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9-08 08:48:03 来源:网友投稿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第1篇授课时间:点亮小灯泡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知道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3.知道一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第1篇

授课时间:

点亮小灯泡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知道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多种方法建立起来。

4.知道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2.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点亮小灯泡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难点:推测电在连接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灯泡、1.5伏的干电池、导线、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手电筒大家都非常熟悉,你们知道手电筒中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预设:打开开关,小灯泡就会亮。)只需要打开开关吗?

2.演示:出示一个手电筒,打开开关,并用手电筒照射墙壁。然后关闭手电筒,取出手电筒内的电池,再次打开开关并重复几次,引导学生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不亮。

3.提问:取出电池后,即使打开开关,手电筒的小灯泡也不亮,说明必须还要有电池,小灯泡才会亮。这是为什么呢?(预设:电池能给小灯泡提供能量。)

4.讲解:安装了电池的手电筒,打开开关后,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就亮了。

5.布置任务:如果有导线和电池,你们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教学提示: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请大家用画线的方法代替导线,把你们认为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出来。

6.揭题:大家的想法究竟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手电筒引入电路的相关知识,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兴趣。画图活动能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开展的实践活动做铺垫。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小灯泡

1.过渡:大家对如何使小灯泡亮起来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小灯泡内部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2.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头脑中的“小灯泡”画出来,然后交流各自所画的小灯泡。

3.提问:你们画的小灯泡有哪些结构?(预设:有玻璃外壳、灯丝和支架。)

4.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分发小灯泡。)请大家仔细观察小灯泡的结构,看看和自己画的有什么不同。(教学提示:提示学生关注小灯泡的发光部位。)

5.讲解:出示小灯泡结构示意图,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引起学生对小灯泡发光部位和各部分作用的关注,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点亮小灯泡”的活动,能有效避免学生进行过多的错误尝试,提高课堂效率。

探索二:点亮小灯泡

1.过渡:前面我们用画线代替导线的方式把我们认为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用实物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2.布置任务:(教学提示:给各小组分发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我们已经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导线和干电池的结构。(预设:导线大约10厘米长,两端的外包皮已除去;
干电池的一端有突出的金属帽,并标有“+”号,另一端扁平,并标有“-”号。)

3.讲解: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用“+”号表示;
另一端是负极,用“-”号表示。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4.活动:指导学生尝试多种方法用导线和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记录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提醒学生禁止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

5.交流:指导学生展示实验记录,交流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6.提问:有电流通过小灯泡,小灯泡才会发光。在大家所记录的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中,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指比画出电流的路径。)

【设计意图】在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电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电在简单电路中如何流动的思考,并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小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电路,即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如果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未流过用电器直接流回到电源的负极,这样的连接叫作短路;
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这样的连接叫作断路。

2.布置任务:请大家观察学生活动手册上拓展活动部分的电路连接图,判断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点亮小灯泡。能点亮的用箭头在连接图上画出电流的路径,不能的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电路连接图的判断,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电路知识,强化学生应对电路和电流的理解。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教学反思

用导线和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并不难,但学生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就能亮,是引导学生认知的重点。因此,本课先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并重点关注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帮助学生聚焦是电流通过灯丝使小灯泡发光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点亮小灯泡,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尝试点亮小灯泡,从而形成“电路是电流通过的封闭回路”这一初步的电路概念。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0~21第二、三题。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仔细观察手电筒的结构,了解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

1.制作一个简单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

灯就亮了;

再摁下开关,

灯就灭了。

开关里究竟藏着什么,

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

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示手电筒的开和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认识和了解。

5.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6.板书课题:

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制作简单电路

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

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

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现,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因为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7.学生分小组活动,用这些简单的材料,连接一个电路,并试一试让小灯泡亮起来,然后画出连接方法。

8.全班交流,展示同学们连接的简单电路,测试一下连接的简单电路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

9.出示课本37页上面的电路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个电路示意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个电路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

10.教师小结:通过大家连接的简单电路,我们可以看出,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都是一个闭合电路,否则小灯泡不会亮起来。

11.过渡:同学们,一个简单的电路完成了,小灯泡也亮起来了,不过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下面我们继续交流。

活动二:做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

1.引导:要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下面请同学们在我们刚才连接的简单电路中,加一个简单的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全班交流,想一想用什么制作简单的开关?

3.出示课本37页下图中的简单开关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个简单开关是怎样制成的?

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达到另一枚图钉上。

4.除了书上提供的这个方法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

在一块木板上,钉两枚钉子,在一枚钉子上缠上铁丝,并且让铁丝的另一端能够达到另一枚钉子上,一个简单的开关就制作而成了。

5.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提出,在制作电路的过程中,不用电池,我们可以直接从插座接电,这个想法可不可行呢?

教师引导并小结:这个想法并不可行,因为我们是在做实验,从插座上接电是很不安全的一种做法,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6.学生分小组活动,制作简单开关,并且把自己制作的简单开关接到电路中,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7、教师总结:从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要是电路通畅的话,接上开关,小灯泡就亮了,要想断开电路,只要断开开关小灯泡就灭了。

活动三:在电路中接上其他电器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在简单电路中使用的是小灯泡来测试电路的,下面,我们把小灯泡换成其它电器,来试一试效果怎样。

2.我们可以把小灯泡换成什么呢?

预设:小电铃、发光器、小风扇。

3.学生分小组活动,把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小电铃、发光器或者小风扇等,试一试效果样。

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操作结果,看一看效果如何。

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电器的时候,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说明只要电路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在电路中连接我们想要连接的电器,并且可以使这些电器正常工作。

活动四:观察手电筒,了解正负极

1.出示手电筒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手电筒的外部构造。

2.教师引导:从外面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手电简,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又是如何连接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手电简的结构。

3.教师拆卸手电筒,引导学生看一看,手电简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4.教师引导:手电筒中的电池是否可以随意连接呢?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试一试,将手电筒中的电池随意连接,看看小灯泡是否可以亮起来。

5.教师小结:通过试验,我们发现手电简中的电池不能随意连接,要按照规定连接才行。也就是说,灯泡的导线两端要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6.出示电池,引导学生看一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7.教师引导:正极,我们一般用“十”表示,负极,我们一般用“一”表示。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电路,知道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在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当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这样灯泡才会亮起来。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 电池

不同实物图展示:

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探究获得几种电路连接方式。课堂以两人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很快便得出了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利用导线把小灯泡的一个接点(金属外壳)和电池负极相连,小灯泡的顶端接点与电池正极连接。一种是把电池两极颠倒过来。还有一种方式:灯泡的金属外壳与电池正极接触,灯泡的顶端接点用导线与电池负极连接。而得出后一种方式的小组极少,三个班级只有四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维的惯性使然,一般还是习惯于把灯泡立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把灯泡横卧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则属于“另类思维”。但不管怎样,学生的探究热情非常高涨,很多人也许是第一次亲手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我给足了他们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感受了简单的电路。应该说,这是他们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这节课上完之后,虽然教学流程比较顺畅,但是整体感觉不是十分理想,某些环节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组织还不够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过于平实,没有轻重缓急;
对学生反馈的点评,还不到位。

今后我还需多想办法加强课堂常规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教态教法的学习,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第4篇

一、设计理念: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灯泡需要一个完全的电路;
一个完全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科学探究目标:

连接简单电路;
观察、描述和记录与点亮小灯泡有关的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对电流的流向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对周围事物作有目的、细致的观察的乐趣;
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教学难点

画出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区分短路和断路。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2根导线、2节电池、4个小灯泡、4套电池和小灯泡卡片、4支记号笔。

教师准备: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课件(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导线、电池、小灯泡、电池和小灯泡卡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创境准备: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提供电池和电线等材料。

5、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2、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1〕讨论: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2〕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教育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短路是指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起来。如果发生短路,电池和电线会在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因此,一旦发生短路,必须立即断开电线。防止电池发生短路。

3、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三)实践创新

1、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2、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3、课后利用家中的废电池,把它一点一点地拆卸下来,观察电池的构造。

(提醒学生留意意外情况,在意外情况上做文章,研究不成功的经验,追求教育的深度,是另一种理念的体现。研究不成功的经验,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行科学、技术启蒙教育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是课内,而且能延伸到他的生活中去。)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第5篇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科学探究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科学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推荐访问:点亮 教学设计 灯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集合5篇)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