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案例分析15篇

发布时间:2022-12-17 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红色旅游案例分析15篇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红色旅游景观下的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设计—以徐州市  安然村淮海战役遗址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旅游案例分析15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旅游案例分析15篇

篇一: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红色旅游景观下的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设计—以徐州市

  安然村淮海战役遗址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采矿废弃地的改造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徐州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的资源开采,给这座工业重地带来了生态挑战,因此本论文将立足于“城市双修”理念并且结合老工业基地徐州进行场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设计。对场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引入到矿坑生态修复的研究中。把历史包袱转化为生态建设的资源优势,学习借鉴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先进的理念以及成功的经验,倾力打造徐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保护革命历史遗址以及自然景观。再修复矿山场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考虑红色文化空间与绿色生态空间的交织关系,将战争记忆,革命精神融入环境设计中。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段打造集红色教育、生态景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时代红色旅游矿坑生态景观。关键词:生态修复;景观重建;矿山废弃地;红色文化1前言1.1研究背景

  随着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在相关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矿山的生态恢复成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矿坑生态修复与景观的建设拉开了改善矿山环境行动的序幕。矿山公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采用生态恢复与景观重现等手段,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对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1中国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在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红色文化旅游市场热度空前提升。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赋予红色文化传承更多的时代意义。因此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也有助于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红色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注重公众的参与和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相较于书本式教学更具有吸引力。进行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的产业转型以及经济的发展。2.项目概况本项目选址在苏北重镇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特别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作为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发生在徐州地区,形成了以淮海战役为重点的系列红色旅游资源。该地区为低矮丘陵地貌,自然地形由河谷、丘陵和低山交错排列组成。地势起伏平缓,落差较小,项目所在地位于徐州东北部鼓楼区大庙镇的安然村,在村后的山坡上留有很多上世纪遗弃的的采石场,还有一些被雨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徐州安然村周围多产白云岩、石英砂岩等,岩石坚硬且开采方便,规划设计可就地取材。图3区位分析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是徐州长期以来的两大标签,鼓楼区是一个开采至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这里有丰厚的煤炭资源,近年来,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围绕矿地融合发展,积极创新思路,坚持“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土地利用、景观打造”

  四位一体,建立了一套徐州特色的采石宕口生态景观治理模式。本项目结合该地红色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城市特色,对该场地的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设计,在生态景观中融入战役红色文化,其深厚的革命精神寄托,对于红色文化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图:场地现状

  图文化资源分析

  3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模式探讨

  3.1国外矿坑生态修复的景观重建设计理念

  国外的矿区废弃地修复与设计历史发展久远,因此对于矿区废弃地修复与景

  观重建的问题认知较早,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会依据不同的矿

  区矿产资源与矿区地理位置进行差异化的设计与修复。从学习国外的采矿废弃地

  治理与修复的成功案例过程中,可以看出采矿废弃地在生态景观重建发展的各个

  阶段,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人们开始关注采矿废弃地的环境问题开始,对其

  进行单纯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到慢慢地倾向于以设计为主导的采矿废弃地景

  观功能化建设;再到注重地域文化、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前提的废弃地综合性开发

  建设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对废弃地的重视程度,专家对于保护矿

  区文化遗址的观念意识较为浓厚,强调场地的自我恢复和改善,在场地和废弃物

  保留和再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矿区景观形态的重塑和创新。

  为了实现采矿废弃地改造后的成功转型,很多规划开发的项目设计开始注入区域

  的历史文化内涵,考虑对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新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

  采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文化创新建设的发展阶段,实现其在整个城市未来发展中

  新的角色扮演。

  3.2国内外矿坑生态修复的景观重建模式探讨

  而国内采矿区废弃地改造的研究和发展一直落后于国外的发达国家,但是随着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废弃地的改造与更新也逐渐变成了城市建设

  的热点话题,近些年也随之出现了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成功实践案例。在查阅

  国内采矿废弃地的相关文献时发现,由于废弃地的历史发展背景和现状条件存在

  差异,矿区在景观重建时会采用不同类型的的更新模式,从生态修复、景观艺术

  塑造、技术手段等多个角度考虑,充分发挥废弃地自身的景观特征。

  3.3借鉴与启示

  现阶段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的修复大多采用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方式,融

  入自然地形与人文环境,形成集景观、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矿山遗址

  由于其开采年代不同,矿产资源各异,以及受到周边环境与地理位置的限制,矿

  山遗址的开采还需进行分析与分类。

  因此打造一条适合徐州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的道路,对于提升徐州矿山

  景观修复行业领域的设计思路和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

  先进的设计理念,探索如何将淮海战役的战争记忆与红色文化融入矿坑生态景观

  修复的研究中,使景观在具有修复性的同时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传达深厚的革

  命精神。如何更好的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利用和开发矿山遗址地的矿山原料,

  有效的保护当地的工业遗址以及资源,通过景观重建规划将采石场由“废地”变为

  “宝地”。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增加城市的历史感和厚

  重感,为后续行业内地区的遗址修复与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4采矿废弃地文化景观再建策略为了打造徐州废弃地矿山生态修复新景观,将城市伤疤转变为城市绿肺,在

篇二: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

  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

  景化体验旅游--瑞金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

  发帖人:toki点击率:1565

  这是绿维创景设计的案例

  2006年4月初,江西省瑞金市旅游局、瑞金市规划局联合发表《瑞金市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设计招标公告》,就瑞金市红色旅游项目,提出策划、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全国招标。

  据后来了解的情况,有三十多家旅游规划机构,参加了该次竞标;经过对各家《项目建议书》的比选,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以情境化打造手法及体验旅游的模式,获得第一名,成为本次中标者。以下就本项目的策划思路,简要归纳,以飨读者。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孕育了"苏区传统"和"红都"精神,至今还保存着叶坪、沙洲坝、云石山等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我们认为,瑞金,作为红色政权的首都,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具有“起点”和“龙头”的地位与作用。

  一.瑞金红色旅游市场――紧抓“公家人”,实施跨区域联动

  瑞金红色旅游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市场:即由全国各国有和非国有单位及机构公费支出的政治学习游团体。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以公费学习为由头,达到学习、游乐、观光,交游的集体组织旅游的目标。这一市场最主要的单位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团行政院校学员、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教师、各类会议培训等等。面对该项公费消费市场,我们认为,必需在项目核心吸引力上下工夫,以红色文物保护为基础,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鲜活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又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性,通过丰富绿色景点、民俗文化景点、游乐性项目等等,形成综合性旅游区概念,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配套。

  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形成大旅游目的地构架,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绿色整合,以此公费支付,游览几个目的地的旅游效果。其中,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二.农耕文化保护区――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绿维创景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产生于广大的偏僻乡村,是瑞金这片土地,滋养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

  了她。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是她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革命旧址周边的保护田园环境和农耕文化。

  绿维创景提出,不仅要保护革命旧址本身,还必须保护革命旧址的环境。因此,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农耕文化保护区”。我们要求,对瑞金的革命旧址,实施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保护,坚决反对在革命旧址的可视范围内,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保护革命旧址的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三.从“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瑞金

  红色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度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容,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可以说,瑞金的红色旅游,是典型的“文物旅游”,没有形成“文化旅游”,更没有开发出“体验旅游”。

  我们认为,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就是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

  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将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让红色旅游活起来,遵从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如革命生活体验参与互动活动、大型场景剧或大型场景歌舞、大型模拟实战表演等),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篇三: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基于红色旅游文化背景下对遵义纪念公园的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1.课题来源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区域。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类,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全市森林覆盖率49%,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遵义是中国著名的酒文化名城,出产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很多名酒。2.课题目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与号召,学习红色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时代需求。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学习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红色旅游是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等历史遗迹与历史风貌保存下来供游客参观,景区规划中缺乏可供公众参与的艺术化设计,游客们只能进行一些较为粗浅的观光行为。新时期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必须与时俱进,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模式和特点进行拓展。“文章的研究目

  1

  的在于将红色文化,遵义本地特色的酒文化与遵义纪念公园改造设计相结合,打破传统固态学习模式,利用公共设计增强红色文化的艺术性与审美性,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突出公共艺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3.课题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的当代,公共设计逐渐成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纽带。红色文化背景下的遵义公园改造设计,不仅可以响应党和国家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同时还能够促进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进程,并与特色酒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公园作为公共性的载体,也是公共公园的核心要素,增强公园艺术设计的开放程度可以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加深参与者对红色文化内涵及当地酒文化的深切感受:利用公园设计凸显红色主题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地域酒文化坐标、形成强烈的文化精神场所,实现公共空间艺术化的设计与表达,由此传递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继承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不断进步,历史事件和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被公共艺术发掘和利用,这种具有纪念性质的精神文化空间设计,是公共空间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公众参与和享用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荆其敏、荆宇辰、张丽安《城市场所空间的认知与设计》中提出:可认知的场所要有可识别性才能被认知。郭戈里在《论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一文中表示:“这些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纪念性公共空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场所精神和情感认知,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及精神的培养。”睢建环在《公共艺术初论》中提出:公共艺术设计以其特有的艺术个性、艺术形态、艺术语言展示公众对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述说,给公众以美的陶治和启迪,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2.国外研究现状对于公共艺术的设计形式而言,国外学者与设计者更加注重互动性公共艺术

  2

  设计与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公共设施及景观小品的设计。法国亦西文化编著的《法国公共艺术》中提出:“丰富的公共艺术可以显现出一个城市政治的活跃与文化艺术创作的生命力。”美国学者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中突出强调了人文主义特色场所的教育意义与学习功能。由此可见,公共艺术作为民众的艺术,需要彰显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使民众能够获得更为切身的体会与感受。纪念性公共艺术的设计只有体现出深刻的社会认同感,才能让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民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使这种开放空间的人文精神得到传承与保护。

  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对红色旅游开发的理论性研究很多,但较少关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就目前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对红色资源说教目的过强,缺少公共艺术设计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红色文化宣传和学习环节缺少情景式体验学习,过多的固化于静态的室内参观,忽视了公共艺术对环境的美化作用。在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对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作用,对于每一个带有历史文化属性的纪念性空间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主要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1.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红色旅游文化对纪念公园设计切入,借助艺术手段加深公众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实现红色文化从传统的学习模式向可参与型的公共模式相转变,并与特色酒文化邢介和。优化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规划当地纪念公园与红色文化设计,不断挖掘和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使纪念公园在满足参与者体验的同时,通过公共艺术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发挥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具有当地茅台酒特色,提升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感染力,充分体现出“红色”主题与精神。2.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2.1文献研究法

  3

  查阅国内外公共设计,红色文化,遵义酒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献、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设计作品,对优秀的观点加以分析整理,为本选题的前期分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2案例分析法

  寻找国内外较为典型的纪念性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对比,获取全面的调研资料与成功经验,总结并借鉴于本选题的研究中。2.3综合归纳法

  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本选题研究重点: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的方法及原则。

  4

篇四: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遵义旅游规划方案,把红色旅游和现代游客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使的原本枯燥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成结合现代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圣地。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之所以获得策划金奖,在于他的思路的独到之处,这就充分反映了现在的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你抄我看,没有直接独特的想法,所以当这样一个出其不意的方案放在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份旅游规划方案震撼到了。

  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根据遵义会议在党史上的三个挽救的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遵义,从此顺利!”并策划了转运体系:娄山关——突破难关,二郎滩——渡过险滩,遵义会议会址——从此顺利,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到遵义交好运,第一站到娄山关突破人生的难关,第二站到二郎滩渡过人生的险滩,难关险滩都攻克了,第三站到会址从此走好运,光走好运还不够,最后得到第四站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巩固好运!这样一来,实现遵义红色旅游与现代游客需求完美对接!让遵义成为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圣地!

  此外,我们还将遵义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因为国家命运在这里发生大转折,从此走向坦途。并要这个定位形成一套产业体系叫作“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遵义新城也从原来其他旅游规划公司定位的“大学城”,被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否定后,从新定位为“中国会展城”,借助茅台酒和遵义会议的影响力,名正言顺打造会展城,会展是旅游的最高端形态,一个产业拉动二十个产业!

  遵义才有两个专科大学,搞什么“大学城”!大学城土地是划拔,不提供就业税收,对城市拉动作用怎么能与会展城相提并论!遵义的灵魂和特色是大学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99%的旅游规划都是平庸之作!”的原因,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看过的旅游规划不下上千,几乎没有一个认真动过脑子的!

  遵义市市长慕德贵及规划局张继勇局长:“与我们合作过的策划、规划大师不少,脸红过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熊大寻的方案,后面我们将请同济大学和中科院,按照熊大寻策划、规划机构的策划、规划来进行规划。”

  2007年6月应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市政府的邀请,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对遵义进行了整体策划,当时,在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进入遵义半年之前,已经分别有美国、香港和北京的三家大型策划规划公司,进驻遵义,并且做了大量的策划、规划报告。我们进去之后慕德贵市长叫他们都停了,等熊大寻策划机构做完城市总体策划之后,再让他们根据我们的策划思路做规划。

  为什么?因为,前面做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城市的指纹。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认为一个城市的定位犹如一个人的指纹,它是最能代表和识别一个城市的核心形象的,而不是找到眼睛、鼻子或嘴就把它当作城市的形象定位,相反是这一切的抽象、整合和升华,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城市百年不变的定位,这就是城市的指纹。

  在考察完遵义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城市形象定位乏力:遵义市拥有“国酒之乡、红色经典”的形象口号,但是这明显不是遵义的指纹,这里有三个道理:

  一是遵义真正的城市指纹是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长征文化的精华,国酒只能居其二,以“国酒之乡”定位明显以轻代重;

  二是“国酒文化”仅限于茅台酒厂和茅台镇,缺乏真正的酒文化内涵,酒文化远远没有做足做透,缺乏吸引人的魅力。加之国酒是用来喝的,用来旅游,缺乏支撑,以现状来看很难成为旅游精品;

  三是现在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定位,只限于用“红色经典,锦绣遵义”来表达,远远没有挖掘出遵义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份量来。

  遵义市的遵义会议会址、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国酒茅台、海龙囤古堡、十丈洞瀑布、万亩竹海等有其一即可称为天下奇观,聚集在一起更可称之为天下大观!

  但遵义市的资源与知名度严重不匹配。目前遵义会议会址一年仅有游客60万人,游客多为区域周边游客,游客到遵义看一眼会址和茅台镇就转身离去,在市里很难停留一天至两天,旅游经济只是初级的门票经济。一流的旅游资源只有三流的旅游知名度和旅游经济效益,名与实的落差是巨大的。

  遵义市的旅游资源及稀缺性人们知之甚少。旅游要作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必须达到GDP的8%以上,但遵义目前的旅游业只占GDP的2%左右,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个问题是:城市空间狭小,城市资产不活第一、城市面积太小,这是遵义能否现代的一个基础问题。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主要是看这个地方的城市建设。如果城市面积小了,城市建设不可能太现代化——因为成本过高,很多人也会觉得没有必要。就以遵义市红花岗区为例,全区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但城区市区面积只有的十分之一。这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所以城市发展缓慢。由于山地城市的限制,城市基础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对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承栽力不强。以现有城市空间来拉动200万城市人口的建设,属“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第二,城市资产不活,目前遵义房地产市场炒铺居多,炒房较少,商铺销售容易,招商难,原因还是在于外来人口不足,城市居民消化能力有限。房地产开发看似热闹,但整体均价仅为1800元/平米左右,这是因为对土地的调控较松,放量较大,地价偏低造成。因为城市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限制,土地经营利益不大,炒作空间较小。所以,温州炒房团和江浙炒房团曾进入过遵义,但未作试水就望而却步。第三个问题是:旅游缺乏整合,红色旅游不火随着安顺和黔东南的先后崛起,地处黔北的遵义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无省会贵阳依赖行政、交通和经济中心的便利,成为贵州旅游的中转地。又无安顺的的先天优势成为首要旅游目的地,成为贵阳的城市配套的假日休闲地也难,因为气候和环境同质化程度较高。人们谈起遵义绝大多数只能想起遵义会议,人们对遵义的认识还仅停留在:遵义=遵义会议,遵义的其他旅游资源的数量及稀缺性人们知之甚少。赤水、茅台和娄山关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在遵义,导致遵义旅游基础单薄。从旅游角度来看,遵义会议名气很大,遵义旅游名气很低,原因就在于此。遵义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知名度严重不匹配。

  另外,遵义有长征文化、生态文化、酒文化和地域文化,品种过多,主次难分,在长征文化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突破口,打开遵义旅游的局面时,四大文化品牌一拥而上,往往造成形象混乱,不知所云,反而吸引不了消费者。因此,遵义旅游要先做减法,后做加法,当主力品牌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之后,再分步推出其他分品牌,保持持续的吸引力,这才是解决之道。

  遵义旅游最需要的是一是整合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概念和主题,既不能只有遵义会议,又不能搞大而全;二是红色旅游要与普通老百姓产生紧密关系,要回答一个问题:别人为什么一定要来?

  红色圣地对公务员和官员有吸引力,但对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的人们,它的吸引力在哪里?需要升华和延伸遵义会议的意义和功能,让遵义与消费者产生紧密关系,非来不可!

  根据上述理念,我们用排除法把原有的一些定位否定了,并找出正确定位来。第一个错误的定位是“国酒之乡”茅台酒是很响亮的品牌,但用它作为城市形象问题会有很多问题:一是企业产品一旦受市场规律影响或自身出问题,就会影响城市品牌;二是酒是用来喝的,用来旅游就成问题了;三是遵义的知名度来自遵义会议,而不是茅台,遵义会议才是遵义的核心形象。第二个错误的定位是“红色经典,绵绣遵义”红色经典,除了遵义还有许多,绵绣遵义,同质化太高,总之这句话可以用在井冈山、韶山、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区,此定位不具备三性第三个错误的定位是“转折之城,转运之城”这一定位应该说还是抓住了遵义的核心,但是,“转折”和“转运”的含义对游客有很大的阻碍,因为好运转坏运也是转折,顺风转逆风也是转折。第四个错误的定位是“转折之城,幸运之旅”“转折之城”不利之处同上,幸运之旅,这有马上变现的意思,按这句话的理解是在旅游遵义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幸运的事,这会造成一个大问题:游客在游玩遵义的一两天中,绝大多数人不会遇到幸运的事,反而难免遇到磕磕碰碰,那么“幸运之旅”就会变成欺诈消费者行为。而“转顺”和“从此转顺”不给你马上变现的感觉,是旅游遵义之后才转顺,因此不会不良反应。第五个错误的定位是“古播州名城,清沙滩文化”遵义的古代历史文化在贵州可数一数二,但最多是省级冠军,放到全国就排不上号了。第六个错误的定位是“绿色遵义,生态家园”这种口号更没有特色可言,这是给城市居民宣传口号,对外无用。

  上述定位都被我们否定了,最后我们给遵义提出了它的城市形象定位: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国运之都,中国会都国运之都,长征之都

  为什么这样定位?因为遵义只有定位于“国运之都,转顺之城”才是真正的城市指纹所在。遵义会议的真正意义集中体现在《党史》所高度概括的“三个挽救”上“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大转折,而是改变了中国的国运。中国自1840年开始国运急剧衰退,进入了历史的最低谷,如此一直延续到近一百年后的1935年遵义会议,从此中国国远开始大转折,从最低谷走出,打开了局面,直到今天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盛世,再次走向历史的高峰。这一切的转折点,就在遵义会议。所以说,遵义是名副其实的“国运之都,转顺之城”。

  在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遵义不能简单地定位于“转运之都”,因为好运转坏运也是转运,这会让人在旅游遵义时产生顾忌。也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幸运之都”,这太娱乐化,会损害遵义厚重的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形象,并且会把我党拔乱反正、扭转乾坤的伟力扭曲为“幸运”,所以,只能用“国运之都”来概括,既有大气魄,并且也能吸引人来沾沾国运。而“转顺”比“转运”更直接、更有吸引力,并且没有负面的歧义。更准确的表达了旅游遵义能给人带来好运势的意图。

  另外,把遵义会议提升为“国家之会”、“国运之会”,并且“娄山关战役”可归纳为“突破难关”,“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渡过险滩”,“突破乌江”和“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拔开乌云见赤日”之“拔云见日”的转顺之词,以“国运之都”为先导,倡导借国运兴企运、借国运兴家运、借国运兴己运、借国运兴财运的理念,通过“旅游遵义,人生大利;遵义开会,事业大顺”的消费观念诱使游客和会客到遵义来,将遵义打造为一个“中国会都”吸引人们来这里开会,振兴会议经济,因为会议经济是旅游经济的高级形态,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依托遵义作为山水园林城市、避暑之都的优势,以及遵义会议的巨大影响力,把遵义打造成为“国运之都,中国会都”,形成“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的旅游及会议经济生态链。

  根据遵义的城市定位,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为其量身定做了旅游定位:

  旅游遵义,从此顺利连泰山近来都把“五岳之首,中华之魂”的定位改成了“登泰山,保平安”,可见祈福文化对人的吸引力之大。在遵义,我们结合遵义会议打造“转顺文化——红运文化——红色传奇文化旅游体系:”,遵义老城背依龙山面向凤凰山,中间是湘江,有”龙凤呈祥(湘)”的转顺之意,与“遇难呈祥”是同意,足以说明遵义是一个转顺之城。邓小平也是在遵义会议从受排挤压制,转为走上了党的重要领导岗位,并且邓小平于1958年11月二到遵义,并于20年后领导了中国第二次大转折——改革开发,遵义可谓是“两代伟人崛起处,百年中国转折点”,再次证明遵义是中国的“国运之城,转顺之城”在《新华网》的文章报道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遵义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邓小平政治生命中的一次重大转机,是邓小平革命生涯中的一个新开端。遵义会议期间,邓小平被正式选举为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在后来谈到这次会议时指出:“遵义会议纠正了机会主义路线,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政治领袖,把党引上了正确的道路。”邓小平在我们党最危难的关头,坚决拥护毛泽东主政,纠正机会主

  义路线,为把我们党引向正确道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遵义会议在邓小平的政治生命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邓小平重新回到党中央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协助中央领导开展工作。从此,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开始了他后来更为光辉的战斗历程。

  为此,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为遵义制定了红运文化体系转顺文化——红运文化——红色传奇文化旅游体系,以此支撑“旅游遵义,从此顺利”的形象定位。中国自古有“手气转顺”、“运势转顺”、“仕途转顺”、“诸事转顺”等说法,将“娄山关战役”可归纳为“突破难关”,“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渡过险滩”,“突破乌江”和“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拔开乌云见赤日”之“拔云见日”的转顺之词。以“国运之都”为先导,倡导借国运兴企运、借国运兴家运、借国运兴己运、借国运兴财运的“转顺”理念,将红色旅游产品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转顺体系,不到娄山关,你的人生就突破不了难关,不到赤水河,你的人生就渡不过险滩,不到遵义会议会址也就不能命运转顺。另外还必须从茅台镇出发,顺着赤水河走廊一直走到赤水市,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条中国最着名的酒文化长廊,中国一半的名酒都出产在这个长廊:茅台、董酒、习酒、郎酒、珍酒、泸州老窖、小糊涂仙等等,因为这是一条酒的长廊,所以就有了“长长久久”的意思,我们就告诉游客,你不仅要把命运转顺了,还要来这里走一趟,这样才能红运长久!据此,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再开发“红运当头”的红军帽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民间普遍流传的“红军菩萨”玉雕旅游纪念品,以此将红色旅游与人们发生紧密关系,促成红色旅游的空前大发展,以此创造红色旅游的“遵义模式”。为什么要这样定位?根据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做旅游和经营城市的经验,现代旅游和城市营销,已从产品营销的诉求经历了质量、功能诉求到情感、价值诉求的转变。大众旅游最初就是为了游览壮丽的山河和名胜古迹,在经过一直持续的观光游之后进入了由体验、休闲为主题所构成的全新旅游时代。体验自然,享受生活,放松心情,将是未来旅游

  消费的主流。所以旅游城市通过营销想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无限风光和人文景致,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满足游客情感价值方面的需求或欲望。与游客的需求或欲望对接,进行相应的情感诉求,才能维系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对接与沟通。

  比如女性在旅游中首先看重的要素是浪漫,因此诉求浪漫的旅游目的地都会成为女性游客的首选,因为它们使

  女性游客从感观和心理上能体验到一种浪漫,达到女性所注重的情感诉求。男性注重的是新奇,诉求新奇的景区自然

  红火起来。而不管男女老少,都无一例外对命运最为关心,因此“转顺文化——红运文化——红色传奇文化旅游体

  系:”就有了广大的市场。

  西南铝总经理赵世庆说:“去年西南铝召开‘十一五’规划工作会,最初考虑在遵义或赤水举办,后来却放在

  了重庆的统景,因为我们看中‘一统美景’的寓义,遵义是一定要去的,但要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和转折阶段。”

  一个会议地址的选择,必须讨个好口彩,这是许多老总和政府官员普遍想法。众多会议竞相选在重庆,大多数

  人是看好重庆“双重喜庆”的好彩头。

  所以,“旅游遵义,从此顺利”,不仅是遵义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城市指纹的最佳概括,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

  煸动性,并且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堪称绝妙!

  这个“从此顺利”怎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呢?我们是这样来一一对应的:

  转顺文化——红运文化——红色传奇文化旅游体系:

  娄山关——赤水河——遵义会议会址——茅台镇至赤水市(酒文化长廊)(国运山)(国运河)(国运之都)(国运长久)突破难关——渡过险滩——从此顺利——红运长久让娄山关、乌江、赤水成为继遵义会议会址之后的必游景点,形成转顺体系,引导游客这样一个旅游观念:不走到位,运势不顺。让世人尽知遵义是国运之城,娄山关是国运之山,赤水河是国运之河,赤水自古是一条运河,堪称“红运之河”,通过转顺旅游体系,将“贵阳—遵义—仁怀—赤水—泸州”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成功打通盘活。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线”的品牌。原来游客到了遵义看完遵义会议会址,立即就离开遵义,一天都留不住。现在不同了,我们的“转顺文化”体系一推出,你必须把所有主要景点玩完,才能离开遵义。你再也不是直奔遵义会议会址,而是要听我们的安排了。因为我们的宣传资料、导游和旅游社会告诉你,你要先游娄山关,要先突破人生的难关,然后去渡赤水河,渡过人生的险滩,之后才能去遵义会议会址,因为,突破难关、渡过险滩后,人生才能转运,从此顺利。是不是游完遵义会议会址就可以走了?不行!因为只是命运转顺,长不长久也很重要,所以最后还得去走一趟茅台和赤水的中国酒文化长廊。如此一来,游客必须待个三四天,这样经济效益就会翻几倍!开发“红运当头”的红军帽旅游纪念品酒文化长廊——红运长久从茅台镇沿赤水河至习酒厂公路护栏上,设酒品牌长廊,将遵义及贵州、四川当地酒品牌通过大型酒瓶模型,一直排列在赤水河岸边,形成世界最长的品牌长廊。与世界上最长的石刻龙建筑群体、美酒河摩崖石刻一起构成一首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对应我们设计的“红运长久”、“长长久久”的转顺旅游体系,吸引恋人和结婚族到此旅游,以祈求好运、讨个好彩头

  赤水——红运河——运长廊——长酒文化—久除了上述的主力产品策划外,我们还发现遵义有一个景点很有意思,他就是他山。遵义余庆县松烟镇蒲村有一座山名叫“他山”——四川巡抚钱邦艺在《他山记》里写道“宇内山石之奇,无过川黔楚粤,而蒲村为最也”,他山以奇石荟萃而闻名,但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讲其知名度远不足为道,怎么策划呢?我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概念就可以把这个景点炒作起来,奇石荟萃的他山刚好对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寓意他山的奇石可以与玉石相媲美,这样不仅把这个“他山”在哪里?这个千古之谜也解开了,更厉害的是还能把它的石头炒作起来,文人雅士来之,必花数百元带“他山之石”回去留念,以备他日能攻玉,这个旅游产品不得了!(遵义市四套班子听取熊大寻对遵义的总体策划汇报,策划方案获得一致通过,并且得到高度评价,市政府领导宣布:随后中科院和同济大学将按照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的总体策划方案进行遵义城市规划。)

篇五: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物质和精神资源其中物质资源包括遗址大井及茨坪革命旧居群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洞黄洋界哨口等场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等事迹井冈山时期伟人事迹红军战士抗敌故事等精神资源指的是爱国精神具体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井冈山红色旅游探析

  作者:赵楚一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例,阐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及目的,介绍了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和大众型旅游产品组合,分析了井冈山旅游者类型及受教育的有效性,得出了结论。认为,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井冈山当地选择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忽视了深度特色主题旅游的开发,限制了教育的有效性。而红色资源一旦选择发展大众旅游就会走向背离“红色”的道路,红色与旅游是有矛盾的。红色的资源提供的仍然是享乐型的旅游设施,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红色旅游中的“红色”淡化,使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目的并未很好得到实现。因而,增强红色旅游的红色教育有效性值得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井冈山;红色资源;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大众化旅游

  一、引言

  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后,红色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研究大多集中为: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旅游文化及其精神、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等。本文将探讨红色旅游教育的有效性,由于江西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首创者与积极行动者,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本文选取井冈山景区作为案例地。

  二、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的一致性

  根据《纲要》内容,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和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学习、参观的旅游活动。其目的主要表现在爱国教育、保护开发文化遗产、带动老区发展、培育新型旅游业。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教育是红色旅游“红”色的具体体现,教育性在红色旅游中的实现有赖于红色旅游资源。“红色资源”包含精神和物质两层,核心是精神资源,是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的目的之一是致富老区,决定了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是较优选择,而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教育性的本质要求是否存在冲突?研究表示,大众旅游的快速饱和给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带来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其规划目标对社会效应的关注度不高,较少考虑到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对教育性的强调往往是学者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愿望,但是旅游企业往往忽略了受教育功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综上而言,红色旅游教育与“红色”难以分割,但是发展模式是否能够满足这种对教育性的本质要求?本文希望通过对井冈山个案的研究,来探讨这一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通过查阅相关规划及期刊收集资料,实地调研中对游客、当地旅游业餐饮及纪念品市场从业者进行访谈,同时对当地旅游产品以及游客行为、商品经营者的营销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调研选取客服中心、大井等游客量较大且资源相对集中的景点作为主要调研地。访谈来自北京、广东、陕西、香港等地共53名游客,职业涵盖了机关事业职工、企业员工、专家学者等,年龄从20岁至80岁不等。同时访谈景区农家乐老板5名,城区餐馆老板2名,主题餐厅服务员1名,纪念品摊点摊主8名,高级纪念品店主1名,城区宾馆老板1名,星级酒店服务员2名,景区工作人员2名。

  四、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状况

  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革命旧址遗址。从2001年起,井冈山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1.6%。到2007年止,旅游年接待人数达306.1万人次。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物质和精神资源,其中物质资源包括遗址(大井及茨坪革命旧居群、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洞、黄洋界哨口等)、场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等)、事迹(井冈山时期伟人事迹、红军战士抗敌故事等),精神资源指的是爱国精神,具体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五、井冈山大众型旅游产品组合

  井冈山旅游业占GDP比重大,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大。当地利用自身优势,开发红色资源,整合成较成熟的大众型红色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景区产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其中旅游吸引物包括旅游景观、旅游项目,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专门设施及基础设施。

  1、旅游景区吸引物

  旅游资源构成了景区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井冈山现有较多红色旅游资源,但没有打造品牌景点,不同景点开发程度相近,使得游客停留时间短、浏览内容相似。线路将各个资源、景点连结在一起,当地设计了“寻根之旅”等10多条旅游线路,但这些线路雷同严重,且无法进行深入的体验活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包括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等人工设施。景区附近餐厅以农家乐为主,均提供红米饭、红军菜等红色菜品,餐厅内部贴有毛主席画像或摆放毛主席雕塑。但现有红色餐饮菜品种类单调,菜品本身没有长效的吸引力,经营者忽略对红色餐饮历史文化的挖掘,红色主题餐厅宣传力度不强。

  带有红色特征的住宿设施均可以被认为是红色住宿。井冈山住宿设施,多为标准化的住宿,暂时没有红色主题酒店,对当地住宿经营者而言,他们并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红色文化并没有附加于井冈山的住宿设施。

  景区设置了8条行车路线,配备观光大巴。但大巴行驶路线并未完全按照宣传册的线路行驶,加之旺季游客人数众多,观光大巴供不应求,过长等待时间严重破坏游客体验,同时,观光大巴仅承载连接景点的功能,并未承担教育作用。而景区内部的步行道可以使游客切身体会到红军当年的艰辛,但开放对象少、知名度低、安全保障低。

  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包含了纪念品商店、摄影店等。在井冈山风景区景点门口分布有不同数量的纪念品摊点。纪念品摊点的商店数量虽多但质量较差,不具特色。现阶段纪念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再宣扬的是红军精神,而被附加于与当地原真文化不合的另类文化。

  3、旅游服务

  景区产品结构还包括导游、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导游对于游客体验非常重要,一名湖北的游客称“我以前知道贺子珍,通过导游讲解极大丰富了我对她的了解,我听完她讲的这些再去景区感触就很深”,另一名天津的团友称“我们体验不深,导游大多在讲笑话”。井冈山红色旅游市场存在较多野导,较多导游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服务水平难以达到专业化标准,使游客无法通过红色旅游达到受教育目的。

  六、井冈山旅游者类型及教育的有效性

  井冈山现提供的是大众型旅游产品,并未发掘深层次“红色”教育内涵,直接影响到游客对红色旅游的体验。研究指出,红色旅游市场基本依托国内游客,以公费旅游为主体,观光为主。结合井冈山实际情况,本人将当地红色旅游游客分为三类,分别探讨各类型游客通过红色旅游受教育现状。

  1、主题体验型团队游客

  红色主题体验旅游是党校干部、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该类活动时间跨度长且全程不得脱团自行行动,具有高度的强制性。旅游内容包括“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唱红色歌谣、听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革命传统教育、看红色经典歌舞晚会”。该类游客目的明确,希望通过体验红军艰苦生活,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一位来自广州的企业董事长称:“这一行下来,我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建立了感情基础。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会在日后增强员工执行力,同时他们通过学习红军革命精神,了解当年红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点又增强员工面对未来不确定因素能力。”在黄洋界挑粮小道的终点处,一名刚刚走完全程的北京干部称:“这一路感觉很累,觉得红军太不容易,坚持胜利的精神作用非常大。”游客通过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红色主题旅游,感受红军的艰苦生活环境,可以达到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

  2、大众型团队

  大众型团队游客多抱有“看一看”的想法。以干部、军人、国企职工和学生为主,多为公费,其游览线路被旅行社控制,接受市场化旅游产品。

  这一类型游客对享受和娱乐的体验需求强烈,更看重快捷、舒适、美味等。一位42岁的河北国家机关干部称“在井冈山就该吃红军餐,可以加深我对红色旅游的体验”,福建团友对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看法是“井冈山纪念品除了革命类纪念品,其他的跟国内景区没差别,而革命类纪念品跟其他红色景区也没有差别”,河南信阳团友认为“红色主题酒店,体验下可以,住的话太艰苦了”。现阶段大众型团队游客游览线路固定,游客通过尝试红色餐饮等内容对红军生活有初步的体验,但受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对艰苦的红色体验游更多的是好奇心理,事实上更倾向选择愉悦舒适的游览内容。

  3、散客

  散客市场不稳定因素大,游客保持高度自由性,体验受个体因素影响大,其旅游目的多样化。在访谈的散客中,专程来井冈山接受教育的游客并不多,来自香港的闫女士称“深圳到井冈山的列车时刻很方便就选择了这里,我们没有红色情结,对革命类旅游也不感兴趣,主要过来散心”,广州自驾车游客说“自己已经来了很多次井冈山,这次陪老婆来,在市区随便找了家农家菜馆,老婆说挺好吃的,但是她说革命景点没什么意思”。总体来看,散客对井冈山红色文化认同并不强烈,相应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也使散客旅游体验受到很大影响。

  现阶段井冈山旅游市场以大众型团队游客为主,以享乐为目的。教育有效性低,一方面与旅游者自身的原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旅游开发模式有关。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井冈山当地选择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忽视深度特色主题旅游的开发,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报告缺乏对社会文化的关注,导致井冈山发展较成熟的旅游路线均针对大众型团队游客,这种模式不利于教育有效性。

  七、淡化的“红”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国家、政府开发红色资源初衷是希望对受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感情,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现阶段井冈山开发经营者通过原址重现、场景再现、影像展示等形式将红色资源整合打包成红色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具备大众旅游的4个典型特征,即目标市场是大众游客,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重复性与可操作性较强,且廉价、便利、安全、舒适。从景区旅游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井冈山大众团队游客占有率高,相应的配套设施完善。旅游线路以及景点参观流程相似,景区旅游专门设施标准化程度高,如红色餐饮普及化,住宿设施大众化,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服务无特色,规模化生产。

  这种大众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导致旅游产品组合在多方面限制了游客接受教育。大众旅游开发经营者对红色资源的核心—红色精神的内涵挖掘力度小,仅仅是简单开发红色资源的物质层面,游客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以参观为主,无法深层次体验红军生活,不能达到深度受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舒适、便捷的设施更容易被游客接受,大众游客本身的自我享乐又反作用影响到旅游产品,致使那些对游客更易有教育意义的深度体验红色旅游产品生存空间狭小,仅仅对有效游客开放。在这一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红色旅游开始变质。

  以此形成的井冈山大众化旅游产品,并没有让游客对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精神有深入体会,提供的仍然是享乐型的旅游设施。受教育大众与游客是同一主体,因而游客被附加的受教育目的与在井冈山大众旅游中获得的享乐体验相背离。发展红色旅游最初的目的与井冈山大众旅游的现状相互矛盾。

  管理者最初希望发挥“红色”的教育意义,但现状是只达到了红的表面、设施等,游客在大众化旅游的游览过程无法得到深刻的教育。所以红色旅游的“红色文化”在井冈山大众旅游的现状下淡化了。

  八、结论

  国家发展红色旅游主要有两层目的。第一层是振兴革命老区经济,我国红色旅游以发展大众旅游为主。国内各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佐证了大众旅游对当地经济的直接影响,大众旅游提升革命老区就业率,吸引大量游客在当地消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二层目的是发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精神,也就是通过旅游活动发扬“红色”的内涵,达到让游客受教育的目的。红色旅游最重要的是红色资源,在物质与精神两层中,红色资源核心是精神资源,它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相比于其他旅游资源,红色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政治教育性,因而教育是红色旅游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和作用。教育性是红色旅游“红”色的具体体现,表现为“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井冈山当地选择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忽视了深度特色主题旅游的开发,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报告在确定旅游发展指标时,忽略了对红色旅游“红”的本质的挖掘,更多是在追求高速度、高增长、高收入,缺乏对社会文化的关注。

  景区大众化旅游现状限制了教育有效性。景区以普通大众为目标市场,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消费得起的旅游产品,较少考虑到精神层面。表现在旅游景点开发不深入,对革命历史意义的揭示、说明不够充分,缺少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旅游项目,难以真正起到教育意义。旅游配套产品中,红色餐饮与红色纪念品已经形成了规模化效益,走红色步行线路、穿红军服、唱红歌等红色体验产品可以更好塑造红色旅游主题,但大众游客市场很少有机会接触可以体验艰苦环境达到更好受教育目的的旅游产品。景区相应配套旅游设施并没有让游客体会到红色的真正艰苦的体验,仍是享乐型旅游设施。

  大众旅游产品多方面限制了游客接受教育的程度,游客几乎不能从红色旅游中得到深度教育。大众旅游的盛行对应结果是大众型团队游客占据市场主流,主题体验型团队游客及散客市场占有率低。可以接受更好教育体验的主题体验型旅游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其面对市场面非常窄,大多数游客无法购买。对当地旅游影响最大的大众团队游客,追求舒适的“红色旅游”,并不能从旅游中很好地理解红色教育意义。

  红色旅游中“红色”的教育目的与大众化旅游之间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从以上分析可得知,一方面,景区一旦选择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就只能淡化红色,规模化旅游发展会阻碍游客深度学习受教育。另一方面振兴革命老区需要发展经济,这又必须选择大众化旅游发展。二者存在矛盾,且矛盾不可调和。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言,发展大众旅游并不是保护遗产、宣扬文化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彬彬.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以上海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5-37.

  [2]李宗尧.论“红色旅游”功能的多样性[J].山东省农业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2(4)6667.

  [3]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

  [4]郭晓平.“红色资源”的主体是精神[J].中华魂,2005(2).

  [5]于洪贤,李友华,柴方营.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6]钟国华.井冈山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

  [7]任宁,廖月兰,叶茜倩.大众旅游与选择性旅游概念辨析及运用[J].经济地理,2006(12)18.

  【作者简介】

  赵楚一(1989-)女,汉族,湖北红安人,任职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初级职称,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篇六: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红色旅游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乡村振兴下实行红色旅游存在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描述了红色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探究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策略,结合多方面内容进行生动的实践,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经济

  引言:在1990-1999年阶段,红色旅游实行起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不断的加强对红色旅游行业的关注,它是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革命老区,促进各地的发展,对革命老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红色旅游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到革命事迹,有利于带动人们的爱国情怀,进行爱国教育,展现中国的文化。

  一、红色旅游发展的模式

  1.原始型的发展模式

  原始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借助当地发展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旅游项目进行旅游地带的开发,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开放的形式,让游客自由浏览,了解活动的内容,这样的模式是通过红色的旅游产品搭建而成的,用设施营造红色记忆的氛围,开展旅游的目的是让游客能够了解历史文化,不断传承红色的认知,培养爱国情怀,促进红色思想道德的培养,运用这种发展模式,很多时候分布在密集的地区,这里会存在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比如可以利用革命人员居住的场所以及革命时遗留下来的实际场地,这种模式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于周围的经济起到带动发展的作用,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不断继承红色教育内容。

  1.互动型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与游客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它能够通过实际情况满足游客的要求,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目前发展的网络以及一些科学技术,带领游客可以真实的体验历史发生时的状况,让时间搁置的历史重新活跃起来,通过游客们的思维想象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感,让游客们产生兴趣,对于红色的精神不断进行探究,形成了爱国层面教育内容的创新方式。举个例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通过AR技术VR技术对红色资源制作成为图片形式,结合历史事件制作视频,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三者进行结合,将历史发生时的情况重新展现出来,突出红色文化的意义。这种模式可以促进游客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的继承红色精神,让大家可以积极参与进来[1]。

  (三)混合的发展模式

  利用混合式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于整体的资源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有规律的整理,再经过传统和体验互动模式形成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型的红色旅游内容,另外针对红色旅游项目的类型,不断添加内容,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在旅游地点不但能够观赏到传统的观光类旅游项目,而且能够体会到新兴技术的结合,实现红色旅游项目混合型模式,体现出的是高水平的创新创造能力,需要对各项资源掌握,并且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规划。对于红色旅游产品涉及到的多个方面,带动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发展,促进了游客探究的动力。

  二、红色旅游发展的作用

  (一)提高村民经济,帮助贫困人员

  红色旅游实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很多方面的优势,它能够带领地域性的发展,很好的带动产业的转变形式,促进当地经济不断稳定发展。它属于新型的旅游模式,带动游客的消费观念,激发游客的兴趣,对于各地的旅游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综合调查中显示,观察2010年的半年情况,参与到红色旅游产品的人数达到了大约3亿人次,获得的收入约为20亿元。根据各大旅游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参与进来的主要人员多为80后及年龄更小的人群,许多农村人民看到

  了红色资源发展前景,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乡村进行改造,让游客能够体会到更高品质的旅游环境,增强他们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体验,不断增强旅游区域的接待能力,通过红色旅游产生了许多岗位,让乡村人民能够获得机会,实现稳定收入。

  (二)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开展红色旅游项目能够探究出乡村的文化特征,深刻体会乡村内在含义,各个农村地区的精神汇聚成了乡村文化。因此乡村人民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实现农村红色旅游稳定发展,对于农村红色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带领人们学习革命的传统,也能激发更多的游客的兴趣,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含义,同时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让农民能够获得稳定收入,带动旅游产业繁荣,实现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另外如果想要乡村在发展中弘扬乡村风范,可以采取开展文化节等活动,这样可以带动人们去学习乡村的红色文化等,丰富他们的认知,建立积极向上的乡村形象[2]。

  1.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的红色旅游地区,大多数建立在革命老区区域内,或者属于农村相对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处于的位置难以寻找,在这些地区进行旅游建设需要的建设规模具有局限性,因为水平较低,因此拥有的基本设施不健全。通过对农村实行红色旅游发展,带给农村地区一个有利的发展机会,通过农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本地区,从而增加收入,获得资金可以在多方面渠道,带动了红色资源开发,促进了设施的发展,为乡村人民营造高水平的生活条件。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红色教育宣传,提升红色旅游知名度

  红色文化属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宣传红色教育体系的重要介质,学习红色教育应该重视乡村文化,适当减弱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视,采取创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红色培训课程选用精品,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微课堂问答形式的演讲,针对实际的情况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人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得到教育内容,培

  养红色精神。目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是目前用于传播的重要方式,如果想要在农村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就需要将工作着重放在宣传这个方面,借助网络媒介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红色旅游的意义和影响,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发展。通常人们获得信息的地点可以在地铁的广告中或者休闲场所的广播、以及居家电视等方式,分析游客市场的形式,目前很多人都会采取自行驾车的方式,由于日常工作的原因只能选择在周末旅游,因此通过就近原则可以将周围的乡村进行红色旅游扩展。另外红色故事扩展范围相对广泛,可以选择具有特点的风景地区开展具有红色经典意义的活动,带动红色旅游地区发展。比如组织大家来听关于红色文化的主题演讲,并实行比赛,带动大家的积极性。

  (二)健全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实现红色旅游项目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但是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较慢,相关政府部门会对红色旅游项目进行拨款支持,因此乡村也可以通过宣传得到多方面的投资支持,从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达到发展的资金需求,可依据企业的制度组织村民入股,号召相关人员投入资金申请股份,可以挑选企业实行资金投入,结合企业的发展带动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大多数游客愿意参加红色旅游项目,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旅游中可以受到红色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学习红色文化,同时能够浏览乡村独特的人文环境,由于很多游客是从城市中来,因此他们对于旅游的环境卫生相对有较高的标准,这就需要红色旅游文化开展的农村地区不断检查当地的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给游客更满意的服务。为了方便游客出行,可以建立旅游专线,相关地点设置路牌进行指示,对于主干道路进行修整。另外,随着目前网络的发展,农村也要注重对于网络的建设,实行标准水平的医疗,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对于当地的餐饮管理实行高标准,反复进行检查,选用绿色原材料,检查厨房卫生,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修改。另外对于价格要符合目前发展的情况,严禁出现胡乱要价的问题[3]。

  (三)注重品牌建设

  针对于农村的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的特产建立产业联盟形式,鼓励相关人员主动进行加盟,相关领导人员通过开展活动等增强乡村人民对于品牌的认知,实现

  乡村的共同发展,对于传统的手工艺配方的内容,选择适应时代发展的进行保留,结合当代发展的重要情况,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合理注册商标,实现连锁品牌运营。在实物产品制作中要充分保障保质期的问题,结合当地乡村情况,将运输问题处理引进先进的技术,确保游客游玩过程中能够吃得好,还可以通过打包等形式带给更多人民,这样有利于宣传品牌,让旅游产品得到有效的营销,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对于外在包装进行设计,在价格方面进行深度考量,做到物美价廉。结合相关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产量,着重对产品进行宣传,多与当地政府沟通,促进旅游产品的发展。通过借助红色文化的相关展品带领大家参加摄影比赛,并实行奖励制度,这样可以让更多游客有兴趣参加活动;可以号召各个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有利于相关单位在红色旅游地区进行组团游览,带动了游客的参与性。针对于选择自行驾车的游客,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加油卡优惠等活动,使红色旅游品牌得到有效宣传[4]。

  (四)对绿色农业进行细化

  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结合乡村自身情况,对农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产品的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针对于农村的果蔬花卉保障质量水平,让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在生产加工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监督管理,邀请专业的销售顾问,力争让高质量的农产品走向更广泛的市场,与此同时,依据相关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市场上进行合理宣传,多多调研市场情况,从而不断改进对于农业生产的问题,保障质量的同时,节约相关经费,有效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当地的文化氛围以及风土人情,建设富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对设计的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带领人们体会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氛围,结合时代发展的创意元素,实现当地特色的稳定发展。实行红色旅游项目的同时,注重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定期组织对农村生态文明内容的教育,增强他们对于农业资源的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方向指引,做好道路两旁的绿化,多种植树木,对于田野里的秸秆实行环保措施,对生产的果蔬等以绿色概念为主,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农村红色旅游项目的发展与乡村稳定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五)科学规划,提升旅游特色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如果想在农村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就是要相关地区结合自身情况,注重对于乡村的合理规划。首先,应该按照政府的科学指导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实行严格遵守,调查农村当地的资源分布,了解红色文化内容,将二者进行整理,采用一致的布局。采用科学方案,依据目前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指导方向,依据自身特点制定方案,划分类别,对于村庄的特点实现放大,一些农村乡村环境水平比较低下,会有布局混乱的现象,因此应该加强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整个建设做到统一和谐。随着目前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设,红色旅游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农村需要建立好自己的农村特点,不断探索文化内涵,在广泛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有序发展。充分发掘民族特色,利用本土的文化,主要发展红色文化进行产品的生产,实现农村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结合红色文化,不断对红色资源进行发展和创新,由于目前游客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不断严格,更多人喜欢丰富的形式,可以针对于乡村突出特点制作一些纪念品,对于当地有名气的地点可以在保留原始基础上进行新建,这样能够对于游客有更大的吸引力。总之,农村地区对于红色文化要进行不断探究,结合当代发展实行创新设计,比如可以利用红色故事带动游客进行收集并制作成图书的形式,依据潮流发展以及年轻人的喜好,可以在衣服上设计红色文化相关内容,设计刻着红色事迹的手机壳等[5]。

  (六)完善管理制度

  农村旅游的红色发展和相关组织建设的管理层面息息相关。针对于目前建设的农家乐等基础场地,可以建立农家乐的经营协会以及监督管理协会,另外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人员自行组织一个协会,让他们可以定期对于农村人民的想法进行收集,让人民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针对于这些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协调部门,对于各个组织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划分,有利于对农村红色旅游项目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农村建立农家乐以及旅游住所,严格按照经营的标准程度,不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农村在红色旅游方面实现标准发展。另外农村红色旅游离不开政府的指引和支持,尤其是资金方面,需要政府的鼓励,发展的具体方向需要政府政策作为基础,针对农村红色旅游发

  展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重要意义,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农民的观点,坚持做到人民的利益为主,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加强执行力度,对具体的责任进行细致划分,组织团队意识。增强执行人员处理事务的责任感,鼓励农民进行积极发展,农村红色旅游促进了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实现农村红色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结论:红色旅游发展方式是适应当代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它带动了游客们参与消费的动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带领,在农村旅游实行红色发展概念,应该对农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对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建设,以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宗旨,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鱼心慧,张曼,原志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以咸阳市肖何庙村为例[J].旅游纵览,2022(02):73-75.

  [2]陈金定.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红色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

  [J].

  旅

  游

  与

  摄

  影

  ,2021(22):43-44.

  [3]罗利玉.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

  [J].

  社

  会

  科

  学

  家

  ,2021(07):46-50.

  [4]陈艳华,陈丽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红色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

  2

篇七: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旅游swot分析案例

  (一)井冈山红色旅游的优势井冈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景观的数量较多,该地加起来有100多处革命遗址,且大都保存较为完好,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单位的有21处,有“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一美誉。同时其不同的旅游景点分布地点也较为分散,而不是高度集中,更能提高旅游时长和二次旅游。它还拥有优美的生态资源,使之成为红绿相间的旅游资源,形成独特的画卷,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二)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劣势一方面,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展示手段相对落后,文物的展示主要是实物展示内容,没有游客的视角,游客的参与性活动较少,以静态观光为主,这使得其缺乏新颖感,对大多数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旅游者不具吸引力[2];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发展的红色旅游热潮,景区存在着吃、住、买等多方面的问题,缺乏综合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缺乏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三)井冈山红色旅游的机会近些年来,中央财政部对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便利,在财政支持上也是毫不吝啬。目前,中央已经将红色

  旅游发展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其在2016年就给予了红色旅游15.47亿元的财政支持。其中包括“红色旅游工作经费”“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优扶事业单位补助资金”三个方面,从红色旅游的具体规划实施,人员培训,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展览,烈士纪念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等多个方面支持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为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是红色旅游项目发展的重要契机。

  (四)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威胁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不断恶化[3]。国内部分较早开发红色旅游的景区如韶山、延安、大凉山、西柏坡等,同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产生同质化竞争,分散了一定的客源,井冈山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得不到突显。同时,红色旅游热潮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其本身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市场波动明显,旅游周期主要集中在纪念日前后。如今,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营销越来越受到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视,成为了决定其市场占额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区将其纳入景区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文化和品牌的连接,更能唤醒民众心中的爱国情感,激活红色文化的活力,进一步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发展。

篇八: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景化体验旅游--瑞金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

  发帖人:toki点击率:1565

  这是绿维创景设计的案例

  2006年4月初,江西省瑞金市旅游局、瑞金市规划局联合发表《瑞金市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设计招标公告》,就瑞金市红色旅游项目,提出策划、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全国招标。

  据后来了解的情况,有三十多家旅游规划机构,参加了该次竞标;经过对各家《项目建议书》的比选,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以情境化打造手法及体验旅游的模式,获得第一名,成为本次中标者。以下就本项目的策划思路,简要归纳,以飨读者。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孕育了"苏区传统"和"红都"精神,至今还保存着叶坪、沙洲坝、云石山等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我们认为,瑞金,作为红色政权的首都,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具有“起点”和“龙头”的地位与作用。

  一.瑞金红色旅游市场――紧抓“公家人”,实施跨区域联动

  瑞金红色旅游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市场:即由全国各国有和非国有单位及机构公费支出的政治学习游团体。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以公费学习为由头,达到学习、游乐、观光,交游的集体组织旅游的目标。这一市场最主要的单位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团行政院校学员、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教师、各类会议培训等等。面对该项公费消费市场,我们认为,必需在项目核心吸引力上下工夫,以红色文物保护为基础,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鲜活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又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性,通过丰富绿色景点、民俗文化景点、游乐性项目等等,形成综合性旅游区概念,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配套。

  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形成大旅游目的地构架,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绿色整合,以此公费支付,游览几个目的地的旅游效果。其中,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二.农耕文化保护区――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绿维创景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产生于广大的偏僻乡村,是瑞金这片土地,滋养了她。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是她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革命旧址周边的保护田园环境和农耕文化。

  绿维创景提出,不仅要保护革命旧址本身,还必须保护革命旧址的环境。因此,一个

  新的概念诞生了――“农耕文化保护区”。我们要求,对瑞金的革命旧址,实施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保护,坚决反对在革命旧址的可视范围内,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保护革命旧址的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三.从“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

  瑞金红色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度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容,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可以说,瑞金的红色旅游,是典型的“文物旅游”,没有形成“文化旅游”,更没有开发出“体验旅游”。

  我们认为,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就是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

  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将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让红色旅游活起来,遵从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如革命生活体验参与互动活动、大型场景剧或大型场景歌舞、大型模拟实战表演等),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基于此一理念,我们将沙洲坝旅游区,定位为“红色中国旅游区”,整个旅游区,以30年代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标语、景观、招幌牌匾、衣作、枪炮等等为装饰,恢复红色意境,打造红色环境,形成红色氛围,形成红色生活,达到红色体验的效果。

  1、红军村――红色原生态情境体验村项目:(1)红军训练场:大型土草坪军事训练场,设点兵台,设部分军训设施,

  游客在此可以体验打靶、刺刀、掷手榴弹等军事项目;也可作为省内大中学生的军训基地。(2)警卫营:为一民居改造的红军营房;(3)司令部:由大地图,指挥所通讯、会议室等构成,有五次反围剿的展示;(4)红军学校:由标语、黑板报、壁报、简陋课桌等构成,有红军课程表;(5)红军食堂:长板凳、长桌子、标语等构成,有红军食谱;(6)军民鱼水池:将某池塘改建为鱼池,池中放养大量红色鲤鱼。寓民为水、军为鱼、军民鱼水一家亲之意,游客可购买鱼食喂鱼和观鱼。(7)宗祠大戏台:新建或搬迁一家大型宗祠,仿古,为客家文化陈列及客家参加支持红军的展览,有文艺表演;(8)炮兵营:安排老式大炮、小炮、土炮等展示,有关于中国炮兵的寻根展览;有可以操作的现代高射炮等参与性游乐;(9)兵工厂、武器库及靶场:为红军武器库陈列,土兵工厂陈列、设中国武器史陈列展;靶场为实弹、小口径、箭、激光等;(10)阵地:由壕沟、碉堡、断墙、地道等共同构成,为野战游戏场;(11)医院:为红军医院恢复,设野战医院游戏;(12)红军兵工厂:恢复红军武器制造军工厂,通过铸模、木刻等工艺,游客可参与旧式手枪、步枪、手榴弹、土雷等的DIY制作,并可作为纪念品留念。(13)苏区红军生活体验基地(党政机关干部

  吃苦教育培训基地):客源以党政机关干部为主,其他普通游客也可参加。游客在此基地可参加短期苏区红军生活体验项目,恢复苏区红军生活方式,以粗茶淡饭、自耕自织、农活、旧址前或旧址内的纺线体验、军训、帮老乡收割庄稼为主,意在培养党政机关干部的艰苦奋斗和廉政为民精神,(14)若干民居:利用现有四分之一的民居作为民俗文化展示和茶坊、小吃、商铺等小型游乐场所。(15)水车:在池塘边放置小水车等情趣化小品。(16)中央工农戏剧社和工农红军学校俱乐部:积极争取文化部和宣传部拨款,仿照原物比例和建筑形式,修建中央工农戏剧社和工农红军学校俱乐部。以古樟树、竹林、绿地等自然环境为背景,演出红色原生态歌舞和红色戏剧。

  红色环境打造:景区内不修建围墙,而采取利用现有的民居外墙、村内水系改造和小段的仿夯土墙或植物绿篱形成景区的自然封闭系统。通过村外集中修建居民房置换村内现有的民房,并适当进行建筑里面改造和修复,恢复美丽的乡村原生态,形成田园美景。在围墙及房壁上刷写革命标语和革命宣传画。修建以革命领袖和红军为题材的雕塑。

  当一天红军、过一天苏区生活。设红小鬼哨卡,坐畜力车,使用革命语言,使用红军路条,用红军钱币,用红军小号和敲钟来报时,穿红军装,扮演成各种革命角色,经历红色革命情景,并可以将这段难忘之旅拍摄下来制作成光盘留念,以强化记忆。全部居民及服务人员穿着红军装及中式旧服装。

  2、“长征出发地”徒步行军体验游――跟随红军去长征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红军一方面主力和中央机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被党史学家称为“长征第一山”。云石山“长征出发地”行军体验游项目针对大众旅游市场,开展徒步长征体验旅游。通过这种体验型旅游产品,使游客能够触摸那段荡气回肠的风云历史,感悟共和国创立者们的伟大信仰、不懈追求和高尚情操,并从中受到深刻的革命教育。要求每一个参加的人,必需穿红军军装、戴斗笠、穿草鞋和绑腿、背步枪机枪,推独轮车等;游客在“行军”途中谁也不能掉队,前面的队伍负责举旗、做路标记号等,后面的队伍负责涂毁路标记号和迷惑追兵等,另由一队游客扮演白军队伍在后面负责追击堵截等,“红军”队员掉队就会有被“俘虏”或“枪毙”的危险(取消资格);打造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纪念馆,作为一个参观景点;以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为起点,打造“红军长征出发广场”,建设誓师亭、送别碑等纪念建筑;改造樟树村为红军战士反围剿战争主题公园村;改造空心村为“红色苏维埃原生态农村”;沿途设置由老乡表演的《十送红军》等情景剧,制造长征出发的气氛;沿途播放《十送红军》、飞机轰炸、枪炮声等背景音乐,创造革命红色听觉气氛;将红军和长征题材的雕塑、流传于民间的红军时代的器物等引入本游线沿路,让游客可以触摸历史,给其带来强烈的触觉冲击;沿途都是身穿灰布军装、头戴红五星的红军战士,大街小巷都刷满“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给农民”、“要当兵,当红军”等标语;在终点(云石山)模拟红军会师;举办长征徒步体验旅游摄影比赛和DV拍摄比赛。

  四.引入国家行政学院分院,打造公务员培训基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一大批部委办,是今天中国各个部位机构的诞生地。因此,中央各部委到瑞金寻根,找到了国家行政发展的源流,形成了中国行政机构发展的历史展览。

  可以说,共和国发源于瑞金,中央部委发源于瑞金,公务员的基础来自瑞金。因此,绿维创景提出,瑞金应该设立行政博览馆,建设全国性的公务员培训基地,让每一位公务员到瑞金来寻根,来了解历史,来接受革命圣地的熏陶。为此,我们建议,与国家行政学院或中央党校合作办学,成立瑞金分院。充分利用自己不可替代的宝贵革命历史资源,以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国家管理体制变迁与沿革为主干课程,以体验式、研讨式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短期培训和专题研究为主要班次,把中心建设成为配合中央级和省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安排、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激发党员干部燃烧革命激情的“加油站”。基于此,绿维创景规划了“红色博览与培训区”,设计了红色会议中心,根据地大酒店,公务员培训中心,共和国行政博览区,共和国广场等等项目。

  五.红绿古三结合――打造特色休闲漂流绵江河是瑞金城市的灵气聚集,是贯穿于瑞金的文化和景观的核心轴线。因此,打造从叶坪――城区滨河公园――烈士陵园――纪念馆的整条水上游线,成为瑞金旅游整合红色与绿色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把叶坪的大量游客,直接导入绵江河休闲漂流,形成全新的游憩方式,提升游客的游乐兴趣,实现延长滞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的效果。游览方式采取游客乘坐竹阀,由叶坪顺流而下,可选择漂流其中的一段,在瑞金大桥上岸游览瑞金城市景观,也可返回完成全程漂流,全程都由导游陪同,介绍河流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发展、意义等,在重要节点处可停船上岸。整个漂流,以红色旅游景点为起点和终点,中间充满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形成红色、绿色、古色的和谐统一,打造独具魅力的休闲旅游项目。比如:漂流中点――心愿村,就是一个经典的绿色民俗原生态游乐:新院村,是绵江河漂流中间的一个小村落,我们将其改名为“心愿村”,借800年老樟树祈福,结合鸬鹚捕鱼陪漂,成为极具风情的特色项目。具体设计要求:以乡土建筑为主,餐饮和乡村接待为内容,主要提供游客午餐、休闲品茗、游泳、农家娱乐等等项目。(1)神树祈福:800年古樟,利用树前老屋设小祭司坛,开展祭祀树神,系红布条许愿等祈福活动,(2)乡村化的码头:紧邻神树,同时作为鸬鹚陪漂的起漂点和鸬鹚捕鱼表演活动的固定场所。鸬鹚在渔民指挥下表演了“节目”。(3)农家民俗体验:米酒、竹编、烤鱼;(4)原生态的赣南民居:改造为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点。

  六.经验总结:红色旅游整合模式

  1、红色与政治(公费旅游)联姻红色旅游,应该用足政治优势、做足文化文章、实现经济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种单位都有政治需求,包括党政军机关及企业集团,每逢党的重大活动,就要到附近的红色旅游点去。

  2、红色向质朴(乡村旅游)回归乡村旅游的休闲性是很多城市居民向往的感觉,让孩子体会乡村的味道也是很多城市父母的愿望。老区的乡村比起商业化的城市郊区型乡村来说,更具有原汁原味的滋味。红色旅游区一般都弥漫着浓浓的乡村风情和独特的红色魅力。瑞金的苏维埃政权从本质上讲是工农政权,扎根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从农村肥沃的土壤中汲取丰厚的养料。红色向质朴的乡村旅游回归不仅顺应了旅游发展的时尚潮流,而且突出了瑞金红色旅游的特色和魅力。3、红色与绿色(生态旅游)相映以绵江河民俗生态漂游项目为例,绵江河是瑞金城市的灵气聚集,是贯穿于瑞金的文化和景观的核心轴线。因此,打造从叶坪――城区滨河公园――烈士陵园――纪念馆的整条水上游线,成为瑞金旅游整合红色与绿色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把叶坪的大量游客,直接导入绵江河休闲漂流,形成全新的游憩方式,提升游客的游乐兴趣,实现延长滞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的效果。

  4、红色与城乡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实际上是城市的一部分。它要和街区、城市相结合,就要跟街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结合,即“景城一体化”。而且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服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城市建设和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更在于能为贫困人口创造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的机会和条件,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5、红色与时尚(自驾车)结盟自驾车运动是近期国内兴起的一项有挑战性的时尚运动,自驾车的车主多为城市中高收入者,向往田野,向往自由,是一群有爱心和不畏艰苦的性情中人,自驾车到老区去,不仅有风景,也收获了给予的快乐,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自驾车旅游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仍然是一个特种旅游的范畴,它的市场群体更多的是一些喜爱探险、崇尚自然的人。而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所处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原始的未开发状态,很少受到外来者的“干扰”,这种气氛正契合了自驾车旅游者寻求僻静和开拓新旅游点的心理。

  6、红色与红色联合(区域合作)瑞金红色旅游的发展,应该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红色的整合,红色与绿色整合,红色与彩色的整合,实现多目的地旅游效果。如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建立联合营销的协议书,通过有效的奖励手段,形成捆绑销售的巨大收益。

篇九: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阐述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入手,对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进行了分析。

  标签: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一、传统村镇聚落保护

  传统村镇聚落通常是指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当地特点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城镇和村庄。传统村镇聚落的有效保护能够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以下以徽州村镇聚落保护为样本,从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现状、传统村镇保护策略等方面出发,对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进行了分析。

  1.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现状

  我国是历史大国因此拥有者诸多传统村镇聚落,因此我国的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一直在我国得以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传统村镇聚落中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都被划为了保护区并且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但是这些工作的长期进行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并且如何在长期保护过程中保持村镇聚落的传统风貌则是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的最重要内容。例如徽州是宋代兴起的重要城镇并且为浙江省最早的传统村镇聚落之一,并且徽州也是唐末两浙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发源于徽州的徽商在明清时期称雄中国商界长达500余年并且有着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美名,因此徽文化也成为了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但是徽州传统的建筑与青年人的居住观、审美观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徽州许多传统村镇聚落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居住环境并且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则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投入。因此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则需要研究一整套合宜的对策。

  2.传统村镇保护策略

  (1)法规的有效制定

  在徽州的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能为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提供合理的法律依据。例如在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一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规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对相应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消防设施、土地管理及遗产的保存修复做出合理的规定并且更加明确的出台相应的保护程序和保护政策,从而促进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2)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

  上文已经叙述过徽州传统村镇聚落存在着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传统村镇聚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则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大力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更好地调整聚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并且合理地减少核心保护区内的居民建筑和居住人口与此同时优化居民结构并且拆除一些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从而更好地恢复传统建筑和风貌的本来面貌。除此之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则需要对基础设计的建设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如对传统村镇聚落的排水、燃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在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保这些基础设施与徽州的传统和历史环境能够协调一致,从而有效避免视觉污染的出现和对徽州历史风貌的损害。

  (3)保护资金的有效筹集

  任何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筹集工作的有效支持,在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中也不例外。由于徽州自身是历史上的商业发达地区。因此在传统村镇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渠道对保护资金进行筹集。除此之外,在保护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传统村镇保护基金的有效设立更好地鼓励社会团体、政府、相关机构、个人对徽州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进行合理的资助,从而促进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的有效保护。

  (4)鼓励公众参与的有效参与

  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工作人员在这一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徽州当地居民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其更好地了解到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促使徽州当地居民更好地认识到正确的保护措施并且有效避免错误的、破坏性的保护措施的出现。从而促进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红色旅游景观是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我国光荣传统的重要旅游景点,因此红色旅游景观的合理规划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以歌乐山红色旅游景观为案例,从红色旅游景观的原则、前提等方面出发,對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进行了分析。

  1.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原则

  在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划原则。由于重庆歌乐山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保持规划的谨慎性。例如对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持在当地的庄严、肃穆气氛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而不能单纯的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产值增加,而应是当更好地传播红色旅游景观所体现的革命意义和革命价值。

  2.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前提

  红色旅游景观的规划同样也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有效支持。由于红色旅游景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可以注重政府专项资金的有效筹措并且在对红色精神、革命价值进行有效宣传的前提下促进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基金的有效设立和运营。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因此工作人员在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案例的有效结合与分析,从而促进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辛田;盛正发.红色旅游发展的再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9,1(2):53-55

  [2]刘寿礼.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研究[J].求实.2004,3(7):29-31

篇十: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摘要:红色革命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形式,主要是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它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组织接待并开展缅怀学习为主体的景观形式。本文以“红色文化”作为景观文化内涵,结合景观设计学理论,以甘肃华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设计实例,采用景观情感表达的设计手法论述红色文化理念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化景观;甘肃华池南梁红色经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景观设计;景观规划;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努力下,短短几年时间,红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到2007年,红色旅游市场已经达到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17亿元的规模。红色旅游成为我国新兴专项旅游产品中极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

  红色景区的旅游发展,对景区的景观环境要求逐渐增高,使得红色文化景观设计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红色景区景观设计多以博物馆式的单一的展陈方式为主。这种单一的、重复式的展陈方式不能充分的表达出红色景区的文化内涵、而且容易造成游客的审美疲劳。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方式方法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以甘肃省华池县南梁红色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例,如何既能够准确的表达历史,又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红色文化景观设计的关键。

  红色旅游景区的景观设计必须充分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合理运用红色元素符号,使革命历史事件故事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讲述故事的同事又能反应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使游客在游览观景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红色革命文化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红色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既要在强调景观观赏性的同时,对革命历史故事以及革命事迹的历史意义进行正确的传达。如何将人文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注入景观中也是红色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1.1挖掘内涵,突出主题

  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应当在对规划区革命历史的深刻挖掘的基础上,提炼景区的核心文化主题和思想内涵,通过核心主题的整体控制,引领并把握规划方案创作方向。南梁景区建设以“两点一存”为核心思想,通过景点建设表现南梁作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出发点、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1.2提炼符号,营造氛围

  印象中的革命符号能唤起人们对革命年代心灵深处的回忆和感动,通过规划对象革命内涵和意义以及相关事迹的查阅分析,提炼出具有印象感和心灵共识的符号和元素。在景区整体景观设计中贯穿革命符号的运用,从而营造出革命历史风貌和氛围。

  1.3多元展陈,体验讲诉

  目前大多景区历史的展陈方式是以照片加讲解的方式进行展示,展陈方式单一。旅游产品是以简单的观光纪念性项目为主,缺乏参与性、体验型的项目,不能满足当代多方面游客的旅游需求。景区建设充分发掘景区革命历史故事,采取多样化的展示手法,如多媒体、声光电结合展示、户外景观小品展示等,增加游客参与和体验的内容,形成互动式的游览方式,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1.4尊重本土,融合文化

  景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挖掘具有旅游和景观价值的民俗文化内容,并在充分利用本土地民俗和文化遗产,打造出具有独具地方风情的红色旅游地。

  2红色旅游地文化景观类型研究

  2.1标志性纪念景观

  标志性纪念景观产品是具有标志性震撼力的景观营造手法,突出核心的景观标志性和主题性。成为红色旅游地中位置显要、形象突出的景观,能够反映出旅游地核心主题,并对景区整体空间环境具有辐射和控制作用。融合景区人文思想,成为红色旅游地区域记忆的象征。美国华盛顿纪念碑是典型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以它独具魅力的震撼视觉效果成为了华盛顿的地标之一,也成为旅游者对华盛顿的重要印象。

  2.2叙事性纪念景观

  叙事性纪念景观产品是通过景观的叙事性设计方法,将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故事巧妙的融入旅游景点场景中,重视场所意义和情感体验,引发游客对历史时间革命意义的思考。

  通过这种交融的体验,将规划主体与场所精神的合并。将旅游地的规划主题构思,文化脉络,本土特色等通过叙事性的景观手法展现出来,效增强观赏者的场所感、新鲜感、体验感、思索感。尔普林设计的罗斯福纪念园就是一种典型的带有“叙事性”的手法,通过叙事手法将罗斯福的生平故事展现给游客,引发人们对伟人的缅怀。

  2.3本土文化型景观

  红色旅游地的规划应将红色革命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注重挖掘本土文化的在景观营造和游客体验中的作用。旅游地的建筑风格及环境风貌都应遵循本土特色,使红色旅游地不脱离本土历史文化内涵而孤立存在。本土文化景观带给游客最具当地特色体验感,丰富了红色旅游景区景观特色和产品类型。

  2.4生态休闲型景观

  旅游地规划要适当增加具有生态修复和休闲娱乐功能的景观,这部分景观在考虑基地生态格局的大前提下进行布置,通过对基地生态系统的分析,找到适合本土生态系统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在满足旅游地生态功能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休闲娱乐项目,达到生态、文化、休闲共生的目的。

  2.5旅游服务型景观

  旅游服务型景观是指即具有旅游服务功能又具有景观价值的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是指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过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产生一种精神的心理效应,从而触动旅客情感。红色旅游地的旅游服务设施在具有相应服务功能的同事要考虑景观效果,达到与旅游地整体景观效果统一的基本要求。

  图1华盛顿纪念碑图2罗斯福纪念公园

  3案例研究:甘肃华池红色经典景区详细规划[根据《华池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关内容整理。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与风景区规划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王彬汕;项目成员:岳超、关莹莹、秦芳、罗丽等。]

  3.1概况

  华池县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西北红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长征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华池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甘肃和陕西边界地区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的陕甘边苏区中心根据地;由南梁扩展而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陕西边区和陕北),是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因遭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破坏而损失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1935年10月后,这块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共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梁红色革命文化景区位于华池县东南部的南梁镇境内,距离华池县城约

  50公里。处于两山之间。区内有荔园堡河南北贯穿,山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南梁红色土地革命文化景区相关的文化主要包括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和荔园堡古城历史文化。

  3.2标志性纪念景观

  3.2.1“两点一存”主题文化广场

  “两点一存”主题文化广场以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为主题,表现南梁革命根据地作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出发点、以及硕果仅存的红军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广场铺装以1934年我国革命根据地版图为图案,直观地展现南梁革命根据地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此相配合,在广场西部设置“两点一存”主题雕塑。广场为大型节事、观看表演等项目提供活动场地,也将成为南梁景区的标志性景观。

篇十一: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P>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例

  于晓淦

  【摘要】BasicresearchandlocalcharacteristicresourceanalysisofrodtourismareawerefirstlydonebythediscussionoftheaimfordevelopingRedTourismfromtheaspectsofconcept,status,significanceanddevelopment,throughwhichredhistoryandcultureofJinzhaiweredisplayed.Secondly,redrevolutionspirit,patriotismandtraditionaleducationwereintegratedindifferentthemepartsbytakingredandnationaldefenseandrevolutionarytraditioneducationasmainthread.Bytheanalysisofthisproject,thekeyproblemsandexperiencesofdesigninganddevelopingredtourismareaweresummarized.%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对红色旅游景区首先进行基础性研究和特色资源挖掘,充分展现金寨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和国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巧妙地将红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融入不同主题的分区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41)013

  【总页数】3页(P5798-5800)

  【关键词】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规划设计;金寨

  【作者】于晓淦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1.4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全国各地都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最新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目前我国共有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200多个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其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金寨县,继承革命传统,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旅游潜力,对促进第三产业的腾飞和地区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1前期研究1.1项目概况规划项目名称为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项目规划要充分彰显金寨的红色文化地域特征,体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要体现时代特点,秉承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型和节能环保的理念,体现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感受军营氛围,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国防教育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500h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00hm2。1.2基地现状基地位于新县城南缘,介于新老县城之间。以环城路与新县城相隔。距离老县城梅山镇约10min车程。基地为狭长沟壑丘陵地带,山峦连绵起伏,整个地势北低南高。基地周边山体绿化层次丰富,主要植被以灌木和小乔木为主,覆盖率高,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整个基地现状水塘较多,雨季可以形成季节性的溪

  流,具备山水空间的感觉。基地内部共有异地重建的7处红军遗址建筑,包括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红28军重建旧址、红32师成立旧址、“六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红25和28军会师合编地旧址、金家寨古街一角和红军阁。整体而言,基地地形特点与金寨红军诞生和成长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1.3人文资源(1)金寨是鄂豫皖苏区三大起义中立夏节起义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之一,并先后成立了苏区11支主力红军,其中红二十五军是三支主力红军中最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队伍。光荣的革命历史孕育了金寨10万革命烈士和59位共和国将军,为红色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嘹亮号角。金寨县的革命历史产生了许多红军时期的歌曲、舞蹈等文艺资源和故事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歌曲《八月桂花香》、《送哥当红军》、《红军歌》、《红军到金寨》及《穷人歌》等,传唱大江南北。1931年,金家寨剧团及苏区各地宣传队自编自演革命内容的新戏,如《送郎当红军》、《红军打商城》等。另外,金寨籍作家将光慈和姚雪垠、藏克家等外籍作家也在金寨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在战斗岁月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动人的革命故事及传说。(2)金寨的红色遗址丰富,有立夏节起义旧址、红32师成立旧址、红33师成立旧址、红25和红28军会师合编地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列宁小学旧址、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红28军重建旧址、中共鄂豫皖边区委员会驻地旧址、《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旧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王明故居等。基地内现阶段已经重建7处红色遗址。(3)地方民居和风土人情是金寨红军诞生和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就金寨的革命旧址而言,都带有浓郁的皖西民居特色。山区往往有一姓数代同住一院,只有一个

  前后门,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群。另外,金寨处于三省交界,融合了三省的文化与民间艺术,包括各种形式的民间小调、民间音乐、民间歌舞和曲艺。同时,金寨传统的岁时节令、生产生活习俗、礼仪习俗也具有浓厚的皖西乡土特色,例如金寨的立夏节文化、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等。1.4基地综合评价基地本身生态条件优越,山水空间具有良好的造景条件,为基地提供了生态背景;金寨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且质量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本身也是基地的立园之本。但需要明晰的是,大范围的鄂豫皖苏区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都是量多质优,如湖北红安在这方面优势并不比金寨逊色。因此,如何处理好基地与周边类似景区的关系是基地规划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皖西地区传统民居、古镇、民俗等资源特色显著,其本身既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金寨红军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这些地方特色旅游资源,都可以统一在“红色”主题下[2]。2项目规划2.1总体构思以金寨的红色传奇为核心内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训练教育和国防教育等目标,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形成内部设施现代化、外部环境怡人化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规划利用潜在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组织好路网结构和群体空间并与绿地系统渗透交融,构成一个经济合理、美观、基础设施完善的,集观光、休闲、度假、军训、拓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图1)。图1金寨县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总平面2.2规划布局基地以中国及金寨红军历史为主线,根据现有地貌特征,由一轴、两带、三核、七区构成(图2)。①“一轴”,即一条贯穿全区的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轴线;②“两带”,即沿轴线自北向南布局纪念带和体验带;③“三核”,即三大核心主题,“红军颂”、“红军源”和“红军情”贯穿于整个基地;④“七

  区”,即围绕3个核心主题布局红军历史纪念区、金寨红军遗址村、武器公园区、战术模拟区、国防和拓展训练区、战场体验区以及皖西文化体验区。在此基础上,整体平面细分为10个节点,象征革命先烈全心全意为人民和革命奋斗的精神。图2规划结构分析整个区域的空间序列上结合地形叙述红军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功能上主要突出三大核心,即歌颂红军伟大历史的纪念区,展示金寨丰富红色资源的展示区,以及弘扬红色文化的革命和国防教育体验区。配套区围绕3个区展开,形成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国防和革命教育基地。2.3分区设计2.3.1将军广场。位于基地入口的是将军广场。广场以锤头形的铺地和镰刀形的思源池形成红军军旗的形状,象征军民水乳交融,广场通过放射状的建筑、铺地、浮雕墙和绿化寓意着党和国家熠熠生辉,蓬勃发展。围绕镰刀形水面立着59位金寨将军的雕像,点出广场的主题。广场上矗立的6根红星柱源于朱德总司令种的红星杨。红星柱分为3段,象征着红军长征时的3支主力部队。广场西侧为综合服务中心,满足接待的基本需求。2.3.2红军历史纪念区。红军历史纪念区主要以广场、雕塑、小品、植物、灯光等形式讲述红军的发展历史。红军纪念馆为纪念红军历史的展览馆,主要以记事和陈列的方式记载红军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同时设有英雄事迹大讲堂和红军历史研究中心。中心轴线上根据红军历史上重要的3个节点设计了3个重要节点广场,分别为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八一广场”,纪念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的“长征广场”,纪念1937年8月和10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集结广场。3个广场根据地形,通过高差上的变化来体现红军发展的跌宕起伏。3

  个广场分表用3个视觉中心的雕塑来组织,“八一广场”双手捧起的红星代表中国红军的冉冉升起,以方形纪念碑和红旗飘扬的雕塑代表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万里长征路程,集结广场的雕塑代表红军集结号已吹响,改编后的红军踏上了带领人民抗日解放的征途。2.3.3解放广场。解放广场上的核心建筑为革命历史纪念馆,整个建筑利用三角锥形作为元素,通过五角星的形状来组织,广场的中心树立着高耸的军旗,代表党领导广大军民解放了全中国。革命历史纪念馆由数字体验休闲厅、多功能大厅和互动展览厅三大部分组成,馆内通过高科技的数字互动技术,展示解放军的革命历程。互动展览厅通过新闻,音乐、美术、戏剧等空间铭刻时代记忆,多方面再现亦文亦武的革命面貌。数字体验休闲厅则以趣味性极强的虚拟射击、虚拟拍照等互动项目,带大家寻找革命年代的场景。多功能大厅的体验戏剧,融合4D技术巧妙地将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虚实转换和观众互动相结合,给人如梦似真的奇特体验。2.3.4英烈广场。解放广场南边的英烈广场主要以户外景观设计的方式来纪念为国献身的烈士们,围绕着中心水池,两旁矗立着中国36位著名军事家的雕塑,水池的东西两端分别布置了国旗和英烈纪念碑。碑上刻着10408,以此纪念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10408位金寨籍烈士和那些无名英雄们。英烈广场东边的光影广场上,白天云集着大量的参观游览人群,晚上通过光影效果来纪念英雄,宣传英雄事迹和革命历史。高科技的水幕电影手法使用激光的光束,配合整个舞台布置,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和环绕立体的动感效果,再现当年红军的战斗场景、先进的武器战争场面和唯美的金寨风光。2.3.5红军遗址村。红军遗址村结合现有建筑,形成具有明显金寨特征的红军村落,既能反映金寨的红军历史,又能让游客体验到当时红军生活的场景。红军遗址村主要布置的16处遗址建筑和一些新建仿历史建筑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红军村。村中有工商贸易、宣传教育、军工生产、英雄模范、军旅生活等主题建筑及可供游客

  住宿餐饮的红军客栈和红军食堂,真实还原了当年红军生活在百姓家中,坚持革命斗争的艰苦情景与军民情谊。同时根据金寨的红军历史分别设计了军旗广场、反围剿广场、刘邓大军纪念雕塑群和纪念金寨59位将军的桂花树阵、将军诞生地分布广场等,来体现金寨特有的红色文化。2.3.6武器公园。武器公园根据地形布置在山体较为平缓的山谷中,由武器博物馆、武器广场、古代兵器展览区、退役武器展览区、现代化武器展览区和大型武器模型展览区组成。武器博物馆在室内集中展示武器,同时以环绕电影的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武器的发展史。古代兵器展览区以仿制的古代兵器为主,退役武器展览区以武器实物为主,现代化武器展览区则是将模型与实物相结合,大型武器模型展览区则是以等比例的模型陈列为主。2.3.7战术模拟区。战术模拟区通过进行场景模拟,让游客体验红军著名的5种战术,即地道战、地雷战、追击战、诱敌战和麻雀战。通过娱乐形式来串联5种战法的模拟区,让游客深刻理解红军的聪明才智与深刻的战术思想。2.3.8军事和拓展训练营。军事和拓展训练营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培训、拓展培训等爱国主义和军事生活体验活动所设计的区域。该区域能进行一次性容纳5000人的军事培训。训练区主要有室内体训中心、医务楼、军训教学大楼、军事训练场、军训指挥大楼、户外运动区、户外射击场、射击训练楼、拓展训练场、障碍训练场、餐饮综合服务楼、军官营以及士兵营。2.3.9战争体验区。战争体验区通过模拟战场的情形,利用激光枪、碉堡、战壕等手段,让游客实战对抗。该区域主要布置在基地的东南区域,结合山体在山谷中布置碉堡、战壕、障碍等设施。整个体验区分成3个不同的战区,每个战区根据地形布置,难易程度不同。2.3.10皖西文化体验园。皖西文化体验园布置在基地的西北角,以皖西民居为特

  征,打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服务区,满足旅客的休闲住宿和民俗文化体验的需要。3结语金寨国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红色为主题、旅游为主导。作为旅游产品的红色旅游景区,旅游是载体,红色是内涵[3]。项目打造了“红色山水、绿色传奇”的旅游品牌,使人们通过在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环境中的休闲体验,深刻学习和领会革命传统精神;建立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对革命精神、文化和理想进行传承和发扬,发挥革命优良传统并弘扬其教育指导意义[4-5]。在规划设计中,寓红色文化和精神于基地,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将游人带入红色革命的情境,遵循自然和地域特征进行整体布局,充分延续基地的历史记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扬红色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将基地变成城市文化品牌展示的平台,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红色旅游景区应避免盲目和过度开发。首先应有针对性地挖掘当地特色的红色资源和历史,选择重要人物、地址、事件进行塑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发展和完善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体系。其次,应控制其开发强度,重点结合地方特色和山水环境进行景区建设和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的观念。参考文献[1]周仲伟,唐文,郭睿.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景观规划及设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1(36):40-41.[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范建红,魏成.植根于地域文化的红色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瑞金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念园设计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63-12366.[4]杨宏烈,梁怀强,卢瑜琴.概念模式方略——广州黄埔军校风景旅游区规划新

  论[J].中国园林,2009(18):84-86.[5]江昼,吴小根,沈丽珍.经济欠发达地区红色旅游景点的改造设计研究初探——以安徽来安半塔烈士陵园的改造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0(2):107-108.

篇十二: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P>  新环境下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特点分析

  摘要: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以及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其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社会信息化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环境下,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发展升级,呈现出新特点和新模式。

  关键词:上海、新环境、红色旅游开发、特点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与井冈山、延安、遵义、西柏坡并列的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坐拥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也拥有完善的交通、食宿等旅游相关设施,这些均为上海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在社会信息化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环境下,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相关景点运营也呈现出新特点和新模式。

  1.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1分布广、数量多

  整体上看,上海市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呈放射状由市区向郊区发散。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范围内的红色景点分布最为集中,且拥有众多全国红色经典区,青浦区、浦东新区、松江区等也拥有一定量的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上海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维护。

  1.2反映新时代特征和革命历史并重

  上海目前拥有近60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纪念馆、陈列馆、故居、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有34家上海红色旅游基地,至2020年已增长到40家,另有9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凭借这些红色资源,上海现着力打造两大红色旅游格局,即:依托世博园、陆家嘴地区等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具有时代特征的浦东片区;依托革命遗迹、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反映上海革命历史和发展成就的浦西片区。[1]

  1.3区域优势和政策支持

  上海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水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使其具有鲜明的区域优势,吸引着全世界各国游客,旅游市场广阔。2018年起,上海市旅游局正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上海发展红色旅游三年实施方案》,从如何将红色旅游资源转换为红色旅游基地、如何更好开发受市场欢迎的红色旅游产品、如何建设好相关从业人员队伍等多方面入手,推动沪上红色旅游更好发展。[2]这也反映出如今政府部门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相关的政策支持也有利于推动上海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4部门联合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让人们铭记历史、铭记先辈们为了国家发展的艰苦奋斗,还可以让人们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新环境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特点和新模式

  2.1更丰富的数字化活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环境下,上海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凭借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开展了诸如线上VR展览、“云端”展览、直播活动等丰富的数字化活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红色文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特色形式之一是VR展览。例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2020年“七一”前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100周年,推出了《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与此同时,《星火初燃》的VR全景展也同线下展览同步展出。VR线上展有着一般的线上展览不具有的强大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参观者还可戴上VR眼镜,在展览页面中调节合适的参数,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沉浸感和体验感[3];特色之二是“5G”直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博物馆纪念日推出了一场新颖的5G+VR“云直播“,在中国移动“移动云VR”的支持下,实时生成具备超清画质的VR视频、360度全景画面,1:1还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实景。为迎接建党九十九周年,上海市博物馆协会、上海联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还联合推出了“红色起点再出发,初心使命永不忘”红色场馆系列直播活动。此次活动借助“5G”的先进技术,依托互联网等的数字化平台,让全国人民回到了建党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并牢记我们的初心使命,并带着它不断向前。

  2.2更紧密的跨领域、跨区域合作

  上海许多红色旅游景点选择与其他领域合作或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合作,共同宣传红色文化。代表性合作案例之一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同春秋航空合作联合举办了“春华秋实——四史教育飞上蓝天”主题活动。他们将原本在展馆中的展览以及讲解搬上了蓝天。飞机的行李舱和椅背上是讲述革命文物故事的红色海报。飞机起飞后,广播里响起的是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金牌讲解员为乘客们讲述的《共产党宣言》;案例之二是上海红色场馆同上海高校合作。在建党九十九周年之际,上海的许多大中小学生投身于红色文化传播的志愿服务中,在上海的红色场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革命文化、传递志愿精神,为上海红色文化的传承续写新的篇章。在第一批上海高校同红色场馆单位共建共享的名单中包含诸如上海交通大学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同济大学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政法学院与陈云纪念馆等。这些结对校馆将在实现校馆资源互助共享、共建立德树人新平台、拓展“四史”学习教育新模式、创新开展党史研究宣传、打造展示传播新领域等方面深度合作。[4]案例之三是馆际之间的相互合作。例如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在2020年6月3日同一大、四大纪念馆开展了馆际交流。并陆续通过合作共建,围绕留学生和“四史”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览和活动。

  3.结语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关注也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上海的红色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旅游景点不断增加,景点建设不断完善,展览形式不断丰富,在新环境下日益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中萍.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5(05):125.

篇十三: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P>  案例分析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作者:苏建新来源:《中华民居·学术版》2014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阐述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入手,对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一、传统村镇聚落保护

  传统村镇聚落通常是指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当地特点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城镇和村庄。传统村镇聚落的有效保护能够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以下以徽州村镇聚落保护为样本,从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现状、传统村镇保护策略等方面出发,对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进行了分析。

  1.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现状

  我国是历史大国因此拥有者诸多传统村镇聚落,因此我国的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一直在我国得以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传统村镇聚落中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都被划为了保护区并且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但是这些工作的长期进行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并且如何在长期保护过程中保持村镇聚落的传统风貌则是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的最重要内容。例如徽州是宋代兴起的重要城镇并且为浙江省最早的传统村镇聚落之一,并且徽州也是唐末两浙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发源于徽州的徽商在明清时期称雄中国商界长达500余年并且有着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美名,因此徽文化也成为了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但是徽州传统的建筑与青年人的居住观、审美观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徽州许多传统村镇聚落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居住环境并且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则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投入。因此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则需要研究一整套合宜的对策。

  2.传统村镇保护策略

  (1)法规的有效制定

  在徽州的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能为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提供合理的法律依据。例如在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一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规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对相应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消防设施、土地管理及遗产的保存修复做出合理的规定并且更加明确的出台相应的保护程序和保护政策,从而促进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2)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

  上文已经叙述过徽州传统村镇聚落存在着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传统村镇聚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则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大力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更好地调整聚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并且合理地减少核心保护区内的居民建筑和居住人口与此同时优化居民结构并且拆除一些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从而更好地恢复传统建筑和风貌的本来面貌。除此之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则需要对基础设计的建设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如对传统村镇聚落的排水、燃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在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保这些基础设施与徽州的传统和历史环境能够协调一致,从而有效避免视觉污染的出现和对徽州历史风貌的损害。

  (3)保护资金的有效筹集

  任何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筹集工作的有效支持,在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中也不例外。由于徽州自身是历史上的商业发达地区。因此在传统村镇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渠道对保护资金进行筹集。除此之外,在保护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传统村镇保护基金的有效设立更好地鼓励社会团体、政府、相关机构、个人对徽州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进行合理的资助,从而促进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的有效保护。

  (4)鼓励公众参与的有效参与

  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徽州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工作人员在这一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徽州当地居民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其更好地了解到传统村镇聚落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促使徽州当地居民更好地认识到正确的保护措施并且有效避免错误的、破坏性的保护措施的出现。从而促进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

  红色旅游景观是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我国光荣传统的重要旅游景点,因此红色旅游景观的合理规划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以歌乐山红色旅游景观为案例,从红色旅游景观的原则、前提等方面出发,對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进行了分析。

  1.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原则

  在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划原则。由于重庆歌乐山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保持规划的谨慎性。例如对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持在当地的庄严、肃穆气氛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而不能单纯的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产值增加,而应是当更好地传播红色旅游景观所体现的革命意义和革命价值。

  2.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前提

  红色旅游景观的规划同样也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有效支持。由于红色旅游景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可以注重政府专项资金的有效筹措并且在对红色精神、革命价值进行有效宣传的前提下促进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基金的有效设立和运营。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工作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因此工作人员在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案例的有效结合与分析,从而促进传统村镇聚落保护和红色旅游景观规划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辛田;盛正发.红色旅游发展的再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9,1(2):53-55

  [2]刘寿礼.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研究[J].求实.2004,3(7):2931

篇十四: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P>  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策划方案

  红色旅游产品是巨大的消费类别,它涉及到了娱乐、休闲、度假、观光、探险等等除了人们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的活动。同时红色旅游产品也具有围绕红色旅游产品六要素构成的多产业结合的特点。从广义上讲的红色旅游产品整合营销的主体可以是大到国家小到某个地域(如四川省绵阳地区),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红色旅游产品整合营销需要整合的资源是几乎函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红色旅游产品六要素及相关旅游市场要素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从红色旅游产品整合营销中的红色旅游产品品牌角度结合多个实战案例围绕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整合营销系统进行初步的探索并与业内同行进行交流。在现代营销理念当中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可以说是营销的核心和灵魂,红色旅游产品品牌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全面简洁的向消费者传递本身所代表的独特形象和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吸引力。红色旅游产品品牌是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既是某种标志、符号又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每个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背后都有一种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支撑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形象和理念,但同时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又必须超越这种红色旅游产品或服务,而相对独立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品牌整合营销在国际上都有许多成功先例。香港每过几年就推出一个主题,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红色旅游产品者。从2001年开始直到2003年香港

  的红色旅游产品主题是“动感之都,就是香港”,展示出一个充满机会和活力,东西方文化汇聚的都市形象,既树立了自己的红色旅游产品形象,又张扬了城市个性。红色旅游产品是一种预消费红色旅游产品,消费者不能象传统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的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的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的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红色旅游产品地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红色旅游产品者所认知,从而产生红色旅游产品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国外红色旅游产品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红色旅游产品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形象”使红色旅游产品者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红色旅游产品者前往。因此如何塑造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和形象并向消费者充分有效的传播成为目前红色旅游产品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将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系统(TBIMC)归纳为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塑造、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包装、红色旅游产品品牌传播三个步骤:一、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塑造1、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市场分析是我们塑造一个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第一个步骤,方法是通过对客源地旅游市场状况、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为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定位做准备。2.定位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定位是塑造红色旅游产品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在旅游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定位方法提炼出特定红色旅游产品目的地的主题定位。主要的定位方法有如下几种:1)比附定位法:比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区的旅游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2)心理逆向定位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旅游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旅游市场。3)狭缝旅游市场定位狭缝旅游市场定位是红色旅游产品景区(点)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而利用被其他红色旅游产品景区(点)遗忘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市场

  角落来塑造自己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的旅游市场形象。比如我们在《绵阳市2004-2007年营销策划方案》将原有四川娱乐城改造为童话乐园,就是将旅游市场定位在儿童旅游市场,并以独特的童话主题公园的形式推出旅游市场。4)变换旅游市场定位变换旅游市场定位是一种不确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变化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易变的旅游市场而言的。旅游市场发生变化,景区(点)的特色定位就要随之改变。5)差异、共生定位法-永州案例分析:山水桂林,风情永州由于桂林与永州区位紧邻,因此,永州红色旅游产品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和桂林的山水主题定位有不同特色的区别和互补互动。永州与广西龙头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桂林毗邻,同属桂北红色旅游产品经济区,桂北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副两中心"即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永州市为副中心;桂林红色旅游产品以山水甲天下,永州红色旅游产品则以风情而卓越,两者可突出各自红色旅游产品特色,形成各自区域红色旅游产品环线,又优势互补,相连成网,如此方能共同构筑起桂北红色旅游产品的大系统。桂林和永州红色旅游产品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明显,桂林红色旅游产品的独特资源是自然山水,桂林是中国美丽山水的代名词,漓江,阳朔引起的是感悟自然山水,闲适心情的心理诉求,给游客以视觉感观和心灵沉静的满足。而永州则相反,她必须紧紧依托自身的不同于桂林

  的资源要素特点来做文章。这就必然要强调风情这个关键的主题,立足风情这个基本点。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永州红色旅游产品最独特的资源是风情,其中,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树一枝: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比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是桂林的民族风情所不能比拟的。永州的城市更具人文内涵,先进的的现代工业,悠远深厚的古人类文化,独特的壶形城市线条,鲜活的市民歌艺文化,典雅的赏石文化,奇特的棺材文化层层叠加,纷繁交错,形成龙城独特的城市风情,游客在永州可尽享桂林所不能完全提供的人文互动的心智体验。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永州将以其更侧重于人文要素和现代要素整合来和桂林形成互补和竞争。其竞争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互补性的竞争即有利于两个城市的同步发展,也是永州市红色旅游产品发展的必然过程。鉴于桂林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强势影响,永州开拓红色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必须依托于桂林,与桂林共生营销,捆绑销售。只

篇十五: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P>  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在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让人们提高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也起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的作用

  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及其评价——以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

  唐丽萍,冯淑华【摘要】摘要:红色旅游资源目前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去诠释,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它承载着中国社会进程中的一段珍贵历史,具有深刻的文化遗产涵义。因而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的讨论,有利于从历史学和遗产学的角度去挖掘其内涵,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历史性和遗产性,厘清红色旅游的发展思路,促进长期效益的发挥。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并以《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为指导,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构建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并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案例,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旅游研究【年(卷),期】2011(003)002【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日益重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红色旅游逐渐兴盛起来,各地纷纷打出红色旅游来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文化遗产便成为各界争相研究的焦点,而且其保护和开发也受到国家的重视。2004年《七省市红色旅游郑州宣言》拉开了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同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并做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具体规划。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也受到人们的关

  注。特别是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开展,从2006年的第一个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望(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日”举办开始,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被提上了日程。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所谓红色旅游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和建设活动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革命历史遗存及社会文化现象[1]。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物,是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保护和开发受到国家的特别重视。国内对红色旅游资源研究的角度主要有:立足于经济视角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探讨、从政治角度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建立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此外,与红色旅游资源并列的相关提法还有红色文化遗产,但是,红色文化遗产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旅游资源,例如,作为私人的收藏品,它可以不被进行旅游开发,就不能称其为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它一定是红色文化遗产。所以,本文只讨论作为文化遗产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作为革命历史遗存,具有中国特色,承载着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段历史,具有文化遗产价值。所以,本文欲从历史学的角度讨论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关于文化遗产价值,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国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起源于欧洲,但是大都是对文化价值进行研究,把经济价值看做文化价值的“附属”,而真正涉入该领域并进行经济价值研究是以格蒂保护研究所GCI(GettyConservationInstitute)为代表;还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加入了该研究的行列,以DavidThrosby,ArjoKlamer,RandallMason,MartadelaTorre等为代表。DavidThrosby和ArjoKlamer提出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构建[2],其中,ArjoKlamer研究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3],并研究了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计算方法;Mouratoe和MassimilanoMazzanti对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在文化政策中的作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RandallMason和MartadelaTorre提出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遗产保护模式[4]。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遗产价值进行评估,由于文化遗产的很多价值无法直接在市场中得到实现,西方国家出现了“反评估”的思潮,一些学者反对把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一切要素纳入货币化管理,强调重视“无价格管理手段”(如法律、行政工具)的应用[5]。在考察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时,国外学者如霍尔(Hall)和麦克阿瑟(McArthur)于1993年提出,遗产具有4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和科学意义。国内也有学者研究文化遗产价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研究;从城市经营、古建筑陈列等方面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研究;站在保护的立场,对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符号价值、资产价值等进行探讨;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监测体系进行研究;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等[6-12]。但是却没有关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理论上只是强调其文化价值而忽视其经济价值,体现在实践中则是片面地重视保护而轻视利用。同时,由于红色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涉猎范围较窄,实践意义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及评价体系,对于弥补红色旅游资源在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中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南昌起义等几次大型革命的指挥中心旧址所在地,其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就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本文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对其文化遗产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此探讨该景点乃至整个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意义分析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因此,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在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让人们提高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

  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也起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的作用。其次,我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都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革命老区。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发展红色遗产旅游,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二)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分析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文化遗产的属性特点,同时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我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物,作为我国特定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教育性色彩,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它被所处的时代和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赋予特定的价值即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上所说的:文化遗产价值可以分类描述为:情感价

  值:a惊叹称奇;b趋同性;c延续性;d精神的和象征的崇拜;文化价值:a文献的;b历史的;c考古的、古老和珍稀;d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e美学的;f建筑艺术的;g城市景观的;h风景的和生态学的;i科学的;使用价值:a功能的;b经济的,包括旅游;c教育的,包括展现;d社会的;e政治的[13]。同时,红色旅游资源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政治性、教育性、历史继承性、不可再生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可以将红色资源文化遗产价值概括为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情感价值。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赋分标准,构建了红色资源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包括4大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二)模糊综合评价及分析1.模糊数学法由于影响文化遗产因素的复杂性,其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很难给予量化,定性评价应当是目前遗产评价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定量评价的基础。为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简要用一种定量化评价方法,即模糊数学法[14-17]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文化遗产价值的本源。文化遗产综合价值量的表达公式如下所示:其中:ki——每一评估标准的相对价值量,即权重系数0<k<1;ci——每一评估标准的价值量,可以用十分制;

  V——综合价值量;n——指标数量.2.价值量和权重的确定价值量的确定。一级评价指标Ui(共4个)评定其权数,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Ui的权重;二级评价指标价值量的确定则采用十分制,选取五个分值段即10、8、6、4、2,将每位评估人对某一指标的打分用加权平均值法进行计算,得出该指标的平均得分值;然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除以指标数量,得出某一价值的价值量。权重的确定。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再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比较矩阵的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aij)表示,其中i,j=1,2,3…n。经过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其次,采用方根法、和积法、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出指标权重分配。2.结果分析(1)样本特征描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216份,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84.3%,符合问卷的要求。其中,男性样本占63.4%,女性样本占36.6%;年龄构成以中年和老年为主,30~59(岁)占57.8%,18~29(岁)占23.6%,18岁以下占6.7%,60岁以上的占11.9%;在职业构成中,公务员所占比重最大,为39.7%,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占20.1%,科教文卫人员占17.8%,这三者占了全部调查对象的77.6%,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旅游者的文化程度中,大专及本科文凭的占67.2%,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23.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9.5%。

  2.综合价值分析从表2的打分结果来看,历史价值最高为8.69分,其次是社会情感价值为8.15分,接着是文化艺术价值7.67分,经济价值为最低分5.27。因此,根据所得分值的多少大致可分为三个分值等级:优秀、良好、较差。历史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为优秀,文化艺术价值为良好,经济价值为较差。历史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较高说明八一起义纪念馆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决定了它在展示红色革命,弘扬红色精神和传承红色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同时,其悠久的历史,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革命领导人的密切联系,也决定了它在展示红色革命整个历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是文化艺术价值,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依托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而建立的,其陈列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历史场景再现,通过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串联起一条红色主线轴,其中不乏利用现代科技,使其更加清晰明了。而属于较差等级的经济价值,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向全民开放的纪念馆,它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政府补给,对“非营利”性质的认识存在缺陷,使得纪念馆在政府有限地资助下艰难地维持生计,同时又形成了畸形的体制和衙门式作风。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它几乎创造不了经济价值,旅游产业链得不到延伸;而且,该纪念馆坐落在南昌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上,其所展示的庄严氛围与周围喧嚣的都市气息不和谐。从表3可以看到,“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革命领导人的联系密切度”这一指标得到了最高分9.0分,其次是“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和“红色革命精神的象征价值”,都为8.7分,排倒数两位的是“旅游价值”和“再利用价值”,分别为5.9分和5.1分。从得分情况来看,总体得分趋势比较平缓,没

  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在二级指标中“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革命领导人的联系密切度”得分最高,说明在红色资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中历史价值是最重要的价值,与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具有绝对的代表性。同时,它在革命历史上的地位所表现的革命精神是无可撼动的。处在倒数两位的“旅游价值”和“再利用价值”,这说明红色旅游的发展还不成熟,旅游价值不能体现,这与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度,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环境有很大关联。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指标得分进行计算,将各指标得分相加可以得出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综合价值得分为7.67分,相对较高。但是这个分数只是一个相对数据,只能说明综合价值的相对价值的高低。在与其他同类文化遗产得分进行比较时,才可以知道八一起义纪念馆处于什么等级。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具有多样性,包括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对于红色景点或景区的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其中的某个价值为标准,应该是对这四大价值指标进行综合的价值评价,这样才可以使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从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红色资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中,历史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是红色资源的主要价值,而经济价值所占比重较小,红色经济并没能进行深度挖掘和探讨,特别是由此产生的产业链、经济链都很短,政治价值与经济价值出现了脱轨,不能真正地体现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和谐发展。基于上述文化遗产价值的探讨,本文提出了提升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价值的

  相关建议。(二)建议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更强的珍稀性和易失性。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存了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来引导全体公众参与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人们意识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让遗产的保护工作回归到平民大众中去。在实践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使这种红色文化遗产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传承。其次,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要更加注重其原真性和独特性的体现,例如一些旧址的恢复要遵从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征,采用那个时代的表现手法,不论是在空间布局还是材料应用上都应当严谨合理。同时,红色旅游资源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提升其政治价值的同时要不断拓展红色产业链,提高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此外,在探讨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文化遗产价值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进行评价,从整体上把握开发的层次和规模、重点和难点,以此来保证开发的目的性和可行性,从而确保红色旅游资源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参考文献:[1]唐黎,李明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红色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兴安县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48-54.[2]DavidThrosby,ArjoKlamer.为过去付费:文化遗产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5-138.

  [3]ArjoKlamer.TheValueofCulture: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sandArts[D].Amsterdam:AmsterdamUniversityPress,1997.[4]RandallMason,MartadelaTorre.HeritageConservationandValuesinGlobalizingSocieties[C].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世界文化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蔡建辉.城市森林的环境价值评估及其政策[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6]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7]王雯雯,吴忠军.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8-83.[8]付岗,王常红.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113-115.[9]刘建平,李双清.新农村建设中红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2008(11):1049-1052.[10]刘建平,曹学文.基于景观设计学视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J].生态环境,2007(2):419-422.[11]刘建平,刘向阳.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73-75.[12]杨利.吐鲁番水文化遗产一坎儿井的价值评价及其保护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

  [13]陈志华.介绍几份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文件[J].世界建筑,1989(4).[14]张文彬.模糊数学在旅游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58-61.[15]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23.[16]谷玉芬.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J].商业经济,2006(3):94-96.[17]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重庆大学,2003.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8YJ51)的部分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红色旅游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