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短歌行教案(3篇)

发布时间:2022-12-27 17:36:02 来源:网友投稿

新教材短歌行教案(3篇)新教材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文本定位:《短歌行》是曹操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在他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将军政大权紧紧掌握在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材短歌行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新教材短歌行教案(3篇)

篇一:新教材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文本定位:《短歌行》是曹操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在他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将军政大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同时,孙权也统一了南方,建立了东吴政权,刘备于荆州也在积蓄扩展力量,伺机行动。曹操深感今后的敌人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在一次宴会上,他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表达了出来——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对贤才能人的渴望,是建功立业的宏愿,一统天下的抱负。2.文本特点:四言古诗,语言质朴刚健;化用典故,意蕴深刻丰富;妙用比兴,表达生动形象;发展旧题,表达新意。3.文本位置: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组诗歌——魏晋诗歌中的“建安风骨”的代表作《短歌行》。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诗歌《观沧海》,但仅限于识记背诵,对于诗歌的鉴赏停留在文字表层,不能对诗歌进行深入解读,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2.部分学生知识积累薄弱,未能掌握诗词的基础知识,再加上文

  化背景缺失以及解读方面的欠缺,以致面对一些诗词时,出现欲解而茫然失措,以今解古,理解偏差,自以为是,理解错误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积累常识:一种诗歌体裁(歌行体);一个丰富的人(曹操);一个诗人群体(建安诗人);一种文学风格(建安风骨)2.细读诗歌,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品读诗歌,学会把握诗歌意象,赏析诗歌技巧。3.悟读诗歌,体会诗人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1.细读诗歌,感知内容;品读诗歌,赏析技巧。2.悟读诗歌,体会情感。

  五、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常识积累,感知内容;第二课时,品析技巧,体会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积累常识

  1.歌行体

  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

  行:古体诗的形式之一,有“长歌”和“短歌”之分。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原乐府《相合歌·平调曲》名。题目与诗歌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曹操等建安文人多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此诗即是。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熟知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3.建安诗人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yáng、刘桢)女诗人蔡琰yǎn(蔡文姬,汉末三国才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

  音乐、书法,著有《悲愤诗》两首和《胡笳十八拍》(乃中国古代十大古琴名曲之一,同学们听过名的有“杨春”“白雪”“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等)。)

  4.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细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陈建斌《短歌行》

  2.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

  诵读技巧: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叹句、陈述句一般要读降调,问句一般读声调。

  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雄健深沉,慷慨悲壮

  3.细读诗歌,整体感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慷慨;当以:)

  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

  (第一、二章:内容感知——借酒和歌道出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就是一一个“愁”字。这里诗人一方面是在抒发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另方面也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贤才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容易消失,岁月已经流逝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负。因此,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固然表明诗人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唯有通过这样的调子才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贤才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艺术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

篇二:新教材短歌行教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课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teachingplan

  《短歌行》微课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领会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3.品尝作品用典、比喻、借代等艺术技巧。过程与方法:朗读、议论、点拨,合作研究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领悟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踊跃进步的精神。教课要点:领悟作者爱才如命的心情和踊跃进步的人生理想。

  教课难点:诗歌中运用用典、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的艺术特点。教课时数: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本山大叔的小品:古今中外,谁跑步最快?

  ——曹操,“说曹操,曹操到”。文学作品里的曹操和“奸雄”联系在一同的。真切的曹操是如何的一个人呢?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曹操,再感悟一下他的人生理想。二、作者简介:

  曹操,封建社会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期间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三国志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鲁迅先生曾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三、自主学习:

  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teachingplan

  学生在预习和朗读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下边的说明再次疏导诗歌粗心,并试着领会诗人运用用典、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学习事后,率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并对一些重难点句子的理解进行检测。

  四、合作研究学习:

  曹操为何这样忧虑?(品尝曹操的酒中人生,领会诗人复杂的感情)

  温馨提示:联合要点语句,联合说明,联合写作背景思虑。

  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到现在。你的小衣服穿得不错,我成天想着你。用女子思慕情人来比喻诗人思慕贤才,引用了典故。可见作者忧的是人材难求。

  还忧什么?学生可用以下的表达方式:诗句——释义——艺术手法——情志。(感触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功业未建,天下不决)

  感情基调:大方凄凉

  五、作业设计: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仍是乱世之奸

  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干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大方凄凉之句。仰慕你,是由于你有一位英豪主义者的激情壮志;敬重你,更是由于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激情。

  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篇三:新教材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短歌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曹操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初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培养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教学重点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本诗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引领学生首先要读懂“这一首”,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中兼顾诵读,力争让学生当堂背诵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

  1

  争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教学方法]讲解、点拨、诵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故事——《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1、一读诗歌:教师配乐诵读然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在检查学生对补充注释后,讨论“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强调:“乌鹊”在文中解释为“乌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吉祥鸟)教师强调: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什么是“鉴赏”“鉴”是鉴别,说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要求我们读懂诗歌;“赏”是欣赏,说的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问题,要求我们学会评

  2

  价诗歌。3、二读诗歌:指定一名学生诵读,然后讨论思路——提问:全

  诗围绕哪个字写的?(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

  缓慢二层:期待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

  (明确:全诗围绕“忧”字展开,分别写了“忧的原因”“忧的方式”“忧的对象”“忧的解脱”)

  三、探究主旨采用逐步“瘦身”法,引导学生找“诗眼”(明确:第一次压缩成四句,每层保留一句:参考答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再次压缩成一句:参考答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诗眼”〉)四、个性解读1、出示南朝钟嵘的片面评价(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操诗歌评定为下品,并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古雅质直,很有悲壮苍凉的句子)2、列举两首代表作,体会“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3

  ①将《短歌行》句子重新排序,然后与原诗作比较,讨论其优劣。(幻灯出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②由古代评论家的评说引出教师自己的评价意见(★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卷五中分析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二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刘勰《文心雕龙》:诗中多写悲凉,“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师生新解:(1)其有多首代表作在结构上具有类似特点这种回环曲折,似短似连的结构,是诗人内心矛盾、痛苦、彷徨又坚定等复杂状态的生动体现,沉郁顿挫结构本身便是“梗慨而多气”的又一反映(2)吴淇将曹诗回环曲折说成饮酒场合所致,失之片面;(3)锺嵘将曹诗归入下品之说已经被否定,而且“古直”之说也不够精当:曹诗语言率真可以说“直”,但布局谋篇上并不

  4

  “直”……)③学生尝试评价本诗与诗中的曹操简介曹操概况(幻灯演示:目前学界对曹诗歌的权威评价,学生齐读学界评价)(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并朗诵:招贤才咏慷慨悲凉成千古绝调,诉

  宏愿展文才武韬乃一代英豪。)五、练习巩固这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很值得欣赏,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角度加以

  鉴赏(字数100字以内)背诵这首诗歌。篇二:短歌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

  内容;背诵本诗。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

  诗歌的艺术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

  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教学方法:

  5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了魏晋时期,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文学时期。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由此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更从促进了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在中国诗歌诗起到它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组织者,也正是这位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二、检查自主阅读:1、了解曹操其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

  6

  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追问:他忧的是什么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三、合作学习、赏析诗歌:(微观入诗)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大家再一起来听听录音,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2、合作探究,感受诗句,品味意境:(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注释,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诗意。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请其他组学生回答。四节诗歌的主要内容: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7

  第三层:渴盼人才?忧思难解第四层:虚心纳士?竭尽诚心(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注意表述格式,授课时重点突出借代与用典)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确: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补充: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确: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8

  枉用相存。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

  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3)小结:全诗着眼点:忧(功业、人才),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作者从人生的感慨过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狭变阔,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因此从全诗高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四、探究综合,迁移评价:1、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槊唱《短歌行》。(观看电影片段--曹操吟唱《短歌行》)2、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

  9

  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3、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比较有激情。(交流)。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五、拓广积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面对这个在历史大浪中的弄潮儿,你还能想起哪些他写的诗句,让你心潮澎湃,久久不息?例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六、课堂总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

  10

  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痕迹!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本文。2、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3、预习本课题其余两首诗歌,注意其所用的艺术手法。篇三:短歌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中奋发、慷慨悲凉

  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11

  教学过程一、导入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可以说,曹操的功绩是非常大的。但是为什么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呢?当时的汝南名士许邵shào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戏曲舞台上也给曹操画上了代表奸臣的白脸。其实,站在客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曹操确实对历史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作家介绍及背景(一)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他是政治家呢,是因为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说他是军事家呢,是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说他是文学家呢,则是因为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既然我们现在知道他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文学家的角度上来看一看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抱负和情怀。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

  12

  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着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解题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三)、相关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着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五十余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

  13

  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三、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1、朗读感知: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下面我们听下《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给红色的字标音)2、字词点拨:朗读诗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诗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扮演一次曹操,来次横槊赋诗。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领军出征,欲一统天下的曹操,你该怎么去读?请学生翻译。3、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提问:你以为在本诗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4、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14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5、诗歌的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6、解决疑难(内容、手法、情感)①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15

  ②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7、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⑴巧用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⑵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1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3)借代。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四、思想教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五、课外探究(1)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17

推荐访问:新教材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 教案 新教材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