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三个时期划分4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09:48: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三个时期划分4篇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学党史强党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三个时期划分4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三个时期划分4篇

篇一: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学党史强党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下面我主要讲七个问题:

  一、什么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发展和逐步胜利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华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和奋斗的历史;是在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曲折斗争中前进,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和胜利的历史;是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辉煌业绩,赢得人民拥护和信赖的历史。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二、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学习党史是增强党性的必然,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党性的必然。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里面明确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党史。我们既然要参加这个党,甚至我们还在党组织里面担任领导工作。那么,首先要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从哪来的,它走过了什么道路,干了一些什么事情,取得了什么成绩,有什么经验教训,应该明白。执政的需要。要提高领导水平,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除了向世界学习,还应该向历史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是财富,走过的弯路也是财富。

  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四、党史的时期划分

  党的创立时期(1919.5——192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3.2——1927.8)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9)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1949.10——1956.9)

  建设时期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

  有中国特色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07)主义建设时期后改革开放时期(2008年至今)

  第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10)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最重要的历史前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

  2

  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波澜壮阔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课题。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左”倾错误绵延了20年,尤其“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五、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简要的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应从两个历史视角入手:(1)从连贯的纵向线索看,有三大历史功绩;(2)从幅射的横向交叉看,有六大历史功绩。在三大历史转变中建立的三大历史功绩

  3

  纵观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变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转变,同时也建立了三大历史功绩。

  (一)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三)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领导亿万人民开创了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认真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使我国社会、经济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推进社会变革中建立的六大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三大历史转变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队、外交等方面建立了辉煌的历史功绩。(一)政治功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发生的社会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二)经济功绩。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解决了12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三)文化功绩。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坚持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以人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四)民族方面的功绩。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4

  关系。香港、澳门胜利回归国,实现了全民族的夙愿。(五)军队方面的功绩。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

  巩固的国防。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打败国内外敌人、建立人民政权、保卫国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外交方面的功绩。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六、党在历史上的几次重要会议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其中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等。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使中共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次大会的最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写入新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做出了

  5

  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建设问题上,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多,必须永远废止。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做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这次的大会的突出贡献在于,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等9个方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定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在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才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6

  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报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知道思想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进一步展示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大会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第三,大会和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这次十六大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能够平稳有序地完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十七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7

  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毫无疑问,党的十七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适逢其时又与时俱进。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聚焦的目光投射到包容性增长、深化改革、加快转调、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是一届利国利民的盛会。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入透彻,部署任务具体明确,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七、党在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

  8

  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中共党史,就是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增强爱国主义观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9

篇二: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尊敬的大队首长,各位领导,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我们党的历史,

  建国前的党史。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

  (1919.5—1923.12)

  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北伐战争时期(1924.1—1927.7)

  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8—1937.7)

  ④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今天我主要学习的是前三个时期。讲得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早期革命活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

  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11月8日,北洋政府驻沙俄公使刘镜人,向当时的北洋政府发回了一封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发生的消息的电报,当然刘也只是例行公事,向北洋政府外交部进行情况报告,但却是最早的向国内传递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不但运用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手段,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压迫,还极力保持中国封建的剥削形式及其上层建筑,把中国地主阶级作为它们的统治工具和支柱,阻碍和破坏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封建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之路,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大批人士,他们倡导民主、和平、自由,抨击封建礼教,传播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最早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李大钊是最早的传播者。特别是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得到全国各地工人、学生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使工人运动迅速掀起,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早期革命活动

  “共产党”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1904年,日本的两名社会主义者合译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留学日本的同盟会党人朱执信将他们的日文版转译成中文。我们知道,日

  文中有好多完整的汉字在里面。日本学者译过来的就是“共产党”这三个字,朱执信方便地直接将日文的汉字引用了过来。

  最先在中国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也称“南陈北李”。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多方面的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来华,马林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建议上海小组发起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其中有一点遗憾的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两名创始人的“南陈北李”,却都没有参加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7.23---7.31,在上海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经验丰富的马林觉察到了危险,建议转移会场,代表们刚走,法租界巡捕就来搜查,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十二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后来为什么把七月一日作为党的生日?因为中共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回忆建党的一大的日期,说自己只记得当时天气炎热,是在七月的一天,具体的日期记不起来了,而且当时在延安的一大代表只有毛主席,主席就说是七月一日吧。

  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纲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最后选择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此,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英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目也就焕然一新。其后,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向陈独秀提议,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经费,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条件是交出工作计划和

  预算。陈独秀坚决不同意,包括李达等都主张独立发展中国共产党。经费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都指责陈独秀的领导错误,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说:“接受经费后,主要听共产国际的,他想当家长也不行了。”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二大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入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的高潮,全国发生罢工一百多次,有几十万人参加。影响最大的罢工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后惨遭军阀吴佩孚的镇压,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3年在共产国际的倡议下,实行国共合作,这个提议还是来自于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马林考虑的是,中国共产党很小,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国内革命形势不相称,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可以借助国民党的组织机构和政治影响,迅速地走向工农、发展壮大起来。加上孙中山也不同意党外的联合。中共的领导人陈独秀不同意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弱小的中国共产党进入到庞大的国民党中,怎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怎么保持自己的信仰?但是,在承认各共产党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之后,组织上还是服从了、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大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筹备,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经过这次大会,国民党实际上已经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一九二

  四年五月在苏联的帮助下,在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努力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向孙中山提议

  创办军校的,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马林。苏联援助问题,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革命

  思想的干部,建立革命武装,对于改造旧军队建立革命军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北伐战争的胜利

  一九二五年二月和六月,国民革命军先后进行了二次的东征,平定了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等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六年初,在周恩来直接关怀下,建立了共产党人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第四军独力团,使中国共产党开始直接掌握了部分的革命正规武装。由于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原大部地区黑暗透顶,一九二六年二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举行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它的主要敌人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共约七十万军队,当时广东国民政府共有国民革命军十万人左右。国民革命军在苏联军方顾问的帮助下,制定了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长驱直进。首先消灭了吴佩孚,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中,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部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窃取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早在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内部就已分裂为左右两派势力,蒋介石加紧对革命领导权的篡夺,陷割共产党人,1926年3月20日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规定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须交出名单等等。面对蒋介石的篡权阴谋,陈独秀却一再妥协退让,使蒋介石的阴谋步步得逞。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派反动军队收缴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占领上海总工会,逮捕和枪杀革命群众,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上海工人举行抗议又遭到血腥的镇压。

  在中国革命处于紧急的关头,1927年4月27日中共在武汉举行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未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同时,仍寄希望于汪精卫,特别是大会仍选陈独秀为中央总书记,而陈独秀在会后仍然继续执行右倾路线。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全国革命势力受到严重摧残,中国共产党员由五万七千多人减少到一万人左右,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党的组织转入地下工作,形成红白对立,国共两党对垒的局面。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大革命失败的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周恩来曾经痛心地说过:“国民党能几分钟内就毁灭我们的革命领袖,我们却不能在几分钟内锻炼出我们的领袖!”这段话反应出当时共产党人对没有掌握武装力量的痛苦。

  27年7月中旬,中央决定举行湘、鄂、粤、赣四省的农民暴动和南昌起义,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原北伐战争和其他革命武装三万余人在南昌起义,全部解除了国民党三、六、九军在南昌的部队武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部队后来在开往广东时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剩下一部分部队转到边界农村坚持斗争。

  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二)、工农红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路,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任务。

  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重申中央军委的指示,指出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规定了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根据地。国际经费的问题。

  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党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方针,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经过将近二年艰难险阻的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红军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1936年10月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延安,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正是在这片沟壑纵横,连生存都很艰难的黄土地上,发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声音,培育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它所散发的精神气息仿佛一块磁铁,吸引着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国人。

篇三: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党史党课教案

  学党史强党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下面我主要讲七个问题:

  一、什么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发展和逐步胜利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华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和奋斗的历史;是在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曲折斗争中前进,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和胜利的历史;是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辉煌业绩,赢得人民拥护和信赖的历史。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二、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学习党史是增强党性的必然,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党性的必然。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里面明确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党史。我们既然要参加这个党,甚至我们还在党组织里面担任领导工作。那么,首先要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从哪来的,它走过了什么道路,干了一些什么事情,取得了什么成绩,有什么经验教训,应该明白。执政的需要。要提高领导水平,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除了向世界学习,还应该向历史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是财富,走过的弯路也是财富。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

  四、党史的时期划分党的创立时期(1919.5——192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3.2——1927.8)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9)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1949.10——1956.9)

  设时期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07)

  义建设时期

  后改革开放时期(2008年至今)

  第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

  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

  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幻灯片10)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最重要的历史前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波澜壮阔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共产

  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课题。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左”倾错误绵延了20年,尤其“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五、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简要的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应从两个历史视角入手:(1)从连贯的纵向线索

  看,有三大历史功绩;(2)从幅射的横向交叉看,有六大历史功绩。在三大历史转变中建立的三大历史功绩

  纵观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变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转变,同时也建立了三大历史功绩。

  (一)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3

  (三)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领导亿万人民开创了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认真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使我国社会、经济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推进社会变革中建立的六大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三大历史转变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队、外交等方面建立了辉煌的历史功绩。(一)政治功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发生的社会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二)经济功绩。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解决了12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三)文化功绩。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坚持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以人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四)民族方面的功绩。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香港、澳门胜利回归国,实现了全民族的夙愿。(五)军队方面的功绩。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打败国内外敌人、建立人民政权、保卫国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外交方面的功绩。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六、党在历史上的几次重要会议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其中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等。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

  4

  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使中共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次大会的最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写入新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做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建设问题上,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多,必须永远废止。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做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建设有中国

  5

  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这次的大会的突出贡献在于,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等9个方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定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在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才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报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知道思想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进一步展示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大会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第三,大会和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这次十六大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能够平稳有序地完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十七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

  6

  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毫无疑问,党的十七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适逢其时又与时俱进。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聚焦的目光投射到包容性增长、深化改革、加快转调、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是一届利国利民的盛会。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入透彻,部署任务具体明确,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七、党在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7

  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中共党史,就是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增强爱国主义观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8

篇四: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党史的发展历程

  党的一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党员标准包括申请入党的条件、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将这三个方面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另一方面,都是对党员标准的曲解。党员标准不能降低也非高不可攀。党章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党章中对党员标准的规定如下:

  第一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条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第四条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推荐访问:党史三个时期划分 党史 划分 时期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