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香港百年变迁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23 16: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香港百年变迁启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香港百年变迁启示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4篇

第一篇: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

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四合院里看洋楼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而四合院正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住宅形式。四合院按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住房对称,正房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另有耳房和小院。院中铺地砖,两旁可种树木花草,形成一个舒适宁静的居住环境。北京的四合院是这类住宅的典型。

  1900年后,英、法、美、俄、日等国家先后在北京修建使馆区,在天津租界内修建住宅,建筑风格多为欧式、日式。为便于外国人居住,北京建造了六国饭店,高7层,红色墙面,以壁柱分隔,上有欧洲古典装饰。这是当时中国最高的住宅建筑。

  当时居民住宅形式最有地方特色的是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江南水乡的民居多为庭院式。小桥、流水、住宅、码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的南国水乡风景画。

  自外国人进入长江流域后,上海人口激增,地皮价格高涨,从19世纪50年代起,便仿照欧洲联排式住宅的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形成最初的里弄式住房。70年代改用砖木结构,设计了上海独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这是一种群体集居的居住方式,是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石库门大多成排建筑在井然有序的里弄,为砖木结构的毗连式房屋,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弄门纵向深入,过道两旁即为相互毗连的石库门民居。20世纪初,这里里弄式的群体集居的民宅形式也出现在江南的许多城市中,于是中国传统的独门独院居住形式开始被打破了。

  珠江三角洲,含福建一部分地区,20世纪初,由于发了财的或有积蓄的华侨开始投资家乡,当地的民宅许多是西式的或中西结构式的,其中的碉楼很有特色。如广东开平市,现存有2600多座形态各异的碉楼,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初建造的,风格有罗马式、土耳其式、法兰西式、英格兰式、意大利式、德国碉堡式以及中西结合式,雄伟壮观,绚丽多姿,尽现欧陆风情,使旅游者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的乡间。华侨的家属之所以要将自己的住宅仿照欧洲古代建筑建成碉楼,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比较富有,害怕土匪的抢劫,因此碉楼一般都有5~6层高,还设有望台,加强了安全感。

西式建筑露峥嵘

  到了民国时期,城市中普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最典型的是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1911年以前,上海的最高建筑是6层。1928年修建的沙逊大厦(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一幢10层的钢架结构大楼,整座楼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此楼的建造明显受到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芝加哥高楼建筑风格的影响,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随后短短几年间,上海又奇迹般地涌现了28座这样的建筑。高层建筑是当时西方的时尚,影响了中国各大都市的建筑风格。1937年落成的广州爱群大厦是华侨投资,由中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共15层。立面糅合了美国摩天大楼的垂直线风格的岭南骑楼底座,内部采用钢架结构,在建材和施工方面都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是华南第一高楼。随之,市民的居住情况也有了新的变化。从20年代起,上海、天津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民宅,开始从平房向空中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式里弄住宅,一般是两三层。与过去上海的里弄住房相比,新式里弄住宅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作了明确的划分,有起居室、卧室、浴室、厕所、厨房,有些还有煤气灶,宅前留有绿化园地,里弄的宽度可容车辆进出。较富裕的人家住花园式里弄住宅,它是从新式里弄住宅演变而来的。住宅前面的庭院、绿地面积超过住宅面积,有的达三倍以上,环境幽静。居室内有壁橱、铺硬木地板,钢架大玻璃窗,外观多为西班牙式和近代立体式。

  当时,中国一些最富有的人已经仿效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修建了花园别墅,抢占大城市的黄金地段,修建独院式高级住宅。房屋不高,大多是平房或两层的小楼,房屋通常有壁炉、卫生设备、大小卧室、健身房、汽车间,周围环境特别讲究庭院绿化,有草坪、甚至有大理石的喷水池,被称为花园别墅。然而城市下层人民的居住状况却苦不堪言,不少人住在竹架支起的草棚里,门檐低矮,只能钻进钻出。在上海,人称这种住房为“滚地龙”,将这种成片的住宅区称为棚户区。

新村成为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米。50年代初,设立了建筑工程部,第一任部长陈正人。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一举建成住宅9454万平方米,缓解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二五”期间再接再厉,又建成了1.1亿平方米。这时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4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有的高达3.5米,窗户却很小,不够畅朗,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是借鉴了前苏联住宅模式。

  新建的住宅小区通常称为新村。住户是普通职工。当时,工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住房困难受到特别的关注。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数年内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的指示,专门成立了工人住宅修建委员会。当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户完工,以当时的家庭成员平均每户5人计算,可解决10万人的居住问题。修建于上海西郊的曹杨路一带,取名“曹杨新村”,占地200亩,建有合作社、医疗站、公共浴室等设施,风景优美,处处花草林木,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一时间,“曹杨新村”在上海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是无房户梦想中的天堂。

神州处处大杂院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大批建筑设计材料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销毁;
宝贵的建筑材料,包括高质量的钢筋水泥、大理石,被用来建造领袖像、“忠字碑”、“万岁馆”,无法顾及民宅建设。加之50~60年代有一段时间对民宅建设不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建国已经30年,全国3400个城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4.93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一间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居一室也很平常。在当时真可谓是找房子比找对象还难。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还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

高楼林立 花园遍地

  1978年9月,建国以来第一次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召开。为实现人民盼望安居乐业的梦想,中央政府提出,到1985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要从3.6平方米,提高到5平方米。先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解决无房户和特困户的问题。

  80年代,在全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上,数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最优越。深圳新建住宅每套平均建筑面积83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数高60%,比香港居屋计划高52%。与亚洲一流的日本相比各有千秋。日本住房建筑面积平均每套61平方米,但室内装修质量很高,尤其厨房、厕所设施十分讲究,属于小而精。相比之下深圳属于大而粗。

  人民居住条件的变化不仅反映在城市中,而且百年来陈旧的农村住宅也面貌一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1985年,全国农村仅新建住房就达4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6亿平方米。而1949~1978年的29年间,全国农村平均每年新建、改建住房仅仅1亿平方米。6∶1的比率来自于农村经济改革后农民生活富裕,以至“家家备料,村村动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住宅质量也与前迥异,有道是:50年代盖草房,60年代建瓦房,70年代加走廊,80年代砌楼房。

  改革开放的前10年带给人民的好处体现在吃、穿、用上,到本世纪末人们希望的是住上一套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住宅。据可靠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2平方米,超过了8平方米的目标。不仅如此,当时的“居住面积”是按照卧室面积计算的,90年代的住房,加大了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的面积,较高档次的住宅还有餐厅、书房、储藏室,卧室以外的居住空间大大扩展。权威人士说,以实在的居住面积算,目前城镇人均住房已达18平方米。在大城市,出现许多花园式住宅,绿地面积达50%。全国许多城市居民都住进了高层建筑的成套居室。19世纪末,楼房、电灯、电话刚刚开始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对自己居住状况的梦想还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一梦想早已成为过去,如今许多城市中的居住条件已是高楼林立,花园遍地了。

第二篇: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

中国民法百年变迁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亚洲人倾向于以百年和千年为单位来计算其社会的演进,把扩大长远利益放在首位”。①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第一部标志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民法草案——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诞生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吹响了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号角,《大清民律草案》则开启了中国固有法制向近现代法制变革的端倪。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民法及民法学自清末到1949年之前、②1949年至今60年③及改革开放以后30年④三种不同分期皆有研究,但是,研究百年中国民法史的文章并不多见。

  百年中国民法史跌宕起伏,既是百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亦是浩瀚世界法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法百年史归其一点,就是为完成一部中国民法典而奋斗的历史,①因此,反思百年中国民法无疑应以历次民法典起草为路径。目前,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民法法典化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究其原因,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路线上的根本分歧。?下文的分析拟将百年中国民法史分为三个阶段,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法治观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重要的民法草案或民事单行法的制定情况为依托,通过串联地标性的立法活动来述说百年中国民法史,并探究其背后的得失,说明民法典与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法典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以此突出民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中国民法典之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1911一1949:初期的移植与实践

  (一)《大清民律草案》

  在西方,“法律通常是尾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③但在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却超越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清史稿?刑法志》在述及清末变法时说:“尔时所以急于改革者,亦曰取法东西列强,藉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也。”④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二十一日,沈家本上《删除律例内重法折》,其中谓:“中国之重法,西人每訾为不仁。其旅居中国者,皆借口于此,不受中国之约束……方今改订商约,英美日葡四国,均允中国修订法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彼时,无论朝廷谕令,抑或大臣之上疏、奏折、议论,凡论及修律,“乃群措意于领事裁判权”。此属通过法权统一,以维护主权的燃眉之举,中国近代法制亦因此而发轫。⑤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即在此背景下于1911年诞生。

  收回治外法权之所以成为效法西洋制定民法的动因,是认为中国古代无近代西洋意义上的民法,中国古律无法与彼时西洋之法对话。“中国律例,民刑不分,而民法之称,见于《尚书》孔传。历代律文,户婚诸条实近民法,然皆缺焉不完。”因此,“拟请敕下修律大臣,斟酌中土人情政俗,参照各国政法,嫠定民律,会同臣奏准颁行,实为图治之要”。对此,《大清民律草案》编修者亦曾言:“是知匡时救弊,贵在转移,拘古牵文,无裨治理。中国法制理事大抵俾贩陈编,创制盖寡。即以私法而论,验之社交,无非事例,征之条教反失定衡,改进无从,遑谋统一。事编有鉴于斯,特设债权、物权详细之区别,庶几循序渐进,翼收一道同风之益。”?

  《大清民律草案》未及施行,清廷即灭亡。但这次立法活动是中国民法史上亘古未有的,奠定了中国民法走向大陆法系成文法道路的基础。同时,此次立法亦是外来压力型立法,其目的在于救亡图存。王泽鉴指出,“近代各国制定民法典,都具有一定政治目的。中国制定民法典的目的,与日本相同,皆在于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变法维新”,“西洋法律之移植,对中国法制之现代化,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①“20世纪前十年也是中国民法学的‘孕育’期,它的结晶就是《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第一代民法学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二)《民国民律草案》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暂行适用《大清民律草案》中与民国国体不相抵触的规定,随后着手制订新民律,但终因国会难开,且对《大清民律草案》非议众多而使得修律进程缓慢。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领事裁判权,列强以中国法律未臻完善为由,未作实质性答复。1922年春,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再次提出收回领事裁判权,大会决定由各国派员来华调查司法。北洋政府遂责成司法部加速司法改革,民法典的修订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③修订法律馆以《大清民律草案》为蓝本,调查各省民、商事习惯,并参考各国最新立法,于1925年完成并公布了民法典的第二个草案,史称《民国民律草案》。?该草案1926年由北洋政府司法部通令各级法院在司法中作为法理加以引用,未成为正式法典。可见,这部草案与《大清民律草案》一样,皆是外来压力下的应景之作,皆又因政权更迭而未被正式实施。

  与《大清民律草案》相比,《民国民律草案》在固有法与移植法的整合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进步的原因,一方面是民初大理院的判决积累了一些司法经验,另一方面是经过20多年的法学积累,民法学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⑤这使得许多固有民法规则和移植法规则都经过改造以后才进人《民国民律草案》。将固有法融进《民国民律草案》的典范是典权制度。《大清律例》及有关民事习惯中的典权规定有一百多个条款,1915年北洋政府司法部制定《清理不动产典当办法》共10条,北洋政府大理院又作出有关典权的判例35项、解释例7项,?这些成果为《民国民律草案》所吸收,淬成其物权编“典权”章(第254—270条)。改造移植法的例子,可由不动产相邻权制度窥得一斑。《民国民律草案》中的不动产相邻制度基本援用《大清民律草案》的规定,但在排列次序上有较大调整,其次序排列的原则为,凡实践中发生频率高的、关涉权属重大的规则排列在前,反之在后。?

  (三)《中华民国民法》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成立,次年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开始编撰民法典,至1930年12月26日正式完成《中华民国民法》。⑧《中华民国民法》以前述两部法典草案为基础,又参考德国、瑞士、日本、法国民法以及苏俄、泰国民法最新经验,由当时一流学者淬炼而成。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后,对该民法典作了适当修改。

  从立法体例看,这部法典贯彻民商合一的体例,其所提出的民商合一的立法理由倍加详尽,在今日讨论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时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立法技术看,该法典既继受了德国民法概念精确、体系完整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德国民法过分强调立法专业化而忽视民众接受、认可程度的弊端,它的大多数规定,基本适合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中华民国民法》的制定及实施的历史表明,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民法及其蕴含的现代法治文明已经生根发芽,并推动这个国家实现“千年以来未有之大变”。

  二、1949一1982:缺乏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民法起草

  (―)三次“法典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婚姻法》,使婚姻家庭关系脱离民法调整范围。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民法起草,至1956年12月完成民法的第一个草案。该草案分为总则、所有权、债、继承四编,共525条。?但是,这些草案没有组合成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而是分散为总则编、所有权编、债编通则、债编各具体合同、继承法等草案。其中,总则第一稿成于1955年10月5日,第二稿成于同年10月24日,第三稿成于1956年11月28日,第四稿成于1957年1月15日;所有权编则自1956年4月至1957年1月七易其稿。债法通则、债法分则的情况与民法总则及所有权编类似,也数易其稿。唯一不同的是继承编,只有1958年3月唯一一稿。④但是,这部草案未获通过。

  1964年2月,根据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成立民法研究小组,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民法起草,至1964年7月完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受到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严重影响,试图既摆脱苏联民法的模式又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彻底划清界限,因此设计了一个全新的体例。全法分为三编: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共计262条。该草案采取了全新的编撰体例。在体例上,该草案一方面将继承和侵权行为等内容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又将预算、税收、财政法律和劳动工资报酬等关系纳入民法典,并且一概不使用“权利”、“义务”、“物权”、“债权”、“所有权”、“法人”等基本的民法概念。该草案片面强调国家所有权的统一性和保护的绝对性,国家所有权的客体具有无限的广泛性,国家财产被他人不法占有时,国家行使返还请求权不受时效限制;国家财产被不法占有时,不问占有人是否有过错,也不论占有人是直接占有还是通过不法让与取得占有,国家都可以请求返还。这部草案是对传统民法制度、理念全盘否定的作品,很难称之为“民法草案”。嗣后,该草案无果而终。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三次民法典起草自1979年11月成立民法起草小组开始,起草小组先后草拟了四个民法草案,分别为1980年8月15日的征求意见稿,1981年4月10日的征求意见二稿,1981年7月31日的第三稿,1982年5月1日的第四稿。第四稿民法草案包括8编,分别为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民事主体、财产所有权、合同、智力成果权、财产继承权、民事责任和其他规定,共43章,465条。这一草案虽未正式成为法律,但现行的诸多民事法律,包括《民法通则》都以该草案的相应编章为基础适当修改而成。




  (二)社会主义与中国民法的发展

  1956年民法草案主要受1922年《苏俄民法典》影响,其由总则、所有权、债、继承构成。与《苏俄民法典》一样,?该草案不规定物权而仅规定所有权,不使用自然人概念而代之使用公民的概念,仅规定诉讼时效而不规定取得时效,片面强调对国有财产的保护。但其后由于“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起草工作被迫中断。虽然该草案未成为法律,但却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事立法的开端。由于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主要是参考《德国民法典》制定,这间接决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事立法仍旧遵循着自清末以来的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的传统,使得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民法制定和研究工作有着相同的立法体例、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

  与1956年民法草案全盘效仿苏俄民法相反的是,1964年民法草案力图摆脱苏联民法的影响,旨在创建全新的民法体系。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民法学的理论水平,决定了该民法草案在创造性上不可能有太大突破,其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1956年民法草案的诸多规定。如1963年6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第12条仍规定公民是民事主体;第22条规定财产分为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第33条规定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在追回被侵占的国家财产时,不受时效限制。?实际上,新中国民法自1956年民法草案开始,即全面继受苏俄民法,以后的历次民法草案,虽试图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但皆无法完全摆脱苏联民法之窠臼,时至今日,苏联民法的影子仍然在很多民事规范中随处可见。?

  新中国移植社会主义的苏联民法是由当时特定的经济体系与历史条件所造成的,此种移植虽是主动为之,但其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不管现在人们对苏联民法作何种评价,“中国现行民法躯体中仍然流淌着苏联民法的血液”。⑤同时,我们亦应认识到,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法制度设计无论对中国社会系统工程的修复与建设,还是对整个社会实质正义的维护,都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1964年民法草案,亲自参与起草全程的魏振瀛客观、全面地概括了该草案的基本特点:(1)当时我们正处在美国和前苏联的双重压力下,在指导思想上强调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因此不仅不借鉴西方民法典,连苏联的民法典实际上也被否定了。强调总结自己的经验,一是国家政策,二是实际部门的规章和经验。(2)在内容上突出保护公有制,强调按国家计划办事。(3)在民法条文上强调自己创造,不讲法人、企业、自然人,没有传统的民法概念物权、债权。这次民法草案稿是民法立法史上的标志,反映了我们对前几年状况的否定,也反映了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法制观念。⑥

  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指导方针,使得民法典立法从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但是,这次民法起草亦未成功,其原因是深层次的:当时社会经济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缺乏制定现代民法最基本的条件。从思想上讲,改革开放伊始,既面临消除苏联法制影响的任务,又面临续接德国法传统的新挑战。鉴于这些因素,民法典在当时确实无法出台,这也使得后来制定《民法通则》成为必然选择。①

  1956年民法草案和1964年民法草案皆试图一劳永逸并一蹴而就地建立社会主义民法体系,但均未能实现。1982年民法草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春蝉涌动,但最后因基本条件不成熟而无法完成。

  1922年,日本学者冈村司出版《民法与社会主义》,提出了“民法与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即在社会主义思潮的背景下,探讨传统民法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作者以此为题,是受到当时社会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基于对传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民法种种弊端之反省而作,如冈村司愤慨言道:“财多者,虽无学无德,昏庸凶顽,居然为王侯。无财者,虽端庄廉洁之君子,沉沦于下,视同草芥。金钱本为人用者,今乃贵于人。金钱生息,富愈集中,殆不知其所底止。”?因此,作者主张:“在不消灭个人之自主范围内施设共有制,俾利人观念与利己主义并行不悖,最为相宜。”?此种论断说明,作者试图借助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民法制度,以追求实现社会实质平等的愿望。

  关于社会主义与民法的内在关系,焦易堂在给这本书所作序中说:“民法者,保护私人之权利,以维持社会之秩序者也。社会主义者,研究祛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以谋所以改善社会者也。其方法虽异,其目的则一。故研讨社会主义者,不可不顾及民法,以为改善社会之工具。而草拟民法者,尤不可不详考社会主义,以为立法之根据。”焦易堂此番论断,堪为精湛。民法与社会主义结缘,一方面使个人权利保护得以彰显,个人自享财富与自由因而实现;他方面,亦使得私权保护不至于沦为“人吃人”的工具,因为社会主义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社会资源惠及最广大的人民。

  社会主义民法顺利实施能使全社会达致最广泛的和谐状态,因为社会主义的要求是保障最广大的人民同享社会发展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拥有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人格尊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采用计划经济,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由商品经济进人市场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都只是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在实现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但中国社会主义旨在保障最广大人民均等享有社会发展成果与平等享有人格尊严之本质从未改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作为市民社会基本生活规则之民法的结合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民法,必定能推进中国社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从而实现中国真正的科学发展。

  

第三篇: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

姓名:

班级:

学号:

章丘的百年变迁

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有一座千年古县,这就是我的故乡。

基本概况

  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以东40公里处,是"世界泉水之都"--济南市的副中心城市,被誉为"小泉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1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1.2万。章丘人民务工经商历史悠久,世称"铁匠之乡"。境内有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锦屏山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等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近代著名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储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胶济铁路、济青、济王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贯穿东西,0九路、章莱公路纵贯南北;
济南国际机场距明水35公里。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2008年完成GDP3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03亿元,列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40位,荣获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

  2011年8月,民政部、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在北京召开"千年古县"专家评定会,山东省章丘市通过验收,获评"千年古县"。

历史沿革

  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谭国谭氏发源地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市城子崖古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春秋时期,先后为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秦,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县(治回军镇,今绣惠镇回村)等。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管县、犭虎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犭虎县并入东朝阳县。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东安国。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洲济南郡。宋、金,属济南府。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府。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

  1946年5月 县、区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激战两昼夜,攻克明水。全歼国民党交通警察纵队1个大队和土顽萧宝玉部2个营,共2000余人,俘萧宝玉

  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治旧章丘城,今绣惠镇驻地),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百年风土人情变迁

服饰

  章丘历来在外经商者多,衣着打扮比较讲究。清末、民国时期,富人穿绫罗绸缎,一般人穿家织土布。衣服样式,宽长肥大,男、女上衣均带大襟。后男上衣改为对襟,裤子均为直裆摺。春、秋季,男子穿单袍、马褂;
一般人戴皂布帽垫儿,商人多戴纱帽垫儿或缎帽垫儿,铁匠多戴毡帽。夏季,男子外出戴凉帽,农民戴草帽。冬季,男、女都扎腿。普通男人,穿掩襟长棉袄、叉裤(臀部及腰以上无棉絮),戴礼帽或缎帽垫;
老人,戴套头帽、三大扇或毡帽头;
中青年戴瓜皮帽;
儿童,戴脑耷子。官衙公务人员,穿长袍、戴礼帽;
富人穿皮袄、长袍或外罩马褂;
妇女,穿棉袄棉裤,称为"穿两截衣的"。中年妇女,以方围巾包头;
老妇,戴脑耷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穿土布者已不多见。男子,多穿中山装,夏天穿衬衣、制服裤、短裤,冬天穿"列宁服"小大衣、棉制服裤;
青年妇女,多穿花布对襟褂、便裤。中、老年妇女,仍穿大襟袄、褂。衣料以平面布、斜纹布、卡其布为主,颜色多灰、蓝、黑色,以阴丹士林为最流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影响,人们的衣着又趋向款式简单,色彩单调。青少年男女,上身穿戴黄军衣帽,下穿蓝国防裤,解放鞋,风行一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服饰向多样化、高档次、外向型发展。青少年男子,爱蓄长发。夏季穿花衬衫、T恤衫、喇叭裤,戴太阳镜,着凉鞋、旅游鞋。冬天穿西装、呢子外套,雪花呢大衣、牛仔裤,三结头皮鞋、火箭鞋、长筒皮靴。女青年,夏天多穿蝙蝠衫、连衣裙、乔其纱、柔姿纱、巴黎纱等,绚丽多彩。冬季多穿裘皮大衣、高跟鞋。衣料、款式年年更新。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的服饰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并且逐渐同国际市场接轨。人们穿衣不仅追求高档、名牌产品,而且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服装有了礼服和休闲服之分,礼服主要指西服,讲究质地考究、裁剪合体、熨烫笔挺;
休闲服包括休闲西装、茄克等各式服装,讲究穿着舒适、自然大方、具有个性。女子裙装不仅款式更为丰富,而且已不再局限于夏秋季节。

饮食

  清末、民国时期,平原、山区人民生活差距较大,贫富悬殊。平原,一般农户以食玉米、小米、高粱、地瓜等粗粮为主;
绣江两岸多食玉米窝头、煎饼;
北部农村和沿黄一带多食高粱、大豆糊饼;
丘陵山区多食玉米谷糠饼子、煮地瓜。全县早、晚餐普遍喝糊糊或稀饭、吃咸菜,午餐吃窝头、煎饼,有点菜蔬。富贵人家,则食不厌精,常年食用细米、白面、鸡、鱼、肉、蛋。普通人家,半年糠菜半年粮。逢年过节方能吃馒头、水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上世纪50至60年代,基本达到吃粗吃饱。山区,以玉米、地瓜干、窝窝头为主食。平原地区,以玉米煎饼为主粮,并能经常吃茄子、白菜、萝卜等粗菜。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山区以玉米、小麦为主食;
平原地区,常年吃白面、大米。棉花、花生等油料作物的大量种植,使农民食油成倍增加;
多种经营的发展,使肉、蛋、菜等副食品空前丰富。群众食水饺、面条,炖肉、炒鸡蛋已是家常便饭。大曲酒、啤酒、过滤嘴香烟已成为家庭待客之必备品。老人喝麦乳精,妇女喝果酒,儿童喝果汁、可口可乐等饮料已比较流行。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始追求高质量的饮食方式,不仅饮食种类花样繁多,而且注重各种营养合理搭配,鲜牛奶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品。家庭待客逐渐走出家庭,档次逐渐提高。白酒以低度、中高档为主,且开始追求品牌。饮料品种不断增多,高、中、低档一应俱全。吸烟方面,城市居民多吸中高档卷烟,农村居民多吸中低档卷烟。

  婚丧筵席,一般分大席和行席两种。大席招待贵客,有鸡、鱼、肉、肘。客人入座先上压桌碟(盛烟、糖、瓜子、点心之类),然后上12个盘、4个大件。行席招待一般客人,一般设8大盘、12盘、2至6个大件不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筵席通常设在规模较大的酒店,农村居民筵席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居住

  清末、民国时期,住房多为四合院,格局一般为:东南门、西南圈,进入大门就做饭(东屋为饭屋)。北屋是主房,一般3至5间,高于其他房。配房东、西各2至3间。还有的前庭后院,由北至南,后有台屋,长辈居住。前房有过道,两侧为晚辈居住。中上等人家,进大门有影壁,过影壁拐弯有二门子。房屋结构,富贵人家建砖瓦房;一般人家多石基、土坯墙、麦秸盖顶。南部山区,多乱石墙,薄石板檐,黄草盖顶;北部沿黄地区,多砖基、土坯墙、秫秸箔加黄泥盖顶的平屋。建房时,请风水先生卜算吉日,忌房屋方向与太岁相对。"三煞"与"太岁"相对时,不建房。新中国成立后,建房格局基本如前,但盖新房者渐多。特别是1978年以来,盖房讲究前出厦、锁皮屋、水刷石前脸或瓷砖装饰、水泥地面、玻璃门窗。大门建筑形式多样,有的起脊,有的平顶,别具一格。城镇居民单元楼增多。经济条件好的村,统一规划,建居民新村,向阳房成排连片崛起。近年来,随着城市各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住房结构更加合理。人们开始追求大面积住房,同时注重住房的装修,使居住开始呈现舒适化。在农村,多有刮瓷墙面出现;
有的屋顶设吊顶。偏房有的为平顶房,水泥抹顶,用作摊晒粮食或堆放物品。无偏房或院门开向东、西方向者,多在院门内侧建有影壁,或饰以"福"字,或贴有山水、花鸟图案的瓷砖;
南向开门者,院门多在偏房一侧,偏房的南山墙兼具影壁的装饰作用。院门渐趋宽大,多为木门或铁门,分为两扇;
传统的起脊门楼仍居多数,但新式的平顶门日渐增多,门柱上多贴有瓷砖,饰以花鸟图案,门楣上有"幸福之家"、"安居乐业"、"前程似锦"等字样。

  网络:章丘的网络发展比较迅速,新型论坛如泉韵论坛,在本地拥有较多年轻网友。章丘信息港为代表的网站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外地人了解章丘和本地人生活和信息服务提供了许多便利。

经济发展

  章丘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农业结构合理,都市农业发展迅速,是省八大农业现代化试点市之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03亿元,列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35位,荣获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

  近年来,章丘市紧紧抓住济南东扩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的定位,确立了"一二三四六六"的总体发展思路:即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章丘"一个总目标",牢牢把握富强、和谐"两个主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升级、社会结构升级"三个升级",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四个优先",在更高层次上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城镇带动、外向拉动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产业建设、现代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六大突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把章丘建设成为全省首善之区的首善之地。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374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20.03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160元和8110元,增长10%、1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加值分别实现555亿元、63.8亿元、37.7亿元和165亿元,增长22.3%、18.6%、18.4%和18.6%,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0.3%和81.9%;
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9项,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名牌产品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5件;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9家。列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35位,荣获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

行政区划

  章丘市辖6个街道、14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龙山街道、枣园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辛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曹范镇、官庄镇、黄河镇

  1996~2000年,章丘市辖明水、普集、相公庄、绣惠、刁镇、水寨、龙山、枣园、埠村、垛庄、文祖、高官寨、白云湖、宁家埠、辛寨、党家、圣井、曹范18镇,黄河、 阎家峪、官庄、旭升4乡,1个经济开发区;
85个办事处,908个行政村,1035个自然村。

名人

  孟洛川(1851~1939),名继笙,字雒川,亚圣第六十九代孙,今刁镇旧军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业资本家。孟洛川少年丧父,出身于缙绅望族的母亲高氏立志教子成龙,曾聘请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为师。但孟洛川性格顽皮,不喜读书,常以数砖计瓦为游戏。一次,因为逃学,高氏令其在中厅罚跪,恰巧管家发现,便婉言规劝,他却拉着管家的手问:"你当大管家,可知营造这座过厅用了多少砖瓦?需要多少工日?",管家摇头不知,孟洛川却张嘴便能算出,管家感到非常惊讶,遂将这事告诉了高氏和孟洛川的三伯父孟传?。从此,孟家只要有房院营建、年终结帐之类的事情,便让孟洛川参加。往往当管家、经理、账房先生对某一问题陷入困境时,孟洛川便胸有成竹地提出精辟见解,令众人折服。18岁那年,孟传?见他颇有心计,便令其掌管家业。从此,他便以少东家的身份常驻济南,有时也去北京、天津等地巡视,俨然成了瑞蚨祥、庆祥、瑞生祥的资东兼经理。因为他善于钻研经营生财之道,很快成了商界巨子。

  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前期,"旧军孟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家族,孟洛川是这个家族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商业家族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个家族曾先后经营过96家商号和其他商业,其中主要有绸布店50家,茶叶店20家,这些商号都以"祥"字命名,世人统称"祥"字号,遍及济南、青岛、烟台、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扬州、保定、沈阳、哈尔滨等十几个大中城市。1924年以后,孟洛川直接掌管的各地瑞蚨祥商号,相继增设金柜,生意更加兴隆。当时报界皆称孟雒川为"金融巨头",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上孟雒川。"

  孟洛川不仅在商界有很高的地位,在政界也有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他早年结识了山东巡抚袁世凯,又先后与大总统徐士昌、曹锟等结了姻亲。袁世凯的母亲去世后,聘孟洛川作治丧总管。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驻天津时,孟洛川赴津,袁世凯大摆仪仗拜望。从此,孟洛川更是名扬华北。

  在章丘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孟洛川也为家乡办了些善事。清光绪年间,黄河章丘段屡次决口,居民深受其害,孟洛川与二兄孟雒鑫在章丘城立社仓,囤谷备荒对灾民进行救济。孟洛川的故乡旧军西临绣江河,绣江河因水涨决口,孟洛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涨却无溃漫,受到乡人感激。此外,他还举办过许多慈善事业。每年腊月做200套棉衣,并用大锅煮粥进行冬赈;夏季做200套单衣,备好茶汤进行夏赈。同时还施舍医药,免费为穷人看病拿药。

  1939年农历7月24日,孟洛川在天津去世。章丘10个区,每个区选一个代表去天津吊唁,并赠了"乡谥靖惠"的大匾。当代青年作家毕四海以孟洛川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风流少东》,后被改编成50集电视连续剧《东方商人》。

  章丘,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一座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的强市,它的历史是值得骄傲的,它的发展是为之自豪的,我为我的故乡而骄傲,祝福我的故乡明天更比明天好,同时也希望能以我微薄的力量为他添砖加瓦。

 

第四篇: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

我的家乡泰安百年变迁

摘要: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一百年山河巨变,一百年岁月如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老的泰安城由于帝王封禅、民众礼神、文人骚客的游历渐渐地发展起来,并渐渐地形成了山不压城,城不占山,而又“山城一体”的独特格局。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百年泰安 阶段 名城保护 

我的家乡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古代齐鲁的中心地带五岳独尊的泰山,雄踞城市北部,她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南部是川流不息的大汶河,孕育着广袤的汶阳田,有碧波万顷的东平湖,这里曾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横卧泰山南麓的泰城,她承载着极为厚重深邃的历史积淀。这里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缩影”和“精神家园”,泰山也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国山” 泰安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和文明智慧于一身,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泰安又具有“山城一体”的特有格局和山水城相依的独特魅力,成为具有中国山水文化特色的园林旅游城市加之泰安特有的“三重空间”天堂、人间、地府和一条轴线贯穿古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的历史文脉及古城格局。
  人与大山,始终有着不解之缘,这是世界性的。然而有一座大山,与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同步。这座大山,就是泰山,中华民族是这座大山的主人。于是人与大山的事故演绎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我们要截取的仅是一个百年的片断,对这座大山,对这个民族,在时间的概念上100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看重的是,这百年无论是大山,还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留下的文化印痕,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它。
  一个世纪,一个百年,是这样过去的。

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她的百年巨变吧:

百年泰安可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段,第一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泰安的风土人情和革命斗争史;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运动、重要活动;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泰安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第四阶段是“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辉煌成就。

先是第一阶段: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把泰安改为泰安直隶州。后改设泰安府,隶山东行省。1925年时,设泰安道,后撤销。到1941年9月成立泰西行政联合办事处,后改为泰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时,泰山、泰西才合并成立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5年3月改泰安市并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建国前夕,由于反动腐朽的政治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连绵内战的破坏,泰安的整个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二阶段:1958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以泰安县城关镇为主建立泰山市,隶属泰安专区。6月15日正式对外办公。1962年10月泰安--穆庄段竣工。1966年底,穆庄--湖屯段动工,至1968年8月建成,全线通车。同月辛大(辛店至泰安) 铁路动工兴建,后改称辛泰铁路。1974年7月1日竣工通车。同年山东省水利局与新泰县合建新汶(东都)水泥厂,成为省内最早的骨干水泥厂之一。同年新汶市“五四”路铺筑水泥路面,长1500米,宽8米,为境内城区第一条水泥路。1959年动工兴建了新泰金斗水库、泰安大河水库。同年,泰安石油经营处成立。

1964年10月改为山东泰安石油采购供应站。1985年4月改为山东石油公司泰安分公司。1961年泰安第一家国营纺织企业--泰安针织厂建成投产。1962年 12月21日泰安专区邮电局开通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1963年 6月27日山东广播电视厅在泰山玉皇顶西侧建调频广播实验台,转播 中央台和山东台的广播节目。为新中国第一座高山 广播发射台。1971年,增播电视节目。

1964年泰安县交通局在泰城首开公共汽车。1965年成立公共汽车班。

同年泰城泰山大桥建成。当时为城区第一座大型石拱桥。

1965年 12月泰安黄前大桥建成。当时为境内最大跨径单孔 石拱桥。

1968年5月 泰安地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成立。

解放后的前三年,为迅速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从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市全面展开,到1951年底,彻底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从1953年到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这期间顺利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各个领域开始占有主导地位。农业在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得到持续发展。工业门类也逐步增多。1958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经济建设中,受到高指标、共产风、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灾害,导致了“二五”时期经济大滑坡。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大起大落,粮食产量也较大幅度减产,造成了人民生活极度困难。1963年到1965年,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积极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从1966年到1975年,是我国实施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这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刚刚摆脱困境并开始走向稳定发展的泰安经济,又走上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1966年到1968年,农业生产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滑坡。工业生产混乱,经济效益低下,工业结构出现严重比例失调。1977年和1978年两年,泰安市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恢复。

第三阶段: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创出了辉煌的业绩。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这一时期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84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的阶段,全市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是改革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是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决定性步伐的阶段。第四阶段,从2003年至2008年,是各项改革全面纵深推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全市积极落实国家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面貌,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

第四阶段:在泰安的基础建设更趋完善后,旅游业相对的也就蓬勃发展了。泰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开放风景名胜区。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华东旅游热线的中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泰山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天然山岳公园”和“东方历史文化宝库”之称,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首, 2005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泰山还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青年喜爱的十大旅游景区景点”、“中国书法名山”。2007年3月泰安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泰山以其“五岳独尊”的气势,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泰山的文物也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现存的主要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等,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城遗址、羊祜故城遗址、赵家泉古城址、古博城遗址、文姜城遗址以及城子县遗址。

泰山林区的培植,加强了文物古迹的保护,新建开发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完成了不夜山工程的建设,经过建设和开发泰山的旅游景区不断扩大,增强了泰山旅游的吸引力。旅游市场快速扩张,旅游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改善引来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泰城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泰安的旅游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近年来,泰安一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还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从1958年8月肥城师范、宁阳师范、山东省电力学校的建立。山东农学院也由济南迁至泰安。同年泰安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泰城东郊建立。1959年山东省水利学校由济南迁至泰城。1961年迁址的泰山中学。1964年2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在泰城建立。2008年泰安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9.1万人,比1978年增长19.1倍;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设施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泰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泰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让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还有对外开放取得突破,让外经外贸迅速拓展。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坚持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定能更快实现。

参考文献:泰安市统计局

东方泰山网——泰安要闻

山东统计信息网的统计分析   
中华泰山网——社会万象

中文发表资讯网

网易博客——老凹

阿里巴巴博客——小虎电子商务

新浪博客——阿King

推荐访问:香港 变迁 启示 香港百年变迁启示 香港百年变迁的启示 香港百年沧桑的启示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