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上海美术中的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9 20: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本刊记者 秦岭

2022年11月10日至11日,“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在松江文化新地标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云间剧院举行。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回归党的诞生地和中国近代美术策源地上海,也有其特殊意义。本届论坛特设“上海美术”专场,围绕“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上海国际城市的文化生态”“上海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等主题发表演讲,论坛期间,各位专注上海美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梳理了上海美术的发展历程,发掘归纳了新时代十年上海美术创作实践的重要经验,就如何向世界说好上海美术中的中国故事各抒己见。

“上海对于美术教育的开启、发展有着独特而卓越的贡献。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许多重大事件,许多大师名家都离不开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滋养。”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在论坛主旨发言中所说的,这些“创作的实践和艺术史的丰富性”应当被有效地转化为对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的建设——“从中国美术历史性发展与外来美术中国化再创造出发,才能真正探讨和建构中国现代美术理论”,而这正是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举办的目的和意义。

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本届高峰论坛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时代永远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呼唤者。”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美术史论家、版画家朱国荣说。20世纪初,我国一批留洋学生如林风眠、吴大羽、徐悲鸿、张充仁等回国后袭用欧洲主题性绘画的创作方法来表现中国的历史,讲中国的故事。这100多年来,上海美术家也始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作品,从单一的创作观念、表现手法,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多样的艺术面貌,“生活与创新是艺术创作反映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经典的原点所在”。

朱国荣对上海主题性美术创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及至当今的新时代。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吴湖帆

《歌唱祖国的春天》(1956年)程十发

《晨曦——上海解放》(2011年)陈宜民、颜秉卿、任今今

《上海黎明》(2013年)王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以新年画运动为起首,上海掀起了一场“美术革命”。这是继“海派”形成后上海美术史上的又一次大变革。上海美术界在创作思想、服务对象、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并在创作中形成了以写实的画风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鲜明时代特征。如程十发的《歌唱祖国的春天》,吴湖帆的《原子弹爆炸》,陆俨少的《工业支援农业》《上海港》,陈逸飞、魏景山合作的《开路先锋》《占领总统府》,汤沫黎的《针刺麻醉》《春雨》等。虽然有人将这一时期的主题性创作归为“工具”,但是这一特定时期的作品至今依然打动人心,成为经典。“因为这是美术家虔诚的精神追求,真诚的创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题性美术作品在上海美术史上具有特别价值的原因。”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的主题性创作可贵之处在于有真情,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主题性创作最大的变化是突破了对历史、对事件、对人物的概念化、程式化表现,改变了主题性创作单一化的面貌,艺术家在作品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同样是表现上海解放“解放军露宿街头”这一主题,陈宜明、颜秉卿、任今今2011年合作的油画《晨曦——上海解放》中,故事主角变成了清晨出门买菜的女子,画家通过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将解放军战士严格执行陈毅司令员下达的“不入民宅”的规定富有诗意地展现出来。2013年,王泾在油画《上海黎明》里则描绘了一个黄包车夫蹲下身子给一名老战士划火柴点纸烟的场景。画家用压低视线角度的方式拉近了军民之间的亲近感,也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作品获得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在朱国荣看来,“两件作品都具有纪实性的现实主义特征,但并非是对历史场景的真实复制。作者以主观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温暖人心,并在平凡中寄予了宏大的理想和美学意义”。

时间进入新时代。时代的发展为美术创作,特别是主题性创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表现空间。朱国荣表示,从“一带一路”建设到扶贫脱困,从航天登月到深海潜水,从生命科学、远程医疗到自动化作业、智能机器人,都需要艺术家走进生活,在人民中体悟生活的本质,创造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李前为创作油画《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生活纪实》多次到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当代青年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为他提供了现实中的真实,也为他提供了想象中的真实。他有意减弱了主讲人的动势,而将笔墨落在这群年轻人与会时的专注神情与各种生动的姿态上,营造了党组织生活热烈又轻快的气氛,反映出新时代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李向阳在创作《饮水思源——记青草沙原水水源地工程》时,几次前往青草沙参观考察,虽然最后还是依据卫星地图才把心目中的美景画了出来,但之前的每一次探访都为最后的迁想妙得作出了铺垫。韩硕在创作《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上海诞生》过程中,两次到苏州郊外的科研基地走访和收集素材,虽然在最终完成的作品里与下生活时见到的场景已经完全不同,却依然能够找到从生活中得到的印记。

对此,朱国荣也谈到,当下的主题创作有不少选题是无法去体验生活的,只能从“第二手生活”里去寻找和感受,“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艺术创作体验生活的方式改变,是否意味着主题性创作对‘下生活’概念的重新诠释也将引发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对青年创作者而言更是如此。如石至莹创作油画《嫦娥四号探月计划》所需要的探月科学常识是通过阅读科普书籍、看科幻电影了解的,鲁丹创作油画《智慧医疗——得心应“手”》时使用相关素材也都是在网络和图片等“二手生活”中寻找的。近年来,上海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也在有意识地组织青年美术家参与。“青年美术家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审视,对当代城市生活的贴近描绘,对人文情怀的个性化感受都有可取的地方。虽然他们在主题性创作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短板,可以预期的是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的身影和越来越好的作品。”朱国荣说。

基于“新现实题材美术创作”这一讨论主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李超在发言中提出了“国家记忆”这一概念和课题。

《饮水思源——记青草沙原水水源地工程》(2019年)李向阳

“国家记忆是国家级的文脉资源,蕴含国家利益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其中记忆元素展现家国情怀、体现国家精神、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积极力量,”李超说,“以中国美术而言,其中的国家记忆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它以国家美术发展的见证之物作为载体,形成了国家艺术资源的国际影响力。”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上,上海这座城市与这样一些重要概念连缀在了一起:“近代西洋画之摇篮”“中西文化交流之根据地”“新兴艺术策源地”“美术出版的半壁江山”……与此相应的,上海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土山湾是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摇篮,点石斋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艺术印刷基地,棋盘街是中国最初近代艺术出版产业基地,决澜社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锋群体,国货路是中国全国美术展览“破天荒”的创始地,菜市路则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黄埔军校”,等等。在李超看来,“这些概念实际上就是上海美术国家记忆的标识”,而这些时常提及的著名地点,则因其“历史的开创性、传承的经典性以及影响的国际性”,足以成为“上海美术国家记忆的六大经典样板”。它们聚合在一起,凸显了上海美术所蕴含的人文资源的经典价值,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已经不止于“国家记忆”,甚至成了独具含金量的“国际记忆”的一部分。“就美术界而言,伴随着如此的价值认同,我们完全能够推出一些足以‘感动中国’的上海故事。”李超说。

《支部建在连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生活纪实》(2018年)李前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诸多一线名家几乎都有旅居或寓居上海的经历,他们之间的交游与切磋,促成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内陆联动”。与此同时,以中国留学生为主的国际交流,则带动了“海外联动”的出现,如“欧洲派”与“日本派”的分野与对峙,徐悲鸿与徐志摩之间的“二徐之争”,黄宾虹的中国写意与西方表现的“契合”之论等。人才的聚集伴随着艺术的集群效应。上海美术学院学术团队就曾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对这些名家先贤在上海的活动轨迹进行了细致梳理,提出了“卢湾之弧”文化带和“虹口之轴”文化带的概念。

文化集群效应、人才培植效应和历史转型效应,是李超在探讨上海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与新兴艺术的策源地价值意义时着重强调的三点,他将其视作历史留给上海美术国家记忆的珍贵财富价值所在。

“实际上,这正是中国现代美术外引和内生相合相成的现代性问题的表征。这种价值认同,事关艺术发展的文化自信和战略思考。这是我们从上海出发,向世界叙述珍贵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的契合点。”李超说。上海作为影响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演变的重要地区,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向现当代美术的转型,历史作用举足轻重。事实上,“上海美术国家记忆”正是“上海故事”中的“故事”——通过对“上海美术国家记忆”的讨论,进一步关注近年来上海美术家在相关主题性创作的中心命题“上海故事”,自然就有了视野的拓展和认知的深化。

“美术能够形成国家影响力的关键,正在于‘国家记忆’样式的深耕与营造。”李超说,“李毅士《艺术与科学》、林风眠《探索》、徐悲鸿《田横五百士》、庞薰琴《地之子》、唐一禾《七七号角》、董希文《开国大典》、方增先《粒粒皆辛苦》、陈逸飞和魏景山《占领总统府》等,这些近现代以来的相关国家级精品力作,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国家记忆样式’视觉符号的作用和力量,以及在地性的文化资源的生动转化。换言之,唯有紧紧围绕‘国家记忆’的样式系列化研究和体系化建构,方能从根本上改观格局,提升话语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马琳则将目光投向了上海的美术教育。

作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上海亲历了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亦推动着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孕育培养了一批批引领时代的美术大师。我们如何更好地赓续海派精神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建立起新时期上海美术教育的新坐标?作为回答,拥有上海美专血脉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于2020年正式提出了“新海派”的理念,并且围绕这一理念,提出了若干富有时代气息和上海特色的美术教育和当代艺术命题。

何为“新海派”?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2021年6月创刊的院刊《新海派》发刊词中如此开宗明义:“‘新海派’是一个平台:申为基石,生生不息;
依托海派文化的相关学科与专家学者的学术视野,探索新方法,推出新理论,建立新标准;
旨在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联系,拓宽发展与创新的认识,加强学术与社会的互动,链接文化与时代的基因;
以重振上海‘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引领时代风尚与艺术精神,建立中国当代美术的新坐标。”

“‘新海派’是上海美术学院在发展的过程和学术探索当中提出的一个关键词。”马琳表示,围绕美术教育在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科学体系三方面,上海美术学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实践。

《智慧医疗——得心应“手”》(2021年)鲁

“一带一路”上的上海建设者》(2019年)殷正洲、陈忠强

《大国重器——洋山深水港》(2021年)蔡亚鸣

2021年,上海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了两个学院品牌大展:“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品展”和“2021无问西东邀请展”。“风自海上”系统呈现了上海美术学院从海派到“新海派”的教学实践成果。从作品背后,可以看到上海美术学院教学的演变轨迹与发展,也可以读出上海美术学院与海派美术教育的关系。“无问西东”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70位艺术家的200余组(件)作品,不仅展现了国际国内艺术家们对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艺术交流的思考,也展现出上海美术学院最新的教学与创作成果和国际艺术院校的交流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海派”的理论建设,展览期间,学院也举办了相关课题的学术研讨会。通过一系列展览和论坛来梳理上海美术教育乃至中国美术教育的经验,探讨如何重振上海“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如何构建在新文科背景下“新海派”的美术教育模式等。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就是东西方互相学习借鉴、激扬激发之路,”马琳说,“在全球化日益密切的今天,海派文化如何推陈出新,在保留基因和原动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新海派’的出现给上述问题提交了答卷:以教育为基点,通过院刊、展览和论坛对海派文化重新梳理,实现现代美术向当代美术的转型,形成国际当代艺术策源地的影响力。”她相信,上海美术学院“新海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形成国际都市艺术的中国坐标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展览、艺术空间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乃至城市文化塑成的推动作用,也是专家学者们关心的议题。

“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性的功能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超大体量容器。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推进器,是我们进入并体验这个城市的丰富细节的方式。”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邱敏说。值得肯定的是,上海的各类艺术博物馆正越来越好地承担并履行了“城市的文化推进器”的职能。

邱敏给出了这样几组数据:根据上海市文化旅游局组织编写的《上海美术馆发展年度报告(2021)》,相比2020年,2021年上海美术馆数量净增加7家美术馆,总计达到96家,在全国居于首位,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有美术馆25家,非国有美术馆71家。更为重要的是,上海美术馆的分布实现了16个区全覆盖。其中,浦东新区美术馆数量为18家,继续保持全市16个区第一。全市美术馆共举办950项展览,同比增长58.3%;
2021年全年美术馆观众参观人次621万,同比增长52.9%,其中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西岸美术馆、浦东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黄浦区东一美术馆成为当年观众人次最多的前五名。

上海的博物馆数量开始迅猛增长,大约肇始于2000年后。“除了以政府为平台发起并建立的艺术博物馆,大量民营艺术博物馆纷纷涌现,并在博物馆类型和主题上不断拓展。”邱敏说。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发布的《2020年度上海市美术馆名录》中,收入美术馆89家,其中国有美术馆26家、非国有美术馆63家,非国有美术馆数量占全市总量的七成。“政府平台为背景的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往往是建立在一个城市整体文化构建的基础之上,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或者和国际接轨,所选择的艺术品也通常是经典艺术史这条宏大叙事的线索。民营美术馆作为官方背景的艺术博物馆的有效补充,在艺术形态的多样性、多元化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近十多年来,不管是官方平台的艺术博物馆还是民营美术馆,都十分注重公共教育,开展了很多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公教活动案例。邱敏介绍,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2021年全市美术馆共举办公共教育活动3953项,活动类型涵盖讲座、导览、工作坊、放映、表演、亲子活动等,直接参与人数超过152万人次。活动数量前五位的美术馆分别是:西岸美术馆627项、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260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6项、程十发美术馆159项、刘海粟美术馆157项。

除此之外,各种替代性艺术空间作为灵活多变的艺术多元文化的生命体,也穿插在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愚园路的超薄美术馆等。邱明表示:“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艺术和社会的复合体,它除了展示既成事实的艺术品,也催生着大量的文化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化体验和传播形式。作为一个容纳闲人游荡的诗意空间、讲述人与物相遇的故事空间、一个个性化的美育空间,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上海美术”中各个专项课题,专家学者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如,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策展人、评论家李旭以“抽象艺术在上海”为题,细致梳理了抽象艺术在上海的实践,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生导师、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则围绕“海上绘画的已知和未知”,对海派绘画绵延百五十年的历史发展作了详细梳理,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原博士生导师徐建融的演讲题目是《松江——元代山水画的发祥地》,他提出,一部元代的绘画史,实际上是一部浙西的绘画史。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在采访中表示,本次论坛是一次与全国兄弟省市共谋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重要集结,是一次与全国兄弟省市学习交流互鉴提高的难得机会,也是一次让全国美术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上海美术的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上海美术在宣传推广上处于弱势,多年来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美术活动较少。为此,上海美协要和中国美协、各兄弟美协多联手,同时诚邀上海各区积极参与进来,持续推出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培训、论坛等活动,继承上海美术历史文脉,同时创新探索‘新海派’的美术理论,使上海美术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为提升推广上海美术贡献力量。”相信此次“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的成功举办,将对未来中国美术新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表数据皆由邱敏提供)

猜你喜欢主题性海派美术馆钢·美术馆展览现场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戏曲研究(2022年1期)2022-08-26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去美术馆游荡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海派剪纸非遗传承研究(2018年2期)2018-10-14美术馆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6期)2018-02-10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上海戏剧(2017年11期)2017-11-16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11期)2017-01-13

推荐访问:上海 中国 讲好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