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弘扬塞罕坝精神作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06-18 12:5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弘扬塞罕坝精神作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弘扬塞罕坝精神作文【精选推荐】

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4篇

【篇一】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

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 弘扬塞罕坝精神

  10月13日,由全国绿化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河北省林业厅、绿色中国杂志社共同承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塞罕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根据国家林业局张建龙局长的指示要求,国家林业局特别组织“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塞罕坝”慰问团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率领绿色中国行公益明星团队深入塞罕坝林场一线,为创造奇迹的塞罕坝人送去了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关怀。在绿色中国十人谈的电视节目录制中,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河北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等领导专家与三代塞罕坝人的代表认真剖析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产生的土壤,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事迹重要批示精神的强大现实意义,认为林业系统要以塞罕坝林场为榜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全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张永利在讲话中指出,55年来,面对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和极其恶劣的立地条件,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营林护林,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生态建设奇迹。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把河北塞罕坝林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宣传推广,这既是对塞罕坝林场和林业建设事业的充分肯定,也为推动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永利强调,当前,我国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广泛凝聚更磅礴力量投入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希望通过绿色中国行活动,借助公益明星的影响力和各类媒体的传播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塞罕坝精神、学习塞罕坝精神、践行塞罕坝精神,积极加入到植绿护绿的大军中来;
我们希望塞罕坝林场和林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塞罕坝林场为榜样,以塞罕坝精神为动力,牢记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光荣使命,坚持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担当,坚持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作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韧劲,全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转化为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生动现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周金中说,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忍不住想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62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来自全国18个省的369名创业者,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战风雪、斗严寒,经过55年的艰苦创业,建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也铸造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使广大务林人备受鼓舞。河北林业战线在深感荣耀的同时,更是感到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必须在弘扬传承塞罕坝精神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努力创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在大型视频访谈节目“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中,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河北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蓬,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副巡视员管长岭,著名演员、中国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刘劲,塞罕坝机械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栋栋进行了深入对话。大家一致认为,塞罕坝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不离不弃,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塞罕坝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造就了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可以说,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如果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就不会具有牢记使命的担当。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底色。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从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当前急需解决的事项入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环境改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而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担当;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作风;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林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在公益晚会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著名影视演员、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刘劲,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媛媛,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丹阳,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梦鸽,著名作曲家、绿色中国公益大使舒楠,著名歌唱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布仁巴雅尔,旅美歌剧表演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张建一,金话筒奖获得者罗旭,金钟奖、文华奖民族声乐双金获得者黄训国,“国际音乐艺术家”美声组一等奖获得者张莉莉,第九届金钟奖美声组冠军、第十届文化部声乐比赛“文华奖”金奖获得者王传越等为塞罕坝林区职工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

  无论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三个篇章的设计,还是《不忘初心》、《出彩的中国》、《爱在青山绿水间》等节目都彰显出浓浓的爱国情和满满的正能量。特别是专题为这次演出创作的朗诵诗《塞罕坝点兵》大气磅礴,将三代塞罕坝人创造的奇迹与绿色长征相关联,将绿色发展的主题鲜明地凸显出来,得到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晚会现场还进行了颁奖仪式,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2017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
锋电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塞罕坝特别贡献奖;
第一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务林人代表陈彦娴,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梦鸽、摩尔根、徐茜、谭雪梅,舞蹈家金玉被授予2017绿色中国行推广大使。

  据了解,绿色中国行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活动开展7年多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先后在14个省、市、自治区、28个地区举办,共有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3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400多位公众人物加入,人民网、绿色中国网络电视面向全球现场直播,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10多家省级以上电视台实况转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0多家媒体记者随行并做了同期专题报道,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这项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赞誉度越来越高,已成为面向全社会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平台和宣传窗口。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金华,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王永海,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柳学军,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王剑波,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副主任李天送、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月华,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菅宁红,河北省林业厅副厅长刘凤庭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塞罕坝慰问活动。

【篇二】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

弘扬“塞罕坝精神”:新闻人的使命担当与逐梦情怀
作者:王德光
来源:《采写编》2014年第02期

        新闻只有融入了责任、使命和真挚的情怀,才能走进人心,赢得公信。

        心中有爱,笔下有情。3月3日,《承德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功勋树——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2载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纪实》并配发评论员文章;
3月5日,又推出《永远飘扬的精神旗帜——“塞罕坝精神”启示录》,接着,又连续刊发了系列评论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两篇极具深度的新闻报道以著史的态度,浓情的笔墨,全面记录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2载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的缘起与成就、奉献与牺牲。

        弘扬以艰苦奋斗为底色的“塞罕坝精神”和塞罕坝人使命至上的家国情怀,是我们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态度,也是我们从中获取教益和力量的最核心、最聚焦光芒的部分。这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作为全国重大典型,广泛宣传塞罕坝林场的先进事迹。按照中共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关于打造承德生态核心竞争力的有关指示精神,将承德生态建设作为传播承德声音,讲好承德故事,树立承德形象的重中之重的要求,中共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庆祥对塞罕坝这一重大典型的宣传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以全新的视角和时代的眼光深入挖掘塞罕坝林场的先进事迹,将其作为构筑生态文明伟大中国梦重大典型在全國叫响。《承德日报》关于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的两篇重头报道一经刊发,立即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河北省委、承德市委分别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

        塞罕坝半世纪的生态变迁史,是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个极具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通过回望历史,观照现实,体现了独到的新闻眼光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党报媒体弘扬时代主旋律,讲好承德故事、传播好承德声音的责任与担当。

【篇三】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

笃学不倦 刻苦奉献

——XX镇组织学习塞罕坝精神 打造有力基层党组织

10月30日上午,XX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学习塞罕坝精神”专题会,会上首先观看了专题片《绿色明珠——塞罕坝》, 55年,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扎根荒漠黄沙,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塞罕坝精神为榜样,把“两学一做”与 “塞罕坝精神”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学习 “牢记使命,默默奉献,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通过学习,XX镇的党员干部深受启发,倍受鼓舞,塞罕坝精神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责任,以塞罕坝人为榜样,在工作中学习塞罕坝人一步一个脚印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XX镇大力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打造坚实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展示新作为。

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不离不弃,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愧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我们要学习塞罕坝先进事迹,做合格共产党员。

塞罕坝精神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塞北明珠”;
是基层党组织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奋发作为、激情干事的成果;
是每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地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基层党组织应把“塞罕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结合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反复学、深入学,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注入有力的精神支撑。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创业。塞罕坝人解放思想、敢想敢试、不屈不挠,在活立木蓄积量稳步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位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学习的,在工作中求新思变,不断总结提炼,在各自的岗位争先进、做贡献,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延续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无私奉献。林业周期长、见效慢,塞罕坝精神的源泉是爱岗敬业。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学习塞罕坝人这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爱岗敬业精神,把个人理想与现实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以人民和祖国的最大利益为使命。

【篇四】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

弘扬劳动精神的作文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正是无数劳动者,让新中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激情燃烧的岁月,“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改革开放的时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新世纪新阶段,不管是有48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9亿多元的吴吉林,还是让嫦娥三号的“冷暖衣”重量不足美国制造五十分之一的苗建印,这些劳模们身上涌动着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成就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模范,原本指的是制造器物的模型、模子,引申开来,就成了值得仿效的人或事。效仿什么?效仿的正是那么一股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对劳动精神的弘扬。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离开了劳动,谈何敬业?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而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家,必然要保证所有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尊严。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对于当代中国,劳动精神更不应该褪色。审视中国的历史方位,我们站上了历史的高岗,转首回眸有足够多的欣慰,举目四望也有着以往任何时代都未曾遇到过的烦恼。如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消除出国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尴尬?如何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更多人同步进入小康?如何让那些“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青年人补足精神钙质,挥动自立自强的臂膀?这些时代之问,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又一脉相通。任时代如何变化,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切梦想的坚实底座。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就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通过劳动,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让我们挣脱物质的枷锁,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最好的回答。2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南泥湾的开荒、黑土地的耕耘、超级稻的攻关,把浩瀚原野变成万顷良田,让十几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华为中兴的探索、南车北车的突破、北京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推动“中国制造”不断迈向“中国创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一代代劳动者胼手胝足、开拓进取,绽放了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点点滴滴的奉献如涓涓细流汇成奔涌大河,缔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铺展了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彩画卷。
劳动和创造,离不开知识的浸润。我们身处的时代,知识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劳动形态和劳动观念,张扬人才价值、重视知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上,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技工技师、海归人才等各类人才也比以往拥有更加宽阔的舞台。广纳英才,汇聚众志,实干为先,加快形成有利于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就能早日成为现实。广大知识分子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创新攻关,必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绽放人生的华彩。3
大家都学过历史,我们因而都知道,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人类的诞生。没有劳动,我们也许至今还是和其他猿类一样生活在丛林之中。因此,劳动是我们人类的底色。是创造了人,而我们人类的劳动,又创造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他们就是古代的劳动模范,炎帝尝百草,亲农耕,兴文字;黄帝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披荆斩棘的先祖形象。因此,劳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的底色。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五千年的劳动史。《魏风·伐檀》是伐木者之歌;“足蒸暑气土,背灼炎天光”是农民耕种之歌,《包身工》让我们得以想象上海屋檐下的包身工的劳动场景,《平凡的世界》则像我们展现了在改革时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美丽画面,甚至,我们走进图书馆,翻阅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知道,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奇迹。我记得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劳动也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都是前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而发明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劳动也促进了人类的发明创造。而每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都让我们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就拿印刷术来说,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目前流行的平版印刷,每一次技术的升级都是劳动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历史上发明三锭棉纺车的黄道婆,是在三十多年织布的基础上才有了此项发明,三锭棉纺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是了不起的技术革命。而奠定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基础的蒸汽机,是由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改进发明的。

亲爱的同学们,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的价值,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可以可以交给机器人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从我上面的发言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对于劳动的肤浅的认识。我们的科技是在进步,但是科技的进步也是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在劳动的过程中推动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科技的进步。而且,劳动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你平时洗衣拖地这么简单的劳动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好逸恶劳的坏毛病,就会形成做事懒散没有恒心的坏习惯,而我们搞任何科技发明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大耐心的。而平时的劳动,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养成持之以恒的韧性。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与新世纪一起成长。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我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奋斗自成芳华的人生哲理启示,有王进喜、时传祥、郭明义、王淦昌给我们做人生向导。美好生活不是免费的午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种不劳而获的一夜暴富,不是我们追求的价值。我们以身许国,以身报国,就是要让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而个人奋斗的底色就是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它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入场券。
亲爱的同学们,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发动机,我们正大踏步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让我们人人都热爱劳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今天的我做起!我与你们一起,雄姿英发,让我们一起用劳动来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的未来!4
五年前我来到了中关村三小,6300名学生,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学校。同时,三小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如何带领这样的学校再上新台阶。如果让这个新的学校这个优秀的学校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那我们的团队又在一起不断的追问,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我们能够到哪里去,在这不断的追问当中,我突然就想到了,工匠为了制作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他会把这个不断的千万次的锤炼,让这个艺术品呈现在世人的眼里。那么我们做教育的,就要不断的去追问,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还能怎么办?问己答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对劳模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就是我们当劳模不是终点,它其实是起点,是让我们用劳模的精神,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精致追求完美,不断的超越自己。
所以我想一个劳模,它应该是老师所有的集合,有这么三个相信,第一个相信,我们劳模相信过去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劳模相信的是十份耕耘一份生活,没有百分百的回报率,这个过程就是说,我们要脚踏实地,要勤奋要勤勉,要看好一次谈心,一次家访,一篇篇作文的不断的修改,一节一节课堂教学设计的琢磨和推敲,精耕细作,才能让教师频繁的工作当中,而又有深刻的教育故事的诞生。

第二个我们相信,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子,不是简单的把它分为几类。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应该更加追求多样性。知道什么时候鼓励比批评更为重要,也知道什么时候倾听比说服更有效果。更知道当孩子能用自己的思想,形成它的观点的时候。老师会保持自己的沉默,所以保持冷静,而帮助孩子设法思考更多的答案。
第三个是我们相信教学相长,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它是相融在一起的,老师作为学生人生中的关键人物,那就要特别的有爱心,有耐心,用自己的专业和学术上的示范和引领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也成就着一个一个的学生,让一个一个学生看到希望,体会到来自于老师的高期待,最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宇宙场,相互释放能享。生活在这样的学生的群体当中的老师,自然也是幸福的,他享受着被学生迷恋的那份默契和感动。
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不追求名利,造就了模范教师这个独体群体的大事品格,和工匠精神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教科书,所以我们要用一生的行动写好这本书,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5
我所在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有着120多年历史的一个百年老校,我的父亲,也是一位劳模。我觉得劳模的精神或者说父亲的教导,一直在激励着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人生的最低点的时候也是这样。记得特别清楚,2021年,我来到了现在的这所学校。当时叫马甸小学,当时这个学校可以说是一片废墟,时刻面临着被合并的危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可以说打了几十场架,打了十几场官司,学校的环境面貌,师资队伍可以说有了一个整体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些十几年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坚持,所以学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2021年,5月30日,习总书记来到了我们这所学校,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一下车,总书记就握着我的手说,没想到海淀区还有这样一所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我特别高兴来到这所学校,我觉得总书记的话,是我们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褒奖和肯定,我感到非常的幸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作文 精神 弘扬 弘扬塞罕坝精神作文 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作文 发扬塞罕坝精神作文800字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