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社群感的在线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18 18:18:04 来源:网友投稿

王丽,潘虹,刘大颖

(天津农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天津 300392)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报道、查阅文献发现,高校教师普遍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取得了一系列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线下授课部分的课程思政教育,对于课前及课后线上教学部分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还不够丰富。在课前及课后运用在线教学手段,进一步拓展教学,是疫情时期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后兴起的新的教学手段,并且被广泛采用。因此,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课程思政,实现全过程贯通的课程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社群感是从社区感衍生出的概念,属于较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学术界普遍认同 MCMILLAN等[1]对于社区感的定义,借用该定义,可将虚拟社群感解释为一种成员对虚拟社群的归属感[2],是成员之间、成员与虚拟社群之间的感情,成员关于自己的需求会得到满足的共同信仰。研究发现,虚拟社群感等价于线下面对面接触交流时产生的社区感,这种虚拟社群感是一种依恋感、归属感。在虚拟社群中,强烈的依恋感、归属感能够促进成员更乐于参与社群活动、更乐于与其他成员共享信息、更乐于将线下活动转化为线上活动等。

本研究中,尝试将虚拟社群感的概念引入到在线教学课程思政研究中,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群体在线下活动时称为教学班,在线上活动时称为虚拟群组。假设这个虚拟群组中的师生群体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虚拟社群感,师生在这个虚拟社群中产生了依恋感和归属感,那么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更加尊敬,更愿意听从社群中教师的指导。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师生间形成社群感后,对于教师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也更愿意接受。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在师生间、生生间形成虚拟社群感,对于在线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大有裨益。

线上教学的电子媒介有多种形式,例如 QQ群、QQ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学习通等,在这些虚拟的平台上,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个虚拟的社群,在虚拟社群中,全体成员之间建立持续、归属、依恋的虚拟社群感,对社群成员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3]。

1.1 获得学习的支持感

当虚拟社群中的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倦怠等情况时,虚拟学习社群可以给这些成员提供激励和正面建议,使其获得学习方面的支持感。在面对社群中的学习任务时,成员对于学习任务的接受度是正向的,强烈的虚拟社群感将促进成员产生更高的学习行为意图。

1.2 取得师生的信任感

教师在虚拟学习社群中建立学习任务、要求规范,并持续推行,使学生明白在线学习是一种不限制地点的重要学习形式,不能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在虚拟学习社群中,应形成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等学习规范。这些学习规范促使被规范者(学生)强化正向学习行为,持续正向的学习行为可增强学生间的信任感,从而进一步强化虚拟社群感,最终在虚拟社群感、学习规范、学习行为、信任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师生间的信任感对于课程思政教育至关重要,信任是打开思维和心灵的钥匙,有了信任,课程思政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1.3 提升学习的参与度

倘若在虚拟学习社群中构建了强烈的社群感,那么成员间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学习行为方面形成归属、依恋的学习氛围,从而衍生出学习责任感,提升了学习参与度。例如学生对于其他成员表述的质疑、对于其他成员疑问的解答、学习小组的团队合作等,是虚拟社群感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的体现。

2.1 学生需求得到满足

有研究指出,虚拟社群感的需求满足分为两类,一类是情感态度上的需求,另一类是期望利益上的需求[4]。情感态度上的需求是一种享受性需求,主要是指在虚拟社区中得到支持认可,或者在虚拟社区中获得了较好的娱乐体验,当这些情感态度上的享受需求被满足时,虚拟社区活动使成员产生了愉快美好的体验,成员普遍会对该虚拟社区产生一种依恋感、归属感,成员会在心智上相互激励,对虚拟社区的忠诚度也相应提升。期望利益上的需求主要是指成员参与虚拟社区活动要达到社交、学习等目的,只有成员认为这些目的或者期望利益被实现了,对于该虚拟社区的归属感才会增强。

因此,在线教学虚拟社群中,要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首先,教师应注重引导社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线上交流、研讨比线下多,在社群中对突出的学习成果、优秀的小组成果进行展示,可在学生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学生获得支持认可,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在线学习虚拟社群感。其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在线教学中学生没有面对面教学的拘谨制约,可以更坦然更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或尊重,增加了对在线学习的相应关注度,达到了参与在线学习虚拟社群的目的。

2.2 持续的线下课堂学习

研究表明,线下活动有利于促进虚拟社群中成员间的关系构建,对虚拟社群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5]。线下活动能够促进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与认同,提升虚拟社群的向心力、凝聚力,使成员的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6]达到更高的水平。由于在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制约,可以随时进行师生交流,线上线下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环路,连续的交流有利于形成社群中的沉浸感,促进虚拟社群感的形成。

2.3 学习班级中的身份认同

在虚拟社群中,了解熟悉其他成员是成员将自己认可为社群一员的基础,认为与其他成员有相似性,有共同的兴趣目标,是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因此,为提升虚拟社群感,社群管理者要致力于促进成员间身份认同。运用到在线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需要构造一种虚拟的“集体感”,不断强化“集体”的概念。一是加入自我介绍环节;
二是讲故事环节,通过观点之间的碰撞交流来达到熟悉的目的;
三是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或者短视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是通过制定课堂的规范制度,所有成员共同遵守一套学习原则,类似道德约束。身份认同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了解,提升个人在虚拟社群感中的成员感,增加虚拟社群中的情感交流。

本研究以天津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线上教学为例,研究如何利用虚拟社群感的维持策略,使虚拟社群感在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有机化学”采用线上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个人自学、小组督学、小组研讨。前期调研发现,学习主动性较弱的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包括观看慕课视频、完成预习测试题)效果较差,因此采取了将课前预习效果分并入总评成绩的措施。同时,为增强虚拟社群感,发挥学习小组监督功能,采用小组所有成员完成课前预习环节后可获得附加分的措施,以达到学生间相互监督、相互促学的目的。将小组学习的方式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线上学习的全过程。本课程在学生评教同类课程中获得了较好的评价。课前,在预习环节引入有趣话题引导学生讨论,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课中,教师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呈现,并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受益匪浅;
课后,布置习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使学生学到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知识。

以“有机化学”在线习题的部分案例为例(表1),在这些案例中加入关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使师生间形成较强的虚拟社群感,更容易得到朋辈交流、教师定制化的辅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每个在线习题设置多个问题,步步递进,将问题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参与知识贡献,相互间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共识感,师生学习群体形成归属感、依恋感和信任感,从而达到夯实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表1 “有机化学”线上教学部分课程思政案例

续表

虚拟社群感目前多从经济管理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将虚拟社群感概念引入到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线上教学中产生的一种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良好的复杂情感,探讨了如何利用教学手段增进虚拟社群感,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另外,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没有针对具体的学生对象研究整门课程虚拟社群感从产生到不断变化的全过程,未来研究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为在线教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虚拟社区归属感社群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现代营销·理论(2021年7期)2021-09-27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商业2.0-市场与监管(2021年8期)2021-09-10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海峡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社群短命七宗罪现代家电(2019年4期)2019-06-12虚拟社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魅力中国(2019年6期)2019-01-13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推荐访问:在线 社群 探索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