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30 19:12:03 来源:网友投稿

危水香,张歆,王晗,黄凯伦,曾玲静,吴异兰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2.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
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位居世界第3 位、第2位[1]。据报道[2],我国2022 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人数达到约60 万和30 万,占比第2 位和第5 位。研究表明[3-6],健康人群与结直肠癌患者微生物结构存在差异,而肠道菌群失调又可进一步加剧结直肠癌发展,因此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3 个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 年6 月30 日。采用高级搜索,检索词为:(结直肠癌OR 大肠癌OR 结肠癌OR 直肠癌)AND(肠道菌群OR 肠道微生物OR 肠道微生态OR 肠道微系统OR 肠道细菌)。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检索条件文献;
②中文学术期刊文献。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文献;
②摘要缺失,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
③标题、关键词、摘要中与肠道菌群及结直肠癌无关的文献。

1.3 数据处理 先以xls.格式导入Excel,进行年度发文量、基金、期刊等文献信息统计,再导出至Noteexpress 查重,后以Refworks 格式导入input 文件夹后导入Cite Space5.8.R3 进行数据格式转化导出至output 文件夹,最后复制粘贴至data 文件夹中进行可视共化分析,数据分析采用软件默认参数。

2.1 年发文量及基金资助趋势 共得到中国知网815 篇文献,维普487 篇文献,万方777 篇文献,共2079 篇。经Noteexpress 查重后,得到1166 篇文献,手动筛除不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文献,共得到758篇文献信息。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相关文献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图1 可知,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相关性文献最早发布于1983 年,1983-2002 年为研究初始阶段,发文量共21 篇,年均文献量约1 篇文献;
2003-2011 年发文量增长缓慢,发文量共49 篇,年均5.4 篇文献;
2012-2021 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发文量逐年上升,于2016 年明显增长,2021 年达最高142 篇。因研究于2022 年6 月截止,故显示2022 年文献量降低,但不意味着2022 年全年总文献量降低。基金资助情况逐年增多,该领域第1 篇基金资助文献始于1995 年,研究方向为动物实验,而后在2008 年逐渐增多,2014 年开始“井喷式”增长,该发展趋势与年发文趋势一致。超半数文献具有基金支持,其中基金资助最多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见表1。

表1 基金资助情况(n,%)

图1 年发文量及基金资助趋势图

2.2 期刊分布情况 758 篇文献共涉及319 本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发文高达42篇,占比5.54%;
且排名前10 的期刊发文量均高于10 篇,有4 本为核心期刊,其中《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收录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CSCD);
《中华消化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为双核心期刊,均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CSCD)收录,见表2。

表2 排名前10 的期刊分布情况(n,%)

2.3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758 篇文献共包含536 名作者,其中发文量排名前5 的作者分别为房静远14篇、秦环龙13 篇、包维民7 篇、严然7 篇、李琦7 篇。由图2 可知,主要的研究团队有8 个,发文量前5 的作者并不存在合作关系,且前2 名作者为两两合作及独立研究,各个团队分布相对较分散。

图2 作者合作图谱

2.4 关键词共现 以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共现分析,合并同义词、缩略词等关键词,如“结直肠癌”“大肠癌”,形成467 个节点,785 条连线,见图3;
由表3 可知,除去“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关键词外,“益生菌”“炎症”“免疫功能”“化疗”等关键词频数较高,且排名前10 的高频关键词频数均超过10 次;
从中心性角度来看,除“化疗”关键词中心性低于0.1 外,其余关键词共现中心性均超过0.1。

表3 排名前10 的关键词频次表(n,%)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2.5 关键词聚类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k 均值聚类,LLR 算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Q=0.8401,S=0.9689;
共得出34 个聚类,筛选出最热门的10 个聚类,可分为以下4 个研究方向,分别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0、#2、#3、#4、#7)、相关疾病(#1、#9)、机制研究(#5)、临床研究(#6、#8)。除去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检索词外聚类,排名前3 的是“双歧杆菌”“益生菌”“代谢产物”,见图4。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2.6 关键词突现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中突现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梭菌属”,强度最强的是“肠道准备”,其次为“预后”“细菌易位”;
“梭菌属”“肠梗阻”“厌氧菌”为该领域研究早期阶段的研究热点;
“菌群失调”“诊断”分别于2014 年、2018 年出现短时间一年的突现;
“中医药”“预后”突现强度较强且延续至今,见图5。

图5 关键词突现图谱

3.1 现状分析 通过Excel 分析,从年发文量可看出结直肠癌与肠道菌群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研究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检测对比;
缓慢发展阶段开始出现干预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例如益生菌、中草药等。自2012 年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文量不断增加,研究类型逐渐增多,但多以临床研究及综述为主,截止本研究结束前,该领域并未进入研究平稳期,说明结直肠癌与肠道菌群日益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研究发现基金支持趋势与年发文量趋势呈正相关,54.49%的文献具有基金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多数,表明国家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重视与支持。该领域研究来源期刊主要为国内微生态、肿瘤、消化类期刊,在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中,4 本为核心期刊,发文量较高,说明该领域研究质量与发展前景较好。

在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团队中,以房静远、秦环龙团队发文量最多,但均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房静远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秦环龙团队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进行干预分析。研究团队中以李兆申为核心作者的人数最多,研究方向与房静远团队类似。其余各个研究团队之间合作度低,这表明各个研究团队之间需加强合作交流程度,促进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深入基础研究,才能促进该领域的稳步发展。

3.2 研究热点 关键词聚类分析一般认为聚类模块值(Q值)>0.3 意味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0.7 意味聚类结果可信服,而本研究可视化分析结果中Q=0.8401,S=0.9689,即说明聚类结构显著,聚类结果令人信服。通过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方向。关键词共现前2 名为“结直肠癌”“肠道菌群”,表明其是本研究的主题。肠道菌群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组成的具有密集与多样性特点的微生物群落[7],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宿主提供代谢、免疫和保护功能的微生物器官,其本身之间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9]。而健康人群与结直肠癌患者之间的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10]。除去与检索词相关关键词外,关键词共现中“益生菌”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中排名前3 的为“双歧杆菌”“益生菌”“代谢产物”,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是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热点。肠道菌群中对人体有益的菌群称为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其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抑制肠道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11,12]。而双歧杆菌作为肠道菌群内重要的优势共生菌群,发现其可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及维持肠道菌群状态,从而恢复肠道屏障功能[13]。除此之外,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研究热点还有炎症、菌群失调、免疫功能、肠道准备、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等研究。研究表明[14-16],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且当肠道菌群失调后,可导致肠道有毒代谢产物生成增多,使其刺激胃肠黏膜促进炎症反应发生,且使得哺乳动物免疫功能缺陷,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故菌群失调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17]。

3.3 前沿趋势 关键词突现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现频率增加的关键词,被认为是未来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最早突现的关键词出现于1987 年,且持续时间最长,为“梭菌属”,在2010-2015 年突现“梭杆菌属”,表明在该领域研究中,较长时间关注于梭菌属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发展关系,并随着研究深入关注于梭杆菌属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发现具核梭杆菌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18]。关键词突现强度最强的是“肠道准备”。由于肠道菌群多数为非致病菌,行机械性肠道准备会加重患者应激及菌群失调程度[19]。而研究发现[20],使用中药汤剂进行肠道准备可有效降低菌群失调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且结直肠癌常规西药治疗普遍具有一定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具有可耐受性大、低廉便捷的特点。目前研究多以中药单体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起到抗癌作用[21],未来可深入研究中医食疗和中方复方用于防治结直肠癌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广泛研究,学者们将注意点逐渐转移至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延伸至不同干预手段通过调节肠道菌群[22,23],从而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促进预后情况。如关键词突现结果一致,中医药、预后成为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领域研究的前沿趋势。

本研究系统整理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相关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初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领域发展前景良好,高发文量作者间并未形成一定规模合作关系,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炎症与免疫等机制研究,中医药与预后情况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但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仅针对知网、万方、维普3 个数据库的中文期刊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缺少国内作者发布的外文期刊文献信息,且由于CiteSpace 软件并未有万方、维普专门的数据转换格式,故研究结果可能会造成一定数据缺失。

猜你喜欢发文菌群直肠癌“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科学(2020年4期)2020-11-26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校园拾趣阅读(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05-14爷孙趣事阅读(低年级)(2018年11期)2018-05-14以牙还牙阅读(低年级)(2018年12期)2018-03-23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6期)2016-01-07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10期)2015-12-01

推荐访问:热点 可视化 肠道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