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完整)

发布时间:2022-08-22 20:4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完整)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4篇

【篇一】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民俗的变迁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绝对想不到,电视上的一台联欢晚会能成为大年三十晚上最重要的守岁节目;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绝对无法想像,举行婚礼的新娘子不穿红袄红裤,而是穿上了“不吉利”的一身白婚纱;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预料不到,许多传统的节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传统的食物也成为了“老古董”……三十年,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痕,而其背后,社会的变迁,人文的演进,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一、民俗的变异

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二、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
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
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

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
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

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

二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

三、面对异文化做出新的抉择

面对外来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四、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

民俗是一门民间的学问,专门指民间的生活习俗。它和官方的风是有区别的。西汉学者戴圣、戴德编著了《礼记》,书中认为,上行(即官方)谓之风,下行(即民间)谓之俗。民风和民俗不同,民风因为是官方倡导,有文字记载,而民俗,则从来没有过文字记载。但老百姓对民俗都非常重视,所以一代一代把它传下去。

传统民俗能够流传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老百姓有着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万物有灵;

二、民俗中的种种行为方式具有地方特色;

三、这些行为方式是反复出现的,以致大家对此达到共识。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并且由于和时代紧密相连,民俗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变异性”的特点。可以说,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

五、节日习俗的变化

  从娱神到娱人的渐变。社会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一些传统民俗便有了新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娱神到娱人的一个渐变过程。

  清明节,以前这个节日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娱神(即祭祖),活着的人到死者的坟前尽孝,包饺子上坟,烧纸钱给那个世界的人花,还要带工具修墓,加高坟头;
二是娱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趁着到野外、山上上坟的机会踏青、放风筝,尽情地玩上一天。现在,娱神方面的内容正在淡化,由于怕上坟烧纸会引起山林火灾,许多人现在选择了鲜花祭祀;
坟也不再是土堆的,公墓里的坟都是水泥、大理石的,也就不用每年修了。淡化娱神的同时,娱人方面得到加强,清明节出游的人越来越多,出游的地方也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清明节完全变成了“春游节”。

  从前,腊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到了年底,一年的收成都入仓了,这时,人们在收获的粮食里每样选一点,熬成粥祭祖祭神。寺庙对这个节日更加重视,主要是因为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一次在传教途中快饿死时,一个牧羊的小姑娘将家中所有的粮食聚到一起煮了顿稀饭给他吃,救了佛祖一命。如今,腊八粥的佛教背景早已淡化,大家只知道腊八那天吃腊八粥,而不知其所以然。

  冬至在过去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节日,从前的人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所以有“冬大于年”的说法。现在,冬至时虽然也有人上坟,但还是以全家吃上一顿大餐为主了。

春节,和清明节一样,既要祭神祭鬼,又要娱人。过去以娱神为主,现在以娱人为主。大家在春节假期里,看电视,打牌,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四处找乐。因为现在过春节以娱人为主,许多传统的习俗都不讲究了,贴挂浪、摆供、栽摇钱树、竖天灯、拦金马驹、撵灾这些娱神活动,许多年轻人不要说看过,连听都没听过,真成“老古董”了。

寒食节是消失了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他为了纪念不慎被他烧死的忠臣介子推,规定每到寒食节,全国不许动火,要吃一天冷食,门上插柳,寄托哀思。

  还有传统的二十四孝,讲的是上自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要遵守的24种孝行。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知道二十四孝是什么的,除了专门的学者,就再也数不出几个人来了。

  民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需人为干预,而当某些民俗已经成为陋俗,民俗的变革则势在必行,有时甚至需要政府出面干预。比如在旧时代,曾盛行近亲结婚,建国后,政府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使“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表亲联婚陋俗被取缔。

六、婚丧习俗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不仅地区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加,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西风东渐,许多民俗呈现“洋化”色彩。

中国人常说,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阶段,即出生、成人、结婚、死亡。传统民俗中,这四个阶段对应着四个重要的礼———满月礼、成人礼、婚礼和葬礼。满月礼办满月酒目前还是遵守老传统,成人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异为孩子考上大学或孩子过二十岁办的庆祝宴席。婚礼,是最能体现“西风东渐”特点的人生之礼了。

民国时期,西方的婚礼习俗开始影响中国,很多婚礼开始中西合璧,当时叫“文明结婚”。文明结婚特别流行新娘戴墨镜,目的是为了挡和自己属相相克的客人。这说明,文明结婚的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的东西。

  改革开放后,婚纱越来越流行,现在女孩子结婚,没有件婚纱是件很不像样子的事。婚礼也越来越洋化,点蜡烛、切蛋糕、倒香槟、扔花球这些西洋仪式被越来越多的新人接受,同时,拜堂、闹房等中国传统仪式也得到保留。由此可见,我们对婚礼的改良是有节制的,风格还是中西合璧的。

  白事的变化是由繁到简。中国传统葬礼一般是佛教式的,以穿白为孝;
西方以穿黑为孝。解放后出现写着孝字的黑布臂套,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葬礼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洋节正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本土化,成为新民俗。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这些洋节的兴起一方面是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的结果;
另一方面得益于媒体的推波助澜。

  总的说来,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与国际接轨,传统的以农业社会为依托的民俗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当某些传统淡出人们视线的同时,某些传统又以强大的力量“收复失地”!

民俗是联系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们情感与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成熟的社会,非常需要这些民间的情感和文化。当国家规定,春节的假期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成为法定假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已经得到继承,民俗正在开始回归!

参考文献:

刘兆元先生出版《海州民俗志》《连云港谚语集成》等6本民俗专著。

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

张紫晨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戴景琥主编 《义马民俗志》

陶立璠 《民俗学概论》

【篇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自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中国人就把精神超越的对象人格化的最高神转化为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其中重视家庭就是这一文化传统的核心,梁漱溟先生就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家庭伦理本位”的文化,毋庸置疑,充满浓浓情味的春节正是中国“家庭伦理本位”文化的集中表现。

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在过年时集中体现出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过年有很多讲究,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比如祭灶、扫尘,贴春联、年画,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祭祖等等,这些习俗在传统的过年形式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中这些都有着深层的蕴义,例如,饺子(饺与交谐音),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交”就意味着旧的一年与新的一年之交,而包饺子这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则是吃住福运,由此民间流传着“钱饺”;
而扫尘(尘与陈谐音),则隐含着除陈、除旧的意愿;
还有如倒贴“福”字,表达福到的含义;
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桌上要摆放苹果取得是"平安"的谐音;
大家见面要笑呵呵的,过年不能哭的,也不能打架,要放鞭炮和礼花来表达喜悦……记得描述春节人们如何准备的忙碌的场景,都有着非常有趣味的口令,如幼时听我母亲诉说,家乡农村中就留传着有趣的过年俗语,“如二十一打算盘,二十二上大街,二十三拜灶神, 二十四扫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坐到吃。”当然不同地域也许有着不同的口令,故而更准确地表述可以引用民间年节歌中写到的,“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馒头,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包饺子。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一祭祖初二拜年,初三老鼠娶亲初四迎神接,初五破五初六送神,初七人日初八顺星,初九玉帝诞辰,十三到十五闹元宵,初七初八干活儿。”这些都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在春节这一既隆重又热闹的节日中忙碌的场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当然有些人仍会认为,"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还是按照老法过才有年味,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延续。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春节习俗太麻烦,而且与时代脱节,像正月不能理发这类要求多不合情理。"总之,不外乎两种意见,一方面认为繁琐的春节习俗难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一方面却还希望保持中国传统特色,保留传统的习俗。

而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上海、广东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调查显示,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有些也已经"落伍".但仍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加入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春节习俗过春节。

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
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
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
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过年这个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更需要现代的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总之,笔者认为,春节民俗的继承与扬弃与否,它是需要大家聚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应对,我们既不能坐视传统习俗的消失和变异,也不能漠视新奇习俗的注入,阻碍春节民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应象鲁迅先生描述“拿来主义”的态度般,予以面对,既要“吸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篇三】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云南石屏花腰彝特有的婚恋习俗
作者:杨嘉仪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7期

        摘 要:云南省石屏县有一个全世界只有三万人的彝族支系:花腰彝。花腰彝有一套其特有的婚俗,极具民族特色。本文通过走访花腰彝村落,详细了解记录其婚恋习俗,以尽详实。

        关键词:花腰彝;
婚恋习俗

        一、初识花腰彝

        花腰彝,彝语称“尼苏”,“尼”是黑色的意思,与古时彝族的族称“夷”音相同,留有古夷人黑色崇拜的痕迹。花腰彝属于笃慕六子中“武”和“乍”两个部落的后裔,全国仅石屏县特有。花腰彝的服饰与其他彝族支系有很大不同,男子穿绒褂,在衣服四周饰银扣24颗或16颗,下着青布宽口过膝裤,青布裹头,腰配银壳匕首或牛角制烟盒。女子蓄发,盘聚头顶,以绣花折叠头巾为帽,上穿长衣,领褂,绣有几何图案,花朵,坠有银饰。下穿绣花阔口裤,耳戴大银环,手配银镯。大花腰带系腰,因此被汉族称为“花腰”。

        二、独特择偶习俗

        花腰彝择偶有父母操持,但不同与其他包办婚姻,花腰彝族男女的婚姻需经的当事人同意,且花腰彝人观念中男女平等,女子的地位甚至高于男子,所以大多都是自由恋爱,赶集之日,姑娘小伙到镇上“看人”。男方往往主动邀约:“美丽的姑娘们,可愿意在牛粪上插朵花啊?”,如果姑娘们不愿意,就说:“阿哥啊,这次不得闲,下次下雨也会打伞去!”当然,如果姑娘们中意,便会道:“喝水要喝龙潭水,阿哥不嫌弃,我们就愿意插了!”之后便结伴去村中的一个“玩场”,晚上大家烧起篝火,开始“跳乐”,这是一种自弹自唱的舞蹈,按固定音律,根据不同场景来现编歌词。男子奏“三弦”,女子唱跳,歌舞半夜,便将篝火移至公房,分坐火旁,对唱五言长短诗:阿哩调。

        初次话别,若双方在玩唱过程中互生情感,便各自约好相会地点和暗号,时间一定要选农历双数,都是在晚上。双方点着火把至约会地。如果姑娘先到了,姑娘们会深藏山林故意不出来约会,因为女方忌讳“公鸡不叫母鸡叫”,哪怕熬到深夜,男方不发出信号,女方绝对不会先吭声的。各种暗号也十分有内涵,以树枝为例,一堆树枝指向,枝堆小,意思说这次失约也没有关系。如果枝堆大,有石头压着,便是骂失约者不得好死,责问是否把甜言蜜语忘了,同时含有对男方家有成山金银也不稀罕的怨恨。用甜树枝叶,表明心里希望再度早日相见,如果是刺棵,摆放者还会下咒在上,要用火烧掉,才能除恶,充分说明花腰女子对爱情的重视。

【篇四】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祭龙日的故事

 从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起,聚居在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便陆续开始“祭龙”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项奇特的活动,就是从寨子里挑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美丽的姑娘,由大家簇拥着,敲响铓锣、擂动牛皮鼓、吹起巴乌、弹着四弦,在“龙头”带领下周游寨子。说起这奇特活动的来历,还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哩!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哈尼人从遥远的诺马河畔迁徙到哀牢山中定居的时候,哀牢山上有个叫做奢得阿窝的山魔。奢得阿窝的头比巴斗还大,眼睛像扇小石磨,鼻子如鹞鹰的嘴壳,一张大嘴像没有捆扎的麻袋口一样,牙齿似一柄柄磨利的开山斧,手上的指甲像弯弯的镰刀,身上的皮肤像老冬瓜皮。它善于变化、凶残无比,那些老虎、豹子、豺狗修炼成的妖怪,全得听它指挥。

 奢得阿窝常常变化成人的模样,窜进寨里抓小娃娃吃,闹得哈尼人整天提心吊胆,不得安宁。谁敢触犯它,它就带着那群虎妖豹怪闯进寨子,把人畜咬死,把庄稼捣毁。眼看寨里的娃娃一天比一天减少,大人们的脸上罩满了痛苦的愁云。没有孩子,哈尼人怎能繁衍?没有孩子,哈尼人就要绝种。

 人们找到唯一能与奢得阿窝打交道的咪谷,托他向奢得阿窝转达哈尼人的恳求:“请不要再来伤害可怜的娃娃,每年二月一定选送一个好看的姑娘给它做媳妇,还贡上最好的礼品。”奢得阿窝终于答应了人们的请求,恶狠狠地说:“如果延误了日期,违背了诺言,我就把所有的哈尼人咬死。”

 攀枝花开了又谢了,鱼雀飞来又飞走了。每年,哈尼人家都轮流着要失去一个可爱的姑娘,每幢蘑菇房从没有断过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一年,轮到寡妇碑娘家送姑娘了。碑娘有三个孩子,老大叫日则,老二叫努戛,都是勇力过人、英俊机智的小伙子;老三叫梅霜,是个刚满十六的姑娘。提起梅霜,那可是哈尼姑娘中一朵最鲜艳的樱桃花。看见她,串姑娘的小伙子往往忘了吹巴乌,犁田的小伙子会痴得丢了犁把。听她唱“阿其古”,啾啾欢歌的花花雀赶忙闭上嘴巴,蓝天里的白云停住了悠荡的步伐。梅霜织的布,又白又好;梅霜绣的花,连蜂蝶也难辨真假;梅霜背回家的柴,堆满了门前的平台;梅霜家的竹筒里从来都有满满的清泉水;梅霜做的饭菜,就是一碗山蕨蕨,不放哈尼豆豉也格外香甜。梅霜真是阿妈家中的一只白鹇鸟。因为要把梅霜送给奢得阿窝,从过年那天开始,碑娘就没有断过凄苦的泪珠。“不能把阿妹送给山魔!”大哥日则急得一刀把棕树做的楼梯砍成了两截。“不能叫阿妹落入魔掌!”二哥努戛气得一拳把土墙捣了个窟窿。前来劝慰碑娘的乡亲们,泪水把蘑菇房的楼板都打湿了,把火塘里的火也浇灭了。

 日子一天天逼近,日则和努戛再也耐不住性子了:“阿妈,让我们去同奢得阿窝拼杀吧!”说罢,霍地挥起了明晃晃的砍柴刀。梅霜忙跪在两个哥哥面前哀求:“阿哥,别这样莽撞,你们再勇敢,奢得阿窝也会用镰刀一样的爪子掐死你们,用斧子般锋利的牙齿咬死你们。这样不但救不了阿妹,整个哈尼山寨还要遭受更大的灾难。还是让阿妹去吧,让阿妹去对付狠心的魔王!”碑娘忙挡住儿子,声音颤抖地说:“儿啊,快把砍刀放下,妈的心急得像老林起了山火,咱们快围在火塘边仔细商量一下吧!”

 碑娘心里忽地一亮,繁杂的心绪像乱麻理出了头,她想出了一条巧计。日则和努戛听了兴奋得直拍手,梅霜却担忧地皱起了眉头。碑娘把计谋悄悄告诉咪谷和乡亲们,大家也兴奋得摩拳擦掌,就像一甑子热饭捏成了团。

 属羊日到了。咪谷带着两个姑娘,乡亲们抬着供品,背着装满米酒的竹筒,来到奢得阿窝的山洞前。变化成人的奢得阿窝,瞧见那两个比樱桃花还要好看的哈尼姑娘,竟忘情地现出了魔鬼的原形:整个身子把日光遮住了,天地间一片黑暗;两只眼睛射出阴森森的蓝光,就像划破夜空的两道闪电。只听它一声雷鸣似的呼叫,虎、豹、狼妖马上跳到了它的身边。大家并不惊慌,咪谷跪在奢得阿窝面前,说道:“尊敬的神,今年特给你送来一对最美丽的姑娘和更丰盛的礼品,还有七七四十九筒香甜的米酒,望神笑纳,求神赐福。”奢得阿窝听罢,慢慢又变成一个文静漂亮的小伙子,说道:“大家不要害怕。只要以后每年都照今年一样,我保你们哈尼人无灾无难。把供品献上来,你们快回寨子去吧!”

 咪谷把供品、米酒和两个姑娘留下后,领着乡亲们离开山洞,躲藏在附近的草窠里,瞧着两个姑娘向山魔劝酒。

推荐访问:石屏 变迁 民俗文化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石屏花腰彝族文化的传承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