教师教学观摩。鼓励成立美育校际协作联盟,发挥美育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加大农村美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实施美育教师专项技能培训。进一步支持美育名师成长,市级美育名师工作室指标单列,向美育学科倾斜。

  4.保障美育教师相关权益。职称评聘要特别关注美育课骨干教师,美育教师参加各级竞赛、艺术展评、指导学生参加美育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要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条件,确保美育教师在职务评聘、骨干培养、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美育学科市级以上名师、省学科带头人职数特岗单列,不占本单位职数限制,实行特评特聘。美育教师承担的课后辅导和社团美育辅导、艺术实践活动和各类艺术竞赛等工作,要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常年开展学校合唱团、舞蹈团、管乐队等超过25人以上艺术社团训

  练的主要指导教师,在对照参加职务评审和聘任时,按课外活动校级辅导员待遇处理,并对照《X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第二十九条,其担任艺术社团指导老师年限按班主任工作年限计算。美育教师创作的作品经省级认定后在职称评聘中可作为教育教学成果。

  (六)广泛开展美育活动各中小学校应着力实施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计划,将美育实践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要将美育活动纳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艺术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要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各校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艺术周或艺术月);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巩固提升“班班有歌声”活动成果,继续开展学校校歌创作工作,到X底实现全市校校有校歌。设立X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隔年各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和一次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幼儿师生美术作品展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集体项目单项(合唱、舞蹈、器乐)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一次书法比赛和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各县(市、区)均要举办相应的选拔比赛。X年底前,每个县(市、区)和X经开区至少建成县级重点培养的教师或学生合唱团、乐团、舞蹈团各1个。到X年重点建设10个市、县“教师艺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10个“学生艺

  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注册认定30个校级学生艺术团,组织开展全市“优秀学生艺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评比。

  深入开展“乡土(民间)艺术进校园”“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创建2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20所“经典诵读特色学校”,20所“绘画艺术示范学校”、20所“民间工艺(剪纸、泥塑等)艺术特色学校”,努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特色,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到X年,建成一批校园文化内涵丰富的“美育教育示范学校”或“中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学校”。

  (七)整合校外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努力提升美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文教结合工作平台作用,利用市县两级文化艺术场馆和人才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各类文化场馆,开展现场教学;鼓励高等院校和X艺术学校在中小学校建立对口支持基地。引进高水平文艺演出项目进学校,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学校要加强整合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条件鼓励民间文艺社团、协会和艺术培训机构、文艺专业人士进学校免费服务,尝试在学校建立艺术工作室、设置兴趣班,搭建美育工作社会支撑平台。学校、学校少年宫要与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开放灵活的美育资源共享平台

  (八)大力推进学校美育设施设备标准化实施中小学美育设施设备改善计划,建立中小学美育器材补充机制,确保到X年学校美育设施设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快音乐、美术功能教室的建设,按照教育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配齐配好音乐、美术设施设备配备器材。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校,要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开发建设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相关艺术功能室,如形体舞蹈室、器乐室(含器材室和排练厅)、电脑音乐创作室、书法与篆刻室、工艺制作室、陶艺室等活动室及相关器材,有条件的配备小型音乐厅,确保学校美育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三、保障措施(一)强化学校美育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管委会要将美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将美育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抓紧抓好。建立健全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美育工作机制,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学校美育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充实完善X市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美育教育工作中的协调和专家咨询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二)强化学校美育制度建设

  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的管理规章,确保学校美育规范运行。积极建立和完善学校美育测评制度,扎实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抓好一批试点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开展音乐、美术学科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点,积极探索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中招录取依据之一。制订符合高校艺术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促进高校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实施中小学美育工作自评制度,自评结果向社会公示。实施学校美育工作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社会发展局每年要编制和发布学校美育年度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学校美育经费保障建立学校美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市县两级大型美育教学与美育活动经费。鼓励各县(市、区)筹措和利用社会资金对农村中小学美育“走教”教师和兼职教师给予专项补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结合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计划,加强学校体艺综合楼、音乐美术教室建设等。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美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从X年起,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和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计划,支持美育器材设施配备、示范特色学校建设和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美术文学社团及乐团建设。确保美育课堂教学、教师进修、兼职教师聘请、改善学校美育设施设备和举办有关美育实践活动的投入,并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四)强化学校美育考核督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管委会要将学校美育工作作为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要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师评价体系。每年进行全市中小学校艺术基础性工作考评,每3年组织一次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质量监测。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美育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方履职尽责,推动学校美育教育健康发展。

篇三: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X〕71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X〕69号)精神,大力推动学校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美育大方向;形成惠及全体、优质丰富和体系完备“三位一体”的学校美育大格局;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三维互动”的学校美育大平台;营造文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

  “三联推进”的学校美育大环境。培养学生美育兴趣爱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工作目标到X年,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开设多样美育课程,普通高校开设公共美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课外美育活动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到X年,基本实现学校美育设施设备和教师队伍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美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与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学

  校美育体系。二、重点任务(一)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进一步凸显美育课程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美育课程目

  标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和改进艺术课程及其教学为主体,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促进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加强美育实践教育活动。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根据大、中、小、幼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教育类别,按照国家规定科学定位学校美育课程目标。

  (二)加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等。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美育课程建设计划,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美术、音乐课时安排达到规定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校本美育课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美育课程资源。要以音乐、舞蹈、戏曲、朗诵、绘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以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以班级为基础,大力开展合唱、课堂器乐、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朗诵、影视、书法、篆刻、剪纸等教学模块。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形成本地本校美育特色和传统,做到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初中毕业时掌握2

  项以上艺术技能。(三)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

  1.积极推进美育示范特色校建设。建设20所美育示范特色校,取得一批美育综合改革实验成果,引领带动学校美育整体发展。中小学校要按照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结构科学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形式多元化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美育课程。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注重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2.加大美育特长生招生力度。要按照一校一特色的要求,统筹规划各中小学艺术门类。各县(市、区)要选定2〜3所优质初中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根据学校特点,协调制定特长生招收项目,要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中培养,打造学校美育教育特色品牌。高中阶段要做好初升高美育艺术特长生的上下衔接,扩大特长生的招生规模。鼓励高中阶段差异化、特色化办学,对招收音乐、美术特长生成班级规模的学校给予教学器材配备、外聘专家授课经费支持。努力建设中小学器乐、舞蹈、合唱等学生艺术团体,逐步形成学校艺术特色。

  (四)强化学校美育教育科研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成立X市美育综合研究中心,充实完善X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委员会。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研队伍建设,配备美育学科教研人员,加强对中小学美育教学的指导。配齐配好教研机构美育器材,为教研员提供专业提升的必备条件。探索建立县(市、区)美育中心教研协作机制,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基

  于“互联网+”的美育质量大数据分析方法等,促进美育教学质量提升。设立若干个市级美育专项课题,开展市、县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美育类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大力开发整合、汇集引入与国家课程教材配套的中小学校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依托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包括偏远农村学校在内的各中小幼学校,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学校积极开展美育校本教研,支持学校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美育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1.加快解决美育师资短缺问题。要严格按照美育课程方案规定,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美育授课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美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美育教师并保证美育教师专职专用。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确保X年美育师资配备全面达标。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担任兼职美育教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2.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试行“美育教师多校走教模式”,统筹调剂,鼓励工作量不饱和的美育教师在同一学区内或邻近学校间多校任教,特别是在村小、教

  学点间轮流任教,教师绩效考核予以倾斜,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交通

  及生活补贴。

  3.实施美育师资提升计划。建立美育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美育教

  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师资的水

  平。以3年为周期,每年持续轮流开展美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美育教师教学观摩。鼓励成立美育校际协作联盟,

  发挥美育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加大农村美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实施美育教师

  专项技能培训。进一步支持美育名师成长,市级美育名师工作室指标单列,

  向美育学科倾斜。

  4.保障美育教师相关权益。职称评聘要特别关注美育课骨干教师,美

  育教师参加各级竞赛、艺术展评、指导学生参加美育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要

  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条件,确保美育教师在职务评聘、骨干培养、

  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美育学科市级以上名师、省

  学科带头人职数特岗单列,不占本单位职数限制,实行特评特聘。美育教师

  承担的课后辅导和社团美育辅导、

  艺术实践活动和各类艺术竞赛等工作,要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常年开

  展学校合唱团、舞蹈团、管乐队等超过25人以上艺术社团训

  练的主要指导教师,在对照参加职务评审和聘任时,按课外活动校级辅导员

  待遇处理,并对照《X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第二十九条,其担

  任艺术社团指导老师年限按班主任工作年限计算。

  美育

  教师创作的作品经省级认定后在职称评聘中可作为教育教学成果。

  (六)广泛开展美育活动

  各中小学校应着力实施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计划,将美育实践活动实行

  课程化管理;要将美育活动纳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要内容,

  积

  极开展艺术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要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

  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各校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

  (艺术周或艺术月);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巩固提升“班班有

  歌声”活动成果,继续开展学校校歌创作工作,到

  X

  底实现全市校校有校歌。

  设立X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隔年各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和一次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幼儿师生美术

  作品展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集体项目单项

  (合唱、舞蹈、器乐)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一次书法比赛和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各县(市、区)均要举办相应的选拔比

  赛。

  X年底前,每个县(市、区)和X经开区至少建成县级重点培养的教师

  或学生合唱团、乐团、舞蹈团各1个。到X年重点建设10个市、县“教师

  艺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

  10个“学生艺

  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注册认定30个校级学生艺术团,组织

  开展全市“优秀学生艺术团(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评比。

  深入开展“乡土(民间)艺术进校园”“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创

  建2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20所“经典诵读特色学校”,20所“绘画

  艺术示范学校”、20所“民间工艺(剪纸、泥塑等)艺术特色学校”,努

  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特色,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

  术传承学校”和“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到X年,建成一批校园文化

  内涵丰富的“美育教育示范学校”或

  “中

  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学校”。

  (七)整合校外美育资源

  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

  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

  源建设,努力提升美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文教结合工作平台作

  用,利用市县两级文化艺术场馆和人才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各类文化场馆,

  开展现场教学;鼓励高等院校和X艺术学校在中小学校建立对口支持基地。

  引进高水平文艺演出项目进学校,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学校要加强整合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条件鼓励民间文艺社团、协

  会和艺术培训机构、文艺专业人士进学校免费服务,尝试在学校建立艺术工

  作室、设置兴趣班,搭建美育工作社会支撑平台。学校、学校少年宫要与教

  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开放灵活的美育资源共享平台

  (八)大力推进学校美育设施设备标准化

  实施中小学美育设施设备改善计划,建立中小学美育器材补充机制,

  确保到X年学校美育设施设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快音乐、美术功能教

  室的建设,按照教育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配齐

  配好音乐、美术设施设备配备器材。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校,要依据学校办

  学特色,开发建设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相关艺术功能室,如形体舞蹈室、器

  乐室(含器材室和排练厅)、电脑音乐创作室、书法与篆刻室、工艺制作

  室、陶艺室等活动室及相关器材,有条件的配备小型音乐厅,确保学校美育

  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学校美育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管委会要将

  美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

  将美

  育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抓紧抓

  好。建立健全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美育工

  作机制,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形成全社会关心、重

  视学校美育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充实完善X市学校艺术教育委

  员会,充分发挥其在美育教育工作中的协调和专家咨询作用。鼓励有条件的

  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美育教育活动。

  (二)强化学校美育制度建设

  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的管理规章,确保学校美育规范运

  行。积极建立和完善学校美育测评制度,扎实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

  作,抓好一批试点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开展音乐、美术学科纳入学生学业

  水平考试试点,积极探索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体系,并作为中招录取依据之一。制订符合高校艺术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

  评价标准,促进高校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实施中小学美育工作自评制度,自

  评结果向社会公示。实施学校美育工作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各县(市、区)

  教育行政部门和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社会发展局每年要编制和发

  布学校美育年度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学校美育经费保障建立学校美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市县两级大型美育教学与美育活动经费。鼓励各县(市、区)筹措和利用社会资金对农村中小学美育“走教”教师和兼职教师给予专项补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结合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计划,加强学校体艺综合楼、音乐美术教室建设等。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美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从X年起,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和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计划,支持美育器材设施配备、示范特色学校建设和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美术文学社团及乐团建设。确保美育课堂教学、教师进修、兼职教师聘请、改善学校美育设施设备和举办有关美育实践活动的投入,并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

  (四)强化学校美育考核督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区)管委会要将学校美育工作作为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要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师评价体系。每年进行全市中小学校艺术基础性工作考评,每3年组织一次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质量监测。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美育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方履职尽责,推动学校美育教育健康发展。

篇四: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等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艺术鉴赏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原则(一)普及性原则: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整体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二)多样性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问题

  为导向,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重点关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

  (三)整体性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三、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目标,完善美育制度、构建美育体系,提升美育课程建设和美育科研水平,强化学校美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挖掘整合和提升社会美育资源利用效果,大力推进美育网络资源开发和推广,强化学校美育评价、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整体推进我区学校美育工作建设。四、实施内容(一)建立学校美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要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主体,以审美化教学、学科美育功能开发为抓手,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按照课程

  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中小学、幼儿园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精神,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重视和加强美育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和实施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学校美育综合课程。

  (二)创新美育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探索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机制,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艺术、欣赏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作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内容。中小学、幼儿园要因校制宜,以“出彩顺河·阳光校园”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逐步形成本地、本校学生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中小学校要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操)、诵读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三)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方式。以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教

  学质量为导向,建立健全不同学段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与各学科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幼儿园可依托地方美育资源,广泛开展社会美育资源整合利用,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美育氛围。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栏、集会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激励向上、向善的内涵,使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践行言行之美;继续开展好“书香校园”“书法实验校”“品牌学校”评选创建,“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和比赛,做好最美师生、最美班级、最美校园等评优评先活动。

  (五)加强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美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并对农村学校予以倾斜;继续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育优质师资资源共享。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发学校美育课程,组织开展美育教师基本功大

  赛、艺术论文评选和专项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六)完善美育评价、督导制度。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区教体局结合每年的督导工作,对各中小学、幼儿园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各校(园)要根据工作实际,完善评估机制,制定评估细则,定期开展专项督导评估。

  五、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我区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区教体局成立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全区学校美育工作。(二)落实责任,协调联动。领导小组各成员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落实区教体局关于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发展美育的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评价办法,明确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联动,紧密协作,确保整个工作全面、高效、有序进行。(三)广泛宣传,确保效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广泛宣传加强美育的重要意义,努力争取社会理解和家长支持,营造我区重视美育、研究美育、推进美育的浓厚氛围,圆满

  完成学校美育工作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篇五: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注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融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总体思路以学校美育为特色,以打造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学科美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三、工作目标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

  3

  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工作任务1、统一思想,突出美育的重要地位。加强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美育提到应有重要位置。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创建美育特色学校的氛围,做到人人知创建、人人懂创建、人人会创建。2、发挥学科课程实施美育的主渠道作用。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要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中,系统普及美育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要积极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开发美育校本课程,为美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各学科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素材。全体教师要重视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积极挖掘学科中美育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艺术性,寓教于美,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在社团活动中实施美育。扎实做好社团的指导,在学校现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组建更多社团,逐步将社团活动做大做强,将社团真正建成学生全面

  4

  发展的舞台和美育实施的平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验美、享受美,自觉实施美育。

  4、积极搭建艺术体验实施平台。充分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会、演唱演奏会、书画比赛(展)等文艺类活动,在举办有关活动过程中,要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同时,体现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为全体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5、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学校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强大的美育功能。要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要重视教师的美育“身教”作用,通过教师美的仪表、美的言行为学生树立美的典范。

  6、以美辅德,德美融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布置学生行为美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美育德育活动,落实美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因素,大力倡导家庭美育,促进家校合作,改善学生发展氛围,使美育特色教育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处处体现学生言行美。

  7、加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适当公益劳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好品质。

  5

  8、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美育上台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情景交融、色彩丰富和直观互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具有现代气息和美感的美育资源和美育载体,有效支持各学科教学与美育的融合,积极构建美的数字化生存空间。

  9、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力求突出教育功能,营造育人氛围,展示学校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保障措施1、加强对美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监督美育实施活动,对美育工作进行评价。2、加强美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全员美育机制。学校着力培育美育师资队伍,通过校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外出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好美育的骨干作用。3、加强美育教科研工作。要将学校美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科研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科研方案,确定子课题,围绕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案,指导教师实施美育。各级部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营造浓厚的美育教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效果。

  6

  4、加强美育考核与评价。各部门要认真制定美育工作实施细则,并将美育实施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班级考核中,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

篇六: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县教体局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县教体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x办发〔20xx〕xx号)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x办发〔20xx〕xx号)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深化学校美育改革,大力提升XX县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遵循学校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问题导向,深化美育改革,强化美育保障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提升美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美育普及度和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水平大幅提升,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美育师资、器材、场所等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1年,广大学生美育素养普遍提升,建成一支业务扎实、

  相对稳定的美育教师队伍,形成相对完善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美育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

  1

  作用和鲜明特色的美育示范学校,构建中小幼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形成教育部门主导、相关部门配合、学校主体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美育发展格局。整合学校和社会美育资源,加强美育条件保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美育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三、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一)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增强课程综合性,重视艺术实践活动。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幼儿园美育要重点以艺术启蒙教育和趣味性艺术活动、艺术类游戏为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启、保护、培养幼儿美好、善良、和谐的心灵和情感,进而感受美、体现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发掘学生艺术潜质,引导学生艺术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精神,传授必备基础知识

  与技能,使学生掌握1项—2项艺术爱好或特长,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提供多种类别的艺术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丰

  2

  富学生审美体验,涵养学生情感态度,开阔学生人文视野,树立学生高雅精神追求。职业技术学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将来立足社会培养一技之长。

  (二)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合唱、戏剧、戏曲、影视、民族民间艺术等。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幼儿园要适当增加美育教育活动内容,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美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要增设舞蹈、书法、戏曲、陶艺制作等地方课程;小学阶段确保音乐课、美术课每周分别不少于2课时,初中阶段确保音乐课、美术课每周分别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器乐、戏剧等教学模块。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开好与

  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美育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特点,探索开设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美育课程。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开展宁夏花儿、回族舞蹈、剪纸、传统口弦、书

  3

  法、陶艺制作、泥哇呜、葫芦画等美育校本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严禁随意停上或挤占美育课时。

  (三)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将学生参与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情况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走进剧场欣赏优秀戏剧表演等。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确保每名学生每学期都能坚持参加至少2项以上的美育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歌舞剧、美术、书法作品展示等群体性活动,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实际,建立如合唱、民乐、管乐、交响乐、舞蹈、戏剧、戏曲、书法、剪纸、绘画、泥哇呜、电子琴等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形成学校定期举

  办、学生积极参与的美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县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拓展美育实践活动展示平台,高质量地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校园文化艺术节,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使活动成为推进艺术教育的重要平台。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严禁任

  4

  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

  (四)全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鼓励中小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教育局积极主动联系区内知名专家为我县师生进行学校美育的各门类讲学;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选派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美育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推动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形式进校园。各博物馆、专业协会、艺术演出团体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衔接,主动参与支持学校美育工作。

  四、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教学(一)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要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美育教育教学质量。县教学研究室、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设置艺术教育专业的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深入研究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理论

  和现实问题,为科学推进美育工作、更新美育观念、创新美育方法等提供服务。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县教学研究室美术音乐教研员要加强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总结以往在全区学生合唱艺术节获奖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校际交流观摩活动,以点带面带动全县中小学合唱队的整体水平,争取继续在每年自治区学生合唱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工作,

  5

  鼓励美术教师改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新美术课的教法,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做好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教学工作。

  (二)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加强学校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融合,探索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尝试进行艺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整合的多种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交流合作,加强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发挥美育综合改革成果辐射带动作用。抓

  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一批体现正确育人导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美育环境示范学校。依托XX县教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美育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扩大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

  (三)健全美育监测评价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培养具有扎实美育素养、掌握1项—2项艺术爱好或特长、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美育监测评价机制。各学校要探索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把学生美育素

  6

  质的培养和艺术特长的掌握作为监测核心,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抓好一批试点学校并及时总结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评价制度,建立校长负责制的美育工作自评体系,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综合自评中。教育体育局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以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艺术实践活动落实效果和学校美育质量作为重点进行全面评价。

  五、加大学校美育工作保障(一)补充配齐美育教师。教育体育局建立健全美育教师补充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配齐中小学美育教师,通过特岗计划和事业单位招聘、乡村教师计划(含公费师范生)等途径重点补充偏远、农村学校的美育师资,切实解决艺术学科教师

  短缺和转任其它学科的问题。实行县域内美育教师交流制度,鼓励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学校班级数和课外美育活动等指标,科学计算美育教师工作量。加强对艺术教师美育实践活动的规范管理,将美育教师承担的艺术活动的排练、课外兴趣小组、美育活动计入工作量。在职务评聘、评优评先、进修培训等方面,保证美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二)提升美育师资素质。教育体育局和各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国培计划”和本校师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美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专题培训力度,增强

  7

  培训的针对性,原则上美育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美育教师赛课、基本功大赛、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等活动,不断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加大美育投入力度。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学校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配置标准,充分发挥美育场馆等设施设备的功能,满足美育教育教学和大型美育课外活动需求。

  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领导(一)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校美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履行发展学校美育的职责,将学校美育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日程,要定期研究、科学制定学校美育发展规划、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建立美育工作年度专题研究制度、美育课程专项检查落实制度,切实抓好美育各项工作的落实。(二)落实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责任,按照职能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三)注重宣传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美育氛围,加强对家庭美育的引导,宣传正确的美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教育体育局利用各级各类宣传渠道,构建起学校美育成果展示平台,大力宣传报道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支持学校美

  8

  育工作,为学校美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

  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改革、社会美育资源的统筹等方面,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为未来5年美育工作的发展画出了路线图: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

  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中国教育报)

  9

篇七: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美育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5〕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普及性原则:美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应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我市学校美育工作发展不均衡的难题,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多样性原则: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重点改善农村、贫困山区和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学校美育的教学条件,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因地、因校制宜,特色发展,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同时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局面。

  整体性原则:深化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借助京津冀一体化良机,融合先进美育理念,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三)总体目标。2016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开课率达到100%,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初中阶段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时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幼儿园阶段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美感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活动和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对幼儿进

  行美育。

  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器乐等校本课程。

  普通高中阶段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潜能发展,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职业院校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将美育与劳动、劳技教育相结合。

  市属高校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

  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普及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美术等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着重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

  (二)提升美育教研水平。要重视美育工作的教研和科研工作,市教育局每三年举办一次市级美育课、美育论文评选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大力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各学校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融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育人合力。

  (三)创新美育活动载体。市教育局根据实际,依托市艺术教育委员会每年举办一至两项有特色的专题文化艺术活动,以综合性学生艺术展演、单项文艺竞赛等形式,促进交流借鉴融合,使广大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美育生活。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艺术类课程、普及性美育活动和艺术类社团(兴趣小组)为重要抓手,通过每学期组织学生观摩一次文艺演出、观看三至四部优秀影片、举办艺术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开展传统文化(京剧、戏曲、国学等)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普及美育知识;中小学校要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通过加强对艺术类社团(兴趣小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艺术类社团(兴趣小组)在学生美育教育中的地位,组织成立学生合唱、戏剧、集体舞、啦啦操、美术、乐队等艺术活动小组或社团,丰富学生美育生活,实现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严禁任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

  (四)注重美育环境打造。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师资建设等)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一批体现正确育人导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美育环境示范学校。

  (五)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1加快解决美育师资短缺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按照美育课程方案规定,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美育授课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美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美

  育教师并保证美育教师专职专用。

  2保障美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授课、备课、进修、培训、竞赛、奖励、职称评聘、福利待遇、骨干教师、学科名师评优评先等评比中,美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享受同等待遇、机会,逐步建立美育名师人才库;合理计算美育教学工作量,美育教师承担的课后和社团美育辅导、艺术实践活动和各类艺术竞赛等工作,要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范畴,提高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试行“美育教师多校走教模式”,统筹调剂,鼓励工作量不饱和的美育教师在同一学区内或邻近学校间多校任教,特别是在村小、教学点间轮流任教,教师绩效考核予以倾斜,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交通及生活补贴。

  4创新高校美育人才培养模式。市属高校要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为基层学校培养“一专多能”型美育教师观念,适应美育发展形势,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积极在中小学校建立对口支持基地,推广专业院校毕业生到薄弱校“顶岗实习”工作经验,以教学和实践高度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幼儿园美育工作培养合格师资。

  5发展校外美育工作辅导员队伍。各级教育部门要联合和依托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组织选派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参与文艺

  支教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市艺术教育委员会要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艺术领域专业人才,充实美育教学力量。继续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团体、非专业的高水平文艺社团有计划地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聘请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进校园举办专题美育讲座、开设美育课程、成立相关工作室等。

  6推动美育师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将美育师资培训列入年度“三支队伍”培训计划,并带动开展农村美育教师培训;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协同培养美育教师的新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师资水平;学校要重视美育师资业务能力培养,加强校际经验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发挥艺术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保证美育教师每年参与各级专业培训不少于3次。

  (六)探索发展校外美育工作。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学校校内美育工作的补充,是学生校外美育工作的主阵地,要使用好项目建设、运转资金,发挥各功能室及设备设施的优势,开设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课程和艺术类活动项目,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施展才华、张扬个性提供广阔舞台。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校外活动场所,加强督导管理,在教师编制配备、场地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帮扶政策,确保校内外美

  育工作的有效衔接,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七)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重点扶持山区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网络平台,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将学校美育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履行发展美育的职责。教育部门要将学校美育工作作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各学校校长是所在学校美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美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将美育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整体工作、学校领导工作考核内容。

  (二)强化职责。建立健全由教育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美育工作机制,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发展的各项任务。教

  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我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作用,抓好美育工作实施;发展改革、财政、教育部门要制定完善支持学校美育发展的政策,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美育经费,完善和改造学校美育活动场地、设施并对大型美育活动予以支持,满足学校美育发展需要;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编制管理,合理调剂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多渠道补充师资;探索建立教育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强化社会文化环境治理,规范社会艺术考级市场,并在专业、人才、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等方面加大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支持,增强媒介宣传报道,推荐优秀美育作品;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要大力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社会、家庭等校外美育工作的实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三)完善制度。改革学校美育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美育综合改革。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完善学校美育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为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实施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各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自评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纳入校长考核内容,并通过教育部门官方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示自评结果。开展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抓好美育特色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全面总结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工作,编制年度报告。市属高校要制定符合高校艺术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市教育局要发挥艺术教育委员会的督导检查职能,将学校美育工作作为对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

  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和督导结果。

篇八: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以美育人创建美育特色学校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实国家美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不断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启学生诗意与智慧生活的重要手段。自创办之初,即确立了“立美兴校”的教育思想,倡导通过艺术的手段,启发学生掌握真知,培养真情,学做真人,让艺术教育真正为幸福人生奠基。提出了“用艺术改革我们的教育”的办学主张。把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学校工程的切入点,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志趣的培养,

  为学生的幸福与诗意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育特色项目理论依据

  用美育改革我们的教育——美育教育的理性思考与起步

  用美育构筑学生诗意与智慧的生活——艺术教育的大胆实践与艰辛探索

  用美育打造学校的办学品牌——美育教育的社会效应与价值体现

  美育特色项目实施办法

  1、实施“外引内培,双向成才”的美育教师资培训工程

  首先,在本校科任教师中物色一批有艺术兴趣和潜质的教师跟学生一道参与艺术的学习和训练,实现“双向成才”。其次是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投入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满足学生艺术学习的基本需要。开展艺术教育走的是一条“课余途径”,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兴趣活动,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艺术情趣。

  2、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拓展多元发展的空间。

  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立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其中篮球、舞蹈、国学、合唱、魔方、创客、九连环、手工坊、绘画、棋类、足球等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3、在环境建构上,努力彰显美育的魅力与个性。

  在环境的建构上注意凸显艺术的内涵,体现艺术的品位,使学校的环境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与个性。为学生提供艺术化的视听环境;此外还改变了教室成人化的布局,让学习环境充满了童趣,充溢着艺术灵性,优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

  4、以美促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以美促德。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开朗,心智健全,行为习惯良好。家长们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所在以美益智。很多学生通过艺术活动的参与改变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面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自信以美健体。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使学校体育从过去单纯的强身健体发展为寓审美、娱乐、益智、健体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丰富了体育的内涵。

  一、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19年,我校已初步形成美育课程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为此,我校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出具有民族、校本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美育课程,确保美育课程课时总量不少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占总课时

  的11%开设美育课程,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四大类、21项艺术课程教学模块。

  二、美育实践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

  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实行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校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表现作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学校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学校以表演、书法、创艺美工、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校的特色和传统,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舞蹈、朗诵等群体性活动。另外,我校还以艺术展演及学生合唱节、朗诵节、绘画节、才艺节等艺术活动为载体,推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

  三、美育实践活动人人参与在美育实践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宗旨,开展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举办艺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

  截至目前,学校已全部开展课外艺术体育活动,组建了2体育、文学、艺术以及科技与体育结合的学生社团。艺术展演和体育比赛实现了常态化、系列化,涵盖了100%在校学生,做到了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

  四、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实施美育工作自评制度,自评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本着导向性、发展性、多元性、整合性、操作性的原则,遵循“简便易行、客观公正、逐步深化”的基本思路,避免烦琐和形式化的评价方式方法,使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保证监测的信度和效度。五、多途径提升美育师资水平为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我校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学科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提倡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求各类美育教师组织、指导学校开展的美育实践活动计入教师工作总量。学校教师团队艺术素养在逐渐的提高,通过教师团队的艺术特色活动,不断开展技能训练、教学研讨、采风等活动。另外,通过开展音乐、美术教师校外学习活动,提升美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升美育特色艺术项目

  多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提升了的知名度,还打造了一个在区内艺术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教改名片。几年来,沈阳市青少年宫、沈阳市群众艺术馆、沈阳市教育局、大东区教育局、大东区青教办等单位对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和比赛中一直独占熬头。我校书法荣获首批沈阳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基地学校、辽宁省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翰墨薪传示范学校、辽宁省中小学传统书画艺术教研联盟理事单位;艺术作品被评为沈阳市艺术作品展示优秀组织奖;学校的合唱、戏曲、舞蹈获得区一等奖等荣誉称号。美育教育是人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是一个学校实现全面提升和发展的基础,对此,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有信心去抒写东站美育教育未来的奇迹。

推荐访问:我校开展美育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美育 可行性 我校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