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党的建设(5篇)

发布时间:2022-12-29 12:12:02 来源:网友投稿

公司法党的建设(5篇)公司法党的建设  新中国60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主要成就  和基本经验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课题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法党的建设(5篇),供大家参考。

公司法党的建设(5篇)

篇一:公司法党的建设

  新中国60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主要成就

  和基本经验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课题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回顾新中国60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历程,总结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60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1、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党的八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了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三大改造”和对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集中建设。使我国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此期间。国有企业参照苏联模式,实行党委一元化领导体制。党的建设工作从无到有。在探索中不断得到加强

  2、自1956年党的八大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十年。其间国有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点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力,化工为先导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增强了经济实力与国防力量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按照党的八大确定的方针。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一领导制度规定:党委是企业的领导核心。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如生产,经营,行政,后勤等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日常的生产和行政工作由正副厂长分工负责,正副厂长要接受党委的指示,并向党委负责。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四人帮”的破坏,使中国政治混乱。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国有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僵化,教条,组织建设充满着派性斗争。党的优良作风遭到严重践踏。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从思想、组织到作风,都受到严重干扰。

  4、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国有企业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又重新恢复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它也有很大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责权分离,党委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使之陷入大量的行政事务中不能自拔。有悖于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厂长(经理)的经营指挥权名存实亡。生产指挥系统遭到破坏和削弱,指挥不灵。无人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很难发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作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

  5、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在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始在部分工矿企业试行厂长f经理)负责制。并在试行中不断总结完善。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中党的组织要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企业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对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求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央

  决定。从1987年1O月开始,全国国有工矿企业要由部分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转向全部企业都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一决定,是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

  6、自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六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转轨。开始了大规模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热潮。在此期间,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先是实行厂长(经理)全面负责制。但由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党的组织准备不足,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被明显弱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从体制上扭转企业党建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又逐步提出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三句话”的企业领导体制。1997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来进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二、6o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建国以来,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大体经历了

  党委一长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通过积极探索”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五个阶段。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加快。面向国际市场的国有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利用企业党组织所具有的理论政策优势,组织纪律优势,党员队伍优势及群众工作优势等政治优势,更好地适应并参与国际化竞争,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三句话”的基本方针: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并正在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围绕建立科学,有效,约束力强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推进董事会试点工作。研究提出了出资人代表,经理人和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建立了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竞争上岗,民主选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探索建立了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新机制。一批优秀企业领导人才脱颖而出通过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开拓创新意识,战略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明显增强

  3、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建国6O年来,伴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底。仅中央企业党员总数就达392。8万人,党组528个,党委15173个,党总支13444个,党支部18.4万多个。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党员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列。为了

  人民的利益,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4、国有企业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意识明显增强。建国60年来。国有企业在不同

  的历史条件下。克服各种复杂因素对党员的消极影响。认真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提高全体党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广大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员干部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企业改革发展势头良好。达到了党员受教育,职工得利益,企业得发展的基本要求。

  5、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实效不断增强。坚持”融人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积极推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一是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弓1导社会舆论。全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就。宣传和弘扬国有企业典型事迹和精神。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积极培育诚实守信,服务优良,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企业精神,树立国有企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关爱职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形象。三是以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全面加强重组改制、关闭破产、停产和困难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并实施了稳定工作责任制。保证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6、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刻。《公司法》第19条明确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一条款为企业党组织合法存在,正常运转,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2005年1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制度法规。《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始终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结合”,努力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形成一套好的工作机制。探索一条有效的工作途径。努力将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和机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提出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较好的体制选择:明确了国有企业。要做到新建经济组织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调整经营管理组织的同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配备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努力把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使党员成为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

  三、60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1、必须树立和强化”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人民政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必须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绝不能有丝毫动摇。与此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gl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坚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以国有资产组成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第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第三,国有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首先是工人运动,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国有企业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职工群众是我们党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企业无论怎样重组改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肖0弱和淡化。同时还要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但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等。要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明确企业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规则程序。努力把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容具体化。

  3、必须把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能。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明确党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职责权限。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及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与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的关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出资人管人的体制和机制。继续探索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的有效途径。明确党委在企业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正确处理好党委参与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的关系。努力做到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保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权: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效。保证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尊重和体现。

  4、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工作要融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和党组织战斗力的主要标准。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创新和完善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适应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职工群众。要始终注意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继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个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致力于为国有企业建功立业,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企业领导班子,努力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5、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党要密切联系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和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国有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做好国有企业的群众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始终保持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搞好国有企业,尊重和维护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努力在企业中形成共建共享的和谐局面。

篇二:公司法党的建设

  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根据党章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1.地位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2.主要职责。(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教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引导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关心、热忱服务党员和职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3)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积极反映群众诉求,畅通和拓宽表达渠道,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

  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4)建设先进文化企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促使企业诚信经营。(5)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围绕企业发展创先争优,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促进生产经营。(6)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设置,健全工作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党员和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和带动群众组织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二、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3.健全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县以上地方党委一般要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统筹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单独为实体工作机构,并内设纪检机构;不具备条件的,可依托或挂靠有关职能部门,做到有人员编制、有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沟通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应设立企业党委或综合党委,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大量分散的规模以下企业,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实行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对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企业,可依托相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

  4.建立直接联系工作机制。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可由县以上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直接联系,重点指导党组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对一些社会影响大、党员数量多的大型企业党组织,可改变隶属关系,由县以上党组织直接管理。三、努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5.明确目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6.扩大组织覆盖。按照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重视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意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出资人入党。企业规模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出资人,可由县以上党组织做好教育、引导和培养工作,吸收入党时,应征求同级党委统战部门意见。引导和督促流动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3名以上正式党员、有条件成熟的,要单独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要以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为单位,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或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组建行业性党组织。联合党组织中具备单独组建条件

  的,要及时单独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站“孵化器”作用,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7.扩大工作覆盖面。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兼并重组的企业,注意保持党的工作连续性,妥善做好职工群众的分流安置和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四、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8.建立双向互动工作机制。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原则,注意取得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理解和支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同向、互促共进。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熟悉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了解上级决策部署、沟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党组织要邀请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相关活动,注重发挥企业管理层中党员和党员工会主席的作用,做好党的工作。9.探索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督促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按期换届。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除党组规定的党内活动外,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推动企业党组织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倡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

  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10.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对已确认身份但未及时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应组织其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便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信息卡制度。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1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实际,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按照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各地要逐级培育选树一批“双强六好”企业党组织,纳入直接联系和重点管理范围,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五、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12.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选优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党组织书记一般从企业内部选举产生,注意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人选,也可从党政机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党务工作者和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中推荐人选,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工作人才,再通过党内选举程序任职。重视选派优秀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提倡机关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从事党建工作。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企业主要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提倡不是企业出资人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也可以由党员工会主席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要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做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决议的组织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凝聚服务党员和职工群众、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践行者,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增强生机活力的引领者。13.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和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重视建立党务工作者人才库。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企业,要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探索设立党建工作论坛,为党务工作者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加强

  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作用。14.提升能力素质。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开展培训工作。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主要由县级党组织负责,市级以上党组织抓好示范培训。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天。对新任党组织书记要进行任职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务知识、群众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本领和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党组织书记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学习锻炼。15.强化管理和激励。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员群众报告工作以及述职评议等制度。研究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党组织书记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保障制度,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干好有发展。有条件的地方,上级党组织可给予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建立党组织书记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前向上级党组织备案制度。党组织书记因坚持原则遭受不公平待遇时,上级党组织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和支持。六、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16.加强教育培训。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教育培训制度,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对党员出资人,要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党规党纪和执行党的决议,自觉

  履行党员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非党员出资人,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各级党委组织、统战部门要共同抓好企业出资人教育培训工作。17.搞好服务管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可直接联系一批知名度较高、社会反映好的非公有制企业,经常听取他们对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有关方面在研究制定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法规时,要注意听取企业出资人意见,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对企业出资人的评先选优、政治安排,要事先征求企业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地方工会组织的意见,党委统战、组织部门要严格审查把关,重点考察其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党建工作等方面情况。对政治方向有偏差、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社会评价不良的企业出资人,要批评教育;对违纪违法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纪依法进行查处。七、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保障18.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地方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本地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作为市、县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定期研究、情况通报、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纪检机关和统战、工商、财政、商务、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协同做好有关工作。区别不同类型企业,加强分类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

  解决新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典型,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19.加强经费保障。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建立并落实税前列支制度。建立党费拨返制度,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可全额返还企业党组织,用于开展党建活动;还可以从各级党组织留存党费中,按照一定比例,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探索采取企业赞助、党员自愿捐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20.加强场所建设。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采取资源整合、企业自筹、上级党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党员数量较多、条件具备的企业,建设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倡导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共用、资源设施共享。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集聚的区域,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具体措施。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2012年3月9日印发

篇三:公司法党的建设

  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

  点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关键任务,是推动党建工作融入法人治理体系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几点思考

  1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016年10月,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党建工作事项写入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并随后在颁发的《关于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章程作了明确的部署,强调了国企改革中注重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1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能够有效地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015年以来,为了充分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在总体部署中,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公司法》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把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将党的领导渗透于公司治理各环节,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

  的神圣职责。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才能为国企属性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保证,为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组织前提。

  1.2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质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中国特色”就体现在通过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过程中来保证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石;通过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来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力;通过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来实现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上的组织领导。可见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1.3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策划和落实,都是由党务工作者执行的。因此,党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务工作者水平的高低。一支高素质、高能力水平、高执行力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可以有效的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这是因为,党务工作者不仅是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和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用的人力资源承担者。党务工作者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党务工作者通过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党组织反映到企业管理层,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职工群众和管理层的聪明才智,激发了职工群众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和觉悟,进一步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

  2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能力水平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才能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力量。

  2.1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把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

  理想信念指引着人的前进方向。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针对国有企业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其管理部门要积极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方式,切实增强党务工作者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教育和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托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的师资力量,定期对党务工作者进行轮训。通过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党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通过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党务工作者组织协调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党务工作者组织协调能力。

  2.2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把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

  党务工作是由人完成的。因此,必须为党务工作配备足够的人员。党务工作者的人数应根据国有企业的规模和工作量合理确定打造一支专职加兼职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国有企业组织部门应把党务工作者界定为一类专业人才,并将其纳入人才信息库。注重从自身党员队伍中培养和选拔,把党员队伍中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党务工作、有潜力的优秀分子选进党组织班子,进一步充实党务人才队伍。加强实践锻炼,把业务能力提升和党务工作能力提升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务工作者开展经验交流,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在做好本职工作中,掌握党务工作的全面要求,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2.3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把党务工作者队伍目标管理的规范作为基础

  建立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党务工作者工作的“内动力”。通过拓宽党务工作者的职业晋升通道,在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件方面与其他岗位保持一致,以此使党务工作者在晋升和薪酬上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党务工作者荣誉制度,增强党务工作的岗位吸引力。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党务工作者明确的工作目标,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对党务作者实施岗位目标管理,使党务工作者将更多精力和时间将基础性工作做实、做好,按照相关党

  规的要求,规范、科学的落实各项党建活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结语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组织保障,也是有效推进党组织有机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把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把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把党务工作者队伍目标管理的规范作为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新伟.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02):24+47.

  [2]袁君丽.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02):24-25.

  [3]刘丽娜.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6):151-152.

  [4]张世春.谈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J].智库时代,2019,(45):23+60.

篇四:公司法党的建设

  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对党建工作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下大力气抓好机制建设并在创新上取得突破以此来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近几年来中远集团党组高度重视企业党的建设按照中央和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取得了较大成绩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建设机制汇报材

  料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建设机制汇报材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四中全会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决心和魄力,呈现很多亮点,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机制建设贯穿在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在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制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石和重中之重,就我们企业而言,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如果滞后于企业发展,党建工作就缺乏活力。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对党建工作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下大力气抓好机制建设,并在创新上取得突破,以此来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推进“三大机制”建设的动因近几年来,中远集团党组高度重视企业党的建设,按照中央和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围绕中心,服务

  1/8

  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困扰我们工作的难题亟待破解。为此,联系中远集团实际,我们确定把党建动力机制、职工思想状况常态分析机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机制作为突破口。这是因为:第一,创新党建动力机制是着力解决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缺乏动力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影响和制约企业党建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作缺乏内在动力,难以持续改进、自我完善和创新突破。动力问题是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动力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党建工作淡化、弱化、边缘化趋势就不能扭转,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动力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第二,创新职工思想状况常态分析机制是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企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有的企业职工上访、群访事件时有发生,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这些企业在职工思想状况常态分析工作上还相对滞后的问题,随意性较大,没有成为企业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没有形成双向互动的信息共享机制,缺乏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缺乏迅捷有效的职工诉求反映渠道,缺乏

  2/8

  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有力指导。通过建立职工思想状况常态分析机制,就能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效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并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第三,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机制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工作优势,实现“两手抓、两手硬”,提高企业软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多年来,中远集团坚持把班子建设、基层党建、反腐倡廉、群众工作和企业文化统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来下达和考核。通过每年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和下达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的做法,实现了与经营业绩指标挂钩考核,对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近年来精神文明任务考核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定困难。比如,考核内容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考核指标量化不够,针对性不强;考核方法相对单一,科学性不强;考核尺度不统一,客观性不强等等。我们将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机制,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考核的科学性、导向性和权威性,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三大机制”建设的初步设想“三大机制”建设,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整体谋划、科学设计、系统搭建和强化执行上下功夫、求突破。

  3/8

  构建党建动力机制,努力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强化价值认同,解决思想动力问题。各级领导人员都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建工作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党章》和《公司法》赋予企业党组织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党建工作不单纯是党务部门和党务工作人员的事,各级行政业务部门、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同样肩负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充分理解、全力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二是纳入管理体系,解决组织动力问题。各单位必须从党建工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作为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把党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把党务工作人员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三是搭建岗位平台,解决成长动力问题。党务工作岗位是培养各级领导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个平台作用。四是拓宽发展渠道,解决再生动力问题。按照“高进、优培、严管、宽出”的原则,高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建设机制汇报材料第2页度重视、切实加强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主管部门要研究出台加强企业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系统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入口、打通出口,使党务工作人员活起来、流起来、有盼头、有奔头,形成党务人才不断涌现、持续成长发展的良性循

  4/8

  环,从根本上改变党务工作人员选拔难、安心难、后继乏人的局面。五是完善绩效考评,解决工作动力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科学考评体系研究,使党建工作成果易于体现、便于考核,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应有的理解尊重;同时强化绩效考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努力克服党建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

  构建职工思想状况常态分析机制,一要注重制度建设,解决职工思想状况分析的常态化问题。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和形势任务变化,科学选择确定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的时机、主题、内容、范围和方法。企业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企业重大改革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后,以及内外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期,都要及时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二要注重资源整合,解决职工思想状况分析的系统化问题。各级党组织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资源整合,自上而下形成总部与各单位之间职工思想状况信息及时收集、有效传递、迅速反馈、渠道畅通的工作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职工思想状况动态分析网络体系。三是注重载体创新,解决职工思想状况分析的信息共享问题。自上而下建立职工思想状况信息报告制度,通过信息简报、专报、快报、月报等形式,层层报送基层一线职工思想动态。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及时做好信

  5/8

  息分类整理和发布,实现各层级的信息共享,为企业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四是注重分析研究,解决职工思想状况分析成果的转化问题。重视加强职工思想状况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工作人员分析研究思想状况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各级政研会平台,建立定期职工思想状况分析研究制度,形成有前瞻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探索建立职工思想状况信息分级预警制度,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将思想状况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凝聚力量的实际行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应对”向“超前预测”的转变。

  构建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机制,一是把握考核的目标方向,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的目标和方向,应能够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状况,能够检验和评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情况,更好地体现考核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比性和操作性,真正达到奖优罚劣,激励先进,触动后进,改进工作的目的。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考核组织领导。各单位都应成立由企业主管领导挂帅、党委工作部门牵头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考核机构,成立专门考核组赴基层单位开展现场考核。建立考核机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情况,交流沟通信息,研究具体问题和重点工作,切实发挥工作机构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合理确定考核方式,强化职能部门日常考核。

  6/8

  结合实际确定具体的考核周期,同时将考核组的年终现场考核与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了解考核结合起来,增加日常工作了解和专项考核的比重。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领导班子进行大的调整、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不理想、社会公众认同度明显下降、员工满意度极低等情况时,必须组成专门考核组进行现场考核。各单位应每半年组织一次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整改,并于年终上报自查结果。四是科学确定考核维度,提高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科学设计考核标准,合理确定考核维度。考核指标既要包含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常态化项目,也要包括根据企业年度中心工作及时做出补充调整的新增指标。合理确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加大定量指标的比例,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可细化设定三级指标,增加状态性描述,增强考核的可评比性。五是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精神文明建设要开展效果评估,从企业公众的认同程度、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的影响力等评价其社会效果;从精神文明建设功能发挥对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服务质量、和谐稳定等方面的贡献率上评价其自身效果。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效果评价体系,既要考核工作做没做,更要考核工作成效好不好;既要考核社会评价、又要考核企业价值贡献。六是严肃考核结果,增强考核权威性。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考核结果要坚持

  7/8

  按20%的权重比例,与领导班子年薪兑现挂钩,与经营业绩指标考核同步实施。对于未按要求落实的考核项目,当年按考核分数核扣分数,第二年仍未落实的加倍扣分,第三年还不落实的扣掉该单位全部精神文明任务得分。

  综上所述,“三大机制”建设是保证提高中远集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今年,我们已将这“三大机制”建设列入中远集团党组20xx年工作的关键项目。目前,已正式启动,成立了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工作机构,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我们将按照工作计划,开展进行深度调研,搞好制度设计,形成每个机制的基本框架,待条件成熟后施行。通过“三大机制”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开创中远集团党建工作新局面,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8/8

篇五:公司法党的建设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7期

  一、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必要性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不仅能够解决两种制度的冲突,还能促进党建理论的发展,对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好处。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必要性如下:

  (一)有利于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共同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改革。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公司治理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公司制度,在市场环境中经历了无数的考验,但始终没能把政治组织作为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我国,企业不单为一个盈利组织,也是政治组织的载体。新《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应根据党章规定设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公司还应该为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公司法》的强制规定,促进了党组织和企业治理两种制度的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完善党建理论

  企业党建是根据我国政党建设理论来开展工作的。然而,企业性质和经营情况的差异,要求企业党建应有所差异。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占据我国经济形态的大部分,国有经济与行政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类似,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也包含了企业党建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党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从企业党建的目标来看,企业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党章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任务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支持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依法行使相应的职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党组织在关键时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从公司治理来看,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维护企业职工、股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公司治理对企业经营成败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平衡董事会、职工、股东之间的权益关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减少甚至避免决策失误;二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加大企业投入,保证全体员工的利益,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因此,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运行方式、机构设置方面有所不同。

  (二)协同作用分析

  协同作用最初产生于德国激光试验中。协同作用认为,在复杂系统中既存在相互独立运动的现象,也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现象。在大型企业中,协同作用更加明显。虽然企业各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规模大小和行业种类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内部所述的各部门、各单元及人员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特定的经营情况下,如果能对这些公司进行有效配置完善,能为公司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协同经济。

  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模式分析

  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结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模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一)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需具备的条件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探讨具体的模式之前,应对实践中的各种假定证明进行分析。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对我国党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公司法》的修订,再次重申了企业党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组织作为一种很好的人力资源、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是企业发展应重视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完善,企业改制还不够彻底,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党组织作为一种约束力量和监督力量,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根本目标是生存和发展。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企业党组织具有政治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中,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模式

  第一,联席会议。该模式是董事会与党委会分权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平面联合模式。一般来说,实行这种模式的企业,董事会与党委会的权力地位相等,且分工明确。在联席会议制度中,党组织应作为企业独立组织,以专职党务人员的身份来从事党务工作,董事会成员与党委会成员不能同时兼任。联席会议由董事会和党委会负责人召开,主要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问题决策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目前,该种制度一般只有部分国有企业采用,主要是因为党委会与企业经济发展相分离,党委会只从事党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了解,因而丧失了重大决策话语权。第二,交叉任职。交叉任职指的是董事会成员与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的方法。这种模式的应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合资企业中。这种模式能大大缩短董事长和党委会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过程,减少甚至消除企业内耗,降低了企业经营中的体制成本,也使企业运转自如,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结语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制度、企业规模、企业党组织的层次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方法、方式、程度都应该有所不同。从根本上说,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不仅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应该加强党组织建设,保证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为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参考文献

  [1]

  初明利,张敏.民营企业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的思路与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6.

推荐访问:公司法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公司法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