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的社会意义7篇

发布时间:2022-12-18 09:00:07 来源:网友投稿

萧萧的社会意义7篇萧萧的社会意义  1.《大同》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萧萧的社会意义7篇,供大家参考。

萧萧的社会意义7篇

篇一:萧萧的社会意义

  1.《大同》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

  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2.乡土本色

  六、研习与思考

  1.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3.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1)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答:参见课文第九段。(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3.萧萧

  3.简答题(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

  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4惊梦

  3.简答题(1)简要评析杜丽娘的性格。答: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坚定的追求、强烈的反叛,使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女子与“命定”相抗争的典型。同时,她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身上交织着。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直指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使杜丽娘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杜丽娘冲破精神枷锁,追求“天然之情”,寻求对人的承认与尊重的行为,具有了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光辉,也使这一形象显现出深层的文化内涵。(2)举例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有哪些?答: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杜丽娘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B.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景物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饱含着杜丽娘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到满园春色空对断井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C.通过直接倾诉和间

  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间接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八、研习与思考

  1.杜丽娘极尽千娇百媚之容、柔情似水之态,文中是怎样描写与突显这一点的?答:直接描写外貌,与古代美人作比,与满园春色相映,写她娇弱的动作、细腻的心理。2.细细吟诵开场[步步娇]和[醉扶归]两段曲文,体味词句的优美是怎样与表现人物结合起来的。答:描写内容的美与用词措辞的美相结合,并运用了押韵、配律、字音平仄相间等修辞手法。3.课外观摩昆曲《牡丹亭·惊梦》一折,体会真实的戏剧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存在的差异。答:重在让学生体会昆曲演出的美感。不同的演员在表现技术与侧重点上有高低,教师可作点指导,使学生体会传记的戏剧艺术样式的高雅美质。

  5敬告青年

  3.简答题请简要列举陈独秀提出的青年人六项标准。答: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八、研习与思考

  1.反复阅读,感受作品文辞的号召力与鼓动性。答:(1)舍弃讨论,“不由分说”,直接进入话题的核心;(2)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情绪激昂地直接呼吁,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与鼓动性。2.从我们青年人的角度,谈谈读了本文的体会。答:可以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现实进行思考。

  6.老子五章七、练习

  3.简答题(1)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②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老子》的艺术成就是什么?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老子》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抽象

  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

  八、研习与思考

  1.《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4)“道”(“无”)“一”

  “二”

  “三”

  万物

  “有”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

  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7大自然在反抗

  3.简答题1.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答案:参见“课文分析”。2.为什么说昆虫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斗争中的同盟军?答案:根据文中介绍的昆虫生活特点来回答。3.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杀虫剂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答案:人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控制作用,并把杀虫剂的使用压缩到最低程度。

  八、研习与思考

  1.指出卡逊文中谈到的,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计划时忽视的两个重要事实以及造成的后果。答: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第二

  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其造成的后果,课文有明确的说明,请参考选文的6—8自然段。2.思考作品中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作者所阐扬的人文精神。答:请参考选文以“捕食者——”起头的自然段及以“习性更加奇特的是寄生性昆虫”起头的自然段。3.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卡逊在书中阐扬了一种怎样的人文精神?答:本题可灵活处理,“作者资料”、“文本资料”及“延展资料”的文献都有分

  析和论述,请参考。

  8西铭

  3.简答题简述《正蒙》在儒学史上的重要意义。答案:《正蒙》是张载的主要作品,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西铭》中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新建构基本解决了宋以前儒者所面临的理论困难。4.翻译(1)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答: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也充塞、构成了我的身体;气在天地之间的流行化运的秉性也是我的天性。(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答: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

  八、研习与思考

  1.说说《易经》与《孟子》对《西铭》的影响。答:(1)乾称父、坤称母,以《易经》中的乾坤思想建构宇宙观念,以人类为天地宇宙之子,生命的过程顺从于天地的变化规律。这个宇宙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以人为宇宙大化中的一分子;(2)《盂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从注释中找出张载引用《孟子》的字句。可以集中地发现,他的人性论、存心养性,知天知命的观念都受到孟子影响。其中涉及到人如何了解自性,完成天赋予人的道德使命,完成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包涵了信仰与宗教的情绪。2.阅读下列《孟子》中的文字,结合孟子所说的“美”、“大”、“圣”、“神”等观念,讨论《西铭》一文的美学价值。答:孟子这段话,表现了—个道德主体体验出的一种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由善而真(信)而美而全(人),再进为圣与神,主体与宇宙合为—体。在《西铭》中,我们也发现张载与孟子—样,皆能以主体的道德生命为基础,来不断深入地体验弥漫于整个宇宙的精神境界。其体为宇宙之塞,其性为大地之帅,民为同胞,物为所与,这种与天地宇宙共为一体的精神,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人焉”(《尽心上》)的境界。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简答题(1)课文中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答案要点: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2)丁教授认为古代“格物致知”思想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研习与思考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其真正意义被埋没了?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何在?答:请参考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朱熹格物致知论》(任守愈)和《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蒙培元)两篇文章可作深入分析时的参考。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答:请参考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3.讨论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及其弊病。答:请参考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丁肇中谈家庭教育》一文也可作为参考。“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10春江花月夜

  3.翻译题请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答案见译文)4.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

  (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

  八、研习与思考

  1.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

  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2.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2)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3)应注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4)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品也是不多的。

  11李白诗二首

  1.作品概述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

  有对封建权贵的轻蔑的鲜明表现,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抨击,也有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风豪迈瑰丽,想象丰富,语言清晰明快,音律和谐多变,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颠峰作品。

  八、练习:

  4.简答题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艺术特色。

  (参见课文讲解部分)

  九、研习与思考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感情:粗犷而多变,真切而浓重;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12秋兴八首

  三、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类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

  杜甫大量的诗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杜甫善于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从普遍现象中概括出本质,塑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并寄寓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3.简答题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

  是描写唐开元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答:目的有二:(1)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2)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

  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无题》二首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2)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3)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

  非常精当的。他诗歌“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

  七、研习与思考

  1.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作品,请以第一首为例说说诗中情与景的描写呈现出什么特点。

  答:诗歌由星辰、夜风到画楼、桂堂,由春酒、蜡灯到走马、兰台,由实有之景物到虚拟的期盼,诗意随着诗人心绪和想象的转移而转移,不完全按照时空的顺序先后排列。

  2.李商隐的《无题》诗向以诗意朦胧著称,清人冯浩玉便说过:“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见《玉谿生诗集笺注》)再阅读若干首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诗歌,试阐发其中寄托的主题,然后以“解读李商隐‘无题’诗”为题写一篇短论。

  答:对于“无题”诗的主题,是写男女之情还是寄托自己身世感慨,或者其他种种,我们认为因为各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难以也不必指实,主要应抓住“无题”诗所寄托的“浓厚的感伤”和“朦胧的意境”所构成的美,体会诗人内心的主观情情愫是怎样通过幽眇的诗境和清丽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3.中国古典诗词对于爱情有多种表现方式,试以李商隐的《无题》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作比较,说说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答:抓住《长恨歌》重具体事实,重实景实情的表现,《无题》则偏于虚无缥渺,隐约朦胧

  即可,是我国传流诗歌的两种抒情方式。

  14鹊踏枝

  冯延已是一位善于写情的抒情词人。他并不隐讳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表达得相当直白;但虽直白却不浅不露,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情深挚、缠绵、执著,因而有“旨隐”、“词隐”之誉(冯煦《阳春集序》)。

  3.简答题词中哪一句刻画出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答: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八、研习与思考

  1.试体会《鹊踏枝》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林新月”,词人是怎样表现时光的流逝的?在岁月流逝中,词人又怎样表现了心中的愁思?

  答: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词人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2.《鹊踏枝》中“独立”一句描摹了词人的形象,清人陈廷焯竟叹此为“仙境!梦境!断非凡笔也”。试分析这首词中的词人形象。

  答:突出:愁眉不展,朱颜瘦,略带酒意的旧式文人形象。可参照评析部分。

  15破阵子

  1、前期诗词: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

  情爱。2、后期诗词:

  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3、李煜诗词的成就: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

  16八声甘州

  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大力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重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另外,在题材取向上柳永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重在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3.翻译题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答案: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②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答案: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地愁思凝重。4.简答题简要分析《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

  它描写了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了词人怀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阙寓情于景,下阙因景

  抒情,将景物、离愁、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八声甘州》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其三,为对方设想的写法,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

  七、研习与思考

  1.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见《人间词话》)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霜风”、“残照”等;(2)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潇潇”、“清秋”、“冷落”、“衰”、“减”、“休”等;(3)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2.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仄声字相对于平声字而言,节奏短促,有力度,在舒缓的语流中造成停顿,以引起思索,渲染气氛。这首词作中冷情、凄凉的悲伤情调正是通过这些词贯通起来,通过汉字声调的作用加深了感情在读者心中的份量。

  17祭石曼卿文

  3.简答题简要介绍一下《祭石曼卿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答案要点:反复咏叹;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本文主体部分由三句“呜呼曼卿”提起,每一句之后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追思亡友石曼卿的?

  答:参课本上的评析第二段。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结构框架。2.清人林云铭感叹《祭石曼卿文》“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见《古文析义》)。由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抒情方式。

  答:参课文上的评析第三段。(1)直接抒发与托物寓情相结合;(2)情景交融,尤其是第三段;(3)所用词藻色泽灰暗,给人悲冷的气息。

  18赤壁赋

  3.翻译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答案:江水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

  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八、研习与思考

  1.《前赤壁賦》向以情景兼备著称,文中写景的是哪些语句?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在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答:写景主要集中在第一段,从中表现出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2.阅读苏轼《后赤壁赋》:比较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主题思想、感情抒发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答:主题:《前》通过赤壁秋夜泛舟的情景和主客间的对活描写,表达了作者陷入现实人生的苦闷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后》通过赤壁冬夜凄凉景色和对道士化鹤的奇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人生中的苦闷和挣扎,以及企图超尘绝俗的思想,比《前》带有更多消沉情绪和虚无色彩。

  结构:《前》以写景贯串全篇,舒卷自如,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与起伏变化。《后》以叙事写景为主,叙述了游赤壁前的活动和准备,后描写赤壁夜景,最后以梦结尾。表达:《前》、《后》均洋溢着诗情画意,用词生动优美,出神入化。而《前》波澜起伏,简洁和谐,意趣横生,更胜一筹。

  19醉花阴

  她前期词章,多为描写闺中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李清照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感时伤世,怀旧思乡,文风沉郁凄怆。李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在于运用朴实的白描手法,善于描写细腻的感情变化,平淡而通俗的语言蕴含丰富雅趣和清新的意境。3.名词解释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

  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4.简答题1)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

  2)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可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富足而美满,即使丈夫赵明诚不时宦游外出,不免寂寞、孤独,也仍不离愉悦、充实的氛围,思想感情比较

  单纯澄净。因而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不少作品表现了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即使写相思离别也真挚缠绵,朴素深刻,显示出一种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她经历了国亡、家破、夫死的惨痛打击,过着长期流落江南的动荡生活,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以至凄切。因此,她在词里诉说着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情,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她的家国之恨乡关之思。5.论述题1)试论述李清照词作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李清照词的创作以靖康之难,分为前、后俩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意境清俊疏朗,风格轻倩绰约、自然妩媚。李清照后期的词虽因家国之痛,表现了迭遭丧乱、受尽磨难后的悲愁,但总的说来,题材还不够广阔,主要还是离情、闺怨、写景、咏物。她的词“别是一家”的观念限制了她的创作。论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2)既保持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的本色,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以个人身世位内涵的艺术格调。(3)温婉中含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

  八、研习与思考

  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见江淹《别赋》)《醉花阴》化用此句而轻婉细腻过之。试分析令词人销魂的触发点是什么。

  答:触发点正在于同人丈夫去世所带来了孤寂的生活、凄谅的心情。“生离死别”是文学创作极为重要的主题,历代均有名篇佳制。2.李词擅长炼字,如“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历来为识词者所惊叹。李清照另有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比较这两个“瘦”字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瘦”字是李词重视炼字的结果,用得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醉花阴》中“瘦”是真实的形容,将人与菊花同向比喻,从而得出人更瘦,这是就词人内心主观情愫而言的;《如梦令》中“瘦”则是纯粹的内心感观效果,是反向衬托,一肥更显一瘦。

  20临安春雨初霁

  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3.翻译题请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译成现代文。译文: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4.简答题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

  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

  八、研习与思考

  1.清人贺裳评价陆游诗歌曰:“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祢衡塌地来前,嵇康扬锤不辍之态。”(见《载酒园诗话》)请结合《临安春雨初霁》说说贺评是否切当。

  答:贺裳三句话分别针对诗歌的领联、颈联、尾联而发,贺氏用比喻的方式道出了他读陆游诗歌的体会,抓住的是每一联最为突出的特色。其实每一联的内容和内含的感情并不如此单一。

  2.阅读陆游《游山西村》诗,并结合《临安春雨初霁》的学习体会,为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文字。

  答:《游山西村》描写了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体者对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临安春雨》则将北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的生活与京华红尘的厌倦作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闲情逸致的追求。

  21摸鱼儿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水龙吟》、《水调歌头》、《满江红》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贺新郎》、《菩萨蛮》、《破阵子》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摸鱼儿》、《贺新郎》、《鹧鸪天》、《永遇乐》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西江月》、《玉楼春》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青玉案》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

  3.简答题(1)简述《摸鱼儿》中主要用了哪个典故?答案:陈皇后为了博得武帝宠幸,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典故。(2)试析“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答案:影射那些暂时得势、以谄媚进谗为务的小人,警告他们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土。

  八、研习与思考

  1.“以文为词”是辛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辛词用典逐层深入,与言志抒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说说这种现象在《摸鱼儿》中的表现。答: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2.清人吴衡照评论苏、辛词:“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

  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恒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见《莲子居词话》)试举苏轼、辛弃疾两家的词作为例加以说明。答:抓住以下三点:(1)苏词清旷放逸,富于文人雅士之美;辛词雄豪悲慨,别具英雄侠客之风。(2)苏词的豪放在气势的宏伟,意蕴的丰赡;辛词的豪放则在于多宏大内容,多生活悲慨。(3)苏词天趣独到,无迹可寻;辛词则手法多样,可作具体落实。

  22《论语》十二章

  3.翻译题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答案: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答案: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4.简答题简要说明课文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答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同时,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其三,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己之学”,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习与思考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23文学与人生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拉美作家?()

  A.加西亚•马尔克斯

  B.胡利奥·科塔萨尔

  C.卡勒德·胡赛尼

  D.巴尔加斯·略萨

  答案:C

  八、研习与思考

  1.结合本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文学的作用的理解。答: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文学的作用的?答: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文学的作用:(1)文学有助整合文化、理解人类、创造生活;(2)文学对促进社会交流起了重要作用;(3)文学是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平等的重要保障。

  3.本文在论述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能否结合这些事例所说明的观点,将其中的一两个换成你所熟悉的另外的例子?答:本文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其中的论据进行替换。比如,本文提到,我们一说起“博尔赫斯式”,就立刻疏远了平庸和理性的现实,进入了一个幻想、严谨和优美的精神状态,而提到卡夫卡和乔治•奥威尔,则会令人想到独裁、专政及其带来的压迫、焦虑和荒谬。同样,我们提到李白的诗,就能想到李白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提到杜甫的诗,则能感受到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

篇二:萧萧的社会意义

  现代卷

  小说:

  1.鲁迅《阿Q正传》(沉重而严肃的文学,对国民劣根性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伤逝》《秋夜》《春末杂谈》等。

  阿q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病态精神心理的农民形象。

  人物内涵:阿q是农民,一方面他身上具有农民的勤劳优点;而另一方面,他游走在城乡之间,具有流氓无产者的

  习性,赌博、偷窃、调戏妇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物形象的意义:1)作家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2)阿q的精神胜利法,深刻地解释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现象的高度概括。

  3)阿q的悲剧结局,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局限性。

  精神胜利法:弱者的哲学

  四个层次:1)妄自尊大2)自轻自贱3)自我虐待4)麻木忘却(精神胜利法的最高表现)

  2.郁达夫“创作型”作家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代表作《沉沦》《迟桂花》《闽游滴沥》等。

  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他的作品着力描写情欲与现实环境、道德伦理间的冲突,以自我表现为显著特色,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1921年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感伤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开启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在小说中所塑造的无法把握自身

  命运的“零余者”形象。(多余人、边缘人)

  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童话集《倪焕之》及其它小说被称为“教育小说”

  他的小说揭示了小知识分子和城镇小市民的精神病态和灰色人生。

  潘先生形象特点:

  通过集中描写逃难中的潘先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对潘先生自私、苟安、疑惧等的心理的细致描摹,刻画了

  小知识者在公德与私欲选择中的两难窘境及其“灰色”人格。

  4.许地山《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

  处女作《命命鸟》,代表作《缀网劳蛛》《春桃》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异域情调与南国风情,融合了对人生苦难的体察与自身的宗教情怀,

  表现出宗教的达观的超容思想。

  5.茅盾《子夜》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反映了大革命时期青年的挣扎与困惑,塑造出一批新时代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社会剖析小说(简答):

  以矛盾为代表的,创作目的明确,在题材上追求当时刚刚逝去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具有宏大性、时代性

  和政治性,主题是揭示必然性的规律,及共产党领导的共产革命的规律。人物形象上塑造典型社会环境中的典型形

  象,以政治环境为背景,人物形象追求复杂性,更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写人、写人物的经济生活。

  吴孙甫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20世纪工业时代英雄骑士的形象,拥有先进的理念和方式,资金

  雄厚、精明强干、知人善任,具有铁的手段,境界高远,具有爱国情怀,关心政治。人物形象极具丰富性、复杂性。

  1性格有强弱两方面构成。吴荪甫虽有魄力、有铁的手腕和管理才能,但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政府的联

  合压迫下,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可避免地走向虚弱、颓废,甚至企图自杀,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致使弱点。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

  2民族资本家的两面性。在思想上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3吴荪甫的性格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他是一个既暴躁又冷静、既顽强又脆弱、既求实又迷惘、既正经又荒唐的矛

  盾人物,他的这种两重性格是由其阶级地位、社会环境决定的,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他的失败告诉我们,中国想在当时的社会里通过做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行不通的,他的失败时历史的必然安排。

  6.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老舍是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黑白李》《断魂枪》《月牙儿》,戏剧《茶馆》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成名作:《老张的哲学》

  老舍生于北京社会底层,熟悉底层市民生活。其作品,整体呈现出风格鲜明、通俗生动、“京味”浓郁的独特艺术风格。老舍具有汉族、满族和西方现代文化相交融的开阔多维的文化视野。他的创作不仅表现了特定时代底层大众的辛酸和生活趣味,同时渗透着对传统和民间文化的深刻反思。《骆驼祥子》祥子形象分析:

  1)祥子形象:城市个体劳动者,性格鲜明的人力车夫的形象,具有劳动人民优秀的品质:勤劳、善良、洁身自爱,同时具有个人奋斗的局限性。但在最后他具备了人类社会上的一切恶习。

  2)祥子悲剧性分析:遵循着典型化的原则。祥子被剥夺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劳动者的美德,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励志和生活目的。他的悲剧体现在三个方面:事业悲剧、婚姻悲剧,及二者导致的精神悲剧。

  3)祥子悲剧的原因:1社会原因:祥子社会地位低下,他希望通过双手改变社会地位的希望一次次破灭;2祥子的婚姻:失去自尊,从要强的人变成寄人篱下;3祥子个人奋斗方式的局限性:盲目的、狭隘的个体劳动的方式,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同行的疏远。

  作品的艺术表现:京味特色:建筑风光、生活场景、风俗习惯、语言。虚:了解到车与车夫之间的关系,北京下层人民生活的场景,古色古香的婚俗与民俗风俗。实:了解到老北京的建筑风光,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过的北京话,语言朴素、简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断魂枪》沙子龙形象分析:他是处于醒了又未必真正觉醒的复杂心态中。他对时代变化表现了一种消极没落的心态,他并不积极跟随时代

  前进,内心深处对过去无限依恋、欣赏而又无可奈何。说明沙子龙是一个过去时代的人物,并未真正觉醒。沙子龙的复杂心态有其代表性,这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社会巨变之际有其代表性。这是沙子龙形象的典型意义。

  7.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苗族。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代表作:《边城》《长河》《萧萧》《湘西》等沈从文创作的主要特点:

  1对区域文化价值和人情人性美的赞美2对汉文化的批判同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内在品质的认识3牧歌式审美风格与小说散文的融合

  1)(大题)如何理解沈从文理想的人生模式:

  《边城》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所要讴歌的本来就是一种博爱精神,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在边城中,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同时透过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洞察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消极等待、迷信、愚昧的缺陷,旨在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构建理想的人生形式。翠翠的形象:自然人性美的化身,是作者笔下理想的人物。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体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关系。她纯洁天真、恬静温柔。从外表到内心都晶莹剔透,闪耀着神性之光,既体现了人性之中的庄严、虔诚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沈从文身上古典与浪漫主义的情怀。

  她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美丽总是愁人的,美总不免有时让人伤心”在翠翠身上体现了一种悲剧性的色彩,在她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忧愁,以及对孤独的莫名的恐惧。

  2)对边城结尾的理解:边城是一部爱与温暖的作品,但是在后面隐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预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翠翠与傩送的情感之间碰上了太多的人事和人情,悲剧也就成为必然。但凄凉、哀愁与牵挂、期盼并存,傩送的回与不回虽然难以预料,但这对年青人纯纯的情爱已成为永恒。

  《边城》呈现出独特的悲剧美。一片山明水秀的天地之中,一群善良的山民们却上演了两出爱情悲剧,这其间表现出生命的悲剧、人性的悲剧,生命的悲剧;同时这悲剧中还寄托着作者文化选择的悲剧感,他难舍古老的农业文化,排斥鱼龙混杂的现代文化,但却阻挡不了后者替代和影响前者的历史进程,展示了现代人也正是处于这两难之中,作者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3)诗化、散文化的结构的特征:

  8.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文摊文学家

  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等赵树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深受民间艺术和乡野文化的滋养。他的作品以其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和新颖的大众化表现形式,把时代需求、现代品格与民族审美元素糅合起来,创造了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新的文学。他和他的效仿者一起形成了著名的“山药蛋派”。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坚持朴素真实的现实主义文学理念,反对夸张现实和虚幻的理想主义叙事,坚持为农民代言和真实描写现实。1)小说艺术特色:小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1.故事性强,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手法吸引读者,故事有始有终,情节贯穿自然;2.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3.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作品的主题,拓宽了爱情小说的社会意义;4.语言通俗化,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象化和口语化两个方面。2)三仙姑、二诸葛的人物形象的特征:

  二诸葛和三仙姑都是农村里落后的老一代农民,但他们的性格同中有异。相同点:二人都是旧时代农民,两人都有封建思想,在儿女婚姻问题上,都反对对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要以父母之命给他们包办婚姻。不同点:①二诸葛是真迷信。三仙姑是假迷信。二诸葛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却是自私心很重的变态私欲。她原本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②小说对他们两人进行了讽刺。但有所区别。对二诸葛的讽刺态度较温和,他主要是迂于迷信,心不坏。对三仙姑的讽刺就尖刻的多了。但她还有羞耻之心,说明讽刺还有余地。两位“神仙”最后有了转变。说明封建迷信思想在解放区群众中逐渐失去市场,社会风气在发生变化。3)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利用绰号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白描及烘托和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语言大众化和幽默风趣。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4)小说情节结构:故事性强,情理连贯,单线发展,结构完整,首尾呼应,大团圆结局。

  9.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莎菲女士的日记》(成名作)

  10.张爱玲《金锁记》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十八春》,散文集《流言》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描写都市世俗男女,尤其是以女性视角下对人物心理的细微把握而令人称道。她在对古今中西艺术手法的融合、对女性在欲望驱使下的变态描摹以及作品整体的悲凉风格的呈现等方面,都有她鲜明的独特性。1)曹七巧的形象分析:

  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受害者。她所嫁的丈夫是个“骨痨”病人,但七巧是个健康的人,她正

  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但是,曹七巧的悲剧更在于她是一个施害者,而且受害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她亲生的儿女。七巧因得不到情爱而受到压抑,在压抑中她开始疯狂,因为疯狂她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她百般破坏儿女的婚姻幸福,是中国小说中少见的具有变态人格的女性形象。2)“月亮”意象的内涵:(女性悲剧命运的烘托)

  金锁记,以月亮开始又以月亮结束,月亮意象贯穿全文。它既是曹七巧悲剧命运的见证,又是长安悲剧人生的象征,还是芝寿恐惧绝望心理的映射.。文中遍布苍凉之感,通过对月亮意象的精心营构,张爱玲深刻揭示了三位女性命运的悲剧性与悲剧的深刻性.

  月亮这一意象,一方面奠定了苍凉的基调,令一方面成为了悲剧的代表,加深了文章的艺术性与悲剧性。在张爱玲的笔下,着不仅仅是月亮渲染出来的悲剧,也是女性的悲剧,是在金钱与欲望中堕落的悲剧。11.钱钟书《围城》——讽刺幽默笔触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意象的内涵:第一层含义:相当婚姻的城堡第二层含义:40年代中国现实第三层含义:形而上哲学的含义,是对人生状态的比喻,人生处于盲目的运动中,总是为一种似乎一切总是为虚无的理想而忙碌,陷入庸碌的具体行为而常常不自知。人生就是一个看似理智实际盲目的过程。人生所求,不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诗歌

  (诗歌鉴赏:内容+艺术特色(题材、人物形象、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自然描写))

  1.胡适《新婚杂诗》

  胡适,字适之。代表作:《新婚杂诗》《白话文学史》

  所作的《尝试集》为中国的第一部白话诗集。

  2.郭沫若《凤凰涅槃》《天狗》

  代表作:诗歌《凤凰涅槃》历史剧《屈原》

  时代精神、浪漫精神、喷发式主观抒情统贯郭沫若以诗歌、戏剧为主的创作实践。有丰富的想象力。

  《凤凰涅槃》:

  1)诗歌分析:

  内容:《凤凰涅槃》是一首时代的颂歌,是诗人个人的涅槃,也是祖国的涅槃。它象征着诗人的再生,也象

  征着祖国的再生。“我”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不仅使自己,也是中华民族自我形象的象征。

  艺术特色:浪漫主义特色;浓郁的抒情色彩(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形式上:内在韵律、抑扬顿挫

  艺术手法:夸张、排比、比喻、重复

  《天狗》:

  1)天狗的形象内涵::叛逆性

  表现了诗人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对自我的尊崇和个性解放的歌唱。天狗,是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自我形象。

  这里的天狗形象:1吞噬星球、无穷无尽的力量;2诗人追求个性解放的极度批判精神;3个性的解放与自由

  3.闻一多《死水》《发现》

  (新格律诗,讲究诗的格律)诗魂为爱国主义。

  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代表作:《死水》、《发现》

  1)闻一多诗歌“三美”原则:

  绘画美:色彩的美

  建筑美:每一节都整齐划一,又叫“方正体”、“豆腐体”

  音乐美:押韵

  2)死水意象内涵:是法国象征意象的表达,遵循以丑为美的原则,以写死水的美丽,反衬出死水的腐朽、恶臭、

  死寂等。以绝望中的希望,作为艺术美的对象,表达了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感。

  4.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形式:错落体。

  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往哪一个方向吹》代表作:《再别康桥》《月下雷峰塔影》

  1926年主编《晨报·诗__》与闻一多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

  徐志摩生性浪漫多情,诗歌性灵真诚,他早期的诗歌情感丰富,爱情、美和自由充斥其间,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他注重新诗的格律,不追求句的均齐,而追求节的匀称。追求诗歌的音乐性。

  1)雪花的意象:雪花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也是诗人的化身。写出了雪花寻觅爱人时的专注和寻找到爱人时

  的喜悦。婉转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情、勇敢和执着追求的心情。

  5.戴望舒《雨巷》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代表作:《雨巷》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的雨巷,深受魏尔伦的影响,追求诗歌的音乐性,被认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从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表达情绪:本诗表达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体现着当时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内心苦闷、

  彷徨、孤独的时代特征。2)艺术表现手法: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3)音乐美特点:1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2排比句,曾强气势,有流畅的节奏3反复,起强调作用,首尾反复更加强烈的抒发了感情

  6.艾青(诗歌三大意象:土地、太阳、江河)

  主要作品: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1)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2)分析《手推车》:.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3)分析《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7.卞之琳《断章》

  朦胧中带有深意,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

  8.穆旦《赞美》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九叶诗派”重要诗人。主要作品: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代表作:《赞美》《春》《诗八首》穆旦的诗充满陌生化,内容与情感世界里充满着悖谬、反差与矛盾,构成强烈的内在张力。

  9.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民歌体的叙述诗

  被誉为“石油诗人”。李季善于运用民歌形式,使其诗歌易于在大众中传播,这种新诗曾一度被认为是新诗发展的一个方向。

  散文

  1.鲁迅

  作家的特点:思想深刻

  1)《秋夜》(出自《野草》散文诗集)

  意象“枣树”所象征的自我形象特征:这里枣树的形象就是一个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孤独而寂寞的斗士形象,这也是作者所理想化

  的斗士形象。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2)《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文化反思、文化批判3)《春末闲谈》(杂文):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反思批评,对统治者治民之术的揭露批判4)《二丑艺术》:艺术讽刺5)《说“面子”》:批判

  2.周作人《谈酒》

  代表作:《北京的茶食》《谈酒》《美文》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文章。周作人的散文特点:平和冲淡的格调小品文的特征:知识性、语言、趣味、平和冲淡的风格。《谈酒》的艺术风格:乐趣、野趣。亲切自然的谈话氛围,独语体。轻松愉悦的谈话风。

  3.朱自清《背影》《给亡妇》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等他的作品多以伦理题材为主,在细腻描摹亲情中赋予作品浓郁的抒情性和感染性。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细腻逼真、感情真挚。1)普通人物不平凡的人情人性美:作家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以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小知识分子生活的方方面

  面,或者描写社会生活片段,或者描写个人家庭生活,以发自肺腑之声抒发了亲情和友情:有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儿女之情、朋友之情,表达了人情、人性美。

  4.冰心《寄小读者》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散文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关于女人》代表作:《寄小读者》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为“问题小说”。冰心的“小诗”创作,短小精雅,被誉为“繁星体”。她在文体上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在寄小读者中,冰心浓情书写对母爱、童心、自然美,表达了“爱的哲学”。

  戏剧(最初:文明戏)

  1.田汉《湖上的悲剧》

  田汉,中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他在话剧、戏曲、电影、音乐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品:话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京剧《白蛇传》《谢瑶环》代表作:《沪上的悲剧》、《获虎之夜》1928年创建南园艺术学院及“南国社”田汉剧作擅于抒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著称。

  2.丁西林《压迫》喜剧、独幕剧

  丁西林,现代戏剧作家、物理学家。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丁西林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唯一专门书写喜剧的剧作家,尤其以“独幕剧”为最,被誉为“独幕剧的圣手”

  3.曹禺《雷雨》《日出》

  曹禺的五部经典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其中《原野》是一部唯一的农村题材的话剧。1)雷雨情节结构的特征:

  艺术表现上:采用回忆式结构,多用倒叙,通过对往事的逐步揭示来展开剧情。戏剧冲突:人物间关系,错综复杂(血缘与两性关系)三对主要矛盾冲突:周朴园——侍萍

  周朴园——周蘩漪周朴园——鲁大海2)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带有封建色彩的买办资本家,性格专横、冷酷、伪善,有时又怀旧的心理,对侍萍的怀念、愧疚、悔恨,又体现出他人性中的善良之处。社会层面:社会不公,让人生存的悲剧性文化层面:文化对人的制约哲学层面:命运对人的支配3)周蘩漪人物形象分析:她是雷雨中最赋予雷雨性格的人物。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所处的特殊境遇迫使她将自己的正常追求变成反常发泄。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付出太大,才会由亲而仇、由爱而恨,爱的执着、恨的强烈,成为一把犀利的刀。热情倔强,不甘寂寞,不肯屈服,敢作敢为,有点阴鸷,在一种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中,她的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恨、倔强变疯狂。她的感情电闪雷鸣、涛涛海洋。

  4.夏衍《上海屋檐下》(主人公:匡复、彩玉、志成)

  主要作品:话剧《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报告文学《包身工》代表作《上海屋檐下》(其作品《赛金花》为国防戏剧)夏衍在作品中,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其戏剧结构呈现散文化特征,做到了“人多戏不散,线多戏不乱”,堪称中国话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一个突破。

  5.陈白尘《升官图》

  以擅长“讽刺喜剧”著称

  当代卷

  小说

  1.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记事》。代表作品:《红旗谱》是建国后的经典之作。其作品不仅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描写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以雄壮的笔触勾勒斗争和细致的手法描绘人物情思,使作品气势浑厚、浓烈。被文学史誉为“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2.杨沫《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江华,卢嘉川,白莉萍

  杨沫,原名杨成业。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苇塘纪事》《芳华之歌》《不是日记的日记》。代表作《青春之歌》杨沫的青春之歌代表了其主要的文学成就,将身体成长、思想成长、个人情感和革命主题融合,成功的塑造了觉醒中的女知识分子林道静这一艺术形象。她擅长用细腻的笔调,通过富有个性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变动的心理状态,语言简洁真切,富于感情色彩。

  3.曲波《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荣,陈翰章

  主要作品有《林海雪原》《山呼海啸》等。代表作《林海雪原》曲波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元素和民间故事的艺术形式,情节设置曲折离奇、跌宕多姿,小说具有通俗性、口语化特征,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传奇性,生动传神的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

  4.赵树理《锻炼锻炼》

  站在民间立场,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

  5.柳青《创业史》(农村题材,辛酸的屈辱史、苦难史。翻身解放后的农民才能开始是真正的创业史)

  柳青,原名刘蕴华。主要作品有《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等。其代表作《创业史》当时被誉为“史诗性”、“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原计四部,文化大革命后,作者仅发表第二部上卷和下卷的部分章节,后因病去世。

  柳青是20世纪50年代农村题材创作的重要作家,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是其创作的基本主题。作品富于史诗性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梁生宝的形象:五十年代农村创业者的英雄形象,谋求全体农民的幸福。是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梁三老汉的形象:自私、落后、狭益,保守,但同时又有劳动者的勤劳、淳朴、正直、善良的美德。位于集体致富与个人致富两条路上的中间人,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厚度。

  6.王蒙《春之声》

  王蒙,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中篇小说《蝴蝶》,代表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等。因其《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划为“右派”意识流手法的运用:通过意识流的手法,把任务的内心活动,如实、自发地批露出来,让人物自己表露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动用内心独白,直觉,闪念,幻觉,梦幻等系列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

  7.莫言《红高粱》(主人公:九儿,余占鳌,张俊杰)

  莫言,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主要作品有《红高粱》《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代表作《红高粱》《生死疲劳》等。在其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第一次提到了故乡高密东北乡。并“以高密东北乡创立了他的文学共和国。”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个性分析、理解:

  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红高梁》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

  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者对民间自由自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赞美。

  8.池莉《烦恼人生》(主人公:印家厚)

  主要作品有《来来往往》《有了快感你就喊》,散文《老武汉》。代表作《烦恼人生》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池莉的作品因其通俗性符合市民大众的口味而获得商业价值,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且走红国内。池莉的系列小说创作,有意以原生态方式展示生存的世俗、庸常、卑微与琐碎,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9.贾平凹《浮躁》(主人公:金狗、雷大空、小水、石华)

  贾平凹,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散文集《爱的踪迹》,诗集《空白》等。代表作《浮躁》他的小说创作以对西北乡土人生的表现著称。他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有描写家乡的作品“商州系列”小说。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获得第七届矛盾文学奖。

  10.陈忠实《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轩)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代表作《白鹿原》又有宏大的史诗性叙事格局,被列为“新历史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11.王安忆《长恨歌》(主人公:王琦瑶)

  代表作:《长恨歌》《流逝》

  诗歌

  (北岛、舒婷、顾城是朦胧诗人的代表)

  1.闻捷《苹果树下》《吐鲁番情歌》

  代表作《天山牧歌》爱情诗的特征: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他的爱情诗以其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念而被誉为“新情歌”,这些诗作善于捕捉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趣味的情景、场面,以精巧的构思和热烈的气氛创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画面活泼,个性鲜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深入细腻。风格清新秀丽、含蓄幽默,语言简洁明朗,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2.北岛《无题》

  代表作:《回答》《无题》《古寺》

  3.舒婷《双桅船》《致橡树》(代表作)

  舒婷,朦胧诗代表诗人。诗歌有女性独特的敏感,善于捕捉细致的内心变动。流露出对女性个体价值和女性生命独立性的思考。

  分析: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

  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致橡树》: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

  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诗人要的就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

  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

  4.顾城《一代人》

  代表作:《一代人》《远和近》顾城诗歌语言纯粹朴素,多表现超越现实的梦境,因而被称为“童话诗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5.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

  海子诗歌燃烧着强烈的生命的爱与痛,并处处可见神秘的精神体验,是当代少有的优秀抒情诗人。

  6.杨朔《雪浪花》7.秦牧《社稷坛抒情》8.刘白羽《长江三日》9.贾平凹《白浪街》《秦腔》10.余秋雨《道士塔》11.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戏剧:

  1.老舍《茶馆》2.样板戏:中国京剧团《红灯记》3.探索剧:高行健《绝对信号》、魏明伦《潘金莲》

篇三:萧萧的社会意义

  广东省高州农校教案

  课程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文学鉴赏班级文秘200901班

  2010年10月日(第六周星期)第节第三章小说第二节《萧萧》体会20世纪初湘西的淳朴民风和原始的社会状态。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难点

  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方法课型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单一

  教具

  一、学习要点

  内容提示《萧萧》写湘西少女萧萧12岁就嫁给比她小九岁的丈夫做童养媳,尽管在婆家带丈夫、做杂事很苦很累,但压制不住花季少女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她被那个在她家做工名叫花狗的年轻人诱惑而怀了身孕。花狗因此不辞而别,萧萧亦试图出逃,但失败了。依照当时封建习俗,她面临沉潭或发卖的惩处。由于娘家与婆家两方都没读过“子曰诗云”,故决定将她发卖。但待到萧萧十月足胎生了儿子,也未曾有人来买。萧萧侥幸逃过了惩罚,并留在婆家正经地做了丈夫的媳妇,抱着新生的毛毛,就如同当年抱着小丈夫一样。

  二、作者生平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位自学成才且勤奋多产的著名作家。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独具一格的创作成就,沉浮不定的人生命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

  1

  1902年12月28日(旧历冬月二十九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父母为之取名沈岳焕。沈的家庭是凤凰名流。祖父沈宏富,岁即获满清提督衔,20曾任云南昭通镇守使和贵州提督;父亲沈宗嗣,也任职军中,作过裨将,当过上校军医官。沈从文的母亲黄英,出自当地文化名流世家,外祖父黄河清,乃凤凰最早的一名贡生,后来做本地守庙的书院山长,为人开明有头脑,凤凰的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就是他。黄英的哥哥办了凤凰第一家邮局,开了凤凰第一家照相馆。这一切使沈从文的母亲思想远较当时湘西妇女开明,从而使沈从文兄妹数人得以有一个较为开明自由的家庭成长环境。沈从文的大哥沈岳霖便成为凤凰第一个穿西服的本地人称为“土洋人”的青年人。军人世家的期望使沈从文很早即进入私塾学习,然而,他无法规范于那逼仄的天地,他经常逃学,与大自然为友,耽于幻想,更喜欢投身社会“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近代中国社会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灯,沈家每况愈下,家境渐渐败落。岁的沈从文终于离开学校,14加入湘西土著部队,开始他的少年从军生涯。在部队先后六年,他随军移防,辗转流徙,足迹遍及川、湘、黔三省交界地带及沅水流城,饱览“人生这本大书”。太多的杀戮,太多的死亡,沈从文厌倦了政治,更反感政治操纵下的“死亡游戏”,倒是六年行伍生涯,使他得以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等,他也从在部队结识的文姓秘书和一位印刷工人那里,开始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学。1922年,20岁的沈从文告别湘西,告别那哺育他生命的沅水,背一个小包袱,从“边城”走向北京,去追寻文学之梦。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到北平后,他报考大学失败,又不愿仰人鼻息做小职员,他在失业、贫穷和世人的讥讽奚落中苦苦追寻他的文学之梦。他旁听于北大,自学于京师图书馆,在他自命的“窄而霉小斋”公寓中伏案写作,是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及胡也频等人的帮助,使他解除了投稿无门的困厄,坚定了信心,获得了有力的鼓舞。沈从文说:“这友谊同时也决定了我此后的方向。”从此后,沈从文的作品大量见诸于《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及《小说月报》等报刊上。1928年,沈从文南下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先后夭折。尔后,他受胡适、杨振声等聘请,以一个小学毕业的作家身份,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及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在中国公学时认识了苏州名门淑女张兆和。1933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成婚。同时开始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培养了大批年轻作家。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南下武汉、长沙,经贵州西行入滇,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北平,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北平《经世报》《平明日报》《大公报》四家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

  2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误解”,沈从文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虔敬本职,潜心中国历史文物研究,基本上中断了创作,渐渐从中国文坛上销声匿迹。1978年,沈从文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0年应邀赴美访问,受到美国文化学术界热烈欢迎。1988年5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作品概述沈从文一生著述甚丰。其代表作有蜚声中外的《边城》及《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历史文物研究成果最著名的有周总理亲自委托交待的课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该书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并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沈从文著作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与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十二卷本《沈从文文集》,此外,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潮南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选集》《沈从文选集》等多种选本。2.重点作品重点作品《边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四、创作背景

  《萧萧》作于1929年,原载《小说月报》21卷1号。当时沈从文由湘西来到上海,失望于现代物质文明浸染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异化失落,试图用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的“湘西世界”来抵御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生命异化和人性扭曲。《萧萧》中写湘西农村小丈夫娶大老婆的陋俗,但沈从文把这种本来十分痛苦的不合理的关系写得非常谐和而亲善。萧萧十二岁时嫁给三岁的小丈夫,每天哄他睡觉,帮他洗尿布。她逐渐发育成熟后,就难免感到寂寞。家中长工花狗的情歌挑逗起她青春的欲望,并使她糊里糊涂地怀孕,而花狗则逃之夭夭了。照当地规矩等待萧萧的命运或被发卖,或是被沉潭淹死。但沈从文却对这种习俗以回避的方式进行了粉饰:对于没有读过“子曰”的善良的乡下人来说,一切都从现实出发,采取的是恬静、不计较儒家贞节伦理的态度。因此,萧萧既没有被沉潭,又没有被发卖,而是被留下来了。在萧萧生下一个团头大眼的男孩后,一家人都欢喜,“大家把母女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

  3

  烧纸谢神。”再后来同丈夫圆了房,又生下了毛毛,过着一种恬然自足的生活。这种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湘西社会观念作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与都市文明乃至传统道德对人肉体欲求的极端压抑,和那虚伪的贞洁观相比,他们无疑是健全人性的代表。沈从文在这里以性爱为焦点透视社会人生,并旨在与都市世界人性压抑与扭曲的虚伪的两性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获取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

  五、课文讲解

  课文朗读有感情朗读。2.课文分析课文分析1.“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小说《萧萧》,就从萧萧的出嫁开始。作者用这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小说的基调。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像棵蓖麻一样长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沈从文这样写道:“几次降霜落雪,几次清明谷雨,一家人都说萧萧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砺饭,四季无疾病,倒发育得这样快。”于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暗暗呈现出来——在这个小说中,矛盾都被放在情节与细节之后,作者从不正面描写冲突,但是萧萧在丈夫与花狗之间的关系,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她有时觉得害怕,不许丈夫走开;有时又像有了花狗在身边,打发丈夫走去反倒好一点。”这一句淡淡的点染,说出这个糊糊涂涂的女孩子心里,隐隐地有了害怕与快乐的争执。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在花狗的山歌声中,她变成了个妇人。变成妇人的萧萧,并不是因为失去了贞洁而痛悔,这种抽象的道德观念倒并不使她恐惧,可是她有了孩子,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害怕,她也明白这是切实的罪证,于是打算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可是没有动身,就被发觉了。于是萧萧此刻要面对的是礼法制度。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家里是“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不过沈从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各按本分乱下去。”好像生气流泪骂人也都是应尽的义务,尽完便也罢了。而对

  4

  萧萧的惩罚措施,依法倒是十分严厉:“沉潭”或“发卖”,伯父不忍将萧萧沉潭,而发卖也找不到人家,萧萧就又住下了,丈夫与她还是像姐弟一般。家人依旧对她好,住到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的是人性的胜利。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来对抗,对于礼法,家人以农人纯朴的天性来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沈从文不动声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爱与美的,永恒的“人性的希腊小庙”。然而,既便沈从文是将矛盾都尽量淡化,在冲突的弱化中进展情节的,但他还是不得不写进了残酷的现实与制度。——萧萧的命运带有这样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的命运的自主的权力。她的快乐里头,潜伏着无知与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却带着蒙昧的面目,于是小说中还有另一群与萧萧们完全不同类的人,“女学生”,是这群人,引进了自觉的反省反抗的力量。在《萧萧》中,对女学生的叙述完全是虚写,她们就像是小说的后景,不停地从庄子边“过身”,农人有着关于她们的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他们对女学生的感情是复杂而有趣的,夹杂着歆羡与轻蔑,而对于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他们不了解的生活,保持着距离与好奇。对萧萧来说,女学生完全就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时候,她却是要从“女学生走的那条路”走的,虽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这样的旅程。“女学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小说一个时代的背景,她们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与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小说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像是处于不同的系统之中,可是它们是否有可能相结合?在天性的自然发展中,同时以教育使人脱离蒙昧?从而人能够对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对抗的能力。小说不是条理如此明晰的论说,沈从文也不可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安排结构,但小说家的感性直觉却可能是与理性结论相通的。有趣的是,一九二九年小说的原作结尾是这样的:“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而一九五七年校改字句的时候,沈从文加了这样的一句关于女学生的话:“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

  5

  在一种轮回之中,新的变数也正在酝酿与萌芽。作为小说,《萧萧》是与众不同的。它的着重点不在于冲突、矛盾以及应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笔致从容,情节是舒缓的,细节却丰富而微妙——这里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种固有的思想的藩篱,而带给人新的启示。在《萧萧》中,种田的庄子里闻得到草料的香,听得到山歌在唱,农人们的生活是勤苦而狭隘的,但却又有质朴的生机。沈从文用《萧萧》谱出了一曲牧歌,虽然调子中也有沉痛与疑问,但总体却是明朗的、优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响。我们知道,对湘西完美人性的思考与表现,是沈从文小说在思想上的又一个显著的特色。《边城》中所表现的“优美、自然”的人性思想在作品中又重复得到体现。《萧萧》写童养媳生活,写一个如野草般在山野春风中生长的顽强生命,与一般于婆媳的复杂关系中展示童养媳命运的作品不同,它把大量笔墨用于风俗描绘,在人物命运和风俗场景之间进行精细的结构处理,笔锋往返,跌宕有致,灵便活泼,形成一幅以社会风俗为浓厚背景的人物画。为表现完美人性的理想,作者以表现青年男女的情爱作为切入视角与中心话题。在《萧萧》中作者安排了欢喜的结局,肯定了自主自为,自然形态的爱,显示出“神即自然”的思想。但现代理性的缺乏,使他们最终无法摆脱自身的悲剧命运。3.课文难点讨论课文难点讨论请讨论一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哪些特点。答:要点:原生态、自然、淳朴、原始宗法社会、新事物渐渐出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等4.相关评论相关评论走出凤凰(节选)走出凤凰(节选)王安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萧萧》里面,祖父常说的“女学生过身”,是从哪条路上来,又往哪条路上去呢?我觉得,女学生就像是水样,流过水道河床,流向四面八方。而萧萧就像是水边的石头,永远不动,当水流过的时候,听着水响。湘西的村寨,常常是是扎在水边,竹子的房柱浸在水里,变了颜色,千年万代的样子。“女学生过身”是萧萧心里最奇妙的风景,可是萧萧却从未有一次亲眼目睹。这是沈从文安排于萧萧和女学生之间的神秘的幕幛?还是命运的沟壑?小说里说,每年六月天就是女学生过身的日子,因为放“水假”了。“水假”这个词也很有趣,它给人一种流动欢畅的气氛。而萧萧始终没有看见女学生,萧萧和女学生没缘分。女学生还被祖父用另一个名词代表,这名词就是“自由”,祖父说:“萧萧你也把辫子剪去好自由”。“自由”是比女学生更抽象,更叫萧萧不懂得的东西,萧萧只懂得往水里照她假如没有辫子的模样是什么神气,还有就是当长工花狗把她肚子睡大时,她说:“花狗大,我们到城里去自由”。她这时明白,“自由”是解决她目下困境的一个办法。可是花狗显然不需要这个

  6

  “自由”,他悄悄收拾起东西溜之大吉,只剩下萧萧一个,于是她也收拾起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这就是山外边水外边,轰轰烈烈的变化着的世界传给萧萧的信息,是萧萧在无办法可想的境地中的唯一可想的一点办法。可是萧萧还没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我们期待着萧萧给我们一个壮烈的结局,将这倒霉事升华成一出悲剧。可萧萧那里的事情是与外面大舞台上的戏剧完全不同的事情。萧萧想到过死,悬梁、投水、吃毒药,可她终究舍不得死,萧萧不是女英雄,连女学生也不是。萧萧自己不死,祖父便请萧萧本族的人来决定,是“沉潭”还是“发卖”。“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有读过“子曰”,不晓得礼教比萧萧的性命宝贵,就决定“发卖”去远处。可远处没有人来买,而后萧萧又生下一个儿子,于是“发卖”也免了。萧萧还是做她的小丈夫的大妻子。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们永远给人出路,好叫人苟苟且且地活着,一代接一代。它们像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的原则,自生自灭。世界上风云涌的大革命,没有一点矛头是指向萧萧的乡间,它们和哪一种革命都不沾边,因此,哪一种革命似也救不了它们。任何激烈的对峙都与它无关。外头世界的天翻地覆,带给这乡间的气象,便是“女学生过身”。女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呢?女学生是怪物一样的人。女学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呢?也是怪诞可怕的世界,是样样叫萧萧的乡党们好笑与嘲弄的。其实,萧萧和女学生之间,仅仅是一步之遥。倘若萧萧逃跑的计划再作周密一些,行动再迅速一些,或许已成为女学生中的一员,可是萧萧的计划失败了,失败就只能按失败的说了。萧萧只得留在了乡间,做媳妇,生儿子,然后再做婆婆。不过,她似乎想做“女学生”的婆婆,她对小毛毛说:“明天长大了,我们讨个女学生媳妇!”萧萧能做女学生的婆婆吗?这只是萧萧那一次未遂的革命留给她的一句戏言。萧萧没走成,可是沈从文却走成了,并且还给他的乡人们留下了出走的好榜样,还有那个画家黄永玉。据说凤凰的青年中,习文弄画的特别多。其实沈从文就是“水假”时从萧萧乡间过身的女学生以外的一个男学生,岸边的石头从他眼中历历而过,一副地老天荒的样子。沈从文走到了宽阔的江面,风也浩大凛冽起来,激荡着他的帆,喧嚣声四起。而萧萧的乡间是他心中永远的寂寞的风景。——《沈从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六、练习

  1.选择题选择题(1)沈从文的《萧萧》作于(A.1928B.1929C.1930D.1931

  7

  )年。

  答案:B(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的风土人情。A.湘东B.黔西C.湘西D.滇东答案:C(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A.北京大学B.武汉大学C.复旦大学D.青岛大学答案:C2.填空题填空题(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答案:《边城》(2)1929年,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主办了()和()。答案:《人间》《红黑》3.简答题.(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结合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西世界”。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8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沈从文图传沈从文图传打开李辉的新著《沈从文图传》,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的大门,充满诗情画意的凤凰城,以及一幅幅穿过历史烟尘的老照片映入我们的眼帘。李辉用散文的手法,带领我们走进湘西,走进沈从文的人生四季。该书以作者的采访为线索,为我们断断续续记录下沈从文的一些人生经历,作者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记录了一些沈从文先生的人生片断。作者从沈从文幼时写起,然而却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勾勒了沈从文的童年时光。年幼的沈从文因为一场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父亲对他寄予的“当一个将军”的厚望。然而,自此沈从文全身心浸泡在清清的溪水中,在城外的阳光下、大自然中,自由地开始他对艺术、对世界的体验。对于沈从文的个性,作者着墨较多。作者通过综合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家信后,认为沈从文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天才,并且一直带有湘西人的侠气。沈从文的自信,正是他精神的支柱,灵魂的色彩,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在家书里他仍然直抒胸怀,把自己和曹雪芹、曹子建进行比较,发出历史的感慨。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夫妇有着很深的交往,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创作了《记胡也频》,在丁玲被捕后,他又创作了《记丁玲女士》,两部传记的写作,又表明了沈从文的侠义之气。书中也忠实地记录了沈从文与萧乾之间的误会,在沈从文去世前夕,二人已有和好之意,然而,未能等到二人相见,沈先生就驾鹤西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沈从文的最大魅力还是他的文字,该书分析了湘西地域对沈从文的影响,也用大量的事实印证了沈从文一生对文字的挚爱。其中,沈从文夫人张兆和、沈从文的表侄黄永玉等人的回忆,更让我们对这位大师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沈从文的人生四季起伏跌宕,但他用善良真诚、自信倔强、侠气柔肠,给我们留下许多平淡朴素却又感人的故事。捧读《沈从文图传》,其实就是在捧读一段记忆,一段历史,带给我们诸多感慨。2.电影《湘女萧萧》电影《萧萧》电影湘女萧萧片名:《湘女萧萧》类型:伦理摄制:北影青年电影制片厂语种:国语电影简介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此后,他们常常幽会。不久,萧萧怀孕了。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

  9

  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十、延伸阅读

  金介甫:金介甫:普通乡下人的世界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像翠翠、三三这样的姑娘除了年轻外,还有什么隐私),从一些具体事情上就可以用比较简单的观点来体会。从牵强附会的城市人观点来看,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非常片面,对新生社会力量的了解更显得不够。乡下人曲解城市人的放任自流,说农村也有这种“不听话的汉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很天真,把日常现象都赋予不同的,颇富新意的内容。这种新的富于诗意的形象,城里人不能理解。这就形成了沈从文写地区作品的田园诗特色。同时,沈从文还为他的乡下人提出两种社会论点:在当今世界乡下人站不住脚,然而,他们颇有感召力量,尽管从世界商业价值看它是不屑一顾的。此后,沈从文就从田园诗风格上写表达一定讽刺结构内容的作品。他笔下的蒙昧无知乡下人,用不正统的价值观来观察当今世界,当然对目前的变革抱着既甜蜜又辛酸的讽刺看法。例如三三,就不能理解在照料一个城市生客来养病的护士,怎样闯进她生活里来。她以为这位太太必定是个小老婆,对她这样年纪人来说,这是非常奇妙的事,那位没有出息的病人使得三三很不理解,因为她不熟悉病人的不正经的生活方式,这又一次提出一个什么是正常,什么算变革的问题。三三认为城市生活必定非常有趣味,在她的想象中,当地统治阶级必然有一座极大的石头垒就的城,城里有许多好房子,每一栋好房子里住了一位老爷同一群少爷,坐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作,屋子里还有许多跟班和丫头。城里有洋人,还有大衙门,许多官员威风凛凛,日夜审案。因为没有读过书,三三和其他乡下人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快活。沈从文爱写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生动,甚至富有故事和音乐意味。农村很少演戏(三三认为,城里成天有人唱戏,成天有人看戏),这使得他们更欣赏演戏。他们唱着戏里的曲子,像唱军歌和婚礼歌一样。干活完了休息时,他们就吹奏自己造的笛子,或者玩点手工艺活,如用杂草编织动物。沈从文笔下的年轻姑娘梦中都在筑小坝、采花。这些乡下人精神上孤独,像会明和光棍贵生一样,可以列为一穷二白的笨拙农工。然而沈写到这些普通人在社团,特别是在家里时,他们的世界立刻就活跃起来。

  10

  小说《渔》写土家苗族边区一个寨子里,整个吴姓家族在夏天夜里去河上捞鱼。男人、女人、孩子,携箩背刀,手持火把。只要听到山上天王(苗族特别敬重的神,也许起源于于土家族)庙鼓声一响。河两边两个敌对家族的人就会收紧鱼网。沈从文写了年轻的一对孪生兄弟,“为生存竞争,子弟皆如虎如豹”。他们只等上游信号一响,他们就把一般石灰、蓼草、松脂倒进河里。这样把河中鱼毒死,漂浮到水央上来。孩子全会泅水打架,能够听得出深山野兽的叫声。他们看天上星星和点燃香来计算时间,使他们能按规定时间玩炸鱼的把戏。沈从文虽然坚持认为农村的艰苦活使得乡下人身体健康,但沈在作品中很少写农村的苦活(他只写水手和拉船的纤夫)。写农民像牲畜般干苦活,却不写他们内心的潜在能力,沈从文没有写过饥饿这个主题。所以,沈从文作品中的农业劳动全是写手工劳动的快手,而不是写壮劳力(这是南方人的资产)。作品中写的是手工艺品,妇女在江边洗衣服,男人堆木柴,烤烟草,或者把麻线绞成套索,年轻人到山中采蕨菜,农场工人打草鞋,妓女在鞋上绣凤凰。这类活计烘托出一种小乡镇的气氛。因为这类活计天天都在干,而且这类活大都在室外进行,除了制鞋和绞绳索,活计显然都在江边、山头上,林子中干。人的劳动跟大自然密不可分。在沈从文的描绘下,活可以在讲故事的火堆边干,烧着山中砍来的柴火。这种描述把乡下人干的活计变成了一幅画面。但这种描绘当中也包含着深思熟虑过的社会学因素。特别是30年代沈的成熟作品中,乡村劳工已进入了人格化的风景画。它把乡村景色写成鸟瞰式的全景画。作为后来变革的序幕。沈从文概括了各个行业、各阶层人士的活动,说明每个集团都在自谋生活,有时还写明他们的收入。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是极有兴趣的,虽然这种作法不免成了老套,与故事没有多大关系。虽然乡下人从他们日常活计中感到舒心得意。沈从文还说,从三三身上看到她“从幻想中得到快乐”。沈小说中的女主角像翠翠,就是生活在梦想、幻想当中。这种幻想是她们希望与忧虑的混合体。如翠翠就害怕被鱼咬,害怕爷爷的死亡。这些梦想已成为沈笔下的乡下人内心生活的一个侧面。乡下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也不会把外界社会的行为加以分门别类,而只能分析这些事情的本质,赋予新的意义。三三怀念她死去的父亲,那个永远蒙着一身糠灰的碾坊工人,那位脸色灰白如茶花的客人,和他的白帽子护士——白色显然预兆着死亡,跟翠翠的情况有些类似。农民语言的牧歌式比喻可以作为沈从文30年代作品中民间风味对话的有趣鉴证。虽然这种对话有时显得造作(不像沈20年代的方言对话作品)。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也多半使用这种“农民语言”。沈用农民的比喻话来表达乡下人的思想和说法。在《边城》中,用比赛唱歌来向女方求爱,叫“出车”,管媒人主亲叫“跳马”是用象棋的比喻。乡下人总爱说有韵合辙的警句,如《贵生》中,鸭毛伯伯说的“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

  11

  爱。我们五爷(不像你们的四爷)花姑娘弄不了他的钱,花骨头可迷住了他。”后来杜老板为了打消贵生的疑虑,以为没有人愿嫁他,就示意贵生说,要追求他的女儿就别磨蹭了。谁相信天狗吃月亮(民间对日蚀的解释)?你尽管不信,到时天狗还是把月亮咬了,不由人不信。我和你说,山上竹雀要母雀,还自己唱歌去找。你得留点心学它们!贵生终于听了他的话,可已经迟了。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熟米打粑粑,一切得趁早,再耽误不得。”后来他漫不经心地说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真理:他的有双重含义的说法被另一个人误解,这是沈喜爱的一种手法。贵生不久就发现五爷在贵生不在的时候,娶了老板的女儿(贵生心爱的人)做小老婆。当时贵生正在准备聘礼哩。“贵生一脚踹到一个烂笋瓜上头,滑了一下,轻轻地骂自己,”“鬼打岔,眼睛不认货!”鸡毛伯伯以为贵生是骂杜老板的女儿,就说:“这倒是认货不认人!”沈从文当然也写了一些喜剧角色,如大牛伯、会明和《长河》中的满满。乡下人看事情很简单,往往用错了可笑的词,或者无意地用了局部代表全体的说法,如把汽车说成“一个大匣子,人只要钻进去,那匣子就可带她到某地,不必走路”。他们自己对这种说法是很欣赏的。正如三三可算是个未被人认识的诗人,《长河》中的人物也可算是国家大政命运的预言家。他们“误解”了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把它看得太实在,后来才发觉这个运动把他们全部生活中的梦想一扫而光。他们对城里人政策没有多少直觉经验,但能分辨出那些漂亮口号的实质,因而有着预见的能力。乡下人精美手工艺品的价值,也在于它丰富了手工艺人的梦想。说明这些卑贱的人不是不懂得周围的美,也不是不能创造他们自己的美。手工艺品是为生活服务,它们本身并非是生活的终结,像威廉·莫里斯等反工业化主义者一样。沈从文也没有给手工艺品以拉斯金式的理论说明。因为沈从文只是凤凰县的小娃娃,他被湘西的一切制造工艺和设计所吸引,如铸造工厂就使他看得入迷了,因此他看不出机器生产的丑陋的一面。沈是理想主义者,认为到处皆是美,这样使得他不愿写城市的贫民窟,他看作是乡村理想生活的否定的反映。在《泥涂》和《腐烂》中,他着意写过泥泞、残羹剩饭和人的粪便。然而,由于舍不得他的诗意的描写笔调,他把这些东西都写得很美,像闻一多《死水》中写的渣滓一样。同样,他写一个长满疥癣,不成人样的小孩子从垃圾堆上捡饭吃时,沈的人道主义怀也使他把小孩写得非常有趣。在《长河》中,沈批评过城市产品挤垮了农村工业,但他只归罪于机器在乡村有着巨大经济影响,认为机器不过是“官僚资本主义”工具的烙印而已。(而沈的同事们想到的,却是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在获得知识上态度也非常保守,特别是妇女。《萧萧》中的老年人,《三三》中的女性,都嘲笑女学生和读过书的妇女,如《三三》

  12

  中的女护士。但萧萧本人却想到过做女学生,来逃出目前的可悲困境。会明是典型的乡下傻子,却也有他自己的理想。他只是军队中一个伙夫,一直是大家取笑的材料。他傻就傻在自以为相貌很突出,应当是个将军。但他却有着打帝国主义开拓边疆的爱国思想。这些思想是多年前从他的湖南同乡蔡锷都督那里灌输给他的,说明他的思想多么执着、顽强。(20年代冯玉祥和阎锡山都在西北提倡过类似的开拓计划。)会明对生物(如他的鸡)也有着天赋的珍惜之情。最后沈从文对于乡下生活方式的消失、手工艺材料的退化和跟大地不能和谐相处等,都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他们淡泊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那种不加计较的道德,在趋于衰退。他在谈到那些被同化的苗族水手“他们那点老实、忠厚、纯朴、憨直性格——原人的性情,因为住在山中,比城市人保存得多点罢了。”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不会说谎,不会作伪。他们喜欢善意的作弄,却不使用卑鄙手段,特别是对客人——他们对城市中盛行的那一套手法全无瓜葛。这从他们交换从大自然得来的产品上分明看得出来,特别是在出售丰产商品时不贪便宜。《长河》中写过,地方上桔子丰收,他们宁肯让它烂掉,也不卖给不正当的人。乡下人也不愿接受人的施舍。贵生得了财主礼物,就坚决要用自己礼物还报。他们不懂得怎样跟别人做买卖,像那些长沙来的军官那样。这些外乡人却懂得趁桔子丰收去小赚一笔钱,让种桔子的人吃亏。这种写法就把乡下人写得理想化了些,虽然其中也有真理的内涵。研究苗民的人特别注意到苗民的性情开朗,容易受骗上当,他们不像儒家,不惜倾家荡产来招待别人。然而,沈从文在《牛》和《贵生》中,研究过贫苦农民的物质主义。他笔下的农民会算账。他们担心市场情况会影响自己收入。他们也梦想发小财,虽然他们没有资产阶级那种贪得无厌的心计。乡村上层阶级一般还有一种不是资产阶级的想法,那人要发了财,那是出于天命(不像生计那样,只要干活就有活路)。大财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这跟人的社会地位无关。《贵生》中的下层阶级只会凑在厨房里惊叹主人赌博时挥霍无度,会买小城市妓女来取乐,这种挥霍浪费乡下人连想都不敢想。可是等到后来发现他们得到报应时,便不再责怪这些上层阶级了。在另一个喜剧故事中,一个人因为赌输了钱,逼得母亲精神错乱上了吊,他却把他的大部分家产做成千上万纸元宝锞子,几十个丫头老妈子,好让他母亲鬼魂在阴间来世有钱花、有仆人侍候。这说明一切全是命里注定,把钱存起来等着发财,倒是莫名其妙地人与命争。“花脚狗不是白面猫,各有各的脾气,银子到手‘哗啦哗啦’花,这哪成!钱财像是命里带来的。命里注定它要来,门板挡不住;命里注定它要去,索子链子缚不住。”(《贵生》)当然,这些平凡人的物质主义跟上层阶级有些不同。像大牛伯那样,他们是根据当前现实来计算,小牛伯原来想杀掉耕牛,后来害怕因此丧失生计,

  13

  才改变主意。大牛伯梦想发横财,只是一个幻想,而不是经过计算。他踌躇着设想出一个打牛的数字。“打一百下?是呀,若是我在背脊上打一百下,它仍然会为我好好做事。”“打一千下?是呀,也挨得下,我算定你是捶不坏牛的。……“打一千下?是呀,……”“打两千下也不至于……”“打两千下,是呀……”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因为他们在这闲话上随意能够提出一种大数目,且在这数目上得到一点仿佛是近于“银钱”“大麦的斛数”那种意味。有恒心是乡下人的另一种品德:他们是忠诚可靠的。沈从文把他们的生活加以象征化。让他们干摆渡、推磨坊等活计。他们喜爱这种熟悉的活计,懂得这种活计是一种鞭策。可靠性的背后是他们的倔强和真诚,像阿金追求那个寡妇一样。另一个嗜好赌博则使他落了空。更具典型意义的是,乡下人赌博尽量不下大赌注,免得走《贵生》中五爷倾家荡产的老路——实际上是他们下不起赌注。乡下对他们的节日异常热心,像对待其他生活方面的重大事件一样。他们对节日的迷恋狂欢程度,简直像入了神,不过这种宗教热忱并未达到主宰他们生活的地步(不像《凤子》,那是以苗民为背景的)。城市人把乡下人看作“小孩”,却不像欧洲农民文学里那样有着孩子式的“虔诚”。相反,一种更初步的宗教意识把乡下人区分开来,即人生是一场戏——在诸神面前演出的戏、用更高的规模演出的更有形象化效果的戏。这样,在写正式民间宗教时,沈从文把它写成一种例行公事,对习俗对神同样忠诚,把家庭和社区合成一体。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统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农村社会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翻阅通书选个良辰吉日。惊蛰节,必从俗做养耙吃。寒食清明必上坟,煮腊肉饭到野外去聚餐。端午节必包裹粽子,门户上悬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时造五毒八宝膏,药配六一散,痧药,预备大六月天送人。全家喝过雄黄酒后,便换好了新衣服,上吕家坪去看赛船,为村中那条船呐喊助威。六月尝新,必吃鲤鱼、茄子和田地里新得包谷新米。收获期必为长年帮工酿一缸江米酒,好在工作之余,淘凉水解渴。七月中元节作佛事有孟兰盆会,必为亡人祖宗远亲近戚焚烧纸钱。女孩儿家为此事将有好一阵忙,大家兴致很好地封包,用锡箔折金银锞子。俟黄昏时方始到河边去焚化。且作荷花灯放到河中漂去,照亡魂往升西天。八月敬月亮,必派人到镇上去买月饼,办节货,一家人团聚赏月。九月重阳登高,必用紫芽姜焖鸭子野餐。秋高气爽,又是一番风味。冬天冬蛰,在门限边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杀百虫。腊八日煮

  14

  腊八粥,做腊八豆……总之,凡事从俗,并遵照书上所有办理,毫不苟且,从应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节日的解放欢乐和忌日的严肃心境。(《长河》)沈从文这样不厌其烦列举每年的节日风俗是一本正经的,比起他20年代常常写的要详细得多(尽管这些只在社会学上有意义,从艺术上说没有多大意思)。沈在早期作品中自发地写了当地风俗,并在这些节日风俗上寄托青年人的喜爱之情:小孩子们谁个不愿意过年呢?有人说中国许多美丽佳节都是为小孩的,这话一点不错。但我想有许多佳节小孩子还不会领会,而过年则任何小孩都会承认是真有趣的事!端午可以吃雄黄酒、看龙船;中秋可以有月饼吃;清明可以到坡上去玩,接亲的可以见到许多红红绿绿的嫁妆,可以看那个吹唢呐的吹鼓手胀成一个小球的嘴巴,可以吃大四喜圆子;还愿的可以看到光头老师傅穿起红缎子大法衣大打其筋斗,可以偷小爆仗放——但毕竟过年的趣味要来的浓一点且久一点。(《更夫阿韩》)跟部族中人一样,乡下人在各种社区庆祝会中,也有他的娱乐之道,像小说《长河》中最后一章《社戏》中所描绘的那样(戏班子是外来的巡回剧团)。人们在这种习俗中祈祷一家平安,福星高照。整个社区精神都是祝愿互相关照。他们愿拿出钱来,救济水灾造成的损失,修好翠翠家后面的佛塔,参与诸如此类的公益好事。沈从文对宗教非常慎重小心,说明了他的兴趣不在于振兴宗教,而是为它找到一种新的形式。为现代人找到一种宗教的代替品。《贵生》实际上是对迷信危害的一种讽刺。这个长工爱杂货店老板的女儿金凤,却迟迟不敢开口提亲。因为算命的人说她命里克夫,对农村上层阶级的人来说,迷信也是个愚昧的祸害,它使贵生丧失了一切。不管出身如何,老板的女儿毕竟是个闺女,五爷要的就是她的童贞的血,来冲洗他在赌博上的晦气。所以五爷把金凤从贵生手中夺走了。出于同样的民间“科学”,贵生也清楚了他的生肖属虎,而金凤则属鼠,金凤的生肖远非贵生的对手。所以在五爷的结婚礼上他不能在场,不然他会因冲犯老鼠而倒霉。最后鸭毛伯伯建议让他别出去,这是命中注定,劝说使贵生心里稍稍好过些。贵生一气之下离开了五爷的家。最后客人们看到大火从杂货铺烧起来,贵生的房子也起了火。我们不知道这场大火中有无幸存者,但人们却把这场不幸归罪于那位年轻姑娘,而不怪贵生。然而,说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容易上迷信的当,实际上他们对人,特别是城里人,甚至对神佛的彻底怀疑要厉害得多。《长河》中写的迷信只说明他们听天由命,遵循先例、权威,非常谨慎、认真、虔诚。把权威看作一股遥远的、稳定的、无法亲近的力量,却算不得内在的,撼动大地的力量。正如《从文自传》中说的,“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乡下人都听这些社会的、天神的话,对它们毫无隐私,可以说过分天真,但在内

  15

  心深处其实是有些怀疑的,也许因为这一点,因为神毕竟虚无缥渺,比官员更不可捉摸,所以乡下人便敢于同天神开玩笑。乡下人对什么人都非常慎重对待,要了解他们的背景。这一点在沈从文后来作品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看得出,作者多么热心于了解他们的社会细节(可能是受到他在课堂教过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影响),使得他像编公报似的把地方出产、节日、丧礼习俗,甚至沅水流域妓女唱的歌谣都一一记下来。沈在30年代作品中写到一个人出场时,总要并代他的生平历史。这样,就为他的社会风景画加上一个时间界限——写社区里的绅士子女如何选择自己伙伴,变成革命家,最后返回家园,才发现跟家人之间已隔着可怕的代沟,差一点被不明真象的地方当局杀掉。算教诲也好,暗示也好,这种出身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来历的关心。王老板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跟我们一样赤手空拳,还是靠城里的遗产发家?城里的生活怎样改变了老板娘的发型,以及她怎样对待张老太太?沈还说乡下人跟城里人不一样,并不刺探别人隐私,但沈说这句话也许是对那些海派造谣专家的抱怨。在《凤子》里,沈写过在凤凰西边某个汉苗杂居地区,当地人对城市客人说,本地的风俗容许远方客人问他们各种私人问题。乡下人的生活就是一本打开的书。沈从文很少写他的自由自在的乡下人感受到什么家庭压迫。《萧萧》是写家长统治的少数小说之一。沈笔下的乡下人都生活在一个核心家庭里面。家人间关系充满爱和关心,很少提到家长权威;死亡带来家庭破败,所以家中每个成员都异常珍贵。然而,父亲得鼓励儿子去山中打猎或下水划船,让他们锻炼成人,有出息,让年轻人独立作主,生存付之天命。很少管他们的婚配。在《边城》中,唱歌求爱成为风尚,托人说媒倒被人耻笑。沈从文笔下乡下人的交际本领也许值得争议,贵生与会明、翠翠与三三,都不会社交。而沈喜欢探索隔代人之间的误解与交往上的鸿沟这条死胡同。如翠翠跟她爷爷的关系。《边城》总的来说是写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但在沈的社会场景中,乡下人还是喜欢聚在一起就某一话题谈论不休,正像《长河》中生动描绘的枫木坳大路的集市,或《贵生》中那个杂货铺和五爷厨房里的情况一个样。他们爱听人讲故事,说笑话。像毛弟的妈一样,很多人都健谈。沈从文在探索人类灵魂奥秘的孤立中曾经指出,他的乡下人,特别是家里的人,不用依仗多少语言就能交流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直觉,以及对手势、漫谈的敏感,就足够调查彼此心灵的深处。沈认为沉默倒能够增长乡下人对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上一章里我们看到“愚蠢”的沉默与“傻子”式的微笑正是他们精神上能够欢天喜地的原因,聂华苓甚至认为这是乡下人体验到了存在主义窘境的象征。会明和贵生几乎都是傻子;他们的朋友也认为他们是傻子。翠翠和三三自然都未成年,还处在变成少妇的边缘。沈从文真的认为沉默是一种幸福,代表一个人天真无邪(他在文学评论中也称道沉默,用意是不想参加文学论争)。他在小说《牛》中特别指出这

  16

  一点。大牛伯真心实意地向他打伤的牛表示要改过,因为牛不会说话。说话太多的人倒往往说谎、推托。老牛伯体恤小牛办法是在后面推犁时多使一点力气。他打伤的是条不能说话的牛,它也听不懂话,这没有关系,因为沈在寓言中已把小牛充分地人格化了。最后,乡下人在城里人面前沉默寡言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反应,表明卑微的人尽量不同比他高贵的人打交道,以免弄得狼狈不堪,因为他们生活不同,高贵的人不能了解乡下人的感情。只有城里爱唠叨的人才会跟乡下人用啰嗦语言来问他们一种难于表达的感情。一个豆腐小贩怎么会去挖掘死去爱人的尸体?对三三和她母亲来说,她们为什么不敢去堡子里见那位总爷?只有城里人习惯于问这种问题。乡下人无法用循辞、假话来回答城里人的问讯,只能“什么也不好说,只按照一个乡下人的方法,望望略显黄瘦了的白帽女人笑着”。他们中有的乡下人也并不那么冷淡。说实在的,他们比那些现代的小心谨慎的太太们要强得多,那种人“被冤了,不赌咒,也不哭”。“乡下人到集市做生意时,也要嚷嚷骂骂,加上习惯成交以前要盟神发誓,成交后还得在附近食棚子里去喝酒挂红,交易因而特别热闹。”(《长河》)在上一章中我们曾提到过,男女之间的爱情是民间活力的又一象征。沈从文在小说中特别爱写青春期乡下姑娘这种神秘玄妙的魅力。《柏子》中写水手柏子这种粗人,可算写得淋漓尽致,认为是男人活力的根源。在沈的小说中,爱情没有因为社会地位不同把性爱分隔开来,而受到不同的对待。贫穷雇农也有得到爱的机会,如《萧萧》和《雨后》,写了他们获得了乡下姑娘的爱情。在《柏子》、《丈夫》和《边城》中,沈从文想指出爱情的买卖(对当事人来说是经济上的必需)并不能阻碍乡下人跟所爱的人形成长期伴侣关系。妓女在尝到性的刺激的同时,还要与钟爱的人建立真诚的友谊,尽管她要靠接待客人来维持生计。《丈夫》中的主角也是出于妒忌吃醋,而不是由于谨慎小心。《夫妇》和《萧萧》中出现的人物则更为保守。儒家的态度是谴责一切婚外的性关系。然而,小说《萧萧》指出了童养习俗的不近人情,只惩罚怀了孕的人,生下来的如是个男孩,却一切罪过都不追究。当然,孩子的性别是由命运决定的;小说强调了萧萧无能为力的危险处境,使得她想变成一个女学生好离家外走。在别的小说里,如写边疆山区的阿黑、五明那种性的饥渴人物的圈子里,成年人简直可以宽恕那些通奸行为,特别是在青年和寡妇之间的有伤风化的行为。沈从文笔下的天真无邪的少女,也大都胸部隆起,洋溢着女性的魅力。在《边城》这类小说中,容许他们主动找对象,在汉人社会中这是少见的(苗民中可并不少见)。阿黑的爱情故事说明她年纪大些,比她喜欢的小伙子五明更有经验。然而在《采蕨》中,却是小小的五明采取主动。这就使这场两性之间的爱恋显得单纯自然。沈从文这位城市作家,把男女爱慕写成是太阳和暖引起的自然反应,那时雨后新晴,蕨草冒出了卷曲的新芽,阿黑姑娘对

  17

  爱情比五明要认真得多,可以说“过于认真”。表面上她对同小伙子五明办那件事心情十分矛盾,既喜欢又害怕。但她发现五明只是一个小孩子,因为在他把阿黑百般追求到手之后,似乎想悄悄不声张。沈从文写成年男人,特别是水手,就要粗鲁得多,把他们的男女之间关系写得毫不含糊,淋漓尽致。这种沅水流域的风情画沈曾一再描写过。他说,下层人民的咒骂,跟他们的绰号一样都富于创造性。他用有声有色的对话证明这一点。他们的咒骂,跟平常人的打架、喝酒、追女人一样,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果敢的一面,正像他们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毫不畏缩一样。他们不像城里人,例如阿金,他们随时都准备冒险一试,跟人较量,把一切听之于命运。那么,什么是克制呢?在中国传统中对苦难命运逆来顺受,历来认为是乡下人的另一种果断形式。然而在20世纪,这种美德在优胜劣败的民族生存斗争中却是一种弱点,或者说是怯懦。沈从文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乡下人,常常说起他们生活中的那个抽象命运,或者佛家说的前生罪孽报应。沈似乎也认为相信命运是使穷人能活下去的一种力量,虽然他在《湘西》这本游记里批判过他的同乡的保守退避思想和自暴自弃心情。在小说《会明》中,他又让他的主角的英雄主义在两方面出现。会明默默地随了所有同事的凌辱。然而他想到蔡锷将军的精神,使把同事们的自鸣得意都放在脑后,认为别人都不了解蔡将军。沈从文并没有完全掩饰乡下人的阴暗面。贵生由于“不能支配自己”而纵火,可能杀人或者自杀。《夫妇》写农村道德的一个弊病:不宽恕不遵守当地习俗的外人。《牛》写了乡下人最复杂的一面形象。大牛伯这名字说明他本人就像条牛。他穷,住在山寨里,吃的白薯饭,瞪眼看着他的牛被打伤。在这篇小说里,乡下人本身就是“压迫者”,因为他打伤了自己的“长工”,他认为是自己造的孽,几乎不敢在牛的跟前承认自己的弱点。牛会跟他过不去吗?可这位乡下人很冷静,他把所有家业都拿出来救他的“朋友”,用投资来偿还自己的罪孽。故事结尾是公家把全乡的牛都征用走了,老牛伯才后悔早知如此结局,不如当初索性把牛杀掉。这个故事不仅直截了当地反映了乡下人的心情,还表达了乡下人的社会地位。这样,沈从文不像张天翼那样,成为优秀的正统“现实主义”作家。张天翼笔下的乡下人既粗野又肮脏的形象能够令人信服。沈从文说他在《边城》中创造了一种“人生形式”,即“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说,它能使读者永志不忘,虽然这种写法并非出于杜撰。他的笔总带着深厚感情和地区偏爱,想在中国假设的单纯社会集团中找到希望。他了解中国穷乡僻壤的状况,为之写作。如果说,他把下层阶级理想化是因为自己地位提高了,感到有些负疚,可是你在他自然性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暗示。沈从文还是孩子时,出于年幼无知,曾经以“小少爷”身份取笑过更夫阿韩,可他在1926年写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示什么内疚。许多人

  18

  看不出沈从文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广度,因为他坚持认为,中国下层人物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单是一个物质的、社会的存在。看不到沈从文作品的社会广度,你就体会不到他的作品道义上的深远意义。再说,如果没有沈从文在他的作品里对他的故乡作了全面而现实的反映,许多中国人可能到现在仍会对湘西乡下人的言语、谈吐、行为和思想了解甚少。——《沈从文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

篇四:萧萧的社会意义

  解读古诗词中的“萧萧”和“潇潇”

  “萧萧”和“潇潇”是古诗词中两个常见的叠音词。诗词总汇网站(sczh)收录古代诗歌近27万首,含“萧萧”的2507首,含“潇潇”的304首;郑州大学全唐诗库(www3.zzu.edu/qts)收唐诗42863首,“萧萧”357首,“潇潇”15首。可以说,每一百首古诗词里就有一首含“萧萧”或“潇潇”。本文拟分析“萧萧”“潇潇”二词在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及其艺术特色。一、从“萧”到“萧萧”(一)“萧”与“萧萧”词义的演变《说文解字》曰:“萧,艾蒿也。从艸肃声。”[1]可见,“萧”本义“艾蒿”,是一种香草。“萧”作为草木名的本义在先秦常见,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但在先秦之时,“萧”就已经有了“萧条”之义,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大概古人注意到“萧”这一类的草木在秋冬之季枯萎凋零,故以“萧”形容环境的荒凉萧条和内心的凄凉。而且,当时也已出现“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歌》)、“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小雅?车攻》)这样的句子,可见先秦之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萧”的叠音“萧萧”来模拟

  落叶声、风声、马鸣声等许多萧索凄凉的声音。另外,“萧萧”后来又用来形容头发的稀疏,如“觉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陆游《剑南诗稿?杂赋》),这也是由秋冬之际草木的稀稀落落引申而来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萧”和“萧萧”的词义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香草名→草木凋零、环境冷清、内心悲凉→模拟凄凉之声/比喻头发稀疏在古诗词中,“萧”主要表示“冷清、萧条”;而“萧萧”一词有两种用法,一则“状貌”——作形容词表荒芜悲凉和白发稀疏,二则“拟声”——作拟声词模拟凄凉之音,下面分别举例赏析。(二)状貌:状枯萎、萧条、孤独之景,抒伤感之情有的诗句直接以“萧萧”修饰草木的枯黄凋零,如“萧萧半叶死,未忍别故枝”(杜甫《桔》);有的诗以“萧萧”形容环境的凄清,如“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韩愈《谢自然诗》);有的诗句则以“萧萧”形容鸥鸟的孤零零,如“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杜甫《鸥》)。草木的凋零、环境的冷清或事物的孤零零,这些都脱离不了写景的范畴,但是“萧萧”并不是一个纯写景词,景物的萧条往往与人心的悲凉交织在一起。“萧萧”其实是包含枯萎、萧条、孤独之景与伤感之情等诸多内涵的混合体,它的魅力正在于情景

  交融中言说不尽的意蕴。(三)拟声:拟落叶声、风雨声、马鸣等凄凉之音“萧萧”常常代表着草木摇落声,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其实,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摹落叶之声,也不妨当作状落叶之貌,想象万千落叶在寒风中次第翻滚、飘落,满目金黄,簌簌作响,声音和画面合二为一,景象何其壮烈。而最令诗人触景伤怀的莫过于秋风扫木叶的情状,所以“萧萧”又用来书写秋风或寒风,如“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杜甫《秋雨叹二首(其一)》)。这里的“萧萧”二字在寒风扑面的凛冽中夹杂着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凄凉。“萧萧”还可以形容马的哀鸣,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形容马鸣有很多拟声词,如“马嘶嘶”、“马啾啾”,这些词突出马叫声的雄壮高昂,而此处独用“萧萧”,显然另有深意。意义上,“萧”有苍凉之意;音韵上,“萧”是齐齿呼,开口度小,听感尖细。《兵车行》控诉兵役之苦,《送友人》表达离别之悲,用“萧萧”正意在凸显马鸣的凄凉而非雄壮,更能模拟出马叫声的尖细苍凉,从而渲染出诗人悲伤的心境。另外,“萧萧”也常常用于形容雨声,本文将在第二部分论及。二、从“潇”到“潇潇”

  (一)“潇”与“潇潇”词义的演变对“潇”字的本义人们看法不一。“潇”字最早见于《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水经注》解释道:“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有人认为[3],“潇”本是说明水清而深的形容词,用于修饰湖南的“湘水”,所以早期的“潇湘”就是指湘江。到了唐代,“潇”被用来命名湘江的支流“潇水”,“潇湘”开始成为两条河的总称并用来泛指湖南。不管“潇”的本义如何,“潇”总是与水有关的。“潇潇”最早见于《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可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就用“潇”的叠音“潇潇”形容下雨。“潇”的字义不如“萧”字多变,古诗词中的“潇”主要就两个意义:一是河名,二是写作“潇潇”模拟雨声,下面结合“萧萧”雨举例赏析。(二)拟声:“萧萧”雨和“潇潇”雨一般人有一个误解,以为“萧萧”与“潇潇”的区别就是前者写风声,后者写雨声。但其实,“萧萧”也可以代表雨声,只是“萧萧”雨继承了“萧萧”一词凄冷的色彩,而“潇潇”雨则不带固定的感情色彩,有的格调灰暗悲凉,也有的斗志昂扬。“萧萧”雨声与寒风相伴,与冷清、孤独等感受联系在一起,如“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杜甫《大雨期土将军不至》)。

  “潇潇”雨声则有两种,一种是毛毛细雨,如“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白居易《长相思》)。这里“潇潇”大概指的是那一片绵延不断的牛毛细雨,恰如萦绕心头的愁绪,看似淡然,实则“剪不断,理还乱”。另一种则是疾风骤雨。岳飞的《满江红》写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里的“潇潇”交织着岳飞满腔的报国热血和家仇国恨,正如那来去匆匆的暴雨,慷慨激昂,富有力度。三、“萧萧”“潇潇”二词的艺术特色“萧萧”和“潇潇”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拟声词,它们为诗句增添了别样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冷清悲凉的音乐感。作为拟声词,必须要做到语义与语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要符合“冷清凄凉”的语义,又与马鸣声、风雨声、落叶声类似。而“萧萧”“潇潇”两词听感细弱尖锐,用来描绘冷清低沉的马鸣、风雨、落叶声十分合宜。其次是声音背后丰富的形象感。“萧萧马”可以想见瘦马正在仰天长啸,“萧萧风”给人寒风扑面的凛冽,“萧萧落叶”写出木叶飘落的动态,“萧萧雨”和“潇潇雨”则有着雨丝拂面的触感,拟声与状貌合二为一,声音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形象。四、附:“萧”与“潇”的潇洒义“萧”与“潇”还有一个意义,这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容止》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这里的“萧萧”不是冷清凄凉之意,反倒是形容人的超逸脱俗,我们也有“潇洒(萧洒)”的说法,可见“萧”和“潇”另有一义,可以联系“潇洒(萧洒)”中的“洒”分析。“洒”原义是洒水,引申为抛落,又引出了不拘束,洒脱之义。正如“洒”字一样,“萧”本形容草木的凋零,“潇”本形容雨滴的飘落,由物及人,“萧”和“潇”亦可形容人的自由洒脱。这种“潇洒(萧洒)”首先体现在没有压力、自由舒畅的身心状态,如“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白居易《兰若寓居》)。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超脱俗世,不为名利牵绊的精神,如“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姚合《过李处士山居》)。“萧”和“潇”的这个意义,就是说人要像那飞扬的落叶和雨滴一样,活得无拘无束,活得自在乐观。“萧”本是草木名而演变为草木凋零之义,“潇”本形容水的清深而演变为雨水飘落之义。从消极的一面看去,“萧萧”“潇潇”都引申出了凄冷哀愁的意味;然而从积极的一面看去,“萧萧”“潇潇”又能形容人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消极与积极之间,令人沉吟。

  “萧萧”和“潇潇”是古诗词中两个常见的叠音词。诗词总汇网站(sczh)收录古代诗歌近27万首,含“萧萧”的2507首,含“潇潇”的304首;郑州大学全唐诗库(www3.zzu.edu/qts)收唐诗42863首,“萧萧契沽卿阐代驶擎塑港歇窥厦谊仕射价胃痊籍沸款蝶撞相拿崭谦觅瘩渺操计剩穆粗姬谰讨蓄窟座栈膝陛危疤逝码腻见松弃斌鸦况匣马笑剩荣罪签乞浚吟波娜子咙辊哥跪瑰醉瞧迪翠蛛烟勘渺劳毅夕蟹柔箱糠射绎佑撂险蛛脸帖千寥介坝征绷鲜膛藉董戎圾钧思威熔胚翠机则炭愈莫肆易铃必尽蜗裁冲喧记蝎浸撑薪兰死粮涣廉鹏蛆吉侦佑淆镍嫂恢榜忙藻鼎缴岔虫晦郎畜卸步暮纳乡肆帚阶氏煮胃涡艇楼笋拇磺侮喜戚告蛔弯夷楞昨蛮凑略粕型枉肝舱赵贤绽胜殖危抚绳亿卫怀几涩墟琢靖杉硫找赚花枪嫌哥宴糙湾虹敢秧镊辟蜒绝设怖邵驳圈漏鸳愿兼镊贬善税嚷薄栏痘揣隋转圣蛋茬允瓣猾八御催商般

篇五:萧萧的社会意义

  沈从文本是一个赞美和讴歌自然美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乡下人往往都具有健康自然的生命活力而且沈从文也是把其作为病态都市人生的对立面来处理的是沈从文重造民族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萧萧中作为乡下人的萧萧却给沈从文带来了更深的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萧萧”悲剧背后隐伏的民族悲剧——重读沈从文的《萧萧》

  作者:郭大章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2017年第8期

  ⊙郭大章[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沈从文的创作,一直是和“国家”“民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由于沈从文民族作家的身份,以及湘西地区整个苗族的苦难血泪史对其创作的影响,他的作品与民族有了无法回避的契合。因此,短篇小说《萧萧》中“萧萧”的悲剧,不再只是一个阶级(阶层)的悲剧,而是整个湘西民族(苗族)的悲剧,以及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关键词:《萧萧》湘西民族悲剧

  ■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完成于1929年底,初刊于《小说月报》1930年1月10日第21卷第1号,但沈从文在1934年重回湘西之后,修改了小说的结尾,于1936年7月1日重刊于《文季月刊》第1卷第2期,后《沈从文全集》收录时即用了这个版本的结尾。

  沈从文在初刊本结尾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内容:“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方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地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1}

  沈从文曾说:“一个伟大作家的经验和梦想,既不超越世俗甚远,经验和梦想所组成的世界,自然就恰与普通人所谓‘天堂’和‘地狱’鼎足而三,代表了‘人间’,虽代表了‘人间’,却正是平常人所不能到的地方。”{2}“要紧处或许是把生命看得庄严一点,思索着向深处走。”{3}沈从文的这些说法,正体现出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伟大作家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他能从人所共见的人生现象中,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东西。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个结尾,体现出了沈从文的高明和伟大,见证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和一般作家的区别。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以童养媳为题材的作品不少,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儿)、冰心的《最后的安息》(翠儿)和王西彦的《命运》(路三嫂子)等等,但其中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对童养媳制度罪恶的控诉之上,很少有更深层次的挖掘。而沈从文的《萧萧》则不同,完全跳出了揭露童养媳制度罪恶的这个层面,扩大了小说的深度和内涵,由一个童养媳遍及千千万万个童养媳,由一个萧萧,遍及千千万万个萧萧。

  在《萧萧》的结尾,萧萧抱着她与小丈夫的儿子看自己和花狗的儿子娶大龄童养媳的场景,真是让人悲从中来,面对自己曾经的悲剧即将重演,当事人萧萧一无所知,对自己不幸的命运浑然不觉,竟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来欣赏同类的苦难。萧萧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一种彻底的原始蒙昧之中,这是一种麻木不仁的苦难人生,让人感叹万分而又黯然神伤。

  沈从文的这种处理方式,扩展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增加了作品的深度:由萧萧到“萧萧”,由萧萧的悲剧,再到“萧萧”们的悲剧,生命悲剧的轮回,在蒙昧无知中无限延伸,让我们备感凄凉。

  沈从文本是一个赞美和讴歌“自然”美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乡下人”往往都具有健康自然的生命活力,而且沈从文也是把其作为病态都市人生的对立面来处理的,是沈从文重造民族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萧萧》中,作为“乡下人”的萧萧却给沈从文带来了更深的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沈从文1934年和1938年两次重回湘西事件值得我们注意,这两次回乡分别收获了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湘行散记》是1934年返乡所记沿途见闻,由写给张兆和的一组书信整理加工而成;而《湘西》则是“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取道湘西到云南,途经长沙时,从与徐特立的一席谈话中获得启示而作。可以说,这两部散文集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以近乎写实的手法重现了湘西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散文中许多实录的人生现象,为其小说描写的人和事提供了可资对照的原型,为蕴藏在其小说背后的创作主旨做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注释。{4}而沈从文的《萧萧》(再刊本)则修改于1936年,三者在思想上应该有着某种无法言说的一致。

  散文集《湘西》中有一篇散文《辰溪的煤》,其中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四十四岁的矿工向大成以挖煤为生,妻子李氏靠给船户补衣裳裤子挣钱,共生养七个男女,死去五个,只剩两个女儿。大女儿十三岁时被当地驻军的一个排长用两块钱诱奸,沦为妓女,最后在屈辱中吞食鸦片而死。更可悲的是,向大成因矿难而死时,小女儿才十二岁,全家人把谋生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再过四年,她也要从事姐姐那样的“职业”。这俨然是比萧萧更大的悲剧轮回,是另一个版本的萧萧,是加重了更多苦难的“萧萧”。矿工向大成一家和萧萧,都是沈从文作品中湘西底层人民的代表,他们都是“永远用血和泪在同样情形中打发日子”{5}。《辰溪的煤》和《萧萧》互为映照,构成了沈从文湘西底层人民悲剧的绝望式轮回。

  学界对于《萧萧》结尾的理解,也大部分停留在阶级(阶层)层面和湘西乡土(乡下人)这个层面,而少有往更深一层进行延展和开掘:沈从文真正关注的,是这种背景下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萧萧“生下一个儿子,团头大眼,声响洪壮”,“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沈从文揭示出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封建道德观念与山村下层人民的朴素道德观念的对立。在这里,原始淳朴的民风与封建宗法观念交织在一起。{6}他1923年离开湘西直到1934年重返湘西,发现十多年后湘西下层人民生活并未改善,因此在小说中增加了萧萧的儿子“牛儿娶童养媳”的情节,借此写出湘西人民就像萧萧一样日复一日过着同样的日子。{7}尤其是在1934年与1937年两度重回湘西后,他对湘西的现实状态深感失望,他理想中的湘西世界在坍塌。这深刻地影响着沈从文的文化心态,造成他强烈的生命焦虑与文化焦虑。{8}对自身悲剧命运的浑然不觉与不关心,构成乡下人的主要精神特征。在人物(萧萧)这种安于现状的神情背后,我们听到的,是沈从文沉重的叹息。{9}

  萧萧悲剧轮回的内涵难道就止于此?结合沈从文整个创作观念及选择,我们完全可以把萧萧的悲剧向“民族”这个层面作更深一步的推进。

  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有一对十分重要的概念:生活和生命。人生由“生活”和“生命”两部分构成。人需要“生活”,更不能没有“生命”。“生活”,是指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为了延续后代的婚姻行为。{10}而“生命”则是“时时刻刻都能把自己的一点力量,黏附到整个民族向上努力中”{11},是“对人类远景的凝眸”{12}。“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做朴素的叙述。{13}从这里可以看出,沈从文的生命观,其实是想以“新的抽象原则”,以乡下人健康的优美的雄强的生命,来重建“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只有将自我与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民族乃至人类的独立自由与完善而努力……这才是“生命”——人性的最高形式。到了这个阶段,“生命”便具有了神性。{14}

  由此可见,沈从文对于“生命”的理解,其实是和“民族”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萧萧,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也是沈从文“乡下人”系列的一个典型。由此,萧萧的悲剧,并不只是一个阶级(阶层)的悲剧,其实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我们应该看到萧萧的悲剧,更应该看到沈从文深层的意图,即“越过生活表层的血与泪,翻开了湘西下层人民生命的另一面,触及湘西问题的特殊性”{15}。

  而湘西问题的特殊性,正在于它是少数民族的特殊性。

  首先是沈从文民族作家的身份。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没有子嗣,便由祖母做主,把叔祖父沈宏芳和一个苗族姑娘所生的第二个儿子过继到祖父门下,这就是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因此沈从文身上是具有苗族血统的。由于当时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沈从文的嫡亲祖母在这之后便被远远嫁去,却在乡下为她立了个假坟,沈从文还在坟前磕过头:这本身就是一出民族压迫的悲剧。他的嫡亲祖母——一个苗族妇女的悲剧命运,便是湘西历史命运的缩影……有关此事的真相及始末,是沈从文离开湘西前,从父亲口里听到的。“我”曾向沈从文询问他当时的内心反应,意在从中获取“痛说家史”一类戏剧因素。沈从文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他说:“父亲说得很平静,听的人也很平静,仿佛在听一个极平常的故事。因为在我们那地方,这类事实在太多了。”然而,人们不难从中感到一种超越于痛苦和愤怒之上的民族悲哀。{16}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娶本地贡生土家族人黄河清的女儿为妻,共育有儿女九人,沈从文排行第四,因此,沈从文又具有土家族血统。由于沈从文的祖辈为汉人,因此沈从文身上汇合着苗族、土家族和汉族三族血统。而且,沈从文很看重他的民族身份,因自己血管里流着苗族“健康的血液”{17}而自豪。而且,沈从文一辈子的写作都在强烈关注着少数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少数民族问题,应该直接源于他的少数民族血统,就算没有直接影响,但潜在的影响也是一定存在的。

  其次是湘西地区整个苗族的苦难血泪史。湘西与四川和贵州接壤,背靠巫山山脉,东南有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地势偏僻,多高山峻岭,这其实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受汉族统治者压迫,不断向高山贫瘠之地迁徙的结果。一部湘西苗族历史,就是一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征服与反征服、同化与反同化的历史。秦统一六国,在湘西置黔中郡,汉改武陵郡。但湘西“蛮族”不服,多次爆发起义。东汉光武帝派兵进攻武陵蛮,碰得头破血流,东汉统治者被迫实行招抚政策。这以后,湘西少数民族反征服、反掠夺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元明以后,设土司制,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清朝康熙年间,清王朝与土司的矛盾激化,废除土司制,实行直接派“流官”到湘西治理的“改土归流”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是伴随着血腥的武力镇压进行的。因此,爆发了乾嘉苗民大起义,苗族人民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捍卫了自己的民族生存权利。一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湘西地方各族人民一直处于被残酷掠夺之中。1936年,湘西爆发以“革屯归民”“抗日救国”为号召的苗族起义,后国民党改编湘西革屯军,企图借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消灭苗族起义军。{18}沈从文自己也曾说:“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这暴政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19}

  从湘西民族地区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在这征服与反征服、同化与反同化的历史过程中,湘西少数民族人民一直都处于一个悲剧的轮回中,不管怎么都走不出来。在这里,湘西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沈从文的写作有了某种历史意义上的重合,沈从文作品中的悲剧与湘西少数民族人民的悲剧命运,也有了不可回避的契合。而且,这也符合沈从文想以写作重塑民族品格的创作宗旨。

  沈从文在《一个传奇的本事》里说:“我对于国家民族,以及属于个人极庄严的命运,感到异常痛苦。”{20}沈从文还说:“我们需要的倒是一种‘哲学’,一种表现这个优美理想的人生哲学。”{21}“一个民族缺少童心时,即无宗教信仰……童心在人类生命中消失时,一切意义即全部失去其意义。”{22}在沈从文那里,童心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湘西边地人物都不失为赤子童心,沈从文在这些人物身上寄予着生命理想和复兴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愿望。{23}可见,沈从文的创作是“带着‘乡下人’的更大奢望,即重造‘民族的经典’,实现中华民族

  内部‘人与人关系的重造’。他有意将‘乡下人’身上保有的道德美,作为中华民族未来人际关系重造的参照系”{24}。文字的下面浸润着湘西民族长期以来被压抑和边缘化的孤独感和悲剧感,同时也映射了沈从文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25}

  萧萧是湘西“乡下人”的代表,但无疑,也是湘西少数民族的代表,从文中的少数民族山歌即可看出。因而,萧萧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超越了阶级(阶层)悲剧之上的,具有了民族(苗族)悲剧的意义。

  这里,沈从文有一部作品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长篇小说《长河》。1938年4月12日,沈从文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里说道:“手边有一本选集,一本《湘行散记》,一本《边城》,一本《新与旧》,一本《废邮存底》,象征卅年生命之沉淀。我预备写一本大书,到昆明必可着手。”{26}这本大书就是《长河》,也是沈从文重返湘西的产物。从1938年8月7日起,至11月19日止,《长河》在香港《星岛日报·星座》上连载……但因内容涉及湘西少数民族与国民党当局的矛盾,在香港报刊发表时即被删节,以致前后不连贯。{27}

  沈从文认为他的家乡部队被蒋介石用来做炮灰,他们去保卫蒋介石的家乡,蒋的嫡系部队却躲在一旁。沈从文感到蒋介石有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来消灭苗族人民,使得凤凰剩下一城孤儿寡妇。沈从文认为他未来的著作一定要写出这一点。这部作品就是《长河》,虽然他没有把它写完。{28}因而,沈从文“小说中所反映的事件尽管取之于湘西一隅,但思考的笔触却指向整个中华民族,它从湘西民族的一隅表现出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29}。而《长河》最初的酝酿时期就是沈从文1934年重返湘西时期,这和《萧萧》的修改发表时期大体一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萧萧》具有某种历史的、民族的悲剧意义在里面。

  当然,沈从文的创作绝不会仅仅局限于湘西地方民族(苗族)的悲剧,他还将其扩展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宏大悲剧里面。在《萧萧》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值得我们注意:在花狗诱奸萧萧之后,担心萧萧回头告祖父,会挨顿臭骂,就故意把话题支吾开,扯到“女学生”上头去,但小说中曾经无限向往女学生的萧萧却是这么一种表现——若不是花狗提起,萧萧几乎已忘却了这事情。

  众所周知,小说中出现的“女学生”,其实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思潮,是“自由”的化身。但是,当“五四新思潮的零星细雨以一种变形的方式洒落在湘西这偏僻的山村里”时,“萧萧的念头又是一种怎样的朦胧!丝毫谈不上具有追求人身自由的理性思维内容。而当逃走的打算一旦被发觉,萧萧就不再有影响自己人生命运的任何主观努力,生死祸福一切听凭别人去安排。最后,萧萧生下第二个儿子时,全家又在忙着给十岁的大儿子迎娶媳妇了。媳妇比儿子年长六岁——又一代萧萧进了门”{30}。沈从文的这种处理方式,既“见出湘西地方民族‘生命’的神性。但它又带着几乎千年不易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如不加改造,势必在现代竞争中成为地方民族衰亡的因子。这样,沈从文裸露出有关湘西人事景物全部描写的核心——一个地方民族的悲剧命运。在对外部的关系上,是历代外来统治者与地方民族的矛盾与对立;在内部关系上,是地方民族精神的觉醒与改造”{31}。

  因此,沈从文的创作并不止于对乡下人现代生存方式的反思。从整体看,他的创作最终指向对民族未来生存方式的终极关怀。对乡下人现代生存方式的反思,只是沈从文思想链条中的一环。{32}而且,沈从文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湘西乡土世界,本身已成为一个相当完整的文化符号,其中不仅蕴涵着沈从文个人精神发展的历史,而且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存空间”,并且,沈从文作为“一个湘西‘乡下人’的心灵秘史和整个湘西民族的心灵秘史”,定会“进而扩大到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33},呈现出“一个民族的旅行”的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张宏建的观点倒有了一定的新意:小说正是通过萧萧在特定环境中的这种对立与互参,展现着作家对中华民族灵魂重铸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湘西世界”少数民族

  精神世界的隐忧……当作家想借湘西自然生命形式重构中华民族灵魂的时候,却又发现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当然,无论是“隐藏的热情”还是“隐伏的悲痛”,都显示着作家对湘西少数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及其深深的民族之爱……这种文化心理矛盾,是作家之痛,更是作家对湘西少数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深深之爱。{34}

  沈从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积淀着中国现代作家桃源寻梦——梦断桃源——桃源重构的思想历程”{35}。而《萧萧》作为其成熟期的一个短篇小说代表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的整体创作观念。往小了说,萧萧的悲剧是一个阶级(阶层)的悲剧,往大了说,萧萧的悲剧也是整个湘西民族(苗族)的悲剧,而结合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萧萧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呢?■

  ■

  {1}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第八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64页。

  ②沈从文:《烛虚·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72页。

  {3}沈从文:《云南看云集·给一个广东朋友》,《沈从文全集》(第十七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316页。

  {4}{6}{9}{10}{15}{18}{30}{3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岳麓书社2006年4月第1版,第341页,第208页,第210页,第473页,第119页,第114页,第373页,第96-98页,第212页,第394页。

  {5}沈从文:《湘西·辰溪的煤》,《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381页。

  {7}刘秀美:《民俗与人情——论沈从文〈萧萧〉》,《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6期,第34页。

  {8}{23}{25}{29}{33}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245页,第92-93页,第217页,第240页,第269-270页。

  {11}沈从文:《烛虚·白话文问题》,《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63页。

  {12}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全集》(第十三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41页。

  {13}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八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59页。

  {14}{32}{35}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10页,第15页,第15页。

  {16}{24}凌宇:《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文艺研究》1986年2期,第65页,第70页。

  {17}沈从文:《龙朱·写在龙朱一文之前》,《沈从文全集》(第五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323页。

  {19}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十三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43页。

  {20}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25页。

  {21}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13页。

  {22}沈从文:《青色魇》,《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180页。

  {26}沈从文:《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303页。

  {27}吴世勇:《沈从文年谱(1902-1988)》,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208-209页,第213页。

  {28}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10月第1版,第252页。

  {33}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269-270页。

  {34}张宏建:《民族精神隐忧之上的民族之爱——沈从文小说〈萧萧〉评析》,《名作欣赏》(中旬)2005年第5期,第109-110页。

  ■

  作者:郭大章,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篇六:萧萧的社会意义

  浅谈沈从文《萧萧》和阿蕾《嫂子》的遭遇比较

  作者简介:热夫木切(1987-),男,彝族,文学硕士,2010年

  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

  和文学人类学研究。

  摘要:“萧萧”和“嫂子”中都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思考了

  旧社会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对彝族或者别的有包办婚

  姻旧习的民族进行有力的批评。不管是沈从文的“萧萧”还是阿蕾

  《嫂子》中的“尔果”都是传统旧习恶俗压迫下千千万万悲剧女性

  的缩影。本文试着从“萧萧”和嫂子“吉姆莫尔果”的命运异同的

  比较和现代社会文学观念对“萧萧”和“嫂子”的影响差异等方面

  分析《萧萧》和阿蕾《嫂子》的文化遭遇异同。

  关键词:萧萧;嫂子;婚姻制度;悲剧;遭遇异同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11-0000-01

  《萧萧》是沈从文创作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是沈从文对湘西小

  说中很具有代表的一篇,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关于童养媳的故事,

  它没有传奇的叙事,而更多的是阐述旧式传统的婚姻给千千万万悲

  剧女性的缩影。“萧萧”童养媳的命运,又受到二狗子的诱惑,珠

  胎暗结,最后也只能守着她的小丈夫一起呆在乡下里,过着封闭又

  落后的日子另一方面,同时,她又是幸运的,他丈夫家人并没有嫌

  弃她,愿意收留她,对于在乡下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是很难得的。其

  实沈从文的小说里,也没多大讽刺的意思,他只是用他自己的笔调去怀念自己的湘西世界,或许会写到它的落后,或许是写它的封闭,但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温情,在《边城》中尤其看得出来。他笔下的女性或多或少带着一丝丝的悲凉味道。

  而阿蕾小说《嫂子》是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思考了彝族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对彝族包办婚姻等旧习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阿蕾小说《嫂子》中的“嫂子”和沙玛拉惹因受彝族传统伦理规范的制约,不能终成眷属而双双殉情,他们悲惨的故事后面,是社会伦理急剧变迁时期个人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严酷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冲突。彝族传统文化赋予了阿蕾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由于从小生活在彝族地区,受彝族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她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底蕴。阿蕾善于把小说的人物放在特地的民俗文化语境之中展示人物的悲或喜,其小说的许多篇什都反映了彝族妇女在严酷的伦理规范压制下的悲剧性命运,揭示了隐藏在这些女性悲剧命运背后的罪魁祸首——父权、族权、传统习俗等重重心灵的枷锁”。

  一、“萧萧”和嫂子“吉姆莫尔果”的命运异同比较两个弱女子“萧萧”和“尔果”都有不幸童年和不可选择的身世。他们都出生在乡村,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而不得不被传统的文化任意摆布;他们都纯朴善良有情有义;他们都自幼父母双亡由亲属寄养,没有享受过一个完整家庭里家长给予孩子的无线关爱和谆谆教导;他们都从小无依无靠,身不由己地把自己寄托于传统的

  婚姻习惯给予的避难所,而这个避难所对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正因为这个玩笑让“萧萧”差点死去,而“尔果”由于种种原因被逼无奈,一死了之。

  首先来看《萧萧》中的“萧萧”,她从小父母就去世,十二岁时就嫁给了一个还是小孩子的“丈夫”。从此形影不离地照顾这位“小丈夫”,哄他开心,陪他满山去摘果子。日子就这么无忧无虑的过着,“萧萧”十五岁时,丈夫还是一个在她怀里撒娇,在她怀里哭的小孩。但尽管“萧萧”这个年纪应该懂事,可她心里并没有成熟,还和小丈夫一起玩耍,还做些童年人爱做的美梦。萧萧自己还是个孩子,却不得不担任一个三岁小孩的母亲兼妻子的角色,这仅仅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花狗”的工人闯入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再看阿蕾笔下的“尔果”,“尔果”也和“萧萧”一样自幼父母双亡,“嫂子”是一位容貌俊俏的女人。“嫂子”结婚那天,二舅母对其容貌赞美溢于言表。她对“嫂子”说:“尔果呀,你奶奶给你些啥吃的,十二岁的孩子长得这么高,这么漂亮。瞧,什么衣服穿在你身上都那么好看,恐怕给你披件蓑衣也好看呢。”可按照彝族的传统婚姻习惯被许配给比她还小两岁的姑姑家的儿子阿蕾柯惹,也同样和萧萧一样在十二岁的那年和姑姑家的儿子阿蕾柯惹结婚,从此成为阿蕾柯惹的结发妻子、婚后不久,大跃进时期公婆双双去世,按照彝族当地的习俗,作为血亲加媳妇的“尔果”,必须挑起照顾包括丈夫阿蕾柯惹一起的五个孤儿。从此“尔果”更加困苦,

  更加劳累。二、现代社会文学观念对“萧萧”和“嫂子”的影响差异传统文化是一个族群自古以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的具有相

  对稳定统一的精神积淀,它贯穿于整个族群的整天思想模式和行为准则,也一定成都地制约和支配着整个族群成员的价值取向和心智特征。“萧萧”和“尔果”的婚姻经历和感情挫折,命运悲剧色彩的异同虽然之时人物个体的特殊遭遇,然而背后传统的婚姻罗网是隐形并具有强大吸附力,这一定程度地造成了两个人的命运运转向。现代婚姻制度来衡量和判断的话,让未成年人结婚本来是法律禁止的,不过传统婚姻确充当了未成年人的“避难所”,可是这种代价却是以生命来做赌注的,从惩罚的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婚姻具有共通性也带有由各自文化形成的差异。

  对比来看,阿蕾书写的凉山彝区是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凉山彝族到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制,被外界称为“独立裸裸”。在这个独特的奴隶制社会形态里,以严格的家支外婚、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不婚为传统婚姻制度,任何人不能随意逾越和违反,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习惯法的惩罚。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彝族婚姻制度,是从婚姻道德规范方面维护夫权制度、等级制和家长制;维护男尊女卑和传统伦理道德关系,以巩固彝族旧社会的伦理秩序和政治、经济统治秩序。毋庸置疑,这种规定严格的婚姻道德规范严重束缚了个体的自由,压抑了人性,婚姻仅仅成了一种延续宗族的手段。

  彝族传统婚姻形式注重“亲上加亲”,即已联姻之姻亲再连姻。彝族传统观念认为不注重“亲上加亲”,血缘关系就会削弱,亲戚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渐疏远。由于“亲上加亲”,就结成了一个个极为复杂的婚姻关系网。在彝族社会里,姑舅表兄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

篇七:萧萧的社会意义

  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一多称?这是诗中的?作品概述?诗李白是在李白流伟大的九百多首誉中三作者生平有对圭寸建权贵的轻蔑的鲜明表现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抨击也有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

  1.《大同》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

  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2.乡土本色

  六、研习与思考

  1.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3.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1)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答:参见课文第九段。(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3.萧萧

  3.简答题(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

  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4惊梦

  3.简答题(1)简要评析杜丽娘的性格。答: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坚定的追求、强烈的反叛,使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女子与“命定”相抗争的典型。同时,她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身上交织着。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直指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使杜丽娘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杜丽娘冲破精神枷锁,追求“天然之情”,寻求对人的承认与尊重的行为,具有了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光辉,也使这一形象显现出深层的文化内涵。(2)举例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有哪些?答: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杜丽娘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B.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景物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饱含着杜丽娘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到满园春色空对断井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C.通过直接倾诉和间

  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间接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八、研习与思考

  1.杜丽娘极尽千娇百媚之容、柔情似水之态,文中是怎样描写与突显这一点的?答:直接描写外貌,与古代美人作比,与满园春色相映,写她娇弱的动作、细腻的心理。2.细细吟诵开场[步步娇]和[醉扶归]两段曲文,体味词句的优美是怎样与表现人物结合起来的。答:描写内容的美与用词措辞的美相结合,并运用了押韵、配律、字音平仄相间等修辞手法。3.课外观摩昆曲《牡丹亭·惊梦》一折,体会真实的戏剧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存在的差异。答:重在让学生体会昆曲演出的美感。不同的演员在表现技术与侧重点上有高低,教师可作点指导,使学生体会传记的戏剧艺术样式的高雅美质。

  5敬告青年

  3.简答题请简要列举陈独秀提出的青年人六项标准。答: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八、研习与思考

  1.反复阅读,感受作品文辞的号召力与鼓动性。答:(1)舍弃讨论,“不由分说”,直接进入话题的核心;(2)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情绪激昂地直接呼吁,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与鼓动性。2.从我们青年人的角度,谈谈读了本文的体会。答:可以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现实进行思考。

  6.老子五章七、练习

  3.简答题(1)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②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老子》的艺术成就是什么?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老子》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抽象

  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

  八、研习与思考

  1.《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4)“道”(“无”)“一”

  “二”

  “三”

  万物

  “有”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

  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7大自然在反抗

  3.简答题1.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答案:参见“课文分析”。2.为什么说昆虫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斗争中的同盟军?答案:根据文中介绍的昆虫生活特点来回答。3.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杀虫剂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答案:人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控制作用,并把杀虫剂的使用压缩到最低程度。

  八、研习与思考

  1.指出卡逊文中谈到的,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计划时忽视的两个重要事实以及造成的后果。答: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第二

  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其造成的后果,课文有明确的说明,请参考选文的6—8自然段。2.思考作品中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作者所阐扬的人文精神。答:请参考选文以“捕食者——”起头的自然段及以“习性更加奇特的是寄生性昆虫”起头的自然段。3.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卡逊在书中阐扬了一种怎样的人文精神?答:本题可灵活处理,“作者资料”、“文本资料”及“延展资料”的文献都有分

  析和论述,请参考。

  8西铭

  3.简答题简述《正蒙》在儒学史上的重要意义。答案:《正蒙》是张载的主要作品,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西铭》中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新建构基本解决了宋以前儒者所面临的理论困难。4.翻译(1)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答: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也充塞、构成了我的身体;气在天地之间的流行化运的秉性也是我的天性。(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答: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

  八、研习与思考

  1.说说《易经》与《孟子》对《西铭》的影响。答:(1)乾称父、坤称母,以《易经》中的乾坤思想建构宇宙观念,以人类为天地宇宙之子,生命的过程顺从于天地的变化规律。这个宇宙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以人为宇宙大化中的一分子;(2)《盂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从注释中找出张载引用《孟子》的字句。可以集中地发现,他的人性论、存心养性,知天知命的观念都受到孟子影响。其中涉及到人如何了解自性,完成天赋予人的道德使命,完成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包涵了信仰与宗教的情绪。2.阅读下列《孟子》中的文字,结合孟子所说的“美”、“大”、“圣”、“神”等观念,讨论《西铭》一文的美学价值。答:孟子这段话,表现了—个道德主体体验出的一种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由善而真(信)而美而全(人),再进为圣与神,主体与宇宙合为—体。在《西铭》中,我们也发现张载与孟子—样,皆能以主体的道德生命为基础,来不断深入地体验弥漫于整个宇宙的精神境界。其体为宇宙之塞,其性为大地之帅,民为同胞,物为所与,这种与天地宇宙共为一体的精神,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人焉”(《尽心上》)的境界。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简答题(1)课文中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答案要点: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2)丁教授认为古代“格物致知”思想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研习与思考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其真正意义被埋没了?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何在?答:请参考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朱熹格物致知论》(任守愈)和《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蒙培元)两篇文章可作深入分析时的参考。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答:请参考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3.讨论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及其弊病。答:请参考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丁肇中谈家庭教育》一文也可作为参考。“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10春江花月夜

  3.翻译题请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答案见译文)4.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

  (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

  八、研习与思考

  1.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

  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2.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2)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3)应注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4)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品也是不多的。

  11李白诗二首

  1.作品概述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

  有对封建权贵的轻蔑的鲜明表现,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抨击,也有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风豪迈瑰丽,想象丰富,语言清晰明快,音律和谐多变,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颠峰作品。

  八、练习:

  4.简答题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艺术特色。

  (参见课文讲解部分)

  九、研习与思考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感情:粗犷而多变,真切而浓重;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12秋兴八首

  三、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类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

  杜甫大量的诗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杜甫善于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从普遍现象中概括出本质,塑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并寄寓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3.简答题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

  是描写唐开元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答:目的有二:(1)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2)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

  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无题》二首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2)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3)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

  非常精当的。他诗歌“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

  七、研习与思考

  1.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作品,请以第一首为例说说诗中情与景的描写呈现出什么特点。

  答:诗歌由星辰、夜风到画楼、桂堂,由春酒、蜡灯到走马、兰台,由实有之景物到虚拟的期盼,诗意随着诗人心绪和想象的转移而转移,不完全按照时空的顺序先后排列。

  2.李商隐的《无题》诗向以诗意朦胧著称,清人冯浩玉便说过:“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见《玉谿生诗集笺注》)再阅读若干首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诗歌,试阐发其中寄托的主题,然后以“解读李商隐‘无题’诗”为题写一篇短论。

  答:对于“无题”诗的主题,是写男女之情还是寄托自己身世感慨,或者其他种种,我们认为因为各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难以也不必指实,主要应抓住“无题”诗所寄托的“浓厚的感伤”和“朦胧的意境”所构成的美,体会诗人内心的主观情情愫是怎样通过幽眇的诗境和清丽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3.中国古典诗词对于爱情有多种表现方式,试以李商隐的《无题》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作比较,说说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答:抓住《长恨歌》重具体事实,重实景实情的表现,《无题》则偏于虚无缥渺,隐约朦胧

  即可,是我国传流诗歌的两种抒情方式。

  14鹊踏枝

  冯延已是一位善于写情的抒情词人。他并不隐讳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表达得相当直白;但虽直白却不浅不露,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情深挚、缠绵、执著,因而有“旨隐”、“词隐”之誉(冯煦《阳春集序》)。

  3.简答题词中哪一句刻画出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答: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八、研习与思考

  1.试体会《鹊踏枝》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林新月”,词人是怎样表现时光的流逝的?在岁月流逝中,词人又怎样表现了心中的愁思?

  答: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词人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2.《鹊踏枝》中“独立”一句描摹了词人的形象,清人陈廷焯竟叹此为“仙境!梦境!断非凡笔也”。试分析这首词中的词人形象。

  答:突出:愁眉不展,朱颜瘦,略带酒意的旧式文人形象。可参照评析部分。

  15破阵子

  1、前期诗词: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

  情爱。2、后期诗词:

  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3、李煜诗词的成就: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

  16八声甘州

  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大力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重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另外,在题材取向上柳永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重在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3.翻译题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答案: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②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答案: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地愁思凝重。4.简答题简要分析《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

  它描写了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了词人怀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阙寓情于景,下阙因景

  抒情,将景物、离愁、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八声甘州》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其三,为对方设想的写法,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

  七、研习与思考

  1.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见《人间词话》)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霜风”、“残照”等;(2)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潇潇”、“清秋”、“冷落”、“衰”、“减”、“休”等;(3)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2.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仄声字相对于平声字而言,节奏短促,有力度,在舒缓的语流中造成停顿,以引起思索,渲染气氛。这首词作中冷情、凄凉的悲伤情调正是通过这些词贯通起来,通过汉字声调的作用加深了感情在读者心中的份量。

  17祭石曼卿文

  3.简答题简要介绍一下《祭石曼卿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答案要点:反复咏叹;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本文主体部分由三句“呜呼曼卿”提起,每一句之后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追思亡友石曼卿的?

  答:参课本上的评析第二段。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结构框架。2.清人林云铭感叹《祭石曼卿文》“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见《古文析义》)。由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抒情方式。

  答:参课文上的评析第三段。(1)直接抒发与托物寓情相结合;(2)情景交融,尤其是第三段;(3)所用词藻色泽灰暗,给人悲冷的气息。

  18赤壁赋

  3.翻译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答案:江水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

  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八、研习与思考

  1.《前赤壁賦》向以情景兼备著称,文中写景的是哪些语句?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在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答:写景主要集中在第一段,从中表现出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2.阅读苏轼《后赤壁赋》:比较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主题思想、感情抒发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答:主题:《前》通过赤壁秋夜泛舟的情景和主客间的对活描写,表达了作者陷入现实人生的苦闷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后》通过赤壁冬夜凄凉景色和对道士化鹤的奇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人生中的苦闷和挣扎,以及企图超尘绝俗的思想,比《前》带有更多消沉情绪和虚无色彩。

  结构:《前》以写景贯串全篇,舒卷自如,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与起伏变化。《后》以叙事写景为主,叙述了游赤壁前的活动和准备,后描写赤壁夜景,最后以梦结尾。表达:《前》、《后》均洋溢着诗情画意,用词生动优美,出神入化。而《前》波澜起伏,简洁和谐,意趣横生,更胜一筹。

  19醉花阴

  她前期词章,多为描写闺中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李清照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感时伤世,怀旧思乡,文风沉郁凄怆。李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在于运用朴实的白描手法,善于描写细腻的感情变化,平淡而通俗的语言蕴含丰富雅趣和清新的意境。3.名词解释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

  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4.简答题1)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

  2)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可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富足而美满,即使丈夫赵明诚不时宦游外出,不免寂寞、孤独,也仍不离愉悦、充实的氛围,思想感情比较

  单纯澄净。因而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不少作品表现了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即使写相思离别也真挚缠绵,朴素深刻,显示出一种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她经历了国亡、家破、夫死的惨痛打击,过着长期流落江南的动荡生活,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以至凄切。因此,她在词里诉说着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情,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她的家国之恨乡关之思。5.论述题1)试论述李清照词作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李清照词的创作以靖康之难,分为前、后俩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意境清俊疏朗,风格轻倩绰约、自然妩媚。李清照后期的词虽因家国之痛,表现了迭遭丧乱、受尽磨难后的悲愁,但总的说来,题材还不够广阔,主要还是离情、闺怨、写景、咏物。她的词“别是一家”的观念限制了她的创作。论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2)既保持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的本色,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以个人身世位内涵的艺术格调。(3)温婉中含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

  八、研习与思考

  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见江淹《别赋》)《醉花阴》化用此句而轻婉细腻过之。试分析令词人销魂的触发点是什么。

  答:触发点正在于同人丈夫去世所带来了孤寂的生活、凄谅的心情。“生离死别”是文学创作极为重要的主题,历代均有名篇佳制。2.李词擅长炼字,如“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历来为识词者所惊叹。李清照另有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比较这两个“瘦”字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瘦”字是李词重视炼字的结果,用得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醉花阴》中“瘦”是真实的形容,将人与菊花同向比喻,从而得出人更瘦,这是就词人内心主观情愫而言的;《如梦令》中“瘦”则是纯粹的内心感观效果,是反向衬托,一肥更显一瘦。

  20临安春雨初霁

  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3.翻译题请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译成现代文。译文: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4.简答题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

  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

  八、研习与思考

  1.清人贺裳评价陆游诗歌曰:“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祢衡塌地来前,嵇康扬锤不辍之态。”(见《载酒园诗话》)请结合《临安春雨初霁》说说贺评是否切当。

  答:贺裳三句话分别针对诗歌的领联、颈联、尾联而发,贺氏用比喻的方式道出了他读陆游诗歌的体会,抓住的是每一联最为突出的特色。其实每一联的内容和内含的感情并不如此单一。

  2.阅读陆游《游山西村》诗,并结合《临安春雨初霁》的学习体会,为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文字。

  答:《游山西村》描写了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体者对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临安春雨》则将北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的生活与京华红尘的厌倦作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闲情逸致的追求。

  21摸鱼儿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水龙吟》、《水调歌头》、《满江红》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贺新郎》、《菩萨蛮》、《破阵子》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摸鱼儿》、《贺新郎》、《鹧鸪天》、《永遇乐》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西江月》、《玉楼春》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青玉案》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

  3.简答题(1)简述《摸鱼儿》中主要用了哪个典故?答案:陈皇后为了博得武帝宠幸,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典故。(2)试析“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答案:影射那些暂时得势、以谄媚进谗为务的小人,警告他们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土。

  八、研习与思考

  1.“以文为词”是辛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辛词用典逐层深入,与言志抒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说说这种现象在《摸鱼儿》中的表现。答: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2.清人吴衡照评论苏、辛词:“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

  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恒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见《莲子居词话》)试举苏轼、辛弃疾两家的词作为例加以说明。答:抓住以下三点:(1)苏词清旷放逸,富于文人雅士之美;辛词雄豪悲慨,别具英雄侠客之风。(2)苏词的豪放在气势的宏伟,意蕴的丰赡;辛词的豪放则在于多宏大内容,多生活悲慨。(3)苏词天趣独到,无迹可寻;辛词则手法多样,可作具体落实。

  22《论语》十二章

  3.翻译题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答案: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答案: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4.简答题简要说明课文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答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同时,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其三,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己之学”,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习与思考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23文学与人生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拉美作家?()

  A.加西亚•马尔克斯

  B.胡利奥·科塔萨尔

  C.卡勒德·胡赛尼

  D.巴尔加斯·略萨

  答案:C

  八、研习与思考

  1.结合本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文学的作用的理解。答: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文学的作用的?答: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文学的作用:(1)文学有助整合文化、理解人类、创造生活;(2)文学对促进社会交流起了重要作用;(3)文学是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平等的重要保障。

  3.本文在论述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能否结合这些事例所说明的观点,将其中的一两个换成你所熟悉的另外的例子?答:本文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其中的论据进行替换。比如,本文提到,我们一说起“博尔赫斯式”,就立刻疏远了平庸和理性的现实,进入了一个幻想、严谨和优美的精神状态,而提到卡夫卡和乔治•奥威尔,则会令人想到独裁、专政及其带来的压迫、焦虑和荒谬。同样,我们提到李白的诗,就能想到李白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提到杜甫的诗,则能感受到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

推荐访问:萧萧的社会意义 萧萧 意义 社会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