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2-08-23 15:4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政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思政课教案

思政课教案4篇

【篇一】思政课教案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得品质与不受欢迎得品质,知道什么就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得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得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得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得话概括什么就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得交友案例提出适当得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得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得交往,能够恰当得解决自己得交友得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得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她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得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她人,培养开朗活泼得性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得重要性及受人欢迎得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就是真正得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得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得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得不同瞧法、倾向性得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得人际圈 (1)了解自己得人际关系。(2)受欢迎得同学具有得品质。

2、与友同行 (1)什么就是友谊。(2)友谊得作用。(3)怎样建立与发展真诚得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与欣赏周华健得歌曲《朋友》Flash。您想知道您得朋友吗?您了解自己得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您得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您对自己得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得同学”,并让其她同学采访她(她):“您就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得?怎样去交朋友得?”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得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得吸引力、较强得沟通意识与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得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得涵义

什么就是真正得朋友,请您用“朋友就是。。。。、.可以.、、..."得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得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得“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得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得故事,谈谈自己得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与呵护同学友谊得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ﻫ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得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ﻫ七、教学过程
1。

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ﻫ2. 引入新课ﻫ3。

讲授新课ﻫ4、 巩固深化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

【篇二】思政课教案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狐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崇他人,宽饶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远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例外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挚、友情、良善、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永远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

(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七、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巩固深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九、教学反思

.

【篇三】思政课教案

  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思政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思政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篇四】思政课教案

广东海洋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 案

执笔:张国玲 汪树民 钱红丽

统稿:张国玲

审定:张开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11-9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课程性质与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实践教学》是广东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推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关于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专科。

课程任务:将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际中,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的目的,培养“能吃苦、能安心、能创业”的“三能”人才。

教学目的与要求: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
加深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认识;
增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思想政治觉悟;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添社会阅历,锻炼毅力、增加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堂理论教学:6学时

导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独立开设,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目前没有适合本课的教材,本讲义是我们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需要,根据我部拟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编写的。成稿仓促,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社会实践是大范畴,大学生社会社会实践包括多种形式,比如:到农村、工厂、部队、参观学习;
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
参加志愿者活动;
暑期“三下乡“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等,都是社会实践。本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的主要实践形式是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核心环节是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形式多样,难易程度不一,这里重点学习问卷式调查,包括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资料:

社会调查有多种形式,如:座谈法、访问法、问卷法;
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

抽样调查分:问卷式调查、访谈式调查等;

问卷式调查有:邮寄式、直接发放式;

访谈式调查有:电话访谈、面对面访谈等。

第一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的重要措施;
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必修课;
并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实践课独立开设的优点和长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做笔记)

第一节 课程简介

一、课程名称和内容结构

1、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简称思政实践课)

2、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分三个专题(三讲):

第一讲:课程意义和要求(1学时);

第二讲:社会调查及其实施(3学时);

第三讲:调查报告的撰写(2学时)。

课程的重点、难点:社会调查实施中的问卷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的开设

(1)四年制本科生思政课实践教学2学分、共32学 时

(2)三年制专科生思政课实践教学1学分、共16学时

(3)开设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

二、我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情况

1、过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非常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不少学院都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固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吴川蛤岭省级精神文明村、湛江市紫荆羽绒场、湛江市劳改戒毒所、湛江遂溪马六良村、遂溪大华糖业集团公司、吴川浩特电器公司),每学期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同时要求在每一门课程结束时每个大学生写一份4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这种方式一直持续思政课“98”方案时期直到本校2005级的学生。

回顾这些年的做法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不足。比如:

第一、时间限制:社会考察一般在周三下午或周末半天,时间太短,不能深入调查研究。

第二、成效方面:由于时间短,只能是走马观花有一点感性认识。

第三、人数方面:由于每次只能派二、三辆校车,载90-130人左右,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考察。

从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每学期上课期间都布置大学生搞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有重复现象。学生在校期间上几门思政课写几份调查报告。而且学生没有时间保证真正地进行社会调查,而是闭门造车、草草交差、流于应付、完成作业而已,保证不了质量。

第二、社会调查报告的题目过于单一,多数局限于大学校园内。

第三、网上下载、拿来主义、相互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决定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尝试单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

2、思政实践课程独立开设及其优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四个环节。第一阶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教学(共6课时);
第二阶段:开题(2课时);
第三阶段:参观考察(8学时);
第四阶段:学生实地开展社会调查(时间:假期);
第五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批改学生的调查报告。(共16学时)。由于每个调查小组利用寒暑假、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好社会调查,回校后用一个学期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使调查报告提升质量有了基本的条件和时间上的保障,避免了原有做法存在的弊端。而且为大学生学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掌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就业后做好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节 思政实践课的意义

案例导入: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曾经给一位企业界的名人写过这样一封信:

“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道简历该怎么写?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为什么会这样?……苦恼、后悔、痛心都为时已晚……。这是放纵自己的结果和报应!”

这封信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道出了不少大四即将毕业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

为了自己将来能适应社会,在毕业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胜任所从事的职业,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开设思政实践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实践教学》将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际中,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还存在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的目的,培养“能吃苦、能安心、能创业”的“三能”人才。

二、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

思政实践课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
为了落实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整与改革方案;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加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精神、协作精神,造就国家有用人才的有力措施;
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三、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开设社会实践课是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次教学改革和大胆尝试;
是培养“三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改革的“三化”工程,即实践场所基地化、实践课题导师化、具体成果有形化的有效措施。

四、大学生得以在社会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课堂,实践是一种主动的磨练。进行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也使大学生得以在社会的大熔炉中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为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己的价值积累经验,赢得筹码。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都是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间接经验的局限性。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因此,实践是一,经验是二,理论是三。理论再完善,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依靠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理论只能是空谈。

资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重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必然途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自于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认识,最终达到更好的实践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亲自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才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主体的自我体验和实践是个人观念、思想、品质形成和完善的根本途径和内在机制,只有通过实践感悟,才能把理论知识升华为思想情感和意志,形成坚定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是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自我修养,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坐而论道”是行不通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要求。

新课程方案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要有效的达到课程的政治教育目的,只有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大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传道授业解惑,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得到锻炼和考验,坚定政治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憧憬,逐步养成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直面困难等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3、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只有在认清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才能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经过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六个基本素质: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素质;
具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思想素质;
具有善于竞争与合作的良好的道德素质;
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文科学素质;
具有健康的生理体质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具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

历史和现实证明,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既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年大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的重要途径和自我修养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将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大学生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4、是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校有73年的悠久办学历史,积淀和形成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培养出了大批“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海大以应用型学科见长,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校长期办学的优良传统,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要的。不断地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善于总结实践中所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社会实践当作一面镜子,在社会实践中,在人民群众中全面认识、评价自己,不断检查、陶冶自己,塑造新的道德形象;
积极参加各项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开阔视野,磨练意志,经受考验,以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是学生坚定“三能”品质,塑造自我,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第三节 思政实践课的原则、计划和要求

一、思政实践课的原则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政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思政理论课的说服力。

第三、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第四、坚持受教育、增能力、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的发展。

第五、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校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二、思政实践课的教学计划

由于本课程的特色,不是按章节来安排教学,而是根据两学期教学任务的不同,按阶段和环节来实施。整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三阶段八个环节。

第一学期 理论教学、参观考察

第一阶段:方法教学和开题阶段(第一开课学期)

第一环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辅导,认识思政实践课的意义,明了教学计划及要求;
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6学时)

第二环节:参观考察一(4学时)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吴川、遂溪、湛江戒毒所等地)参观学习考察。

第三环节:成立调研小组,开题,设计出可实施的调查问卷。(2学时)

(1)学生按学院、专业、班级自愿组合,2—5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每小组推选1--2名学生负责(要求:要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活动能力或文笔、口才较好的同学负责);
写清楚名单、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联系方式,以便随时沟通指导。

(2)开题:每调查小组召开讨论会、调研社会调查题目的论证会,选定社会调查题目。调查题目提倡少一些大学校园的内容(打分低,60-70分),多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打分高,据质量、内容情况,80分以上),(不要做网上太多、炒熟的题目)。指导教师认真审定是否允许开题,经指导老师修改、认定调查题目后调查小组方可实施。

(3)以调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可实施的调查问卷,写出本组调研的思路方法、结构内容、报告提纲,小组其他同学可参与讨论补充。

第二阶段:社会调查收集资料阶段(寒假或暑假,视开课学期定)

第四环节:学生按调查小组根据确定的题目奔赴社会,实施调查,收集问卷资料(寒、暑假期间进行。问卷至小要50份,多者不限)。

第二学期(26学时)主要是社会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及批改。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和报告完成(第二开课学期)

第五环节:

(1)指导教师在固定教室组织学生通报情况、交流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以调查小组为单位,第3-4周)。

针对性地分小组具体指导,跟踪了解、答疑。

社会调查的整理统计分析。手工统计或使用SPSS软件。

第六环节:

(1)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字数不少于4000字(专科不少不于3000字)。学生在规定时间交齐社会实践课调查报告(一般在第8周左右)。

(2)教师审阅调查报告,召集小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退回学生进行修改。必要时反复2-3次,然后定稿。

(3)批阅调查报告

在指定日期收齐调查报告,原始问卷及统计资料要附在报告后面一并交齐,包括电子文档。

指导教师要认真批阅调研报告(发现是网上搜索、抄袭的判0分),写出评语、评出等级、给出成绩(百分制。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
良好:80-89分;
一般:60-79分;
不合格:60分以下)。

第七环节:参观考察二(4学时)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吴川、遂溪、湛江戒毒所等地)参观学习考察。

第八环节:

总结评比。评选出10%较好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评再优中选优,推荐出优秀的调查报告上“社会调查报告文集” 待条件成熟,整理汇编印刷成册。

三、思政实践课的要求

大学生通过认真地做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出较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给学生列举典型、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进行学习、解读)。

1、参考文献和注解是调查报告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报告引文的取材来源,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大学生在调查报告中所引用的他人成说,应按调查报告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并一 一列出。
2、要符合调研报告的撰写格式。字体字号要求:普通中文字体要求为宋体。题目用1号黑体字;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3号黑体字;
第二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用4号宋体字;
正文用小4号宋体;
段落行距以固定值20磅。

3、统一A4纸打印,统一封面(如设计尽量要美观、大方一些)。

4、指导教师对调研报告要严格要求,应符合调研报告的撰写格式。杜绝没有调研的假报告,若发现学生有以上行为,经查属实的,思政实践课成绩为不及格,没有相应的学分。

电子文档发送到信箱:

资料:加强思政课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思政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重在抓好“两个结合”。

1.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之中,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育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列宁曾经说过:“学习、教育、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实践证明,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与学生拥有的社会经验、人生经验“对位”时,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而这种社会人生经验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接触社会、接触群众少,更应通过社会实践增进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进而受到启迪教育,深化对知识理论的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周密的计划安排,精心策划主题,明确具体要求,严格检查考核,认真总结交流,防止浅表化或流于形式。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和课外活动中去理解掌握理论,感受现实,促进知行转化。各类活动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和有效载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科技服务回报社会活动,学雷锋学英模活动,打扫卫生、美化环境等公益活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活动,诚信测试活动,等等,对于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情感,增强选择和遵从正确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加速良好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了起来,才有可能去感受科学理论的真正魅力,履践良好道德,选择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目的。因此,要从加强大学生实践出发,把学校的一切活动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实践活动,并坚持“小、近、实”的原则,即坚持从做人做事的最基础的内容抓起,坚持从学生身边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持之以恒,讲求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讲 社会调查及其实施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概念、分类、任务及其一般程序;
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问卷设计、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学习社会调查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技能,培养国家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 社会调查方法的问卷设计。

教学难点: 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教学过程:

导言:略

本讲纲目:

第一节 社会调查概述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第四节 问卷设计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

第六节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社会调查概述

一、社会调查的定义

1、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的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袁方在《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一书中给社会调查下的定义是: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风笑天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一书中给社会调查下的定义是:社会调查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系统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明确的调查目的;
(2)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
(3)科学的调查方法;
(4)实际的调查效果。

2、社会调查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

调查----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经验手段,有步骤地实地考察有关的社会现象,收集大量的、具体的社会事实资料,认识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活动。

研究----是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科学地解释、探索社会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由此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达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

二、社会调查的特征

社会调查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和数据,运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认识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

三、社会调查的作用和社会功能

1、社会调查的作用

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解释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2、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

第一、是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

第二、有效地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三、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桥梁。

第四、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社会调查的任务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现象。

第二、寻找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三、提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四、寻求改造和建设社会的新方法。

五、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

第一、实事求是的观点。

实事求是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克服各种各样的主观主义思维方式,“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第二、辩证法的观点。

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看社会,科学的认识社会现象,寻找社会发展规律。

第三、群众观点。

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
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和名誉。

社会调查应有的态度:1、求益的态度:力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
2、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不“唯书”;
3、求教的态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

六、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准则。它是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得出结论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现实,不能任意歪曲或虚构。这一原则要求:(1)要从事实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脱离客观,从主观臆造的东西出发;
(2)在调查研究时,排除其他预先设定的观念干扰,以免出现对研究客体的歪曲、夸大和缩小。

资料: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怎样坚持客观性原则,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是社会调查研究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

第三,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过程,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正确地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也就是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有具体的学科理论指导;
(2)调查研究的结果与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
(3)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调查必须以现有的理论作为指导,并以得到的事实材料来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一原则要求在社会调查中防止“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理论如不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就会成为教条。

(四)职业道德原则

调查研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对调查研究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客观、全面、本质地看问题,克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第二,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不能损害他们的名誉和利益。

第三,在调查中要不畏艰苦、不怕麻烦,有刻苦、勤奋的作风。

第四,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与被调查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

第五,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努力扩充知识结构。

小结: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

一、社会调查的多种类别

社会调查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调查也是多种多样的。

1、按照社会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全部单位:调查对象全体所构成的集合)进行的调查,即普遍调查。

例如:人口普查,就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对全国人口的基本特征进行正确的和准确的描述。

非全面调查: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结果推论总体特征。即抽样调查。简言之,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

例如:“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选择在广东海洋大学行政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程学院中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资料: 抽样——是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单位——指抽样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单位,可以是调查对象的集合,也可以是最终的调查对象。

二战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抽样调查法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社会调查的主流。与全面调查(普查)比,抽样调查具有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的优点,所以抽样调查可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各种课题。

2、按照社会调查的时间,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追踪调查。

一次性调查:只进行一次的调查。

经常性调查:包括周期性调查(是指每月、每季、每年或若干年进行的一次定期调查)、阶段性调查(以事物发展阶段为依据的连续调查)和不定期调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无固定期限的连续调查)。

追踪调查: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追踪、跟随调查。

例如: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调查

3、按照社会调查的地域,分为全国性调查、区域性调查。

4、按照社会调查的目的,可分为理论性调查和应用性调查。

理论性调查:是指以理论研究为重要目的而进行的调查。

资料: 理论性调查: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研究。这类调查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的某一方面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某一类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具体社会现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这类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理论倾向、理论知识,或者说,其主要目标是要增加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理解,增加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

例1: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 

例2: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

例3: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应用性调查:是指为了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而进行的调查。

资料: 应用性调查: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调查。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制定社会政策等。概括地说,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与理论课题相比,应用性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社会问题,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从事这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大于从事理论性课题研究的比例。

例1: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的研究

例2: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

资料: 对于同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同一种研究题材,往往既可以找到理论性课题,也可以找到应用性课题。但两类课题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概括地说,理论性课题更加关注如何发展出某种一般性的社会认知,而应用性课题则更加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5、按照调查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调查。

6、按照调查方式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

直接调查:调查者直接与被调查者接触而进行的调查。

间接调查:指通过某种中介进行的非面对面的调查。

7、按照获取材料的方式即社会调查方法可区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实验调查、蹲点调查等。

社会调查或调查研究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称之为“调查方法”;
也有叫“调查研究方法”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国外最常见的叫法是“调查方法” (survey method)或“调查研究方法” (survey research method)。而国内最常见的名称则是“社会调查方法”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情况、探讨问题。包括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访问;
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电话访问是一种现代访问形式。

问卷调查法也称为问卷法,是调查者通过设计、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按照填写方式不同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法;
按照问卷发送方式分为报刊问卷、邮政问卷和送发问卷调查等。

在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中,普遍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是基本的分类。访问和问卷是两种基本的方法。

二、普遍调查 (略讲)

1、普遍调查的概念

普遍调查又称普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遍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填报表,一种是直接登记。

2、普遍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局限性:工作量大,花费大,组织工作复杂,时效性差;
调查内容有限。

3、普遍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项目必须明确

第二、时间统一

第三、现场登记时间必须选择适当

第四、工作要尽快完成

三、典型调查 (略讲)

1、典型调查的概念

典型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方法。

特点:是调查者有目的、有意识选择调查对象的调查,是直接调查,是系统、深入的调查,是定性调查。

2、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能获得较丰富的第一手感性资料;
能获得比较真实、可靠的资料;
有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原因,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和方法;
花费的人力、物力、才力较小;
适应性强。

局限性:典型的选择容易受调查者的主观意志影响,难避免主观随意性;
典型调查的资料代表性差;
典型调查的质量取决于调查者的能力和素质;

3、典型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选择典型。

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典型是那些有代表性的事物,因而往往是平凡、普通的事物而不是突出的奇特的事物。

要正确选择典型:实事求是;
有发展的观点;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典型;
对复杂的事物应选择多层次、多类型的典型。

第二、要有艰苦深入的决心和作风;

第三、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第四、要慎重对待调查结论。

四、抽样调查 (重点讲)

1、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

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调查对象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抽样: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代表的过程就是抽样。

样本:所选取的这一部分代表就称为样本.。

2、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调查费用较低,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第一、抽查对象只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单位或少数单位;

第二、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自身,而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 。

小结: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是指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具体步骤。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选题阶段

1、选题。

选择调查问题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选取研究主题:根据研究者的兴趣、想法、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例如:大学生的消费观

第二、形成研究问题:集中研究的焦点,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将最初比较含糊、笼统、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己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例如:大学生中女生的消费观

2、选题的重要性。

选择一个恰当的调查课题对于整个调查工作和调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决定调查的方向

调查课题所要解决的,是整个调查活动的基本方向问题。

一项调查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或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调查课题就是目标,而选择课题就如同确定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方向也就确定,整个社会调查的道路也就随之确定。

资料:
社会生活包括众多的层次和方面,构成众多不同的领域,每个方面和领域中,都有许多值得做的调查课题。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社会调查,每一项具体的调查课题,可以说都是针对某一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某种特定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不同的课题涉及的领域不同,针对的现象或问题也不同。

(2)体现调查的水平

课题的选择能体现调查者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和确定调查课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调查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一项具体调查课题从开始选择到最终确立,正是上述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都会在所选择的课题上留下“痕迹”,都会直接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和质量。

(3)制约调查的过程

对于社会调查来说,调查课题的确立,也就意味着调查目标和调查方向的确立,同时又意味着社会调查的“特定道路”的确定。不同的调查课题,对所走“道路”的要求不同。这种不同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对象选择、内容选择、方法选择、规模确定、方案设计等方面。

例1:当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研究;

例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消费观调查;

例3:广东省城市青年择偶观调查。

(4)影响调查的质量

调查课题影响调查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查课题对于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是否合适、是否可行。因为研究者自身的年龄、性别、研究经费条件等都会影响到研究的顺利进行。

例如:“华南虎照片造假的背后”就不适合同学们去做、不可行。

资料:
造成一些社会调查质量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除了调查课题本身的层次比较低,调查人员的素质、技能较差,或者调查工作进行得比较粗糙等原因以外,研究者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本身就不恰当、不可行,也往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一些质量比较高的社会调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调查课题对于研究者来说十分恰当、十分适合。这是因为,调查过程或道路的确定,从客观上规定了课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调查课题的进行必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调查成果的质量自然就得不到保证。

3、选题的标准

(1)意义或价值

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一项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我们所从事地任何一项调查课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这种意义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例如:当前(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民工荒的研究与对策

资料:
理论方面的价值或意义,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出的贡献上。

实践方面的价值或意义,则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

(2)创造性

也可以称作创新性和独特性,它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例如:“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创造性。

(3)可行性

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调查课题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得调查课题,它所受到得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这也就是说,它的可行性往往也越差。

例如:“华南虎照片造假的背后”就不适合同学们去做、不可行。

资料:
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它包括调查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还包括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

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调查课题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调查时间不够、调查经费不足,有关文献资料不能取得,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合作,调查课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或者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者与被调查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违背等。

(4)合适性

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调查课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调查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课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

例如: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消费观调查(合适)

例如:华南虎照片造假的背后(不合适)

资料:
合适性与可行性不同,可行性所解决的是有关课题的“可能性”问题,而合适性所涉及的则是有关课题的“最佳性”问题;
可行性是关于这项课题“能不能做”的问题,而合适性则是关于这项课题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不是最好”的问题。具有可行性的课题也许会有很多,但对于某个具体的研究者来说,最适合他的课题则往往只有一个。也可以说,可行的课题不一定是合适的课题,而合适的课题首先必须是可行的课题。

4、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找到一个符合前述几个标准的调查课题,可以从下面几种具体途径或来源进行考虑。

(1)关注国家重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课题,能使调查研究更具重要意义和价值。

(2)关注本地经济社会生活

从本地区、家乡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把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题目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和现实性强,便于材料收集,成功率高。

必要时可以实地考察社会生活,发现课题。

为了获得对调查对象直接感性的认识,更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应当有选择地接触调查对象,要选择与选题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和对象进行座谈、访问,以寻找适合调查课题地思考方向,提升其社会价值。

实地考察的人员不宜太多,但该项社会调查的组织、领导者,尤其是调查方案的设计者必须亲自参加;
实地考察的对象和范围不宜太广,尽量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单位或个人作为考察的重点。

例如: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消费观调查

(3)关注青年学生群体和教育

在校学生关注教育问题有切身体验、第一手材料,对该领域较熟悉,尤其是了解存在的问题。青年学生自身也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进行研究。

(4)从现有成说文献、言论论点中寻找

从现有文献成说中寻找:带着审视的眼光阅读文献审视现有观点,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5)留意兴趣机遇

在社会调查的选题准备过程中,兴趣、直觉、灵感、顿悟、机遇等因素有时具有特殊作用。有时候,研究者在接受某些信息刺激之后,会突然意识到某个科研课题;
有时候,某个课题的产生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和冲动,获得有价值的社会调查选题。

资料:
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从事社会调查的有心人,要注重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那些经常注意预料之外事情的能力,善于把握机遇提供的机会。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清楚地陈述所要调查的课题,可以采取先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

例1: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例2:家庭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家庭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家庭关系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家庭关系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家庭结构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

资料:
在具体从事一项社会调查课题之前,为了避免收集无用的、残缺的,甚至错误的资料,应该首先将调查课题内涵明确化。

如果我们选择到一个有价值、有新意、切实可行、自己也很感兴趣的调查课题,同时,对这一调查课题又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那么,这项社会调查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整个调查过程的顺利进行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二、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为实现调查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在准备阶段,还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文献查阅:文献考查包括翻阅报纸、杂志、档案资料、前人的研究成果等。

(1)文献查阅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掌握更多的与调查任务有关的资料,提供研究者必要的参考模式,以及前人的研究经验,启发思索方向与观念,为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设想提供参考。

第二、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方面可以避免进行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可以使研究者明白自己的研究在该领域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增加人们的认识,对学科理论的发展、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2)文献查阅的方法

文献查阅的过程通常包括三项任务:一是查找相关的文献,二是对文献进行选择,三是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应当针对调查目的和研究课题,有目的、有选择的对相关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进行查阅和收集。

可以利用图书馆或资料室的检索工具,如,工具书目录、索引;
期刊目录、索引;
报纸目录、索引等。然后进行筛选整理分类,以供应用。

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有必要进行细读,有些根本不用阅读,有些只需大致浏览。通常通过考虑了下列几个因素来决定哪些资料是对研究最重要的:1.文献的相似性;
2.发表的时间;
3.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力。

2、咨询专家学者

文献记载的是以往的资料,它可能不完全,也有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为了及时了解新的、更能反映事物全貌的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向有关专家学者询问、请教,通过咨询,可以得到他们的指点帮助,获得有益的启迪。从而进一步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价值、可行性及重点难点,为以后的调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咨询的方法可以是登门访问请教,也可以请受咨询者作报告等。

3.试测:在大规模调查之前,先进行小规模的先驱调查,以补足原设计之疏漏。

三、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也称作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这个阶段,调查者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管理。

四、分析研究阶段

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这里既有对原始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到计算机中等工作,也有对资料进行各种方法的分析工作。

五、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将整个调查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出来。从调查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到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成果的质量,都要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真正发挥社会调查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讨论研究结论的意义,以及研究结论对同类议题的未来研究有什么意义。

小结:

第四节 问卷设计 (重点)

一、问卷

(一)问卷的概念

问卷是社会调查中以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收集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资料的一种工具。它是一份调查者精心设计、统一运用的问卷形式。

(二)问卷的主要类型

社会研究中所用的问卷,依据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概念在第五节重点介绍)它们在具体的形式、设计方法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问卷调查也逐渐盛行。电子问卷其实也是一种自填式问卷。

(三)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一份问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其他资料等。

1、封面信

一封短信,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在封面信中要说明以下内容:

(1)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既可以在封面信中说明,比如“我们是广东海洋大学学生社团的学生……”,也可以在落款中说明,如落款为:“广东海洋大学社团功能调查组”,落款一定要清楚,以体现调查者的诚意,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最好能附上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等。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用概括的语言明确说明调查的实际内容。如“我们正在进行社团功能的调查”等。

(2)调查的目的。这是封面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尽可能作出恰当的、合理的解释。

例如“这次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大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对社团的看法等,分析社团在大学生活中的功能,为更好地开展社团工作提供依据。”

(3)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合适的说明能消除被调查者心理上的压力和疑虑。如“我们根据科学的方法选定了一部分居民作为全市居民的代表,您就是其中的一位” 或“我们从全市十所院校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等,再加上有关不记名和对回答保密处理的许诺。比如,“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并且,根据国家统计法,我们将对统计资料保密,所有个人资料均以统计方式出现。”另外,还应该说明“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和单位,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除以上内容外,通常还把填答问卷的方法、要求、回收问卷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事项写进封面信。并在信的结尾处真诚地对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封面信的文笔要简明、亲切,切忌罗嗦和官气十足。

一份实际调查问卷的封面信:

亲爱的青年朋友:

你好!

为了了解跨世纪的一代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探索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全省四个城市开展了这项调查。我们从每个城市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青年,作为全市青年的代表,你是其中的一位。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题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打钩(如没有特别说明,每题只选一个答案)。遇到有__线的问题,就请直接在__中填写。

送给你一件小小的礼物,作为这次调查的纪念。

衷心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联系电话:0759-*******或7654321

负责人:史间

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青年发展状况调查组”

2008年10月

2、指导语

指导语:是用来教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答问卷,教访问员如何正确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一组陈述。

分卷首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1)卷首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正式调查问题之前,对填表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如:填表说明

1)请在每一个问题后适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序号上画圈,或在__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问卷每页右边的数码及短横线是计算机用的,你不必填写。

3)如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一个答案。

4)填答问卷时请不要与人商量。

(2)卷中指导语一般是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比如:“可选多个答案”;
“请按重要程度排列”。

范例:

总之,问卷中每一个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一切有可能成为回答者障碍的地方,都需要给予某种指导,对于编写者来说,指导语要简明易懂。

举例:校课题

3、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

(1)开放式问题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问题。开放式问题允许回答者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限制,因而所得到的资料比封闭式问题要丰富生动。但它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回答者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资料也难以处理。

(2)封闭式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可能的答案,供回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作为回答。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正好与开放式问题相反。

4、编码

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符号或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编码既可以在问卷设计时就设计好,也可以在完成收集资料工作后进行。前者成为预编码,后者成为后编码。预编码除了给每个问题和答案分派数字外,还会为调查后的资料转换和数据录入作一定的准备,即在问卷上设计好资料转换栏。资料转换栏一般放在问卷每一页的最右边,有时还可用一条竖线将它与问题及答案部分分开。

举例:校课题中

5、其它

(1)自填式问卷还有一个结束语。结束语可以时简短的几句话,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也可以稍微长一些,顺便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例如,在问卷最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

您填写完这份问卷感到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如有,请写在下面:

您填答完这份问卷后有何感想?

①很有意义 ②可能有些用处 ③没有意义 ④不清楚

(2)访问问卷,在结束语(或卷首语)后,还应该有以下一些内容:

①问卷编号:

②访问地点单位:

③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不在家 ,拒绝回答 ,其他 )。

④访问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合计 分钟。

访问员姓名:
.

对回答的评价:可信 基本可信 不可信 。

复核员姓名:

复核员意见: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一)把为被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问卷调查的过程是调查者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过程。

注意事项:

第一、问卷设计的不要太长、问题太多。

第二、不要让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

(二)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1、主观障碍

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

(1)畏难情绪:当问卷内容太多,特别是需要花较长时间思考、回忆的问题太多时,最易产生这种情绪。

(2)顾虑重重:这是一种担心如实填写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有损于切身利益的心理反应。问卷调查的内容越敏感,这种情绪越易产生。比如当受访者担心自己的意见是属于少数时,就很可能说他不确定。因而要在封面信中对填答问卷的匿名性、资料的保密性给予恰当的说明。

(3)漫不经心:当调查者在设计问卷的封面信时,对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被调查者如此填写问卷的重要性和作用说明不够,则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这种心理反应。

(4)毫无兴趣:问卷内容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语言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极不协调,或者问卷设计呆板、杂乱,或者没有说明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作用与意义等,从而使得问卷对被调查者的吸引力很小,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2、客观障碍

指被调查者受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1)阅读能力的限制:一个被调查者起码要能看懂问卷才能作出他的回答。

(2)理解能力的限制:无论对调查目的、调查意义的不理解,还是对问题的含义、填答问卷的方法的不理解,都会直接影响到被调查者填答问卷及同调查者合作的态度和效果。

(3)表达能力的限制:主要是开放式问题

(4)记忆能力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回忆起来或愿意去回忆,设计问卷时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回忆某件事的可能性和他们所能回忆的准确程度。比如在研究子女抚养时,如果问受访者“你第一次和父母顶嘴的年龄”,撇开与“父母顶嘴”的定义不谈,谁会准确记得具体时间。

(5)计算能力的限制:这里也牵涉到被调查者会不会计算和愿不愿意计算的问题。

(三)明确问卷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问卷设计不止是列出一组问题,它还涉及到许多问卷上看不到的因素: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资料的处理分析方法等。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一)设计问卷初稿

经常运用两种方式进行设计问卷初稿的工作:卡片法、框图法。

(二)试用和修改

问卷设计好后,现将它用于一次试调查,然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而不能直接用于正式调查。

(三)修改定稿并印制

四、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调查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的主要内容。要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形式。

(一)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背景性问题

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行业、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宗教信仰、党派团体等。(有时还包括被调查者家庭的某些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等。它们是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范例

2、客观性问题

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如:“您家住宅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去年您村人均收入多少元”等等,都是事实方面的问题。又如:“您村外出劳动力主要到什么地方干活”、“您今年外出旅游到了哪些的地方”等等。

3、主观性问题

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如:“您对医疗制度改革有何看法?”;
“您认为部分工人失业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吗?”;
“您对自己目前所得到的报酬是否满意?”;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等。

4、检验性问题 (可有可无)

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如在问卷中先问:“您今年多少岁?”在问卷后再问:“您哪年结婚?”“当时多少岁?”又如:先问收入、再问支出,或先问支出、后问收入等等。这类问题,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资料:
上述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问卷都不可缺少的。因为,背景情况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对不同类型被调查者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他三类问题,主要依调查的目的、内容而定。例如,人口调查主要涉及客观性问题,民意测验主要涉及主观性问题,只有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二)问题的形式

根据题目设计答案来区分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1、开放式问题:由于不需要列出答案,所以形式很简单。唯一要考虑的是这块空白留多大比较合适。空白越大,需要增加的篇幅就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希望填答者多写一些。空白太小,客观上限制了填答者回答的内容,因而可能导致填答不全或简单应付,达不到收集全面资料的目的。因此,留多大的空白,要依据问题的内容、回答者的文化程度、研究者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您认为当前怎样避免国家公务员腐败问题?请您写出有效可行的宝贵建议。

2、封闭式问题:包括问题及答案两部分,形式复杂。

(三)封闭式问题的设计

1、填空式

即在问题后划一横线,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这种形式常用于对回答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方便填写的问题(通常只需填数字)。

例1、请问您家有几口人? 口

例2、您的年龄多大? 周岁

例3、您每天花多长时间进行身体锻炼? 分钟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2、二项选择式

问题的答案只有肯定与否定(是和否,有没有)两种情况,回答者依实际情况选择其一。这种形式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问题所能列出的答案本身就只有两种可能的类型。比如,询问人们的性别。另一种是在询问人们的态度或看法时进行两级的区分。

例4、您是党员吗? 是□ 否□

例5、您是否住在本市? 是□ 否□

例6、您是否打算换工作? 是□ 否□

例7、您是否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说法?

是□ 否□

资料:
二项选择式这种问题形式在民意测验、市场调查所用的问卷中用得最多。其特点是答案简单明确,可以严格地把回答者分成两类不同的群体,可以简化人们的回答分布,便于集中、明确地从总体上了解被调查者的看法。它的缺点是:对于态度问题所得到的信息太少,两种极端的回答类型不能很好地测量出人们在态度上地程度差异,因而不便于了解和分析回答者中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态度层次。另一方面,这种问题形式也会使得原本处于中立状态的回答者违心地偏于一方,因而带有强迫选择的性质。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3、多项单选式

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作为回答。这是各种社会调查问卷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问题形式。在具体表达方式上,多项单选式又有几种不同类型,见下列例子。

例8、您的婚姻状况是(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划圈):

(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5)其他

例9、您的文化程度是(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方框内打√)

(1)小学及以下 □ (2)初中 □ (3)高中 □ (4)大专及以上 □

例10、您最喜欢看哪一类节目?(请在合适答案前的方框内打√)

(1)□ 新闻节目 (2)□ 电视剧 (3)□ 体育节目

(4)□ 广告节目 (5)□ 其他(请写明)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4、多项限选式

从所列答案中,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若干个作为回答。多项限选式的优点是,在有些情况下,它比多选一的方式更能反映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回答者能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况。但是,无法看出重要性差别。

例11、当您觉得您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您通常是怎样对待的?(请在下列答案中选择3项,并在答案前方框内打√)

1.□ 保持沉默,自认倒霉 2.□ 向党组织反映 3.□ 向车间领导反映

4.□ 向厂领导反映 5.□ 向工会反映 6.□ 工人们集体抗议

7.□ 其他(请注明)

例12、您认为您所在城市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请在您选择的答案项目序号上打√,可任选3项)

1.住房紧张 2.交通拥挤 3.空气污染 4.水源不足 5.人口膨胀

6.社会秩序不好 7.服务设施差 8.管理混乱 9.其他(请注明)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5、多项排序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要求回答者从所给出的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另一方面要求被调查者对他所选择的答案进行排序。

例13、您认为一个人在我们现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下列哪些因素更为重要?

A.家庭背景或出身 B.社会关系网

C.机会或运气 D.个人天赋与能力

E.个人努力 F.个人文化程度

G.是否是中共党员 H.父亲受教育水平

I.母亲受教育水平 J.其他(请注明)

请选出三项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字母代号)

a.最重要的因素是:

b.第二重要的因素是:

c.第三重要的因素是:

例14、您认为当前国家公务员腐败的表现是什么?(请按严重程度把下列问题的编号填写在后面的空格内,最严重的填在左边第一个,然后依次向右填写)

借改革之名化公为私 行贿受贿

拉帮结派 公款旅游

假文凭假证件 贪污

大吃大喝 提干走后门

养情人、包二奶 公款赌博

□ □ □ □ □ □ □ □ □ □

资料:多项排序式的结果可以按3个(或10个)变量分别进行统计。如果要将回答的结果合并成类似多选一的单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则需要对答案进行加权平均。具体做法是:给第一重要的结果加权3(或10),给第二重要栏的结果加权2(或9),给第三重要栏的结果加权1(或8),依次类推,然后将每一答案的各种频率分别乘以加权值,再相加并除以6(或55),就得到该答案的相对频率p,这一频率就是类似多选一式的频率。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6、多项任选式

在所提供的答案中,被调查者选择的答案没有数目限制。

例15、当您觉得您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您通常是怎样对待的?(有几项选几项)

1.□ 保持沉默,自认倒霉 2.□ 向党组织反映 3.□ 向车间领导反映

4.□ 向厂领导反映 5.□ 向工会反映 6.□ 工人们集体抗议

7.□ 其他(请注明)

这种形式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而是变成了多个类似问题,即有几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就有几个问题。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7、矩阵式

是一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个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

例16、您认为下列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请在适当的方框内打√)

失业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贫富分化问题

国民素质问题

官员腐败问题

社会公德问题

非常严重

比较严重

一般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资料:
这种矩阵式的优点是节约问卷篇幅,同时由于同类问题集中在一起,回答方式也相同,所以节省了回答者阅读和填写的时间。但一定要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专门的填写说明,以免有的填答者不会填写。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两个题

8、表格式

与矩阵式十分相似,比矩阵式更加整齐、醒目。但一份问卷中这种形式的题目不要太多。

例17、您觉得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是否严重?(在每一行合适的格中打√)

非常严重

比较严重

一般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噪音

烟尘

污水

垃圾

有害气体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一个题

9、混合型

还有一种混合型问题,是指封闭性与开放型结合的问题。这种问题形式综合了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例18、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请在适合的空格内打√)

提高专业水平 加入中共组织 增加收入

改善住房条件 调换工作单位 找对象

得到理解和支持 其他(请说明)

您对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有信心?为什么?

例19、您认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好不好?(请在适当的格内打√)

好 □ 难说 □ 不好 □

为什么?

学生练习:根据自己调查小组定的题目,每人设计一个题

(四)答案的设计

答案是封闭式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半。如何列举答案,关系到回答者是否能够回答,是否容易回答,还关系到问卷资料价值的大小。设计答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保证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1)每个问题所列的答案要能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不能有遗漏,不能使回答者无答案可填(即没有一个答案符合他的情况);

(2)所列的答案相互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不能使有的回答者可以填一个以上的答案(即有两个以上的答案都符合他的情况)。

例1、您在业余时间最喜欢阅读哪些书籍?(在所选项后的方框内打√)

小说 □ 科技读物 □

社会科学 □ 生活百科 □

例2、您认为当前的市政管理水平如何?(在所选项上打√)

非常出色 很好 令人满意 一般

例3、您的职业是什么?(在所选项上打√)

工人 农民 干部 商业人员 教师

医护人员 司机 售货员 其他

资料:
在实际问卷中,设计者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的答案如果要把它们全部列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十分困难的。比如说人们选择对象的条件。要全部列出也不必要。因为即使有50种条件,但大部分人的选择却往往会集中在若干个主要条件上。所以,可以采取列几个主要答案,然后加上一项“其他”。当然,如果问卷上选择“其他”一类的回答者非常多,那就说明所列举的那几类不恰当,还有更重要的类别没有单列出来,而是并入了“其他”一类中。

2、满足同层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具有相同层次的关系。

例如,如果要询问“您希望自己从事什么职业?”其答案就应该有工人、农民、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职业类别,而不应该包括清洁工、营业员等工种类别,也不应该包括粮农、菜农等种植业类别,因为职业类别与工种类别、种植业类别之间是不同层次的类别。

五、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语言是编制问卷的基本材料。要设计出含义清楚、简明易懂的问题,必须注意问题的语言。另外,同样的问题,提问方式不同时,所产生的效果会不一样。因此,必须同时注意问题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这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一)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二)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三)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和多重含义。

例:你如何看待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

(四)问题不要带有倾向性

上面的条目对研究对象的回答会有影响。因为它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在信息社会护士必须会使用电脑”,与单纯提问“护士必须会使用电脑吗?”相比,前者选“A”的研究对象可能更多。这个观点对他们的回答产生了诱导作用。对研究结果也将产生影响。

(五)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例: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应该谈恋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六)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例:问大学生,老板为什么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个问题要问农民工比较合适)

(七)不要直接问敏感性问题。

例:你谈过几次恋爱?你每月多少工资?你年收入多少?

总之,问题的表述是问卷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困难的问题。问卷设计的质量,问卷调查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表述。

六、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一)问题数量的多少,决定着问卷的长短。一份问卷究竟包含多少问题合适,主要由研究内容、分析方法、人力、物力、时间等多种因素而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一般说来,问题的数量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一般以回答者能在10---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

资料:
问卷太长会引起回答者心理上的厌烦或畏难情绪,影响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当然,如果研究的经费和人员相当充足,能够采取访问形式,并付给每个回答者一定的报酬或赠送一点纪念品,问卷本身的质量又比较高,调查的内容又是回答者所熟悉的、关心的、感兴趣的,那么,问卷长一点也无妨。反之,如果问卷内容回答者不熟悉、不关心、没有兴趣,问卷又是采用自填式,研究者的经费又非常有限,除了两句感谢的话之外,不可能给被调查者带来任何实际利益的补偿,那么,这时的问卷尽量短小精悍,能够不问的就尽量不问,能够使被调查者在10分钟之内答完就最好。

(二)问卷中问题的前后顺序及相互间的关系,既会影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结果,又会影响到调查的顺利进行。如何安排问卷中问题的次序,常用规则有:

1、把简单易答的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4、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5、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6、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

小结: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有力工具,问卷设计是社会调查中的重中之重,一份设计成功的问卷有利于收集、加工、整理资料,是顺利完成社会调查工作的基本保证。希望各调查小组集思广益、同心协力设计好一份合格的调查问卷已备使用。

(用4学时设计调查问卷,教师验收后可实施。最后一次课讲第五节问卷调查法的实施及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 (重点讲)

(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进行)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过程也是资料收集的过程,是社会调查中最复杂、最辛苦,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工作。调查者在调查设计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思考、所作出的各种决策、所制定的各种方案,都将在实际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实施。资料收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调查的结果。

一、 问卷调查法的分类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
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具体如下图所示:

邮寄问卷法

自填式问卷法

资料收集方法 送发问卷法

访问问卷法

代填式问卷法

电话访问法

在进行一项具体的调查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达到最好的调查效果。

1、自填式问卷法:是调查者将问卷表发送给(或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由调查者收回的资料收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2、代填式问卷法(也称结构访问法或标准化访问):是指调查者依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采取口头询问和交谈的方式,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填写的问卷、收集有关社会现象资料的方法。

这两种问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虽然都是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工具,也同样都由一系列问题和答案所构成,但是之间面对的对象却是不同的。自填式问卷面对被调查者,而代填问卷则直接面对访问员。适用于某种调查形式的问卷往往并不适用于另一种调查形式。

二、自填式问卷法与代填式问卷法的特点

1、自填问卷法的优点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匿名性强

(3)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

(4)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

2、自填问卷法的缺点

(1)缺乏弹性,很难做深入的定性调查

(2)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3)回答率难以保证

(4)不能保证填答和填答质量

3、代填式问卷法的优点

(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3)调查对象适应范围广

4、代填式问卷法的缺点

(1)调查员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2)匿名性较差

(3)费用高、代价大

(4)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三、其它问卷调查法

(1)邮寄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通过邮局向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寄发问卷,请被调查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填答问卷,然后在通过邮局将问卷寄还给调查者。

(2)送发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派人将问卷送给被规定的调查对象,等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人回收调查问卷。

(3)访问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4)电话访问调查,就是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通过电话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资料:
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自填问卷法:指的是调查员将问卷表发送给(或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由调查员收回的资料收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结构访问法:也称标准化访问法,是指调查员依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采取口头询问和交谈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情况、收集有关社会现象资料的方法。

无结构访问法:(考虑到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完全严格按照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进行,故作介绍)

无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与结构式访问相比,它事先不准备问卷、表格和提问等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因此,在这种类型的访问中,无论是所提问题本身和提问的方式、顺序,还是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谈话的外部环境等,都是不统一的。

与结构式访问相比,无结构式访问最大的特点是弹性大,能充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双方可围绕所给的题目,就有关的问题、时间、现象,从历史到今天,从原因到结果,从动机到行为,从个人到他人及重大的社会问题等进行深入广泛交谈与讨论。在这种交谈与讨论中,被访者提供的许多想法和事情往往是调查者所不曾预料到的,从而给调查者以很大启发,使之找到研究的新思路或提出新问题。因此,无结构式访问常常被用于探索性的研究。

与结构式访问相比,无结构式访问另一大特点是访问者能够对问题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无结构式访问的过程不仅是调查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研究问题的过程,不仅是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评价解释资料的过程。它一般被用于深入了解、只按表面程式抓不住的复杂事实,以取得证言、个人心理奥妙,如动机、态度、价值观念、思想等无法直接观察的问题。例如;
华南虎事件

与结构式访问相比,无结构式访问比较费时,从而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由于访问过程是非标准化的。因此,访问的结果难于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访问的结果更依赖于访问员的素质、经验和技巧,对访问员的要求更高。

第六节 访问调查法及其实施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有的学生用此种方法搞调查,教师根据情况选择讲)

资料: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

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访问调查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访问调查的特点是:

(1)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面对面的直接调查。

(2)它是通过交谈方式进行的口头调查。因而它能通过口头交谈方式反复询问某些社会情况,并深入探讨有关的社会问题。

(3)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双向互动式调查。

(4)它是需要一定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这种访问方法,又可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具体方式。“走出去”就是访问者走到被访问者中间去,就地进行访问:“请进来”就是将访问者请到访问者安排的地方来,然后再进行访问。

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通过电话、电脑、书面问卷等中介工具对被访问者进行访问。

(三)访问过程及其技巧

1、接近被访问者

访问的第一个环节是接近被访问者。接近被访问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称呼的问题。称呼恰当,就为接近被访问者开了一个好头;
称呼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甚至引起对方反感,影响访问的正常进行。

对被访问者的称呼,应注意几个问题:1)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2)要符合双方的亲密程度和心理距离。3)既要尊重恭敬,又要恰如其分。4)要注意称呼习俗的发展和变化。

2、接近被访问者大体上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1)自然接近,即在某种共同活动过程中接近对方。这种接近方式,是访问者有心,被访问者无意,它有利于消除对方的紧张、戒备心理,有利于在对方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许多情况。但是,在公开说明来意之前,很难进行深入系统的访谈。

(2)求同接近,即在寻求与被访问者的共同语言中接近对方。

(3)友好接近,即从关怀、帮助被访问者入手来联络感想、建立信任。

(4)正面接近,即开门见山,先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然后做正式访谈。这种方式,有些简单、生硬,但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被访问者没有什么顾虑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这种方式。

(5)隐藏接近,即以某种伪装的身份、目的接近对方,并在对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访谈。这种接近方式,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对特殊对象才采用。滥用隐藏接近方式,难免有违社会公德之嫌,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法律问题。

3、听取回答的技巧

访谈技巧,首先是提问的技巧,同时也包括听取回答的技巧。“善问”和“会听”,是一个熟练的访问者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听,客观上存在着三个层次:1)表面的听,即半听半不听,耳朵在听别人讲话,脑子在想别的事,结果大部分内容没有听进去。2)消极的听,即在被动地以耳听音,但没有开动脑筋去理解、记忆,因而听的内容很快就忘的差不多了。3)有效的听,即积极、专心地听,不仅以耳“察言“、以眼“观色”,而且积极开动脑筋,理解讲的观点,推测言外之意,并反复记忆和考虑如何做出反应。

访谈过程中的听,应该是有效的听。它大体上包括三个步骤:

1)接收和捕捉信息,即认真听取被访问者的口头回答,积极主动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包括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

2)理解和处理信息,即正确理解接收、捕捉到的信息,及时作出判断或评价,舍弃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和存疑信息。

3)记忆或作出反应,即记忆有用信息,并考虑对被访问者的回答、特别是对其中存疑信息作出何种反应。

实践证明,要有效地听,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排除听的障碍。1)偏见性障碍,即由于不喜欢被访问者这个人,而不能认真地听;
2)判断性障碍,即由于主观判断被访问者不可能了解情况、他的回答不可能真实等,而不能客观地听;
3)心理性障碍,即由于听取回答的兴趣不浓、情绪不好,而不能积极地听;
4)生理性障碍,即由于疲劳或昏昏欲睡,而不能集中精力地听;
5)习惯性障碍,即由于习惯于打断对方讲话,急于发表自己意见,而不能耐心地听;
6)理解性障碍,即由于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而不能正确的听。

(2)要有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真地听,即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听。其次,要虚心地听,即对被访问者的回答,懂就说懂,不懂就请教,决不可不懂装懂。再次,要有感情地听,即要理解被访问者的感情,并做出感情移入式的反应。

(3)要提高记忆能力。1)重复,即请被访问者复述,或自己默默复述。2)浓缩,即把听到的回答浓缩成几个要点,以提高记忆的方便和牢固程度。3)联想,利用视觉联想、意义联想、情景联想来促进记忆。4)比较,通过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环境比较来帮助记忆。5)改组,即把一长串本无意义的数字改组成几组短小的有一定意义的数字。6)使用,即用被访问者的回答来询问情况、探讨问题。实践证明,使用得越多,记忆就越牢。记忆是为了使用,使用则是最有效的记忆。

(4)要善于做出反应。反应可分为两类:1)无反射反应,即对被访问者的回答不插话、不表态、不干扰,保持沉默。2)有反射反应,即不时用“嗯!”“对!”“讲得好!”“真有意思”,“增长了见识”等语言信息,或者用点头、肯定的目光和手势等非语言信息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对被访问者的回答做出恰当反应,是保证访谈过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有效听的必要条件。

(四)引导和追询

访谈过程除了提出问题和听取回答外,有时还需要引导和追询。

一般地说,当被访问者对所提问题理解不正确,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顾虑重重、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一时语塞、对所提问题想不起来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又漫无边际、离题太远的时候;
当访谈过程被迫中断、又重新开始的时候……总之,当访谈遇到障碍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或偏离原定计划的时候,就应及时引导。

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进行引导。如果是被访问者对问题理解不正确,就应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对问题做出解释或说明;
如果是被访问者有顾虑,就应该摸清是什么顾虑,然后对症下药消除顾虑;
如果是被访问者遗忘了某些情况,就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帮助对方回忆;
如果是被访问者的回答离题太远,就应采取适当方式,有礼貌地把话题引上正轨;
如果是中断的访谈重新开始,就应该简略回顾一下前面交谈的情况,复述一下尚未回答的问题……总之,只要排除了干扰和障碍,使访谈过程得以按预定计划发展下去,就算达到了引导的目的。

追询不同于提问,也不同于引导,它不是提出新的问题,也不是排除回答中的障碍,而是为了促使被访问者更真实、具体、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般来说,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明显说谎、不肯吐露真情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的回答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语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的回答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的回答过于笼统、很不准确的时候;
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残缺不全、不够完整的时候……总之,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没有真实、具体、准确、完整说明问题的时候,就要追询。

追询方法。有正面追询,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请对方补充回答;
有侧面追询,即调换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一个提法来追问相同的问题;
有系统追询,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系统地追问下去;
有补充追询,即只追问那些没有搞清的、需要补充回答的问题;
有重复追询,即对前面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到后面再追问一次,以检验前后回答是否真实和一致;
有反感追询,即“激将”追询,看看在“激将”的情况下对方有何表现、作何反应。

追询一定要适当。它有两层含义:1)要适时。2)要适度。

(五)访问的结束

访谈结束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适可而止,二是要善始善终。

所谓适可而止,主要掌握两条:1)每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一两个小时为宜,特殊情况则应灵活掌握。2)访谈必须在良好气氛中进行。

所谓善始善终,主要做好两件事:1)表示感谢和友谊,即真诚感谢被访问者对调查工作的支持,感谢从对方学到了许多知识;
同时还应肯定通过访谈建立或加深了友谊,说明访谈是短暂的,友谊却是长存的。2)为以后调查做好铺垫,即表示今后可能还要登门请教;
如果第一次访问没有完成任务,就应具体约定再次访问的时间和地点,最好简要说明再次访谈的主要内容,以便对方做好思想和材料准备。

二、访问调查的实施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1)准备访问提纲,学习与调查内容有关的知识。

(2)选准访谈对象,尽可能了解被访问者。

(3)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

(4)表明来意,消除疑虑。

(5)虚心求教,以礼待人。

(6)平等交谈,保持中立。

(三)做好访问记录

访问调查,一般都要做记录。记录有两种方式,即当场记录和事后追记。笔记有三种方法。1)速记。2)详记。3)简记。

无论是详记还是简记,在记录内容上都应抓住几点:1)记要点,即主要事实、主要过程、主要经验或教训、主要观点和建议等。2)记特点,即具有特色的事件、情节、语言、表情等,特别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思想或语言。3)记疑点,为了不打断对方的思路和回答,应把各种有疑问的问题记下来,留待以后去询问或做调查。4)记易忘点,如人名、地名、组织名称、时间以及各种数据等。5)记主要感受点,即把自己的主要感受和“闪光”思想及时记下来,以免时过境迁遗忘了。

三、对访谈调查法的评价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

(1)它能广泛了解各种社会现象。

(2)它能深入探讨各类社会问题。

(3)它能灵活处理访谈过程中的问题。

(4)它能提高访谈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5)它能适用于各种调查对象。

(6)它还有利于与被访问者交朋友。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

(1)一定的主观性。

(2)不能匿名,有些问题不能或不宜当面询问。

(3)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查证、核实。

(4)访谈调查费人力、费财力、费时间。

第七节 资料的整理分析

(调查小组可在第二学期或自行安排时间进行)

导言:社会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问卷数量很多,成千上万份),一种是用手工(问卷数量不多,几十份或上百份)。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课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对于公共课、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手工统计分析,也可以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软件SPSS我们只作简单介绍,不重点讲解。

一、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

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实地源,二是文献源。前者包括问卷资料、访问的记录(结构式)等,后者主要是统计资料。由于来源不同,这两类统计资料在整理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统计资料较问卷资料和结构式访谈资料简单,处理的步骤要少。本节主要介绍第一类定量资料的整理程序。由于问卷资料在第一类定量资料中占有绝大部分,而且访谈记录资料在形式上与问卷资料相似,故本节主要介绍问卷资料的整理程序。

(一)资料的审核

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它是研究者对调查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其目的是使得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为后续资料整理录入与统计分析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资料:
资料的审核工作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出问卷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在实践中,资料的审核工作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实地审核,是在调查过程中进行,即边调查边审核。当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结束时,资料的审核工作也已完成。另一种做法是,先将调查资料全部收集回来,然后再集中时间进行审核。这种资料审核方式称为系统审核或集中审核。

(二)资料的复查

所谓资料的复查,指的是研究者在调查资料收回后,又由其他人对调查的样本中的一部分个案进行第二次调查,以检查和核实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复查的基本做法是:由调查者从原来调查过的问卷中,随机抽取5%-15%的个案重新进行调查。一方面是核实原来调查员是否真的对个案进行过调查;
另一方面可将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检查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通过审查和复核,研究者可以发现并纠正原始资料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可以剔除一些无法进行再调查但又有明显错误的问卷,还可以普遍了解整个资料收集工作的质量,从而对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更大的信心。

资料:
为了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除了要对原始资料进行上述审核工作外,通常还要进行复查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调查都能十分方便地进行上述的复查。这是因为,复查必须依据第一次调查结果所提供的被调查者姓名、地址等等信息才能进行。对于一些缺少上述信息的调查样本来说,要进行复查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二、资料转换与录入

要对实地调查中所收集的成百上千份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必须首先对资料进行转换,然后进行数据录入。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工作已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而计算机所使用的语言与我们在问卷中所得资料有很大的差别。

(一)问卷资料转换

到了资料处理阶段,我们需要将被调查者对问卷中问题的回答转换成供计算机识别和统计的数字,即编码。

为了减少资料转换过程中的误差,保证数据的质量,研究者需要编制一份编码手册发送给从事问卷资料转换工作的人员,以便他们按编码手册的要求,统一进行资料转换工作。

在编码手册中,研究者首先需要将需要编码的项目和问题一一列出,逐一规定它们的代码、宽度、栏码、简要名称、答案赋值方式及其他特殊规定等。

举例:校课题

资料:
整个编码手册的格式要规范统一,指示要明确,且容易理解,便于操作。有了编码手册,不同的资料转换工和人员就可以按照同样的标准和方法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资料转换工作。

(二)数据录入

经过前述的资料转换处理,调查所收回的问卷中的一个个具体答案都已成功地、系统的转换成了由0-9这10个数字构成的数码,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数码输入计算机内,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问卷上将编好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另一种是先将问卷上编好码的数据转录到专门的登录表上,然后再从登录表上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登录表的横栏为问题及变量名,且都有给定的栏码,纵栏为不同的个案记录数据。

资料:
无论是直接录入计算机还是转录到登录表后再录入计算机,都有一个用何种软件来输入,以及最终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数据文件以便于统计分析的问题。

目前运用较普遍的统计分析软件主要有SPSS、SAS、SYSTAT等,尤其是SPSS应用更为广泛。由于SPSS统计软件可以调用多种数据编辑软件编辑而成的数据文件,故这里主要介绍形成可供SPSS分析的数据文件的问题。

直接从问卷输入数据的长处是避免了再次转录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但它的不足是录入时要不断地翻动问卷,录入的速度相对慢一些。特别是当一份问卷问题特别多、内容较长时,直接输入计算机往往比较麻烦,效率较低。将问卷上的数据先转录到登录表上,在输入计算机的做法,虽可以使得计算机录入人员比较方便,比较快,但它却要冒增加差错的风险。因为将问卷上的数据抄录到登录表中,等于增加了一次转录过程。而每一次转录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两次转录出现错误的机会往往大于一次转录出错的机会。

资料:
研究者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输入数据。一种方法是直接在SPSS软件上输入数据。另一种是采用比较专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如dBASE、FoxBASE、FoxPRO、Excel等等来输入数据。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SPSS中直接输入比较直观,但直接输入很容易出错,且输入时也不容易发现。而另一种专门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则往往更能保证输入的正确性,更能减少输入数据时产生的差错。如利用FoxPRO进行数据录入时就十分清楚,可随时检查,不容易出错。这一软件输入所形成的是某种有特定结构的(后缀为.dbf)的数据文件。

三、数据清理

为了在正式的统计分析前再次降低数据中的差错率,提高数据的质量,要进行数据的清理工作。

有效范围清理:

对于问卷中的任何一个变量来说,它的有效的编码值往往都有某种范围,而当数据中的数字超出了这一范围时,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一定是错误的。比如对性别的处理(1、2)。当然这种错误数字的出现可以发生在资料处理的每一个阶段。

要检查出所有不符合要求的超出有效范围的编码值,只需在计算机上用SPSS软件(或其他软件)执行一条统计各变量频数分布的命令,计算机很快就会给出统计结果。

当我们发现频数分布表中变量的取值出现了超出编码手册所规定的赋值范围时,就需要将这些个案查找出来,并同原始问卷进行核对。

资料:(一)逻辑一致性清理:(二)数据质量抽查:对于在有效值范围以内的数据输入错误,查出错误的唯一办法是将原始问卷与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一一核对,但实际中这样做是不可能的。通常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样本的全部个案中抽取一部分个案,进行这种一一核对的工作。然后用这一部分个案校对的结果来估计和评价全部数据的质量。根据样本中个案数目的多少,以及每份问卷中变量数和总字符数的多少,研究者往往抽取2%-5%个案进行校对。查出这些个案中的错误数据数。然后根据这些个案的数据总数计算个案的数据错误率,由此知道对整个调查结果的影响。

四、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与统计图都是调查资料经过整理、汇总、分组统计后所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社会调查报告中也经常会用到它们。

(一)统计表的构成与制作

1.统计表的构成

统计表通常由表号、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注释和资料来源等要素所构成。

资料:

表号:是表的序号,位于表的顶端左上角。其作用是便于指示和查找。

总标题:是表的名称,位于表的顶端,紧接在表号后面。它的作用是简要说明表中资料的内容,指明资料的时间与空间范围等。

横行标题:是横行的名称,又称横标目。它位于表的左侧,对于频数统计表来说,横行标题一般用来统计所要说明的主题;
而对于交互分类统计表来说,则表示其中一个变量类别(经常是作为依变量的那个变量)。

纵栏标题:是纵栏的名称,又称纵栏目,位于表的最上一格。对于一般的频数统计表,它指示调查指标或统计指标的名称;
而对于交互分类表来说,它也是表示其中的一个变量的类别(经常是作为自变量的那个变量)。

数字:是统计表的实质性内容,是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计算的结果体现。它位于由横行标题与纵栏标题所包围的范围中。这些数字既可以是绝对数(频数),也可以是相对数(百分比)。

注释或资料来源:是对表格中资料的一种说明。对于由社会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整理而成的统计表来说,往往没有这种说明;
而对于那些由转摘其他资料整理俄城或直接引用其他资料的统计表来说,则需要进行说明。注释或对资料来源的说明位于表的下端。

表7-1 年龄与生育意愿交互分类(%)

青 年

35岁以下

中 年

36-55岁

老 年

56岁以上

不生

5

1

0

生一个

60

5

3

生两个

35

85

77

生三个以上

0

9

20

(n)

(100)

(100)

(100)

2.统计表的制作

制作统计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表的标题要简单明了,要能确切说明表中数据的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2、表的纵栏标题与横行标题要准确反映变量取值的含义,它们的排列顺序也要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

3、表中的数据资料必须注明计量单位,比如频数单位(人数、个数、户数等)和频率单位(百分比)。

资料:
如果表中只有一种计量单位(如只有百分比)或以一种计量单位为主要单位,则可将其写在表的右上角,而将次要的计量单位用括号注明。

4、对于一般的频数分布表,则应列出合计栏,以便获得整体情况的资料。

资料:
总计或合计栏往往放在表的最下一格;
对于交互分类表,则将各种专门的统计量,比如X值,自由度df,显著度p值,相关系数r、G等放在表的最下面一格。

5、各种表格均以横线为主,能够不用竖线则尽量不用。

资料:
即使需要用竖线的表格,也应该是开口式的,即表的左右两端不划竖线。除表的最上面一条横线与最下面一条横线用粗线外,其余横线均用细线。

(二)统计图

与统计表相比,统计图直观、形象、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它主要用于调查资料初级统计结果的描述,特别适合于对调查总体的内部构成进行描述,对不同现象的分布进行比较以及对现象变化的趋势进行展示等。

统计图主要有条形图、圆形图和折线图三种。

1、对学校为学子就业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信心有多大?

2、对将来求职,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3、你认为择业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总结:

第八节 资料的统计分析

资料的统计分析包括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及多变量统计分析。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统计分析,对于单变量统计分析,只介绍单变量描述统计,对于双变量统计分析,主要介绍交互分析。

一、单变量描述统计

对单变量的描述统计,主要包括变量的频数分布、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等等。

(一)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

所谓频数分布,就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所谓频率分布,则是一组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这种比率在社会调查中经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频率分布情况同样也是以频率表的形式出现。

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表的区别在于:频数分布表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绝对数量分布,而频率分布表则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数量分布。所以频率分布表可以十分方便地用于不同总体或类别之间的比较。

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主要适用于定类、定序层次变量的描述。对于离散型定距和定比变量,有时可以运用频数和频率分布表进行描述。

(二)集中趋势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来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

最常见的集中趋势分析包括计算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

(三)离散趋势分析

与集中趋势分析相反,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量数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

常见的离散量数统计量有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等。其中,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分别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对应,用来判定和说明这些集中量数代表性的大小。

二、双变量分析

单变量分析只涉及到对单一变量的研究,它对我们认识和了解社会现象来说,只能起到某种基本的描述作用。当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社会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原因、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时,仅靠这种描述是不行的,就要涉及到对两个变量及多个变量的分析了。

(一)变量间的关系

总体上来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若干个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于两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是社会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两种。

1.相关关系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指的是当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或取值不同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取值也不同)。反过来也一样。

2.因果关系

在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除了要注意其相关的方向和强度以外,还可进一步注意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因为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比相关关系进了一步,它对我们解释社会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因帮助更大。

资料:(1)因果关系概念

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指的是当其中一个变量变化(取不同的值)时会引起或导致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取值不同);
但反过来,当后一个变量变化时,却不会引起前一个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变化在前面,并且能引起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那个变量为自变量(常用X表示);
而称变化发生在后边,并且这种变化是前边变量变化所引起的那个变量为因变量(常用Y表示)。

(2)因果关系的三个条件

a.变量X与变量Y之间不存在着对称的相关关系。是因果关系成立的基础。

b.变量X与变量Y在发生的顺序上有先后之别。即先有原因变量(自变量的变化),后有结果变量(因变量)的变化。

c.变量X与变量Y的关系不是同源于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即变量X与变量Y之间的关系不是某种虚假的或表面的关系。

(二)交互分类

由于社会调查中大量的变量都是定类或定序层次的变量,所以有关定类和定序层次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交互分类是专门用来分析两个定类变量(或一个定类、一个定序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1.交互分类的意义与作用

所谓交互分类,简单地说,就是将调查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

交互分类的结果通常以交互分类表(又称列联表)的形式反映出来。表8-4就是交互分类表的一个例子。

交互分类的第一个作用:可以较为深入地描述样本资料的分布状况和内在结构,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交互分类的第二个作用:可以进行分组比较,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

(三)交互分类表的形式要求

要准确地运用交互分类表来进行统计分析,就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形式,制表时,最好能采用下列准则。

1.每个表的顶端要有表号和标题。

2.表格中的线条一定要规范,简洁,最好不要用竖线。在保证不引起误解和混乱的前提下,线条越少越好。

3.表中的百分比符号有两种简便处理的方法:一种是在表顶端的右角;
一种在表中每一纵栏数字的头上。

4.在表的下端用括号标出每一纵栏所对应的频数,以指示每一栏百分比所具有的基础,同时也可提供给读者据此计算每一类别中个案的数目。

5.表内的百分比通常保留一位小数。

6.对于交互分类表两个变量的安排,通常是将自变量、或被看成是自变量的、或用来作解释的那个变量放在上层,而将因变量、或被看成是因变量、或被解释的变量放在表的左侧。表中百分比的计算方向一般情况下是按自变量的方向,即纵栏的方向。

7.交互分类的两个变量的变量值应有所限制,特别是不能同时具有多个变量值。否则,交互分类表中的百分数就会太多,不容易看出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果变量取值太多,通常是将有些变量的取值进行合并,以缩小交互分类表的规模。


第三讲 如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目的:大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根据各自的选题投身于社会调查后,运用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能撰写出一份高质量、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要求:通过技能的训练,使大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学会运用正确地态度认识社会、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言: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第一节 社会调查报告概述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含义

社会调查报告又叫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目的和要求

1、社会调查报告的目的

社会调查报告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了解和掌握社会真实状况,搜集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对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见解,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政策提供依据。

2、大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目的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训练大学生如何认识社会、观察社会,加强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通过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和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3、要求

调查报告不是写日记,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因此,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调查的问题如何解决,结论是什么。撰写调查报告要论证问题、摆事实、讲道理;
要逻辑严密,要有强烈的说服力。

资料:国内外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一)国外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1,近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查

——行政性社会调查:政府或议会为了更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而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来进行,因为他们拥有这部门的资源,也有相应的行政权力,更重要的是这种调查需要庞大的经费作为支撑.对于大学生而言无力承担这样的社会调查任务。

例如:英,法始于1801年的定期人口普查,比利时的犯罪调查,德国的家计调查等等.

——学术性社会调查:主要是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为了进行学术研究而做的社会调查.

例如:比利时的数理统计学创始人亚道尔夫.凯特勒就进行过许多社会调查。

法国经济学家佛雷德里克.黎伯莱从1835年起,花20年时间先后调查了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俄国,土尔其等国数千名工人家庭的帐本,并于1855年发表了6卷本的《欧洲工人》,开创了家计调查的先例.美国陆军研究部的社会科学家完成并在1948年发表的《美国军人》.

——应用性社会调查:由不同类型的调查主体,根据各自需要而开展的社会调查.

社会改良调查:主要是一些社会改良家,慈善家或学者为了改良某些社会问题而开展的调查.

例如:英国的慈善家约翰.霍华德通过对欧洲许多国家监狱的对比研究,出版了《英伦和威尔士的监狱情况以及外国监狱的初步观察和报告》

——民意调查:主要是一些报刊和调研机构为了了解民意而进行的调查.这些调查一方面是迎合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因为准确性比较高,所以又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为其带来了稳定的销量,这也是媒体生存的高招之一。

例如:最为著名的民意测验所是美国的"美国民意测验所",创办于1935年,它采取分类抽样方法在全国抽样调查,通过当面交谈,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材料,经过整理分类后公布.在1936年至1976年美国的11届总统选举前的民意测验中,它准确预测了9次,准确率达到81.82%.

——市场调查:主要是一些企业,商业性调研机构和政府商贸部门为了解市场行情,预测市场变化而进行的调查.

例如:20世纪初,美国柯底斯出版公司商业调查经理派林曾经对美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进行访问调查,系统研究商品销售情况,编写了《销售机会》,并被推崇为市场调查的先驱.

2,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

——广泛化趋势:

调查主体扩大:党政群体,学校,各种行业,单位等

调查内容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调查范围日益扩大: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等

——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调查方法的日益程序化,规范化,数量化和精确化,

利用统计方法,参与观察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等

——现代化趋势:现代技术或工具应用到社会调查中去

——专业化趋势:调查主体单位和调查人员专业化;独立的营业性调研机构出现

(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

1,解放前的社会调查

——首先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的是外国传教士,外国教授,学者.例如:美国传教士史密斯通过对山东农民生活的广泛调查,于1899年发表了《中国农村生活》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

例如: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北京),李景汉《北京郊外乡村家庭》,《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南京社会学组:陈翰笙《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

——抗日战争前后:费孝通《江村经济》(1946),陈达《上海工人》

2,毛泽东的社会调查

——第一阶段(1921—1927),《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1926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第二阶段(1927—1935),《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三阶段(1935—1949)《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

3,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调查

——思想重视,理论彻底,方法科学,组织健全

例子很多很多……。

第二节 社会调查报告的类型 (结合范文讲)

社会调查报告可以依其性质、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应用型社会调查报告与理论型社会调查报告

按照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可以将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应用型社会调查报告和理论型社会调查报告。

应用型社会调查报告:是根据应用型研究课题的社会调查结果而撰写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以了解和描述社会现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可以为实际工作和社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应用型社会调查报告的读者主要是政府以及各类实际工作部门的决策人员和社会中的普通人员。

资料:

理论型社会调查报告: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着重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论探讨,以检验和建构理论为主要目的。理论型社会调查报告则以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所以在写作上,应用型报告更强调对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语言更大众化,形式更直观;
而理论型报告则非常注重本学科的理论和概念,语言要求客观、严密,形式也比较固定和严格。

二、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与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

按照社会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和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

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当我们需要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作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时。一般采用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它关注的是总体和全面的情况。

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涉及面广,资料丰富,结论准确度高。一般篇幅都比较长。它通过描述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过程,提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因而其指导作用较强。

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当社会调查研究只关注某一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情况时,可以采用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也就是说,它关注的是专门问题和特定现象。

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比较单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也较为短小。一般来讲,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大多以解决某一现实问题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三、描述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与解释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可以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分为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报告。

描述性社会调查报告:只是全面、系统地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以便使人们通过这种对社会调查研究资料和结果的描述、获得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认识。它对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只是客观地反映某种情况,也不做任何主观的评价。所以在写作上,要求清晰、全面。

解释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重点关注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力图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变化趋势。在这种研究报告中,描述只是作为解释和说明的基础和铺垫,远不及描述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那么详尽。所以在写作上,要求集中、深入。

第三节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确定调查的主题、取舍资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修改报告等五个步骤。

一、研究调查报告的主题

1.选题

选题是发现、选择、确定、分析论题的过程。论题就是分析对象和目的的概括。

2.确定观点及确定观点的原则

观点是调查研究者对分析对象所持的看法与评价。在观点形成过程重要遵循的原则是:分析要深入、分析要具体、理论要新颖。

3.确定主题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调查报告的主题必须与调查主题相一致;
其次,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确立观点并重新审定主题;
再次,调查报告的主题不宜过大。

二、取舍资料(问卷)

在取舍调查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资料的充分、完整;
资料的筛选;
多次取舍。

三、拟定提纲

提纲是调查报告的骨架,可以理清思路,表明调查报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调查报告的写作提纲可分为条目提纲和观点提纲两类。

四、撰写报告

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要做到通俗易懂;
使用材料要准,分析问题要深刻;
还要注意“活”字。

五、修改报告

修改报告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引用资料依据是否合理、有误,是否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检查所用观点是否明确,表达是否准确;
检查思想基调是否符合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资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
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2.取舍材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需精心选择调查资料,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第一、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第二、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
第三、.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
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
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深入调查,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很有道理。调查报告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事实对于调查者来说可能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有,他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能进行分析,形成观点,得出结论,才有写作的资本。因此,一定要做好调查,详尽的占有材料。

二、认真分析,把握本质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因为调查时是兼收并蓄,材料难免菁芜并存,纷繁复杂。只有对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才能分清现象与本质,真实与虚假,从而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把握本质,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调查报告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三、精心筛选,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是写好调查报告的保证

调查报告的观点是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一旦形成就要统率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的一致。因此,对材料要进行认真筛选,筛选那些能充分说明观点的材料,尤其要选择典型材料,用以支撑观点,说明观点,使二者形成有机整体。

第五节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特点和结构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第一、针对性强

调查报告是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某一问题或事件,分析其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回答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这样调查报告才有实际效用。

第二、典型性强

调查报告的对象必须是典型的,是有典型意义的。这是发挥以点带面,指导一般所决定的。如果调查报告不具有典型性,它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第三、用事实说明道理

调查报告必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明道理,并且事实一定要真实。无论是总结新经验,还是研究新问题,或是揭露事实真相,都必须以充分的可靠的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证明工作,检验效果,说明问题,讲清产生道理。如果调查报告都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理论,就失去了调查报告的特性。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因为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在格式、结构、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在格式和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共性。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是由报告标题、导言、正文、结尾和附录等部分构成。

特别提示:调查报告应联系学过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导言中应说明运用了哪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1、标题

社会调查报告的标题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鲜明、生动、针对性强的标题会更好地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标题的写法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陈述式。这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单标题法,就是在标题中直接表明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和主要主题,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调查》、《广州市市民消费水平调查》等等。这种标题法的优点是对象明确、简明客观、主题突出,但是比较呆板平淡,缺乏特殊的吸引力。

二是提问式。是以对某一问题的疑问作为标题,如《下岗职工,出路何在?》、《他们为什么选择试婚?》等等。这种标题法常见于揭露问题和总结经验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尖锐泼辣,简洁明快,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常采用这种标题方式。

三是判断式,也叫结论式。是以判断式的语言作标题,来表明作者的结论和观点。如《家长制领导方式是导致某某厂经营不利的主要原因》、《规划不当妨碍城市成长》等等。这种标题法针对性很强,影响力大,但是理论色彩较强,不够活泼。

四是双标题式。是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作题目的复式标题法。一般主标题多以提问式和判断式表达,而副标题多以陈述式表达。如《高新技术产业特区的探索——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吗——对某某市1000名小学生的调查》等等。这种标题形式、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鲜明地提示了主题,具有前三种标题的优点,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标题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标题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注意标题必须与社会调查报告的主题相符合,而且文字要简练。

资料: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单标题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
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双标题就是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标题的写法有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2、导言

导言又叫前言、引言,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有机部分,是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其主要任务是向读者简要地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有关背景,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目的、内容、对象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一般说来,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较为简单,而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则较为详细,包括的内容更多。

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导语还可以有以下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资料:从写作方法上看,导言如何写,应该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种类和写作目的来确定。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a.直述式,即在导言中直接将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以及方法、过程等一并交代清楚。

B.悬念式,即首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然后对其产生原因、影响等提出疑问,最后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结论式,也就是描述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同时,直接把社会调查研究的结论写出来,开门见山,一目了然。当然实际调研中可以灵活地决定所要采取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围绕主旨,文字简练。

从写作内容上看,导言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第一、社会调查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的介绍。在导言中应试明确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还要说明题目的来源和背景,以简明清晰的语言说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已有相关研究的综述和评论。在这一部分,介绍要简练,重点要突出,而且要紧密联系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如果文献评论部分非常重要或者需要评论的文献资料非常多,篇幅比较长,也可以将这一部分单列出来,自成一部分,而不必一定要放在导言中。

资料:一个好的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对研究课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对相同以及类似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成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就是说,要明白就本课题而言,已经有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哪些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获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等。当然,做好这一步需要完成大量的查阅文献工作。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优先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同或相似的、权威性高、有价值的、新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介绍与评论,使读者对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为其阅读和评价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也可以通过对已有成果优劣长短的评价,使读者明白自己研究的价值所在。

第三、对社会调查研究的说明和评价。在导言的最后,应该对自己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自己希望通过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等。尤其要讲明自己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有何不同,自己的研究有何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能体现研究价值的地方。

资料:方法

在普通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对方法不是特别强调,简单说明一下即可。所以一般不必单独列为一部分,放在导言中就可以。但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类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否合理得当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的大小,同时也是读者衡量社会调查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

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具体方法上的差别很大,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说明。在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做出详细全面的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总体的情况决定了样本的性质和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及解释力,所以应该讲清楚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情况,使读者对被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是对抽样方法的说明。在介绍了总体情况以后,应该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样本以及抽样方法和抽样程序进行说明。尤其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详尽地讲清楚样本的状况、抽样过程和抽样方法。

三是对主要研究变量的说明。应该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其操作定义以及具体衡量指标,对复杂的研究变量还要说明对它的分解方式。这样才能使读者明白研究的变量体系和衡量标准,知道你的研究是遵循科学、严格的方法要求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四是对社会调查研究过程的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一方面应该对收集资料的方法做出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说,采用的自直填问卷法还是结构访谈法,如果是前者,那么是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还是邮寄填答法,如果是后者则需进一步说明是当面访问法还是电话访问法等。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使用的工具作一些介绍。比如说在使用问卷法调查时,要讲清楚在这一部分也应该对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工具的准备等情况作一些介绍。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使用的工具做一些介绍。比如说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要说明问卷的结构,内容、形式以及制作过程,在使用结构访谈法的调查中,要讲清楚访问问卷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被调查者的选取等内容。此外,在这一部分也应该对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工具的准备等情况作一些介绍。五是对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不同学科、不同性质和要求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资料分析过程的差别很大,有的以定性分析为主,有的则强调定量的方法;
有的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描述分析,有的则需要深入而复杂的变量关系分析。因此在社会调查研究工具上的差别也很大。这些都需要说明清楚。

3、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与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情况。这一部分应该根据报告的主题与所掌握的资料的合理布局。一般来说,应该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客观地叙述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基本状况及其相关行为,阐明其性质和特点。应该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从定性和定量两种角度的分析中,叙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在叙述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提出建议和措施。根据对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认识,提出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应用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这一部分尤其重要。

例如:第33题,过去1年中你用于人际交往的费用。有效值473份,其中100—300元的占67.9%;
301—600元的占21.4%;
601—1000元的占6.1%;
1000元以上的占4.7%。从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百分之八九十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节约,重情轻利。但是也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用于交往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说明这部分大学生交往方式过于功利化,交往的目的、动机不是很明确。从另一侧面显示这部分大学生无形中给父母多增加了经济负担,这种交往方式对纯消费群体来说我们是不提倡的。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
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5、落款: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6、参考文献:根据需要而定。

7、附调查问卷:我们大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必须要附调查问卷,这是判断调查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求:

1、调查报告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并一一列出,加以注释,力避剽窃现象发生。

2、要符合调研报告的撰写格式。字体字号要求:普通中文字体要求为宋体。题目用2号黑体字;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3号黑体字;
第二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用4号宋体字;
正文用小4号宋体;
段落行距以固定值20磅。

3、统一A4纸打印,统一封面。

4、杜绝没有调研的假报告,若发现学生有以上行为,经查属实的,思政实践课成绩为不及格,没有相应的学分。

5、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字数不少于4千字左右(专科3千字左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交齐社会实践课调查报告。原始问卷及统计资料要附在报告后面一并交齐,包括电子文档 。

6、指导教师写出评语、评出等级、给出成绩(百分制。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
良好:80-89分;
一般:60-79分;
不合格:60分以下)(发现是网上搜索、全部抄袭的判0分)。

7、评选出10%较好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评再优中选优,推荐出优秀的调查报告上“社会调查报告文集” 待条件成熟,整理汇编印刷成册。

附录一:
广东海洋大学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2009)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授

开设学期/周学时

考核方式

统考

备注

2721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3

48

48

1/4

考试

信息、软件、工程、农、经管、体育学院

2721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3

48

48

2/4

考试

水产、食品、理、航海、行政、文、法、外语、艺术、海气学院

27211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spectus o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2

32

32

1/2

考试

水产、食品、理、航海、行政、文、法、外语、艺术、海气学院

27211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spectus o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2

32

32

2/2

考试

信息、软件、工程、农、经管、体育学院

27111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Curriculum on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4.5

72

72

3/4

考试

水产、食品、理、航海、行政、文、法、外语、艺术、海气学院

27111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Curriculum on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4.5

72

72

4/4

考试

信息、软件、工程、农、经管、体育学院

27111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urriculum on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5

40

40

3/3

考试

信息、软件、工程、农、经管、体育学院

27111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urriculum on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5

40

40

4/3

考试

水产、食品、理、航海、行政、文、法、外语、艺术、海气学院

27211103

形势与政策教育
Education on Situation and Policy

2

32

32

1,3,5,7开设(8*4)/2

考查

 

本科各专业

G271000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Practice Teach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2

32

6

5/2

6/2

考查

本科各专业

附录二: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G2710001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6

实验/上机

26

英文课程名

Practice Teach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开课院(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开课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修订时间

2010年10月16日

课 程 简 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其宗旨是把学生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我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信念并落实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上。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任务:将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际中,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的目的,培养“能吃苦、能安心、能创业”的“三能”人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现实,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

2、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认识。

3、增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思想政治觉悟。

4、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增添社会阅历,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面向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

四、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

•弥补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的不足

•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本课程共2学分,32学时。其中前期指导性堂内教学8学时(理论教学6,开题2)。由于本课程的特色,不是按章节来安排教学,而是按阶段来实施的。根据各个时期任务的不同,整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分三个阶段,八个环节,贯穿两个开课学期和中间的一个假期。

(1)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理论教学(共6课时)

(2)开题(2课时)

(3)参观考察一(4学时,第一开课学期)

(4)学生实地开展社会调查(时间:假期)

(5)参观考察二(4学时,第二开课学期)

(6)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批改学生的调查报告。(共16学时)

第一阶段:方法教学和开题(第一开课学期)

第一环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辅导(共6课时)

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根据授课任务书在固定教室对学生进行理论辅导,以增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认识,改变以往因缺乏理论指导导致社会实践调查陷入盲目性的状况,提高社会实践调查的成效。辅导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1,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动员,讲清本课程的意义、要求、实施过程和进度;
(2课时)

2,社会调查与统计的基本方法。(3课时)

3,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内容与写作方法(1课时)

第二环节:实践基地社会考察之一(4学时)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吴川、遂溪、湛江戒毒所等地)参观考察。

第三环节:开题(2课时)

组织学生成立调查小组(2-5人一组),确定调查题目,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社会调查收集资料阶段(时间:假期)

第四环节:假期学生按小组根据确定的题目奔赴社会,实施调查,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和报告完成(第二开课学期)

第五环节:社会调查与资料整理、数据统计(4课时,教师在固定教室指导)

指导教师跟踪,有固定教室、固定时间进行个别了解和具体指导;
组织学生调查小组中期情况汇报;
集中进行总结、通报情况。

第六环节:完成调查报告(10课时)

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4000字。

教师跟踪, 有固定的教室进行个别了解和具体指导;
组织小组中期情况汇报(2课时);

学生提交调查报告初稿,教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意见(4课时)。

集中开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进一步修改调查报告(4课时)。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交齐社会实践课调查报告。

第七环节:实践基地社会考察之二(4学时)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吴川、遂溪、湛江戒毒所等地)参观考察。

第八环节:总结评比(2课时)

指导教师认真批阅调查报告,写出评语,给出成绩(百分制),评选优秀报告,开会进行总结。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自编讲义

课程推荐参考书: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刘畅:社会调查与统计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执笔:张开城

审核:

批准人:

时间:2010/10/16

附录三:

思政课社会调查参考题目

第一部分

1、关于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的相关性的调查

2、关于大学生同居行为、婚前性行为涉及的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财富观念的调查

可选择某个更具体的题目进行调查,如:关于国内外富豪榜的态度;
关于创业与致富的话题;
关于理财观念与能力的调查;
对慈善捐赠的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等。

4、关于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状态的调查

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于校园网络暴力现象的调查;
对网络公共话题的参与、选择、态度、方式的调查分析;
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情况分析调查等。

5、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

6、当前大学生在品牌认识及消费方面的调查

7、某地(村、乡、县、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8、某地(村、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9、某地(县、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10、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11、某地(乡、镇、县、市)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12、大学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13、某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调查报告

14、关于当今农村贫富差距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某某地方为例

15、某某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员的调查报告

16、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的社会调查报告

17、农村党基层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某某乡为例

18、当前农村文化现状——以某某村为例

19、城市个体户生存状况调查——以某某街道为例

20、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调查

21、农村失学情况调查及对策——以某某乡为例

2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

23、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24、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25、关于某地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

第二部分

1、对中小学生课业、未成年人进网吧等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与关注问题的调查;

2、农村、城区、企业、学校等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

3、文化队伍特别是基层文化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的意见建议;

4、关于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建议;

5、关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关于网络业、手机短信等新兴文化传媒的发展与规范;

7、关于演出市场、图书音像发行放映市场、网吧市场等文化市场发育、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8、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趋向性调查报告

9、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10、湛江市各级党组织的发展建设调查

11、湛江市各级团组织的发展建设调查

12、农村健康观念、生活方式调研

13、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调查

14、农民收入增加调查报告

15、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可行性调查

16、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民健康状况调查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生动实践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指导

19、学习型社会在农村

20、改革中农民队伍的新变化

21、诚信在农村、社区、街道的调查报告

22、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加快发展的调查报告

23、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均引起的社会现象的调查

24、农民致富心理趋向研究

25、社会转型期农村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和分析

26、网络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

27、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和哲学思想

28、我国高考制度“利”与“弊”的调查

29、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30、农村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31、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32、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

33、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调资分析

34、扩大和培育内需的调查

35、实施西部大开展战略的调查研究

36、“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调查研究

37、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动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38、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9、各地人力资源和人才工作调查分析

40、大学生的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41、敬老、爱老——社会公德现象调查

42、社会公益活动调查研究

43、新社会阶层调查研究

44、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4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46、全民文明习惯调查分析

47、青年失业再就业调查分析

48、学生社团——磨志练才的摇篮

49、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50、诚信考试——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调查

5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也可以另选题目。相信同学们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能够体验社会实践的丰富内涵,用灵敏的双眼和善思的大脑,捕捉社会实践的闪光点,谱写一篇篇新颖、独立、厚重、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优秀作品.

注意:不要写网上太多的、已成定论的题目。

如: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学生的恋爱观等。


附录四:社会调查报告封面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

院系专业班级:____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_ __________

时 间:

联系方式:
邮箱、电话

评阅成绩:______________

后 记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加强组织管理”。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09)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实践课时不应超过规定课时的四分之一,实践教学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探索实践教学课程化”。

广东海洋大学贯彻中央和广东省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执行“05方案”开始,把思政实践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单独开设,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常规化、课程化,形成全覆盖的思政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思政部制定《大纲》,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以应教学之需,由于无现成教材可供参考,加之时间仓促,本讲义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不吝赐教,并请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不断修改完善。

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二O一O年八月三十日

推荐访问:课教案 思政 思政课教案 思政课教案 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