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3篇

发布时间:2022-07-17 20:18:02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3篇

2022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篇1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市、区两级书记直接推动、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行业部门共同行动,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城市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主轴,把堡垒建成“主引擎”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龙头”带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一是强化“动力轴心”。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让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好地发挥联接左右、贯穿上下的“动力轴心”作用。推动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全面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将内设机构控制在5个以内,构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并推行行政事业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赋予街道(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在街道统一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整体工作效能。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基层综合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权等五项权力,街道能够直接承办的事项由20项增加到70项,使街道党工委更加有权力、有能力整合职能部门力量,统筹优化基层治理和服务。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升格党委并运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改革思路,明确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14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确需社区协助的事项,明确社区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并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推动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

  二是织密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将党组织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推行“多网合一”,建立全市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在社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4609个,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网格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兼职委员制,吸收2530名驻区单位党员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完善双向服务、协商议事、沟通协调、考核激励、动态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领域共驻共建资源融入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以“三联三亮三服务”为载体,持续发动省直单位联动支持、市直单位强力推动、县区单位全面兜底,持续促进党员进社区亮身份、社区建台账亮需求、群众看表现亮评分,实现省、市、区三级114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700多个各类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共建,6万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服务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基层群众需求。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探索建立345个功能型党组织,为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把党员更好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织密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党对基层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力度,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

  三是扩大“两个覆盖”。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市、区两级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协会党组织,通过将物业公司有无党员作为优先引进的重要条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截至目前,共有124个物业服务企业(网点)建立了党组织(党小组)。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引导党员参加业委会选举,采取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下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等方式,加强党对业委会的领导。截至目前,共有268个业委会建立了党组织。推动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交叉任职”,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组织体系。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红色物业”联合处理、议事协调、矛盾纠纷联调等各项运行机制,共同协调处理居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将社区党组织评议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的内容,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二、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坚持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服务作为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把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让党建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深度、城市更有温度。

  一是建好党群服务阵地。以75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按照“8+N”优化功能布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居民理事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等8个必设功能室以及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自选特色功能室,推动服务功能提档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将党的温暖融入万家灯火。坚持方便惠民与优质高效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建设264个“1+5+X”邻里中心,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及快递、理发、热敏灸等若干服务,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城区居民群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在“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中解决。对社区服务难以覆盖的盲区,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城管、市政、园林、交管等行业部门力量,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商圈楼宇等建设了274个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文明引导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为全体市民特别是环卫、交管、城管、快递等一线工作者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阅读观影等服务。

  二是凝聚社会服务力量。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培育社区所需的社会组织项目,打造了“小桔灯”“时间银行”“红色创投”等一批优质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发展及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大力推动行业系统公共资源开放,重点把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系统和社会资源向区域群众开放共享,推动学校分时段免费向群众开放健身场所,有地下停车场的市属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向群众开放停车场所,市体育中心开放场地预定微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坚持具有**特色的领导干部“民情家访”,组织市、县区、街镇三级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在卫生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安等方面,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引导他们担任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志愿服务员,变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面对突发疫情,推动成立外卖配送行业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骑手、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物资保障突击队”,投身到“无接触配送”防疫保供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推动服务机制完善。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建立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清单共50余项服务事项。针对全体居民,开展党政、生活、法律、文体等综合性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灵动三点半”、“一键通”上门等特色服务;针对困难人群,开展点亮“微心愿”、爱心超市捐赠等活动,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形成“全体居民有活动、特殊群体有关爱、困难人群有帮扶”的服务格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一步将服务向新经济新业态、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领域延伸,以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为重点,带动推进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持续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建成“青蜂侠”、绿地中心、汇海国际等37个功能集聚、特色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党群服务综合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有场地有能力为保障,把资源用在关键处

  着力做强街道整合平台,做实社区支撑平台,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强化街道社区基础保障,让街道社区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实施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规范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对标“是否有闲置的公房、是否有适合搭建的空地、是否有开发建设单位未提供到位的场所、是否有合适的购买房源、是否有合适的租赁房源、是否可以整合社区”(拨、建、补、购、租、合)等六个方面,充分研判社区内可用的闲置资源与空置场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54个面积不达标、位置不集中、功能不健全社区均已明确场所,新增社区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所有社区的相对集中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结合实际健全社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人员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全面开展“一站式”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85%以上的社区形成了“定时+预约”“线上+线下”“前台+后台”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二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建立了“进出有规范、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照社区正职不低于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工作人员不低于社区正职的80%的标准,构建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度奖励”的薪酬体系和“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干部工资平均增长1.7万元。通过选拔、招录、推荐、培养等方式途径,着力畅通社区工作者到街道领导岗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成长通道,有效破除了社区工作者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首次选聘1006名大学生基层专干,根据村(社区)党组织安排,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村(社区)干部队伍增添力量和活力。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大学生基层专干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坚守在核酸采样点、防控卡点、封控区等疫情防控一线,尽全力交出抗疫大考满意的答卷,用行动筑起战“疫”青春堡垒。**经开区90后大学生基层专干主动请缨奋战在机场专班抗疫一线,每天穿着防护服坚守岗位近10个小时,安全、有序地做好入境旅客转运交接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聚焦“觘角盛行、油松痞、任性蛮霸、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征求基层意见,分类梳理“政治忠诚、解放思想、能力素质、实干担当、为民情怀、政绩观念、工作落实、营商环境、资金管理、形象修养”等十个方面34项具体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小鬼难缠”等8类问题。紧盯“小官巨贪”,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腐败问题。通过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街道、社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明显提升。阻击疫情期间,建立临时党组织1431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901个,2.2万名在职党员到下沉社区村组,主动冲锋在前,参与防疫政策宣传、采样秩序维护、居民生活保障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过硬作风和先锋形象。

2022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篇2

  持续开展“点亮微心愿 服务微民生”活动,实现群众关心的“小愿望”,不断提升了群众在家门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2022年全县基层治理典型经验材料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去年以来,我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五个到户”(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工作,组织全县2万余名党员开展联户大走访,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关系,提升了治理水平,实现了党群零距离。

  一、联网到户,覆盖有广度

  一是织好网。全县按照“规模适度、街巷定界、无缝覆盖”的原则,采用三级网格架构,共划分19个镇(街道)一级网格、217个村(社区)二级网格、2262个三级网格。各镇(街道)、村(社区)、组等工作力量全面下沉,专兼职网格员数量4200余人,履行“一员多岗”的工作职责,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二是分好工。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一级网格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优秀党员等担任三级网格长。每个子网格根据实际情况,推选若干名网格员,每名网格员对接联系5名左右群众。

  三是结好对。重点项目、企业、人群由领导结对联;脱贫不稳定户、边缘监测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留守儿童户、大病重病慢性疾病户、社团组织等,由镇(街道)及村(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分类深入联;普通家庭根据网格划分,由党员实现网格全面联。

  二、党员下村,走访有深度

  一是推行“六个一”措施。县委常委带头开展联点工作,通过“明确制定一份发展蓝图、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参加一次党内组织生活、讲授一次专题党课、开展一次慰问帮扶、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等“六个一”措施推进联系服务群众上新台阶。各级领导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掌握基层情况,解决基层问题。

  二是开展大走访。组织开展“入户大走访、入心拉家常”活动,制作“便民联系卡”“政策明白卡”,挨家挨户地进行入户走访,联户党员逐户发放“五个到户”联系卡20余万份。日前,围绕疫情防控、房屋质量排查等工作,仅县直单位就组织党员3.27万人次上门入户。19个镇(街道)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

  三是提供大支持。在265个机关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与217个村(社区)党组织中全面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根据村(社区)需求清单、后盾单位资源清单,共同结对成近400份项目清单,支持项目资金1800余万。县总工会党支部在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黄兴镇沿江山村支援,基层群众幸福感得到提升。县城管局环卫支部、市政支部等指导湘龙街道石子社区开展路面提升改造,解决沿线缺失绿化带、缺少垃圾桶、路沿石破损等问题,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措施务实,帮扶有温度

  一是拉一回家常。联户党员干部参加一次群众家庭会,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围一张桌,了解群众家庭基本情况,摸清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青山铺镇党政班子成员带头、69名机关干部蹲点,入百姓门、听家中事。

  二是送学一套“惠民政策”。逐户发放“政策口袋书”“政策明白卡”,建立“应落实、已落实、未落实”三张清单,对未落实的跟踪代办、应享尽享。北山镇推行“政策集市”,将常用的种粮、建房、惠农等8类103条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春华镇春华山村第一书记陈军上户主动为村民宣讲大病救助政策,得到群众点赞。

  三是解决一批“急难愁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立行解决。湘龙街道湘贸社区组织党员、辖区共建单位先后解决“小区楼顶种菜”“工地劳资纠纷”“辖区举牌收车”等难题共计210余起。今年来,全县通过党员联户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73个,化解矛盾纠纷531起。

  四是圆一个“微心愿”。持续开展“点亮微心愿 服务微民生”活动,实现群众关心的“小愿望”,不断提升了群众在家门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两年来,开展“微心愿”活动500余场次,圆梦“微心愿”4346个,并初步形成了湘龙街道湘瑞社区“湘瑞益+”微心愿等一批服务群众的特色品牌。

  五是帮扶一批“产业就业”。群众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重点帮助什么、支持什么,为产业户提供资金、技术、销售等服务,为就业户提供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群众发展小养殖、小菜园、小果园、小买卖300余家,带动2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四、机制明晰,组织有力度

  一是责任机制明。构建党员负责联系、村(社区)负责组织、县级负责统筹的工作机制,村(社区)党组织每月召开1次民情碰头会,镇(街道)每月召开1次民情分析会,帮助解决村里的突出问题。同时,每月召开讲评会,征集“民情小故事”,推广好典型好做法。开慧镇、路口镇今年已推选20个一季度优秀联户党员干部、联户优秀事例。

  二是反馈机制快。党员每月至少1次以上登门了解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工作情况。日常工作中,网格员、联户党员和镇村两级遇到突发事件,随时上报具体情况。泉塘街道泉塘社区党员在走访中发现未来蜂巢小区有高空抛物现象发生,党支部引领,小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多方参与整治。通过召开联席会、征求意见、确定项目、进场施工,一个月内完成了48个高空抛物专用摄像头的安装,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充分认可。

  三是考核机制严。将“五个到户”工作列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健全群众评议办法,通过民调电话、现场督查等方式,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让联户干部有压力更有动力。2021年,县民调中心抽取6500名群众对“五个到户”情况进行回访,综合结果运用到县对镇(街道)及镇(街道)对村(社区)考核中,兑现奖惩。

2022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篇3

  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市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市、区两级书记直接推动、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行业部门共同行动,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城市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主轴,把堡垒建成“主引擎”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龙头”带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一是强化“动力轴心”。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让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好地发挥联接左右、贯穿上下的“动力轴心”作用。推动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全面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将内设机构控制在5个以内,构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并推行行政事业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赋予街道(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在街道统一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整体工作效能。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基层综合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权等五项权力,街道能够直接承办的事项由20项增加到70项,使街道党工委更加有权力、有能力整合职能部门力量,统筹优化基层治理和服务。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升格党委并运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改革思路,明确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14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确需社区协助的事项,明确社区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并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推动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

  二是织密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将党组织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推行“多网合一”,建立全市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在社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4609个,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网格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兼职委员制,吸收2530名驻区单位党员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完善双向服务、协商议事、沟通协调、考核激励、动态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领域共驻共建资源融入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以“三联三亮三服务”为载体,持续发动省直单位联动支持、市直单位强力推动、县区单位全面兜底,持续促进党员进社区亮身份、社区建台账亮需求、群众看表现亮评分,实现省、市、区三级114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700多个各类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共建,6万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服务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基层群众需求。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探索建立345个功能型党组织,为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把党员更好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织密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党对基层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力度,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

  三是扩大“两个覆盖”。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市、区两级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协会党组织,通过将物业公司有无党员作为优先引进的重要条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截至目前,共有124个物业服务企业(网点)建立了党组织(党小组)。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引导党员参加业委会选举,采取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下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等方式,加强党对业委会的领导。截至目前,共有268个业委会建立了党组织。推动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交叉任职”,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组织体系。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红色物业”联合处理、议事协调、矛盾纠纷联调等各项运行机制,共同协调处理居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将社区党组织评议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的内容,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二、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坚持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服务作为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把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让党建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深度、城市更有温度。

  一是建好党群服务阵地。以75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按照“8+N”优化功能布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居民理事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等8个必设功能室以及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自选特色功能室,推动服务功能提档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将党的温暖融入万家灯火。坚持方便惠民与优质高效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建设264个“1+5+X”邻里中心,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及快递、理发、热敏灸等若干服务,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城区居民群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在“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中解决。对社区服务难以覆盖的盲区,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城管、市政、园林、交管等行业部门力量,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商圈楼宇等建设了274个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文明引导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为全体市民特别是环卫、交管、城管、快递等一线工作者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阅读观影等服务。

  二是凝聚社会服务力量。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培育社区所需的社会组织项目,打造了“小桔灯”“时间银行”“红色创投”等一批优质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发展及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大力推动行业系统公共资源开放,重点把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系统和社会资源向区域群众开放共享,推动学校分时段免费向群众开放健身场所,有地下停车场的市属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向群众开放停车场所,市体育中心开放场地预定微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坚持具有**特色的领导干部“民情家访”,组织市、县区、街镇三级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在卫生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安等方面,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引导他们担任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志愿服务员,变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面对突发疫情,推动成立外卖配送行业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骑手、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物资保障突击队”,投身到“无接触配送”防疫保供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推动服务机制完善。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建立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清单共50余项服务事项。针对全体居民,开展党政、生活、法律、文体等综合性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灵动三点半”、“一键通”上门等特色服务;针对困难人群,开展点亮“微心愿”、爱心超市捐赠等活动,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形成“全体居民有活动、特殊群体有关爱、困难人群有帮扶”的服务格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一步将服务向新经济新业态、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领域延伸,以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为重点,带动推进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持续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建成“青蜂侠”、绿地中心、汇海国际等37个功能集聚、特色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党群服务综合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有场地有能力为保障,把资源用在关键处

  着力做强街道整合平台,做实社区支撑平台,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强化街道社区基础保障,让街道社区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实施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规范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对标“是否有闲置的公房、是否有适合搭建的空地、是否有开发建设单位未提供到位的场所、是否有合适的购买房源、是否有合适的租赁房源、是否可以整合社区”(拨、建、补、购、租、合)等六个方面,充分研判社区内可用的闲置资源与空置场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54个面积不达标、位置不集中、功能不健全社区均已明确场所,新增社区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所有社区的相对集中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结合实际健全社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人员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全面开展“一站式”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85%以上的社区形成了“定时+预约”“线上+线下”“前台+后台”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二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建立了“进出有规范、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照社区正职不低于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工作人员不低于社区正职的80%的标准,构建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度奖励”的薪酬体系和“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干部工资平均增长1.7万元。通过选拔、招录、推荐、培养等方式途径,着力畅通社区工作者到街道领导岗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成长通道,有效破除了社区工作者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首次选聘1006名大学生基层专干,根据村(社区)党组织安排,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村(社区)干部队伍增添力量和活力。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大学生基层专干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坚守在核酸采样点、防控卡点、封控区等疫情防控一线,尽全力交出抗疫大考满意的答卷,用行动筑起战“疫”青春堡垒。**经开区90后大学生基层专干主动请缨奋战在机场专班抗疫一线,每天穿着防护服坚守岗位近10个小时,安全、有序地做好入境旅客转运交接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聚焦“觘角盛行、油松痞、任性蛮霸、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征求基层意见,分类梳理“政治忠诚、解放思想、能力素质、实干担当、为民情怀、政绩观念、工作落实、营商环境、资金管理、形象修养”等十个方面34项具体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小鬼难缠”等8类问题。紧盯“小官巨贪”,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腐败问题。通过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街道、社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明显提升。阻击疫情期间,建立临时党组织1431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901个,2.2万名在职党员到下沉社区村组,主动冲锋在前,参与防疫政策宣传、采样秩序维护、居民生活保障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过硬作风和先锋形象。

推荐访问:基层 治理 做法 2020年基层治理工作思路 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 2020年基层治理 如何推进基层治理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基层治理的做法 加强基层治理的做法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