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13篇)

发布时间:2022-12-30 0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13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本文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无  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1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13篇)

篇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本文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无

  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教材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篇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是,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达不到小学生的要求。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作为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要让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2.编写特点(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丰富的内容。(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3)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4)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机会与素材。(5)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

  -1-

  思路和步骤。(6)设置过程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

  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

  源。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

  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

  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泛的应用,是

  -2-

  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2.教学难点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的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五、教学措施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4.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形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5.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注重课堂趣味性,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六、教学进度(60课时)1.准备课(2课时)2.位置(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题)4.认识图形(一)(3课时)

  -3-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7.认识钟表(2课时)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9.总复习(5课时)

  二〇二〇年九月附赠资料: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

  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学生、家长甚至是那些教学水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立刻感受到它。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使不出来。如果这些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快窍,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地教学。毕竟,教师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加深教师对于高效和低效两种教学方法的认识。这点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4-

  今天,我们首先对下面所列的典型教学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看看它们是属于高效教学法,还是属于低效教学法。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测试:1.讲课时的开场白是:“打开教材,翻到第×页。”(低效)2.在课堂上尽量多用体验式教学法。(高效)3.和学生建立起愉快、轻松的师生关系。(高效)4.高度依赖书本。(低效)5.把课本当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用。(高效)6.多微笑。(高效)7.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很严肃。(低效)8.教学实践中大量罗列文字。(低效)9.处理学生问题时,声调提高并且表现出失望沮丧的情绪。(低效)10.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冷静、专业。(高效)11.在课堂上多次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高效)12.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高效)13.测试中出现的题目不超出课堂教授的内容。(高效)14.测试中出现令学生感到束手无策的题目。(低效)

  -5-

  15.和学生陷入激烈的争吵。(低效)16.私下里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高效)17.当众令学生难堪。(低效)18.详细地准备教学细节,以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高效)19.重复使用同一套教学计划。(低效)20.不断学习并实践新的教学法。(高效)21.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高效)22.拒绝改变。(低效)23.勇于接纳并追求成长和进步所必须的变化。(高效)24.经常和学生谈论积极向上的话题。(高效)25.经常和学生谈论负面的话题。(低效)26.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高效)

  27.尽自己所能和家长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高效)28.重视学生的长处。(高效)29.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学。(高效)

  -6-

  30.认为教学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低效)31.经常抱怨。(低效)32.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互促进提高。(高效33.为了学生的成功奉献一切。(高效)34.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并平等地对待每个人。(高效)35.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高效)我相信你看完上面的教学方式后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你能无所畏惧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的做法。数学学习——了解每道题中蕴含的规律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数学似乎都是他们的“硬伤”。他们会认为,数学是考验一个人智商的学科,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其实这是个误区。那么,为什么一些学生能学好政治、历史这些学科,偏偏学不好数学呢?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数学考察的是人的思维,而政治、历史这些学科主要是考查记忆类的知识,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是片面的。中考数学题思维性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很多题都是平时归纳总结的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这些解题思路,就相当于历史、政治科目中的一个个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换句话说,如果说数学考的是思维能力,那么所考的思维能力是平时的思维能力,考的内容是平时思考总结过的东西。很多中考状元在总结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时,都会说: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每道题都掌握规律。

  -7-

  中考状元说:“我学习数学的第一个方法是知识点网络总结法。平时做数学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这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就可以以此为线索对症下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所谓的知识点网络总结法,就是在平时做题时,如果遇到解答中出现困难的题目,就将与这道题目有关的解题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题目的旁边列出来,然后在本子上总结出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就能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并迅速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考生节约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做题的正确率很高,提高了解题命中率。”

  中考状元说:“数学这个学科可能容易学,但也可能不容易学。只要能掌握规律,并且认真、踏实,学好并不是很难。”

  我们学数学时要牢记概念、定理和公式,这些要求我们要理解着记忆,而且最好自己推导一遍公式定理等,比如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切公式。课堂上要跟上老师,注意老师讲的方法、技巧以及思想,最好自己能够总结一下。比如,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有单调性法、不等式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导数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理解透彻。

  数学的复习很重要,不能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至于做题,则要做到举一反三。做一道题等于做一类题,这样才有效率。中考数学中我们给题目分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有类比的思想,要时时刻刻思考。

  另外,考试中更重要的一点是细心,要避免无谓失分。只有知识和细心结合,才能考出好成绩。

  -8-

  这里,两位状元都有自己学习数学的不同经验,但总结起来可以发现,他们都注重归纳和总结,注重掌握解题规律。

  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是中考状元们总结的几条经验。1.注重课本

  彻底掌握相关的概念、定理及公式,如果把解题看作是盖房子的话,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就是砖头,没有砖头是无法盖房子的。

  2.注重基础做题时要多做基础题,不要只钻研难题和偏题。因为中考试题中一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所谓的“难题”其实也是由基础题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如果基础题没有掌握好,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难题。3.注重归纳总结,建立数学的知识体系题目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讲究效率,要做一道题目会一类题目,这就需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学好数学的核心所在,是把所谓的“数学考思维”变成“数学考记忆”的关键一步。如果把数学中所有的知识点及其应用、所有的题型以及解题思路都归纳总结好了,剩下的就是通过做题来反复地记忆,这时考数学就变成像考历史、政治一样了,没有那么可怕。4.建立错题本这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的最好的办法,由于时间紧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另外要注意建立错题本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错题本的改正使自己在临考前没有错题遗漏。5.注意答题的训练

  -9-

  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一定要进行训练。在临考前,要多做几套模拟题,目的除了进一步查漏补缺以外,主要是训练答题速度,以及训练答题的书写。

  的确,在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如果遇到自己平时没有总结过的题型,或者总结过但记忆不牢靠、运用不熟练的题型,一般是不可能现场想出来的,这就是对你来说所谓的“难题”。而自己总结归纳过并且记忆牢靠的题型对你来说就是简单题”。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归纳总结。

  -10-

篇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二、教学目标: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_”“<”“>”,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措施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自己的教学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

  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二)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带两个班数学课,两个班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二、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_”“<”“>”,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每周写两篇数学日记。七、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1、数一数……………………………约1课时2、比一比……………………………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4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____元_10角,1角_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_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

  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四)

  一、教材分析: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二、教学目标: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_”“<”“>”,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措施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

  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自己的教学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

  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带两个班数学课,两个班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二、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_”“<”“>”,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篇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是,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达不到小学生的要求。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作为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要让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2.编写特点(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丰富的内容。(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3)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4)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机会与素材。(5)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

  -1-

  思路和步骤。(6)设置过程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

  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

  源。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

  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

  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泛的应用,是

  -2-

  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2.教学难点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的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五、教学措施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4.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形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5.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注重课堂趣味性,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六、教学进度(60课时)1.准备课(2课时)2.位置(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题)4.认识图形(一)(3课时)

  -3-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7.认识钟表(2课时)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9.总复习(5课时)

  二〇二〇年九月

  -4-

  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2.教学难点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的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五、教学措施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4.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形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5.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注重课堂趣味性,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六、教学进度(60课时)1.准备课(2课时)2.位置(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题)4.认识图形(一)(3课时)

  -3-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7.认识钟表(2课时)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9.总复习(5课时)

  二〇二〇年九月

  -4-

篇五: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

  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教材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措施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自己的教学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第二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3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五、教学进度安排:时间(月日)章节

  4

  课题教材分析重难点教具准备8月30日至9月3日9月4日至9月12日适应周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写字规范和写字练习!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1、按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2、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3、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品分类;4、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上课课件需备课老师自己准备。以下只提供参考学戏剧与教育)挂图、10根小棒、学具盒9月13日至9月30日第五节第六节认数(一)认识物体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1、熟练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叙述呢个识别这些物体,能体会平面和曲面。学具盒、直尺图、投影仪、水彩笔、积木、实物模型10月9日至11月27日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分与合加法与减法统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1、熟练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2、熟练口算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3、指导学生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投影仪、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学具盒、加法和减法表、书中附页的图片11月28日至12月28日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认数(二)认识钟表加法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

  5

  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1、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认识钟表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3、理解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直尺、钟面教具、小棒、数字卡片、实物投影仪12月29日至放假第十三节期末复习教材通过多所学内容全面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复习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数的概念及组成;提高计算速度。加法、减法表

  第三篇:20xx年秋季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9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准备课;2。位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7.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2、教学目标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WWW.HAOWOrD.cOM)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

  6

  的减法。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3、教学重点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4、教学难点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⑤认识钟表。5、教具准备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三、教学措施

  7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四、课时安排1、准备课2课时第一周2、位置3课时第二周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①1—5的认识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3课时第六至七周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八至十三周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四周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第十五周7、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①9加几

  8

  ②8、7、6加几③5、4、3、2加几9、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五、教学进度表第四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四、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9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

  10

  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六、各单元重点、难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七、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

  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

  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

  12

  和统计表。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

  学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思考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

  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

  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

  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

  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

  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三)解决问题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

  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

  意识。

  13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六、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9.2—9.3《数一数》1课时29.5—9.9《比一比》、《1至5的认识》4课时39.12—9.16《1至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49.19—9.2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4课时59.26—9.30《认识物体和图形》、《分

  14

  类》4课时610.4—10.7《分类》、《6、7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710.11—10.14《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810.17—10.21《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91010.24—10.28《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10.31—11.4《连

  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4课时1111.7—11.11《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4课时1211.14—11.18《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认识钟表》、《9加几》4课时1311.21—11.25《9加几》、《8、7、6加几》4课时1411.28—12.2《8、7、

  6加几》、《5、4、3、2、加几》4课时1512.5—12.9《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总复习》4课时1612.19—12.23《总复习》、期末复习4课时1712.26—12.30期末复习4课时181.2--1.6期末复习4课时

  15

篇六: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____元_10角,1角_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

  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____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

  、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____人。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二、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_、>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篇七: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多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6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9、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三、教学重难点1、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2、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4、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工作措施1、明确师生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2、切实抓好每单元的知识点,突破难点,做到每单元过关。3、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重视培优补差。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一)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能认、读10以内的数,会写0到10各数。认、读、写10以内的数。42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二)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43第二单元:比较(一)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运用符号“”“=”。44第二单元:比较(二)1、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常用的比较的方法。4

  5第三单元:5以内的加减法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认识和含义。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46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47第三单元: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简单四则运算的运算意义和顺序。48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活动:大家来锻炼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2、提高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数学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

  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49第四单元:分类第五单元:前后1、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2、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3、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10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左、右的位置

  与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

  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掌握方位的相对位置。4

  11第六单元:认识物体1、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名称并能识别。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412第七单元:捆小捧、搭积木1、使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

  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4

  13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通过情境,让学生学会“9+?”、“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8+?”的进位加法。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9+?”、“8+?”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14第七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15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加(减)法表,并找出规律进行小组交流。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4

  16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统计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2、使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使学生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417总复习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2、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3、使学生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4、使学生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4教学进度安排:二○一四年九月九日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学生概况一(1)本班现共有学生38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

  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1、数与代数领域:xKb1.Com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

  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三是虽然用口诀计算乘法比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容易,但一年级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确有困难,所以推迟教学。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恰当的。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wWw.xKb1.coM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第一-网四、教学进度第一周(2.17~2.21)1.十几减92.练习13.十几减8、74.练习25.十几减6、5、4、3、2第二周(2.24~2.28)1.练习3

  2.复习13.复习24.单元测试5.评讲试卷第三周(3.3~3.7)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练习43.单元测试4.评讲试卷5.数数第四周(3.10~3.14)1.数的读写与组成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几减几十3.练习54.数的顺序5.比较数的大小第五周(3.17~3.21)1.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2.练习63.复习4.我们认识的数

  5.单元测试第六周(3.24~3.28)1.评讲试卷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4.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5.练习七第七周(3.31~4.4)1.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求减数的实际问题3.练习八14.练习八2第八周(4.8~4.11)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3.练习九4.复习1第九周(4.14~4.18)1.复习22.单元测试3.期中模拟测试

  4.评讲试卷第十周(4.21~4.25)1.期中复习2.期中测试3.评讲期中试卷4.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十一周(4.28~4.30)1.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2.练习十3.小小商店新课标第一网第十二周(5.4~5.9)1.单元测试2.评讲试卷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4.练习十一5.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十三周(5.12~5.16)1.练习十二12.练习十二23.练习十二34.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第十四周(5.19~5.23)1.练习十三12.练习十三2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4.练习十四第十五周(5.26~5.30)1.复习12.复习23.单元测试4.评讲试卷第十六周(6.3~6.6)1.期末复习12.期末复习23.期末复习34.期末复习4第十七周(6.9~6.13)1.期末模拟测试12.评讲试卷13.期末模拟测试24.评讲试卷2第十八周(6.16~6.20)

  期末总复习5、重点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六、结合活动二月份:口算比赛(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测试三月份:认识图形单元测试、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小竞赛四月份:解文字题比赛、期中复习测试五月份:速算比赛、单元测试六月份:笔算比赛、期末复习迎考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一年级数学学科总结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

  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

  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2、积极参与全国教师专业培训和学校的接力式教研,摸索教育教学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四、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班级学情分析1、家庭教育情况分析通过前期的报到时的交流等发现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本科到专科、高中、初中,小学各不相同,导致学生的学前教育也各不相同。学生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挑战性,对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很自信。2、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比如,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数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即使是超过10的加减法大多数学生也做得不错,这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与学生在幼儿园中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有关。(2)新生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对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较强,对于量的守恒上有差异。(3)新生在数学的发展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数学语言表达的差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的差异。因此要在注重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力、习惯的培养。

  3、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虽然学生在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没有经受过正规的小学生活,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思维训练,再加上新课程在内容的编排中也特别强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将会相得益彰。教学指导思想1、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机会与素材。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设置过程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一)数与代数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图形与几何位置,认识立体图形(三)综合与实践认识钟表,数学乐园,用数学解决问题等教学重点及能力点梳理重点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块内容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比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

  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cla29.4-9.8开学第一课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1)比多少(1)练习课(1)pcla3

  9.11-9.15第二单元:上、下、前、后(1)左、右(1)位置的练习课(2)机动(1)pcla49.18-9.22第三单元1—5的认识(1)比大小(1)第几(1)分与合(1)练习课(1)pcla59.25-9.30练习课(1)加法(1)减法(1)加减法练习(1)机动(1)0的认识(1)pcla610.1-10.7国庆休息

  pcla710.8-10.13有关0的加减法(1)整理和复习(1)单元评价和分析(2)认识图形(1)pcla810.16-10.20认识图形(立体图形)(1)练习课(1)6、7的认识和加减法(2)练习课(1)pcla910.23-10.276、7的认识和加减法(2)练习课(1)解决问题(2)pcla10

  10.30-11.3练习课(1)整理和复习(1)8、9的认识和加减法(3)pcla1111.6-11.108、9的认识和加减法(2)10的认识和加减法(3)pcla1211.13-11.1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整理和复习(2)pcla1311.20-11.24期中评价与分析(2)11-20各数的认识(2)练习课(1)p

  cla1411.27-12.1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练习课(2)pcla1512.4-12.8单元评价与分析(2)数学乐园(1)pcla教学进度安排1612.11-12.15认识钟表(2)机动(1)单元评价(2)p

  cla1712.18-12.229加几(3)8、7、6加几(2)pcla1812.25-12.29机动(2)8、7、6加几(2)5、4、3、2加几(1)pcla191.1-1.55、4、3、2加几(3)机动(1)整理和复习(1)pcla20

  1.8-1.12整理和复习(1)单元评价与分析(2)pcla211.15-1.19单元复习pcla221.22-1.26综合复习pcla231.29-2.2模块游考2.2__2.4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概况分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从学前班转入小学,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

  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准备课。。。。2课时第二单元位置。。。。。2课时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1)1~5的认识。。。。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2课时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7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数学乐园:。。。。。1课时第七单元认识钟表。。。。2课时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1)9加几。。。。。3课时(2)8、7、6加几。。。。2课时(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汤静静2020年9月1日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辅导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1名,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级学困生有陈鑫隆、江涛、黄旭钦、黄一涯、李尹越、廖祖峰、舒灵平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3、不良家

  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

  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

  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学措施】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

  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时安排】一、位置(4课时)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例13课时例24课时例32课时整理和复习3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读数写数1课时

  练习1课时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练习1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认识人民币2课时简单的计算2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篇八: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加上年纪小,自律性差,又没有听别人说话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相处,发现他们对数学中的加减以及简单的图形都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扩大优生面,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本班的优生有:吴梦阳、陈健乔、鞠耀泽等。学困生有:罗运康、徐文欣、周妍彤等。这些学困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册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位置,以及初步认

  识钟表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得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计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难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五、教学措施:1、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地进行检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平时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解决学困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讲解练习,面批面改。4、知识点当日清,当堂清,使学生成绩逐步上升。5、对于优秀生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6、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情景。8、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课时安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人,有一大半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幼儿园教育或学前班教育。从基础知识看,大多数学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有一定数数经验,能动手摆小棒、观察画面等实践活动。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能积极完成作业。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学习独立性差。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六、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

  一年级是孩子们正式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起始。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引导他们。那么在教学之初,就必须要全面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目标、教学策略等,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学情分析

  刚进入到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原有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学会数10以内的数和简单的一位数加法和减法,有的什么都不会。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需要慢慢养

  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会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排。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图形(3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数学乐园(1课时)(七)认识钟表(2课时)(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

篇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点。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理解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度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理解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度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准确实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理解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因为刚进校所以活泼好动,绝大部分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水平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实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对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对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理解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点。通过具体物体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理解这些形体相对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准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理解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对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水平,如在理解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水平,在“认钟表”时实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理解不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形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制定的。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个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理解和加减法;理解图形(一);6—10的理解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理解;数学乐园;理解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理解立体图形,以及初步理解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理解钟表,会理解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协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能够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实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理解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水平。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水平。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水平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篇十: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刚

  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加上年纪小,自律性差,又没有听别人说话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相处,发现他们对数学中的加减以及简单的图形都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扩大优生面,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本班的优生有:---、---、---等。学困生有:--、---、---等。这些学困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册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得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难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五、教学措施:1、适量地布置作业,课堂完成作业,不留课外作业,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平时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解决学困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讲解练习,面批面改。4、知识点当日清,当堂清,使学生成绩逐步上升。5、对于优秀生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6、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

  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情景。

  8、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十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P>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4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

  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

  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读写20以内的数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4、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五、渗透教育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份析本学期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熟悉未几,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构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构成制定的。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预备课;位置;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图形(一);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乐园;熟悉钟表;20之内进位加法;总温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熟悉立体图形,和初步熟悉钟面,使学生

  取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利用数学的爱好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目在20之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辨别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把握10之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熟悉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份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之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题目。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之内的加法和20之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份内容和20之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熟悉数的计算的开始。在平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利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毕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把握。

  五、改进教法进步教学质量的假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进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换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纵、归纳、类比、猜想、交换、反思等活动,取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惟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合适学生发展的教学进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公道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步教学效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有64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篇十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P>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是,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达不到小学生的要求。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作为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要让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2.编写特点(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丰富的内容。(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3)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4)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机会与素材。

  (5)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

  (6)设置过程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

  -2-

  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泛的应用,是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2.教学难点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的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五、教学措施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4.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形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5.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注重课堂趣味性,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六、教学进度(60课时)1.准备课(2课时)2.位置(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题)

  -3-

  4.认识图形(一)(3课时)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7.认识钟表(2课时)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9.总复习(5课时)

  二〇二〇年九月教师讲授的技能上课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从“复杂”方面说,上课面对的是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的、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做人的工作是最复杂的,更何况是众多未成年人。上课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变化上,即课堂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有规律的变化,同时也有变化的规律从“核心”方面说,老师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上课服务、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课而做。一堂堂课直接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孩子的美好未来。如果一堂堂课都有效益、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孩子的未来就越美好,所以,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益、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就像追求幸福生活一样,应孜孜不倦,没有止境本篇我们就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个主题,选择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技能),如讲授、提问、情境创设、倾听、观察、点拨、课堂调控等,以丰富的案例进行解读,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

  -4-

  规律性的操作要点,供老师们参考运用。当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技能)远不止这些,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目的是以此引发老师们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1.教师要有出众的口才多年前有人建议我听一位教师的课,说他的课堂语言“简洁”,“清纯”,“一句废话也没有”。我听了两节课后发现,他上课的语言并非“简洁”和“清纯”,也不是“一句废话也没有”,而是他不善于表达,可以预先准备的内容他说得很流畅,而随机出现的问题,他至多是三言两语地解说,无法接过话题阐释和借题发挥。因此他的课既无新意,也无深度,过后即忘。学生回忆起他的教学,没有什么印象,最多说“他不大爱讲话”,“他的话不多”。我想这也许是他知道藏拙。教师不善于表达或不愿表达,那他不仅很难和学生对话沟通,可能也无法展现所教学科的内在魅力,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因为学生最早的职业理想很可能来自学科基础学习。我问过不少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人,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和他们在中学的语文老师妙语连珠、能言善辩很有关系。学生喜欢有激情的教师。有些拙于表达的教师把最富有活力的学科搞得索然无味,把精美的教学内容弄得黯淡无光,把最有诗意的生活糟蹋得鄙俗不堪,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师有什么存在价值,当然,我由此也知道为什么一些学生会“厌学”。我们应当纠正一种错误认识,即,教师拙于表达非业务能力问题,而是性格问题。问题恰恰就在于此。简单而言,教师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说,去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得靠他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5-

  如果他不能说,不会说或是不肯说,那他作为教师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教师不善于表达,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其学习的能力差。比如有些语文教师,除了翻翻教材教参之外终年不读其他书,因此他也不在意学生在他的课上打瞌睡。他们能把语文这种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让学生讨厌,也真难为他们啦。

  教师应该——消消气,别发火目标我知道,你为何怒吼声嘶力竭,虚张声势殊不知在众人眼中你已斯文扫地。这首小诗是否如实地反映了某些教师的行为呢?据我所知,每所学校都有那么几个嗓门大的教师——他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大喊大叫。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无论他们是否承认,他们这么做正是不顾一切地想要夺回对学生的绝对控制权。这颇具讽刺意味,失控的大嗓门教师对着学生大喊大叫,只是为了夺回控制权。但这些教师自己却浑然不觉。就像骆驼看不到自己的驼峰一样,大嗓门教师也不知道,他们越是提高自己的声调,学生越不会服从他的管教。我们可以随便到哪个学校进行调查,随便找校园里的学生问他这个问题:“你的任课教师里谁最爱大喊大叫?”学生说得上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百分之百的学生会告诉你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每个学校里的所有学生都认识他们身边出现的大嗓门教师,学生都害怕上这些教师的课。如果你是一名教育管理者的话,你也一定曾经接到过学生家长的电话,他们希望将自己的孩子调换到某某教师的课堂班级里。有过吧?我们都知道谁是大嗓门,也一

  -6-

  直犯难,不知道如何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其实,教他们控制情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要求他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许大喊大叫!

  作为教师,谈话的时候提高嗓门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所有教师都应该了解:当你和学生谈话时提高了自己的声调,就等于当众宣布了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连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了的人更不可能控制得了其他人。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学生随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所以,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绝对不可以大声喊叫。请一定牢记。

  课程今天,在开始上课前,请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谁是学校里的专业人士?(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是不是有义务为学生树立积极的形象?(是的!)是否可以偶尔展露出负面的形象?(不可以!)我们会不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感到沮丧?(当然会!)沮丧时,难道不想向学生宣泄这种情绪吗?(可以想象一下,但是不可以真的向学生宣泄出来。)你是否有过沮丧和生气的经历,当时是否想提高声调冲学生吼叫呢?(当然有!)作为教师,你一定要明确一点,无论怎样,如果你忍不住提高嗓门冲学生大喊大叫,这时你释放出的信号是“我控制不了自己了,我现在的情绪完全在你这个学生的控制之下”。于是,学生抓到了你的弱点,他可以轻松地用这种方法在接下来的整个学年里,把你置于他的控制之下。第二点也可能是更具负面效果的信号,是如果你真的和某个学生发生冲突,那么每次见到他

  -7-

  的时候,你会更容易导致情绪失控。而这绝对不会是教师希望传达给学生的信号。因此冲学生大喊大叫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

  在这里,推广“严禁大声喊叫”这一规定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从今往后,我们都要认同这一理念,执行这一规定。换言之,无论感到多么沮丧或生气,作为教师都要保持必要的职业素养。不要误解,保持职业素养不代表对学生不管不顾,只是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能提高声调,而是要以专业耐心的职业态度对学生循循善诱。如果学生在你面前情绪失控了怎么办?记住,你们两人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人情绪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是控制不住自己教师越要冷静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平复心情。面对冲你大喊大叫的学生,提高嗓门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不仅不会改善现状,还会令对方的声音变得更大。如果放任学生个人在那里喊叫,那么他绝对坚持不了多久,等学生冷静下来你再私底下找他谈话。实践本课的实践任务是让你牢记“严禁大声喊叫”的原则。我们建议你向学生宣布这项规定,这样学生才会知道教师不可以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提高声调。当然,无论怎样,老师依然要对学生负责就像以往一样。让学生知道这项规定有两点好处:(1)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更加安全的地位不用担心老师变成可怕的样子。(2)学生也可以反过来监督教师的行为,以免某些教师自认为当前环境中没有别的成年教师在场,就可以我行我素,冲学生大喊大叫。如果学生知

  -8-

  道教师不可以冲自己高声说话,那么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他就可以当面指出。

  -9-

篇十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P>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情份析本学期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熟悉未几,学生的学

  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构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构成制定的。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预备课;位置;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图形(一);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乐园;熟悉钟表;20之内进位加法;总温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熟悉立体图形,和初步熟悉钟面,使学生取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利用数学的爱好和信心。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目在20之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辨别几个和

  1、准备课数一数比一比约3课时2、位置约3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7、认识钟表约2课时8、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9、总复习约4课时`六、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

  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比

  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班级情况简析:这学期执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并担任一(1)班的班主任。两个班共有学生98人,一(1)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一(2)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他们大多都接受过学前教育,94%来自区外。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其父母几乎都是来温打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生活水平普遍都较低,有些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作为数学老师真有点感觉人单力薄。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好、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这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

  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推荐访问: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计划 上册 人教版 辅导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