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10篇)

发布时间:2022-12-27 13:18:03 来源:网友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10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光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来说至关重要。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10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10篇)

篇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光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光,整个世界便会陷入无边的黑暗中,人类将无法生存与生活。人类通过眼睛接收了80%以上的外部信息。研究光现象与光变化对帮助儿童认识外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通过研究光的形成、光在空气中的行进、光在不同物质中行进时发生的现象与变化,以及认识光的种类或层次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入光世界,认知、研究光现象,感悟光对我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

  光无疑是每个人所熟悉的,但许多人对“怎样看见光,如何发现色彩,光是怎样行进的”缺少理解,儿童尤为如此。这直接导致他们对光现象的过程变化缺乏形象思维,知识积累不足。本单元主题的提出不仅承接了低年级《奇妙的光》相关主题的发展,还通过感性体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为初中学段光学现象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与实践操作经验,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参与到光现象的探究活动中。

  本单元的科学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将肉眼难于感知的光学现象转化为可视过程设计的。通过用某些能反射光的媒介显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用适宜的工具展现白光的复合性等实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设计、动手操作的兴趣,学会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6.2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6.2.1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6.2.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前三课按递进关

  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光源、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的概念;了解光源、光的传播、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和光的反射现象;辨识哪些光来自光源,哪些光来自物体反射;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遇到物体时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光现象的信息,了解可以借助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发现光的现象、感知光的传播规律,打破光这一能量表现形式的神秘感。能量表现形式的探究活动不仅在本单元出现,还在整套教材持续进行,且不断地深入。在学生对光现象有了初步

  的了解后,第四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光谱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光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

  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能够获取光现象变化的证据信息;采用新方法、新材料,调整、完善对光现象的探究活动。

  愿意经历光现象的发现过程,发展尝试改变光传播路径探究活动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形成有关光的正确观点。

  运用有关光现象的原理,列举、解释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光现象事例。三、单元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

  序号1234

  课题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总课时

  课时12115

  五、分课分析1.光源

  1.教学内容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它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能否发光,也就是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2.教学目标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3.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4.教学准备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2.光的传播1.教学内容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发现、了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和特征。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于学生过往的知识与经历,围绕着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情境中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多个探究活动,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根据光的这一特征,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第三部分,制作一套简单的装置,通过细致的操作说明小孔成像现象,进一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印证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关于小孔成像的发现。2.教学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难点: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4.教学准备

篇二: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2021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含反思)

  班级:

  任课教师:

  单元

  课程

  课时

  备注

  1.光源

  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2.光的传播3.光的反射

  4.七色光

  5.热传导

  第二单元热传递

  6.热对流7.热辐射

  8.物体的传热本领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9.地球的表面10.火山和地震11.地球的内部

  12.地表雕刻师

  13.云和雾

  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4.露和霜15.雨和雪

  16.水滴的“旅行”

  17.刺激与反应

  第五单元人体“司令部”

  18.从刺激到反应19.我们的大脑

  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

  1《光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光源》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一课时。本课

  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册书的起始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帮助学生梳理对光的原有认知,为本单元的学习确定起点;二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光源。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它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能否发光,也就是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光和光的特性有很多生活上的经验,比如学生知道影子跟光有关,但不能清楚地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的形成;知道太阳是光源,月亮不发光,不是光源,但不能准确地给出光源的概念;知道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但不能解释其原因等。所以本节课适宜以头脑风暴开始,帮助学生梳理已有认知,进而提出本单元即将研究的相关问题,为后续学习建立起点。【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科学探究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2.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3.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科学态度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教学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教学准备】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识别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1.师:(出示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能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阳光、清晨、树林、雾气、生机盎然……2.师: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光,你都知道什么?生:自由表达。3.师:生活中经常能看见各种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你认识它们吗?生:太阳、灯、蜡烛...4.师: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太阳是最常见、最不能缺少的光源,请观看视频:发光发热的太阳。生:观看视频。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太阳真的太重要了。5.师:同学们,你在何时何地看见过其它的光源,它们发光有怎样的特点?生:很多地方都看到光源。他们都在发光。6.师:你看到的光源,他们是怎样发光的呢?你仔细观察过吗?

  生:太阳发光是因为内部发生剧烈的变化;蜡烛发光是因为它在燃烧;电灯发光是因为通了电。

  7.师:不同的光源,发光的原因不同。这些光源中,有些是依靠自身发光的,有的是我们将它变成光源。如果将这些光源分类两类,你会如何分?理由是什么?

  生: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师:你如何区分这两类?生:自然物就是大自然中存在的,而人造物是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的。7.师: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手册第1题,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设计意图:观察各种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光源,认识这些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这个活动就是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源,能够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二、发光物体与反光物体1.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光源有很多,那你看,这些物体中哪些是光源呢?理由是什么?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生:小组研讨并分类。讨论结果:白炽灯、太阳光、萤火虫、发光鱼、蜡烛、星光等是光源,月光、汽车后视镜不是光源。2.师:月亮是光源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月亮不是光源,它反射的太阳光。3.师:因此,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所有发光物体都是光源,有些物体看着虽然发光,其实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别的光源的光。4.师:熄灭的蜡烛是光源吗?断电的电灯是光源吗?生:熄灭的蜡烛不是光源,点燃的蜡烛才是光源。断电的电灯不是光源,通电发光的电灯才是光源。5.师:现在,你能给出一个光源的定义吗?生:自身能发光的正在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6.师:因此,光源要满足两个条件:(1)自身能够发光;(2)正在发光。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手册第2题。

  7.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如何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呢?生: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且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设计意图:该活动要学生认识能够发光的物体并不都是光源,有些看起来闪光的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这个活动就是要学生指出可见的“发光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是为后续学习光的反射积累一定的经验与知识。]三、观察蜡烛与细钢丝发光的过程1.师:接下来,我们选取两个光源,来看看他们发光的过程。以前电灯没普及的时候,人们常用煤油和蜡烛照明,同学们仔细观察过蜡烛吗?生:蜡烛是蜡组成的,中间有一根棉线。2.师:点燃蜡烛,请同学们观察,蜡烛在发光时,是什么在燃烧?是蜡烛芯还是蜡烛中的蜡油?生:蜡烛燃烧时主要消耗的是蜡油,蜡油为发光发热提供了原料。2.师:蜡烛在燃烧时,一部分能量发光。另一些能量被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所以我们能感受到燃烧的蜡烛温度高。接下来,我们要完成另一个实验,给细钢丝通电,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内容,明确实验步骤。(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3)用另一根导线碰触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钢丝发光的现象。注意:整个过程中细钢丝处于高温状态,千万不要触碰它。3.师:钢丝发光有什么样的现象?生: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4.细钢丝发光发热时要消耗什么?生:钢丝在发光发热时电池为其提供了能量。5.师:两个实验都是物体发光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生:除了发光之外,还发热。6.师:光和热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光源发光也是需要能量的。

篇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01.光源教学设计含反思02.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含反思03.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含反思04.七色光教学设计含反思+实验记录单05.热传导教学设计含反思06.热对流教学设计含反思07.热辐射教学设计含反思08.物体的传热本领教学设计含反思09地球的表面教案教学设计10火山和地震教案教学设计11地球的内部教案教学设计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13云和雾教案教学设计14露和霜教案教学设计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16水滴的“旅行”教案教学设计17刺激与反应教案教学设计18从刺激到反应...教案教学设计19我们的大脑。教案教学设计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主要概念】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01.光源教学设计含反思

  1.光源

  ·光源:它们自己能发光。

  ·物体在发光的过程中需要能量。

  【涉及课标】

  ·6.2.1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

  ·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分析】

  《光源》是新版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一课。本单元由四节课组成,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他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是否能发光,也就是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1、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发光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2、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3、通过“点燃蜡烛”“给金属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的发光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有较丰富地生活经验,对光源和反光物体的认识比较丰富,对光源的概念学习较容易。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对用一定的标准将光源分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学生也能较容易完成。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对观察实验当中的现象能做到细致观察,但由于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且之前的学习中未涉及过能量,

  所以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将观察到的现象跟能量联系具有较大的困难,在施教的过程中要降低难度,不必提及化学能、电能等概念。【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

  2、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3、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教学准备】

  火柴、蜡烛、钢丝、电池盒、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导入,感受光的世界(8min)

  (出示典型的发光与反光图片,配以背景音乐)

  1、谈话:同学们,今天啊我们一起来研究大自然当中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你看,清晨的时候第一缕阳光缓缓地从地平面升上来;湖面上波光粼粼,闪着无数的亮点,像一片璀璨的星空;高耸入云的的摩天大楼光芒万丈,熠熠生辉。到了夜晚的时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夜晚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看,远处的烟花正绽放着七彩的美丽,大桥上的路灯像训练有素的卫士,坚定的站在两旁,守护一片光亮;而仲夏夜的萤火虫正翩翩飞舞,荧光闪烁、蔚为壮观。

  2、同学们,美吗(美)是光给我们带来了这个美妙的世界。那我要考考你们,刚才的视频当中,你看到了哪些物体?(太阳、月亮、蜡烛、波光粼粼的湖面配合图片打在PPT上)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与光有关都在发光)同样都在发光,那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成2类吗?(发光的、反光的)是的,像太阳、萤火虫、点亮的路灯,它们都能自己发光,我们把他们叫做光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源。

  3.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光源呢?

  【设计意图】通过精美的视频,给学生创造情景,将学生带进光的世界感受光带来的美好。二、认识光源、区分人造光源与自然光源(20min)

  1、很多的物体看上去在发光,但并不是所有看上去在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你

  会判断吗?(PPT展示)你认为图片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想一想为什么。(独立思考,记录单)请同座位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一下,如果他都判断对了,你就给他点赞。如果有异议的地方,把你的观点说给他听,达成共识。2、汇报,···你的小伙伴说的都对吗(都对)那我来考考你。···(不是)那他哪一个说的有问题,你是怎么跟他说的。3、同学们已经能判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了。哎呀,大自然当中的光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闪电、火炬、油灯等,PPT辅助一个个打出来)同样是光源,也有所不同,现在老是展现的这六种光源,如果将他们进行分成2类吗你会怎么分呢?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快速过一遍。【设计意图】该活动让学生认识能够发光的物体并不都是光源,有些看起来闪光的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初步认识反光的物体,为后续认识光的反射做铺垫。通过观察光源,能够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三、感受光源发光需要能量(10min)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发光过程1.刚才呀我们已经认识了光源,我们知道同样是发光的物体,有的物体不是自己发光的,它是反射别的物体的光;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有的光源是自然的,有的光源是人造的。你知道吗,在物体发光的过程中,如果你仔细地去发现,发光的同时还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它有助于我们揭开物体发光的秘密。2.比如说,老师给每个组发一根蜡烛,点燃这根蜡烛他就成了一个光源,仔细地观察,在蜡烛发光的同时你还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消耗掉了)3.汇报交流

  活动二:观察钢丝的发光过程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我这里有一根钢丝,它是从我们生活中冲用的钢丝球上剪下来的,它是光源吗?(不是)2.提问:那它有没有机会成为光源呢?(学生困惑)我们一起来试试。

篇四: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1.光源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

  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有的光直接来

  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教材分析】

  《光源》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学生材料:火柴、蜡烛、细钢丝、带鳄鱼夹的导线、电池、沙子、托盘。【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光源

  1.观察图片(太阳、雷电、萤火虫、篝火、点燃的蜡烛、烟花),找物体的共同点。

  2.生汇报:都会发光。

  3.观察对比:这些物体(图片:月亮、投影幕布、玻璃幕墙)也很亮,看着也会发光。

  和刚刚的物体一样吗?

  4.生汇报:不同,这些物体是反光。

  5.揭题:是啊!科学上我们把这些会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

  来研究《光源》。

  6.讨论: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光源?

  7.学生交流,教师播放视频补充。

  8.小结:看来,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光源。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给予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光源会发光。

  通过与反光物体的对比,让学生感知光源还是会自己发光的。]

  二、给光源分类

  1.出示上述讨论确认的光源图片,试着给光源分类。

  2.学生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

  3.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根据光源的不同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像这样,老

  师也把光源分为了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两类。

  4.交流讨论:你知道这些人造光源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吗?通过一段视频(人造光

  源/灯的发展史)我们来了解一下。

  5.生汇报。

  6.小结:看来,人造光源也在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迭代。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在知道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知光源,知道各种光源同中有异。通过分类活动,也传达给学生在研究庞杂大量物

  体时,分类往往可以是一个先遣步骤,它可以让我们的研究逐步聚焦。如分类后,让学生聚

  焦于人造光源,通过排序活动,了解人造光源在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不断更迭;分类后,聚

  焦于某一人造光源,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更多光源的特征,也就过度到下一环节。]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三、观察蜡烛与细钢丝的发光过程1.交流回顾:点燃的蜡烛是人造光源的一种。我们曾经观察过正在发光的蜡烛,还记得是什么样的吗?2.今天这节课,请你们再来观察:1.发光过程中,蜡烛有哪些变化?2.思考谁让蜡烛持续发光?3.学生实验后汇报:(1)蜡烛融化、变短(被消耗)(2)消耗氧气4.小结:看来蜡烛发光是需要消耗物质的。5.师演示并讲解:老师这儿还有一根细钢丝,能想办法让它发光吗?如果给你几节电池和导线呢?这是我们曾经连过的电路,能给你灵感吗?6.生猜测后实验。7.演示并讨论:课前老师也做了实验,并且拍下了2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8.学生交流:电池越多,细钢丝越亮。9.比较和蜡烛的发光的共同点。10.小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蜡烛发光的能量来自蜡烛本身,细钢丝发光的能量来自电池。11.交流讨论:你知道这些物体发光都消耗了哪里的能量吗?12.学生汇报:燃烧的物质的能量、电能、动物吸收营养转化而成的能量、……13.小结:看来,光源发光的过程中都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光能。[设计意图:聚焦2个人造光源,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光源发光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四、课堂总结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对光源的学习,你对光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产生新的疑问?

  【板书设计】

  1.光源(1)会自己发光的物体称光源(2)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3)光源发光需要消耗能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2.《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会形成阴影。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材分析】《光的传播》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围绕着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情境中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生: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3.揭示课题:是不是直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光的传播。(板书:光的传播)

  [设计意图:从不同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快速聚焦学习主题。]

  二、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1)“激光打靶”,看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在盒子的这一面有个红色的小圆点。如果以这个圆

  点为靶心,你能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打中靶心吗?

  学生上台尝试打靶

  2.刚刚同学们从不同的方向打中了靶心,那你看到激光从发出到靶心这段行进路径了吗?

  生:没有

  3.那想不想捕捉到它的行进路径?生:想

  4.出示材料:线香、火柴。你想到怎么做了吗?

  生:用火柴点燃线香,把线香放入盒子中,让盒子中有烟雾。

  5.没错,接下来就请大家小组合作,点燃线香,将其平放在盒中;盖紧盖子,待盒中有

  烟雾,打开激光笔打靶;实验完毕及时整理实验材料。同时提醒大家:使用火柴注意安全;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激光笔不等同于其他光源,如果照到人的眼睛,对眼睛的伤害性极大,

  所以千万不能对着人的眼睛。

  6.你们捕捉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了吗?是什么样的?

  生:是一条直线。

  7.小结:看来借助烟雾,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线打靶”,验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1.现在打靶游戏升级了,想不想再来挑战挑战?这次用到的材料有:手电筒、3个带小

  孔的黑色塑料片,1个白色屏幕。规则是:让手电筒的光穿过3个小孔,能在白屏上呈现明

  显的光斑,比比看哪个小组摆放的方法多,成功后举手示意老师,老师帮你们拍照记录。

  2.教师说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3.打靶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4.(投屏)请你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摆放方法不一样,最后却都能成功呢?

  生:因为三个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光就可以沿着这条直线传播过去了。

  5.(投屏)那为什么这种摆放方法就不可以呢?

  生:因为小孔没有对齐,光被黑色不透明塑料片挡住了,光线穿不过去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师:哦,原来光线它不会拐弯呀。

  6.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打靶再一次验证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游戏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有趣又生动形象。学生在“光斑打靶”游

  戏中,尝试从各个方向打中靶心,并捕捉到光的行进路径,其中“各个方向”的打靶尝试也

  为下面“光线打靶”游戏做出了铺垫;学生尝试用不用的摆放方式进行光线打靶,并总结共

  性规律,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征。]

  (3)应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1.其实,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你瞧(播放动画视频)

  2.刚刚提到排队的时候也用到了这样的原理,看,这些小朋友正在排队,如果以这个小

  朋友为参考点,请你来判断判断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生:1、3整齐了,看不见后面的同学;2、4没有排整齐,那个同学出来了。

  3.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学以致用了呢。

  [设计意图: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往往被学生所忽略,从学生的

  日常生活出发,解释有关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

  三、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1.过渡: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科学家墨子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孔成像。

  (出示:阅读资料)这个有趣的现象和光沿直线传播有没有关系呢?谁来猜猜看。(播放动

  画视频)

  2.谈话:古今房屋对比。

  3.那我们用身边的材料可不可以来做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呢?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4.既然同学们知道的材料的用途,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怎么操作。(视频教程)

  5.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6.教师提醒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7.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8.现在明白了吗?给你们1分钟时间和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解释解释。

  9.谁再来完整地说说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10.小结:同学们不仅会用简单的材料去制作小孔成像,还能弄明白其中的原理,真真

  是手脑并用,李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动画视频再现古人研究小孔成像的过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用

  身边的材料模拟小孔成像的实验。本环节学生在动手操作前,还应让学生知道每种材料模拟

  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操作,并弄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四、学有所得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我们又是怎么来学习这些知识的?3.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关于光的学习还有很多,期待下次的研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2.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附:记录单

  2.光的传播

  3.光的反射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

  向,会形成阴影。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材分析】《光的反射》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飞。)2.说说歌中唱到了哪些“光”?(日、红霞、彩霞。)胸前的红花为什么会映彩霞?3.今天,我们也要来“打靶”。打靶游戏1:用激光笔将光射到指定物体的中心。4.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做到准确无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的事物,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本环节由

  学生难忘的军训生活和军训时学唱的歌曲引入,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操作与探究(一)利用镜子,用激光笔将光射到“靶”中心。1.固定激光笔,你还能将光射到“靶”中心?2.需要借用什么物品能做到?(镜子)3.借助水雾,看清光的行进路线和反射路线。4.概念揭示: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

  都可以反射光。[设计意图:在活动中通过使用镜子控制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体会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折返现象,理解光反射的概念,观察在反射过程中光线方向、角度的变化特点并在游戏中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点。此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并体验这种改变的特点,在游戏层面开展,以体验为主。激光笔的使用让光束集中在一条线上,借助水雾,清晰地看到激光笔射出到镜面的光和光从镜面反射的光。]

  (二)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纸尝试不同的反射效果。2.视频介绍:光的反射。3.人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课件介绍)4.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说明。强调:当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不发光、不透明的月球将本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挡住,出现了日食现象。人们清楚地看到月球不发光。平时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5.下列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手影游戏、猴子捞月、凿壁借光、杯弓蛇影、一叶障目、圣火采集(学生对“圣火采集”不熟悉,需要适当指导。)6.利用多面镜子,将激光笔的光射到“靶”中心。[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反光现象的观察,理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此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反光现象的观察,理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练习题:哪些属于光的反射?是通过这些情形,进一步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两种不同的现象。]

  (三)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活动一:玩镜子。1.玩一玩手中的一面镜子,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现镜中的像与真实的自己一模一样、左右相反、大小一致,还能看到后面的其他同学和景物等。请学生关注,与前一课的小孔成像比较,镜子中的像与实物大小一样,左右相反,上下不颠倒。)2.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比一比,哪组同学变出的像更多。)3.找一找,让像变多的方法。你发现了像的数量与夹角的关系吗?活动二:制作潜望镜。1.视频介绍潜望镜。2.介绍潜望镜及工作原理,试着画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路线图示。3.视频介绍:潜望镜的制作。4.学生尝试制作潜望镜。(提醒学生:制作组装过程要细致耐心,两个观察口的大小要规整,镜子插口的角度为45°。)[设计意图:选择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镜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时的特点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利用镜子控制光的反射,通过操作调整这一装置使光反射现象多次发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光的反射特点,在用潜望镜观察景物的过程中体会光反射的原理。在制作潜望镜时,学生要使用剪刀、镜子等比较锋利的物体,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出现扎伤或割伤事故。本环节以玩耍、游戏、制作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交流、参与、合作的精神。用牙膏盒制作潜望镜难度较大,教师指导需要细致些。]三、运用与拓展1.今天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来说说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2.猜谜语:镜中人(打一字)(谜底:入)(镜子中的像与实物左右相反。)3.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将学生的探究热情延续至课后,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素养,享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3.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潜望镜

  4.七色光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6.2.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教材分析】《七色光》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镜子,水槽,三棱镜,白板,三只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玻璃

  纸。【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揭题,提出问题。1.揭示课题:同学们,说起七色光你会想起什么?2.学生汇报:彩虹。3.课件出示彩虹图片:图上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还在哪里亲眼见过彩虹?4.面对如此美丽的彩虹,你们想知道什么?5.学生提问。[设计意图:由课题引出彩虹,把七色光与彩虹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彩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彩虹的兴趣,把探究聚焦到彩虹的成因上来。]二、尝试猜测,制造彩虹。1.根据你们的经验,猜测下彩虹可能是怎么形成的?2.学生汇报:彩虹是由阳光经过水形成的。3.介绍前人制造彩虹的方法:有了猜测,需要搜集证据来验证。科学家们在研究彩虹时,他们通过模拟制造彩虹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早在13世纪,有人就觉得彩虹可能与阳光有关,用阳光照射水里的玻璃壳的方法成功制造出了彩虹。后来有笛卡尔、马尔西等科学家受到启发,用阳光照射三棱镜也制造出了彩虹。4.参考他们的办法,请你们分别利用水里的镜子和三棱镜来制造彩虹,验证下彩虹是否真的与阳光有关。5.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意图:对彩虹的成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既展露了学生对彩虹形成原因的前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相关科学素养。然而学生对制造彩虹的方法是没有准备的,依靠他们自己来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难度较大。因此引入科学史上科学家们曾使用的模拟制造彩虹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操作提供了多个方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明白了实验是搜集证据

  的重要方式。]三、分析证据,得出结论。1.根据实验观察,你们发现彩虹实际是什么?来自哪里?2.学生汇报:彩虹就是有颜色的光排列在一起,这些有颜色的光来自阳光。3.我们可以把这些有颜色的光叫做色光,而阳光是白色的,我们也可以称为白光。实验

  中出现的彩虹具体是怎么形成的?4.学生汇报: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中的镜子被分解成了多种色光。5.你们觉得实验中三棱镜、水与镜子是起什么作用?6.学生汇报:三棱镜、水与镜子都可以把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7.现在我们虽然知道了彩虹形成的原因,但是又有个新的问题:白光能被三棱镜等物体

  分解成多种色光,这说明白光和这些色光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下。8.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设计意图:分析数据是实验之后的重要一环。用问题推动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进行分析

  思索,从而找到彩虹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到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四、阅读故事,验证结论。1.我们有了结论,那别的科学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我们来看看牛顿的研究。请同学们

  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下牛顿的这段研究资料。

  否接近白色?

  【板书设计】

  白光

  4.七色光

  分解

  红、橙、黄、

  三棱镜

  绿、蓝、靛、

  紫七种色光

  组成

  5.热传导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

  实验方案。科学态度: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时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

  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鱼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

  展。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教材分析】《热传导》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部分,从而科学建构“热传导”概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热传递现象1.谈话:同学们,近段时间天气炎热,这样的问题你遇到过吗?(出示问题情境:非常

  口渴时,水很烫不能马上喝,怎么办?)2.提问:谁有好办法解决?注意:不能往水杯中添加其他物体哦!生:放空调或者电扇前面吹。3.提问:这样的方法水的温度可以降低吗?它的热量传哪里去了?还有更快的降温方法

  吗?生:把水杯放入冰箱,或者周围放冰块。师追问:水的热量传哪里去了?热水周围的冰块放多放少,水温下降的速度一样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中感受热可以在接触的物体间传递,从而引出

  学习任务,探究热在物体间和物体内的传递。]二、实验探究,科学认知热传导(一)研究热在接触物体间的传递1.出示任务、材料,设计实验: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多种方法让热水变冷,很棒,为你

  们点赞!大家都认为热水降温变冷的过程中,水的热量传递出去了,热有没有传递?传给什么物体了?今天,我们就通过完成让一杯热水快速变冷的任务,自己来测一测、找一找答案。可以使用的材料有热水一壶,冷水1000毫升,水槽一个,烧杯一个,温度计两支,你们准备怎么做?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把冷水倒入水槽,热水倒入烧杯后放入水槽,过一会儿热水会变冷。(出示图片:热水杯放在冷水槽内)

  2.提问:这个方法可以吗?冷热水倒过来放置行不行(出示图片:冷水杯放在热水槽内)分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就能知道热水有没有变冷了。那变冷多少?哪一组水温降得最快能知道吗?

  生:要先测量热水、冷水原先的温度,(出示图片:分别测量热水、冷水的初始温度)再测量热水冷水接触后的温度,计算冷热水温度的变化。

  3.提问:好,这样可以进行公平的比较了吗?你们准备用多长时间测水温?生:各组测量冷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要相同。师: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温的变化。隔多长时间记录水温变化比较好呢?课堂时间短暂,我们可以每隔30秒钟测量记录一次,90秒钟后来比比水温的变化。(出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将盛有

  的烧杯放入盛有

  实验过程

  测量水的起始温度(单位:℃)

  秒钟后水的温度(单位:℃)

  秒钟后水的温度(单位:℃)

  秒钟后水的温度(单位:℃)

  水温的变化

  5.热传导的水槽里,记录发现。

  热水

  冷水

  温度下降

  ℃

  温度上升℃

  我们的发现

  热会从

  传到

  。

  4.明确实验注意点: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吗?生:小心别烫到。师:安全意识很强,烧杯内热水不要倒太多,拿放热水时握住烧杯上半部分,不要烫到。生:准确计时和测温,读数要及时。师:测量时,每支温度计请同学负责连续观测,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当数据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为了方便大家准时读数,老师准备了秒表,请计时员提前5秒钟提示准备读数,温度计全程不拿出水面,实验结束也不要取下。)5.实验友情提醒:同学们说得很对,实验时除了需要注意安全,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还要注意分工合作,测温员、计时员、记录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准备好了吗?好,请各组领取材料,然后就开始。出示实验友情提醒:(1)注意安全,小心别烫到。(2)正确操作温度计,准时、准确读数。(3)分工合作,持续观察,及时记录。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7.学生汇报,提问:实验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生:热水变冷,冷水变热,热水的热量传给烧杯,再传给冷水,还传给水槽、桌子和周围的空气。热会从热水传给冷水,(直接传给冷水了吗?只传给冷水了吗?)从一个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师:其中,哪一组冷得最快?相同时间里,不同的小组冷热水温度变化不同,这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和冷热水的多少不同有关。热水一样多的情况下,冷水越多,温度下降得越快。8.教师小结:实验中我们发现,热水变冷,冷水变热,在相互接触的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可以传递。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设计意图:本环节以任务驱动,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让热水快速变冷”的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强调公平性,强化控制变量的意识,提高科学收集数据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在亲历中感受热水变冷过程中热从热水传给烧杯,再传给冷水等物体的能量传递,科学认识到热在接触物体间可以传递,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二)研究热在物体(金属)内的传递方向1.提问:热会在接触物体间传递,往哪个方向传?谁能用箭头或符号画出热在接触物体间的传递呢?(学生根据PPT分析)同学们亲眼看到这个传热过程了吗?我们仅是根据冷热水温度变化情况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想不想亲眼目睹传热过程呢?好,下面我们就使用金属材料(金属棒、金属片)来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出示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准备怎么做?(出示金属棒、金属片图片)生:给金属提供热量。2.出示蜡烛,谈话:好,老师这儿有蜡烛,火柴点燃后就能来加热。你们准备在金属的哪个部位加热呢?(板贴金属棒、金属片简图)谁能用三角或者圆圈标出金属上加热的位置,并用箭头画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3.学生预测,标出方向。4.谈话:热在金属中是这样传的吗?我们来看看实验视频。(播放视频)5.提问:你们看出热在金属上是怎么传的了吗?(看不出来。)有办法在金属棒、金属片上清晰地观察到传热方向吗?仅仅观察金属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受热易熔化或者易凝固的物体涂在金属上来辅助观察,涂蜡烛油、凡士林就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根据蜡烛油熔化的情况来判断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6.提问:实验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呢?明确实验步骤:(1)将蜡烛油均匀地涂在金属棒、金属片上。(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的一端。(3)在预定位置加热,观察金属上蜡烛油的变化。(4)把加热过的金属放在金属盒上。活动时,要注意什么?涂蜡烛面要朝上,试管夹子夹夹牢,小心用火莫烫着,金属很烫勿碰到,摆放金属盒上保安全。实验结束,在金属棒、金属片简图上画出加热位置和热量传递的方向贴到黑板上,相同的情况各组贴在一起。清楚了吗?开始。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8.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可以从金属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热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科学上,把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热传导(揭示课题)。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设计意图:科学注重事实和证据,如何让学生亲眼目睹传热过程,教材安排“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的实验,借助涂凡士林、蜡烛油等受热易熔化物体来开展实验,可以直接观察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从而科学判断热在物体内的传热方向,并在液体间传热实验的基础上,科学建构热传导概念。]三、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热传导事例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热传导现象,请你想一想、找一找哪里存在热传导,它们的传热过程是怎样的。2.出示图片,提问:这些事例中有热传导吗?热是怎么传递的?(冷敷:主要通过低温作用于皮肤组织,身体上的热量传向冰袋,以减少出血、控制炎症、缓解肿胀、减轻疼痛,两三天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热量从热敷袋传向身体受伤部位,利于血液循环、消肿止痛。)3.小结拓展:同学们,热传导的现象很普遍,固体、液体、甚至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发生。那热传导时刻都在进行吗?请同学们再次测量冷热水温度,冷热水温度分别是多少?再过一个小时,热水杯内的热量会继续传递给冷水吗?当两个物体之间温度相同,没有温差时,热传导就停止了。很多时候,我们运用热传导服务生活,有时也希望避免热传导现象出现,比如设计师发现水66℃时喝起来最舒服,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想办法设计制作一个水温66℃的保温杯吗?或者设计一个夏天冷饮不容易化掉的保温盒。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想一想结构材料、画一画设计草图,做一做实物模型,测一测使用效果,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科学问题,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的。加油![设计意图:热传导现象随处可见,选择炒栗子、喝热水、冷敷热敷、吹风机吹头发等事例,交流传热过程,学生会发现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发生。但热传导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再次测量冷热水温度,借助数据帮助学生明晰热传导的前提是物体有温差,物体没有温差就不会产生热传导。]【板书设计】

  5.热传导

  热温度较高处温度较低处

  6.热对流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

  实验方案。科学态度: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

  自己的想法。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

  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教材分析】本课着重探究液体和气体的热传递方式——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

  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叫对流,即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对流产生的原因在于物质的热胀冷缩,流体受热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温度低的流体密度较大,向下流动。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作简易走马灯,解释走马灯能转动的原因。这个环节既是对本课知识点的生活解释和应用,也是一个工程技术能力的训练。【学情分析】

  自然界中热传递无处不在,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传递现象是认识自然界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技领域内,热传递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冬天晒太阳取暖,夏天开空调降温,研究食品冷藏保鲜技术等,都与热传递现象有关。当我们了解热传递的发生条件、热传递的方式以及材料的传热性能后,就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防止热传递的发生,还是利用热传递方便生活。

  对于热传递学生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如盛有热水的玻璃杯烫手,但这只是生活经验,学生不知道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以及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为此,本单元设计大量实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现象,帮助学生分析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概括热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进而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对于本主题,学生不仅有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四年级学习了《冷和热》知识,强调运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掌握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变化可以使物体产生体积和形态的变化,并了解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对于热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了“进阶”的学习过程。此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强化学生对“物质是运动的”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在前期从宏观层面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上,借助一些表象来了解微观运动,为初中学习分子热运动提供丰富的认知基础。

  本主题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为学习素材。这不仅为学生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传热现象、抽象传热特点、概括传热规律提供充分机会,还为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提供有效载体。同时,运用热传递知识编排多种制作活动,为学生知识迁移、设计思维、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契机。【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液体、空气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2.认识热对流传递热的特点。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知识,从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获取信息,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并完成探究。

  科学态度:1.在进行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知道热在气体和液体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教学难点】做热在水中和空气中传递的实验,从而理解对流现象。【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水槽、小广口瓶、色素、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木屑、火柴、塔香、玻璃罩、纸杯、蜡烛、棉线、牙签、剪刀、双面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引入,聚焦对流现象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热在固体中是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的,那么热在液体中又是如何传递的呢?老师这里有一小瓶红色的热水,如果将这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到冷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注意仔细观察。2.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红色的热水会上升,到达顶部会向四周扩散,和冷水混合,然后也会有部分慢慢地降下来。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热水上升,到达顶部又下降)?你觉得可能和什么有关?4.学生汇报:热水比冷水轻;热的传递......5.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要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需要先来研究一下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操作与探究

  (一)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1.首先我们来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我们要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请同学们先来认识下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蒸发皿。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吗?请你们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研究方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完后的火柴棒放在蒸发皿里。再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

  3.这个办法很好。但你们想过没有,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液体,要想直接观察水受热后的现象会不会很明显呢?

  生:不明显。师: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该怎么办呢?生:可以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察。举例说说,放些什么好呢?生举例:木屑、茶叶、粉笔末等。为了同学们实验方便,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木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木屑的运动来了解水的流动。4.清楚这个实验怎么操作了吗?师生梳理实验步骤:(1)用酒精灯给水加热。(2)仔细观察木屑在水中的运动轨迹。(3)待观察清楚后及时在记录纸上画出线路图。(4)观察结束,及时盖灭酒精灯。5.你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酒精灯的规范操作。同时也有注意安全,小心烫伤。6.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7.汇报交流,说说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生: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8.为什么加热之后就出现了水中物体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循环运动的现象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生汇报热水上升,冷水下降。9.师小结: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板

  书:对流)10.用手指碰下杯子中的水,有什么感受?生:水变热了。师: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通过以上活动,

  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生:对流!师:水属于液体,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设计意图:观察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发现液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

  (二)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过渡: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那热在气体中又是如何传递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2.出示实验器材: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些器材:塔香、玻璃杯、火柴、蒸发皿。我们可以怎么来设计这个实验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讨论并汇报实验设计:(1)用火柴点燃塔香。(2)用玻璃杯倒扣住塔香。(3)观察烟是怎样飘动的,及时画出运动轨迹。4.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生:有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师补充:注意观察要及时仔细,实验现象开始时比较清楚,后面随着烟的增多观察效果会变差。5.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6.汇报交流,说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塔香受热以后,烟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7.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生: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8.总结: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设计意图:观察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过程,发现气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并通过对比,发现液体和气体相同的传热方式。]

  三、运用与拓展1.同学们,刚刚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热对流,那么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见过热对流的现象呢?生:风的形成里包含空气的对流;烧水时水通过对流变热;喝汤时我们会上下搅一搅,加快对流的速度,让它这个热量更快的均匀分布。2.这是冬天我们家里常用的取暖器,你能说说它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生:靠近取暖器的空气先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3.瞧,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玩具,叫走马灯,属于灯笼的一种,但最大的不同是它会转动。走马灯为什么可以转动,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就来尝试做一做、玩一玩,在做和玩当中思考这个问题。4.出示制作走马灯步骤。5.学生制作。6.展示成品,并尝试解释一下走马灯转动的秘密。7.观察同学们制作的走马灯,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同学们做的走马灯转动速度不一样;还有走马灯转动的方向也不太对劲。8.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改变走马灯转动的速度和方向吗?请同学们课后尝试用身边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走马灯,并探究改变走马灯旋转速度和方向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热对流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学生对热对流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技术制作能力的训练。]

  【板书设计】

  液体

  6.热对流冷

  热

  气体

  7.热辐射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

  实验方案。科学态度: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

  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

  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教材分析】继“热传导”“热对流”之后,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热量的另外一种特殊传递方式-热辐射。

  热辐射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一种热传递形式。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教材通过讨论、制作、分析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热辐射的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一是感知生活中热辐射的存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还有一种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的传热形式——热辐射。二是制作简易太阳灶,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了解热辐射受哪些条件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研究兴趣。在成品对比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寻找成品的缺点并不断进行完善。三是让学生根据常见工具和实际场景独立分析三种传热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存在的。四是分析三种热传递方式有哪些异同,让学生在寻找相同与不同中加深对三种传热方式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认识了热传导、热对流的基础上,认识热的另外一种传递方式——热辐射。学生对热传导、热对流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热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热的这两种

  传递方式比较好理解,热的传递有一定的媒介(固体、液体、气体)。关于热辐射,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学生认知“热传导”、“热对流”的基础上,迁移学生的认知,找出问题的切入点,通过探究实验,找出证据,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教学目标】

  1.在分析生活现象和制作太阳灶的过程中,感受热辐射的存在,并归纳热辐射概念。2.会按照工程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简易太阳灶的制作任务。3.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概括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教学重点】通过生活感受和动手实践,了解热辐射的传递形式和影响条件【教学难点】能够独立分析某个工具或场景中存在的热传递方式【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软镜、铝箔纸、玻璃试管、塑料试管、黑试管、剪刀、双面胶、秒表、温度计。【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新课,认识热辐射1.(出示特色广播操训练时的图片)同学们,我们刚结束了特色广播操的排练,每天下午大家集中训练,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2.学生汇报:热。3.提问:是的,太热了,这些热量从哪来的?4.学生汇报:太阳照的。5.提问:太阳的热量是如何传递给我们的?太阳是一个大火球,距离地球1.5亿千米,而大气层只有2000到3000千米,地球和太阳之间很大一段距离是没有空气的,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物质,属于真空状态,太阳的热向地球传递时具备传导和对流的条件吗?6.学生汇报:不具备。7.提问:热传导时,热沿着接触的物体传递,热对流时,热在气体或液体里循环流动传递,那么太阳的热在传递过来时有什么特点呢?8.学生汇报: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传递。

  9.提问:太阳的热不依靠任何物体,又如何传递?10.学生汇报:像光一样发射过来。11.教师讲解:是的,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它的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12.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以同样的方式传热?13.学生汇报:篝火,或者烤火等。[设计意图:利用难忘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在不断的追问和思考下使学生对“热辐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二、制作简易太阳灶1.提问:老师还想考考大家:人们利用太阳的热辐射能干什么?2.学生汇报: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3.(出示太阳灶图片)提问:这里有几张太阳灶的图片,谁来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生1:灶架可以支撑和调节角度。

  生2:灶具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做成,我觉得黑色更能吸热。生3:灶面是用反光材料做成的,形状是球面或抛物面,像一个凹面镜,能够聚光。生4:它们都有灶具、灶架和灶面。灶面都是呈凹的。5.提问:它们是怎么收集太阳热辐射做饭烧水的?6.学生汇报:太阳光照射到灶面,经灶面反射汇聚到灶具,灶具的水就被加热了。7.追问:难道没有灶面就没有热辐射了?8.学生汇报:有,太阳的热辐射还是有的。9.提问:那谁来更科学得到说说太阳灶的工作原理?10.小结: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把分散的太阳热辐射能聚集起来,使食物和水加热的更快。11.提问:说的科学又到位,今天我们要制作一个加热速度更快的太阳灶,你们准备选哪些材料?准备怎么做?12.生:我们选________做灶架(灶具、灶面)......(可以适当提问:为什么选这个材料?)13.教师讲解:给大家5分钟时间制作,各小组成员一定要分工合作,如果制作中有不明白的,也可以抬头看看大屏幕上的提示。14.学生活动。

  15.教师讲解并提问:团结就是力量,各组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作品,很棒,我想知道各个太阳灶加热速度的快慢,怎么办?

  16.生1:放到室外测一测,温度升高快的,加热的速度就快。生2:放到室外测一测,温度高的,加热速度就快。

  17.提问:你的温度高指的是最终测得的温度?还是在这个时间升高的温度?18.学生汇报:升高的温度。19.提问:怎么求升高的温度?(适时板书)20.讲解:这些温度分别是多少,温度计都会告诉我们。所以我把大家的灶具进行了优化,插上了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平视)21.提问:用升高温度的多少来比较太阳灶加热速度的快慢,大家觉得其他哪些条件要相同?22.生1:水的量要相同。

  生2:测试的时间要相同。生3:放的地方。师:关于这点,老师给了一些小提示,请听:(1)北墙的开阔、避风、平坦处;(2)避开高大上建筑物及树木、电杆等遮挡光的地方;(3)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及易燃品的附近。师:没有问题的小组来领取新灶具,然后外出测试,学生活动。23.讲解:各组把你们测得的升高的温度记录在黑板上,大家有什么发现?24.学生汇报:各个组太阳灶加热的速度是不同的。25.提问:这是加热速度最快的太阳灶,大家看看和你们的比有哪些不同?(也可以请测试最快的那个组上来说说)26.提问:如果我们要优化自己的太阳灶,提高它的加热速度,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27.学生汇报:受热物体颜色的深浅,太阳灶的材料,形状,大小,反光面聚焦的位置等。28.讲解:大家从灶具灶面灶架来优化太阳灶,整体思路不错,课后同学们可以深入思考后对太阳灶进行优化,可能一次调整不够,大家要不断尝试。[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和测试太阳灶,加深对热辐射的理解,并且将工程技术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对产品进行设计、选材、制作、优化···]三、分析常见物品的热传递方式1.教师讲解并提问:除了太阳灶,生活中还有很多加热产品或生活场景里也有不同的热

  传递方式,大家一起来找找:温馨的小家有哪些加热产品和热传递场景呢?它们分别是哪些热传递方式?在你的记录纸上写一写,比比哪个组分析的最快最准确。

  2.学生活动。3.教师讲解:六号电热水壶,1组说是热对流,请你们详细说说?2组说是热传导,也请你们详细说说?大家觉得有道理吗?还有这个爸爸,他受到了哪些热传递?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他的?4.讲解:看来,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传热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有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其他加热产品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包含了几种热传递方式?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讨论讨论。[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了很好的认识,将这个环节进行了整合,将常见的加热产品和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融合到一个场景里,让教材内容板块式呈现,更有利于课堂的把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四、总结1.讲解并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热辐射,加上之前认识的热传导和热对流,我们一共认识了三种热传递方式,请大家说说它们有没有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汇报:相同点: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不同点:热传导1、直接接触2、固体传热能力最好。热对流1、循环传递2、只在液体和气体中存在。热辐射1、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3.小结:看来同学们透过现象找到了本质,对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有了很深的认识,希望大家真正的学有所用,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科学的发现者。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让学生能初步学会归纳总结,透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板书设计】

  7.热辐射可以不依靠介质直接传递

  8.物体的传热本领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

  实验方案。科学态度: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

  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

  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

  低的物体。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知道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教材分析】

  《物体的传热本领》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学情分析】二年级《天空中的星体》中对太阳光和热的初步认识,三、四年级对热空气与冷空气

  的认识,气温测量,知道热对物质的影响为基础;本单元前3课中认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导的方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为铺垫;学生能顺理成章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这两个概念,再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

  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从直接观察可见的现象及其变化,向需要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对比实验上提升。在对比实验中牵涉的因素更多时,五年级的学生能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能运用观察与测量工具,运用统计图表来记录、整理信息,以及有条理、合逻辑地陈述证据和结果。他们有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但是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热传导性能的对比实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2.能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解释导热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实例,了解常用的材料的导热性能。科学探究:1.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材料导热能力的差异,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分析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3.能在做一个保温盒的活动中,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保温盒的制作。4.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要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准确分析、得出结论、有效交流、有机评价、反思改进等。科学态度:1.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感悟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

  的发展。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保温盒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如何进行改进自制的保

  温盒。【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长度和粗细尽量相同的木棒、塑料棒、钢棒、铜棒、铝棒,烧杯、热水、感温涂层,瓷砖、木地板、地毯,剪刀、泡沫胶或双面胶、规格相同的盒子、锡纸隔热棉、海绵、珍珠棉、气泡膜、毛巾等。【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昨天老师在喝汤时,不小心被不锈钢勺烫到了手,真疼啊。为什么勺子会烫到老师的手呢?2.过渡并提问:原来不锈钢勺子传热很快啊,是不是其他的物体也和不锈钢勺子的传热本领一样呢?3.揭示课题:物体的传热本领是否存在差异?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物体的传热本领。[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用“物体的传热本领是否存在差异”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物体的传热本领”。]二、对比实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一)讨论实验材料1.过渡语:为了不会再次被烫到,老师需要换一把勺子,需要选哪种材料制作的呢?如果给这5种勺子的传热的快慢进行排序,你觉得是怎样的呢?2.提问: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怎么办呢?3.继续提问:这5种勺子不仅材质不同,大小和形状也不一样,可以用作实验材料吗?4.小结:是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设置一个实验条件的不同,遵守单一变量原则,这样才能准确的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差异。

  5.提问:应该选择何种条件的材料?6.小结:我们选用大小和粗细基本相同的钢棒、铝棒、铜棒、塑料棒、木棒。7.学生一一辨认出铜棒、塑料棒、木棒,分不清钢棒、铝棒。怎么区分钢棒和铝棒呢?8.提问:有了这些材料,那我们怎么设计实验呢?9.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实验设计能力都很不错,有机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来试一试。老师今天准备了一种名叫感温涂层的材料,常温下是玫红色的,受热之后会变成无色。我们是不是可以选用这种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围绕问题“那我们怎么设计实验呢”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严谨的实验精神。学生大胆思考后,鼓励学生课后一一尝试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不断尝试的探索精神。创新使用了感温涂层的实验材料,既减少了实验操作的难度,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拓宽了学生选择实验材料的视野。](二)确定实验方案1.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钢棒、铜棒、铝棒、塑料棒分别涂上同样多的玫红色感温涂层,放入烧杯中,倒入热水,依据感温涂层变无色的先后顺序比较它们传热的快慢。2.提问:听明白了吗?还有哪些注意事项?(三)实验及结果汇报1.过渡:每组的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提醒: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及时记录、注意安全。2.交流汇报:说说发现。传热快慢的顺序依次为:铜棒、铝棒、钢棒、塑料棒、木棒。(四)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谈话: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热的良导体是容易传热的物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是不容易传热的物体。2.提问:是不是热的不良导体就不能传热了?不是,是传热慢,不容易传热。[设计意图:从实验结果直接分析、归纳,引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层层递进、顺势利导,学生容易接受这两个概念。并在提出概念时就强调热的不良导体只是不容易传热,不是不传热,为后面认识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做铺垫。]三、善于思考,认识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不用物体的传热本领不同。那么,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一)空气的传热本领1.举例:从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说起吧。我们在盖被子时,觉得蓬松的棉被比板结在一起的盖起来要暖和的多,说明了什么?蓬松的棉被中有不容易传热的物质,是什么?2.小结:这个事例说明空气容易传热吗?属于热的良导体吗?3.再举例:再看看,有双层窗户的房间比较暖和,这里面充满了什么?4.小结:有空气做隔层,有助于保温。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水的传热本领1.谈话:我们呼吸的空气不善于传热,那么,我们喝的水,它的传热本领如何呢?2.学生猜测后,播放实验视频。3.小结:烧瓶底部的金鱼继续活蹦乱跳,所以,水是热的不良导体。4.提问:如果继续给烧瓶上端加热,金鱼能一直存活下去吗?5.谈话: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是不传热,只是传热比较慢,加热时间久了,烧瓶底部的水温将不适合金鱼生存了。[设计意图:在认识了部分固体的传热本领的基础上,揭示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对于概念的理解来说还不够全面,此时,需要扩充认识气体如空气,液体如水的传热本领,以完善学生对物体传热本领的认识链。](三)瓷砖、地板、地毯的传热本领1.提问:现在我们把目光看向家里的瓷砖、地板和地毯,他们也是热的不良导体吗?2.谈话:我们可以摸一摸瓷砖、木地板、地毯,感觉一下,摸起来是凉凉的还是暖暖的。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3.材料员领取材料盘,开始实验。4.提问:摸起来是怎样的?为什么瓷砖是凉凉的?5.小结:瓷砖将手心里的热量迅速散发,导致手心的温度降低,感觉很凉。说明瓷砖的传热能力很强,所以瓷砖是热的良导体。6.提问:请你说说看,为什么摸木地板和地毯是暖暖的?7.小结:手心里的温度没有很快散发,是因为摸到的木地板和地毯的传热本领很弱,木地板和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四)厨具不同部件的传热本领1.提问:欣赏完了客厅,我们去参观参观厨房吧。这些厨具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2.小结:锅体部分,锅铲头和锅铲杆是不锈钢或钢制成的,刚是热的良导体,容易传热,烧菜比较快。手柄是塑料的,是热的不良导体,防止烫伤。(五)塑料薄膜、岩棉板的传热本领1.提问:我们再去房子周围去观察观察吧。冬季时,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2.小结: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抵御严寒。3.提问: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要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认识岩棉板吗?

  4.小结: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设计意图:再次设置生活情境,渗透科学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通过或实验或讨论或思考的形式,带领学生更大范围地认识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并能通过具体实例,科学地分析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归纳、准确分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学以致用,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1.过渡语:现在,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野餐,要携带各种好吃的,如果想吃到热乎乎的美食,需要可以带一个?基于环保理念,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呢?2.引发思考:制作之前,需要考虑一些问题保温盒有什么样的作用?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检测保温效果?3.介绍制作方法:准备一个盒子,在盒子里铺上一层材料,做保温层。可以任意选择材料。你觉得可以选哪些材料?4.介绍制作材料:海绵、珍珠棉、气泡膜、毛巾、锡纸隔热棉(展示一共三层,锡纸、橡塑棉、背胶,演示可以将背胶撕开。橡塑是热的不良导体,锡纸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是锡纸表面像镜子一样光亮,可以反射电磁波,阻止热辐射,起到良好保温效果)。5.领取材料,制作保温盒。6.集体展示、评价。[设计意图:科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能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从如何设计保温盒,如何选材料,到如何制作保温盒等一系列的活动,本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任意选择材料和方案设计,给予学生自主的个体空间,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展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活动与过程同构。]五、拓展延伸,保温盒优化再制作布置课后拓展:检测保温性能,查阅资料,优化方案,再次设计,制作一个效果更好的保温盒。[设计意图:利用课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的完整的过程,逐步学会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利用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去探究物体的传热本领的欲望,为今后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

  8.物体的传热本领热的良导体:铜、铝、钢、瓷砖……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

  地毯、岩棉板……

  10.火山与地震(

  —火山喷发,使得学生意识到火山喷发的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为后续学生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原因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学生材料: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土豆泥、番茄酱、铁盒、一次性手套、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抹布、废物盒、托盘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火山喷发现象1.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地球上创造了许多令人震撼的自然现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张图片(教材中火山正在喷发、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发前的图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思考,图片中出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学生汇报:火山喷发。2.追问:三张图片都是火山正在喷发的过程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学生质疑:

  温馨提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及时提供资料卡。小组讨论、画思维导图。6.小组汇报。7.小结:(教材提示)火山喷发前会有火山灰冒出来,污染空气;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弥漫空中;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稠,有的稀薄,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下流动,会覆盖周边的物体;……火山喷发后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飞机停航、庄稼死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资源。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火山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火山喷发过程、喷发前后现象以及火山内部构造,调动他们的前概念和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梳理火山喷发过程、喷发后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可能的益处。]二、模拟火山喷发1.刚才小组汇报时,老师发现你们的思维导图中间圈里是空白的,请各小组在圈里画一画火山的内部构造,并讨论火山为什么会喷发。时间5分钟。小组绘制、讨论,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3.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那科学家又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学生观看视频。4.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场面十分壮观,既然没办法实地观察,那么想不想自己做个火山?生:想。5.下面就让我们来模拟火山喷发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PPT出示),分别是土豆泥、铁盒、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等。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设计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过程,并讨论土豆泥、番茄酱和酒精灯分别模拟什么。记录单2在抽屉里。6.小组汇报: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7.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8.教师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温馨提示:

  (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先把放好土豆泥和番茄酱的铁盒放到三脚架上,再点酒精灯。(2)重点观察土豆泥和番茄酱前后的变化,边观察边填写记录单。(3)实验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铁盒,以免烫伤!(4)实验完成后,取出酒精灯熄灭,其余装置不要触碰,静置放凉。9.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10.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土豆泥会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来;盖在上面的土豆泥会被顶起来;番茄酱沸腾并向外溢出;……11.教师提问:番茄酱将要喷发时有什么现象?生: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上面的土豆泥被顶起来;番茄酱开始冒出大泡泡;周边土豆泥松动;……也就是说火山喷发前其实是有前兆的,可以建立火山喷发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损失。[设计意图:通过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学生能进一步认识火山基本构造,深化对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的认识。实验中土豆泥和番茄酱的变化,类似真实火山喷发过程,暗示火山喷发物质和力量来自地球内部,有利于学生理解火山喷发可观测可预警。]三、总结与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我知道了火山喷发的成因……2.拓展: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请你想一想如果遇到了火山喷发,你将如何应对?课后可以将你收集的资料做成知识小报,与同学交流,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的小专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更多火山知识的机会,将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

  【板书设计】

  10.火山与地震(

  10.火山与地震(

  自地球内部的岩层挤压。最后通过图片和逃生口诀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记忆地震逃生口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在这一课中,学生要学习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模拟试验,如何准确的模拟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模拟的过程中,要符合地震发生的真实情况。学生经历过逃生演习以及安全教育平台了解过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对此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文字口诀背后的道理。【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模拟地震,知道导致地震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科学探究:1.能根据简单的器材做地震的模拟实验。2.通过观察和阅读,会描述地震的主要表现和危害。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乐于通过实验模拟地震,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教学难点】模拟地震。【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学生材料:模拟地震实验器材(多层海绵、薄木片、泡沫板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地震的危害1.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看到了地面断裂。3.教师追问: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呀?4.学生汇报:可能是地震导致了这一切。5.教师追问:你们这么认为的依据是什么呢?6.学生交流想法。7.你们猜对了,这一切都是地震导致的,揭示课题。[设计意图:以图片资料的形式调查学生前概念,勾起学生对地震的回忆,同时认识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二、模拟地震的成因

  1.这是原始地层,思考一下,你们认为地震的原因是什么?2.小组间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3.教师出示地震原因,地震是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断裂,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4.真实情况真的会这样吗?想不想来模拟一下?5.教师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小人模型,纸房子等。)该如何模拟呢?学生小组讨论并思考几个问题。(1.如何利用材料?2.怎么模拟地震过程更准确?3.操作时如何分工合作?4.注意事项是什么?)(5分钟)7.小组轮流汇报,教师补充注意事项。8.小组阅读记录单要求。领取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9.小组间交流汇报:我们在模拟地震发生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10.小结:我们明白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并且发现地震在发生时威力是非常巨大的。[设计意图:模拟地震的成因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在了解构造地震的成因之后,利用材料来模拟地震的发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观察地震发生时产生的褶皱、断裂、错动或抬升,同时体验地震的破坏力和带来的危害。]三、学习科学避震的方法1.师:地震危害这么大,看来我们需要提升一下避震知识。2.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一下,并思考一下如何避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片段)3.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有效避震并全班交流分享。4.教师出示避震口诀,一起来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避震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总结与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谈话:其实关于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研究下去。

  【板书设计】

  10.火山与地震(

  11.地球的内部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

  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

  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

  果。科学态度: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

  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

  明的进程。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领域”的高年段要求。地球内部可以划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

  个圈层。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教材分析】

  《地球的内部》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火山喷发、地热、地震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怎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猜测。

  【教学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模拟地壳运动的实验材料(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

  抹布、锡箔纸、胶水或洗衣液等),补充阅读资料。【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历史和结果1.出示2亿年前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你发现了什么?生:大陆板块分离了。2.师:为什么会有这现象?生:会不会跟地球内部有关?

  3.提问:你觉得地球内部是怎样?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汇报时重点强调:推测地球内部情况的根据),

  生:地球是可以分裂的板块不断运动有岩浆(教师适时板书)4.出示火山、地震、地热的图片请同学们看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吗?生:火山、地震、地热(孩子可能会说温泉,教师可以引导这属于地热)能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吗?5.学生汇报、交流。学生交流所知。你们的猜想跟科学家一样耶!达成共识:火山说明地球内部有岩浆;地震说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地热说明地球内部是温度高、压力大……6.但是科学家不满足于这些推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高科技),通过地震波他们发现了什么?7.教师出示文字资料,一起研究(阅读资料卡,完成实验记录单一)地震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处,也发生明显变化。他们推测这是地球内部两种物质分界导致的,于是将两个物质分界面分别命名为“英霍面”和“古登堡面”。这表明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界面,并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

  分为地壳(qiao)、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400千米,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1)提出阅读后交流话题:关于地球内部情况,从资料的字里行间里,你都知道了哪些?完成记录单。

  记录单一:查阅资料,整理地球圈层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地壳的平均厚度是多少?特点是什么?(用红色笔画出)2.地幔的平均厚度是多少?特点是什么?(用黑笔画出)3.地核的平均厚度是多少?特点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2)教师组织学生做阅读小结:地球内部结构大体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8.拓展地球内部模型。(1)谈话:地球内部结构很像我们生活中的某种食物,是什么呢?(2)学生讲述见解后教师出示熟鸡蛋,提问:怎样用这个熟鸡蛋类比说明地球内部结构?生:蛋壳相当于地壳,蛋清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师纠正:地壳的厚度相对于地核来说很薄,更像蛋白外层膜而非蛋壳。(3)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知道地球内部有岩浆物质、高温高压、不稳定、会运动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一段视频,它能更形象地说明地球的内部特点。[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虽然地球是个不能打开观察的暗箱,但是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猜想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正在喷发的火山、地震之后坍塌的路面、地热温泉这些线索推测地球内部有岩浆物质、高温高压、不稳定、会运动的特点;再通过阅读资料“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猜测。]二、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1.(1)师:刚才的视频中说到地震的产生原因是?生:岩石圈中的板块运动。(2)是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所以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一样随之运动。地球内部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暗箱,难以观察到内部板块的运动,科学家常常通过模拟实验来解释他们的发现。2.师出示“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和碰撞”的实验装置(1)师:这就是模拟“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和碰撞”的实验装置,你们通过这些实验材料

  分别来模拟什么呢?(锡皮纸、液体、酒精灯加热)需要观察什么呢?注意事项?学生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讨论方案(3)微课播放实验操作(4)学生开始实验并完成记录单二记录单二:记录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泡沫块的运动情况,分析并填写。

  用箭头简单画出锡箔纸片的运动情况

  (5)师生讨论小结:泡沫运动的力量来自_水的对流运动__________。地球板块的运动

  会怎样?3.猜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补充刚刚我们的推测,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还有_海陆变迁、大陆漂流。

  [设计意图:虽然五年级学生已经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引起的,但是已有生活经验并不足以让他们意识到整个地表都会改变。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脉的化石推测这一带过去的样子,能让他们知道海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局部地区会发生转换。让学生观察地球大陆逐渐分离的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知道全球性大陆漂移,能促进学生应用上面所学到的地壳运动知识来解释海陆变换、大陆漂移现象。]

  四、总结与巩固1.学生对本课学习总结:本课中,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等方面)2.教师谈话:科学家根据科学方法推测地球内部情况,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并对这三个圈层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但地球内部的秘密远不止这些,人们对于地球内部情况的探测还在继续着。希望同学们利用书籍和电脑网络关注和了解地球内部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11.地球的内部

  火山、地震波等

  地球的内部

  地核

  地慢地壳

  12.地表雕刻师(

  本课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展示一张岩石破裂的图片)提问: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岩石裂开了呢?在我们的地球表面像这样的岩石,还有很多很多(配合ppt图片)。它们是怎样变成各种形状的呢,像雕刻过的一样,那么谁是它的雕刻师呢?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顺序依次板书:植物酸雨水流风温度火山地震3.同学们说了很多的力量,那么同学们你能根据力量的来源给他们分类吗?是的,我们

  将同学们的猜测分成了两类,分别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地球外部的力量。(板书)4.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那这些力量到底能不能改变岩石,进而改变地球的表面

  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表雕刻师》。(板书)[设计意图:在上一课时刚结束完模拟温度对地表的影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到水流、

  风对地表的影响及模拟实验。]二、验证温度可以模拟岩石1.要想知道我们列出来的这些力量,能否改变地球表面,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可是,

  我们这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我们在实验室可以模拟哪种力量呢?(火山地震,两种地球内部的力量我们实验室很难模拟,那外部的力量呢?引导到温度)

  2.那温度变化可以使岩石发生改变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温度变化的条件,来影响岩石,看看岩石是否会发生变化

  3.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我们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呢?接下来请各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②水还是冰水?怎样温差更大?③提醒孩子,我们是在模拟温度变化的环境。汇报补充:加热时间要注意,时长要足够,现象才能更明显,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种计时工具供大家选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秒表、沙漏)6.T:同学们考虑得非常周到,老师将同学们说的方法整理成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老师要提问。7.T:那做这个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呢?S1:酒精灯的使用。(很好,这个实验我们用到了酒精灯,同学们注意酒精灯的使用规范与安全,除了酒精灯的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S2:加热后的小石子不要碰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师补充,加热的时候大家不要凑太近,以免受伤)8.请同学们从抽屉中拿出2号信封,二号信封里有一块岩石,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你们先仔细观察一下岩石。猜猜看,实验后,岩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沃计时1min)(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9.材料员到两边领取实验器材,每个小组一盘,并且到旁边挑选你们所选择的计时工具。10.开始活动10min。11.汇报:谁来说说看,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发现什么了?(希沃展示记录单,看记录单汇报)12.得出结论:温度变化可以改变岩石。13.看来,温度的变化确实能够改变岩石。那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的解释。(播放视频)14.T:看完视频,谁来说说看,温度是如何影响岩石的?[设计意图:在上一课时刚结束完模拟温度对地表的影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到水流、风对地表的影响及模拟实验。]三、总结与设疑1.T:好,这节课我们模拟了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谁来说说你收获了什么?除了知识性的收获,你还有别的方面的收获吗?2.T:是的,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确实会改变岩石,那风跟水流该如何模拟呢?下课后,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设计意图:在上一课时刚结束完模拟温度对地表的影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到水流、风对地表的影响及模拟实验。]

  【板书设计】

  12.地表雕刻师内部因素:地震火山外部因素:温度水流风酸雨植物

  12.地表雕刻师(

  度变化等外部自然力量也在缓慢改变着地表形态。学习本课,能促进学生整体认识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和外部自然力量,为后续认识岩石循环、化石成因奠定基础,有利于深化认识、提高开发与使用模型的能力。

  本课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材料:塑料箱、沙山、水、吹风机、超轻黏土、塑料垫板。【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1.上节课老师带大家学习了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影响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水流和风对地表的影响[设计意图:在上一课时刚结束完模拟温度对地表的影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到水流、风对地表的影响及模拟实验。]二、实验设计1.怎么来模拟研究呢?捧出一个大的沙山,今天我们就用这座沙山作为地表,来帮助我们研究,水流和风对地表的影响,可以怎么设计这个模拟实验呢?同学们想想?2.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研究,接下来请你思考:①还需要什么材料,什么模拟什么?(指定小组模拟水、小组模拟降雨的影响)②操作步骤(讨论单:什么模拟什么)3.小组讨论、汇报:学生说出什么,课件显示出器材:嘴吹、电风扇、吹风机4.大家哪个效果好呢?(若不行再追问:在实验室里在短时间内能看到哪个效果好呢?)5.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想法,老师把大家的想法汇总了下,图片出示:①沙山装置:吹风机吹模拟风②沙山装置:水流花洒模拟降雨6.那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生发言5.这里还有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边实验边观察前后的变化现象并画下来(实验时间不要过长)6.实验结束,继续完成实验记录单7.小组汇报(PPT出示变化前,拍照几组上PPT展示)8.实验结束,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小组发言我们发现用吹风机吹,沙山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大自然的风对地表造成的影响;用滴管滴水使沙山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降水改变地表形态。流水的侵蚀作用

  共同小结这些活动都说明了风力、水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9.刚才我们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研究,那水流和风又是怎样雕刻我们大自然呢?它们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起跟着视频欣赏下视频展示10.看完视频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收获,……[设计意图:以学为中心,引导由学生自主选择想到的器材,是由生生相互思维碰撞产生的结果,在教师引导下想出来,而不是老师觉得什么好出示什么,多说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发现了什么?儿童化语言,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升华。]三、联系岩石的生成方式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还有外部的力量如火山、地震,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同时也改变着岩石的形成,根据岩石的形成科学家们对岩石进行了分类2.那这些岩石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个视频,3.看完视频回答①岩石分为几类②变质岩的形成4.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岩石的生成方式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块变质岩吧,根据我们刚刚看的视频,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大小不同的超轻黏土、塑料板,你能想想可以怎么做吗?(停顿,小组讨论3min)5.学生汇报,小结,出示模拟操作,出示实验任务:请同学们在实验时用不同大小的压力压岩石,观察有什么样的现象产生6.实验结束,展示交流,在不同的压力下岩石有着不同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认识风和水流对地表的影响,从而过渡到认识岩石的形成,并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四、小结1.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这样你以后到各个地方旅游,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时,再去观察是不是这样子,看看会不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对本单元的学习做一个小结,并升华到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上,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景观的兴趣。]

  【板书设计】

  12.地表雕刻师地球外部力量:风力、降水、温度

  地球内部力量:火山地震

  13.云和雾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

  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云和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

  通过低年级的《水》、《天气变化》学生已经会观察并描述水、天气的变化;中年级相关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概念。【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科学探究:1.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云和雾的形成原因及两者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量筒、冰袋、温水、线香、火柴。【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观看视频:云上厦门美景。2.提问:你看到一幅什么天气下的厦门美景?预设:云、雾、云雾缭绕。3.聚焦云和雾,我们看到的是云还是雾?

  4.揭题《云和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云和雾,来探寻云和雾的秘密。[设计意图:问题情境并结合本地学生熟悉的厦门美景,聚焦到云和雾并了解学生对云和雾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云和雾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二、初步推测雾的形成1.提问:关于云和雾你有什么想知道?(提出问题)预设:什么是云什么是雾?云和雾是怎么形成的?云和雾的区别?2.谈话:从离我们最近的雾开始研究。3.师生共同讨论:见过雾吗?在雾中行走身上有什么变化?4.推测:雾可能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水蒸气、水分等)5.追问:提供水你能制造出雾吗?6.小组讨论:怎么想?怎么样?需要什么?7.根据小组设计领取实验器材并实验。8.交流汇报:(1)造雾成功→推测雾是怎么形成的。(2)造雾失败→什么原因失败9.通过教室里造雾活动,初步推测雾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核心词:水蒸气、遇冷、小水滴...)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室里有的各种材料,通过各小组的讨论从生活出发用尽可能多方法在教室里用最短的时间来造雾,虽然方法不同但都造出了雾。要研究雾,就要对雾进行观察,在分析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学生可以从已有逻辑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对所探究的事物进行客观考察,据此提出逻辑范畴的假设的过程至关重要。]

  三、模拟雾的形成1.谈话:既然是科学课,就要有规范的操作,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制造雾?验证我们推测是否正确。2.师生讨论:(1)怎么制造水蒸气——温水;加冷水或热水行不行?遇冷怎么模拟——冰块。师补充:尽可能真是的模拟大自然的环境,空气中除了水蒸气还有什么?(微尘或烟雾)

  我们用线香的烟来模拟空气中的细微灰尘。3.师演示人造雾(结合PPT)往烧杯内倒入温水,温水约占烧杯的一半;点燃线香,待充分燃烧后放入烧杯中,等待5秒,取出线香后,用蒸发皿盖上,观察烧

  杯内的现象;用冰袋盖住烧杯口,观察烧杯内的现象。4.谈话:对我们的实验还有没有疑惑?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5.学生动手实验并填写记录单(5分钟)。6.学生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并小结雾是怎么形成的。7.小结:通过实验验证了雾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了雾。8.思考:用实验的成果解释自然界中雾现象的成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

  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雾。9.通过视频来进一步了解。视频“雾的形成”。[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室简单的常规设备模拟出于自然原型相似的条件,来模拟雾的形成,

  使雾的产生过程从无到有都可视化。这样既规范了模拟实验的要求,由可以将大自然的现象搬到课堂,直观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

  四、结合资料,解释云的形成1.通过登山者不同视角呈现的云和雾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视频资料,思考云和雾的区别。2.观看完视频资料,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位置不一样。3.小组讨论并根据雾的研究,解释云的形成。4.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就是云。5.视频进一步认识“云的形成”(板书:高空、近地面)。

  [设计意图:在通过观察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中的雾,引导

  学生认识到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

  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结合前面造雾的实验,学生可以将雾的成因外

  推到来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同时也发展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五、拓展1.分享你今天的收获,帮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大自然中的水蒸气可能在近地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也可能在高空形成云,还有可能飘在地面上或者地面的物体上,也可能遇到更冷的环境等,这些都会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

  【板书设计】

  13.云和雾

  【实验记录单】

  一、模拟雾的形成

  13.《云和雾》

  在装有温水的烧杯中加入线香的烟,盖上玻用冰袋盖住烧杯口,我们观察到:璃皿,我们观察到:(有/没有)明显的白烟。

  通过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是(正确/错误)的,雾形成的原因是

  14.《露和霜》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

  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露和霜》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以及科普知识的阅读,让孩子有了前概念,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成霜原因分析。南方很难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到结霜现象,学生对结霜没有足够的感性认知。北方的学生,有丰富的体验,比较完成成霜概念的建构。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

  四;而周四下午放晴,又很热,实在是一个难忘的六一啊!我们来看一段新闻,注意获取信息。

  2.观看视频。3.提问:视频里讲到了哪几种天气现象?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露和霜”(板书:露和霜)。[设计意图:联系身边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由新闻引出研究课题。]二、比较不同,猜测成因1.谈话:你在生活中见过露或者霜吗?在哪儿见过?生:见过露,早晨在草地上。生:见过霜师:在哪里看见的?生:老家师:老家在哪里?生:陕西、河南……师:你们在厦门见过霜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在厦门没见过?生:温度不够低。师副板书“温度”2.谈话:我给大家带来了露跟霜的视频,请观看视频《晨露》《菜结霜》。3.谈话:研究事物,我们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一般从“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现在请小组讨论:露和霜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讨论2分钟)(教师巡视,老师一到身边,学生就闭口不谈,问他们,就说讨论完了。所以,要求每个地方至少将讲三点。而且老师一到身边,就喜欢跟老师聊,问老师“是不是……”很多学生这时候反而丢下同伴,跟老师交流。学生的向师性太强了。缺少自己判断的自信心,或者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太侧重教师主导,学生就太依赖老师,喜欢老师来判断“对不对”。)4.交流汇报生:相同点:都是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形成、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上……生:不同点:露是液态,小水珠,可以流动;霜是固态,冰晶,不可流动……师:有颜色没有?

  生:有师:分别是什么颜色?生:露是无色,冰晶是白色。(点出冰晶为白色,为后面观察记录做准备)(聚焦到温度的不同)5.提问:刚才同学们讲了,露和霜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什么原因造成有时会变成露,有时会变成霜?生:遇冷程度不同。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分析,他抓住了关键点。那么“遇冷程度”指的是什么?生:温度。师:造露需要达到温度多少?造霜,需要达到温度多少?生:露十几摄氏度就可以,霜要0摄氏度以下。师:为什么霜要0摄氏度以下?生:因为水结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师:那么反过来,露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温度?生:0摄氏度以上。6.师小结:所以我们的猜测是,水蒸气遇冷0摄氏度以下,会产生霜;0摄氏度以上,会产生露。(师生互动环节,根据学生现场反应,灵活调整教师的引导。有的孩子会说露的形成温度是0-10℃,表扬孩子大胆猜测,问孩子们想不想一起来做实验,探究一下。)[设计意图:通过有结构的教学环节,一步步唤醒学生对露与霜的科学认知,厘清水蒸气遇冷成露和成霜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认知建构与思维活动层次。]三、创造条件,人造露霜1.谈话:想不想把露和霜请到我们教室来配合我们做研究?生:想!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把露和霜请进教室来!现在我给你们提供两个易拉罐瓶子,瓶子模拟的是地表的花草,你们想办法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露或者霜,依附在瓶子上。强调:两个瓶子,一个造露,一个造霜。2.提问:造露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造霜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PPT出现这三个问题)小组讨论2分钟。3.学生讨论2分钟,全班交流。生:冰箱、空调、水、冰块等,用来创造冷的环境……

  师:我们在教室里做分组实验,用什么最好?生:加冰。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物品,有可能造露,但是能造霜吗?造霜需要什么条件?生:温度达到0摄氏度以下。师:在教室里,我们不用冰箱,怎么创造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生:加盐。(四下《水遇冷以后》,有做过水结冰的分组实验,学生就能讲出“加盐”。讲不出来就举例以撒盐化雪,启发学生用盐可以让冰融化,进一步降温到0摄氏度以下。)4.观看实验视频。(播放实验操作步骤微课)①在冰块中加盐,降低盐水冰点,制造零下低温;②在杯下垫湿毛巾,可以增加杯子四周的水汽含量。师:看完视频,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垫湿毛巾?师:为了增加杯子周围的水汽。(磨了4个班,有一个班的孩子主动举手讲出这点。还不是老师解释的。)[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与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学生分组实验8分钟,教师巡视;小组记录成露、成霜温度,并贴在黑板数据表上。2.数据都贴上来了,教师请学生把冰块跟盐倒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回答这说明什么。[设计意图:说明霜也是水的一种形态。]3.实验结束,全班交流,分析数据。(1)学生汇报:①谈话:你们刚才做了造露造霜实验,是否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②学生根据数据表,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并分析原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实验,总结出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发现数据误差原因,一种是人为误差,一种是材料差异引起的误差。](2)教师小结:在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太阳出来,露和霜又变成水蒸气消失了,这就是水在地表的循环!五、阅读材料,联系生活1.谈话:阅读材料,提问:你从这份材料,获得什么信息?

  生1:露一般发生在天气转凉的秋天……霜发生在深秋,即将入冬的时候……生2:认识白露为9月7日、8日;霜降为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就要到来。[设计意图: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六、回顾课堂,总结收获1.师:今天我们把露和霜成功地请进了教室,好玩吗?生:好玩2.科学就是在“玩中学”,“做中学”。那么,今天的科学课,你收获了什么?生……[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善始善终,让学生走完整的探究之旅。]

  【板书设计】

  14.《露和霜》

  15.雨和雪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

  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雨和雪》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2.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3.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教学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教学过程设计】一、人造雪导入,场景激趣。1.出示雪地场景,观看下雪视频(或体验下雪情境),体验人造雪带来的观感。2.谈话:厦门不会下雪,有人见过真正的雪吗?3.学生描述感受。4.师:南方虽然不会下雪,但是会下雨,今天我们体验了人造雪,但是却能够模拟一场真正的雨。5.揭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和雪》。[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二、观察不同,猜测成因。1.谈话:对于我们熟悉的雨和不熟悉的雪,你了解多少?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请学生写下不同之处,让学生上台张贴板书。雨:液体、四季都有……雪:固体、一般发生在冬天、一般在北方才会下雪……3.请学生写下相同之处,让学生上台张贴板书。相同点:本质都是水,都是从云中降下来。

  4.提问:为什么一样从天下落下,有时候是雨,有时候是雪?5.学生讨论,猜测。[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三、创造条件,进行人造雨。1.师:雨水哪里来?(空气中)出示水蒸气宝宝。2.追问:空气中的水哪里来?(地面上)出示水滴宝宝3.谈话:水蒸气如何变成雨?(需要遇到冷的环境)4.小结: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谈话:想要做雨的模拟实验,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要有水蒸气,冷的环境)2.师:如何得到水蒸气?(加热水)3.师:如何让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盖上蒸发皿)4.出示器材,利用酒精灯加热一杯水(为节约时间,可采用热水。)盖上蒸发皿,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上有小水珠)5.思考:此时小水珠还没法变成雨,如果让小水珠变成小水滴落下来?(创设冷的环境)6.出示冰块,在培养皿上放上冰块,观察现象。(小水珠聚集后落下来)7.学生填写、绘制报告单,贴上水滴、水蒸气等的示意图。8.思考:根据雨的形成,猜测雪是如何形成的?(更寒冷的环境下形成)9.在报告单上,增加雪的形成过程。10.小结:当云中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道上升气流拖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者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过程中没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五、拓展学习,认识降水。1.播放微课,认识更多降水形式:冰雹、雨夹雪、冬雨等。2.讨论,这些降水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

  【板书设计】

  15.雨和雪

  16.水滴的“旅行”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

  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

  资源。水循环造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课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的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大概念。本课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做主题,涉及水圈与大气圈这两个主要概念。该主题能够很好地将两个主要概念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大概念。

  本课是此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的总结课。学生前面对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及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每天都接触着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同样兴味盎然。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的活动,获得对水循环的科学认识。【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2.知道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随着吸热或放热,能够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3.通过回顾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科学探究:1.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设计、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案。利用简便的水循环组装模型,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微缩呈现,直观形象。科学态度: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学习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在科学探究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2.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循环服务生活的。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教学难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教学准备】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看,是什么?(出示小水滴图片)是小水滴,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那小水滴会旅行吗?来看一看小水滴的旅行日记,我们将和“小水滴”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是哪里呢?2.教师有感情朗读小水滴的旅行日记,学生思考:小水滴到了哪些地方?3.学生汇报:海洋、空气、云层、变成小水滴、雪、露、霜。4.师:那它又是怎样旅行的呢?又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5.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将跟随小水滴一起来一次快乐的旅行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利用“小水滴、旅行”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二、探究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1.分析一下图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说说这幅图上哪里有水?出示:河流、云朵、雾、海洋、冰川、土壤六张图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说一说图中的景物哪里有水?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河流:有大量的淡水;云朵:云层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当小水滴越积越多,掉落下来就会形成降水;(除了肉眼能够看到的以外,空气中还有很多我们无法看到的无色无味的水蒸气。)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接近地面的就是雾;海洋:水域面积大,有大量的咸水;冰川:一般在高原地区的高山上比较常见,是有水遇冷结冰形成的;土壤:土壤中含有水分(雨水补给或地下水),植物才能在土壤中生存。3.师:看来,水在自然界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那天空中的水蒸气又是来自哪里呢?天空中的水来自哪里呢?生: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蒸腾变成水蒸气,随着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学生若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补充。)生: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学生若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补充。)4.师:降落到地面雨和雪到哪里去了呢?

  生: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5.看来同学们都能够联系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现象,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学生使用活动手册,用箭头表示水的走向。小组合作讨论,绘制完成后,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说明绘制的原因。6.教师提问: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揭示水循环的概念。生:同桌之间相互先说一说,后举手回答。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自然界的水日夜不停、循环往复地运动着,形态不断变化,空间位置不断变化,总体保证了大海晒不干,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以大问题统领,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展开,例如,地上的水是怎么跑到天上去的?天上的水又是怎么降下来的?降下来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将这些问题完整地串在一起,便形成了水循环的初步概念。]

  三、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也了解到了小水滴总是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旅行”着,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它的“旅行”吧!回顾雨和雪的形成,利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绘制草图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表示出来。可以将学生建立的模型在黑板上张贴出来也可以投屏到电子白板上,观察比较分析,比一比谁画得最准确。2.出示教材图片,解释红色箭头与蓝色箭头表示的含义。利用教材上的水循环图完整地说一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注意用一些科学的概念,如蒸发、凝结、降水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汇报小组成果: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太阳,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可以尝试解释太阳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地球引力对水循环有什么影响。)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3.师:刚才这个图展示了水循环的过程,那我们能不能根据前期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

  水为什么了能够循环?(引导:水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蒸气的,水蒸气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的?)

  4.学生思考、汇报。生:水变成水蒸气,是在受热的情况下;水蒸气变成水,是在遇冷的情况下。在自然界中,水总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当外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总是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5.探究延伸:水循环对于地球或人类有什么意义?师:水在自然界中总是在不断循环的,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水循环世界将是怎样的?水循环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生:(探讨、交流)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使海洋水资源得到更新,把大气水和海洋水联系在一起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实现了地球系统水、能量和地球生物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换,构成了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水循环联系着海陆两大系统,塑造着地表形态,制约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因此,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师总结:水循环与地球和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说明生物的生存和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污染破坏水资源。[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在描述水循环的过程中,把握水循环的主体过程,更能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联系生活。]四、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1.师:播放一段介绍水循环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2.为了使我们更清晰的观察到水循环的过程,跟随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模拟大自然中水循环的实验,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有:水循环模型、小草、水、冰块、营养土和蛭石。提问:水循环模型里的小草、水池分别代表什么?猜猜这个模型里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描述在这个模型内水循环是如何进行的。学生讨论、汇报。3.生:小草表示的地表上的植物,水池表示的是整个地表。格子内放入营养土和蛭石,可撒入草种。注水是为了形成充足的水蒸气。这里有双层罩,中层罩上放冰块,外层罩盖在模型最上面。放入冰决是为了让水蒸气在中层罩下方凝成小水滴,形成“降水”。(各地各校根据材料装备情况开展此环节的拓展活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根据现有的材料开发出能够表示水循环的装置模型。)[设计意图:科学课是让学生睁大眼睛看大自然的教育,但自然界的现象很复杂、很难进行直接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使用播放视频和模拟实验的方式更能清楚的了解水循环

  的过程。]五、总结延伸1.以“水滴的‘旅行’”为题创作水循环的小诗或童话,写在活动手册上,在班级交流,

  读一读、比一比,教师给予评价。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学生活动,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创作小诗活跃课堂氛围,也起到了起到与课题呼应的效果。让学生谈

  收获,进行课堂总结,要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进行回顾和整理.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的意识,又是梳理和了解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

  【板书设计】

  天空降水

篇五: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不断地相互转化。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

  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造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的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大概念。

  本单元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做主题,涉及水圈与大气圈这两个主要概念。该主题能够很好地将两个主要概念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大概念。因为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形成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所以本单元还给学生提供探究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机会,让学生比较几种天气现象的不同,设计模拟成因的探究实验,运用实验结果以及示意图辅助解释不同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四课组成:《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前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原理层面对这些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析。将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两两对应放入一课,是因为两者的形成原因相似或接近,有的只是形成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导致了不同。这三课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呈现上,都是先观察现象,从现象层面比较不同,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成因,最后借助相关的示意图进一步描述其形成过程。二、三两课还进行了阅读节气资料、认识更多降水形式的拓展延伸。最后一课是综合学习认知,将这些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水的循环相结合,便于学生将头脑中零碎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自然界水循环的科学大概念。整个单元在结构上显现出分分总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能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模型等方法研究天气现象的成因。能够借助模型图来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理解大自然的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三、单元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

  序号

  课题

  课时

  13

  云和雾

  1

  14

  露和霜

  1

  15

  雨和雪

  1

  16

  水滴的“旅行”

  1

  总课时

  4

  五、分课分析

  13.云和雾

  1.教学内容

  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

  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

  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

  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

  节课唯一的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

  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

  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

  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

  2.教学目标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3.重点与难点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4.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量筒(500mL)、冰袋(或把冰块放入保鲜袋)、温水、线香、火柴。

  14.露和霜1.教学内容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2.教学目标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与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3.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难点:做造霜的实验。4.教学准备铁罐、湿毛巾、电子温度计、碎冰、盐、冷水。

篇六: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不断地相互转化。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

  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造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的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大概念。

  本单元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做主题,涉及水圈与大气圈这两个主要概念。该主题能够很好地将两个主要概念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大概念。因为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形成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所以本单元还给学生提供探究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机会,让学生比较几种天气现象的不同,设计模拟成因的探究实验,运用实验结果以及示意图辅助解释不同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四课组成:《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前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原理层面对这些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析。将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两两对应放入一课,是因为两者的形成原因相似或接近,有的只是形成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导致了不同。这三课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呈现上,都是先观察现象,从现象层面比较不同,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成因,最后借助相关的示意图进一步描述其形成过程。二、三两课还进行了阅读节气资料、认识更多降水形式的拓展延伸。最后一课是综合学习认知,将这些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水的循环相结合,便于学生将头脑中零碎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自然界水循环的科学大概念。整个单元在结构上显现出分分总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能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模型等方法研究天气现象的成因。能够借助模型图来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理解大自然的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三、单元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

  序号

  课题

  课时

  13

  云和雾

  1

  14

  露和霜

  1

  15

  雨和雪

  1

  16

  水滴的“旅行”

  1

  总课时

  4

  五、分课分析

  13.云和雾

  1.教学内容

  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

  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

  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

  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

  节课唯一的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

  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

  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

  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

  2.教学目标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3.重点与难点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4.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量筒(500mL)、冰袋(或把冰块放入保鲜袋)、温水、线香、火柴。

  14.露和霜1.教学内容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2.教学目标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与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3.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难点:做造霜的实验。4.教学准备铁罐、湿毛巾、电子温度计、碎冰、盐、冷水。

篇七: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人体“司令部”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人的身体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密切配合、缺

  一不可。其中,神经系统调节、维持、控制着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与活动,让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并主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人的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调节与控制的最高中枢,而且是思维活动的器官,在整个神经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掌握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对学习、工作、生活,甚至一生的发展都意义深远。

  在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难以直接观察和感知隐藏在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另一方面又对其有所耳闻,会不自觉运用一些相关词汇。但是,学生少有机会对神经系统进行系统了解,甚至会有一些错误认识。因此,对学生而言,神经系统是神秘的、有趣的,他们渴望了解其奥秘,渴望了解后的了然,这会有助于他们变得更有智慧、更会思考。

  教材立足于认识神经系统的现实意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从刺激与反应的关联性出发,以人体神经系统以及脑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为目的,提出了“人体‘司令部’”这个学习主题。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0.1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10.3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10.4脑需要被保护。举例说出为保护脑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人需要充足的睡眠,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防止外界的激烈冲撞,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等。10.5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刺激与反应》《从刺激到反应》《我们的大脑》《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组成,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围绕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展开,揭示神经系统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为第二个层次的展开做好铺垫。其中,第一课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刺激与反应,为第二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指导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流程。第二个层次以第一个层次为基础,围绕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作为人体“司令部”的大脑展开。其中,第三课从介绍脑的组成入手,将学生的视角引向大脑,引导学生认识大脑的轻重、模样、功能和分工,并为下一课内容的展开埋下伏笔;第四课紧接第三课,展现脑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导学生爱护大脑和科学用脑,增进其智慧,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能通过体验,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大脑的轻重、模样和功能。能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了解人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知道脑的组成、大脑的分工和怎样保护大脑。意识到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三、单元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

  序号

  课题

  课时

  17

  刺激与反应

  1

  18

  从刺激到反应

  1

  19

  我们的大脑

  1

  20

  大脑的开发与利用

  1

  总课时

  4

  五、分课分析

  17.刺激与反应

  1.教学内容

  本课以体验活动为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区分刺激与反应这个主题展

  开四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刺激与反应。为了说明两者的区别,课文用图片的方式列举了四个场

  景,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

  活动二,感受刺激与反应。课文提供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接收刺激后的反应行为并发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活动三,紧接活动二,以资料的形式介绍人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的反应速度可以很快。

  活动四,体验人的本能反应。课文首先带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应急反应事例,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做互相往对方脸上投棉球的游戏,通过观察被投者眨眼的次数,体验本能的快速反应,并发现其往往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深化对刺激与反应的理解。

  2.教学目标通过体验活动,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导致的。知道身体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能在互相往对方脸上投棉球的游戏中感受到本能反应。3.重点与难点重点:懂得刺激与反应的区别和联系。难点:在感受和体验活动中,区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电子秒表。学生分组材料:20厘米长的直尺、护目镜、小棉球。

  18.从刺激到反应1.教学内容本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神经系统的反应过程为主线,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逻辑结构,分两部分展开五个活动。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人的神经系统,即课文的第一、二两个活动。在第一个活动中,课文首先出示一幅抗震救灾指挥部内部的情境图,包含发布命令的指挥员、收集信息的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传达命令的传令兵,以及他们各自的工作状态,以便与神经系统进行比照,为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做好铺垫;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人神经系统的组成,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状况。在第二个活动中,课文组织学生利用刚掌握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模仿例子,画出足球守门员扑球的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在巩固知识的同时,知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路径。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为基础,指导学生分别开展测试、观察、阅读活动,了解神经系统的一些特点,丰富学生对人神经系统的认识。其中,第一个活动是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和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引导学生发现在神经系统中各部位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存在一些差异;第二个活动是分别观察、比较两幅图中两根线段的长度,从而发现看起来长度不等的两根线段其实一样长,进而感受到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有时也会出错;第三个活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介绍脊髓和怎样保护脊髓。2.教学目标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3.重点与难点

篇八: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光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光,整个世界便会陷入无边的黑暗中,人类将无法生存与生活。人类通过眼睛接收了80%以上的外部信息。研究光现象与光变化对帮助儿童认识外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通过研究光的形成、光在空气中的行进、光在不同物质中行进时发生的现象与变化,以及认识光的种类或层次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入光世界,认知、研究光现象,感悟光对我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

  光无疑是每个人所熟悉的,但许多人对“怎样看见光,如何发现色彩,光是怎样行进的”缺少理解,儿童尤为如此。这直接导致他们对光现象的过程变化缺乏形象思维,知识积累不足。本单元主题的提出不仅承接了低年级《奇妙的光》相关主题的发展,还通过感性体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为初中学段光学现象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与实践操作经验,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参与到光现象的探究活动中。

  本单元的科学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将肉眼难于感知的光学现象转化为可视过程设计的。通过用某些能反射光的媒介显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用适宜的工具展现白光的复合性等实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设计、动手操作的兴趣,学会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6.2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6.2.1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6.2.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前三课按递进关

  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光源、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的概念;了解光源、光的传播、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和光的反射现象;辨识哪些光来自光源,哪些光来自物体反射;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遇到物体时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光现象的信息,了解可以借助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发现光的现象、感知光的传播规律,打破光这一能量表现形式的神秘感。能量表现形式的探究活动不仅在本单元出现,还在整套教材持续进行,且不断地深入。在学生对光现象有了初步

  的了解后,第四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光谱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光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

  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能够获取光现象变化的证据信息;采用新方法、新材料,调整、完善对光现象的探究活动。

  愿意经历光现象的发现过程,发展尝试改变光传播路径探究活动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形成有关光的正确观点。

  运用有关光现象的原理,列举、解释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光现象事例。三、单元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

  序号1234

  课题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总课时

  课时12115

  五、分课分析1.光源

  1.教学内容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它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能否发光,也就是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2.教学目标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3.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4.教学准备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2.光的传播1.教学内容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发现、了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和特征。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于学生过往的知识与经历,围绕着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情境中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多个探究活动,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根据光的这一特征,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第三部分,制作一套简单的装置,通过细致的操作说明小孔成像现象,进一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印证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关于小孔成像的发现。2.教学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难点: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4.教学准备

篇九: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专项学习教材分析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一、设计意图1.主题的提出科学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学习。科学方法是人

  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着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两类活动,它们看似有不少相同之处,如都要运用科学、数学知识,都要做实验、分析数据……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区分这两类方法并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能力训练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套教材在每册设计了专项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接受专门的、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能力训练。

  依据学生的特点,全套教材共设置12个专项学习板块,上册均为指向工程实践的“像工程师那样……”,下册均为指向科学探究的“像科学家那样……”。两大板块各有侧重,均从一年级至六年级螺旋上升,旨在让学生经历一次次丰富而完整的科学(工程)活动过程,提升科学(工程)素养,强化科学(工程)思维,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像工程师那样……”,依据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强调运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概念来系统解决真实情境中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高阶思维的养成提供机会。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与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册教材关于工程实践专项学习的主题是“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通过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学会用简单明了的方法界定出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研究,探究伞面材料、伞面大小、伞面形状、伞绳根数及长短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等比例缩小的实物模型,并通过测试,从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制作技术的可操作性、产品的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将测试得到的信息与任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上为什么不足,以此改进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以多种形式和同伴互相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本册着重指导四个主要环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测试改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完整过程。

  2.对《课程标准》的落实《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作为科学课程目标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关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技术与工程领域”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四大领域之一,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概念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教材将工程实践作为上册的专项学习,以落实上述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出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为“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在查阅资料和本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教材将工程实践细化为六个要素,即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在包含本活动在内的每个“像工程师那样”的工程实践专项学习中。3.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正如三、四年级教材中介绍过的那样,进入中高年级后,我们将工程实践细化为六个步骤: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让学生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其中的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是由低年级

  第一阶段的设计制作环节扩展出来的。本册的专项学习让学生亲历工程活动的六个完整环节,并抓住其中的四个环节——

  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进行重点指导。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些要素的指导要点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明确问题环节:三年级需要学生明确工程任务是什么。五年级则强调用简单明了的方式界定出任务的具体要求与限制条件。前期研究环节:在四年级强调罗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五年级突出将查阅文献与探究实验相结合,探究伞面材料、伞面大小、伞面形状、伞绳根数及长短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制作模型环节:四年级重点指导确定模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五年级强调依照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等比缩小的实物模型。测试改进环节:三年级需要学生讨论测试方法,进行多次测试。五年级进一步细化要求,强调进行反复多次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是否达到任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思考及改进,进一步强调迭代的工程思想。低年级

  中高年级

  4.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册专项学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可能使一项工程圆满完成。三年级认识了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工程师,四年级总结了不同类型工程师的共同素养,本册教材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的方法,介绍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分支越来越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很难满足一项工程的全部需要,因此就需要不同领域工程师的通力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学生了解的救灾情境出发,将“定点投放物资”的情境带入课堂,提出了“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像工程师一样,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

  在明确问题环节,强调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界定和分析任务;在前期研究环节,强调用做实验的方法研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制作模型环节,强调制作一个外观、结构、功能方面和产品一致的等比例缩小的模型的意义;在测试改进环节,学会从材料的合理性、技术的可操作性、产品的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思考。二、教学目标

  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重点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四个环节的基本方法。通过列举,体会合作在完成一项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三、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等1.课时建议:2~3个课时。2.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制作降落伞的完整过程中,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测试改

篇十: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专项学习教材分析1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一、设计意图1.主题的提出科学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学习。科学方法是人

  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着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两类活动,它们看似有不少相同之处,如都要运用科学、数学知识,都要做实验、分析数据……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区分这两类方法并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能力训练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套教材在每册设计了专项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接受专门的、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能力训练。

  依据学生的特点,全套教材共设置12个专项学习板块,上册均为指向工程实践的“像工程师那样……”,下册均为指向科学探究的“像科学家那样……”。两大板块各有侧重,均从一年级至六年级螺旋上升,旨在让学生经历一次次丰富而完整的科学(工程)活动过程,提升科学(工程)素养,强化科学(工程)思维,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像工程师那样……”,依据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强调运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概念来系统解决真实情境中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高阶思维的养成提供机会。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与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册教材关于工程实践专项学习的主题是“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通过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学会用简单明了的方法界定出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研究,探究伞面材料、伞面大小、伞面形状、伞绳根数及长短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等比例缩小的实物模型,并通过测试,从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制作技术的可操作性、产品的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将测试得到的信息与任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上为什么不足,以此改进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以多种形式和同伴互相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本册着重指导四个主要环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测试改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完整过程。

  2.对《课程标准》的落实《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作为科学课程目标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关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技术与工程领域”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四大领域之一,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概念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教材将工程实践作为上册的专项学习,以落实上述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出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为“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在查阅资料和本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教材将工程实践细化为六个要素,即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在包含本活动在内的每个“像工程师那样”的工程实践专项学习中。3.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正如三、四年级教材中介绍过的那样,进入中高年级后,我们将工程实践细化为六个步骤: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让学生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其中的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是由低年级

  第一阶段的设计制作环节扩展出来的。本册的专项学习让学生亲历工程活动的六个完整环节,并抓住其中的四个环节——

  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进行重点指导。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些要素的指导要点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明确问题环节:三年级需要学生明确工程任务是什么。五年级则强调用简单明了的方式界定出任务的具体要求与限制条件。前期研究环节:在四年级强调罗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五年级突出将查阅文献与探究实验相结合,探究伞面材料、伞面大小、伞面形状、伞绳根数及长短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制作模型环节:四年级重点指导确定模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五年级强调依照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等比缩小的实物模型。测试改进环节:三年级需要学生讨论测试方法,进行多次测试。五年级进一步细化要求,强调进行反复多次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是否达到任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思考及改进,进一步强调迭代的工程思想。低年级

  中高年级

  4.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册专项学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可能使一项工程圆满完成。三年级认识了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工程师,四年级总结了不同类型工程师的共同素养,本册教材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的方法,介绍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分支越来越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很难满足一项工程的全部需要,因此就需要不同领域工程师的通力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学生了解的救灾情境出发,将“定点投放物资”的情境带入课堂,提出了“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像工程师一样,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

  在明确问题环节,强调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界定和分析任务;在前期研究环节,强调用做实验的方法研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制作模型环节,强调制作一个外观、结构、功能方面和产品一致的等比例缩小的模型的意义;在测试改进环节,学会从材料的合理性、技术的可操作性、产品的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思考。二、教学目标

  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重点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四个环节的基本方法。通过列举,体会合作在完成一项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三、活动框架

  四、课时建议等1.课时建议:2~3个课时。2.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制作降落伞的完整过程中,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测试改

推荐访问: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上册 五年级 苏教版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