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英雄事迹【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06-29 08: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天祥英雄事迹【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文天祥英雄事迹【精选推荐】

篇一:和心目中的英雄文天祥相处一天

和心目中的英雄文天祥相处一天

也许看太多宫廷剧,梦里我穿越到南宋末年,走后门花了几十俩银子才勉强谋得元朝监狱狱卒的空位,胸怀大志的我很郁闷,闪人又怕老爹埋怨,几十亩地的租子打水漂了。

这天我蔫头巴脑的倚在墙壁上,望着昏暗牢房里那盏鬼火似的的煤油灯,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老子都十八了啥时能攒够银子娶隔壁张大户的二女儿,那个长着浅浅雀斑的丫头我只是一次在李子树上吃李子,听见张家花园里的笑声,抻着脖子才看见,虽不是千娇百媚,但一下子进了我的心坎,很少看见女性的我顿时情窦初开,视其为梦中情人。禁不住埋怨我那迂腐的老子整日不让我出家门,读那些之乎者也的破书

正胡思乱想监狱长领着狱卒押进一个人,我立即打起精神挺着胸脯站直,‘胡小乙过来’一听叫我,连忙屁颠的来到跟前;
‘请长官吩咐’,我满脸挤着笑,低眉顺眼地望着监狱长‘这是朝廷要犯,好生侍候,不许慢待,嗻我答应着,麻溜打开一间最好的牢房,把犯人带进去,然后锁好牢门毕恭毕敬出来。

那人从容坐在稻草上,盘起腿目不斜视地望着对面墙壁,虽身陷囹圄但额前乱发难掩其白皙英俊的面容;
身上的长袍破旧却是绸缎料子,一瞧此人的气质非凡,定不是平凡之辈老狱卒何老头喷着酒气凑到我身边;
’知道你看的是谁吗,我摇摇头;
‘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啊呀我惊诧一声原来是文大人,眼前这位竟是宋理宗年间的状元文山先生,与陆秀夫张世杰齐名;
积极主张抗元,一家老小有死于战乱有的为国捐躯,俩个小女儿被掳在元朝为奴,拒绝高官厚禄诱惑,忍痛不顾儿女情长,宁为南宋赴死殉国,其情可赞其志可嘉其人万夫敬仰,

听说前不久降将张世杰前来劝降被文先生义正言辞的骂了一顿;
元朝皇帝忽必烈欣赏其才华和品行亲自封他为丞相前来招降他也没给面子拒绝了,只求一死

子时狱卒送进一桌丰盛菜肴,我一看便知是断头饭,禁不住泪如雨下上前跪拜;
‘请先生饮酒上路。文大人微微一笑冲我挥挥手示意下去,无所顾虑边吃边喝然后躺在稻草堆上静静睡去;
我也倦了倚在墙脚睡去

一声鸡叫惊醒我的睡梦,抬眼看天色微明,这时狱卒打开牢门左右架着文大人向外走去,突然文大人停下脚步向北【南宋皇城方向】跪下郑重磕了三个头,然后大步走去

文大人就这样就义在北京菜市口,留下了后世传颂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留下来一代忠臣的气节和美名

篇二:抗金英雄文天祥

“抗金英雄文天祥”读后感

“人生自故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诗句。这句诗的作者就是文天祥,这句诗出自《地过零丁洋》。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公元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他从小就敬佩爱国忠诚志士,并立志学习英雄,报效国家。他于1256年考中状元,并依据自己对时局的观察,提出了一整套富国强兵的主张,表达自己对国家与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1271年,蒙古统治者忽必烈迁都燕京,调集大军,结南宋发动了猛烈的军事进攻。文天祥这时却下决心,誓死也要保卫首都,保卫自己祖国。在这期间,他历尽了艰辛,但他却丹心永存,直到最后一死报国,留下了千古诗篇《过零丁洋》。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热血沸腾。我很敬佩文天祥在国家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的精神。同时,这也让我反思自己:与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我简直是幸福多了。可是,文天祥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最后成为了一位千古留芳的英雄。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呢?这也激励我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例如,多阅读书籍增加知识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总而言之,我一定会怀着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向他学习!

文天祥的故事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他虽然离我们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他那正气不灭的高尚品质却永垂不朽。同时,我也一定会像文天祥那样,做一个爱国爱民的人。

得分:97分。

教师评语:作文能写出文天祥的爱同故事,如果再能由文天祥联想到其他爱国英雄,从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说更好了。

2011年6月3日

篇三:18 文天祥

天 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kuài)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那炽(chì)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qū)腐朽的时代。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3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12 1文 ?①这两句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宁死不屈、一心为国的高尚品格,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奠定了感情基调。

?气节: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品格。

3

②说明父亲对文天祥的影响很大,爱国已成为他一生始终坚持的信念。

4

?汗,在这里读hán。

?惊慌失措: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

[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ɡàn)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xiǎnɡ),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5[③文天祥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

反对。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6果然,许多军民闻风而起,有的来投奔文天祥,有的则在各地起兵,互为声援,抗击元军的力量一时声势大增。

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元军入侵南宋,文天祥不顾旁人的反对,组织义军抵抗元兵,得到各地的响应。

??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xiāo)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句导读:“尽管……却……”写出了勤王军的致命弱点,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致使抗元斗争失败。]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文天祥组织的抗元斗争失败了。

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fú)。被俘时,他服下冰片,想以死报国,然而却未如愿。7投降元军的张弘范前来劝降,文天祥严词拒绝道:“只求一死,别无他言!”[⑤“只求一死,别无他言”表现了文天祥什么样的精神?]张弘范又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8他却以《过零丁洋》一诗作为答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这诗中铿锵(kēnɡ qiānɡ)

9这有力的诗句,体现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魄,也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

首诗是决心书,又是宣战书。它告诉人们:文天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⑥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来劝降,文天祥坚强不屈、死不投降。

1279年12月,南宋灭亡了。张弘范洋洋得意,在庆贺宴上劝文天祥:“国家已经亡了,忠孝之事你已经尽到了。只要你像对宋朝那样对待大元,大元的宰相照样由你当。”又说:“宋朝已经亡了,你再慷慨殉(xùn)国,有谁来给你写书立传呢?”[⑦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10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祥无比蔑视,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5③重点句解析:面对元朝的大举南侵,其他官员贪生怕死,文天祥却揭竿而起,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保卫国家的利益。表现了文天祥赤诚的爱国之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文天祥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抵御外族的侵犯。

6

④难句解析:这句话是文天祥对自己组织义兵、抗击元军的解释。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击退敌人,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危险性,但他是想以此来警醒世人,号召大家起来反抗。由此可见,文天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7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⑤表现了文天祥宁死不屈、决不向敌人投降的坚定决心。

8 9

⑥重点句解析:这首诗内涵丰富,表达了多方面的意思。“在任何情况下”凸显了文天祥不屈不挠的斗志,说明任何手段都不会让他屈服。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天祥充满了赞颂与敬重。

10⑦这是张弘范劝降文天祥的话,意思是说南宋已经亡了,你文天祥也尽了自己的力。如果你能为大元做事,照样可以当宰相;如果你以死殉国,有什么用呢?有谁会理解你、赞美你呢?

不在于留名!”[⑧文天祥的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11张弘范劝降的阴谋破灭了,只好把文天祥押(yā)送到元朝的首都——大都。

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张弘范在庆贺宴上再次劝降文天祥的阴谋又失败了,只好把他押到大都。

??朝统治者想利用文天祥的影响12来笼?络人心,借以缓和各地人民抗元斗争的形势。

[句导读:一针见血地指出元朝统治者劝降文天祥的真正目的。]他们费尽心机找来说〔shuì〕客?,以高官厚禄(lù)为诱饵(ěr)继续劝降。但在文天祥的凛然正气面前,他们都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走了。[句导读:“灰溜溜”是对说客的神态描写,从说客的神态中,我们可以想象出文天祥的坚定意志、凛然正气。]

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元朝统治者利用各种方法对文天祥进行劝降活动,都失败了。

??朝统治者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给文天祥戴上13满身的刑(xínɡ)具,把他关押在一间阴冷的囚(qiú)室中,企图使他屈服。但是,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yé)?”[⑨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三年牢狱生活的折磨,始终没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

141283者见文天祥软硬不吃,又听说不少地方有营救文天祥的举动,恐日久生变,决定要杀他。

年1月8日,元朝皇帝试图作最后的努力,亲自劝降,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第二天,文天祥就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

11

⑧从“无比蔑视”“坚定”可以看出文天祥甘愿为国牺牲,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心为国的高贵品质。

?笼,这里作动词,读lǒnɡ。

12

?说客:替别人做劝说工作的人(含贬义)。

13

⑨金属和石头的本性就是一直坚硬。文天祥把自己比作金石,表明了自己永远不会变节、不会屈服的态度。

14

⑩可以看出文天祥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他面对三年牢狱的折磨,面对沉重的刑具,面对死亡的威胁,表现出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凛然正气。他坚守节操,忠肝义胆;威武不屈,富贵不移。不被威逼利诱所屈服,对国家忠贞不二。

15??天祥离世已经七百多年了,但是他的浩然正气,却千秋常在。[结尾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15重点句解析:这一句总结全文,对文天祥作了概括式的评价。表明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也照应了开头诗句的意思。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炽热、效法、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文天祥的资料;生字词卡片;重点语句投影。

一 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从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文天祥。)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文天祥。(出示文天祥的资料、图片)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颂。脍,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烤熟的肉。

惊慌失措:因害怕而感到慌张。

效法:照别人的做法去做。

骁勇善战:十分勇猛,善于作战。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生气。

大义凛然:指十分严肃、可敬的样子。

花言巧语:指敌人那虚假而动听的话。

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3.整体把握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

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

文天祥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第2自然段)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第3、4自然段)

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第5~8自然段)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常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第9自然段)

三 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1.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汇报、交流: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来抓重点语句感受。

2.学习第3自然段。

抓住文天祥的语言体会:

推荐访问:英雄事迹 文天祥 文天祥英雄事迹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简短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