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15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14:54:03 来源:网友投稿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15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师德教育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立足师德狠抓软环境建设。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15篇,供大家参考。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15篇

篇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师德教育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立足师德狠抓软环境建设。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道德习惯的养成直至学生的成长。该校提出四点要求:

  首先,提高认识,强化职业素养。全体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忠于职守、履行职责。要把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所有教干、所有教师必须要依法执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职尽责。严谨治学,具有优良学风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刻

  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尊重家长,教育学生尊重家长,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廉洁从教,坚持高尚情操,不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为人师表,品行端正,奉公守法,文明执教,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其次,热爱学生,强化育人意识。关心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赏识就没有师德,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关心、爱护、宽容每一个学生。应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的温柔、朋友式的平等。要关心学生,尊重

  学生的人格,公正地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对学生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第三,规范行为,执行师德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系统五条禁令》、《教师礼仪规范》等有关师德方面的文章,与教师签订师德建设责任状,制定我校师德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备好每一份教案,精心处理每一个环节;上好每一节课,全心面向每一个学生;改好每一次作业,耐心对待每一个学困生;完成好每一项任务,热心落实每一个要求;规范每一个言行,诚心感召每一个人。

  第四,依法治教,树好教育形象。奉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不半根草去的人生价值观,倡导工作劳累无怨言,环境艰苦无二心,立志学陶师陶,认真工作,乐于奉献。坚决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收费政策,杜绝乱收费、搭车收费、巧立名目收费现象发生,严禁搞有偿家教,禁止向学生、家长推销商品。

  

  

篇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嵋阳初中王喜刚一、现状:我们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定,教师流动量大,带来的问题是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新老交替无序,教学活动缺乏连续性。现专任教师60名中,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22名,占到教师总数40%,教龄在5年以下的21名,也占到教师总数的将近40%。,近10年来先后从我校流失的青年骨干教师多达40多名,中老年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向新的课改要求转化慢;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职中毕业的教师难以胜任新的教改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老教师负荷过重。因此,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培养是我校教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二、思路:以强化领导职责为前提,以抓好校本培训为抓手,以严格质量考核为保障,努力在思想、业务、作风上实现优化。三、方法:1、首先在全校开展“树典型,争上游,促进步”活动,以点带面,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我校教师岐菊芳、张梅娇、张聪敏三位教师,身为班主任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她们虽都人到中年,但她们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已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学校将以她们为旗帜和楷模,希望其他教师在她们的感召和引领下都能够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共同打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上的团队精神和教学工作氛围。2、抓实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我校缺乏骨干教师这一现状,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开展每

  周“三个一”的业务提升活动,具体举措是:⑴每一周由学校筛选并印发好教师业务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学习后写出心得和体会。⑵每一周要求教师完成一篇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反思,教导处要认真评选、打印、装订、收藏。⑶每一周定期在多媒体室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像课堂,同时印发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资料,从具体环节上进行培训,从观念上深化课改意识。考核方法:重点考核教师的文本笔记和学习收获两项。每月考核一次,最终确定被考核者的业务学习笔记的四个档次: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同时每次评选出1——2名在撰写反思比较突出的教师,在全校进行学习、借鉴和推广。

  3、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学常规,尤其是抓好备课教案设计,变单人独备为分段负责个性化。

  操作办法是:开学初,在各教研组长安排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强项,将本学期教材分解到人,每个人确定自己主备的单元或章节,每周举行备课研讨活动,由主备教师在组内说课,说目标、说思路、说程序和意图、说练习设计,再由全组共同探究,形成基本统一的教案蓝本。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个性化改进,形成自己的新教学设计。

  四、困难和建议1、硬件设备不到位我校目前教师办公设施比较老化,还是过去传统的模式,教师没

  ofacuntbily,redsph.Sg-wk

  有自己办公用的电脑等设施,难以适应当前的现代化教学。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满足知识更新和减轻教师负担的要求。

  2、近五年学校工程建设,新建三栋学生公寓楼,一座教学楼,一座餐厅。学校校舍得到改善,但由于工程建设,学校路面基本损坏,望各位领导在资金上能否给与倾斜,以解决学校路面硬化问题。

  3、是否可以考虑从县城派出名师到嵋阳支教,使名师作用充分发挥,支援乡镇初中的发展。

  总之,在县党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嵋阳初中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携全校师生,同荣辱,共命运,共同努力把嵋阳初中学校打造成临猗教育的一流学校。

  ofacuntbily,redsph.Sg-wk

  

  

篇三: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

  12020年4月19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六一小学陆敏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场所,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实验基地。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学校要营造促进和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构建一个鼓励学习、促进研究、推动交流、发展合作的学习型团体。一、学习领先,提高认识1、“勤思考、重感悟”是六一教师学习的一大特色。

  教师们人手一本,每周一记,形成了好学、多思的良好氛围。从最先的摘抄,逐渐过渡到自己撰写、到上网查询资料,三年中,教师们撰写的百字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能把看完每一本著作后的读书心得写于纸上;有的能把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关怀写成点滴体会;有的能十分详尽地记下教学的得与失;有的能写下一些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的小片段,为撰写学科论文积累素材;还有的上网收集教育教学信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性学习的成果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原则等。对于倾注着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感悟的百字篇,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在不同层面进行交流和展示。这小小的百字篇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增加了教师们的知识底蕴,锻炼了教师们的文笔,是教师们教有所悟、感有所发、读有所思的真实写照。2、“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让教师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的一大良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校教师由原来的闭门造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老套等现象到现在的思路开阔、勤于反思、勇于实践,这除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努力之外,专家的报告、指导、帮助就犹如阳光雨露,显得那么的重要和可贵。这其中有全国、市、区领导、研究人员、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专家教授、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以及身边的优秀教师等等。报告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辅导报告、教育教学改革辅导报告、科研报告、师德报告等等。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毛放老师的报告“展望新时期的教育”使教师们懂得了作为人类有目的行为的教育活动的发展,新时期教育的创造,无疑,需以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为起点;上海市教委科研处苏忱老师的“新时期教师形象”的报告让教师们重新理解了教与学的关系,理解了“蹲下身子”面对学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海市智力开发所陆瑾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漫谈”的讲座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教育改革最新信息;区科研室主任项志康老师多次的关于“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科研辅导报告会让教师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同时,学校还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开辟一切可学习的途径让教师走出去。短短三年,教师的足迹遍布了深圳、福建、无锡、苏州等地,上海的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实验学校、闸北区实验学校、川沙县泥城镇中心小学等名校更是我们学习取经的场所。确实这种“海纳百川”的做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了一潭生机勃勃的活水。教师们由衷地说:“报

  3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告、参观学习,真让我们受益匪浅。”3、“开展读书活动,开设教师论坛”是我校的一大亮点。

  每年组织教师共赴书城购书、不定期组织教师去上海图书馆查找资料和组织鼓励教师去区教育学院资料室看书学习是学校的一件重要工作。而“教师论坛”更是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畅所欲言的场所。“师德论坛”、“班主任工作大家谈”、“严格与宽容”为议题的辩论演讲中,我们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请了各门学科的教师,能够谈自己成功的经验,也能够谈教训,能够向在座的各位请教。教师们敞开心扉,既有工作中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听的教师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上下的气氛是那么的融洽。曹玉美、吴慧、董燕等老师的发言令在场的每一位感慨,那发自肺腑的真言真语牵动着每一位为人师者,震撼着每一个心灵。。最终,大家一致认为,严格与宽容要有一定的尺度,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无论严格、宽容都要出于对学生的爱。围绕“传授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与“多做多练才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这两个观点进行的唇枪舌战又是另外一幅喜人的画面。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们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展开了精彩的辩论。辩论开始,双方各自亮出观点后,就进入了白日化的辩论中,双方运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精彩的辩论不时引来一阵阵掌声。最终,双方达成“教方法是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们提倡的是在方法的指导下,达到精讲精练

  4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目的。我们教育学生要聪明学习,学习聪明,那么我们教师就要聪明教学,教学聪明。”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们的思想在交流,观念在碰撞,新的教育理念在逐步形成。二、榜样引路,共同进步

  教师是优质教育的体现者,学校发展的保证。新型的教育需要新型的师资。几年来,学校在“聪明学习,学习聪明”的理念指导下,以科研造就师资,积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教育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如今,基本形成“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塔式师资结构。其中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左臂右膀。如何发挥这一群体的辐射作用?一项新的举措出台了——评选学校研究型教师。经过自我申报、教师推荐、考试答辩、教学实践等层层筛选共有16位教师成为了学校的研究型教师。她们正式与学校签约,学校为她们制定了严格的培养细则及奖励制度并加强了过程管理,让她们走出去学经验,请专家进来授方法;让她们跑图书馆学理论,搭建舞台展风采。难怪有位研究型教师说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的机会,我们更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我荣校荣、校荣我荣”的思想在六一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每一个角落展现。当然教师的成长需要帮助,更需要压力,学校在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同时更让每位研究型教师与青年教师一一结成师徒

  

篇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选取这个主题的时候对于学校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整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学校中的“人”是关键因素,即师资队伍是核心,要想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势在必行.另外一方面是,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而我校教师队伍逐渐庞大、文化水准参差不齐,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显然教师队伍处于稚嫩阶段,教师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一、教师队伍问题分析

  1.教师数量目前班级数8个,专任教师26名,兼任小学课5人,共31人。2.队伍结构(1)年龄结构不合理。30岁及以下教师21人,30-40岁4人,40—50岁2人,处于50岁以上的4人,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学校骨干缺乏,教师队伍青黄不接。40岁教师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引领,而年轻教师不得不承担教育教学重任,成为学校“主力部队”。(2)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结构不科学,比如史地政生教师都不是专业教师。3.职业倦怠一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被动工作,任务拖拉,缺乏内

  1

  在的驱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4。专业素质(1)教育教学能力:被动参加培训是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方

  式,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2)教育科研的参与:多数教师参加过教育科研项目,但研究流于形式,科研的问题解决和自我提升意识不强。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新教师普遍掌握基本技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而老教师使用较少。

  5。人际关系部分老教师不求上进,不但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还倚老卖老,对年轻的新教师进行负面影响.二、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爱岗,即教师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精业,即精湛的业务能力.要求每名老师不断进行补充、更新专业知识,针对学情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推动者.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在师德建设中,既会有刚性的一面,也会有弹性的一面,所以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所谓刚性策略是指“制度约束"策略,所谓

  2

  柔性策略是指“过程内化”策略。1。过程内化是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

  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学校师德环境的有效营造和教师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过程内化应该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

  注重与教师有效的沟通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存在.我们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关于人的问题,是关于改造人的思想的问题。我与教师开展双向有效的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以外,还有手机电话等进行交流。经常与学校教师保持广泛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尤其是对那些有思想情绪和认识偏差的教师,更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双向有效的沟通中解开他们的内心“疙瘩”,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注重榜样典型的引领一是教学领导模范引领(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关键).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工作中模范带头表率作用,体现在早到晚走,近一年来教学领导做的非常好,在平时工作中不拖泥带水,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思想积极,辐射给教师。教学领导组成了一个积极阳光的领导团体,给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引领。二是校内模范教师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培养出一批

  3

  具有高尚师德和教学业绩突出的模范教师,如王芯、刘浩、赵玲玲、刘丽杰、刘月、高宁等,她们穿插在各个年组,不断影响着其他教师让更多的教师“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力量”,让更多的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现在每个办公室都洋溢着青春、热情、阳光的好氛围。

  2.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主要保障在师德建设中,如果只靠“软”的疏导而没有“硬"的制约,那么师德建设往往会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约束机制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着手:师德水平与职称评聘挂钩;师德水平优秀是评优选先的首选条件.

  实践证明,以“柔”为主导,以“刚"辅之,则能使师德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由于学校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讲师德,比奉献,争做师德标兵"已蔚然成风,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信赖。

  (二)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只有满腔教育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我

  们学校在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这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4

  1、青年教师的培养

  面对我校青年教师是主力军的现状,打造青年教师,使其迅速成长“达到一年成长,两年成型,三年成为专业教师”的目标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一是在“学”字上做文章.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常规、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在教师自修业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倡导拜师学艺,结对互学,(王芯与杜明月、王楠与史东立、马旭东与骆小晴、张金凤与王蕊、刘丽杰与苗苗、张久清与高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二是在“练"字上下功夫。我校狠抓青年教师课堂上的基本功,比如如何创境、如何过渡,如何表达,如何组织教学等,让强年教师不停的练,直到熟练为止.三是在“研”字上求实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能准确把握教学标准,吃透教材,教法灵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针对部分青年教师不善于研究、总结的现状,学校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导向作用,采用校本教研、结对教研,使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快速成长起来。

  第二步:压担子,使优秀青年教师冒尖成为典型

  5

  优秀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我们选准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其适当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如王芯、刘浩、赵玲玲、刘月、王晶晶。我们经常让他们作汇报课;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县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我们还大胆任用青年教师,让其担任教研组长、同时,学校还利用集会等时间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扩大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激励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抑制教师的职业倦怠部分老师,随着社会风气的影响: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

  过.为了克服这种职业倦怠,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从而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第二,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资源的理念,教师真切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光辉的前景,明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使教师产生责任感;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有成就感.在第三,学校工作安排上,信任、鼓励和支持老师,通过“压担子”、活动评比等形式,让老师有危机感和荣辱观,不甘落后。第四,让培训成为教师成长的最好福利,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随时给教师充电,让教师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每一位教师能持续发展.让每一位教师跟上素质教育步伐。

  6

  (三)骨干引领由于学校三十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多,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虽然教学经验比较欠缺,但干劲十足。为此,我校在青年教师中寻找有上进心、业务素质高、进步较大、成长迅速的老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做好新教师传、帮、带工作,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三个转化":从学生型到教师角色型,从模仿教学型到自主创新型,从偏于“双基”型到注重能力型。首先培养骨干教师的敬业精神,要通过政治学习,专题讨论典型引路等形式,逐步使骨干教师树立爱校、爱岗、敬业的思想。其次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吸取先进教学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县培训,提高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第三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新起点、新突破、新超越。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新起点、新突破、新超越。由于骨干教师少,所以在我校教导处全力以赴,全面跟踪指导,大力配合骨干教师和教研活动,使教师队伍迅速发展.(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在队伍建设中,我们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但教师主人翁意识的确立不只是靠宣传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靠相应的机制支撑,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加强教师年度考核机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进行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

  7

  升、干部选拔等相联系,这不但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好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教师队伍也具有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建立问责机制。

  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体现了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一旦教师有了一点“幸福感”,就不会把工作仅仅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值得付诸奋斗、努力的事业.当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时,教师才能真正感受到职业中的幸福。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碱厂学校所做的工作还非常的粗浅,但是我相信随着高尚师德的塑造、专业素质的发展、人文管理的落实、多彩活动的开展,必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8

  

  

篇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颁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着眼于表层,着眼于眼前,逐渐转向关注深层,关注长远发展。由于深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与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法较为陌生。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索型主题教育,建设适合农村实际的园本课程同时,强调学习和研讨,转变她们的观念,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促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念内化并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点,也是我园顺利实践二期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转化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上,而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因此我们组织教师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我们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冷静地观察幼儿的言语与行为,了解幼儿的感受和反映,这样更容易以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自己或幼儿的行为作出客观合乎情理的判断,而这时的辨析更体现了教师的参与性和自觉性,更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内涵。这样使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成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并最终有效地落实在幼儿的发展上。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实践,重视了对教师的实践培训,使教师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研培活动,提高师资素质

  -1-

  1、把握教研主阵地,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我们使教师从情感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研成为来自教师自身的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调动教师的兴奋点,扩展教师思维的角度;从行为上,使教师不仅仅是学了理论,有了观念,而是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教师是教研的主体,为此我们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在拓展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化力气。因此,在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研讨时,我们开始以大教研组为形式,同时以平行班为备课组,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种跨年龄的大教研组与平行班组研讨并存,互为补充,大大满足了教师互相学习与交流的需要,有效推动了“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的进程,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2、让教师学会用科研的方法来解决教与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为教师举办了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利用网络,如何查阅图书资料,如何整理信息的讲座,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园全员投入开设教师资料中心及幼儿活动材料中心,最大可能地鼓励教师们实行开放型研究,鼓励自主探究,为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作知识、经验、物质上的准备。

  3、建立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以教师参与的看、听、评、研为主体的教研模式。我们把以往自上而下贯穿式的教研,改为由教师主动参与的教研,使教师产生了一种来自内需的对教研的关注。教师谈“案例”、看自己教学实践的录象,进行说课、自评和相互评课,以直观的研讨形式,使教师找到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使自己的观念与教育行为进行碰撞。如我们在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不断积累保教经验,使案例记录真正促使教师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的反思过程。我们进行了优秀案

  -2-

  例交流,通过交流,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案例研究,是真正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一贴良药。”在相互交流与切磋中,教师们的保教经验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4、确立目标,分层培养,注重实效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目标,目标有着导向作用。我们根据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将教师分成三个层次,向她们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分层引导,分层激励,分层评价,并充分为这些教师创设条件,分层培养。第一层次是新教师:她们虽然工作已二年,初步具有了从事幼儿教育的基本技能,但仍缺乏教育教学实际经验,尤其缺乏对幼儿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对于她们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她们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具有制订各类计划的能力,具有创设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具有指导各类游戏的能力以及独立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于是,我们请园内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进行教学带教,配班教师进行常规带教,定期进行示范教学,比武教学等活动,通过互看、互评尽快使新教师熟悉保教业务。第二层次是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已能胜任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她们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更新观念,具有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保教特色,具有一定的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我园组织这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研讨,定期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在组长的带领下,研讨小组成员们自行设计活动教案,互相观摩、评析,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重视幼儿的思维过程,努力为幼儿创设和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做到提供的材料,

  -3-

  创设的环境,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尝试,自己去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并及时将幼儿探索得到的零碎的、不完整的知识、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结果,并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三层次是骨干教师:我园现有区认定骨干教师1名,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园骨干教师3名,她们的业务能力较强,在保教工作中已逐渐形成鲜明的保教特色,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独立承担区级以上公开教学的能力,具有指导其他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应用幼儿教育规律,对幼儿教育尝试进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能力,使她们成为我园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力量,成为在区有知名度的教师,有自己园级和区级课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保教业务方面,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特色,是很难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我们在园内进行优势导向,注意发现和鼓励教师的优点,使教师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开展分层次的观摩、评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评析、交流。例如,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交流、展示,同时举行教师创编故事赛、教师制作教玩具赛、教师制作墙饰赛、教师优秀活动方案评选、教师优秀案例评优活动、汇编了幼儿园科研成果集等,促使她们迅速成长。

  

篇六: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戴双翔【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上半月)》【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1页(P1)【作者】戴双翔【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三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毋庸讳言,当前教师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还需大幅提升,在学历层次、专业素养、结构布局、管理机制等方均尚有大幅努力的空间。可以说,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依然任重而道远。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社会职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综合需要。首先,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发展之于社会发展的关系,古往今来已被人们所广泛认识。不仅如此,当前它还是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诉求。众所周知,教育不公平、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不均衡、不公平,其实质就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不公平。所谓高价择校、学位紧缺、教育机会差异等等问题,其实都是优质教师资源紧缺、不均造成的。因此人们常说,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而有了好的教育才能造就好的学校。正是基于这一点,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着重强调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把教师发展视作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其次,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以往“教书匠”式的传统教学,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即可对付40年。这种教学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了。因此,当前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打破“师范大学学4年,对付未来工作40年”的旧有模式,推动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实现以职前教育为基础、职后培养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惟其如此,才能明显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与整体素质,进而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再次,它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正常而言,一种社会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社会整体地位也就越高。因此,医生、律师、法官、工程师、会计师等行业始终备受尊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长期以来,教师之所以经济、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除了政治历史因素外,其被认为专业化水平不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当前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改变和提升教师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正是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近期,国务院特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以国家的名义,强调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整体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框架性设计,同时强调应采取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财政部已经增拨巨额资金专门用于全国教师培训,全国各地也掀起一股加大投入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潮,“国培”、“省培”以及各类区域性培训、专项培训揭开了教师职后培训培养的红火大幕,几乎所有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样一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运动”中。这可谓是功

  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喜人之举。我们期待,由此铺开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运动,能够持久重视、持续开展、持有收效,切实改变我国教师的整体面貌与专业化水平。

  

  

篇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此外按照该县教育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将实现培养国家级骨干教师20名省级骨干教师50名市级骨干教师300县级骨干教师600名并力争三年内引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100金堂县将强力抓好师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帄坚持依法治教切实提升治学水帄强化全县教师的敬业精神浓化争先创优的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比学赶帮的积极态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0人参与0评论

  去年,金堂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复查验收,全县义务教育均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金堂县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全县“三区建设”水平为契机,由县教育局牵头,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管理改革为动力、以“学有良教”为目标,促进辖区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实现全县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提档升级。

  原标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新闻回放

  手持准考证,“考生们”在监考老师和监控录像的注视下鱼贯而入,按照规定座位就坐,等待密封试卷的分发……这并不是高考考场,而是金堂县教育系统教材教法考试的现场。8月25日上午8点30分,金堂县共计4932名在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金堂县教育系统教材教法考试”,这次全县教师统一考试,也成为金堂县教育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悉,2014年是金堂教育“教师发展年”。为了促进全县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准确把握教师业务水平现状,进一步促进全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金堂县教育局决定对全县普通高中学校、义务教育段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中所有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称号的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考试。而为了确保本次考试摸底、诊断的效度,此次考试从试题的命制、监考到阅卷,均按高考模式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考试范围涉及了对应学段课程标准(含2013年考纲或考试说明)、教材基础知识及教材处理、教法,涉及学科基础知识、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考纲或考试说明的理解与运用、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五个方面,而这些内容都是教师们专业素质的“基本功”。

  去年,金堂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复查验收,全县义务教育均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金堂县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全县“三区建设”水平为契机,由县教育局牵头,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管理改革为动力、以“学有良教”为目标,促进辖区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实现全县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提档升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金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

  化优质师资管理。金堂县教育局提出,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注重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全县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速度,为该县从教育大县、教育弱县向教育强县转变保驾护航。

  面对发展契机,金堂县提出了“提升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的发展口号,并将“到2015年,基本形成一支敬业乐道、甘于奉献、积极进取、业务一流、适应金堂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写进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并通过建立进一步狠抓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以促进专业发展为抓手,切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大力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切实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系统改进学校管理工作,确保有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追赶跨越。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活力

  今年,金堂县进一步完善学校行政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实行学校负责人年度公开承诺和述职制度,稳步推进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此外,按照该县教育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将实现培养国家级骨干教师20名、省级骨干教师50名、市级骨干教师300名、县级骨干教师600名,并力争三年内引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100名。

  金堂县将强力抓好师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坚持依法治教,切实提升治学水平,强化全县教师的敬业精神,浓化争先创优的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比学赶帮的积极态势。据了解,该县还启动了师德第三方测评,落实教师退出教学岗位机制和问责机制,将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以及师德年度第三方测评居全县后五名、且教学质量位于本校末位的教师调离教学岗位,进行待岗、离岗培训。进一步健全教师违纪责任追究机制,对严重违反师德规定和劳动纪律、严重损害教师形象的,要坚决依法清理出教师队伍,彻底打破教师“铁饭碗”,坚决治理和查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从教规范的行为。

  今年,金堂县进一步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评办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创先争优激励政策,确保“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深化学校分等定级绩效考核改革,强化教师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凝聚群众力量谋发展。坚持以六类“十佳”教师、县特级教师评选活动等为载体,加大对优秀学校、干部、教师乃至教研组、年级组的表彰奖励力度,树立各类榜样和典型,传递教育正能量。金堂县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按照相关政策,将教师培训经费等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要进一步提高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解决全县教师职称结构偏低的问题;要尽快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并实

  现了40余所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解决城乡教师交流的后顾之忧。

  此外,金堂县坚持建立健全名师的选拔、聘用、考核机制,加快名师培养步伐。对省特级教师到县教学能手等名优教师分别给予200——1200元/月不等的奖励。每年评选“十佳校长”、“十佳教师”,给予5000元/人的奖励。实施学历提升奖励办法,对取得研究生等学历的教师分别给予3000—10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积极引进外地名优教师和高端教育人才。

  每年,金堂县都要从县城和重点镇选派70名左右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组织乡镇中心小学与“校区”的教师进行交流。并加大农村教师政策倾斜力度,对乡镇及非乡镇所在地教师给予分类补贴。制定支教校长、教师鼓励办法,分别给予300——1000元/月不等的补贴。根据学校教育发展和学生结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缺编教师。建立教师分流制度,通过顶岗支教等方式有效解决城乡学校学科结构不平衡问题。

  金堂县通过实施“县管校用”等教师人事管理政策,实行片区内流动、集团化管理等办法,促进城乡教师交流,解决好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通过“公招公选”等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到城区学校、优质学校锻炼的机会;注重正确的用人导向,将德才兼备的教师选拔到管理岗位,激发广大青年教师干事兴业的热情。同时,加大职称评聘等

  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确保优秀教师扎根农村。

  三大举措并进助力师资专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于教师。金堂县坚持全县师资力量发展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注重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三项举措齐头推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保证全县师资力量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分层次加快师资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进一步支持教师通过自考、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层次,对完成学历提升的教师应及时按政策给予奖励。同时,坚定“学有良师”的奋斗目标,注重分层次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相关培训进修活动的效率:对于普通教师,想方设法狠抓教学基本功,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达标考试,以考促教;组织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各类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研促学。对于骨干教师,严格按照“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突出“研修一体”和岗位练兵,层层构建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发展梯队,全面改善全县教师人才队伍结构。对于名优教师,在积极引进外地名优教师和高端教育人才的同时,充分用好现有的7个名师工作室等资源,着力加强本土名优教师的培养,不断实现该县名优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全方位加强干部管理,提升干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金堂县进一步完善学校行政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杜绝庸、懒、散干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优化干部结构;逐步扩大城乡学校干部交流的工作力度和范围,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学校干部到城区示范学校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积极选派金堂中学、七中育才金堂分校和成师附小金堂分校等名牌、示范学校特别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担任干部,充实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干部力量。

  三、多渠道拓展对外交流,提升教师教育水平。通过进一步深化锦江、金堂教师互动联盟,加强双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确保每年选派适当数量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锦江区上挂锻炼,组织教师参与锦江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好锦江支教教师等“种子力量”,不断革新全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金堂县大学城的地理优势,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借助国内高端教育培训机构的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干部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逐步提升该县师资培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干部教师队伍培训进修渠道。2013年,金堂县与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培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520余人;促进辖区内6所学校与台湾7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海内外师生交流互访人次达336人次。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金堂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在学段、区域、学科结构上趋于合理,培养出一批国家、省、市、县级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业务素质明显增强,广大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教育技能和较高的教学水平,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广大金堂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教学和培养人才方面更是成绩显著,为金堂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些的背后,是金堂县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注重思想引领,提高干部教师思想素养的真实写照。

  作为基层教育的领头羊,金堂县坚持提高教师干部思想道德素养从校长抓起,端正学校干部思想认识。明确校(园)长“驻学校、进课堂、走家访”工作要求和考核,确保校(园)长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要求全县校(园)长要坚持工作日期间(含晚上)在校在岗,严格落实上课、听课等相关要求;由校长牵头,各学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亲自抓好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干部深入学生家庭和社区,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及时向家长、社区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理念,争取各界支持。

  金堂县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源于该县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抓起,净化教师队伍风气。坚决杜绝义务段公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要积极引入并实

  施教师师德第三方测评,定期开展家长“评教”活动,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挂钩,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兴贤育人,教师第一。金堂教育人自觉传承中国精神、共同凝聚中国力量,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心协力,共筑梦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力谱写金堂教育新篇章。

  

  

篇八: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泗洪县第四中学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规范创新、强师优质、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抓好教育科研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年轻教师,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全面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获零七年度县教育质量优秀奖。

  一、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抓好教学,提高工作质量,第四中学严格考勤制度,教职工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出门需出具出门证,上午前三节课下午三节课实行点名制度,确保教师在岗,确保教师有充足的备课和批改作业时间。

  2.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不事先打招呼,不预约,可以随便推开每一扇教室的大门,听完课后及时评课,与任课老师交流,探讨得失,共同进步.

  3。实行随堂查课制度,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导处、教科室每节课随堂查课,一查教师有没有带教案,二查教案与授课内容是否一致,三查学生的学习状态,查课情况于每周教职工会议上公布,以此督促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

  4。班主任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班主任的竞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教师均可报名参与,竞聘者现场演说,评委现场亮分,公平、公正、公开,通过竞聘一批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脱颖而出。

  5。严格按上级规定设置课程,科目设置全面,其中劳动技术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课由专职教师任教,有作业、有考核,不流于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也受到了县教育局检查团的充分肯定。

  6.加强集体备课管理,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45分钟.集体备课以组为单位,备课组长要严格按照集体备课制度做好记录,安排好组内公开课,收缴各种资料,公开课继续实行异班上课,教科室加强对集体备课的检查,根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来评定和发放备课组长的津贴。

  1

  7。进一步搞好对外交流活动,与县内外各学校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定期开展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活动,建立一种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实行课时工资制,多劳多得,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上一节课,每备一篇教案,都与报酬挂钩。按规定完成并符合要求的,兑现课时工资,不符合要求的扣减相应课时工资,并限时整改,把工作量和报酬科学又公平地结合在一起。

  二、发挥名师作用,提高队伍水平。

  1.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铸造名师的培养工程体系,以四级培养机制和“三级”结对的形式来全面推进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级”师徒结对,即:三年内新教师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与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三级”结对体现梯队、层次发展。四级培养机制即: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开展校本教研,推动课程改革。继续坚持采用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外出考察、学习观摩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开阔视野,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强化校本研究,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编写校本教材,使教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3.优化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创设条件,引进优秀教师;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完善教职工的职称职务评审考核激励机制和年级组、教研组年度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聘用制,评、聘分开,转岗分流,改进评价方法,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有效运用职级制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一是教育理论培训。每周三下午利用1节课进行教育理论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教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学期有2次以上的专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二是新教材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市新教材、新课标的培训,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理论讲座。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进行系统地学习、讨论和研究;三是每学期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水平。

  5。组织各种公开课、学科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学科公开课",即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教研组内上一节教改公开课,每年定期举办“教改汇报课”,

  2

  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教学评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多位教师获县以上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有近40人次在市县上过示范课.

  6.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爱护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广大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利用现有条件办起了乒乓球室,阅览室……

  三、坚持科研兴校,以科研促课改。

  1.构建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群学、群研、群绩"的群众性科研局面,让学校科研更好地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我校在论文参与上,采取激励机制,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正规渠道获奖的文章,学校都给予相应的奖励,每次参与人数指定与自愿相结合,参与总数不低于总人数的一半,几年来,我校论文获奖数均居县同类学校之首。

  3。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科研的实验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和指导功能,把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把每一个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为各自的课题。如我们开展的课堂模式研究(先学后教)、差生转化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等都很切合实际取得了较好效果。学校有8个省级课题已结题,多个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4.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着力抓好影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继续抓好学校相关德育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途径、手段、方法;抓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的推广实验,以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三级课题管理模式;抓好学校选修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从而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抓好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相关课题研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工作;探索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律。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四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学校已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化校园、廉政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形成了尚礼、求真、创新的良好校风,它必将成为每位学子放飞理想的乐园。

  3

  

  

篇九: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和骨干教师发展基金本学期对在岗的所有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将取消骨干资格并积极开展阅读名师活动不断的丰盈内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优劣,只有教师教育生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培养与塑造。本学期,我们继续以“六有效”管理为抓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加强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我们改变了检查型和评比型管理模式,由检查备课笔记转向组织研究教材;由检查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转向用课程意识研究课堂教学;由检查课堂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转向指导课堂教学;由指挥教学工作转向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是继续深化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以“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为主体的集体备课模式,每单元中拿出一个课例,科学把握课标,科学制定好教学目标,围绕“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练什么,怎么练,思什么,怎样改“这四个问题进行集体研讨,确立共性问题,形成共识后整理一套完整的详案,教案要求呈现出导学的目标,导学的内容和方式,教学的重点与方法,当堂训练的题目与目标。让教师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资源,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二是实施参与式研究模式,提高课堂质量。

  构建“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的专题校本教研模式。教师先独立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调整;(即发现问题)然后专业研究人员评课、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调整提高、上课观摩(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最后观察探讨、反思积累、研讨升华、总结交流。(总结反思)通过以上三个过程的研究,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明显的改进了教学效果。三是继续坚持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在参与式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先点后面,全员参与,逐步推进”的校本教科研“行动研究制度”。重视专业引领、合作分享和实践反思的结合。研究主要经历“问题——行动——研究——实践——反思”五个过程。围绕两个课题,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改进教学效果。为提高研究的深度,我们主要采取“导师制”引领,“解决问题发布会”和各项教学活动来提高研究的效度,继续通过过“五关”来指导教师进行备课、上课。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实践,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大大提高,产生了自主发展的动力,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研究的精神,让教师建立起较强的进行教学研究的事业心和自信,使教师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成长,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基于我校教师已经呈现高原期——发展动力不足,内驱力不够的现状,我们主要采取校外延伸,校内培植的校本培训方式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

  1.校外延伸,校内培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断地吸纳与学习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少走弯路,少出错误。看到这一点,我校拓宽渠道,本学期不惜重金到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唐山叉河口中学学访,进行外地参与学习培训,以先进的教学经验来校指导我校教学工作,夯实了校本培训的基础。再此基础上,我们把“校本培训”的重点放在挖掘教师内在的潜力上,让教师们在团队互动中充分释放潜在的能量,使“校本培训”成为一个不断动态的、发展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工程,让每个教师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一是强化标准和规范。确定“好教师”的基本标准,继续采用带教性培训、台阶性培训、发展性培训进行改进和提升;二是积极落实《十项基本功系列活动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培训与练兵。继续开展了读书系列活动,双说展示活动,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和业务考核等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三是相互合作,组建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结对活动和一对一教师组合,采取推荐与自愿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组合,制定了结对考核标准,依据标准定期展示,定期评价。

  加强了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丰富有意义的“十项基本功系列活动”,让教师丰富了专业知识,厚实了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注重内涵,关注发展,激发内在活力。人才的培养着眼点要立足于自我发展。高质量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发展需要人才,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人才,构筑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促进人才培养的培训机制,才会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注重各个层面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一是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和骨干教师发展基金,本学期对在岗的所有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将取消骨干资格,并积极开展“阅读名师”活动,不断的丰盈内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落实师徒结对工程,确定师傅和徒弟的具体职责任务,并建立捆绑式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这一措施极大调动了骨干教师的内驱力,骨干教师一起和年轻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画面天天可见,班级之间通力合作,达成共识,教研氛围空前高涨。三是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初步成型了《周目标导航实施方案》,《团队建设实施方案》,《深化学生十能

  培养具体方案》等措施,努力提高课堂质量。并组建团队对每个方案进行试点实践,学校在确保专项投入的基础上,实施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长、实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周目标导航》的积极推行,强化了前置性学习,周清月结和小组合作性学习,课堂效率明显得到了改善。四是开展“十美教师”表彰会,把此项活动变成学校的典型文化之一,加大优秀教师的宣传。处处做楷模,用教师的精神信仰,教育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使者,从而逐渐形成“厚德精艺,儒雅大气”的教风。

  如同学生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一样,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在教学管理中有组织的引导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的眼光建设教师队伍,必然促进教师的发展,带来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篇十: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2021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年)》把提高未成年人

  科学素质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

  年)》把加强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在学校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对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技教育是核心,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根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键。所以着力打造和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并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辅导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没有专职的辅导教师队伍,承担指导学生制作电脑作品和机器人任务的教师大部分是由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不但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还必须负责学校的网络管理和电脑设备的日常维修等工作,教学和日常业务工作都比较繁重,况且从事这些烦琐的工作也很难做出突出的成绩,所以他们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无法与语、数、英等学科的教师相比。另外,很多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活动,学生参与面较窄,从事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的辅导教师很少。笔者曾对XXX市中小学校开展机器人制作

  活动的现状做过调查,据统计,XXX市有1605所中小学、175万名学生、13万

  名教师,但只有116所学校开展了机器人制作活动,569名学生和152位教师参加了机器人教学和竞赛,机器人辅导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千分之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XXX市尚且如此,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更不容乐观,所以目前来讲,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加强辅导教师队伍建设1.呼吁高等师范院校设置机器人制作等专业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包括电脑作品制作和电脑机器人制作两个项目。由于辅导教师上大学时学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大部分教师靠自学和参加短期培训来获取相关专业知识,这给他们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我们呼吁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学科设置改革,设置“机器人制作”等科技教育类的专业,为中小学校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辅导教师队伍。

  2.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建立市级和区级的科技教育活动交流与体验中心,作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科技教育基地,活跃常规研究与实践交流。同时,开设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等项目的继续教育课程,利用面授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辅导教师的培训,尤其重视农村中小学辅导教师的培训,丰富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打造一批高素质的辅导教师队伍。XXX市教育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多次“送教上门”活动,组织从事多年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的骨干教师到各区举办培训班,进行上门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直接参加面授培训的教师多达1500多人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教师学校要为辅导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学习机会,把他们送到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和继续深造,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同时,聘请科技教育专家和教授到学校开展科技讲座,现场指导辅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活动,让专家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全面提升在职辅导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辅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辅导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增强专业意识,提升专业水平,拓展专业领域。所以,作为一名辅导教师,需要自己把握好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1.知识更新是促进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知识更新是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要素。辅导教师必须有勤奋好学的态度,有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不断帮助学生解决无数个未知的技术难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也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教师的积极性目前,辅导教师普遍存在工作量大、待遇较低、缺乏学习提高的时间和机会、

  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工作成就感不高、没有专职辅导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评定困难等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考虑辅导教师的难处,解决他们的编制和职称评定问题。学校应配备专职的辅导教师,为辅导教师提供参加各种科技会议和培训的机会,在制度保证、运行机制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向辅导教师倾斜。合理的奖励机制关系到辅导教师的名分、地位、待遇等。因为真正要在科技活动上做出成绩来,仅靠上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休息时间。在辅导教师队伍中,不计时间、不计得失的教师很多,他们经常利用早、中、晚的休息时间,放弃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制作电脑作品和机器人。所以应该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对在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辅导教师,在发放奖金、评定职称和评选先进工作者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充分调动辅导教师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发展要有创新和进取意识,有为才能有位一流的辅导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科技人才。作为一名辅导教师,要有科技创新和勇于进取的意识。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不进则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就要有新主意、新办法,并要善于思考和总结,积累经验和实验素材,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撰写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论文、编写科技教育校本教材、承担各级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科研课题等,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的辅导教师。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夏涛老师、XXX实验中学的刘忠毅老师、海珠区实验小学的郑贤老师,他们都是从科技

  教育工作开始起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后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并成为XXX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笔者也多年从事电脑作品和机器人制作等科技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多项奖励,并在普及机器人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被教育部和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十佳辅导教师”、“全国杰出机器

  

篇十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因此我们认识到尽管学校教育设施落后但可以通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吸收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内容现代教育方式方法也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真正让落后地区孩子享受现代化的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古语云:政者正也。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是要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行得端、做得正,说得到、做得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襟怀坦白,忠于职守。身为一名教师,自当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教师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奉献和燃烧,但教师在工作中汲取、更新、升华,可谓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而学校教育发展的支撑点在于其教育指导思想、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办学条件,前四者构成其内部运转机制。学校内部运转机制的能量的最大限度地解放与释放,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学校内部运转机制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认识到,尽管学校教育设施落后,但可以通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吸收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内容、现代教育方式方法,也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真正让落后地区孩子享受现代化的教育。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成了我校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的关键所在。第一,强化管理平台,完善师德建设新机制,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铸魂固本。我认为有一批好教师,才会有一所好学校。一批“德才双馨”的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的“德”必须要有“才”作支撑,而教师的“才”更需要有“德”作保障。只有“德才兼备、德

  才双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五爱、四有”的人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强化管理平台,完善师德建设新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铸魂固本,是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根本和前提。以主题创建和教育活动为抓手,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全面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强化学习培训,打造教师队伍的新形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波助澜。学校生命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高水平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因而深化教研教改,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教研活动,已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铁不炼不成钢,玉不雕不成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必须历经理论—实践—理论的三次蜕变、升华,方能修成正果。强化校本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打造教师队伍的新形象,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掌握广博知识,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只有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学习、培训为主要途径,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塑造教师良好形象。第三,深化制度改革,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策马扬鞭。进一步加强和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这一灵魂工程,必须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用“竞争”这一激发人积极向上的催化剂。深化制度改革,改革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创先争优,让想干事的有舞台;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奖励,让干成事的享受待遇;实现学校教师队伍互融精进,让少干事的有压力。实现了学校校风、师风、行风的根本性转变。

  

  

篇十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标识码]A推动教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教师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需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是落实职业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的具体表现。完善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是推动教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创新教师培养体制机制,成就学校人才战略

  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发展都离不开教师队伍,教师以服务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成为企业适用人才为根本。“双师型”的教师是中职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校企双制的交流与技术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平台。学校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能为培养具有一流职业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师提供条件。

  (一)在人才聘用制度上敢于创新

  有针对性地录用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他们在实践和新技术上有突出的优势,但在现代教育管理、驾驭课堂、因材施教、把握正确教育方向的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强化岗前学习、培训来提升他们关于师德、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等方面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二)着重提升教师综合职业能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直接成为教师,都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以及指导等方面相对不足,都只停留在书本上所学的专业技能,缺乏相应的综合实践能力。

  所以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应着重培养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定时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学校需要制定一整套方案和激励机制来激励教师参加实践的热情与积极性。一方面,需要企业协助学校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并明确企业的监督责任,提高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认真考

  1/4

  核,对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情况进行反馈,学校将考核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进行挂钩。教师做好到企业实习或学习的总结,回到学校需要与其他教师分享学习的感悟。

  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不仅是中职学校开展实习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师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与社会接轨的重要节点。近几年来,经过中心不断的努力争取,与企业多方沟通,现中心与多家企业达成共识、签订协议,并挂牌成立实训基地,为师生铺好了发展的道路。

  二、开展教产研结合,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近年来,由于佛山的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用工的要求更高,那么学校如何能保证毕业生适应企业用工需求?为此,我中心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成立专业研发小组,积极参与企业应用性课题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师资队伍的技能结构,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的能力。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这些方面的举措都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鼓励教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企业发展需求为目的,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致力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教产研”结合乃至“教产研一体化”,是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以及教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将中心的教育教学与企业的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均置身于真实的生产环境,融理论学习于生产实践。同时,教师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有机会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先进工艺,并运用于专业教学。这种做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中心知名度及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也因此得以提高。

  由此可见,借助教育科研平台,教师个人能力、学校办学层次、学生职业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企业用工难题也可得到缓解,“教产研一体化”是职业学

  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所乐见的。三、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评价体系较注重对教师过去的工作业绩的评价,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因此,在构建新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仅要充分注重教师个人之前的工作表现,还注重教师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既要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又要对

  2/4

  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价,更要重视评价信息的反馈与沟通工作。要做好教师评价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坚持”:

  (一)坚持全员参与

  在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工作中,多数学校建立了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部门评价和专家评价在内的评价体系,但忽略了对教师个人发展性的评价指标。开展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深刻反思、激发潜能。

  (二)坚持全面评价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针对性较强,考核内容要反映教学活动全过程。因此评价时,不仅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还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和教师发展的层次性,坚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坚持全过程评价

  从发展角度出发,用动态的评估方法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评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业绩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有效应用于教师评价工作,提高教师评价的可靠性。

  教师评价指标应能体现教师向理想目标努力的发展过程。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要加强教师纵向发展的评价,力争将评价贯穿于教师的工作与成长过程。

  四、加强教师职业文化建设,保持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教师职业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内涵、礼仪与风范,其核心内容是教师的使命感。教师职业文化对教师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同化作用,特别是在促进教师精神独立、注重实践、奉献敬业、创新进取、团队合作等方面尤为显著。建设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文化,营造引领和激励教师不断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是促进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篇十三: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在抓好常规课堂的基础上评选各级各类优秀先进总结推广其经验风格在思想上关心业务上支持帮助他们巩固已取得的培养成果使他们在各方面更趋成熟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楷模成为优秀教师5抓好继续教育培训出名师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班主任及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华松(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21世纪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就需要在基础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变革,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呼唤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现在社会上存在的职业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一般性职业,其职业专业化要求不高,培训时间也不长,因而工资待遇较低;一类是半(准)专业化职业,对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培训时间较长,因而工资待遇中等;另一类是专业性职业,它对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有较高要求,培训的时间长,一般以数年计,因而工资待遇比较高,在国家和社会的地位较高,其特点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权威性,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是这种专业性职业。但是当前我国的现状却是教师这一职业存在着替代性和非权威性,我们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具有不可替代性、权威性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包括:专业知识(即有教育的实践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专业的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力(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精神(即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情感(即对工作岗位有感情,事业心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就学校这一层面上讲,必须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根据学校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作为学校要对教师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合格――优秀――名师――专家”的培训模式。即:一年上路,尽快在业务上站住脚,三年教学合格;教学合格后,逐步熟练班主任工作,六年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在校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优秀教师;六――九年达到能“教育、教学、科研”三肩挑,在彭州市和成都市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名

  1

  师”;对特别突出的名师,通过压担子和进修培训,逐步成长为教育专家。,具体做法:1、学校在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引导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思想、专

  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作全面自我诊断,剖析自身专业发展的薄弱点和优势点,从而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点,制定出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选择,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对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围绕个人目标,每学期期末召开教师座谈会,就个人制订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落实完成情况,做到分步实施,自查自纠。

  2、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

  的领导。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的教育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确立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一所学校办学、育人质量和档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课堂教学实践,走的是一种实践性专业发展路径,侧重于教学经验性的自我总结,缺乏的是理论的指导与引领。教师对于专业问题往往从感性经验上加以认识,而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的高度。没有高度牵引的教师专业发展,很难自我突破,实现专业的跨越与提升。

  因而,寻求专家的引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的指导,是学校管理者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问题。管理者应当与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稳固的联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帮助教师明晰发展的方向,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目前,我们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总结自身办学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逐步确立现代的基础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正确处理好“双主”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快完成由近代学校向现代学校、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双重转变。

  3、师带徒培养“合格教师”为了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使新教师能够以最快速度适应学校教学实际,成为合格教师,学校采取了“师带徒”,具体规定如下:领导和青年教师多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对他们的积极方面,予以及时肯定、鼓励。指定各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其指导教师,并在适当时候安排其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学校要确定每学期的集中培训内容,经过集中系统学习和经验交流,使他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方面都能迅速成长进来。

  2

  4、学中干,干中学培训“优秀教师”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培养方式,总结为一句话即在“学中干,干中学”。(1)赛课:对能认真钻研业务,热心工作且有一定成效的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一是压担子,鼓励他们承担重点班和实验班的教学工作;二是多指导,多给他们上公开课和比赛课的机会,同行及领导多听课,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在近年内成长为青年教师骨干。(2)教学观摩:选派骨干教师献优质课,邀请成都市教科院的学科专家和彭州市教研室领导及各学科教研员到会指导点评,并组织好全校教师听课、评课,写心得体会。(3)创造科研氛围实现课题引领。

  教育科研是引领教师思考教育、研究教学、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中小学并不缺少课题研究,但课题的研究却没有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被功利性所充斥,研究内容大而空,研究过程浮而虚,课题研究过多关注的是形式,而忽略其实际作用与内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需要细而实、小而精,应当从教师教学实践中筛选,应当指向教师个体本身,适合教师发展实际,而研究的真正目的则在于发展教师,解决问题,而非装点门面。学校管理者应当从教师能力与潜力入手,指导教师做小课题。

  (4)评选各类优秀:在抓好常规课堂的基础上,评选各级各类优秀、先进,总结推广其经验、风格,在思想上关心、业务上支持帮助他们,巩固已取得的培养成果,使他们在各方面更趋成熟,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楷模,成为“优秀教师”。5、抓好继续教育培训出“名师”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班主任及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1)大力鼓励教师紧密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撰写论文,出版著述;(2)鼓励更多的教师进行高学历,双学位专进修,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3)加强教师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等业务培训;

  3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四个一”工程。即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教学案例及反思报告,上一堂观摩课或示范课,作一次教育专题讲座,带一名徒弟,使他们在引领别人进步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5)以评选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有效激励方式,推广其教育教学经验、关心其生活,为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培训出校外知名教师――“名师”。

  6、建立科学实效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各类教师健康成长(1)学校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教务处和政教处从学生、教师、教务三个方面分别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进行评估。(2)对在业务上能虚心听取老教师成功教学经验,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进行教改实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的青年,学校予以重点培养,教务处领导和学校分管领导应多听他们的课,会同政教处进行指导,争取在教育和教学两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尽可能成为成都市“优青”,“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四川省“特级教师”等实绩称号的教师。

  以人才培养为起点,以素质提高为重点,以激活用人机制为突破口,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

  

  

篇十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西部园丁培训计划第三期昆明培训一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王较过(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西部园丁培训计划”第三期昆明培训)一、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包括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和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建设两大方面。就教师队伍结构建设而言,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形成合理的梯队,如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不同专业教师数量结构合理,教师职称结构合理……等。就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建设而言,关键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要比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困难得多。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时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不断追求上进等特征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其次,教师的工作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这充分说明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再次,教师的劳动成果更多的表现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它们既是显性的,又是内在的,既有短期的表现,又有长远而深刻全面的影响。教师工作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对教师工作业绩和效果进行考核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困难性。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搞好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持续发展、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这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由于教师的劳动成果既不能用完全刚性的指标考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只用学生短时间内的表现情况完全衡量教师工作的绩效。这些特征不仅增加了对教师工作业绩和效果进行考评的难度,而且使得新手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把握成长的策略和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新手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人应该如何努力、采取哪些策略呢?1、敬业奉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敬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对教师职业而言,尤其如此。一方面,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以教学为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面对不同的学生,就要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存在“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和长效性,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用刚性的固定指标考量。因此,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得失,不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追求教学的不断创新。做到这些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敬业奉献精神。只有具备敬业奉献精神的人,才能热爱教师职业,把不断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职业生涯中享受无限的乐趣,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奉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敬业奉献就要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工作,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其它职业的工作对象不同,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学生既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未来公民,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还是有理想、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个体。面对有情感的学生,

  教育教学过程必然缺少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教师满腔热情的投入,才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他对其职业的兴趣。如教育效果周期长影响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教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辛苦、压力大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影响成长。如果教师能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就会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发展的动力,把工作的挑战看成发展的机遇,把工作中的困难视做不断进步的阶梯。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挑战自我,从工作中获得强烈而持久的前进动力,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敬业奉献就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从职业角度考虑,教师的社会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见了学生就心烦的教师能够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国学者把教师对学生的爱看作师德的核心,并称其为师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职责,是一种关爱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才的真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真心地热爱学生,才能以心灵感动心灵,以真情打动真情。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不仅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从中也获得了学生最好的感情回报,使教师享受自己的工作成就和快乐,从而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兴趣。

  •敬业奉献就要坚持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讲,业务水平是教师敬业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下苦功夫学习,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充分体现在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书育人两个方面。要提高学术造诣,教师就必须学习和追踪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只有自己研究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从更高层次上对本学科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进而使自己的学术造诣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除本学科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及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广泛涉猎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且渊博的知识基础,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纵横展开,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同时,教师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也展现了教师的一种个人魅力,它同时也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深刻感染。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敬业,敬业就意味着必须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情感,甚至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和利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不断进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过程。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常教常新。无法设想一位固步自封、满足自己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现状、不思进取的人能够成为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当今时代知识总量迅猛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教师应该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对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切不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所教的内容上,必须及时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并把这些同自己所教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经验,联系生活,联系生产实际,把活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有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这样做教师也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本学科全面理解,使业务水平达到更高层次。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学校也并非是文化的孤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组成教育的各个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不断调整培养目标,改变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教育的任务。因此,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有关知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其二,认真学习一些教育刊物发表的优秀文章,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认真思考和探索,从中体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认真学习本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

  教师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本学科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宝贵财富,这些经验也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教学经验,一方面可通过与周围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听课,向同伴学习并从中吸取他人教学的长处。另一方面,研读教学研究论文,尤其是本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方面的优秀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体会,反复实践,将其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学习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在一般的广泛阅读基础上,必须对重点内容仔细研读、精心思考、切己体会、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教师学习应以自学为主,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还要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除不断学习外,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对教师个体而言,把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实践表明,不可能有学术水平很低的优秀教学工作者,也不可能有教学十分优秀而不去研究的教师。如果说教师的学习是教师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成果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的科学研究则是教师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解决教育教学活动实践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重要手段。可见,教师从事研究同样是其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一个不从事研究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充其量只能在一定层次上徘徊,他也许能成为一个“娴熟的教书匠”,但绝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家。教师的研究不仅应该包括本学科专业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本学科专业的教学打下牢固的根基。而且应该针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3、实践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不仅是实施教育实践的基础,而且是教师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制约着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学习和掌握。而这些缄默性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依靠教师个人在实践中的感悟或经验才能获得。正如专家所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因此,对教师的成长而言,教育教学实践是关键。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教育理论才能应用于教育实践,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没有实践活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很快也会被教师遗忘。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运用实践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品德锻炼,形成教师的教育机智和高尚品格。

  教师投身教育实践,就会将自己融入真实的、内容丰富的具体教育情境中。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之中,才能面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学生,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断生成真实的、情节复杂的真实问题。在应对和处理问题时,教师才有展示和应用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教育机智的场所,教师才能获得领悟先进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实践、锻炼教育能力,形成教育机智的发展机会。事实表明,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真实的教育情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领悟、自我反思和反复实践。

  教育的实践创新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教育的情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育的对象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教师要能够创造出个性化的教育,这就是实践创新。要做到实践创新,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投入教学实践,研究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教师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并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复实践将其内化,从而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实现教育创新。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1、自我导向模式自我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成人学习理论,其基本假设为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能够自我引导、自我驱动,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当个体进行自己计划的学习时,会出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一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的活动:

  •⑴认清需要和兴趣;•⑵根据需要与兴趣制订发展计划;•⑶进行学习活动;•⑷评价。

  2、观察/评价模式。观察/评价模式基于三个假设:⑴反思和分析是专业成长的核心手段;⑵被观察者对自己实践的反思也有助于观察者的提高;⑶当教师看到变革的积极结果后,他们会更愿意投入到变革中。这种模式经常会以评价、临床视导、同伴教练等形态出现,一般会经历观察前会议、观察、观察记录分析、观察后会议等几个阶段。“教师同伴指导”就属于这种模式。例如,学校中经常出现的以老带新,让老教师做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3、发展/提高模式发展/提高模式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习发展的过程。这种模式假设:⑴当成人面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学习是最有效的;⑵当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人们最清楚自己需要提高什么;⑶通过学校革新或课程发展,教师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主要贡献在于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学校革新和课程的发展紧密联系。校本教研就接近于这种模式。4、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是当前最常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基本假设是一些行为和技术值得教师复制,并且能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工作坊,有专家提供训练的内容及相应的活动,让教师进行模仿学习。微格教学就属于此列。5、探究模式探究模式假设教师是智性的人,有能力形成问题并寻求答案,形成对教学新的理解。这种模式倡导教师即研究者,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专业发展。四、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责任在学校,关键在教师。学校首先应该重视此项工作,向教师进行思想和师德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此前提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学校还必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1、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教学研究。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学校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它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

  “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其任务是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校本教研”包含的基本要素是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

  不可或缺的统一体。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只有自我反思,缺乏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将会使教师自己处于弧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伴互助,只存在教师间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专业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校本教研”又是专业研究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校本活动。这类合作,可以采取较为稳定的形式,如专业研究者与学校的全面合作,或者专业研究者与某些教师的合作,或者是学校聘请专业研究者偶尔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进行“校本教研”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实施新课程,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通过校本教研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性研究,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教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例如,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将不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发展。

  2、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课例研究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的关系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教学录像可以用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与教学设计的不同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形式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说课一般包括:①说课标、说教材(说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等);②说教法、说学法(说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特别是如何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③说程序、说结构(说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对上课教师而言,听课是向同行、专家和领导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其重点包括: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高不高)、交往状态(学生彼此的交往、互动如何)、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怎样)、生成状态(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大不大);看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否?情境创设恰当否?气氛调节如何?问题处理合适否?教师的观念先进否?文化素养高否?实际上,听课是一种很专业化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听、看,还需要记、思。听课者应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无论是作为校本教研或课例研究的活动形式,评课都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课例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台。从发展性评价理念来看,评课要致力于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双向的、互动的、相长的关系,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上面所介绍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形式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存在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就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最后需要指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永恒的课题,只要有学校存在,就有教师,只要有教师存在,就需要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十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讨论围绕课例进行小组讨论重在营造一种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沙龙环境鼓励教师畅所欲言教师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摆出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学校制定教师三年培养目标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层层选拔让青年教师参加区市省级课堂教学展评近几年来获区一二奖的教师有10名省级二等奖的教师反思学习总结提高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过程

  亭湖区第三届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孙开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及初见成效充分验证了规模产生效应的理念;“一无两有”、“三新一亮”、“校校通”、“六有”、“四配套”等系列实事工程,让农村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后劲骤然而升;义务教育阶段债务化解、经费落实让农村学校教育更无后果之忧。然而就在这一切和谐发展的态势之下,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悄然浮出水面,作为镇中心小学,年龄老化,5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50%,最基本的普通话教学个别班级尚未能进入课堂;什么是课件,如何使用课件,对部分同志来说是盲区,更谈不上如何制作课件;怎样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可共享的优质资源,他们只能束手无策;对于学位们提出的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问题,他们只能是一片茫然,无言以答……如此等等现象存在于学校之中,存在于培养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老师身上,不得不发人深省,如何与高速发展的时代接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新人才,如何让这些心灵纯朴的农村孩子健康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关键在于农村一线的教师,当务之急,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正确科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然而提及教师培训,现在来自各级各类

  培训任务、行政式的措施,比比皆是,教师被动式的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目的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被动应付,以图获得一纸证书。这样的培训既浪费人力财力,又浪费教师的时间,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明显的成效。形势的需求,实际的校情告诉我们: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校本培训的文化氛围,让学习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和学习交朋友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个体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刻刻处处学习的习惯,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人生才会成功。作为学校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环境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仅就教师而言,在今天以知识的生产、配置、消费为基础的社会里,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与持续教育学习显得格外重要。古训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一桶凝固的死水”能够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吗?明代朱熹就曾这样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着活水的小溪。”因

  此,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其次,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制者,教师不能停留在课本和教参上提供的知识,而应该从书本、报刊杂志、网络等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教书育人以外,还应体现在促进自身的发展上,教师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同进也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通过学习不断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生命的质量。最后,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就是要发挥群体的教育作用,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影响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大家共同学习,一起提高。在学习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地提高,全体教师都能积极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这必将推动学校的发展。当全体教师都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重要性时,他们就会认同学习型教师组织,就会心悦诚服地接纳学习型教师组织,这样学习成为组织成员的自觉需求,学习弥漫于整个群体和组织,凭借学习,每个教师个体的价值将得到体现,学校的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需要建立一整套学习机制。一是终身学习

  制。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这样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思想意识中彻底告别学历化时代,迎来学习型社会。在学校中,终身学习一方面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终身学习意识习惯与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学校教育旨在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效果的考核与管理贯穿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二是全员学习制。学校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从领导到员工,从一线的教学人员到生活区的生活教师,乃至食堂炊工,无一例外地都是学习者,每个成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岗位要求,认真学习钻研,以适应本职工作,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层,更应做出表率,既要学习管理理论,又要学习专业知识,以自身丰富的内涵来影响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学校每月28日工作会办,总结上月工作的得失成败,研究制定下月份工作重点及校本培训的主题与方案,落实可行的措施,为教师的学习指明方向,使全体老师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在学习中得到成功,在学习中实现个人的近景,从而达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境界。三是全方面学习制。首先是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自学是教师培训的重要渠道。我校长期坚持教师自学制,制定了教师业务学习的有关要求,鼓励老师多读书,

  多学习,对教师自学、摘抄、撰写心得笔记、论文、教后札记、网上阅览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并列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辅之以开展活动加以强化,如读书笔记互阅、读书心得评比与交流等等。其次,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近年来,我们坚持单周五的政治学习、双周五的政治学习;集体备课分学科组,周一语文组集体备课,周二数学组集体备课,周三英语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常态化,不作安排,成为自觉行动;青蓝结对,教学互补,一方有多年的经验,一方有新鲜的血液;专题研讨,发现结症,对症下药。外出学习,通盘考虑,阳光雨露,均衡撒播,让每一位同志都有机会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启迪智慧,学以致用。再次是重点突出,强化训练。根据上级主管局的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学习重点,“特色创建年”、“课堂效益年”、“和谐建设年”、“师资队伍建设年”、“大教育,大讨论”等活动,对各年度的学习制定了总体的目标要求,我们都积极响应,强化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四是团队学习制。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这种个体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于学校组织共同价值的游离状态,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赋予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达成共同的目标,我们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学科的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组织了学习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沙龙等团体组织,让教师在组织工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让教师与学习做朋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动力支持系统。立足教科研一体化,尤其是立足学校和教师个性化校本培训模式,不仅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前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教师搭建学习、发展、提高的平台。1、名师引领——指点迷津先进的理念是开辟成功之路的前提。学校邀请常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薛辉,特级教师后备将丽清作专题讲座,介绍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以及个人成长的历程,让教师心花怒放,跃跃欲试。名师走进课堂,更让教师感受到大师的教学风采,《麋鹿》、《天游峰的扫路人》等课堂的巧妙设计、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赢得了阵阵赞叹。王英、殷国伟两位苏南教师的一年支教,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辅导,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不放过任何参加学习的机会,两年来,先后有150余人次接受了省、市、区的各级培训学习,领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使用省优质资源光盘,让我们教师与名师同在一个课堂,共上一节课,切身感受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解决自身的困惑。

  2、集体备课——各显神通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利用好规模效应,学校按年级分学科成立了多个备课小组,统一时间、地点,要求教师备课时采取“独自备课、相互启迪、个人修改、反思提升”的模式,做到目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学方法灵活自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说课、试讲、评议、反思、修改,让每一堂课成为众人智慧的结晶,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益。3、案例学习——示范引路案例学习就是通过生动故事的呈现和描述,激发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进行多方面分析,来理解和提炼有关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促进教师成长。教学一线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了许多教育故事,有些事情如果不去整理和研究,过后便烟消云散,而稍加关注,并作剖析,就可从中感悟到某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把这些故事转化成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整理自己教育思维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就案例学习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收集和整理实践索材(自己的或他人的),形成第一阶经验(案例),这是所有教师都要达到的;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有所感悟,形成第二阶经验,

  这实质上就是反思;进一步地把相关案例串联进来进行剖析,举一反三,升华为自己富有个性的理论,则形成第三阶经验。这是一个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反省自己和他人的实践。还通过案例征集活动,评比编辑案例集,宣传优秀案例;还组织专门的交流,让部分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然后由其它培训者就其话语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疑难与困惑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提高自己行为的辨析能力。

  4、专题研讨——有的放矢教学研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校除了常规性的校本教研方式(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之外,还比较注重专题式的校本研究,主要是针对课改中碰到的一些难题或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如语文组组织过“让经典诗文走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数学组组织过“如何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英语组组织过“有机渗透音标教学提高语音的准确率”等研讨活动,结合课例和各自的方案谈想法,体会困惑,效果很好,深受教师欢迎。再如,我们针对我校学生书写马虎,召开专题研讨会,大家认识到导致学生书写马虎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为习惯差,最后大家提出以写字为突破口,促行为习惯上规范。每天安排20分钟的写字课,定期举行写字星级能手评比,

  效果明显,全校有150名学生获得“星级写字小能手”称号。5、技能竞赛——提升功底教学基本功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三字一话”最基本的

  功底,我校每学年都进行训练竞赛,此外,还进行一课多上、一课多谋等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说课竞赛,评课竞赛,出试卷竞赛,编写教案竞赛,优秀案例竞赛,为不断适应形势的需求,近年我们的重点放到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的使用上,通过竞赛,促使老师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6、实践学习——探索尝试只有主体亲身实践,学习才会发生。我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校本培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建立了科研申报、立项、过程管理、阶段总结、汇报、奖励等管理制度,形成了教育科研网络。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在教育科研中发展自己,时时刻刻用一种教育科研思想来统摄学校的教学工作,引导教师围绕学校的三大课题进行教学研究,把科研带进课堂,教师们紧紧围绕课题,努力学习,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同时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去进行教学实验,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使教师树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的学习工作观,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我校还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定期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要求每个听课教师着重思思考几个问题,如:(1)这节课体现了哪些新课改理念?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你认为应如何改进?(2)你平时是如何上这节课的?你的课与课例相比有何不同?你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3)应如何在不同课型中渗透新课改理念?你能举例说明吗?接着分组讨论:讨论围绕课例进行,小组讨论重在营造一种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沙龙”环境,鼓励教师畅所欲言,让教师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摆出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校制定教师三年培养目标,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层层选拔,让青年教师参加区、市、省级课堂教学展评,近几年来,获区一、二奖的教师有10多名,市级一等奖的教师1名,省级二等奖的教师1名。

  7、反思学习——总结提高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自己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侧重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它着重指向思维内部,如“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哪些”,“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等。教学中的反思主要反映在行为记录上,这种行为记录与教案并行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着重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反思。行为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生分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2)策略分析,指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的分析;(3)亮点分析,即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写教后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备课笔记的边批或本课时结束后,写出自己的教后体会。主要有:“学生在什么地方不易懂,原因何在,我的处理有效吗”,“学生在学习中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吗”“学习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哪里,能力上的缺陷是什么,如何弥补”,“教学策略应作那些改进”。

  8、校际交流——扬长避短近年来,我校与亭湖小学、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以及亭湖区永丰小学、新兴小学、南洋小学等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探讨课程改革,交流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苏南苏北之间、城乡之间、

  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活动,拓展了校本教研空间,对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个性化成长目标——让教师和学习永远是朋友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每一个教师都是复杂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人必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不断的自我分析来认识自己,制订自己专业成长规划,形成个性化的成长目标,使学习成为教师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才能和学习永远是朋友。我们引领教师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认识自我、科学地评价自我,给自己定位。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都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成长的阶段性。根据教师成长与发展阶段理论,全方位分析自身状态,有利于确立今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个阶段我们重点引导教师分析自己的所处位置,所担任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给自己的现状准确的画个像。2、量身定做,确立目标。有效的专业发展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心无旁鹜,全心全意致力与目标的实现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这个阶段,我们

  要求教师针对自身的实际,给自己制订了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学历进修目标和专业成长目标,教育管理方面的目标,并帮助其修订目标,使其目标更加准确。

  3、将理想目标付诸行动。理想是行动的起点,也是行动的终点。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理想还必须付诸与行动,否则理想会成为“乌托邦”我认为自觉学习是走向理想的第一台阶,因此教师只有永远与学习做朋友,让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第一需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不是一句空话。“想学习、懂学习、会学习”是我校营造的校本培训文化氛围的主题,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推荐访问: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教师 狠抓 队伍建设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