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09-16 13: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精选文档)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5篇

第一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预案编号:

新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批 准 页

预案名称:新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版 次:

编写部门:

编写人:

审定人:

评审人:

批准人:


1 总则1.1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以下简称“公司”)应对新闻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国家品牌形象,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家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国家公司新闻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国家公司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办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相关预案和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1.3 适用范围

1.3.1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应对新闻突发事件中,对相关信息的监测、发布、处置和报送等。

1.3.2 本预案指导公司各单位新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编制。

2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落实国家有限公司、省政府、国网山东省公司的部署,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开展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真实准确,公开透明。确保突发事件中新闻发布真实、准确、实事求是,杜绝虚假信息和模糊表达,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协助做好必要的新闻发布工作。

快速反应,协作应对。坚持“快报事故,慎报原因”的原则,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作,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协同开展新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3风险和危害程度分析3.1 风险分析

根据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本预案所指的新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发生时,常规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发生的新闻舆情。

3.2 危害程度分析

3.2.1 对于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如果不尽快进行新闻发布,可能引起社会恐慌,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3.2.2 对于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如果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迟报、漏报、谎报、瞒报,或者处置方式不当,造成不实报道,会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品牌形象,甚至导致事件升级,激化矛盾。

4 事件分级

按照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分级的界定,公司新闻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根据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启动对应级别的新闻处置应急响应。

5 新闻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5.1 指挥机构

公司新闻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设在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归口管理新闻突发事件处置应急工作。

5.1.1 专项处置领导小组

根据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在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中,根据新闻突发事件对用户和社会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开展新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在较大及以下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中,相关单位按照本单位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5.1.2 办公室

根据新闻突发事件类别和指挥处置需要,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在相关管理部门设置办公室,新闻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可列为办公室成员。

5.1.3 新闻发言人

根据《国家有限公司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办法》[国网(外联/2)130-2018],层面支撑实施单位不设新闻发言人,在的指导下配合开展新闻发布工作,接受媒体采访。公司可提出新闻发布需求,由实施发布,其综合管理部门是配合开展新闻发布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5.2.1 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新闻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5.2.1.1 负责协调指挥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5.2.1.2 按照确定的信息发布主题、时间、内容和方式,协助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5.2.2 办公室工作职责

5.2.1.1 信息报告。通过组织应急舆情监测,及时向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报告舆情信息。

5.2.1.2 工作建议。根据事态发展,向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提出新闻应急处置工作建议。

5.2.1.3 协助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5.2.3 各部门工作职责

5.2.3.1 办公室职责

(1)办公室为公司新闻发布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协助新闻发言人开展新闻发布工作。

(2)研究分析外部舆情,对需要发布信息、澄清事实或加强宣传的新闻事件,提请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

(3)协助组织实施新闻发布工作,协助拟订新闻发布工作计划、策划方案,会同相关专业部门起草新闻发布稿,做好新闻发布的会务工作。

(4)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发布活动。在指导下,邀请相关媒体采访报道。

(5)应急舆情监测。在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舆情监测值班,回应社会关切舆情。跟踪媒体报道情况和社会舆论反应,开展新闻发布效果评估,向新闻发言人反馈信息,提出工作建议。

5.2.3.2 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相关专业部门职责

(1)梳理相关工作情况,提出新闻发布需求,协助起草、整理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

(2)会同办公室起草新闻发布稿,协同做好新闻发布的会务工作。

6 风险监测和预警响应6.1 风险监测

6.1.1 公司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监测负有责任。

6.1.2 办公室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风险监测,主要获取渠道为:

6.1.2.1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通过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风险监测。

6.1.2.2 网络平台:通过对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个人空间等渠道进行风险监测。

6.1.2.3 新媒体、自媒体:通过手机“微信订阅号”平台进行风险监测。

6.2 预警响应

6.2.1 根据公司应急办发布的预警响应级别,实施相应的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警响应。

6.2.2 在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预警响应状态中,办公室在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舆情应急值班,值班地点设在办公室。

6.2.3 在较大及以下新闻突发事件预警响应状态中,相关单位实施预警响应,组织开展舆情应急值班。

6.3 预警解除

公司专项事件应急办确定预警响应级别调整或者解除以后,相对应的新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响应也同时调整或者解除。

7 应急响应7.1 响应程序

公司应急办接到公司各单位新闻突发事件信息,或收到政府相关部门事件信息通报后,立即汇总相关信息,分析研判,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根据新闻突发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研究成立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积极向汇报,在指导下调集资源开展处置,协助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7.2 先期处置

7.2.1 在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中,办公室根据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的部署,牵头组织新闻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7.2.2 在较大及以下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中,相关单位组织开展新闻处置准备工作。

7.3 响应行动

7.3.1 办公室在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下,第一时间与、政府宣传主管部门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与主要新闻媒体进行联系沟通。

7.3.2 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提议,由新闻发言人进行发布,或指定专人对外发布信息,接受媒体采访。在较大及以下新闻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中,相关单位按照规定协助进行发布。专项处置办公室、相关部门及其办公室,协助新闻发言人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7.3.3 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在指导下确定新闻发布的主题、时间、内容和方式,报请分管领导审批,重要新闻发布由总经理审批。

7.3.3.1 在指导下,确定新闻发布统一口径。

7.3.3.2 在指导下,确定新闻发布的具体内容。

7.3.3.3 在指导下,确定新闻发布的方式和地点。

协助实施新闻发布的方式主要有:向新闻媒体提供报道素材、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通气会、组织记者招待会、组织接受媒体采访、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等。

7.3.3.4 在指导下,确保新闻发布真实、准确、及时。

7.3.4 办公室在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下,协助对新闻发布全过程实施管理,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及记者管理等工作。

7.3.5 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梳理需要澄清的事实真相,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方式方法。根据舆情发生性质,由办公室与、地方各宣传、网络主管部门联系,或由公司负责与当地宣传、网络主管部门联系,做好沟通说明,重点防止负面信息通过网络扩散,积极引导媒体舆论。相关部门做好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司权益的准备。

7.3.6 办公室在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媒体报道进行汇总,及时汇报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

7.3.7 在完成新闻发布后,办公室协助跟踪评价发布效果,总结发布工作,及时向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反馈。

7.3.8 公司应急办确定较大及以下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后,各单位部室根据公司部署,按照《国家公司新闻应急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新闻应急处置工作,并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各单位部室新闻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提出评价考核意见。

7.4 响应调整

根据公司应急办作出的响应调整,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或相关单位对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响应级别作出相应调整。

7.5 应急结束

根据公司应急办作出的相应响应结束的决定,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宣布对应的新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应急响应结束。

8 信息报告8.1 报告程序

8.1.1 公司各单位向公司总值班室、办公室汇报新闻突发事件相关舆情信息。公司办公室将信息汇总后向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报告。遇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时,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发展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及时组织安排向外联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报告。

8.1.2 公司各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的新闻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应急处置工作,需报办公室备案。

8.2 报告内容

8.2.1 预警阶段。包括新闻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趋势预测和已采取的措施等。

8.2.2 响应阶段。包括新闻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续报动态信息。

8.3 报告要求

8.3.1 新闻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报告必须做到数据源唯一、数据准确、报送及时。

8.3.2 预警阶段和较大事件响应阶段执行每天一次定时报告制度。

8.3.3 重大及以上事件响应阶段执行每天两次定时报告制度。

8.3.4 较大及以下事件响应阶段舆情信息需及时报办公室备案。

8.3.5 相关单位根据办公室要求,随时报送相关信息。相关单位启动预警或事件响应,但未达到公司启动预警或事件响应者,向办公室汇报新闻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报送内容及要求按本章相关内容执行。

9 后期处置9.1 处置通报

9.1.1 专项处置领导小组按照要求,决定善后通报的口径、内容、方式。

9.1.2 办公室协助开展通报发布工作。

9.1.3 办公室牵头组织通报。

9.2 总结评估

9.2.1 在完成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后,办公室评价发布效果,总结发布工作,及时向公司专项处置领导小组、反馈。

9.2.2 在完成较大及以下新闻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工作后,办公室根据相关单位新闻发布工作情况提出评价考核意见,及时向专项应急办公室反馈。

10 应急保障10.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按照统一系统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组织建设,必要时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持续完善专用和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公用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通信畅通。

10.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按照“平战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建立健全新闻应急队伍体系,做到专业齐全、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持续提高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0.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各单位负责配备本单位新闻应急处置所需的通信、交通等各类装备。

10.4 经费保障

公司系统在年度资金计划中设置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资金,按照预算管理办法规定,纳入专项经费管理。特别紧急情况下,可由事发地相关单位先予拨款支付,再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应急方案的资金需求,提出预算外申请并纳入本单位预算调整。

11 培训与演练11.1 培训

公司编制年度新闻应急培训计划,明确应急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要求,加强与社会专业应急培训机构的协作和交流学习。

11.2 演练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每年不少于1次的新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新闻应急工作的实战能力。

12 附则12.1 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组织制定,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公司有关部门和各单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2.2 预案维护和更新

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12.3 预案评审和备案

按照公司应急预案评审管理办法对本预案进行评审,并向国网山东省公司应急办公室、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12.4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3 附件

图1 公司新闻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流程图

图2 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发布工作流程图

表1公司突发事件舆情报告单

表2公司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联系方式

图1 公司新闻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流程图图2 重大及以上新闻突发事件发布工作流程图

表1 公司新闻突发事件舆情报告单

填表单位:
年 月 日

表2 公司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联系方式

第二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蒆XX办事处置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

袃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促进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依据《XX新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XX办事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膃一、总体要求

芁(一)适用范围

袇本预案适用于《XX办事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新闻发布工作。

薅(二)工作原则

袂1. 统一指挥、疏导为主。突发事件发生后,严格按照新闻宣传的有关规定,新闻主管部门要迅速跟进,及时将情况上报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
严格执行新闻宣传归口管理制度、统一对外发布制度和舆情监测制度,规范接受新闻采访的流程,掌握统一的新闻宣传口径,耐心细致地接待新闻媒体的采访,防止人为炒作、传谣、煽动等不利情况发生。

芀2.快速反应、力争主动。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对于不实、不利、负面等报道,要迅速了解实情,有针对性地发布准确、积极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掌握新闻舆论主动权。

芈3.严肃纪律、加强管理。严格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把公开透明建立在严密的组织工作基础之上,参与新闻发布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应严守保密规定,未经授权不得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与处置相关的工作信息,不得利用工作中获得的信息牟取私利。对于因行为人主观故意或过失而造成影响的,根据影响程度依法依纪处理。

肃4.区分情况、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际形象事件,以及其它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要严格把握,公开报道要报请上级批准授权,统一组织发布消息。

蚁(三)工作要求

莀1.及时准确。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快速反应机制,新闻发布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情况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和恐慌时,应及时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对境外媒体关注或有境外媒体记者在场的突发事件,要支持新闻单位在把握导向前提下,注重时效,必要时可以打破常规及时报道,争取先入为主。

莅2.把握适度。新闻发布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要及时、适度,要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更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事件的处置,消除和化解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

螅3.突出重点。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打好主动仗。要除及时发布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妥善处置事故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要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同时引导社会公众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验,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心。

蒀二、组织指挥

蒀(一)组织领导

螆1.成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组,由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宣传工作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事件发生主管部门、党工委办、宣传部、派出所、事件发生地所在的社区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宣传部。

芃2.各单位应明确新闻发布负责人,在新闻发布工作组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处置职责范围内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

蒃(二)工作职责

薀1.新闻发布工作组职责:根据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通报,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启动本预案;
必要时集中办公。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工作,研提新闻发布方案,审定新闻发布内容,组织新闻发布,接待和接受记者采访。收集、掌握境内外舆情,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握舆论导向。

膇2.宣传部职责:提出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意见,组织指导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
协调、指导新闻单位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动态,供应急处置工作参考。

羄3.党工委(办事处)办公室职责:负责信息报送,实时记录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工作情况,组织起草有关公告、通报、简报等材料,根据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信息等;
根据处置工作需要,做好与相关区域的沟通协调。

节4.事件发生主管部门职责:负责突发事件有关新闻发布事项的前期工作;
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初稿;
根据新闻发布工作组指示,参与新闻发布,视情接受采访。

蚀5.派出所职责:负责对互联网监管,对现场进行警戒和管控,协助有关部门疏导记者。

薈6.社区职责:及时向新闻工作组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
查找事件源头,收集新闻报道中所提及事项的原始凭证;
实施与职责相关的各项处置措施。

莂三、工作内容及方法

羀(一)预警信息

螀1.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螄2.预警信息响应。新闻发布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境内外新闻媒体采访,统一由工作组受理。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行。加强对新闻信息的搜集、采编,及时掌握社会各界对党政工作的反应、评价和态度。

膄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平台为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等。

蝿(二)应急响应及处置

袀1.响应和处置。发生突发事件后,根据应急指挥中心通报,由新闻发布工作组批准启动本预案。新闻发布工作组指派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指挥部工作,具体负责事件新闻发布和宣传。新闻发布工作组成员抵达现场后应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新闻发布工作组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草拟新闻发布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新闻发布工作组对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把关。

膅2.记者采访与管理。若有记者在场,有处置责任的相关单位和新闻工作组应立即派员到场,做好现场记者的接待和管理工作。及时在警戒区外划定临时采访区,受理记者采访申请。对经批准采访突发事件的境外记者,向记者提供有关信息。必要时设立临时新闻中心,为记者提供服务和方便,确保记者正当的采访权益。同时要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引导,对不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干扰或影响事件处置工作的记者,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管理。

薂3.舆情监测与调控。新闻发布工作组接获事件发生的信息和通报后,要立即分析研判,明确工作要求,对舆情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及时上报。根据舆情动态和形势发展,对新闻发布、宣传进行部署。必要时要报请上级部门协调,请求对市属新闻单位进行必要调控。

螂4.新闻发布。新闻发布工作组依据批准的新闻发布方案,及时有效地组织新闻发布。新闻发布由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散发新闻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形式进行。较大级别突发事件采访应优先安排、接受市属主要媒体的采访。

袀5.现场资料留存。由新闻发布工作组派员做好突发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收集工作,处置部门应对上述人员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

薆6.扩大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发布工作组要派员全时值班,与应急指挥中心、专项指挥部和区属媒体保持联系,确保信息沟通畅通。如发生涉及境外人员或可能引起境外关注的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根据上级指示做好相关工作。

芄(三)时效要求

薁1.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通知新闻发布工作组参与处置,各专项指挥部要积极提供信息,配合做好宣传工作。

罿2.新闻发布工作组在接获突发事件发生信息后,应在一小时内启动预案,对各单位宣传人员如何配合以及如何进行新闻发布、宣传作出指令。

羇3.新闻发布工作组成员在获知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小时内,应抵达事件现场,根据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拟出新闻发布口径和方案,组织对外发布。

螂4. 现场新闻发布人员在新闻发布工作组批准后一小时,按批准方案组织新闻发布。

莀5.待突发事件处置基本结束,现场记者陆续散去,应急新闻发布即可结束。新闻发布工作组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人员协调善后工作中的新闻发布事项

聿四、总结讲评

莈(一)工作总结

蒄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由新闻发布工作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新闻发布情况及境内外媒体报道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全面分析事件发生及处置过程中新闻发布与宣传的得失,修改完善新闻发布预案,增强下步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莃(二)严格奖惩

参照年度工作要求,将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纳入年度考评内容,并作为评先争优依据。对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及宣传报道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消极怠工、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责任单位和个人相应处分;
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第三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发挥正确的舆论在公司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确保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科学、规范、有序,根据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特制定《黄黄陵煤化工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函》(国办函[2005]63号)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

1.4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公司党政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在公司党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公司党群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发布工作由负责事件处置的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公司行政部门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具体实施。未经授权或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发布。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成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领导小组

2.1.1领导机构

新闻发布领导小组为公司成立的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相关工作小组,由公司党政有关部门派员组成。

组 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 员:

新闻发布组:党群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正职

信息监控组:生产技术科、安全环境监察部、财务部正职

综合协调组:企业管理部、工会、、保卫部

新闻中心:事件单位党政正职

2.1.2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公司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授权,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各工作小组,有关部门迅速派员集中办公,必要时设立新闻中心;

(2)审定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

(3)协调、管理采访事件的中央及省、市和县内媒体记者;

(4)收集、跟踪社会舆论,及时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通报情况,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落实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2.1.3相关成员单位职责

(1)负责事件处置或具有应急管理职能的党政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有关新闻发布事项的工作;
要主动配合公司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拟定新闻发布内容的初稿,审核向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稿;
参与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视情况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2)公司党群部提出新闻发布、报道工作意见,指导组织新闻发布、报道工作,协调解决新闻发布、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跟踪社会舆情,组织舆论引导。

2.2各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新闻发布小组:由负责事件处置的黄陵煤化工党政主管部门和各部室、车间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新闻发布方案,拟定新闻发布内容,组织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信息监控组:由黄陵煤化工党政部门组成,负责对媒体有关事件报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组织对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综合协调组:由黄陵煤化工党政部门和负责事件处置的各部门、车间主管组成,负责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的运转,情报信息的上报及通报,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及记者管理等工作。

新闻中心:必要时临时设立。由黄陵煤化工党政部门、负责事件处置的主管部门组成,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为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提供采访和发稿等服务。

3、启动

3.1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

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后,根据需要,经黄陵煤化工应急指挥机构同意,成立启动新闻发布领导小组。黄陵煤化工授权党政主管部门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由黄陵煤化工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黄陵矿业公司新闻宣传部门和公司党政主管部门,组织新闻发布工作。

3.1.1启动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公司有关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

3.1.2启动新闻发布方案审批机制

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黄陵煤化工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在组织新闻发布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黄陵矿业公司应急指挥机构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

3.1.3启动新闻发布机制

按照批准的新闻发布方案,有关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及时、有序的新闻发布。新闻发布由新闻发言人(通常为负责事件处置的负责人或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地点、时间及安排场次数等,根据事件性质、影响程度及发展情况而定)、吹风会、散发新闻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采访应优先安排、接受中央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采访。

3.1.4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由有关工作小组及时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并向记者提供相关信息。必要时设立临时新闻中心,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以及引导工作。

3.1.5启动社会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由有关工作小组指定专人收集和整理社会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黄陵矿业公司应急管理机构并通报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及时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

3.2新闻发布工作要求

3.2.1及时准确

要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闻发布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情况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和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

3.2.2把握适度

新闻发布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更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事件的处置,消除和化解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3.2.3突出重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先人为主的效果,打好主动仗。

3.2.4分类处理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及我公司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做公开报道。确需公开报道的,要按照中央和公司的要求,统一对外发布消息。

4、后期处置

4.1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新闻发布领导小绢,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的有关新闻发布事项。

4.2总结评估

(1)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后,黄陵煤化工党工部、办公室应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事件发生、应急处置等过程中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机构。

(2)公司党工部、办公室应针对事件处置过程中新闻发布等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5、工作具体要求

(1)公司所属各单位要相应成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组织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处置方案。

(2)公司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作用,要坚持24小时值班登记制度,确保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详情的及时掌握和及时处理。

(3)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领导小组成员及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参与单位负责人,要按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指挥中心的通知和安排,及时到现场,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6、预案制定和解释

本预案由黄陵煤化工公司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7、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肃北县供电公司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加强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的维护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事件的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

三、工作原则

新闻媒体在采访的应急处理中,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
接受境外媒体、中央媒体及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要同时报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党委工作部,所有职工未经公司授权不得接受任何与公司相关的采访,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上报流程

公司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党委成员及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和宣传负责人为成员。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情况组成临时的新闻处置工作组。

五、信息收集与发布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应快速、详细、准确,由事件发生地主要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告知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公司研究判断后,形成统一口径,由突发事件新闻领导小组授权,确定信息发布人,并在第一时间以适当方式做出回应。

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刻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1沉着、冷静应对,迅速、果断采取措施,阻止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2及时向上级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加强门卫值班和现场控制,严控人员进出;

4事件发生地负责人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稳定职工情绪,教育职工(包括民工)不要乱发议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对企业不利的信息。

5事件发生地要加强值班,接到新闻媒体人员打来的电话,要询问对方,所在单位,姓名与联系电话,查明意图,立即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门卫、值班人员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要有礼貌的验明证件、登记姓名,并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

7对打电话要求前来采访和已经来到事件发生地的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请他们拨打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8信息发布及接待来访均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负责。

七、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机关各部室、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增强对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体人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对能力,要有计划的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二)责任与奖惩

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实际责任追究制,对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通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应对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宣传和媒体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严重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八、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肃北县供电公司

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第五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国务院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对于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总体预案开宗明义,编制目的是“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预案的编制,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经过集思广益、科学民主化的决策过程,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并注重结合实践而形成的。应该说,预案的编制凝聚了几代人的经验,既是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总结,也是一项制度创新。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分级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具体来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规范预警标识:4级预警“红、橙、黄、蓝”
“防患于未然”是总体预案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总体预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预测和预警”被明确规定为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按照突发事件的发展周期和政府应急管理的规律,构建科学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预案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善后修复机制和长效环境机制建设。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51-02
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发展领域所面临的一种常态现象,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也是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上的升华,体现出党和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是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按照突发事件的分期理论及政府应急管理的规律,构建科学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应切实加强预案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善后修复机制和长效环境机制建设。
一、预案预警机制
1.预案机制。所谓应急预案,就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了能确保应急救援活动的迅速以及有效开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方案。从内容上划分,它包括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几大重要子系统。从隶属关系上划分,在我国,它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实践经验表明,加强应急预案建设,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突发事件并不会随时都发生,但必须时刻都做好准备,需要通过事前准备,储存足够的实力,做好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何的研究预案都不可能全部概括各种发生的可能,所以在构建预案机制时必须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必须对于某些超常的灾变留有余地。同时,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去修改完善,通过教育宣传,使预案深入人心,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吸纳广大公众参与预案建设和学习。
2.监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预警系统是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的目的就是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早发现、早处理、从而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预警系统需要一支拥有一定数量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必要装备器材、技术手段的预警监测队伍,他们广泛收集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突发事件的征兆信息,发现各种隐患并监测跟踪事态发展走势。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预警信息的收集、预处理,组织专家智囊团或利用专家知识库进行预警信息分析,通过设定预警信息的阈值来确定是否发出警报、是否激活应急系统。当前,应在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的基础上,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金融、航空、电力供应、公共供水、公共通讯、防化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发现苗头,应立即由职能部门分不同等级发出警报,同时提出有预见的建议,以及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处置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必须迅速启动所有政府资源开展应急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地遏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和升级,控制事态,迅速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尽快恢复社会正常秩序。1.决策指挥机制。为了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应强化权力集中的决策机构建设,进行统一指挥和决策。该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全国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指挥。该机构应该分为中央级、省级和市县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之间分工和合作,当危机到来时,处于危机第一线的地方级决策机构首先做出决策,同时,应向上级决策机构汇报危机实情,以接受上级机构的指导和监督。而如果危机实情超出了地方政府能力范围,应该由上级决策机构统一指挥和决策,地方政府应无条件服从,接受上级机构的领导和指挥。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性决策,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制定好的标准可以参考,决策只能凭着丰富的经验来完成,因此,对决策者的素质要求极高。这就要求加快危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首先,要求决策者顺应科技发展,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决策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进而提高危机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程度。其次,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渠道,积极开发和创新公民决策参与的方法;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培训和宣传,提高公民决策参与的意识和能力。2.综合协调机制。决策指挥机构的职责是决策的总指挥和领导,而决策后的执行应该由独立的机构来负责,因为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所以,还要建立一个由决策机构领导的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不应是直接处置突发事件,不应替代其他职能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能,而是负责日常性应急管理事务和应急响应行动的具体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能可以设定为:(1在应急反应状态下,负责落实国务院及其应急指挥中心的有关决策,具体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响应行动,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的重大信息并提出对策建议等;(2在危机发生后,负责对危机进行评估、经验总结和相关信息的备案;(3在常态状态下,负责组织编制总体应急计划和预案指导应急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测,具体协调各方关系等工作。
3.信息披露机制。包括信息披露机制和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的信息公开规定(除个别领域以外,不利于体现主权在民思想和公众参与。信息披露机制要求政府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在危机事件中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情况,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各类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到重大公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政府的信息公布的越早、越具体,就越不利于小道消息的蔓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相反,任何瞒着不报、或者漏报和少报,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信息应急联动系统融合了有线通讯、无线通讯、数据库、全球定位、计算机辅助调度、信息技术网络等多种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能保证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快速反应、联合行动。4.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公共财政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各种突发事件一旦来临,财政总是难以置身事外。现有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自身的危机意识及水平尚待提高,政府分散风险的空间有限,社会成员总体抗风险能力较为薄弱,这决定了未来中国应对公共风险的压力在增大。面对日趋增加的社会公共危机,财政必须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以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构建公

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至少包括公共财政应急决策系统、应急动员系统和反馈系统。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难以一蹴而就。但从长远来看,公共财政工作要更新观念,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首先,应当构筑一个包括财政法律制度、机构框架和风险预警在内的综合性财政危机管理网络。财政法律制度为制定非常时期的财政法案提供法律支持,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危机发生后再寻求修改有关财政法律的时间;机构框架则为财政应对各种危机提供智力支持和操作流程;风险预警为评估各种突发事件对财政经济的影响提供标准,并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财政运行情况发布警示。其次,建立应急预算,其内容是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公共收支安排,包括可能的突发性支出和应急的收入来源。第三,逐步建立各级财政之间、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风险分担的制度框架,明确各自的风险责任,以减少道德风险和相互之间的依赖。5.应急资源整合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资源整合就是要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各种要素条件,整合成统一的社会力量,形成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实现资源配置的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一是应急组织资源的整合。在应急管理较先进的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而我国,从纵向说,已基本形成以国务院应急办为核心的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从横向说,原有的应急机构按照政府职能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协调、统一,使得应急管理机构在实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组织指挥、协调统筹、全面管理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二是应急物资储备、救援队伍资源的整合。我国传统的应急系统是按处警类型来划分的,主要有由武警消防系统管理的119,由公安系统管理的110,由卫生系统管理的120,由交警系统管理的122。这些应急系统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在应急物力、人力的储备上,存在着重复置备、低效使用的结果,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调配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应急系统中的信息内容繁多,来源复杂,媒体格式多样,这些信息在灾害事件突发时,会以“爆炸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不加以整合,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四是社会力量的整合。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政府是毫无疑问的主力军,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政府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有限的,我国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事务。这种应急组织系统应该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公共组织、新闻媒体、工商企业、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等主体,其核心部分是警察、消防、紧急救助和新闻等部门,它能实现政府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成为政府应急力量的重要补充。
三、善后恢复机制
1.总结评估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得以解决,并不意味着应急管理的结束,应急管理部门应抓住机会,着力做好善后总结评估工作。应急管理总结评估是整个应急管理的最后环节,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要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处置的全部措施进行彻底、系统的调查;二是要对应急管理全过程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预防、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个方面的评价,并要深刻剖析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要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分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为政府制度创新和环境改变提供动力。
2.问责与纠错机制。特殊时期,政府的一举一动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对于

政府来说,应对危机、化解风险是切切实实为民众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和重建社会公信力的机会。然而,有的部门和干部的行为及态度不尽人意,群众反响很坏。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需要依法完善和强化行政问责机制和纠错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监察部门就应启动问责机制,应急结束后,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对政府职能部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进行监察检查,严格甄别贡献与过失,根据各项奖惩制度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做到有功当奖,有过必惩。特别是要通过公正严格的司法程序,惩处对重大事件的发生、或应对不力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政府官员、临阵逃脱者以及其他责任人员,以消除民众中的不满情绪,同时要尽快改革干部考核和任命中只对上负责,不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僵化体制。3.心理干预机制。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以及之后借用各种心理治疗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重大打击后的危险期,以缓和当事人内心的恐惧、紧张感;使之思想和情绪恢复到一种理性或较为理性状态的一种社会应对机制。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灾后社会心理干预工作早就开始,诸如矿难、大火等事件中都有心理干预尝试。然而,我国的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很不完善,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网络并未形成,力量仍很单薄。当务之急是进行社会心理干预方面立法,从法律上确定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加强社会心理干预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明确统一的社会心理干预操作程序,积极发挥媒介作为心理干预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危机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和完善强大的社会心理干预支持系统。
四、长效环境机制
1.应急管理理念创新机制。政府应急管理理念必须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战略总目标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尊重人、关怀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调动和发挥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树立系统管理理念,形成一个纵向一条线,横向一个面的网络系统,提高社会总体应急管理能力;第三,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各个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政府应急管理的新境界。
2.政府职能转变机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因错综复杂,牵涉经济、政治、社会与自然环境发展的方方面面。但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出现,与一般个件与局部事件显著不同的是,承担着事务管理者和公共安全责任者角色的机构责无旁贷。所以说,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既是各级政府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薄弱,直接导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协调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被动。在开放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加的情况下,建立导向服务和开放的政府管理模式更加迫切。3.政府公信力提升机制。在危急状态下,政府能否迅捷有效地作出反应,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有效率地实施危机管理,提供社会安全和秩序方面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公民免受恐惧和危害,是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容。正是因为经受住SARS危机、汶川大地震等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政府的公共理性得到充分肯定,责任政府形象耸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依赖度明显增强。今后更要大刀阔斧地强化党风、政风建设,科学客观地应对突发事件,

塑造和创新政府公信力。4.危机教育机制。危机教育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成熟度,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社会成熟度偏低,缺少危机教育,缺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培训实践,公民防备意识较差。因此,必须对人们进行处理危机知识的教育,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应对危机、提高自身处理危机的能力。建议在国民教育的不同阶段,开展带有阶段特点的危机管理教育,比如在小学阶段,教材中增加生存或逃生的内容;中学或大学阶段,结合经济、社会运行机制的特点,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最终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5.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机制。《十一五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强化科学技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建设一批应急管理技术支撑机构,加强应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制定国家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形成较完整的国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今后,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基金的作用,围绕决策支持技术、应急专业处置技术和社会救助技术,组织开展应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的产学研基地。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应急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运用科技奖励等手段,激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急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强高等院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的应急技术与管理学科建设,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6.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群体性冲突正处于暴发期,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机制不健全,群众没有地方讲话,加之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和作风存在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这是近期诸如“贵州瓮安”、“云南胶农”等群体性突发事件暴发的一个重要教训。因此,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反映机制,转变干部作风,让群众有地方讲话,及时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开腾.美日政府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8(1
2.张维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政府的资源整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张维平.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4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河南南阳474780(责编:吕尚


推荐访问:新闻稿 预演 突发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突发事件应急预演新闻稿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新闻稿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