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19篇)

发布时间:2022-12-27 14:12:03 来源:网友投稿

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19篇)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课7门省级优秀课12十二五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申报年度申报课程名称级别落实情况20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19篇),供大家参考。

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19篇)

篇一: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课7门省级优秀课12十二五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申报年度申报课程名称级别落实情况2011综合商务英语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1商务英语阅读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1商务英语听说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1国际贸易实务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1商务英语口译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1英语写作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2商务英语笔译院级重点正在实施2012商务英语阅读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3国际贸易实务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3综合商务英语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4商务英语口译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4商务英语听说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4英语写作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5商务英语笔译校级优秀计划实施2014商务英语阅读省级优秀计划实施2015综合商务英语省级优秀计划实施3教材建设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商务英语专业“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华桥外国语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评估整改工作,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加强内涵建设,加强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二、专业发展现状1.自然情况(1)本专业现有教师32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专任教师8人,外籍教师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位教师19人,共占教师总数的79%,主讲教师31人,占教师总数的97%,“双师双能”型教师5人(其中包括3名专职教师、1名外教、1名专任教师),35岁以下教师15人,36至50岁教师9人,51岁以上教师8人。专业带头人2人。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2)目前有12个专用多媒体教室,保证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部分课程的教学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共用2个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国际金融模拟实验室)。还建立了1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承担省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校内课题14项,学生科研课题6项。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现拥有社团18个,每周由外教举办3次英语口语角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不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汽博会、东北亚贸易博览会、瓦萨国际滑雪节及其它在长春举办的大型展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存在的主要问题(1)师资队伍:年轻教师懂专业,但缺乏教学经验;转型教师有教学经验但缺少专业知识;青年教师缺少商务实践和教学经验;急需引进既精通英语,又在经济学、管理学有较深造诣的中年骨干教师。(2)因商务英语专业的大部分教材均为首轮使用,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删减、教学方法等需进一步加强研究。(3)教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4)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专业技术资料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建设商务英语专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商务英语人才。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英语学院。办学规模:到2015年,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达到480人。办学层次:本科教育为主。学科专业:为将商务英语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主要任务1.师资队伍随着我院专业调整与学院发展规划要求,我院在未来五年内学生数量会逐渐减少,由现在的742人,降至480人,生师比也会由现在的23:1调至17:1。根据生师比的要求,教师数量会由现在的32人降至28人。并且,教师结构由现在的专职教师+专任教师+外籍教师调整为专职教师+职业人+外籍教师。具体计划如下表:2011年分类合计专职教师专任教教师师外籍教师企业人双师型教师正高职称副高中级初级人数3221830369107%10065.625259.37509.37518.7528.12531.2521.8752012年人数3021531467143%1007016.67103.3313.332023.3346.67102013年人数2821322575142%1007510.717.147.1417.862517.857507.1432014年人数2822123688120%10078.573.577.1410.7121.4328.5728.5742.8602015年人数28230236810100%10082.1407.1410.7121.4328.5735.71435.7140

  专业技术资料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副高以上学历博士硕士本科35岁以下年龄36-4546-5556-6060岁以上

  154199157415

  46.87512.559.37528.12546.87521.87512.53.12515.625

  134197164415

  43.3313.3363.3323.3353.3313.3313.333.3316.67

  125176154414

  42.85717.85760.71421.42953.5714.28614.2863.5714.286

  165176153505

  57.1417.85760.71421.42953.5710.71417.857017.857

  185176136405

  64.28617.85760.72421.42946.42921.42914.286017.847

  2.教学工作(1)教学改革:组织教师积极申报院级、校级、省级教研教改项目,并以获批立项的教改项目为依托,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考核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到2015年,争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2)课程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根据教师的教学专长,积极组建教学团队和课程团队,以团队为基础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以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以省级优秀课程建设为努力方向,积极推进精品教学档案的建立与完善。逐步增加双语授课门类。完善网络教学内容。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课7门,省级优秀课1-2门。“十二五”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申报年度201120112011201120112011201220122013

  专业技术资料

  申报课程名称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口译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贸易实务

  级别院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重点校级优秀校级优秀

  落实情况正在实施正在实施正在实施正在实施正在实施正在实施正在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2013201420142014201520142015

  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阅读综合商务英语

  校级优秀校级优秀校级优秀校级优秀校级优秀省级优秀省级优秀

  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

  (3)教材建设: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完善教材更新、编写、引进的新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材更新和使用的管理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充足和优质的资源保障。在选用国家优秀教材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增补和删减,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引进原版教材1-2部,编写适合我院教学特色的教材2-3部,补充教材2-3部。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建设年度2011-2013特色教材应用英语语法求职面试口语与技巧商务英语语音口语教程英语口译2011-2015商务英语口译(4)科研工作:创新科研工作理念,重视应用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力争在5年内申报省级课题5-6项,完成省级课题2-3项,校内教改教研项目7-9项,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至少30篇。(5)实践教学:抓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合作教育与对外交流,扩大同外贸公司、外企、翻译公司、会展中心、商会等单位的联系,继续寻找4-5家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场所。充分利用地球村、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建立商务英语谈判模拟实验室,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6)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和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组织好外籍教师的引进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办好口语角活动。鼓励毕业班学生出国留学,在校生出国进行长、短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取得合作办学效益。(7)教学质量保障: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的制度建设,优化教学反馈机制,完善学院教学督导体系,完善评教、评学、评管的过程管理。保证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技术资料

  补充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高级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参考书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四、主要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1.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教师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依法从教,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准则,形成“尊师重教、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创建“简单做人,踏实做事”的良好工作作风。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一线企业引进高水平职业人,组织教师走访实习单位、担任志愿者、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以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3.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认真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全方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团队,使专业带头人、后备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梯队结构合理。4.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提高我院的教学、科研质量。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级讲课大赛,教研室经常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教学、相互听课等活动,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积累教学经验,树立争当“教学名师”的意识。6.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及教授来我院作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二)教学工作1.开展全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把全院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分析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知识构成,突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2.继续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选派1-2名教师走访毕业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邀请企业、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市场人才需求。3.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将原有的设置模块进行调整,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直接分为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模块,并在每个模块下面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清晰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积极有效地将教研成果转化成为教学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使学生掌握前沿性学科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专业技术资料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4.教学方法的改革侧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辩能力的培养,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系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难度适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完善教材(1)坚持选用高质量最新教材,优先选用省、教育部推荐的国家重点建设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组织任课教师,课程组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联合定期考察教材的使用效果,征求师生对教材使用的意见,对不合适的教材,在更换前均认真听取专业负责人、专家、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由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助理、督导组成员和院长等讨论批准。(2)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水平编写新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制作相应的配套课件,逐步形成课程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编写符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教材、教辅、习题集等教学资料,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教材资源库。(3)积极推进教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紧密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开展基于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纸质教材及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结合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开发,逐步实现我院教材建设的多样化,以适应教学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6.加强考试改革,注重对平时成绩的管理,期末考试突出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不同的课程提出不同考核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计分方式,以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强化实践教学。(1)完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使实训基地真正成为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有效依托,成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载体,成为改革教学方法的训练场地,成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2)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切入点,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自主发展的新机制。(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组织英语角、专业社团、综合社团、各种竞赛活动以及参与涉外活动,推动学生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第二课堂,并在实践中找出专业学习的差距,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第一课堂学习。(4)在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方面,除继续强调论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外,加大毕业设计的比重,鼓励学生采用市场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

  专业技术资料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种形式,报告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当,用英文撰写,把创新思维和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8.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院长主管,教学助理负责实施,教研室主任配合的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充分发挥教学检查小组、教学督导小组、教学信息反馈等制度的作用。9.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以教改课程为契机,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种教改教研课题,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系列学术讲座,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就专业教学中的某些重点进行专题研讨,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级及以上的各种教学成果评比。

  商务英语学院二0一二年十月五日

  专业技术资料

篇二: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外国语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和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教材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深化教材管理与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并完善适应学校发展目标需求、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本科教材体系。

  第三条教材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加大对“规划”教材的,保证高质量最新教材进入课堂;提倡教师编写具有本校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建立起以规划教材的使用为重点,特色鲜明的自编出版教材为补充的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四条学校设立教材工作委员会。其任务是: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教材管理规定;指导和协调各院系教材建设小组工作;负责学校规划教材立项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检查落实教材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组织学校教材评估和优秀教材评奖工作;指导教材研究和评介工作等。

  第五条各院系设立教材建设小组,负责本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其工作职责是:制定本单位教材编写计划和教材计划;审核教材的质量;组织本单位申报教材立项;指导本单位教材研究和评介工作,并向学校优秀教材等。

  第六条教材建设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与图书馆是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各级规划教材的立项申报和审定工作,包括公共课程和通选课程教材的征订和发放;组织教材研究、对教材的检查评估和各级教材评优;实现教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落实教材建设的有关政策等。各院系应按其承担的任务做好具体落实工作。

  第三章教材

  第七条学校开设的课程应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坚持优先优秀教材以保证教学质量。院系是教材的主体,负责教材的研究论证,提出并制定教材计划。

  第八条教材原则。教材的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择优,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发展性原则,鼓励优先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部、省级优秀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

  学指导委员会的教材;积极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高质量的电子教材。第九条教材管理要求。符合条件的教材版本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换,如因专

  业调整、课程合并致使教材内容不符合教学要求等原因需要更换教材版本时,需由教研室集体讨论,经主管院长(系主任)审定后报教务处批准进行更换。

  第十条教材订购与发放。除规定必须配备的人手一册的教材外,教材订购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教材订购和发放统归口于教材科管理。

  第四章教材规划与建设资助

  第十一条教材建设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结合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并依据教材建设规划组织规划教材选题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规划教材,以及各级各类教材建设项目。规划教材选题的重点是受益面较广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有一定特色的专业课教材;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成果的教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教材;解决教学急需,填补学科空白的教材。

  第十三条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从学校教材建设专项经费中设立教材资助基金,资助自编教材的编写及出版。

  第十四条申请资助教材的条件。本校教师任第一主编;目前使用的教材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且没有可供选择的优秀教材;所编教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创性,并能在实际教学中使用。

  第十五条教材资助分为编写资助和出版资助。凡符合资助条件的教材,均可以申请教材编写资助,编写资助分为1.8万元、1.2万元、0.8万元三个等级。出版资助根据教材编写质量和出版社级别,给予2~4万元的出版资助。

  第十六条申请资助的教材项目,由编者填写《XX外国语大学教材建设资助申请表》(见附件),附教材编写大纲、书稿或原教材、立项批文或出版合同、同行专家就教材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质量等进行鉴定的材料等。由教务处聘请专家评审决定是否给予资助及资助类别和等级。

  第十七条受资助出版的教材须在教材封面、扉页或封底题录“XX外国语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出版”字样。教材出版后,编者向教务处交样书五本存档,其余由编者自行处理。

  第十八条为了推动和加速教材建设,促进教材更新与发展,丰富我校的教学改成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学校每年划拨教材建设专项经费。

  第十九条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学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出版,优秀教材的评审及奖励,开展教材研究活动。

  第二十条教材建设经费专款专用,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并定期向学校教材

  建设委员会报告使用情况。

  第五章教材研究与评估

  第二十一条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是不断提高教材编写及质量的保证。教材研究工作包括:对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究;对教材内容、体系和结构的研究;新版教材的、评介;教材编写及使用经验交流;教材管理的研究等。

  第二十二条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调研工作,学校从教材建设基金中拨出一部分资金资助教材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学校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通过督导、信息员、问卷调查、专家审议等形式开展教材评介工作,每年公布学生及专家对教材的反馈意见,使教材质量评定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十四条学校积极组织由我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参加各级各类优秀教材评奖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本科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各院系可参照本办法,依据学科建设及发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学校公布之日起执行,原《XX外国语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废止。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三: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2014—2018年)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人才的复合化、专业的融合化和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拓宽知识面,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地处浙东沿海的区域优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发展总目标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立足宁波,服务浙江,面向华东,以培养能够适应滨海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三)基本思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教学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课程体系更优化、教学内容更精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时

  0

  效性,构建出一个适合独立院校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滨海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英语教学、涉外文化产业管理等诸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了解英语专业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强的职业能力、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二)专业发展目标1.以实用英语、对外汉语教育、涉外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教育四大模块为主,适度保留国际交换、攻读硕士的传统。根据宁波市、浙江省人才供需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计划在2016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新能源方向),在2018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环境保护方向),完善专业结构,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3.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力争尽快实现本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14年,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5人,计划今后平均每年新增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0人,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为了把师资队伍建设得更具有竞争力,以下三点应该做到。1.队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第一步(2015年至2016年)加强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的优化组合。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0%以上,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年来也占到25%。为了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同时也要

  1

  积极教改,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16年至2017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多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7年至2018年)壮大队伍,提高层次,推动科研.经过4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5%,教授增加到至少8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的基础上,力争至少1门冲入省级精品课,再有2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2.科学研究

  科研是二级学院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依托四个工作室,分为四大领域展开。

  1)语言文学工作室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主流。多年来,我院已开设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语言学及相关的文体学等课程。任课教师皆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本院计划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美小说欣赏、诗歌评论、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等课程,尽量做到与国际名校本专业课程设置接轨,并计划在莎士比亚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及翻译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本工作室主要是为了教师的科学研究以及对考研学生的辅导工作服务。2)实用翻译工作室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几年来,我院英语专业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教学及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数部。我院已初

  2

  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建设,其中主讲翻译课程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院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牵头的翻译研究中心,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院可望形成一个以实用翻译为主,凸显宁波城市商务特色,以翻译理论为辅的翻译工作室,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为区域经济产业进行翻译服务为工作核心,既锻炼了学生的英汉翻译实践能力,又丰富了校企联系,同时增加了我院的社会效益.

  3)涉外文化工作室涉外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快速进展,是越来越受社会重视的一种手段.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门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学科.近年来,它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在中国,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和国外的各种交流愈加广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研究经历。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着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英汉教育工作室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女生居多,这是多年来的定律.而女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钟情于语言教育事业。这里就要分对外汉语教育和英语教育两种情况。眼下对外汉语教育在国内外都很盛行,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就业渠道,我院将在已经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证书的教师中选取适当的骨干来进一步推动该方向的教学和管理。而国内英语教学市场一直方兴未艾,各中小学以及培训机构都需要英语教师,本工作室就是为了对教育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以及想在该领域从业的学生进行服务.英语系将按照这4个主要研究方向设立工作室,教师将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工作室。目前在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师资较为雄厚,今后要大力加强在教育学和涉外文化领域的研究。这四个工作室将定期举办有关本领域具有代表性、前瞻性著述的介绍和评论;研究所内部教师的论著交流;邀请本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等。

  3

  另外,为教师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教师潜心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制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励学术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制订政策,把教师的科研作为计算工作量重要的内容,推动全体教师大搞科研,使本专业的科研活动蔚然成风。

  3.人才培养一个学校的立足之本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首先要加大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另外,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也很重要:(1)尽最大努力和国外的学校建立交流或互访关系,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2)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外语学院对老师进行培训,尤其要尽最大努力把国外的教学专家请来做讲座或进行培训.(3)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的知名院校进行培训。(4)鼓励和支持老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学位。(5)利用英语系现有的力量,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形成一个培训小组,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公开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取长补短。4.硬件建设总体而言,英语专业的基础设施较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教学基础设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专门配备固定的教室,以便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课桌设置为圆形或群组型,便于语言教学方法的实施.另外,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氛围,利于语言学习效果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尽量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实行小班授课(24人/班)。每个教室都应是多媒体教室,同时有卫星接收器,至少也要有多媒体课件便携式播放器,既便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和新知识、信息的获得,也是教学评估对英语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指标要求.二)教师办公条件教师应每人配备一台电脑,配备扫描仪,打印机,便于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研究;同时,解决教师办公室基本的办公经费问题。(四)学生发展规模

  4

  遵循“注重质量,适度发展”的原则,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120人左右。到2018年,每年招生人数控制在240人左右,其中实用英语、对外汉语教育、涉外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教育、新能源、环境保护等六个方向,每个方向的学生在40人左右。

  (五)课程建设目标2014-2018年,应积极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力争将现有校级精品课程打造成浙江省精品课程;争取新增校级精品课5—7门;所有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执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把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习题、课外补充材料等上网,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力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和国外院校联合办学,例如同美国、英国等院校建立交换生计划,或者以邀请外国学者利用平时学期或者寒暑假来我校讲学的形式,为学生开设有关西方文化、文学欣赏、语言学研究等课程或讲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倡在教学中根据每门课程独有的特点,使用先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申报校级、省级教改立项5—10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即学生的总体评价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而是结合学生在一学期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的综合评定.例如,各种形式的平时测验、作业、日志、论文、文献综述、课堂参与以及出勤情况等.(六)教材建设目标1.到2014年,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100%,尤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2.针对区域特点,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突出专业优势。3.“十二五"期间,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3-5部,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七)学术科研目标2014年—2018年,在现有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立项5—10项校级科研项目;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项2—3项校级教改课题;在以上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立项2—3项市级、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师的辅导下,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10%。(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1.到2018年,建成5个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的需求。2.到2018年,在宁波大市各区内建成2-3个创新工作室,保证学生就业创新需求。

  5

  3.根据实践教学的发展需求,对现有语言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提高使用效率.4.规范英语角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它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三、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色的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其次,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第三,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有落实。(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继续深化“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朗读课程,开展Workshop、TalkShow、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口译比赛、辩论比赛、词汇大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如英语中级口译、商务英语、英译汉、汉译英、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涉外文化管理、教育管理学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针对本专业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学术科研水平等结构方面的改善空间,拟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家教育部决定实施高考改革后高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2.统筹兼顾,质量并重,做好教师的吸收、引进工作

  6

  (1)大力推进博士、教授的培养、引进工程.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体是博士、教授,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1—2名博士,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加强教授的培养、引进与聘任工作。在引进人才时,遵循师德高、职称高、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四高"原则,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够合理的职称结构。同时,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或企业的的教授或专家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帮助本专业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

  3.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1)制定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2)采取倾斜政策,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3)对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给予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物质上的奖励。

  4.建立师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稳定教师队伍(1)对本专业教师实行最低聘任期制,硕士为3年,博士为5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鼓励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工作满2年后报考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2)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讲师及其以下职称教师的进修形式以报考定向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进行。(3)根据每年的评教结果,凡被认定为“学生最不满意教师"的教师实行教学待岗,通过进修提高教学水平。(4)2014年起学历达不到硕士及以上者(40岁以上者除外),本专业学科评议组不予推荐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的评审。(5)推行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制度,对不服从安排者不予评聘高一级职称。(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专业学术氛围1.严格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论文,其中1篇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讲师在聘期内应在省级以

  7

  上刊物公开发表4篇论文,其中有1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助教在聘期内应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论文。

  2.实行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制,培植优秀教学成果。对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及其课题成员进行奖励,并提供学校课题经费百分之十的配套经费,保证课题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出台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对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另行奖励。

  3.每学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举办1—2次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4.本专业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每年应举办一次全院性学术讲座;鼓励讲师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师举办学术讲座。5.开展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活动,并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完善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各模块平台、模块拓展平台和专业选修平台的基础课建设工作,开出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英语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构建学业优异生提高班的课程体系,为不同方向的考研学生服务.2.根据本专业情况,确定2—3门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努力从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打下基础.3.改革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语音和口语课的改革力度,实行语音过关考核,开发口语等级考试,使口语课体现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和口语等级考试相结合,要求学生口语标准、流畅、得体;写作课突出应用文体和学术文体的写作训练,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口译实践和翻译课程要以口译课程建设为重点。4.组织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选定的教材,要求教师吃透其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实际,编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大纲既和课程内容相吻合,又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5.科学编制教学进度计划。以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特色,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提高实践能力,以公共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6.强化教材的选用机制。原则上非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不用,杜绝粗制

  8

  滥造的、质量不高的教材进入课堂;发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教师编写与优秀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等,提高教材使用的针对性。

  7.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新的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严格教学要求,规范教师教学行为1.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工作要求》、《教学工作规程》和《教学质量责任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基本文件,规范和约束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杜绝上课迟到、早退、旷工、随意调课等现象,保障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备课、课堂教学、答疑辅导、考试、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教学工作环节有序运行。2.实行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和质量进行考核。凡是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原则上都要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务,系领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接受教学任务或教学质量较差或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要暂停教学工作或调离教学岗位。3.推行早晚自习制度,加强学风建设。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纠正一部分学生学习懒散的不良习惯,形成学生自觉自习、教师认真辅导的良好学风和教风,将英语专业学生分年级、班次在固定的教学场所上早晚自习,在学生晚自习期间,派三名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辅之以值班人员的严格督查。(七)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抓好实验和实践教学1.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切实担负起实验室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听力课程的学时数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进一步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开放体制,在时间和内容上给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2.用足用好语言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维持经费,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3.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保证学生4周的实习时间和12周的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外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工作实习基地的数目并加大学生工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实习和创新就业的需要,实现与接受实习单位在管理上的互动.4.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认真执行学校关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定,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在确定指导教师、明确选题的

  9

  性质、难度、分量等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

  10

篇四: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计划实施建议

  一、总则

  第一条全英语教学专业是指知足学分修读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能够用全英语教学的专业。

  第二条建设若干全英语教学专业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应付教育和人才国际化的潮流与趋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的精神,推动我校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效率、水平和层次,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完成。

  第三条通过建设全英语教学专业,促使我校逐步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全英语教学师资,建设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校实际的优质全英语教学课程资源,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优质生源,提升我校留学生培养能力,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和竞争意识,为提高我校国际化办学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项目的申请

  第四条知足下述建设要求的本科专业(密西根学院除外)均可申请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项目: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外国学历或在外国一年以上经历,且具有应用英语开设课程的能力;已经有部分专业教育课程能够用全英语开课;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并成立确实可行的建设规划,保障能够预期达标。

  第五条项目申请专业需提交《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项目申请表》,学校组织评审,确定列入计划的建设单位。

  第六条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要以专业为基本建设单位,专业所在院系为建设责任单位。建设周期为四年,建设期满时通过学校组织的查核与查收,方能正式列为我校全英语教学专业。

  三、建设要求

  第七条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目标,将知足学分修读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建设成切合全英语教学课程规范的全英语教学课程(原则上非本院开设的基础类必修课除外,由学校统一建设),教学效果优秀;建设知足高水平全英语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的教师具有外国学历或在外国一年以上的经历,且具有应用英语开设课程的能力;全部英语授课的课程必须采用高水平英语教材,并积极向图书馆申请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文教材及其参照书,供学生借阅、参照。

  第八条承担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的单位,要以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教师岗位设岗导向,在师资引进上要首先知足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师资需求;选派专业教学骨干到外国进行半年以上的全英语教学培训;能够聘任校外高水平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

  第九条全英语教学课程的讲堂教学、教材、师资等要切合《上海交通大学

  全英语教学课程规范》中的要求。

  第十条要鼓励学生选修全英语教学的课程,同时,对实施“全英语教学”的课程,应有汉语教学平行班供不适应“全英语教学”课程学习的学生选修。

  第十一条在建设期间,建设单位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关专业的沟通,要成立紧密的联系,定期互访,进行学生和教师的沟通。

  第十二条在建设期内,学校定期组织年度总结,对未达到建设规划要求的专业,将终止其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项目称呼及经费支持。建设期满,学校组织专家,依据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对建设单位进行全面综合查收。

  四、保障与激励

  第十三条为支持全英语教学专业的建设,学校将赐予建设单位建设经费支持。在师资引进、实验室建设、985工程与211工程建设的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十四条将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纳入到学院教学工作查核的国际化办学指标中间,在教改立项、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优先申报。

  第十五条对切合全英语教学规范的全英语教学课程赐予的教学经费按照非全英语教学课程教学经费的二倍计算。

  第十六条本建议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内容总结

  (1)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计划实施建议

  一、总则第一条全英语教学专业是指知足学分修读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能够用全英语教学的专业(2)能够聘任校外高水平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3)第九条全英语教学课程的讲堂教学、教材、师资等要切合《上海交通大学

篇五: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对英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培训,而是英语教育,即全面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思维活跃、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势在必行。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面临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对提高我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推动作用。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对本专业加强建设,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并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成为在校内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

  二、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1.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80%,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尚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08年至2012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结合学校2007年接受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2年至2015年)队伍壮大,层次提高,科研颇见成效。经过10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教授增加到至少10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已有2门精品课的基础上,力争

  至少1门冲入省级精品课,再有2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科学研究

  科研是二级学院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依托四个研究所,分为四大领域展开。

  1)英美文学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我院已开设英国文学史及作

  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散文欣赏及相关的欧美文化概况等课程。任课教师皆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本院计划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美小说欣赏、诗歌评论、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等课程,尽量做到与国际名校本专业课程设置接轨,并计划在莎士比亚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及翻译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2)翻译研究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几年来,我院英语专

  业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教学及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数部。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建设,其中主讲翻译课程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院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牵头的翻译研究中心,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院可望形成一个以研究翻译理论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的翻译中心,招收以翻译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八到十年中有望招收翻译方向的博士生。届时,我院将引进数名翻译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授。将拥有强劲的翻译教学及研究实力,可望设立翻译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翻译人才。

  3)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目前,从事本学科的教师中从事语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教师共有5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助教1人。他们都是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加上国外留学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就多达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获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社科奖1项。

  随着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教学研讨会逐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引进,都为本研究组搭建了更为有利的学术研究平台。但目前感到最难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许多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由于经费匮乏而不得不忍痛放弃。

  4)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门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学科。近年来,它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在中国,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和国外的各种交流愈加广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篇六: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综合英语综合英语综合英语阅读阅读阅读听力听力听力口语口语口语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美文学史及选读高级英语高级英语高级英语英美概况英美概况英美概况英语影视英语影视英语影视写作写作写作经贸英语经贸英语经贸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外贸英文函电外贸英文函电三教材使用说明三教材使用说明三教材使用说明三教材使用说明根据全国英语专业大纲要求充分贯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根据全国英语专业大纲要求充分贯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根据全国英语专业大纲要求充分贯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原则原则原则教材的选择应本着传统与现代教材的选择应本着传统与现代教材的选择应本着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实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经典与实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经典与实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既注重语言基本知既注重语言基本知既注重语言基本知识的输入又不忽视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

  英语专业教材建设规划

  一、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复合型人才。2、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了解我国外事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中、英文本处理和相关软件应用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7)掌握中、英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8)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二、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更宽口径的专业需要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精神,根据我院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综合英语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选读高级英语英美概况英语影视

  写作经贸英语外贸英文函电三、教材使用说明根据全国英语专业大纲要求,充分贯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原则,教材的选择应本着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实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既注重语言基本知识的输入,又不忽视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各门主干课程教材分述如下:《综合英语》综合英语是以语言基本功训练为主要途径,使学生逐渐掌握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专业英语基础课程。原则上使用全国英语专业统一使用教材,在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方面得到切实有效的训练。现使用教材为上外出版的《新编英语教程》,使用效果好。《阅读》阅读课程所选文章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文化、历史、文学、科技等方面,使用由易到难的原文材料或改编的英文读物。现使用教材为上外出版的《当代大学英语强化阅读》,使用效果好。《听力》听力课讲授和培养英语听力技巧,通过大量真实、题材广泛、由易到难的听力训练,吸收语言和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所听材料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口音人士所讲的英语。现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听力教程》,使用效果好。《口语》以非正式的日常口语和社会活动内容的口语形式为主,进行各种功能项目的技能训练。所选教材力求内容真实实用,容易开展课堂口语活动,激发学生开口的兴趣。现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口语教程》。《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翻译基本理论和一定量的翻译练习实践,提高学生英汉翻译技能,理解和运用英语和汉语的能力。所选教材应突出介绍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及基本翻译原则、方法和技巧。主要使用教材为上外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本课程介绍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使用教材为

  北外出版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高级英语》本课程是在高年级阶段继续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认知量,提高阅读速度,读懂一定难度的英文原文作品,自觉吸收语言知识,提高思想表达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所选教材力求经典,代表性强。主要使用教材为上外出版的《新编英语教程》。《英美概况》本课程介绍英美两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主要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英语影视》本课程通过观看各种英文原版(电视剧、广告片、经典影片),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现状、文化传统及风土人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学会英语口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及常用语句。《写作》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在讲述一定的写作理论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选材上力求简洁实用。主要使用教材为外语教研出版的《英语写作手册》。《经贸英语》本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的知识和能力。教材内容应涉及经贸谈判、商品展示与交易、英文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等,并提高各项活动中的英语听、说能力。教材选用华南理工出版的《商贸英语》。《外贸英文函电》本课程培养学生在国际商业往来中处理英文信件、电报和电传的能力。所选教材要求涉及国际通用函件与电信(电话、电传、传真)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处理等内容。教材选用经贸专业使用的外贸英文函电。四、重点课程教材建设由于本专业的特点,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所以许多教材在内容或形式上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我们视学科具体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或更换。五、措施为实现以上规划,我们制定了如下措施:1)选择教材时必须认真负责,比较不同版本,确定一套适合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各科教材的选用须报教研室和主管教学系主任审批。2)

  3)4)5)

  每学期进行一次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反馈,及时了解教师及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密切关注新教材的出版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在教材使用上应机动灵活,无论教材新旧,各科要酌情进行筛减或补充。

  皖西学院外语系2005、1、12

篇七: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有关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切实提升教材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院实际,修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教材是指供我院学生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如教学辅导用书、教材配套音视频资源、图册等)。第三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教材规划、编写、、征订、研究、评价和管理等。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四条学院成立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院领导担任组长,务工作部、教务部、科研工作部、国际事务部以及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部。第五条各教学单位相应成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由各教学单位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副主任、主任助理等为小组成员。第六条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制度。

  学院主要负责贯彻相关政策,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健全教材管理制度,统筹教材建设出版,推进教材研究评价,组织优秀教材评选,强化教材管理等工作。

  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本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开展教材研究,组织教材出版,申报、各级各类规划教材、优秀教材、教材项目,做好教材的、征订与发放工作等。

  第七条学院、各教学单位要严把教材建设出版和征订工作的政治关,贯彻教材体现意志、落实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坚持办学方向,恪守为育人,为国育才的部署要求。

  第三章教材规划第八条学院教材规划主要以教材为主,同时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与编写高质量教材。第九条在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开展院级规划教材立项,支持教师立项建设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成果,体现专业特色,解决适应发展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教学急需的相关学科紧缺教材,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第十条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学院教材建设规划,结合自身优势,立足课程特色,组织优秀教师积极参与院级规划教材立项,并组织申报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建设项目。

  第四章教材编写第十一条教材编写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学术规范。第十二条教材编写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政治立场坚定,拥护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没有违背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行;学术功底扎实,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教材编写工作。第十三条教材编写人员开展教材编写时,须经所在单位组织审核同意。如有外单位参编人员,须经其所在单位组织审核同意。第十四条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应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政治敏锐性强,能够辨别并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自觉运用特色话语体系;原则上为学院在职教师,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本学科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在相关教材或学科教学方面取得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熟悉教材编写工作,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主编主持编写工作并负责统稿,对教材总体质量、学术道德、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负责,参编人员对所编写的内容负责。第十五条教材编写坚持“凡编必审”,审核要同时严把

  政治关、学术关,确保教材质量。政治把关要重点审核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学术把关要重点审核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六条教师个人编写出版教材,由出版机构或主编所在单位组织专家审核,编写者对教材质量负全责,且不得在所出版的教材中擅自使用规划教材标识,或使用可能产生误导作用的相似标识及表述,如标注主体或范围不明确的“规划教材”“示范教材”等字样,或擅自标注“”“”等字样,以及其他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等。

  第十七条申请教材出版资助应严格遵循《XX大学XX学院教材出版资助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修订)》(闽师协教〔2017〕14号)要求。纳入学院立项资助的教材编写审核程序如下:

  (一)教学单位审核主编所在院系应成立专家组进行审核。专家组成员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1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至少1人为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校外专家;外文版教材审核时还须有1名相关语种方面的专家。各院系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对专家组审核通过的教材进行复审,进行政治把关和学术把关,通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后确定审核意见。如果时间较紧、条件有限,专家组审核以及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复审可以合并审核,但审核人员的构成、人数不得随意

  改变或减少,确保把好政治关和学术关。审核结论分为通过、重新送审、不予通过。

  (二)学院审核一般情况下,对通过教学单位审核的教材,由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含编写人员情况),经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备案。必要情况下,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复审(评选)。特殊情况下,召开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第十八条严格控制系(专业、教研室)或课程组、课程负责人,根据教学执行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编写的在校内使用的课程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等“自编教材”。如特殊原因需要编写“自编教材”的,必须符合《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号令)相关要求,特别是关于教材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第五章教材第十九条教材原则(一)凡选必审。教材必须经过审核。各教学单位是教材工作的责任主体。凡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有问题的,内容陈旧、低水平重复、简单拼凑的教材,一律不得。(二)质量优先。坚持好中选优,优先级、省部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统编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材,百强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原则上要相应教材的最新版。

  (三)适宜教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执行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严禁使用高职及以下层次的教材。

  (四)相对稳定。教材应保持相对稳定性,教材计划一经审定,必须按计划征订、购入并使用,不得因更换任课教师等原因而更改或拒用;同一门课程、不同任课教师,应同一种教材。确因教学计划和课程调整需要更换教材,或同一门课程、不同任课教师、需不同教材,要提前报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备案。

  第二十条教材程序(一)“一般教材”程序“一般教材”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境外教材”之外的教材。以院系或专业为单位,组织承担课程建设任务的教研室,在对现有教材进行比较、择优的基础上,将课程教材计划和样书提交教研室审核(主要把学术关);审核合格后,提交所在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审核(主要把政治关)。如因时间等相关条件所限,可实行共同审核,但审核人员的构成、人数不得改变或减少,共同把好政治关和学术关。同时,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审核。经各教学单位审核合格后,报送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程序每学期末、下一学期教材征订前,教务部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心发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最新目录。已有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所有对应课程均须目录内的最新版教材。(三)“境外教材”程序“境外教材”是指境外出版或境外作者(含中外合编)在大陆出版的教材(包括外文版、中文版、编译版、影印版,含教参)。“境外教材”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执行。原则上不未在大陆正式出版社获得版权的教材。在遵循“一般教材”程序的前提下,还须满足以下要求:各教学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审核前,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提交书面申请,陈述理由以及教材内容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学术价值。各教学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审核时,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共同审核;如为外文版教材,还须有相关语种专家共同审核。(四)“自编教材”程序严格控制“自编教材”的使用。在遵循“一般教材”程序的前提下,还须满足以下要求:各教学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审核时,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共同审核。“自编教材”的使用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一般为2年,

  如试用评价不理想,要及时更换。经过试用和修订,对师生反映好的“自编教材”,应及时在出版社正式出版。

  对应课程已有公开出版且适合教学实际的优秀教材,一般不再使用“自编教材”。

  第六章教材征订第二十一条教材征订实行公开招标、统征订。各教学单位或学生个人不得擅自组织征订或采购教材。一般情况下,学院每2年组织一次教材公开招标进行征订。第二十二条教材征订时间一般分别安排在6月份和12月份,由教务部负责牵头组织。原则上,学院每次只征订采购列入计划的下一学期学生和教师所需的教材。第二十三条学生必须人手一册使用所学课程的正版教材,提倡教材循环使用。第二十四条各教学单位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本办法要求的程序,提前选配各年级各专业下一学期开设课程所需教材,并经学生确认所需数量(教师使用的教材,教师所在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数量一并征订)后,填报教材征订计划清单,在教材征订期限内报送教务部。逾期报送计划或计划报送后更改计划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将未经本办法规定程序、征订的教材发放或出售给学生。计划外教材征订采购参照本办法另行解决。

  第二十六条教材发放工作由教务部联合教材中标供应商组织进行,各教学单位予以配合。各教学单位组织学生领取教材时,应要求学生认真核对所领教材的种类、名称、书号、价格和数量等。

  第七章教材管理第二十七条学院加大对教材及使用情况的管理力度,建立教材审核、备案、定期检查的长效性、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教材规范,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相应教材必须停止使用。(一)教材内容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存在问题。(二)教材内容出现严重科学性错误。(三)教材所含链接内容存在问题,产生严重后果。(四)盗版盗印教材。(五)违规编写出版统编教材及其他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材。(六)用不正当手段严重影响教材审核、工作。(七)未按规定程序,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教材。(八)在教材中擅自使用规划教材标识,或使用可能误导高校教材的相似标识及表述,如标注主体或范围不明确的“规划教材”“示范教材”等字样,或擅自标注“”“”等字样。(九)教材内容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十)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违规行为。第二十八条在教材结算方式上,2019级以前的学生按照

  原来统支付的方式执行,即由资产与财务部统收取和管理,专款专用,教材经费每学期结算一次,剩余部分结转下学期,毕业时总结账。对不按要求交费者,一般不予发放教材。因毕业、转学、退学或因其他原因离校的学生,在办理教材经费结算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2019级及以后的学生,根据实际领用的教材数量,以专业为单位直接支付教材款给教材供应商。

  第八章支持保障第二十九条学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材建设,主要用于各级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学院规划立项教材的编写出版、优秀教材的评审奖励,以及开展教材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加强教材信息化建设等。第三十条加大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修订任务的,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级科研课题;承担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修订任务的,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并享受相应待遇;教材编写出版工作纳入所在单位工作量考核,并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继续加大对优秀教材的支持力度。第九章附则第三十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作为教材使用的讲义、教案、教参、数字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各教学单位应按照本办法,根

  据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订相应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严重程度和造成不良后果,进行追责处理。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办法同时废止。其他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八: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顺应当时中苏矛盾激化和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政治和经济交往加深的背景,教育部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做出了外语教育的改革,如专业外语教育与公共外语教育并进、重新建立一批外语院校、聘请外籍老师、选派留学生等。这些政策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才被迫停止。但是那一时期外语教育政策的失误是显而易见的,俄语人才过剩,但是其中有很多又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的要求,比如翻译,工程等,而英语等其它外语人才缺口巨大。

  改革开放以后,外语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其中的英语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197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也要注意日、法、德等外语的比例。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语被纳入高考范围,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到20世纪90年代,英语已成为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三大主课之一。另外,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被引进和启动,各种民办外国语学院、英语培训市场、教材等纷纷出现。

  二、外语教育现状

  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在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而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长时间积累的一些问题。例如,各种外语重要性应如何排列,各自应占什么比例,培养多少学生,应如何连贯成一体等。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开始,乡

  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的英语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近几年来,我国城乡中小学在课时安排上,已经把英语与母语置于同等地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课设置为每周4~5课时,每课时40分钟。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接触1200个单词,会拼写450个左右)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课为每周四课时,目标定为: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头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的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高中英语总课时量为384课时,周课时累计为12课时。而且,整个中学英语学习的六年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给出了不同等级的评价。于1998年12月正式通过了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样从小学到大学日渐成熟的教育体系确定了英语在中国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教育家Graddol认为在现今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世界范围内英语的地位正在经受着冲击。“英语已经失去了其唯一地位”,一些其他的语言,特别是汉语、西班牙语等已经在一些国家显示出优势。在英语强势地位的对比之下,我国小语种的教育发展相对社会的需求发展是缓慢的。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只有几十所高校真正有成系统的小语种人才培养经验。而且这些人才的流向比较固定。根据对我国小语种人才培养有影响

  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项调查,该校小语种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已经全部落实去向,除了选择上研究生之外,大部分选择了外交、国防、经济、教育等国家机关,少部分从事广播、出版、宣传等工作,真正去企业或从事社会教育的很少,这就造成了小语种人才的相对短缺。

  三、外语教育的问题讨论与构想

  语言政策属于政府行为,是国家干预语言使用的主要手段,对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当今情况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社会各个层面,又要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的现实问题。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考虑到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应确保英语的优先发展地位,同时兼顾多元化发展的方针,可以将与国家对外交往、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外语如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列为优势语言。另外,希望设立全国性、权威性的外语教育咨询机构,由其负责全国外语教育的指导工作,制定统一、连贯的外语专业的教育标准;协调和统筹各个层次的外语教育,为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政策提供咨询。针对目前外语考试五花八门,彼此之间缺乏关联性、比较性的现状,设立统一的权威考试机构,举办统一的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可分为若干等级,由考生根据自身外语水平和个人需要自由报考,考试机构颁发经过认证的、国家承认的证书。这样,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提高外语教育水平。

  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的历程,有成功也有失误的方面。根据现实情况,外语教育政策应该既要确定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又要致力于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确实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可以说是全民性质的,开始于幼

  儿阶段,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高层次的外语教育分成外语专业和大学外语两大块,各有各的教学思想,很少切磋。另外,虽然各阶段都开设英语课,但教材衔接性很差,很多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在以后还在不断重复,而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又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不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导致了外语学习数量和质量上的矛盾。而小语种人才短缺问题也考验着我们外语教育政策上的导向,是坚持英语的第一外语,鼓励全民学英语,还是英语教育和其他外语教育在比例上调配合理,都是我国外语教育应该研究的问题。

篇九: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98年8月)

  一、21世纪对外语专业提出的挑战和新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交*学科的涌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社会的信息化以及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在世纪之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世纪给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加大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保护非通用用语种,拓宽外语人才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已是摆在我国外语界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儿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3)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大和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4)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外语的学习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大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在这一领域,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我国的外语专业教学就一定能够处于世界的前列。

  21世纪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概括起来讲,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1)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前提,也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基础。

  (2)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含外语专业知识与复合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能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各类院校可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有所侧重。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则是一个重要方面。

  (3)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旨除外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其内容和深度更要依据学生所学的语种、不同的生源、师资队伍等各种具体因素来确定。课程设置可以是中文开设的副(辅)修专业课,也可以是外语开设的专业、专业倾向或专业知识课程。

  (4)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外语专业学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

  (5)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二、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历程,取得了令瞩目的成绩。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不倦地探索专业外语教学的规律,寻求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编写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专业教材,为我国的外交、经贸、金融、文化、教育、新闻、科技、军事等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外语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外语专业教学自身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外语专业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多年来,由于生源以及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状况都比较好,所以社会上一直把外语看成是热门专业。这就导致了外语院系的领导和教师缺乏危机意识,对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缺乏紧迫感。

  (2)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最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证明,参加此次调查的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令,而期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66%。

  (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由于外语专业的单科特征,多年来我国的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老化。在问卷调查中,无论是用人单位、毕业生还是在校生最不满意的课程恰恰是外语专业课之外的公共必修课和选(辅)修课,满意率仅占32.3%和38.3%.

  (4)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外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参加问卷调查的80%的外语专业毕业生都承认缺乏良好的身心素质,以至于在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都比较差。

  (5)教学管理的不适应。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往往不恰当地强调其系统性,也没有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模式背离了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则。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语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当国之急。

  三、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1)思想观念的转变

  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是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如何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需要转变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为了迎接21世纪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对学科发展的挑战,外语专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b)探讨在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中如何将专业知识的传播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效益。(c)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d)在确保外语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强所学院语言国家国情研究的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中文课,以弥补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不足,适当选开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e)探讨在外语专业进行复语教学,鼓励学生在掌握所学语种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再学一门外国语。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非通用语种的学生来说,要特别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复语教学的形式和层次要根据学生所学语种、师资力量等条件来确定。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得以实现。尽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多种途径,但以下的原则应该是共同的:(a)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c)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广播、录音、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为外语专业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人与技术、教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新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益,但永远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在使用这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时,我们应注重其实际效果,不要贪大求洋,盲目追随他人。

  (5)教材建设

  课程体系的改革必然会带动教材的建设。根据21世纪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现有的外语专业教材亟待更新和补充,有些缺门的教材需要组织人力编写。

  21世纪的外语专业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a)教学内容和语言能够反映快速变化的时代。(b)要外理好专业知识、语言训练和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c)教材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要有助于学生的鉴赏批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d)教学内

  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e)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6)非通用语种的建设&a,mp;n,bsp;

  我国非通用语种学科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为我国的外交、外贸、新闻等部门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宣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国家的需要有限,非通用语种招生人数较少,因而面临着一系列通用语种学科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经费极度短缺,图书资料严重匮乏、陈旧、教学设备极其简陋。再加上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教师已经或正在陆续退出教学第一线,教师队伍后继无人,因此,有些非通用语种已接近消亡的边缘。而一旦一个非通用语种由于上述原因无法维系,则很难在一二十年内将它重新恢复起来。因此,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来保护我国的非通用语种学科。

  要保护非通用语种就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要在师资培养、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量计算以及图书资料与教学设备的配备等方面向非通用语种倾斜。

  (7<spanstyle="FONT-SIZE:12pt;COLOR:black;LINE-H**GHT:200%;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mso-hansi-font-family:;mso-bidi-font-size:

篇十: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2014—2018年)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人才的复合化、专业的融合化和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拓宽知识面,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地处浙东沿海的区域优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发展总目标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立足宁波,服务浙江,面向华东,以培养能够适应滨海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三)基本思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教学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课程体系更优化、教学内容更精

  0

  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构建出一个适合独立院校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滨海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英语教学、涉外文化产业管理等诸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了解英语专业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强的职业能力、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二)专业发展目标1.以实用英语、对外汉语教育、涉外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教育四大模块为主,适度保留国际交换、攻读硕士的传统.根据宁波市、浙江省人才供需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计划在2016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新能源方向),在2018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环境保护方向),完善专业结构,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3.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力争尽快实现本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14年,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5人,计划今后平均每年新增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0人,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为了把师资队伍建设得更具有竞争力,以下三点应该做到。1.队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第一步(2015年至2016年)加强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的优化组合。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0%以上,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年来也占到25%.为了进一步保证教

  1

  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同时也要积极教改,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16年至2017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多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7年至2018年)壮大队伍,提高层次,推动科研.经过4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5%,教授增加到至少8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的基础上,力争至少1门冲入省级精品课,再有2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2.科学研究

  科研是二级学院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依托四个工作室,分为四大领域展开。

  1)语言文学工作室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主流。多年来,我院已开设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语言学及相关的文体学等课程.任课教师皆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本院计划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美小说欣赏、诗歌评论、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等课程,尽量做到与国际名校本专业课程设置接轨,并计划在莎士比亚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及翻译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本工作室主要是为了教师的科学研究以及对考研学生的辅导工作服务.2)实用翻译工作室

  2

  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几年来,我院英语专业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教学及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数部。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建设,其中主讲翻译课程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院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牵头的翻译研究中心,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院可望形成一个以实用翻译为主,凸显宁波城市商务特色,以翻译理论为辅的翻译工作室,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为区域经济产业进行翻译服务为工作核心,既锻炼了学生的英汉翻译实践能力,又丰富了校企联系,同时增加了我院的社会效益。

  3)涉外文化工作室涉外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快速进展,是越来越受社会重视的一种手段.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门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学科。近年来,它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在中国,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和国外的各种交流愈加广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研究经历.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着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英汉教育工作室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女生居多,这是多年来的定律。而女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钟情于语言教育事业。这里就要分对外汉语教育和英语教育两种情况。眼下对外汉语教育在国内外都很盛行,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就业渠道,我院将在已经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证书的教师中选取适当的骨干来进一步推动该方向的教学和管理。而国内英语教学市场一直方兴未艾,各中小学以及培训机构都需要英语教师,本工作室就是为了对教育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以及想在该领域从业的学生进行服务。英语系将按照这4个主要研究方向设立工作室,教师将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工作室。目前在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师资较为雄厚,今后要大力加强在教育学和涉外文化领域的研究。这四个工作室将定期举办有关本领域具有代表性、前瞻

  3

  性著述的介绍和评论;研究所内部教师的论著交流;邀请本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等.

  另外,为教师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教师潜心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制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励学术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制订政策,把教师的科研作为计算工作量重要的内容,推动全体教师大搞科研,使本专业的科研活动蔚然成风。

  3.人才培养一个学校的立足之本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首先要加大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另外,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也很重要:(1)尽最大努力和国外的学校建立交流或互访关系,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2)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外语学院对老师进行培训,尤其要尽最大努力把国外的教学专家请来做讲座或进行培训。(3)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的知名院校进行培训.(4)鼓励和支持老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学位.(5)利用英语系现有的力量,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形成一个培训小组,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公开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取长补短。4.硬件建设总体而言,英语专业的基础设施较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教学基础设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专门配备固定的教室,以便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课桌设置为圆形或群组型,便于语言教学方法的实施。另外,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氛围,利于语言学习效果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尽量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实行小班授课(24人/班)。每个教室都应是多媒体教室,同时有卫星接收器,至少也要有多媒体课件便携式播放器,既便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和新知识、信息的获得,也是教学评估对英语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指标要求.二)教师办公条件

  4

  教师应每人配备一台电脑,配备扫描仪,打印机,便于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研究;同时,解决教师办公室基本的办公经费问题.

  (四)学生发展规模遵循“注重质量,适度发展"的原则,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120人左右。到2018年,每年招生人数控制在240人左右,其中实用英语、对外汉语教育、涉外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教育、新能源、环境保护等六个方向,每个方向的学生在40人左右。(五)课程建设目标2014—2018年,应积极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力争将现有校级精品课程打造成浙江省精品课程;争取新增校级精品课5-7门;所有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执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把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习题、课外补充材料等上网,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力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和国外院校联合办学,例如同美国、英国等院校建立交换生计划,或者以邀请外国学者利用平时学期或者寒暑假来我校讲学的形式,为学生开设有关西方文化、文学欣赏、语言学研究等课程或讲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倡在教学中根据每门课程独有的特点,使用先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申报校级、省级教改立项5—10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即学生的总体评价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而是结合学生在一学期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的综合评定。例如,各种形式的平时测验、作业、日志、论文、文献综述、课堂参与以及出勤情况等。(六)教材建设目标1.到2014年,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100%,尤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2.针对区域特点,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突出专业优势。3.“十二五”期间,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3—5部,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七)学术科研目标2014年—2018年,在现有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立项5—10项校级科研项目;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项2—3项校级教改课题;在以上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立项2—3项市级、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师的辅导下,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10%。

  5

  (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1.到2018年,建成5个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的需求。2.到2018年,在宁波大市各区内建成2-3个创新工作室,保证学生就业创新需求。3.根据实践教学的发展需求,对现有语言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提高使用效率.4.规范英语角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它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三、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色的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其次,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第三,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有落实。(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继续深化“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朗读课程,开展Workshop、TalkShow、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口译比赛、辩论比赛、词汇大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如英语中级口译、商务英语、英译汉、汉译英、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涉外文化管理、教育管理学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针对本专业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学术科研水平等结构方面的改善空间,拟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家教育部决定实施高考改革后高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

  6

  秀教师队伍。2.统筹兼顾,质量并重,做好教师的吸收、引进工作

  (1)大力推进博士、教授的培养、引进工程。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体是博士、教授,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1—2名博士,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加强教授的培养、引进与聘任工作.在引进人才时,遵循师德高、职称高、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四高”原则,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够合理的职称结构.同时,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或企业的的教授或专家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帮助本专业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

  3.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1)制定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2)采取倾斜政策,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3)对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给予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物质上的奖励。

  4.建立师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稳定教师队伍(1)对本专业教师实行最低聘任期制,硕士为3年,博士为5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鼓励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工作满2年后报考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2)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讲师及其以下职称教师的进修形式以报考定向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进行。(3)根据每年的评教结果,凡被认定为“学生最不满意教师"的教师实行教学待岗,通过进修提高教学水平。(4)2014年起学历达不到硕士及以上者(40岁以上者除外),本专业学科评议组不予推荐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的评审。(5)推行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制度,对不服从安排者不予评聘高一级职称。(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专业学术氛围

  7

  1.严格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论文,其中1篇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讲师在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4篇论文,其中有1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助教在聘期内应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论文。

  2.实行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制,培植优秀教学成果。对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及其课题成员进行奖励,并提供学校课题经费百分之十的配套经费,保证课题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出台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对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另行奖励.

  3.每学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举办1—2次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4.本专业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每年应举办一次全院性学术讲座;鼓励讲师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师举办学术讲座。5.开展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活动,并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完善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各模块平台、模块拓展平台和专业选修平台的基础课建设工作,开出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英语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构建学业优异生提高班的课程体系,为不同方向的考研学生服务.2.根据本专业情况,确定2—3门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努力从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打下基础。3.改革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语音和口语课的改革力度,实行语音过关考核,开发口语等级考试,使口语课体现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和口语等级考试相结合,要求学生口语标准、流畅、得体;写作课突出应用文体和学术文体的写作训练,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口译实践和翻译课程要以口译课程建设为重点.4.组织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选定的教材,要求教师吃透其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实际,编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大纲既和课程内容相吻合,又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5.科学编制教学进度计划。以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特色,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提高实践能力,以公共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

  8

  养目标。6.强化教材的选用机制.原则上非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不用,杜绝粗制滥

  造的、质量不高的教材进入课堂;发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教师编写与优秀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等,提高教材使用的针对性。

  7.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新的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严格教学要求,规范教师教学行为1.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工作要求》、《教学工作规程》和《教学质量责任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基本文件,规范和约束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杜绝上课迟到、早退、旷工、随意调课等现象,保障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备课、课堂教学、答疑辅导、考试、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教学工作环节有序运行。2.实行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和质量进行考核。凡是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原则上都要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务,系领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接受教学任务或教学质量较差或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要暂停教学工作或调离教学岗位.3.推行早晚自习制度,加强学风建设。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纠正一部分学生学习懒散的不良习惯,形成学生自觉自习、教师认真辅导的良好学风和教风,将英语专业学生分年级、班次在固定的教学场所上早晚自习,在学生晚自习期间,派三名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辅之以值班人员的严格督查.(七)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抓好实验和实践教学1.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切实担负起实验室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听力课程的学时数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进一步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开放体制,在时间和内容上给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2.用足用好语言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维持经费,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3.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保证学生4周的实习时间和12周的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外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工作实习基地的数目并加大学生工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实习和创新就业的需要,实现与接受实习单位在管理上的互动。

  9

  4.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认真执行学校关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定,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在确定指导教师、明确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等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

  10

篇十一: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深圳市富源国际学校英语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日期:

  深圳市富源国际学校英语重点学科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努力培养外向型素质高的人才,策应学校的深化改革、战略转型和质量提升,学校决定全力打造英语重点学科,努力把富源学校创办成“高端、高品位、高质量”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名校,为深圳教育事业多作贡献。故特以“一把手工程”的规格制定本方案。二、总体目标

  学校重点打造英语学科的各项支持政策到位,学校形成人人喜欢学习英语的氛围,学生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别的学校学生多三分之一,学生的英语学科考试平均成绩达区前5名。三年后,我校的英语要成为宝安区最强的学科。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机构、重点保障1、成立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张希怀常务副组长:刘春娥副组长:杨宗彬、李翔、刘炎平、胡为堂

  成员:郭友忠、刘万春、柳清、仲增荣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指导和评估。2、各学部成立重点学科建设行动小组组长:学部主任副组长:学部教学主任成员:英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各年级长英语重点学科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各学部主任全面负责、全程负责英语重点学科建设。3、落实具体管理部门学校教科所指派专人统筹学校英语重点学科的建设,参与学部英语教师的评、聘及教学过程的跟踪,参与对英语教师的综合考评,有责任对学部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建议和考核。4、学校划拨专门经费用于英语重点学科建设。(2)支付在英语重点学科建设中所必须动用的人员费用。(3)重奖英语重点学科建设全面达标的学部或贡献突出的个人。5、培养优秀英语教师队伍。(1)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定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年后要求英语教师人人要过关。(2)千方百计引进英语骨干教师,让他们起到领头羊作用。(3)适当增加英语教师编制,保证英语教学的需要。

  (二)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1、在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增设朗文英语教材。

  (1)小学一、二年级全部以朗文教材为主,宝安区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停用。朗文教材配套练习册的知识点全面而系统,但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学生每练、每课都能过关;适度增加课时,确保朗文英语的教学效果。

  (2)小学部其他年级的英语教学以宝安区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朗文教材作为教师的参考用书,两种教材相同的语言点、语法点、难点要有机整合,朗文教材中特有的知识点、单词、短语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要有机补充,校内英语检测,朗文教材的同步学习内容至少要占到20%。复习时的知识点要以宝安区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要确保在街道调考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保持领先。

  (3)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英语教学,前10周全部使用朗文教材,完成JS1A前一半的教学内容,第一次月考及期中考试的知识点要以朗文教材为主;从第11周起全部使用宝安区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两种教材相同的语言点、语法点、难点要有机整合,第3次月考及期末复习的知识点要以宝安区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适度增加课时,要确保在西乡街道或宝安区调考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领先位置。

  (4)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的英语教学前10周全部使用朗文教材,完成JS1A后一半的教学内容;升到八年级后,第一学期的前10周全部完成朗文教材JS1B前一半的教学内容,第二学期前10周全部完成朗文教材JS1B后一半的教学内容;其余时间全部使用宝安区统一征订的同步英语教材;适度增加课时,要确保在西乡街道或宝安区调考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领先位置。

  (5)聘请朗文英语教育专家对全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力求人人通过达标考核。

  2、在七、八年级探索“英语实验班”教学。(1)“英语实验班”在师资配备上要给予倾斜,最好选聘英语教师为班主任。(2)“英语实验班”的学生组成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兼顾到与其他班级学生的成绩平衡,以便于实验绩效的评估。(3)鼓励实验班的教师大胆进行“教”与“学”的改革,并对可比性的显著成果施行重奖。(4)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及非上课时间尽可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交流。3、在高一年级开展英语学科分层教学,分类达标的实验。(1)充分利用全国习思英语考级机制,盘活英语考级资源,定级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基础。(2)在常规教学中兼顾对不同英语等级的学生施行分类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跟踪辅导。(3)限期进行升级考试,直至人人达到或超过应有的级别。(4)对有可比性且成效显著的实验班级实施重奖。4、增加英语课时,保证两种教材教学的需要。小学、初中每周9---10课时,高中每周8---9课时。(三)立足常规、夯实基础

  1、全力推行“一课三备”活动,在课前用足功夫。(2)备课组集体备课严格三个环节。即:示通案、议通案、改通案。(3)课后反思备课兼顾三个方面:教情、学情、效果。2、全力打造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1)反复研学《深圳市富源学校英语特色工程建设方案》,锤炼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新思路。(2)紧紧围绕上学期各学部英语教研组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以“激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巩固学生的学、推进学生的学”为主旋律,全面展开模式打造工作。(3)切实贯彻“即学即练培训技能,步步为营夯实基础,改换条件拓展操练,举一反三实践运用。”这一语言课堂增效举措,使学生每一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3、全力夯实“三清”工作,每一步都要留下深深的脚印。(1)单词短语要天天默写,确保“天天清”。(2)语言知识点要周周过关,确保“周周清”。(3)能力培养要月月循环递进,确保“月月清”。“三清”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并及时公示评价。(四)对接目标、活动激趣1、充分利用英语考级机制,促进每一位同学的跨越发展。

  (1)各学部的每一个班级都要建立每一位学生的英语考级档案,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前提下,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合适的方式晒一晒,以期激发每一个同学为不断提升英语水平等级而不断学习的动力。

  (2)学校教科所充分行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授牌的《全国基础英语水平检测——习思英语考级基地》的权限,每学期定期组织1次的英语定级试卷,供各学部为需要的学生进行达标检测,并及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

  (3)学校鼓励每一位学生(三年级以上)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习思英语考级,提倡每个学生的英语等级都要超过应有级别一级以上,奖励越级报考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也允许基础差的同学降级报考。

  2、全面推行英语口语检测,确保学生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1)原则上除初、高三年级外其他所有年级的校内英语统考(月考或期中考试)都要施行英语口语检测。口语总分要占考试总分的40%,小学可占50%。

  (2)英语口语检测以前一阶段学习的内容为主,但要做适当变通;试题可分为4个部分,其中包括:阅读单词短语(10分)、阅读课文(10分)、情景对话(10分)、口头作文(10分)。(各学部也可视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3)英语口语检测的试题由各学部英语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年级英语备课组在考试前两周将试卷出好,并送教科所审阅;各年级英语口语检测试卷都要出3套教师卷和学生卷,难度要相当,以便分时段使用,谨防学生串通考试内容。

  (4)英语口语检测适宜安排在英语书面考试前,由学部统一安排,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检测,所有英语教师都要担任检测老师,学部还要安排部分其他教师予以协助。具体的操作要求另行公布。

  3、实施英语海量阅读计划,加大每一个学生的英语输入。

  (1)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英语也不例外,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读”出来的英语地道、自然、语感强,富有生活情趣、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

  (2)学校教科所结合校情拟编写《欧美传奇》英汉双语系列同步读物。该读物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该读物选编的是英语国家的名著、名篇,让读者既能了解欧美的历史、风俗、人情,又能加深对国际的理解;该读物即将形成体系,小学、初中、高中能一以贯之,让基础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级别的英语读物;该读物与教材同步,难度比教材略低,但相对独立,不是教材的变相翻版,不过分追求功利化,力求让读者不设防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该读物配套了纯正的录音,让听力熏陶先入为主成为可能;该读物也便于老师的组织与管理,使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不断跃升新的境界;该读物有利于创设英语阅读以外的英语环境,渗透了当今世界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能最大化地开发读者的学习潜能!

  (3)学校倡导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期都读一本《欧美传奇》,并严格依照阅读建议中提出的:悟通理论、先听后读、即学即记、导图启智、合作共赢5项要求,对英语的听、说、读、写、思、用等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求化蛹成蝶之效,为英语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4、年级每学期主办2次英语兴趣周活动,营造快乐学习英语的氛围。

  (1)英语兴趣周的活动内容要紧扣英语教材,由各年级英语备课组长、英语教师与外教在月初商定,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如:唱英文歌、英语情景对话、英语课本剧、英语舞台剧、英语话剧、英语小品、讲英语故事、班级的特色英语项目等。

  (2)英语兴趣周活动的节目由外教和各班的英语教师利用英语口语课组织和指导学生排演,要充分备课、设置各种预案;自选、自编项目,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练,所有学生都要参与。

  (3)班级英语兴趣周展演,自选主持人、自排节目单、自备道具、服装,自定奖励机制,聘请班主任、年级组长、英语备课组长参与打分并现场颁奖;各班要选定1-2个最佳节目作为年级组英语兴趣周的备选资源。

  (4)每二个月,各学部安排一周的时间用于英语兴趣周活动。每个年级都要在学校电视台演出一台节目,具体活动日程由学部统一安排,年级英语兴趣周活动时该年级的所有同学都要观看,演出期间也可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机邀请一部分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以渲染英语俱乐部的浓烈氛围,学校电视台录像,年级、学部、学校教科所都要派员担任评委,并现场颁奖。

  (5)学校教科所要对各学部英语兴趣周的活动质量进行打分排序。

  (6)没有外教的年级英语兴趣周展演节目由各班英语教师自行组织学生排练,具体组织办法同上,但每2个月一次的英语兴趣周活动应雷打不动。

  5、每月出一期班级英汉双语手抄报,在展示中升华英语情结。

  (1)英汉双语手抄报的难易程度要与各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进度相当。内容要丰富,色彩要鲜明、图文要并茂,要凸显班级特色,统一用A3白纸、单面排版。

  (2)英语手抄报一定要出自班级学生之手,可安排各学习小组轮流主编,建立激励每位学生都积极投稿的考评机制。

  (3)每月出版的班级英汉双语手抄报,用固定展板在学部大厅中指定位置展览,并进行评比。

  6、有计划地开展英语各类竞赛,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成果不断生成。

  (1)各学部每学期都要组织各年级举行一次英语单词短语竞赛,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词汇量超同类学校三分之一目标的达成。

  (2)各学部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班级习思英语考级达标率评比,以促进每一位同学英语水平主动、快速提升目标的达成。

  (3)各学部每学期都要对各年级、各班级英语兴趣周的活动成效进行评比,以促进人人喜欢学习英语氛围的形成。

  (4)各学部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英语口语竞赛,对各班级英语口语检测的成效进行评价,以促进人人讲一口流利英语目标的达成。

  (5)各学部每学期都要对各年级、各班级英语手抄报的考核数据进行统计,以促进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提升。

  7、全方位营造重点学科建设氛围,全力打造英语特色文化。

  (1)在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学校、各学部、各班级要系统设计双语环境文化,力求使每一块条幅、每一条标语、每一处标识都要用双语布置好。

  (2)在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学校、学部、班级的各类橱窗、板报都要用双语布置好。

  (3)新学期学部广播、升旗仪式、集会等要常态用双语主持。(4)新学期学校的刊物、招生宣传画册要运用双语编辑。(5)新学期要用双语系统筹建学校网站及其他各类链接网站。(五)紧扣目标、确保绩效1、学校形成人人喜欢学习英语的氛围。2、学生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别的学校学生多三分之一。3、近期学生的英语学科考试平均成绩达区前5名。三年后,我校的英语要成为宝安区最强的学科。4、近期学生参加各级英语竞赛成绩达区前5名。三年后,我校学生参加各级英语竞赛成绩要达宝安区第一。重点学科建设是富源学校战略转型的切入点,是名校成长的必由之路,是高端办学的重要环节,更与深圳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遥相呼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是富源人的高境界,“把认准的事做到底,并做出成效”更是富源人的高品质。

篇十二: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04.28•【文号】教高[2011]5号•【施行日期】2011.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本科教材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就“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教高〔2005〕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结合“高等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逐步形成了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为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教材出版进一步繁荣。教材数量大幅度增加,教材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注重体现分类指导,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二)教材质量进一步提高。教材建设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形式,编写出版了一批精品教材。

  (三)各方面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地方院校和出版社编写出版教材的积极性。

  (四)教材管理进一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完善了教材评价体系,拓展了教材建设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了各级精品教材、优秀教材的评审推荐工作,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

  (五)教材的国际化进一步推进。引进了一批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的境外优秀教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输出了一批国内优秀教材,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进一步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教材编写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精力投入不足;学科专业教材建设不均衡,基础课、热门专业教材众多,布点少且招生量少的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教材不完备;实践教学教材缺乏;教材质量监管制度不够健全,教材评价选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少数学校选用低水平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方针和目标“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着力点,为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要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体系。

  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以国家、省(区、市)、高等学校三级教材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提升教材整体质量。重点建设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加强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二)明确责任,确保质量。为保证教材编写和出版质量,教材的编写者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成就,或在行业中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出版发行实行出版社负责制,主编和其他编者所在单位及出版社上级主管部门承担监督检查责任。(三)锤炼精品,改革创新。鼓励对优秀教材不断修订完善,将学科、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写入教材。鼓励编写及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注重教材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四)分类指导,鼓励特色。根据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需要,注重满足多样化人

  才培养需求,教材特色鲜明、品种丰富。避免相同品种且特色不突出的教材重复建设。

  四、“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对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与管理。1.加强对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工作机制,以国家、省(区、市)、高等学校三级教材建设为基础,调动各方面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特点,在深入研究分析本科教材建设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提出“十二五”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设措施。教育部将改革“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遴选机制,实施本科教材精品战略。2.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十二五”教材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鼓励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跨校、跨区域联合编写教材;鼓励编写适应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特色教材;鼓励编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教材,填补空白。教育部将在本科教学有关奖项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增加或强化优秀教材相关指标,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3.建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材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建立国家、省(区、市)、高等学校三级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推介管理工作。(二)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1.统筹教材建设工作。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特色,促进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工作、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辅助资源建设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建设高质量教材。

  2.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建设,鼓励教学名师、高水平专家主编或参加教材编写工作,优秀教材应作为本科教学评奖评优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科类教材建设需求,吸引行业人士参与教材建设,开发适用性和实践性强的优秀教材。

  3.强化教材建设管理。高等学校要将教材建设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实行教材立项、阶段检查、目标审核制,加强教材质量监督。

  4.做好教材选用工作。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材选用机制、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进行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和评估,正确处理选用优秀教材与自编教材的关系,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

  (三)充分发挥专家与行业组织在教材建设中的作用。1.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科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对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分类指导,对出版社的出版选题提出建议;参与教材的评价推介工作。2.各省级教材研究机构和组织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纽带作用,协助和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做好教材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加强教材建设体系、机制等相关理论研究,加强教材信息交流和教材建设经验交流。3.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在教材建设中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利用其具有的行业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发贴近经济社会实际的教材和高质量的实践教材。4.充分发挥出版社在教材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出版社注重社会效益,加强与高等学校及教师的联系,根据自身优势,规划选题,出版教材;不断丰富教材类型,继续开发数字化教材;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改编,积极推动本土优秀教

  材走出国门。保证教材选题质量和出版质量,降低教材价格。五、做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教育部将于近期启动“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十二五”本

  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优秀教材遴选机制,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规划教材精品战略,“选”、“编”结合,以“选”为主。规划教材主要采取分批遴选方式,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陆续出版的教材中遴选出优秀教材供高等学校选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还将适时组织适应教改需要的规划教材选题,遴选高水平编者编写教材。

  在“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中,鼓励编写、出版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的不同风格和特色教材;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行业合作编写实践教材;鼓励编写、出版不同载体和不同形式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材,授课型教材和辅助型教材;鼓励开发中外文双语教材、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材;探索与国外或境外合作编写或改编优秀教材。

  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中宣部、教育部正在有计划地组织编写150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供相关专业统一使用。这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因此,将不再组织遴选这些重点教材涉及课程的“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意见转发至本地区所有高等学校。教育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篇十三: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人才的复合化、专业的融合化和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拓宽知识面,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科教兴国”和“科教兴渝”战略,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地处三峡库区的区域优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师范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发展总目标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立足渝东南,服务重庆,面向西南,以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参与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三)基本思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教学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课程体系更优化、教学内容更精

  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构建出一个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服务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了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强的教师职业能力、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二)专业发展目标1.以普通师范英语本科专业为主,适度发展非师范英语本科专业。根据重庆市人才供需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在2007年增设英语(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在2008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在2010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完善专业结构,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3.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力争尽快实现本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10年,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21人,平均每年新增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7人,平均每年培养或引进3名博士、硕士,使本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根据学校《“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做好教学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工作,争取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校级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从本专业教师教学和学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本专业教师分成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三个类别进行培养。(四)学生发展规模遵循“注重质量,适度发展”的原则,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200人左右。到2007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95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50人;到2008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100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95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50人;到2009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200人左右,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100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人,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100人;到2010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300人左右,其

  18

  中英语专业(师范类)普通本科1000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普通本科100人,英语本科专业

  (翻译方向)100人,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100人。以上学生规模规划均未考虑“专转本”

  因素。

  (五)课程建设目标

  2006—2010年,建成2-3门校级重点课程,并力争使1门课程成为市级精品课程;争取2-3

  门专业主干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确保专业选修课的开出率达到

  100%,

  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按方向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坚持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

  完整的教学大纲,严格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

  (六)教材建设目标

  1.到2010年,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100%,尤其重视

  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2.针对区域特点,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突出专业优势。3.“十一五”期

  间,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

  3—5部,提高教

  学的实际效果。

  (七)学术科研目标

  2006年—2010年,针对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

  究,立项5—10项校级科研项目;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项2—3项校级教改课题;在以上

  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立项2—3项国家级、市级科研、教改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

  究,在教师的辅导下,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

  10%。

  (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1.到2010年,建成40个教学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

  2.到2010年,在涪陵区内建成5—10个教学见习基地,保证学生教学见习的需求。3.根

  据学生发展的规模,新建3—5个语言实验室,并对现有语言实验室不断更新,提高使用效率。

  4.规范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它

  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

  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色的战略任务。因此,必

  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研室主

  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其次,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

  19

  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第三,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有落实。

  (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继续深化“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朗读课程,开展WorkshopTalkShow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如高级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交际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针对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学术科研水平较低、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2.统筹兼顾,质量并重,做好教师的吸收、引进工作

  (1)

  大力推进博士、硕士的培养、引进工程。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

  体是博士、硕士毕业生,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3—5名硕士,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加强教授的培养、引进与聘任工作。在引进人才时,遵循师德高尚、职称高、教学水平

  高、科研水平高的“四高”原则,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够合理的职称结构。同时,聘请德高望重、学识

  渊博、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的教授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帮助本专

  业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3.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

  (1)制定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2)采取倾斜政策,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3)对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每月津贴100元,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一次性奖励500元。

  20

  4.建立师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1)对本专业引进教师实行最低服务期制,学士学位为

  1年,博士、硕士学位为5

  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鼓励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具有硕

  士学位的教师工作满2年后报考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

  (2)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讲师及

  其以下职称教师的进修形式以报考定向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进行。

  (3)根据每年的评教结果,凡被认定为“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教师实行教学待岗,通过进修提

  高教学水平。

  (4)2007年起学历达不到硕士及以上者(40岁以上者除外),本专业学科评议组不予推荐

  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的评审。

  (5)继续推行青年教师(30岁以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制度,对不服从安排者不予评

  聘高一级职称。

  (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专业学术氛围1.严格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具

  有副高职称的教师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论文,其中1篇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

  发表;讲师在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4篇论文,其中有1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助教在聘期内应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论文。

  2.实行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制,培植优秀教学成果。对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奖励500元,

  课题成员奖励100元,并提供学校课题经费百分之十的配套经费,保证课题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同

  时出台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对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另行奖励。

  3.每学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举办1-2次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4.本专业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每年应举办一次全校性学术讲座;鼓励讲师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师举办学术讲座。5.开展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活动,并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完善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自主发展模块的基础课建设工作,开出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英语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构建学业优异生提高班的课程体系,为不同方向的考研学生服务。2.根据本专业情况,确定2—3门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努力从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打下基础。

  21

  3.改革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语音和口语课的改革力度,实行语音过关考核,开发口语等级考试,使口语课体现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和口语等级考试相结合,要求学生口语标准、流畅、得体;写作课突出应用文体和学术文体的写作训练,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口译实践和翻译课程要以口译课程建设为重点。

  4.组织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选定的教材,要求教师吃透其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实际,编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大纲既和课程内容相吻合,又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

  5.科学编制教学进度计划。以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特色,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提高实践能力,以公共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6.强化教材的选用机制。原则上非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不用,杜绝粗制滥造的、质量不高的教材进入课堂;发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教师编写与优秀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等,提高教材使用的针对性。

  7.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新的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严格教学要求,规范教师教学行为1.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工作要求》、《教学工作规程》和《教学质量责任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基本文件,规范和约束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杜绝上课迟到、早退、旷工、随意调课等现象,保障教学进度

  计划的制定、备课、课堂教学、答疑辅导、考试、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教学工作环节有序运行。

  2.实行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和质量进行考核。凡是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原则上都要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务,系领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接受教学任务或教学质量较差或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要暂停教学工作或调离教学岗位。

  3.推行早晚自习制度,加强学风建设。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纠正一部分学生学习懒散的不良习惯,形成学生自觉自习、教师认真辅导的良好学风和教风,将英语专业学生分年级、班次在固定的教学场所上早晚自习,在学生晚自习期间,派三名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辅之以值班人员的严格督查。

  (七)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抓好实验和实践教学1.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切实担负起实验室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听力课程的学时数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进一步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开放体制,在时间和内容上给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用足用好语言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维持经费,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

  22

  3.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保证学生2—3次的教学见习时间和8周的教学实习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外联系,进一步推进教学见习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的需要,实现与接受实习单位在教学上的互利互惠。

  4.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认真执行学校关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定,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在确定指导教师、明确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

  23

篇十四: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高级英语第二部分课程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一本课程教学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二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情况三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本课程教授教师情况分析五教学改革情况简介六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七考试命题建立试卷题库及实行教考分离的情况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划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一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二教学改革目标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类)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课程负责人:张家玥课程组成员:冯环环、聂品所在教研室:高级英语联系电话:

  英语系制二〇〇九年11月

  说明

  第二部分(课程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

  一、本课程教学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二、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情况三、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本课程教授教师情况分析五、教学改革情况简介六、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七、考试命题、建立试卷(题)库及实行教考分离的情况

  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划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

  一、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二、教学改革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创新特色三、教材及辅助教材建设计划四、试卷库建设计划五、课程组教研活动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六、本课程材料建设目标(含教案、大纲、考纲)七、成果的体现方式

  一、课程简况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俄语

  课程代码162022-24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负责人姓名

  张家玥

  性别

  男

  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职称

  助教

  年龄

  28

  高校教龄

  5

  学科专长

  日语教学

  兼教课程

  无

  本

  姓名

  性别年龄职称

  学科专长

  课

  程

  冯环环

  女27助教

  日语教学

  其

  他

  聂品

  女27助教

  俄语教学

  任

  课

  教

  师

  基

  本

  情

  况

  兼教其它课程无无

  课程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基础课,是外语专业第二外语必修语种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达到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三、四级考核。

  二、课程现状分析

  一、本课程教学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本课程教学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基本是一致的。课程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二、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情况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本教材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帮

  助学习者系统又不困难地学到标准、纯正和自然地现代日语;特别注重实际沟通和交流的需要,致力于日语的实

  际应用;编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扩大了视野,增加学习兴趣。完全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

  三、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采用通常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要求每课结束后配备1学时的习题讲授,着重知道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通过单元练习,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所学的基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四、本课程教授教师情况分析

  本课程教师:张家玥,男,助教,本科/学士,28岁,高校教龄5年。从事二外日语教学5年,二外日语

  教学经验丰富,为广大学生的二外日语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历年来学生考研日语成绩优异。冯环环,女,助教,研究生/硕士,27岁,高校教龄2年。从事二外日语教学2年,致力于日语语言学的学

  习与研究。日语语言文学聂品,女,助教,研究生/硕士,27岁,高校教龄2年。从事二外俄语教学2年,致力于俄语语言学的学习

  与研究。俄语语言文学五、教学改革情况简介

  (一)增加二外日语课程学时、提前开设二外日语课程二外日语教学分为三个学期,即从第二学年至第三学年结束。每学期72学时,总共216学时。预期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和运用的能力。拥有足够的课时才能更好地进行二外日语的课程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教师也拥有充足的课时来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上课将不会再是老师主讲学生主听主记的情景。大三就结束二外日语教学,学生到了大四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毕业前途的设计,将不会再出现学生没心思没兴趣学习日语的现象。(二)细分课程、开设听说课、配备专门课教师、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将单一的二外日语课程细分为精读课、听说课和网络自主学习三部分。同时配以专门课程教师。课程的细分有利于教师对于每堂课的把握,更加明确了教学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门能力的培养。精读课教师主讲单词和课文语法,听说课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程的专门教师将更具有专业性。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能着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营造良好的二外日语的学习气氛,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三)给予英语专业研究生开启绿色通道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考研日语选修课,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四)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母语水平,对于中国文化进行更加细致地学习,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更新自我。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堂课,精通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言简意赅,做到教学有针对性。一定要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要积极吸收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用80%的时间教授基础知识,以期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余下20%的时间,讲一些难点的内容,作为知识的拔高。教师要不断地保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二外日语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课文时,把日本文化、风土人情等融于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日本,感受日语的语言特点,更好地领会日语的精髓,慢慢地喜欢日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教授学生唱日语歌曲,讲解歌词,体会日语的发音,感受日本的文化。有时也介绍些日本的动漫等,丰富了教学的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教学目的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设施已逐步现代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二外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综合的视觉刺激,增强教学互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给二外日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课件还具有重复性,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板书的时间,高效率地利用较少的课时。

  六、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在以往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主要依据期末考试(笔试)成绩8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常课堂表现、

  上课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20%。这种评价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成绩中不包含口语成绩,造成学生轻视口语练习,只注重笔试能力。学生不可能全面掌握日语。笔者认为应改革评价体系:期末考试(笔试)成绩60%+口语成绩20%+平时成绩20%=总评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更能反映学生综合日语水平。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听说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逐步培养起简单的日语交际能力。七、考试命题、建立试卷(题)库及实行教考分离的情况

  本课程已经建立起试卷库,由于教师有限,尚未实行教考分离,采取的是集体出题、集体批改的方式。

  三、课程建设规划目标

  一、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二外教学现有日语和俄语,教师3人。师资严重不足。需要引进3-5人日语专业或其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学师资力量。积累经验,为申办日语专业积极做好准备。二、教学改革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创新特色

  (一)增加二外日语课程学时、提前开设二外日语课程二外日语教学分为三个学期,即从第二学年至第三学年结束。每学期72学时,总共216学时。预期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和运用的能力。拥有足够的课时才能更好地进行二外日语的课程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教师也拥有充足的课时来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上课将不会再是老师主讲学生主听主记的情景。大三就结束二外日语教学,学生到了大四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毕业前途的设计,将不会再出现学生没心思没兴趣学习日语的现象。(二)细分课程、开设听说课、配备专门课教师、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将单一的二外日语课程细分为精读课、听说课和网络自主学习三部分。同时配以专门课程教师。课程的细分有利于教师对于每堂课的把握,更加明确了教学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门能力的培养。精读课教师主讲单词和课文语法,听说课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程的专门教师将更具有专业性。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能着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营造良好的二外日语的学习气氛,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三)给予英语专业研究生开启绿色通道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考研日语选修课,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四)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母语水平,对于中国文化进行更加细致地学习,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更新自我。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堂课,精通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言简意赅,做到教学有针对性。一定要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要积极吸收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用80%的时间教授基础知识,以期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余下20%的时间,讲一些难点的内容,作为知识的拔高。教师要不断地保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二外日语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课文时,把日本文化、风土人情等融于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日本,感受日语的语言特点,更好地领会日语的精髓,慢慢地喜欢日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教授学生唱日语歌曲,讲解歌词,体会日语的发音,感受日本的文化。有时也介绍些日本的动漫等,丰富了教学的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教学目的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设施已逐步现代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二外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综合的视觉刺激,增强教学互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给二外日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课件还具有重复性,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板书的时间,高效率地利用较少的课时。三、教材及辅助教材建设计划

  选择适当的二外教材笔者认为教材是学习和掌握二外日语的基本保障,所选教材应根据教学目的而定。应选择文章短小精悍,易于记忆,内容上能体现日语的特点,日本文化能融于其中;课文语法的讲解应细致,例句应经典且包含特殊情况的说明;课后练习应贴近实战要求,更好地进行强化训练,答案的讲解应详细,使学生能够自我检测,易于理解。《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语法讲解、课文内容略显简单,过于口语化,更适合作为口语教材或辅助教材。笔者建议可以同时尝试其他教材,如:《新编日语》、《日本》、《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等作为课堂使用的主要教材。二外日语的教材应与时俱进,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四、试卷库建设计划

  保证每学期考试试卷中有两套是新题,完善试题库的数量和题型的需要。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有两套以上的新试题与新题型。五、课程组教研活动开展的途径和方法

  每两个星期最少组织一次课程组教研活动,采取网上交流互动的形式,每日定时交流。做到有问题随时交流。六、本课程材料建设目标(含教案、大纲、考纲)

  另附材料说明七、成果的体现方式

  四、教学院(部)、审核意见

  (一)系(教研室)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

  (二)教学院(部)审核意见

  (公章)签名年月日

篇十五: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对英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培训,而是英语教育,即全面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思维活跃、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势在必行。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面临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对提高我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推动作用。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对本专业加强建设,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并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成为在校内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

  二、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1.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80%,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尚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08年至2012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结合学校2007年接受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2年至2015年)队伍壮大,层次提高,科研颇见成效。经过10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教授增加到至少10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已有2门精品课的基础上,力争

  1

  至少1门冲入省级精品课,再有2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科学研究

  科研是二级学院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依托四个研究所,分为四大领域展开。

  1)英美文学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我院已开设英国文学史及作

  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散文欣赏及相关的欧美文化概况等课程。任课教师皆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本院计划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美小说欣赏、诗歌评论、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等课程,尽量做到与国际名校本专业课程设置接轨,并计划在莎士比亚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及翻译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2)翻译研究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几年来,我院英语专业

  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教学及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数部.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建设,其中主讲翻译课程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院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牵头的翻译研究中心,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院可望形成一个以研究翻译理论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的翻译中心,招收以翻译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八到十年中有望招收翻译方向的博士生。届时,我院将引进数名翻译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授.将拥有强劲的翻译教学及研究实力,可望设立翻译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翻译人才。

  3)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目前,从事本学科的教师中从事语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教师共有5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助教1人。他们都是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加上国外留学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就多达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获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社科奖1项。

  随着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教学研讨会逐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引进,都为本研究组搭建了更为有利的学术研究平台.但目前感到最难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许多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由于经费匮乏而不得不忍痛放弃.

  4)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门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学科。近年来,它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在中国,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和国外的各种交流愈加广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研究经历.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着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语系将按照这4个主要研究方向设立研究所,教师将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研究所。目前在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师资较为雄厚,今后要大力加强在语言学和英美文学领域的研究。这四个研究所将定期举办如下学术活动:有关本领域具有代表性、前瞻性著述的介绍和评论;研究所内部教师的论著交流;邀请本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

  2

  报告等。

  另外,为教师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教师潜心

  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制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励学术研究成果突出

  的教师;制订政策,把教师的科研作为计算工作量重要的内容,推动全体教师大搞科研,使本

  专业的科研活动蔚然成风。

  3.人才培养

  一个学校的立足之本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

  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首先要加大各方面

  的监管力度,另外,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也很重要:

  (1)

  尽最大努力和国外的学校建立交流或互访关系,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更多

  的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

  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外语学院对老师进行培训,尤其要尽最大努

  力把国外的教学专家请来做讲座或进行培训.

  (3)

  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的知名院校进行培训。

  (4)

  鼓励和支持老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学位。

  (5)

  利用英语系现有的力量,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形成一个培训小组,定期举

  办培训班或公开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取长补短。

  4.物质条件建设

  总体而言,英语专业的基础设施较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教学基础设施

  1.

  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专门配备固定的教室,以便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

  基本功的训练,课桌设置为圆形或群组型,便于语言教学方法的实施。另

  外,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氛围,利于语言学习效果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尽

  量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实行小班授课(24人/班)。

  2.

  每个教室都应是多媒体教室,同时有卫星接收器,至少也要有多媒体课件

  便携式播放器,既便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和新知识、信息的获得,也是教

  学评估对英语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指标要求。

  二)教师办公条件

  教师应每人配备一台电脑,配备扫描仪,打印机,便于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研究;同时,

  解决教师办公室基本的办公经费问题.

  5.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基础上,课程结构得到优化,课程体系更加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教材种类更加齐全,开发自编教材,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符合国家本科教学课程和教材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结合地域经济和人才培养目标,适当的删减增补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及进度,保证教学质量。通过5年建设,拥有至少1门省级精品课;2-3门校级精品课;5—8门校级优秀课。出版自编优秀教材至少2部。按照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增设商务英语、商务德语、商务朝鲜语等专业,增设英语专业的同声传译等技能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多媒体教学,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研究,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形成研究方向明确、梯队合理、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团队,增强教师从事科研、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意识,更好地发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各项教学制度,深化观念创新,结合本院教学实际,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经过5

  3

  年的努力,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每年力争发表在国际、国内各类期刊的文章至少30篇,希望能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7.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上要锐意进取,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教学。从2006年起,配合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从课堂教学质量抓起,大力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探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根据本专业特点,有关教学研究论文应占科研论文50%左右。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专业必修课多媒体授课课时比例达到15%,鼓励教师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至少2-3门课程自主研发的教学课件被评为校级优秀课件.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每位副教授要承担1名新教师的指导任务。

  8.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良好,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把控教学质量关,确保教学秩序井然,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加强毕业环节的管理,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采取得力的监控措施,规范指导教师的职责.

  三.主要措施

  针对本专业现状和特点,将采取以下措施实施专业建设和发展:

  1)

  学科规划:对学科进行定位,按照大纲规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

  课程;确定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即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语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英美文学等;拟申报英语语言学为学校重点学

  科,并在适当的时候,申报英美文学硕士点,乃至博士点.

  2)

  师资队伍建设:在争取学校对弱势学科扶持的基础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投身专业建设,爱岗敬业;同时,应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人才,建设专业

  梯队,整合教师结构,增强教师进行科研的能力。要创造条件建立一支较

  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3)

  教学内容与管理:对专业教学进行总体规划,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上要锐意进取,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教学,同时鼓励教师致力于科学研究,教材开发,

  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教学效果:实行本科学生导师制,加强师生联系和交流;为学生举办系列讲

  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

  四.专业、学科点申报规划

  (1)拟申报硕士、博士点建设发展规划2012年前,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上,申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拟设语言学、

  翻译、语言教学等研究方向。到2015年,申报该学科的博士点.(2)拟申报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5年争取申报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省部级重点学科。(3)拟申报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发展规划

  2012年将四个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英语教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建成市级重点研究中心,推动科研、教学.

  五.专业特色

  4

  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的时间,凝练出专业特色,即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具备突出的商贸、口笔译、以及新闻广播优势,社会实用、适应性强。以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与模式为起点,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学管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具有专业优势与特色的人才。具体措施:

  (1)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服务的思想,合理设置课程,特别是针对青岛口岸城市的特点,重点建设商务类、经贸类、口译及笔译等课程,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增加选修课,培养既精通英语语又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围绕所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强这一特色,继续开展VOC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加大对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奖励力度;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涉足于一些企业和外贸机构,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为体现学生口笔译强的特色,本着为地域经济服务的思想,利用会展经济带来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大素质拓展和相关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奖赛,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学分挂钩,更好地激励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英语系2006年6月19日

  5

篇十六: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有关部署,做好“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工作,以规划教材为引领,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职业教育工作和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材建设事权,突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统分结合、质量为先、分级规划、动态更新”原则,完善XX和省级职业教育教材规划建设机制。“十四五”期间,分批建设1万种左右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指导建设一大批省级规划教材,加大对基础、核心课程教材的统筹力度,突出权威性、前沿性、原创性教材建设,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以规划教材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二、重点建设领域规划教材建设要突出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和重点专业领域教材建设,补足紧缺领域教材,增强教材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

  (一)统筹建设意识形态属性强的课程教材。推进XX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等教育,落实领导、劳动教育、总体安全观教育等要求,促进学生德技并修。统一编写使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用好《思想学生读本》。继续做好高等职业学校(含高职本科,下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工作。重点在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安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大类相关专业领域,推进职业教育领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建设。

  (二)规范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编写机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工作,每门课程教材不超过5种。健全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统一规划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编写和选用工作。通过组织编写、遴选等方式,加强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职业素养、安全教育等方面教材(读本)供给,加强价值引导、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三)开发服务战略和民生需求紧缺领域专业教材。围绕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服务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变,优先规划建设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

  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需要的专业课程教材。服务民生领域急需紧缺行业发展,加快建设学前、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领域专业课程教材。改变更新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机械制造、会计等领域专业课程教材。推动编写一批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专业课程教材。

  (四)支持建设新兴专业和薄弱专业教材。重点支持《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新增和内涵升级明显的专业课程教材。加强长学制专业相应课程教材建设,促进中高职衔接教材、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衔接教材建设。遴选建设一批高职本科教材。支持布点较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支持非通用语种外语教材,艺术类、体育类职业教育教材,特殊职业教育教材等的建设。

  (五)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适应结构化、模块化专业课程教学和教材出版要求,重点推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结合专业教改实际,分批次组织院校和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联合开发不少于1000种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建设,结合订单培养、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变,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建设一批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融媒

  体教材。三、规划教材编写要求规划教材编写应遵循教材建设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技

  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扣产业升级和数字化改变,满足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体现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特别是XX思想,体现民族风格,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二)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鼓励专业课程教材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载体,体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反映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方向,将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创等方面的需要,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三)配强编写人员队伍。鼓励职业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开发教材。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资深专家领衔编写教材,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教材建设。教材编写和审核专家应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无违法违纪记录或师

  德师风问题。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对教材编写质量负总责。

  (四)科学合理编排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设计逻辑严谨、梯度明晰,文字表述规范准确流畅,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名称、术语、图表规范,编校、装帧、印装质量等符合有关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符合有关著作权等方面的规定,未发生明显的编校质量问题。

篇十七: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三年整体规划

  一、新教材简介首先,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此版英语教材在上一版(2007版)教材的基础

  上,重新划分和确定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不同模块的单元主题和排列顺序,对原教材中相近的单元主题进行了整合,删减了个别意义相对狭窄的主题,新增或扩充了一些贴近时代、展示中外优秀文化的主题。同时,考虑到国情和教学实际,提供了初、高中衔接单元。如welcomeunit,同时又考虑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连续性以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设计单元框架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板块,如主题页、语音、视频和拓展性阅读语篇等

  第二,从思想和教育意义来说,此版教材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材在育人导向上非常重视美德教育。选取先进人物事迹,挖掘精神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及奉献精神。不仅选取了国外代表人物,如JohnSnow、AlbertEinstein等,还加强了对我国各领域代表人物的宣传,如詹天佑、林巧稚、杨利伟、钱学森等。新教材还写入了多位为国家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比如钟南山、袁隆平、屠呦呦等。除了通过用英语讲优秀人物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美德的教育外,教材还运用TheMillionPoundNote(《百万英镑》)等课文深刻讽刺了拜金主义,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将育人任务落到实处。

  一.任务与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以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强调用语言做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突出主题意义探究◆强调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相融合,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有机渗透学习策略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视频资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视听能力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这过程既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教学基本理念(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依照《2017标准》和《高考说明》,整体设计高中三年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体现灵活开放。

  (三)积累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的积累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和

  文化背景知识等。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译,要有‘量’和‘质’的保证。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

  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到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根据《2017课标》和高考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围绕主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高中各年级基本要求和措施(一)高一

  本学年完成新人教必修1-3模块的教学任务。已完成毕业要求。高一年级是起始年级,搞好高、初中的衔接是首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实施不到两年,客观上造成了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不衔接,在知识量上和能力要求上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高中教材有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打好基础培养能力。。

  知识主要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关于语音知识,高一学生应该掌握元音、辅音,词重音,句子重音。应该掌握连读,失去爆破,音的弱化、同化等知识。不仅如此,要让学生大量的听原汁原味的录音磁带,努力模仿洋腔洋调,掌握语音语调。关于词汇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两方面入手,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一是对已掌握的词汇,扩大词义范围。二是学习生词。学习生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词语概念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教学生词时,尽量用已学过的英语释义,适当利用母语。关于语法知识,利用初中已学过的词法知识,认识生词的词性,进一步熟悉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这些知识是学好复合句、并列句的基础。

  关于背景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来自于其他各学科,而且是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阶段,结合英语教材的内容,需要整理丰富这些知识,为得体的表达交际服务。

篇十八: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对英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培训,而是英语教育,即全面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思维活跃、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势在必行。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面临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对提高我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推动作用。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对本专业加强建设,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并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成为在校内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

  二、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1.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80%,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尚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08年至2012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结合学校2007年接受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2年至2015年)队伍壮大,层次提高,科研颇见成效。经过10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教授增加到至少10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已有2门精品课的基础上,力争

  至少1门冲入省级精品课,再有2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科学研究

  科研是二级学院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依托四个研究所,分为四大领域展开。

  1)英美文学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我院已开设英国文学史及作

  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散文欣赏及相关的欧美文化概况等课程。任课教师皆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本院计划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美小说欣赏、诗歌评论、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等课程,尽量做到与国际名校本专业课程设置接轨,并计划在莎士比亚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及翻译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2)翻译研究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几年来,我院英语专

  业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教学及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数部。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建设,其中主讲翻译课程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院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牵头的翻译研究中心,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院可望形成一个以研究翻译理论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的翻译中心,招收以翻译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八到十年中有望招收翻译方向的博士生。届时,我院将引进数名翻译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授。将拥有强劲的翻译教学及研究实力,可望设立翻译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翻译人才。

  3)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目前,从事本学科的教师中从事语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教师共有5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助教1人。他们都是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加上国外留学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探索研究,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就多达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获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社科奖1项。

  随着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教学研讨会逐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愈加频繁,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引进,都为本研究组搭建了更为有利的学术研究平台。但目前感到最难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许多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由于经费匮乏而不得不忍痛放弃。

  4)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门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学科。近年来,它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在中国,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和国外的各种交流愈加广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篇十九: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P>  高等学校外语教材审稿办法实施细则

  制定机关公布日期施行日期

  文号主题类别效力等级时效性

  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1986.10.231986.10.23

  [86]教高一字032号教材

  部门规范性文件现行有效

  正文:

  ---------------------------------------------------------------------------------------------------------------------------------------------------高等学校外语教材审稿办法实施细则

  ([86]教高一字032号1986年10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

  一、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高一字032号文件批准的《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二、编委会根据国家教委批准的教材建设规划,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包括拟审书目、会议计划等)由各编审组提出,并逐项填写年度计划表,经编委会审定,于每年12月20日前报国家教委审批。

  三、教材规划中包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两类。编委会重点审查主干课程的教科书。其他教科书及教学参考资料一般由出版社审定出版。所有列入规划的教材,均由新华书店按教材发行办法按时发行。

  四、教科书或教学参考资料按下列方式列入规划:1.由编审组组织编写的教材,直接列入规划;2.某些使用效果较好、质量较高的教材,有两名以上编审委员书面推荐,经编审组年会讨论同意后列入规划;3.各院校或个人自编教材,须由编者填写申请表,连同详细的编写提纲及部分样稿,经所在校或系学术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签署意见后于每年8月底以前提交编审组。编审组组长根据教材性质委托一至数

  名编审委员就该教材能否列入规划提出意见,由编审组年会讨论决定。五、规划中的教材一般需试用两轮并加以修订后再进行审定。某些教学急需的教材,经编审组研究决

  定,可不经试用直接审定。六、审稿方式有开审稿会和委托专家审稿两种。1.审稿会审稿会由编审组指定一名委员为召集人,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审稿会人员名单由召集人提出,编审组

  组长核定。是否邀请编者及有关出版社代表参加,由召集人提议,编审组组长决定。召集人应督促编者及时将书稿及有关材料分送与会者,以保证他们在会前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审

  阅。审稿会后由召集人负责向编审组报告会议情况,并抄报国家教委高教一司。主审人由编审组在组内外专家中约请一人担任。主审人应在收到书稿后一个月内进行预审,并就是否

  具备召开审稿会的条件向编审组提出报告。经审稿会讨论的教材,由召集人和主审人(以主审人为主)对书稿的出版价值、优缺点以及修改意见

  向编审组提出书面报告。修改幅度较大的书稿,在编者修改后,须交主审人复审。2.委托专家审稿委托专家审稿的教材,由编审组约请二名(必要时可三名)专家审阅,并指定其中一名为主审人。专

  家在审阅后,各自对书稿的出版价值、优缺点以及修改意见提出书面报告,由主审人据此作出审稿结论交编审组。修改幅度较大的书稿,在编者修改后,须交主审人复审。

  七、审稿会或委托专家审稿通过的教材均须由主审人填写教材审批表,经编审组组长和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签署意见后方可交出版社。教材审批表一式三份,一份交出版社,其余两份交编审组和高教一司留存。

  八、审稿要坚持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保证质量。审稿结论分以下两种:1.建议出版;2.暂不出版。建议出版的教材,有关出版社一般应列入教材出版计划,及时安排出版。编者要按商定的时间及时交稿。

  教材出版时,应在书中注明主审人及其他审阅人。九、委托专家审稿的教材(包括公共外语教材),审稿报酬可根据每本书稿的难易程度、字数、审阅人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对每位审阅人由国家教委给予补贴。关于稿酬的具体标准可参照文化部出版局《书籍稿酬试行规定》的有关条款掌握,即“一般书籍的审稿费按每万字2~5元付酬;对于繁难专著,可按每万字5~8元付酬”(以下称“规定”)。审稿补贴的金额由编审组组长根据上述要求和标准在审稿费核准单上提出意见,连同主审人的审稿报告送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北京办公室(编者单位在东北、华北、西北者)或设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上海办公室(编者单位在华东、中南、西南者),经主任复核并商高

  教一司后垫付。每年十一月底以前由办公室向高教一司结算。委托专家审定出版的教材,其主审人除上述报酬外另由出版社按规定标准付酬。经审稿会审定出版的教材,主审人的报酬由有关出版社按规定标准付给;审稿会上未被通过的教材,

  则由国家教委付给。十、审稿会由编审组委托高等学校主办(一般不委托编者单位主办)。会议经费由主办单位根据编审组

  决定的人数、时间拟定预算(填写预算表),经编审组秘书报高教一司核批,审稿会开会通知由编审组秘书拟稿,盖编审组公章后发出。会议开支标准,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审稿会经费一般由主办单位垫支,会后由主办单位填报决算表,经主办单位财务部门核实单据(单据留主办单位)加盖财务公章后,向国家教委高教一司报销。

  十一、一本教材一般只开一次审稿会。会议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时间不超过7天。必要时由编审组说明原因,可适当增加人数和延长会议时间。年度工作计划一经下达,一般不再变动。

  十二、编委会办公室应帮助编委会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与各编审组保持经常联系,了解教材编写进度及审稿办法实施情况,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与有关出版社保持联系,了解教材出版情况;通过各编审组有关成员或编审组秘书,收集教材使用单位的反映,及时向编委会和国家教委汇报,并将编、选、送、印、用的情况及时通报编审委员。

  十三、教材建设规划或年度工作计划中的项目若有变动,须经编委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同意,报国家教委核准,并通知编委会办公室。

  十四、教材建设规划之内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后,各有关出版社应及时寄本语种编审委员(包括与该语种有关的正、副主任委员)每人一份。报送国家教委的教材数量,按国家教委的通知执行。

  ——结束——

推荐访问: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建设规划 外语 教材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