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25 13:42:03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作者:陈冀华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2期摘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受应试化影响,出现了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中重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作者:陈冀华

  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2期

  摘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受应试化影响,出现了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中重讲轻学、重背轻读、重解轻思等问题。小学文言文教学应当采取的策略是:(一)正确认识文言文的内涵;(二)以注释为抓手,减少小学生文言文学习障碍;(三)反复诵读,理解意思;(四)读懂课文,感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和情感;(五)扩展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六)利用改写和扩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七)巧用多媒体,让文言文教学更有趣味;(八)品鉴中领悟,传承优秀文化精髓。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重要性;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91-03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文言文知识的学习是属于文学教学,学习文言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编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或者古诗文都是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让他们在学习中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遣词造句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在欣赏之上来展开的。在欣赏之余深入地体会和感悟,这样才能走入文中的情境,深刻感悟文言文蕴含的道理,从而促成学生的审美和情感教育。

  第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是很高,再加上文言文知识学习的复杂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仅仅关注字、词、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要将文言文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和重视起来。在文言文的教学上,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只停留在对字、词的理解和学习,那么文言文教学就显得空洞。统编教材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选文,尤其是文言文的数量,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课文的思想,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

  第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要知道,接受教育的是学生,所以学生才是学习和教学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灌输,要授之以渔,教给他们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其学习效率。

  第四,文言文包含的内容是非常繁多的,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抓住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文言文教学认识的问题

  1.對文言文选编意图认识有偏差

  大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思想的影响,片面觉得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背几首古诗,读几篇小古文,考试的时候依据读读背背,可以不丢分。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小学文言文教学就停留在背原文,背意思解析,文言文教学限于僵化片面的理解。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仅仅是多背了几篇而已。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领下,统编教材选编传统文化的编者意图,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忽略了文言文本身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导致文言文教学逐渐片面化。

  2.教学内容受应试化影响较重

  目前,对文言文的考核,还是通过考试来体现,试题一般是填空、选择、句意解释几种类型。在这种考试模式的影响下,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灵活性,而学生要想取得高分只能靠“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没有帮助。

  (二)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造成的文言文教学问题

  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句子表达、写作背景上有其特殊性。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积累的影响,在文言文意思的理解上有很大困难。若没有一点儿文言基础,想读懂一篇文言文,不太可能。因此,针对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想,调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变难为易,让小学生能够自己掌握方法,从而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三)教学设计的问题

  1.重讲轻学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文言文教材解读的度把握不够准确,要么停留在表面,借助教参和注释,逐字逐句讲解。要么过度挖掘历史背景,冲淡了教材编者赋予文言文本身的教学任务,教学失度。比如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教材编者期望学生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恬淡和美好。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将教学重点转嫁到辛弃疾的生平历史上,过度地讲解,轻视了学生的“学”,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感知的空间。

  2.重背轻读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从最初的读不通、读不准,到最后的熟读成诵,加强对诵读的指导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当下有许多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硬“背”文言文,好像学生不背就是没有学会、学好文言文。背诵是文言文教学的一部分,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最好是引导学生将文言文读成一幅有声音、有景物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将画面描述出来,在读、想象、说之间找到语言关联,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3.重解轻思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因为古今意思有差异,所以很多教师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以为把文言文句段翻译过来,让学生背过,文言文就是学会了、学懂了。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学文言文的学习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将文段描写的景、事、人幻化成一幅画,一个鲜活的场景,文言文的学习才会化难为易。摒弃机械的背诵记忆,巧妙运用想象这一学习手段,才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三、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文言文的内涵

  文言文是古代人书面表达的一种语言。文言文中第一个“文”指修饰的意思,言是表达、记载含义,所以说文言文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是被修饰过的语言,也就是书面语言,是古代人用来记录人或事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更好地展开对学生的文言文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概念和含义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样在学习时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此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习的引路人,只有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也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愉悦精神,丰富认知。

  (二)以注释为抓手,减少小学生文言文学习障碍

  小学生文言文学习,有一个很好的支架,就是文后有注释。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联系注释理解意思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逐渐消除他们对翻译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以《司马光》这篇文言文“品读”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字典来共同探讨“戏”“庭”“翁”“皆”“弃去”“破”“迸”等字词的意思。在学生理解古代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分析句子的含义,如“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一句的含义和

  语言的简洁之美,这体现了思维的转换,同时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

  (三)反复诵读,理解意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学生在通读课文以后,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再加上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注意语调、韵律以及节奏的变化,通过切身体会来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应该是陌生的,对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知之甚少,所以可以在学习伊始,给学生明确的读书要求,读通,读准,读出节奏和韵味,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接着,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最后,将文言文与历史背景相联系,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经之路,要将朗读贯穿始终。从朗读对象出发看,有师与生的完美配合;从朗读内容看,有教材与背景的完美融合;从朗读篇幅来看,有长文与短篇的完美结合。读,是文言文教学之基。

  在学习文言文《精卫填海》的知识内容时,虽然文章较短,但是却包含非常多的知识内容。学习中,最难的地方应该是对课文的诵读和理解。在初见文本时,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所以就无法理解整篇课文的大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正确诵读,要将每句话读流畅,读出节奏,进而感知课文大意。之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教的方法,图文结合,阅读注释,感知内容,把握和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含义,再对课文进行诵读,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四)读懂课文,感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和情感

  小学文言文选编的大多是短小精悍的生动故事,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积累语言材料,还能体会情感,感悟道理。在文言文的理解上,可利用白话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深入探索主人公的品质,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其中的道理和情感,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品析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条件。文言文篇幅都比较短小,但作者情感意图丰富。抓住关键词句的品析,从字词出发,再到情感把握,有放有收,环环相扣,逐步提升。

  例如,学习文言文《司马光》时,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但语言非常精简,寥寥数语将故事过程表达得清清楚楚。但这篇课文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第一感觉就是难,所以很多学生会有畏难情绪,不喜欢学,甚至不想听教师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让学生讲解自己阅读过的白话文故事,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司马光”的视频内容,以提

  高学生对人物的兴趣,进而提升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当学生观看完以后,再让他们根据视频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因为有了视频作为基础,所以学生不仅理解起来很容易,同时还会对司马光的品质产生敬佩之情,这时可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加上反复诵读,以此来实现他们对课文人物的共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理解了文言文的含义,还感悟到文章包含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渗透德育,达到教学育人两不误。

  (五)扩展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新时期,想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采用1+X的阅读方法。何为1+X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一篇带动多篇阅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对文本教学进行了补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丰富和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而学生也能通过扩展阅读,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学习《守株待兔》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则寓言故事。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一些文言文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等,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帮助学生掌握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六)利用改写和扩写,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写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将写作和文言文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想要让小学生写一篇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运用白话文进行改写或者仿写。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内容进行再创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写作力,还提高了自己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内容,还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集中解决,这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都可以进行扩写和续写的练习。

  (七)巧用多媒体,让文言文教学更有趣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视听素材、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的使用,跨越时空距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若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景,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并且思考:同样一座山,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形状呢?学生的话题一下就被打开了,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理解,笔者顺势导出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后,让学生赏析了配乐朗诵,让他们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在他们朗读表演时,还给学生配了背景

  音乐让学生也当了一次小小的朗诵家。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了“文配画”创造,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品读与感悟,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从他人到自己,从欣赏到感悟,从一个到一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八)品鉴中领悟,传承优秀文化精髓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提高文化自信,必须引导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则文言文本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睡前故事。统编教材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使学生了解到这是一个从战国末期流传至今的故事,对悠久的中国历史产生自豪感。此文言文编排精当,言文并重,寄予了立德树人的深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敬意。

  总而言之,文言文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想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还需要教师对不同文言文的教学重点进行剖析,针对重点来教学。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自读自悟,为其进入初高中学习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李桂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汉字文化,2017(21).

  作者简介:陈冀华(1969—),男,汉族,陕西汉中人,陕西省汉中市中山街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

推荐访问:浅谈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文言文 浅谈 策略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