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O2/H2O(g)白云石煅烧与CO2富集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1 19:06:02 来源:网友投稿

房 玉,蒋滨繁,2,夏德宏*

(1.北京科技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我国原镁产量占全球原镁总产量的80%以上[1],稳居世界第一。皮江法炼镁是我国金属镁制备的主要方法,而白云石煅烧作为皮江法制镁的第一步[2],原料分解反应如下所示。

CaCO3·MgCO3→CaO+MgO+2CO2

白云石煅烧工艺中,由白云石分解产生的CO2占煅烧工艺CO2总产量的60%~70%[3]。以2020年为例,白云石分解造成的CO2排放约为17.6 Mt/a[4]。为了减少白云石煅烧工艺CO2排放,蒋滨繁[5]等人开发了产物气载热循环的白云石煅烧工艺,通过CO2载热为白云石分解供热,保证窑顶烟气中只含有CO2,经除尘净化即可实现CO2资源化回收。然而,该工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循环气体间接换热后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为进一步实现白云石煅烧工艺的碳减排,本文采用氧-燃料燃烧技术[6-8]对系统不断产生的CO2进行富集和回收。该技术通常以再循环的CO2或H2O(g)代替空气中的N2成分与纯O2混合,与CH4等清洁碳氢燃料进行燃烧,理论上完全燃烧后烟气中只含有CO2和H2O(g)。吴铁军[9]等人将氧-燃料燃烧技术应用到水泥窑工艺中,通过窑尾烟气的再循环,将烟气中CO2浓度提高到了80%。

因此,本文以竖窑工艺为基础,创建了基于CH4-O2/H2O(g)燃烧技术的白云石煅烧及其CO2富集系统,实现了白云石分解和燃料燃烧产生CO2的全部富集。通过Aspen plus搭建了新工艺换热网络,分析了H2O(g)掺入量对CO2分压、CH4燃烧温度及产品出炉温度的影响,探究了热效率、效率随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得到了以热效率最高和效率最高为目标的运行参数。

基于CH4-O2/H2O(g)燃烧技术的白云石煅烧及其CO2富集系统主要包括白云石煅烧竖窑、天然气烧嘴、除尘净化装置、冷凝器、汽水分离器以及风机、压缩机等,如图1所示。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CH4和O2/H2O(g)在烧嘴中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CO2和H2O(g)作为热载体,通入竖窑煅烧段为白云石分解供热,并与白云石分解产物气CO2混合。在窑顶引风机的作用下,经过预热段与未反应的白云石逆流换热后,从窑顶排出。

(2)排出的CO2和H2O(g)经除尘净化,依次与助燃纯O2、CH4进行余热回收,后经汽水分离得到纯净的CO2和H2O(l),资源化回收全部CO2。

(3)H2O(l)经水泵鼓入竖窑冷却段,与煅白进行初步换热,当H2O(l)被加热为饱和水蒸气时排出。经汽包再次通入竖窑冷却段,进一步加热为过热水蒸气后排出,与纯O2混合助燃。本文工艺中,参与白云石煅烧的H2O(g)为过热水蒸气状态。

本文以单炉产能为150 t/d的煅烧体系为例,系统的进料及出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CH4-O2/H2O(g)白云石煅烧及其CO2富集系统进料及出料参数

通过上述白云石煅烧工艺,实现了原料分解和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全部CO2富集和资源化回收,回收后的CO2可用作工业驱动采油、制冷剂、化工原料等[5]。

图1 CH4-O2/H2O(g)白云石煅烧及其CO2富集系统物理模型

2.1 Aspen网络构建

本文通过Aspen plus搭建了新工艺换热网络。化学计量反应器(RSTOIC)[10]常被用来模拟燃料燃烧过程,本文用于模拟竖窑烧嘴;吉布斯自由能反应器(RGIBBS)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来计算化学平衡[11],本文用来模拟竖窑煅烧段;换热器HEATX用来模拟竖窑预热段、冷却段及外部冷凝器的换热过程[12]。换热网络见图2。

图2 白云石煅烧系统的Aspen plus换热网络

本文搭建的新工艺中,CH4燃烧和白云石煅烧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且生成物为CO2和H2O(g)。因此,本文选取适用于高温高压模拟过程的PENG-ROB状态方程[13],用于换热网络的模拟计算,且环境参考温度和压力分别为25℃及101.325 kPa。

2.2 数学模型

2.2.1 白云石分解过程

白云石为复合碳酸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aMg(CO3)2或CaCO3·MgCO3,在竖窑中进行两步分解。

CaCO3·MgCO3→CaCO3+MgO+CO2

CaCO3→ CaO+CO2

白云石分解需求热通过式(1)计算。

Endecom,CaCO3·MgCO3=nCaCO3·MgCO3·ΔHdecom

(1)

式中:ΔHdecom——白云石的分解热,取值为277.7 kJ/mol[14]。

白云石的起始分解温度Tdecom与CO2分压如式(2)、式(3)[15]所示。

(2)

(3)

燃烧烟气中CO2分压和窑顶烟气中CO2分压通过公式(4)、式(5)计算。

(4)

(5)

式中:nCO2,comb、nCO2,decom——燃料燃烧CO2产生量和白云石分解CO2产生量,mol/kg-CaMg(CO3)2;

nH2O,comb——燃料燃烧H2O(g)产生量,mol/kg-CaMg(CO3)2;

nH2O,in——H2O(g)掺入量,mol/kg-CaMg(CO3)2。

2.2.2 氧-燃料燃烧过程

O2/H2O(g)与CH4混合燃烧。燃烧反应放热通过式(6)计算。

EnCH4,comb=nCH4·Qnet,CH4

(6)

式中:Qnet——CH4燃料低位发热量,取值为890.31 kJ/mol。

工艺启动时,为了保证白云石分解完全,CH4燃料量应满足式(7)的能量守恒和式(8)的质量守恒方程。

mheat·Cp,heat·(Theat-Tdecom,CaCO3·MgCO3)

=Endecom,CaCO3·MgCO3

(7)

mCH4+mO2=mheat

(8)

式中:mCH4、mO2、mheat——燃料CH4、助燃纯O2和燃烧产物气的质量,kg/kg-CaMg(CO3)2;

Cp,heat——比热容,kJ/(kg/K);

Theat——温度,K。

Aspenplus模拟过程中,O2体积分数通过式(9)计算。

(9)

CH4绝热燃烧温度通过式(10)计算。

(10)

式中:QCH4、QO2、QH2O,in——CH4、O2和掺入H2O(g)的显热,kJ/kg-CaMg(CO3)2。

2.2.3 竖窑换热过程

CO2和H2O(g)为白云石分解供热后,在竖窑预热段与白云石逆流换热。产品出炉温度根据勃·依·塔基[16]提出的逆流换热交换式(11)、式(12)进行计算。其中,关键参数ηg、ηs和ηg/s分别由式(13)、式(14)和式(15)进行计算:

(11)

(12)

(13)

(14)

(15)

式中:v——烟气流速,m/s;

a——气固物流对流换热系数,W/(m2·K);

λ——固体导热系数,W/(m·K);

r——白云石半径,m;

ηg、ηs——气体水当量和固体水当量,kg;

ηg/s——气体水当量与固体水当量的比值;

Cp,g、Cp,s——气体比热容和固体比热容,kJ/(kg·K);

mg和ms——气体流量和固体流量,kg。

系统热效率ηen通过式(16)计算。

(16)

(17)

CH4燃烧化学为系统主要输入,通过式(18)计算。

Exch,fuel=0.95·Qh

(18)

式中:Qh——燃料高位发热量,本文取值为894.4 kJ/mol。

Exi=Exph,i+Exch,i

(19)

Exph,i=mi·[(Hi-H0)-T0(Si-S0)]

(20)

(21)

式中:H0、Hi——摩尔焓,kJ/mol;

S0、Si——摩尔熵,kJ/(mol·K);

xi——物质流中某物质的摩尔分数;

3.1 系统能耗及CO2回收潜力分析

在本文搭建的工艺中,以单炉产能为150 t/d的白云石煅烧体系为例,白云石入炉量为6250 kg/h,完全分解CO2产生量约为2988.75 kg/h。由式(1)、式(6)、式(7)计算得白云石完全分解所需的CH4燃烧量约为777.5 m3/h,燃烧CO2产生量约为1425.6 kg/h。白云石分解产生CO2及燃料燃烧产生CO2全部资源化富集及回收,回收量约为4415.35 kg/h。以2019年中国原镁产量84.5万吨为例,本工艺具有约460万吨/年CO2的资源化回收潜力。

3.2 H2O(g)掺入量对系统的影响

3.2.1 H2O(g)掺入量对白云石分解温度的影响

CO2作为白云石分解产物,浓度过高会抑制分解反应的正向进行。H2O(g)掺入量的变化会影响燃烧烟气中CO2的分压,进而影响白云石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通过式(4)、式(5)和式(2)、式(3)计算。

图3(a)为系统稳定运行后,燃烧烟气CO2分压及窑顶烟气CO2分压与H2O(g)掺入量的关系。当H2O(g)掺入量从0增大到10.37 mol/(kg-CaMg(CO3)2)时,燃烧产物气中CO2分压从0.33 atm降低到0.20 atm,窑顶烟气CO2分压从0.6 atm降低到0.44 atm。其中,窑顶烟气中包含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白云石分解产生的CO2。

图3(b)为白云石起始分解温度与CO2分压的定量关系。图中表明,MgCO3和CaCO3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随CO2分压的增大而增大。由图3(b)可知,燃烧产物气CO2分压从0.20 atm增大到0.33 atm时,对应MgCO3的初始分解温度从649 K增大到656 K,CaCO3的初始分解温度从1068 K增大到1100 K。

图3 不同CO2分压下白云石的分解特性

除了影响CO2分压,H2O(g)的掺入量还会影响O2/H2O(g)混合气中O2体积分数,进而影响燃料燃烧温度。为了保证白云石完全分解,认为燃烧供热温度比白云石理论初始分解温度高150~200 K[5],且低于产品的烧结温度,本文取最低供热温度为1373 K、最高供热温度为1673 K。为了保证白云石完全分解,由式(7)、式(8)计算得CH4燃烧量为5.184 mol/(kg-CaMg(CO3)2),助燃O2供入量为10.368 mol/(kg-CaMg(CO3)2)。由式(9)、式(10)计算得,当H2O(g)掺入量从9.02 mol/(kg-CaMg(CO3)2)增加到9.64 mol/(kg-CaMg(CO3)2)时,对应的O2体积分数从53.48%降低到51.81%,CH4绝热燃烧温度从1673 K降低到1373 K,为系统合理的运行状态,后续计算以此为基础。

3.2.2 H2O(g)掺入量对产品出炉温度的影响

H2O(g)的掺入会影响竖窑气体水当量,进而影响产品的出炉温度。图4(a)为竖窑气固水当量比与H2O(g)掺入量的定量关系。随H2O(g)掺入量从9.02 mol/(kg-CaMg(CO3)2)增大到9.64 mol/(kg-CaMg(CO3)2),气固水当量比从3.88增大到8.47。Aspenplus模拟的产品出炉温度随竖窑气固水当量比的变化如图4(b)所示,随竖窑气固水当量比从3.88增大到8.47,窑顶产物气出炉温度从278.93℃提高到310.23℃、煅白出炉温度从227.40℃提高到241.38℃、资源化CO2温度从222.40℃提高到235.35℃。这是由于随H2O(g)掺入量的增大,气体水当量增大,而固体水当量不变,因此竖窑气固水当量比ηg/s增大,气体出炉温度升高。

图4 H2O(g)掺入量、不同气固水当量比与产品出炉温度的关系

图5 竖窑不同区域温度变化特征

以CH4绝热温度为1673 K(气固水当量比为3.88)的白云石煅烧过程为例,联合公式(11)~(15),计算得竖窑预热段和冷却段气固物流温度随竖窑高度的变化关系。如图5(a)、图5(b)所示,预热段混合气CO2/H2O(g)出炉温度约为550 K,冷却段煅白出炉温度约为500 K,与Aspenplus模拟结果接近。

3.3 系统热力学优化

H2O(g)掺入量的改变会引起系统换热模块边界条件的变化,进而改变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本文以热效率、效率为指标来评价系统能量利用数量和质量,分别通过式(16)和式(17)计算。图6为系统热效率、效率随CH4绝热燃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随着CH4绝热燃烧温度从1373 K增大到1673 K,系统热效率约从68.95%增大到71.78%,系统效率从47.85%逐渐增大到51.93%,这是因为当H2O(g)掺入量减小时,CH4燃烧温度升高,气固水当量比减小,产品出炉温度降低,对应的系统效率升高。然而,系统热效率、效率在供热温度1373~1673 K内存在不同的极值点,因此在该区间探究了系统热效率最高(f1=max ηen)和效率最高(f2=maxηex)对应的运行参数和热力学结果,如表2所示。

图6系统热效率和效率随CH4绝热燃烧温度TH的变化

热力学优化结果如表2所示:当H2O(g)掺入量为9.02 mol/(kg-CaMg(CO3)2)、CH4燃烧温度为1592 K时,热效率最高为71.88%;当H2O(g)掺入量为9.24 mol/(kg-CaMg(CO3)2)、CH4燃烧温度为1673 K时,系统效率最高为51.93%。

表2 热力学优化结果

本文针对传统白云石煅烧工艺CO2排放严重、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H4-O2/H2O(g)燃烧技术的白云石煅烧及其CO2富集系统,富集了白云石分解和燃料燃烧产生的全部CO2,实现CO2零排放。同时,通过Aspen plus创建系统换热网络,量化系统CO2富集能力的同时,探究了系统热效率和效率随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

(1)以单炉产能为150 t/d的白云石煅烧体系为例,白云石完全分解所需的CH4燃烧量约为777.5 m3/h,对应白云石分解产生CO2及燃料燃烧产生CO2资回收量约为4415.35 kg/h。因此,本文搭建的白云石煅烧工艺具有约460万吨/年的CO2资源化回收潜力。

(2)系统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燃料需求量一定时,随着H2O(g)掺入量的增大,燃料燃烧温度降低、燃烧烟气中CO2分压减小、竖窑气固水当量增大、产品出炉温度升高、系统热效率和效率降低。当H2O(g)掺入量为9.02 mol/(kg-CaMg(CO3)2)、CH4绝热燃烧温度为1592 K时,系统热效率最高为71.88%;当H2O(g)掺入量为9.24 mol/(kg-CaMg(CO3)2)、CH4绝热燃烧温度为1673 K时,系统效率最高为51.93%。相较于传统白云石煅烧工艺,系统热效率、效率分别提高约8.28%、16.23%。

猜你喜欢白云石热效率当量遵化市魏家井白云石矿冶金用白云岩矿地质特征河北地质(2022年2期)2022-08-22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中白云石成因探讨高校地质学报(2020年5期)2020-10-28白云石有序度与流变特征的研究进展高校地质学报(2020年2期)2020-05-07提高蒸汽系统热效率当代化工研究(2016年2期)2016-03-20嗨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2-03青阳白云石矿采场回采顺序优化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3期)2015-12-02丰田汽车公司的新型高热效率汽油机汽车与新动力(2015年1期)2015-02-27超压测试方法对炸药TNT当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火炸药学报(2014年3期)2014-03-20环空附加当量循环密度的计算方法断块油气田(2014年5期)2014-03-11V94.3A燃气轮机当量小时(EOH)计算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推荐访问:白云石 富集 煅烧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