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3-08-25 09:12:02 来源:网友投稿

何玲霞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何玲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指导(合作与服务)处,湖北 黄冈 43800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师资队伍课程思政能力,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等举措,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探索;
大学生;
高职院校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通过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进而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整合统一[1]。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为此,高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力度,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活动多元、创新创业大赛推动等措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得到了一定的呈现。但高职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其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要求[2]。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人心,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推进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化“三教”改革的有效举措。

创新创业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以创新创业思维开启更有价值的人生,培养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教育、课外实践教育各环节,将人生理想、时代担当、爱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内容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观渗透作用和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创新精神、踔厉奋发的企业家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创新创业课程16学时的教学安排,针对每一项目的教学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不同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表1 创新创业课程的具体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推进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多方联动,全员支持[3],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就能完成此重任,而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规划好顶层设计,构建多级组织架构,形成“大思政”教育体系。

首先,是整合政府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创建创业导师共享机制。配合地方政府建设规划,通过校政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网红学院、非遗文化产业学院等,输送优秀人才,传承优秀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园、孵化基地、科技园,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地、实习机会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平台。通过校行企三方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开展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校内导师注重理论培养和思想引领,校外导师注重实践指导和成果转化。

其次,是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形成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合力;
从基础课程、思政课程到专业课程,进行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
从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到服务育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十大育人”体系。在校园内大力宏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风尚,和精益求精、锐意改革、科技报国的创业风气,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以学生典型、劳动模范、企业楷模为榜样,勇于迎接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高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特色,从具体的学情和校情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品德塑造为先,重点培养大学生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勇立潮头的企业家情怀和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能力,自觉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实现有机融合,不负韶华,奉献青春,科技报国。借助课程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和品德塑造,就能推动创新创业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体系由创新模块和创业模块两大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可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也会各有侧重。

(一)贯穿全课程的思政教育主线

本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常见工具,掌握精益创业的核心思想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创业、主动就业和全面发展。因此思政教育元素要侧重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观引导,和勇于追求创业梦想,敢于担当历史使命的品格塑造,以及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积极自信、求真务实等优良品质培养。

(二)创新模块的思政教育元素

创新模块以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为主要目标,因此,思政教育元素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打破常规、大胆革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刻苦钻研、不折不挠、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等精神和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三)创业模块的思政教育元素

创业模块以梳理创业流程、解决创业难题、化解创业风险为主要目标,因此,思政教育元素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情怀,比如科技强国、勇立潮头、勇于担当、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敢闯敢干、不忘初心等精神,和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

所以创新创业课程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引导他们了解创业基本流程以及创业每个环节所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更要关注他们的创业观养成、品格塑造和品质培养[4]。

立德树人,以师为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推进力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实际效果。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技能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的突出问题,只有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来整体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以保障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从校外引进政府、行业、企业、校友中,有责任担当的专家、企业家、校友来担任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向大学生传递国家政府的最新政策、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让大学生能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看清时代潮流,勇做新时代弄潮儿。

其次,从校内的职能部门、就业战线、专职辅导员中聘请有教学经验者来担任兼课创新创业导师,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无处不在。

最后,对校内专职和兼课创新创业导师,通过专题培训、网络学习、自主研修、集体研讨等方式,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打造一支有坚定理想信念,有民族振兴担当,有社会责任感,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思政教育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切入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就是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之中。

教学理念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有奉献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具有家国情怀、法制观念、懂得团队合作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方法,介绍创业基本流程,更要进行价值观引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因为创业者的胸襟、眼界、格局、人品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的发展。

教学内容创新。为了将思政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高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设计出一套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整体结构包括创新模块和创业模块两大部分,创新模块以唤醒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创业模块则以梳理创业流程,解决创业难题,化解创业风险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的企业家情怀和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

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借助智慧职教、智慧黄职、蓝墨云等平台,采用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多媒体教室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内容项目化,学习任务可量化,学习形式团队化。课堂上,团队有讨论、有分享;
课堂外,团队有任务、有作业。团队之间有交流、有合作,更有竞争,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分析社会痛点、提出解决思路的创新创业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由组合,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开展研讨式学习、团队式竞争。根据教学进程,按照创业的基本流程,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机会挖掘、创业项目确定、创业资源整合、商业模式设计,到创业计划书制定、新企业创办、团队项目路演,每个团队要完成一次完整的模拟创业实践过程。每次课前,团队都要选派不同的发言人,上台分享团队的课外作业成果;
每次课中,团队在理论学习之后,立即进行团队研讨,完成每环节的课堂任务,然后分别邀请2个团队的发言人上台分享研讨结果;
每次课后,团队或根据指定材料完成手工作品,或完成线上作业。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充分锻炼下,思维活跃了、自信心增强了,骄傲于团队的成果、反思于创业的不易,提升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考核方式创新。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同样可以通过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锻炼,又可以考查学生的创业自信心、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终的课程考核,以一份完整而规范的创业计划书作为理论考核,以一次集体参与的团队项目路演作为技能考核,以一本团队活动手札和多次的团队分享(如团队大挑战、团队海报、团队创业项目、团队商业模式等分享)作为平时考核,从理论到技能,从平时到期末,从过程到结果,从思想到行动,多维度多层面地进行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储备人才,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载体[5]。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法治观念、道德品质等内容要素,完全可以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协同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法制观念、团队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1]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2017-12-06)[2022-11-28].http://www.mo 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房燕.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与探索[J].昭通学院学报,2020, 42(4):18-23.

[3]荀春华.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36):10-11.

[4]牟腊春.“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1(7):145+147.

[5]张青,叶锋,易玉梅.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 创新创业德育课程体系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31(23):324-325.

G711

A

1672-1047(2022)06-0030-03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6.08

2022-11-03

何玲霞,女,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侯利平]

猜你喜欢思政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谁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推荐访问:高职 融入 探索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