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13篇

发布时间:2022-12-18 11:36:02 来源:网友投稿

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13篇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13篇,供大家参考。

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13篇

篇一: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罗素在20年代燕京大学讲演中,曾敏锐地指出,“中国实则不是一个政治体,而是一个文化体。”传统文化的坚固一方面维系了中国的统一,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无论如何,一种文化能够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然在它的独特魅力所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儒法释固然是支柱,道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同样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和不同的社会领域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一种庞杂的文化体系中,必须找出其精髓部分,才能有效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今日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以便在激变的世界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延续下去。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在西方,“文化”一词出自拉丁文“curtuyou”,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儒、道则是真正的主体。其他各家,如法家、墨家,都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法家主要是在历次的统一过程和统一初期,以及社会大变革时期,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历次国家经纷乱离后重新统一时期,统治者为排除异己力量,迅速安定统治秩序时暂时实行的。一旦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统治者总是会转向较为温和的儒家。否则社会就不可能保持长治久安,秦王朝二世而亡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道家思想虽然最终未能成为统治思想,但实际上是与儒家如影相随。费正清曾说过,中国人白天奉儒学来为人处世,晚上用道家来修身养性,恰当的描述了儒、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应当与其他思想流派区分开来,但佛教最终也未能从精神上统治中国人,相反,连它自身也被儒家文化所同化,变得似佛非佛了。至于其他的名家、兵家、杂家、阴阳家等只是在春秋战国昙花一现,尔后要么消亡,要么衰落。因此,实质上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落在了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的“家天下”。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是“天人合一”,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首先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并不仅仅限于我们今天讲得最多的环境保护论者的论调。诚然,从字面意义上来将,“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现今最流行的观点。可是,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髓部分和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仅仅归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停留于环境保护的层面,就未免太肤浅了。这里的“天”除包含人以外的自然界,更多的指的是人的自然性和任何其他事物的自然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里面去寻求答案。在《老子》里,人的最佳状态其实就是“天人

  合一”,人要脱离自己的身体局限性和知识局限性,甚至完全脱离智慧,回归到人的最初本原状态,回归到自然的野蛮人的状态,因为野蛮人虽然没有理性,但野蛮人也没有任何除保持自身生存的其他欲望,人如果能够达到饿则食、寒则衣,一切事物皆按其自然规律来处理,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世界如果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也就不会有过多的矛盾,如果人不将自己所谓的理性思维加诸于自身,加诸于外界,则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达到幸福的状态,世界也自然会按照它固有的最佳规律运行。但是,很显然的,中国哲学里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状态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因此,便产生了儒家中退而求其次的“礼”。“礼”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基础,“礼”是一切社会秩序的总括。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用以判断一切是非的主要标准。“礼”是“仁”、“孝”、“忠”、“恕”、“中庸”、等儒家核心思想的标准,“礼“也是治国、法律、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等一切具体事物的标准,“礼”也是史学、诗歌、音乐等的标准,“礼”更是衣、食、住、行的标准。“礼”的重要性,远甚于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之所以被说成是伦理社会,就是因为“礼”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伦理道德对于中国人的压力其实远大于法律的压力。“礼”后来被宋明理学发展成为一种道德上的桎梏,使人们对“礼”的含义认识产生歪曲,实际上,屏除“礼”中所含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意义的内容,如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礼”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的含义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秩序都可以用“礼”来衡量。但是,在如此多的“礼”中,“孝”应该是最重要的“礼”。此前已有诸多学者在论及中国社会时,将中国社会概括为一“孝”的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一种“孝”的文化。的确,“孝”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要远远高与其他伦理道德信条。原因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农业宗法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族制的统治。父子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君王则是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父”,人民都是他的“子民”,君王与人民构成最高一级的父子关系。在很多时候,“孝”成为束缚青年人的家族法、精神枷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客观的说,“孝”曾有力的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秩序,“孝”虽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产物,但他放在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谈到“孝”,自然应该剔除其中包含的“孝”君思想,回到其最本原的意义——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孝”。“忠”是“礼”中包含的又一重要部分,《论语》中对“忠”的解释为“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忠”的意义也非常广泛,对君主要忠心,对朋友要忠诚,对人要忠厚,对事要忠实。“忠”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巨大,但“忠”在封建社会更多的局限在中军的狭窄范围里,所以“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条件下仍然死守着他的忠君信条。但是“忠”在更多时候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中国国土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割据局面,但是,无论如何,人们对所谓的正统王室都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忠心。任何一个朝代在走向统一后,统治者都立即强化对其个人的绝对忠心。这是保持其统治秩序稳固性的向心力除了这种对君主的“忠”外,中国人对人对事的“忠”,的确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守信义、重承诺。所以有朋友间的肝胆相照,有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自春秋战国后,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景象就不复出现,特别是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传统文化就几乎只剩下儒家一支独秀了。缺少了学术争鸣的儒家,把自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做一些修修补补和无性繁殖的工作,顽固的坚守着闭塞状态,越来越与社会的近代化不能适应,终于在近代被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造成了它在近代的断裂与失落。20世纪初中国社会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社会日益严重

  的危机促使国人在反思中将矛头对准了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正式揭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不幸的是,包括“忠”“孝”“仁”“义”“天人合一”“中庸”等精华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不分清红皂白的遭到了彻底打倒。郭齐勇先生在论述这一段历史时,曾痛心的反思:“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如此彻底的摒弃传统……”“以至于今天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已不复晓知孔孟老庄、程朱陆王”。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断裂,是中华民族的魂的失落,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在朝夕万变的世界浪潮中,我们只能回归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本原,去重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才不至于在现今这场世界剧变中丢掉民族的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全可以拿来发扬光大,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如“天人合一”“入则孝、出则第”“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指导人生、提高精神生活,对于防止工业社会泯失人的具体存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人性的异化和人的困惑与疏离,都具有积极的功能。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处于一个重拾和重整的阶段。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恢复她原有的光彩与魅力。这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激变的世界中保住自身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

篇二: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和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和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和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

  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和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和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

  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归于人性,荀子将道德的产生归于圣人的思虑,张载从人和人、人和物的本然关系诠释道德等等,这些观点虽然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比宗教的道德观无疑要高明、合理。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入世,在个人和家庭、个人和国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严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正是由于它有着和人类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三

  封建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员通常居住在一起,经济上实行统一收支和管理,除家长外,其他人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力,要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而生活,因而,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而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长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有的只是对家庭成员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种种伦理限制和规定,而且这些限制和规定大多是单向度的,仅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这种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后来被引申发展为国家为本、君权至上的社会本位主义,正如“三纲”中所规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之,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和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必须看到,这种植根于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服务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有着稳定的、整体的发展模式的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和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转型,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为依托,为尺度。但同时,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传承性,使之构成了人们解读、理解现代化的整体背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资源,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资料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和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㈡、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和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㈢、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和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㈣、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㈤、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㈥、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和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料一: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和人、人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和自然的统

  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和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和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和自然的统一、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认知和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和“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资料二:一、文化精神的意旨

  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文化研究一方面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另一个方法论原则,即可从特定文化的中心观念入手,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体化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传统文化。第一,如我们可以从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城以及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第二,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

  文化;2、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3、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4、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5、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6、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第三,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之学;2、从人和社会群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际和谐之学;3、从人的身和心(形和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身心(形神)平衡之学;4、从人的道德修养和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内圣外王之学;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知行合一之学;6、从经典原著和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经典诠释之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直线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如古代的人殉制度、炮烙制度、凌迟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多妾制、妇女裹小脚和男人留长辫等等,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极端残酷落后愚昧的内容,经过历史的选择,这类腐朽落后的内容被历史淘汰了;有些我们则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而是必须具体分析,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笼统回答是或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年刚刚被废除的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到2006年,整整2600年;经过2600年,它最后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当代社会现实,最终被淘汰了;有的经过现代改造,被现代社会所借鉴所利用,如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就是隋唐以来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翻版,这种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了一个基本公平的竞争机会。当然,以上都还是器的层面,也就是物质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最难判断的还是道的层面,也就是思想的层面,观念的层面。冯友兰就提出“抽象继承法”: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断区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就具体意义而言,大都和封建思想有关,因此应当抛弃,就抽象意义而言,大都和封建思想无关,因此应当继承。譬如忠孝,荣辱、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小康社会,实事求是、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总之,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切忌简单笼统地以是好还是坏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待东方文化,或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二分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灵芝没于荒草,玉石淤在泥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不乏瑰宝,足以作为我们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营养和土壤。在整个毛泽东时代,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将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入文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探索出一条研究和正确阐述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非凡成就,培养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时而为了“全盘西化”采取极端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中国文化中客观存在的革命性内容,时而又“反其道而行之”,用虚伪的“孔孟之道”抵制、诋毁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宣扬资产阶级和平主义,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拓展理论空间”,百般回护、无所不至。他们固执地以为阶级的存在不是以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反而是“人为地划分”的结果,企图以空泛无力的泛爱观或仁义观抹平生发于经济地位对立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的分裂。上述思想也影响到左派阵营。个别同志开始对自己的一贯立场产生怀疑,动摇不定。不仅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鼓吹“共同创造历史”论,公然否定“奴隶创造历史”之科学论断,宣扬“阶级妥协”和“阶级合作”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距离彻底背叛无产阶级只有咫尺之遥。资料二: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人大脑子里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来说一说文化的定义。有人把这个定义从两方面解释:1.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2.权威的解释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辞源》,

  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文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五四时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国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潮流。

  刘梦溪教授认为从广义角度看,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津津乐道它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它的糟粕部分思想文化领域也有其精华部分,譬如民本思想(但我认为那还是明君明臣的产物)。我也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典文学,古典音乐都是我的最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还有其他一些综合因素,比如皇权过重,统治者虚骄、妄自尊大等等。还有更主要的,是长期只知有中国,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总算知道有世界了,又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刘梦溪)这些都是历史的垃圾,而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在其间长达两三千年时间,受这种专制思想毒害何其至深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是毛泽东这样的人,也没有逃脱被中毒的命运。所以一种先进的文化应该是看它能不能和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中国民主文化土壤薄弱,老百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中华民族的复兴,唯有大力宣扬民主和法制,开启民智。因此,民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国人需要补上这一课!4谈谈你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及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追求人和人、人和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和发挥,理智保持和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资料二: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使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和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篇三: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自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璀璨瑰宝。

  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地开拓创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其加以发展,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积极主动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增强了你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历代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给了很好的诠释。自古以来,不论是在天灾还是在人祸面前,中华儿女从未屈服和放弃,面对种种挑战而不丧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永远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对真理的执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探寻真理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懂得何为博爱、何为真善美;“业精于勤荒于嬉”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独特东方智慧。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大力弘扬自己国家古老的历史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学习历史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篇四: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

  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现实意义、内涵……何为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

  -2-

  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七、勤劳勇敢,富于革命的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才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四大发明,又号礼仪之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八、注意人际和谐的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和谐,简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九、顾全大局的精神。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到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的是后者。它把前者称作小利,而称后者为大利。孔子强调,不论国家或个人,都不可因只顾小利而妨碍大利。十、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的精神。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曾子要求经常“三省吾身”,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

  -3-

  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更有特殊的意义。第二,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排除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必然会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但是,社会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必然是一元化的,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第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而言,我们的现代化既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又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的现代化。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我们应当使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通过改造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第四,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现在我国的社会风气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如果忽视文化、道德的社会作用,不讲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贪污腐化、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就会大量滋生。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弘扬优秀的传

  -4-

  统道德,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未尝不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两者如冰炭同炉,不可得兼。这种看法的一个理论误区,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看成是两种文化即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其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不同范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包含着同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也是必须与之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种结合不是两种文化的结合,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一个是指导思想,一个是具体的文化形态。中国革命者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作为一种文化,而是像毛泽东指出的那样,把它作为“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理论”,“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批判的继承,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经过选择而吸取的文化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根据千百年来人们在思想中所认同的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和规范,根据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予以加工和改造,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第一,对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道德我们也应当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既使是传统美德,仍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其时代要求的新意义。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的名言,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的。这两句话中所指的“天下”,在当时,既指整个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广阔土地,又兼指宋王朝所统治的范围。而这两句话中的“忧”“乐”二字,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的兴衰的忧乐。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继承它时,我们理解的“天下”就应当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我们所应当有的“忧”和“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的忧和乐根本不同了。

  -5-

  第二,对于那些较为明显的精华与糟粕相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的传统道德,更需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和认真地加以消化。以义利关系问题为例,这是中国传统道德所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论语》中提出“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等等,这些思想,应当说是基本上是属于精华的部分,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维护封建等级的内容。这就需要正确区分古人所说的义和利与今天所说的义和利所具有的不同的含意,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第三,我们之所以强调批判的继承,还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是植根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本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殊的自然经济土壤之中的,是在长期的奴隶阶级和封建阶级所统治的社会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因而,一切传统道德,都不同程度地打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烙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着维护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稳定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而服务的。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所形成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为巩固传统的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因此,如果不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批判旧道德,否定旧道德中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内容,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继承。第四,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既是用先进思想教育民众,也是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吸收宝贵的思想资料。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总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有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社会思想的主旋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6-

  参考文献:

  http://blog.renren.com/share/348247880/6777589411http://www.doc88.com/p-795921700686.html《探求》1996年第06期作者:李生林,王远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第02期作者:张启生《理论与当代》2003年第03期作者:周矩《求是学刊》1999年第02期作者:方毅

  -7-

篇五: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准文档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何为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容十分丰富,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

  实用大全

  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

  2

  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七、勤劳勇敢,富于革命的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才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四大发明,又号礼仪之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八、注意人际和谐的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和谐,简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九、顾全大局的精神。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到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的是后者。它把前者称作小利,而称后者为大利。孔子强调,不论国家或个人,都不可因只顾小利而妨碍大利。

  十、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的精神。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曾子要求经常“三省

  3

  吾身”,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尊德性”,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更有特殊的意义。第二,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排除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必然会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但是,社会

  4

  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必然是一元化的,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

篇六: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直线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如古代的人殉制度炮烙制度凌迟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多妾制妇女裹小脚和男人留长辫等等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极端残酷落后愚昧的内容经过历史的选择这类腐朽落后的内容被历史淘汰了

  传统文化教学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

  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

  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

  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归于人性,荀子将道德的产生归于圣人的思虑,张载从人与人、人与物的本然关系诠释道德等等,这些观点虽然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比宗教的道德观无疑要高明、合理。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严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正是由于它有着与人类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

  三

  封建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员通常居住在一起,经济上实行统一收支和管理,除家长外,其他人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力,要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而生活,因而,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而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长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有的只是对家庭成员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种种伦理限制与规定,而且这些限制和规定大多是单向度的,仅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这种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后来被引申发展为国家为本、君权至上的社会本位主义,正如“三纲”中所规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总之,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

  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必须看到,这种植根于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服务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有着稳定的、整体的发展模式的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和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转型,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为依托,为尺度。但同时,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传承性,使之构成了人们解读、理解现代化的整体背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资源,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资料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

  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㈡、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㈢、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㈣、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㈤、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

  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㈥、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料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

  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

  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资料二:

  一、文化精神的意旨

  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文化研究一方面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另一个方法论原则,即可从特定文化的中心观念入手,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体文化的本质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

  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传统文化。

  第一,如我们可以从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城以及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第二,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

  1、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2、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3、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4、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5、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6、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之学;从人与社会群体、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际和谐之学;3、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身心(形神)平衡之学;4、从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内圣外王之学;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知行合一之学;6、从经典原著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经典诠释之学。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直线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如古代的人殉制度、炮烙制度、凌迟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多妾制、妇女裹小脚和男人留长辫等等,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极端残酷落后愚昧的内容,经过历史的选择,这类腐朽落后的内容被历史淘汰了;有些我们则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而是必须具体分析,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笼统回答是或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年刚刚被废除的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到2006年,整整2600年;经过2600年,它最后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当代社会现实,最终被淘汰了;有的经过现代改造,被现代社会所借鉴所利用,如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就是隋唐以来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翻版,这种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了一个基本公平的竞争机会。当然,以上都还是器的层面,也就是物质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最难判断的还是道的层面,也就是思想的层面,观念的层面。冯友兰就提出“抽象继承法”: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断区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就具体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有关,因此应当抛弃,就抽象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无关,因此应当继承。譬如忠孝,荣辱、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小康社会,实事求是、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总之,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切忌简单笼统地以是好还是坏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对待东方文化,或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二分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灵芝没于荒草,玉石淤在泥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不

  乏瑰宝,足以作为我们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营养和土壤。在整个毛泽东时代,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将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入文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探索出一条研究和正确阐述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非凡成就,培养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时而为了“全盘西化”采取极端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中国文化中客观存在的革命性内容,时而又“反其道而行之”,用虚伪的“孔孟之道”抵制、诋毁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宣扬资产阶级和平主义,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拓展理论空间”,百般回护、无所不至。他们固执地以为阶级的存在不是以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反而是“人为地划分”的结果,企图以空泛无力的泛爱观或仁义观抹平生发于经济地位对立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的分裂。上述思想也影响到左派阵营。个别同志开始对自己的一贯立场产生怀疑,动摇不定。不仅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鼓吹“共同创造历史”论,公然否定“奴隶创造历史”之科学论断,宣扬“阶级妥协”和“阶级合作”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距离彻底背叛无产阶级只有咫尺之遥。

  资料二: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人大脑子里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来说一说文化的定义。有人把这个定义从两方面解释:1.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2.权威的解释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辞源》、,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文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五四时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国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

  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潮流。刘梦溪教授认为从广义角度看,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津津乐道它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它的糟粕部分思想文化领域也有其精华部分,譬如民本思想(但我认为那还是明君明臣的产物)。我也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典文学,古典音乐都是我的最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还有其他一些综合因素,比如皇权过重,统治者虚骄、妄自尊大等等。还有更主要的,是长期只知有中国,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总算知道有世界了,又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刘梦溪)这些都是历史的垃圾,而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在其间长达两三千年时间,受这种专制思想毒害何其至深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是毛泽东这样的人,也没有逃脱被中毒的命运。所以一种先进的文化应该是看它能不能与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中国民主文化土壤薄弱,老百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中华民族的复兴,唯有大力宣扬民主和法制,开启民智。因此,民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国人需要补上这一课!

  4谈谈你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及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资料二: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

  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篇七: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关系关系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以等级制度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

  归于人性,荀子将道德的产生归于圣人的思虑,张载从人与人、人与物的本然关系诠释道德等等,这些观点虽然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比宗教的道德观无疑要高明、合理。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严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正是由于它有着与人类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三封建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员通常居住在一起,经济上实行统一收支和管理,除家长外,其他人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力,要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而生活,因而,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而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长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有的只是对家庭成员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种种伦理限制与规定,而且这些限制和规定大多是单向度的,仅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这种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后来被引申发展为国家为本、君权至上的社会本位主义,正如“三纲”中所规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之,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必须看到,这种植根于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服务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有着稳定的、整体的发展模式的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和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转型,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为依托,为尺度。但同时,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传承性,使之构成了人们解读、理解现代化的整体背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资源,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资料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㈡、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㈢、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㈣、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㈤、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㈥、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料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

  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3)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资料二:一、文化精神的意旨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文化研究一方面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另一个方法论原则,即可从特定文化的中心观念入手,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体文化的本质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

  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传统文化。第一,如我们可以从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城以及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第二,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2、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3、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4、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5、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6、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第三,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之学;2、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际和谐之学;3、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身心(形神)平衡之学;4、从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内圣外王之学;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知行合一之学;6、从经典原著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经典诠释之学。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直线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如古代的人殉制度、炮烙制度、凌迟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多妾制、妇女裹小脚和男人留长辫等等,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极端残酷落后愚昧的内容,经过历史的选择,这类腐朽落后的内容被历史淘汰了;有些我们则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而是必须具体分析,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笼统回答是或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年刚刚被废除的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到2006年,整整2600年;经过2600年,它最后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当代社会现实,最终被淘汰了;有的经过现代改造,被现代社会所借鉴所利用,如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就是隋唐以来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翻版,这种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了一个基本公平的竞争机会。当然,以上都还是器的层面,也就是物质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最难判断的还是道的层面,也就是思想的层面,观念的层面。冯友兰就提出“抽象继承法”: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断区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就具体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有关,因此应当抛弃,就抽象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无关,因此应当继承。譬如忠孝,荣辱、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小康社会,实事求是、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总之,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切忌简单笼统地以是好还是坏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待东方文化,或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二分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灵芝没于荒草,玉石淤在泥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不乏瑰宝,足以作为我们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营养和土壤。在整个毛泽东时代,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将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入文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探索出一条研究和正确阐述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非凡成就,培养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时而为了“全盘西化”采取极端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中国文化中客观存在的革命性内容,时而又“反其道而行之”,用虚伪的“孔孟之道”抵制、诋毁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宣扬资产阶级和平主义,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拓展理论空间”,百般回护、无所不至。他们固执地以为阶级的存在不是以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反而是“人为地划分”的结果,企图以空泛无力的泛爱观或仁义观抹平生发于经济地位对立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的分裂。上述思想也影响到左派阵营。个别同志开始对自己的一贯立场产生怀疑,动摇不定。不仅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鼓吹“共同创造历史”论,公然否定“奴隶创造历史”之科学论断,宣扬“阶级妥协”和“阶级合作”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距离彻底背叛无产阶级只有咫尺之遥。

  资料二: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人大脑子里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来说一说文化的定义。有人把这个定义从两方面解释:1.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2.权威的解释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辞源》、,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

  文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五四时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国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潮流。刘梦溪教授认为从广义角度看,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津津乐道它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它的糟粕部分思想文化领域也有其精华部分,譬如民本思想(但我认为那还是明君明臣的产物)。我也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典文学,古典音乐都是我的最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还有其他一些综合因素,比如皇权过重,统治者虚骄、妄自尊大等等。还有更主要的,是长期只知有中国,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总算知道有世界了,又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刘梦溪)这些都是历史的垃圾,而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在其间长达两三千年时间,受这种专制思想毒害何其至深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是毛泽东这样的人,也没有逃脱被中毒的命运。所以一种先进的文化应该是看它能不能与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中国民主文化土壤薄弱,老百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中华民族的复兴,唯有大力宣扬民主和法制,开启民智。因此,民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国人需要补上这一课!

  4谈谈你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及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资料二: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篇八: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中国的学者有三个观点:一是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现实的发展可以割裂和历史的联系,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复古主义:片面抬高传统文化,用传统的价值观点来看待、衡量、评价现实的实际,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三是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投机的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主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主张用扬弃的观点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从五四运动以前到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流传到近代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狭义上的传统文化。我所谓的扬弃(“扬弃”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意义,在否定意义上之取消或舍弃,在肯定意义上指保持或保存。)就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尊重它的艺术价值,而舍弃它的使用价值。具体来说就是:一、对待这些传统文化要当作古董一样来收藏,人们在收藏古董的时候所看重的是它的艺术价值,欣赏的完全是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二、对于传统文化的使用价值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原因有以下两点(一)、传统文化产生的时代的局限性所致。比如,先秦文化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时期,生产工具则是从青铜

  -1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器时代步入铁器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烙印,它的指导思想只使用于那个时代,即使是后来的沿用,也只表明封建时代文化思想的进步同时代的前进相比过于缓慢。(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性的文化太少,它们所宣扬的更多是一种“欲得到最高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的出世的哲学”,另一种是“只讲道德价值,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的出世哲学”。这两种思想与当时的统治者或奴役者的思想相吻合,而与当今文明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相距甚远。作为旁观者的孟德斯鸠认为:“这些礼教之所以很容易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和思想深处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文字书写极为繁杂,必须通过大量读书学习来掌握它,而读书的内容就是礼教,因此中国人一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礼教上了。第二,是礼教里没有什么涉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实用规则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东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动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的新文化联系紧密:一、中国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文化的紧密性;二、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连续性。在联系如此紧密的文化传统里,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当今文化的思想,像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治”,“三纲无常”,“明哲保身”,“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依然常见,甚至在一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

  -2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并不是对联系紧密的文化传统的漠视,更不是阻断,而是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包容的文化太少了,总喜欢非彼即此,阴阳相对,善恶分明,划清界限,人的行为常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其实“中性”的行为很多,东西丢了不一定就是邻居偷的。我们要有海纳百川胸怀,要听的进不同的声音。中国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这种繁荣状态正是源于当时的包容性文化。可是好景不长,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自己的统治,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扼杀文化的包容性。这个始作俑者是董仲舒。从此中国的思想文化就走进了小巷子,即使到了盛唐,昌盛的也仅是文化艺术的技巧性,而非思想性。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世界上有浓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都面临着两难选择。罗素说:“每一个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过分讲纪律与尊敬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或者是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像哈姆雷特的惊呼:“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一样,我们的问题出现了,它好像在迫使我们作出选择,此时有两种选择:继承与批判,加上二者兼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有三种选择,而扬弃的思想就是最大限度的避免传统文化带来的僵化和迷失传统所带来的文化解体。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禁锢,从近代的两大陋习:男

  -3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子束辫、女子缠足中就可见一斑。身体的伤害远不及思想上的毒化,人们的思想已经僵化到连申辩的权利都放弃了,“沉默是金”所带来更多的是奴隶思想。“难得糊涂”的思想在文人中也能竞相追捧。从艺术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来,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国画是山水、花鸟、鱼虫居多,而人物肖像则少的可怜,许多画家用寄情山水来麻醉自己的思想,并非都如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八股文的兴起更是给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残缺的思想雪上加霜。人们缺乏的是陈子昂敢于摔琴的精神,“前不见古人后,后不见来者”的感叹也只配陈子昂发出。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的油画还是很传统,开放性和独创性的思想很少,而相反的是,西方油画的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像俄国的马列维奇的《白色地面上的黑色方块》。法国马格里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美国纽曼的《亚当》等作品,给人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开放乃至震撼。这也是我之所以主张拚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使用价值的一个要点。相对于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比如文字的线条美,诗歌的韵律美,骈文的格调美等都能给人以快感的享用。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所带给我们的艺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能够看到,古代有很多有引自诗经的话语,但是思想有很大改变,其中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曹操在《短歌行》里也引用过。原意是描写爱情,到曹操这里就变成了渴慕人才。虽然它的艺术价值没有改变,但是它的实用价值却大不一

  -4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样,这也正是扬弃的观点。扬弃不是无为而治,扬弃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

  是一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豁达,它给了人们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研究发展之中去。放弃无谓的争端,消除“口水战”,让人们回归到时代中去,与时代发展同步,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江山代有才人出”时代在召唤强者的声音。对于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写的《美国诗歌》:

  “不论它是什么,都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皮、煤、铀、月亮、诗。就像鲨鱼,肚里盛只鞋子。它必须游过茫茫的沙漠,一路发出近似人声的吼叫。不论它是什么,都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皮、煤、铀、月亮、诗。就像鲨鱼,肚里盛只鞋子。它必须游过茫茫的沙漠,一路发出近似人声的吼叫”。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诗经》中像《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5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翱将翔,佩玉琼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浦。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等很有现代意识的爱情诗歌。甚至是事隔两千多年还在发生着的事情:人们都有坐公交车或火车的经历,可以设想身边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就像一次美丽的邂逅,当然今之车非彼之车。《褰裳》中的姑娘就更直接了,当然现代科技的发达完全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这是艺术价值的相通性而非使用价值的指导。《老子》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人们从中看到的是古人对治国的价值观。现在它应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而非当作指导方针来执行。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就像人们收藏古代的青铜器、唐三彩一类古董,人们关心的并非是它们有没有使用价值:是否可以焚香祭奠,装水盛饭。人们看重的是它们的艺

  -6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术价值:它们所反映的是时代的印记。对于传统文化研究是应该用这样的价值观作指导的。

  扬弃告诉人们:人们所需要的是选择道路的聪明者,不是驾驶技术的完备者;对于战争来说最有价值的是战略思想的先进,而非战术的巧妙;同一个汉字的字型在不同的书法作品中各有不同,可是在写法上没有大的变化。针对批判和继承持不同观点的学者,我认为他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批判也是继承,继承也是批判,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很难划清界限。在批判的时候甚至还是用继承下来的方法来进行批判。在继承的时候若是歪曲的继承,结果就变成最大程度的批判。著名篆刻大师齐白石先生,师法秦印,并不效法汉印,也曾刻出“不知有汉”一方很出名的印。可是刀法却取自汉阴的刀法。道教尊《老子》为《道德经》,《老子》中讲的是“道法自然”,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这是在继承《老子》,还是批判《老子》呢?二、在批判与继承的争论中,“口水战”用得最多的就是偷换主题,混淆概念,甚至还夹杂着人身攻击,这些葫芦藤上的葫芦官司能争到几时呢?一旦思想与学术卷入其中就会停滞不前,那么人们争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一部《红楼梦》,评论著作汗牛充栋,我认为即使一万部的评论著作也不能填补红楼梦的空缺。人们的评论是不是多了点儿?为什么总喜欢作出个结论呢?这种思想正是陷进了评论的“怪圈”,把思维固定到一个点上。可是历史上那一部评论著作的价

  -7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值超出了原著的价值?扬弃是不搞“怪圈主义”,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展创造。

  扬弃所放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使用价值,是对传统文化中“规矩”这个包袱的释放。传统文化的规矩不是引导思想,而是禁锢思想。开放式、独创式的思想也正是扬弃所推崇的包容的思想。思想是灵魂,灵魂不可以禁锢。

  对于那些投机的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主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观点。我之所以称他们是投机的观点,是因为这种观点不负责任,原因有以下三点:一、这是人人都能想到的观点,但具体怎么划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怎样定义,怎样达成共识?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人为定的规矩,来禁锢人的思想;二、在定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标准的时候,由于人的认知关系的问题,必然发生争执,这种争执又返回到批判与继承的争论中,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三、退一万步说,即使划分出来,又该怎样去执行?中国古人徐干在《中论》说:“赏罚者不在于必重,而在于必行,必行,则虽不重而民肃。不行,则虽重而民怠。”法律尚且如此,而况乎文化?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群伟大的智者,像明灯一样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广袤的原野上,需要的是有思想的牧者。

  对待传统文化要以扬弃的态度,吸收发扬艺术价值,舍弃其使用价值,使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成为当代文化中一枝奇葩,来繁荣当代的多元文化,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

  -8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贡献。参考文献:[1]冯友兰,译者:赵复三,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法)孟德斯鸠,编译:申林.论法的精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0.[3]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10.[4](英)罗素,编译:张作成.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0.[5]刘淳.西方油画名作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6]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9

篇九: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

  者

  :

  何

  中

  华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在一系列竞争中实现的。在不同的时代,引发人类竞争的原因也各有侧重。在古代,人类竞争大多是因为争夺地盘和掳掠财富而引发;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摩擦、碰撞,则构成近代竞争的主因;到了当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又变成人类竞争的主要诱因。在这里,隐含着一条经济、政治、文化依次展开的脉络。由此可见,在21世纪,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化软实力其实并不“软”,它甚至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硬实力,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辩证法。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无疑要靠文化硬实力来支撑,但更要靠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配合。因为从历史的长时段看,只有软实力才是恒久起作用的力量。着眼于人类的未来发展,看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真正优势之所在,既要着眼于它对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有何贡献,还要着眼于它对整个人类的未来前景能够提供怎样的智慧和启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显示出自身的突出优势。具体地说,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反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使得每一个被卷入其中的非西方民族,都不得不经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其历史后果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代化在消解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的同时,也日益瓦解着民族的文化个性。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早已构成我们的基本历史语境,它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匀质化格局。在现代化的反传统姿态中,我们蓦然发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一时间突然找不到答案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孤岛效应”。文化的断裂导致了文化认同危机,以至于出现了“香蕉人”,即黄皮肤白心灵的畸形文化人格。这恰恰是造成国人文化身份焦虑的主要原因。不能不承认,文化上的自我迷失,成为文化上的自我殖民化的重要心理原因。然而,我们中华民族自晚清以来所孜孜以求的现代化,不能是任何别的意义上的现代化,只能是“中国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乃是现代化真正走向成功的绝对前提。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有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就成为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所在。黑格尔曾经说过,对于欧洲人来说,一提起古希腊,就有一种家园之感。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家园之感又源自何处呢?它无疑源自我们所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在文化上的归依,不能不追根溯源,回到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上来。对文化之根的自觉追寻和接续,是我们重新揭橥自己的文化本根性的契机,它无疑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内在基础和获得文化归属感的不可替代的依据。离开了这样一种文化共识的根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没有着落。因为“民族”首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地域学或人种学的概念。如果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传统荡然无存了,那么这个民族其实也就名存实亡了。现代新儒家当年的焦虑正是缘此而生发出来的,它说到底不过是文化认同危机在文化意识层面上的反应罢了。这就从否定的方面凸显了文化认同对于民族概念建构的前提性意义。作为独特文化标志,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构成该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原型,它为整个民族力量的整合奠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天下所有炎黄子孙达成文化共识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就此而

  1

  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最丰厚的土壤。正是在它的基础上达成的普遍文化认同,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舞台的博弈中胜出,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寻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念。21世纪的人类能否找到走向未来的出路,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摆脱生态和环境危机带来的生存困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能源短缺、淡水资源匮乏、核威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表明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事实上,它宣告了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危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不过是人类试图走出生存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尝试。人类目前所遭遇的一系列发展难题,说到底乃是以戡天役物为基本取向的现代技术泛滥的结果。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相信“知识就是力量”,无视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尊严,造成了人类把自身从大地上连根拔起的危险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人同自然的关系,到头来整个人类不得不承受自然界的残酷报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最核心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它主张人道顺应天道,寻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诚如梁启超所说:“中国古代思想,敬天畏天,其第一著也。„„故人之于天也,敬而畏之,一切思想,皆以此为基焉。”重要的是,这一基本理念决定并塑造了古典技术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品格,它使得在技术的展现中达成人与自然的双赢:一方面因势利导,让大自然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另一方面又维系自然界的均衡和自洽,使之能够为人类永续利用。这种对自然的尊重,最为睿智的是体现在恰当地看待人的欲望上。中国人相信只有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自然而然的范围内才是最适当的,既不剥夺它,也不放纵它,更不人为地制造它。因此,避免了对自然界的过度占有和贪得无厌的攫取。从文化角度说,现代技术得以改造和优化的唯一出路,只能是恢复技术的古典品格。正是在这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显示出了它的独特魅力。能否实现由“以人克天”到“天人合一”的转变,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否获得可持续性。如果不能完成这一理念的重建,那么目前正在建构的生态文明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就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这绝非危言耸听,也不是言过其实。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未来的历史还将继续证明,罗素所说的乃是一个西方智者的肺腑之言,它具有深邃的穿透力。正是在应对生存危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强大的拯救力量。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优化人际关系、重建道德秩序提供重要支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释放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带来了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媒体频频曝光的唯利是图、见死不救、掺杂使假、坑蒙拐骗之类公然践踏伦理底线的事件,的确折射出人们道德感衰弱的征兆。社会信任的危机,严重妨碍着人们之间的彼此交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的蔓延,侵蚀着人们的价值观。这些消极现象日益严重地挑战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不仅败坏了社会信用体系,而且妨碍了社会关系的有机整合。如何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如何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重建道德,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赖,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

  2

  一

  项

  十

  分

  艰

  巨

  而

  又

  必

  须

  完

  成

  的

  任

  务

  。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在总体上是性善论的。这种自我认知,是基于对人性的信任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般都是把德性看成是人不同于并超越于动物的本质规定。在中国文化看来,德性优先于知识。这一顺序,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在乎和看重道德选择。人是德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决定了我们相信德性才是力量,所谓“仁者无敌”。人生在世,当然不能离开利益的追求和满足;但按照中国文化的“义利之辨”,人们追求自我利益必须恪守“以义制利”的原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才能证成自己的君子人格,也才能达致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孔子就主张“见利思义”、“以义为上”,即所谓“义然后取”。如果君子爱财,取之无道,以至于无度;如果在利益面前,不管是否合乎道义,都一古脑地攫取,那就十分危险了。道德之所以出现滑坡,不正是陷入这类误区的结果吗?只有恪守“德性优先”的选择原则,我们才有可能在各式各样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获得足够的免疫力。倘若人们在实际的交往中,都能够秉持“以义制利”的“义利之辨”,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就一定会得到明显改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20世纪上半叶历史教训之时,告诫人们:“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强调:“人类的力量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会导致人类自我毁灭的程度”;要想避免这一悲剧,“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正是在这个方面,“德性就是力量”的信念,显示出它的先知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耐人寻味的是,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处世原则,成为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基石。孔子的这句箴言,在观念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合理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底线伦理,是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应该说,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一大突出贡献。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调适人与自我的关系、提高人生境界提供重要资源。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身处一个似乎过分崇尚物质的时代,不假思考很容易造成“物质巨人、精神侏儒”的畸形人格。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他还需要有一种超越的追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人的自我存在同自我本性之间的紧张。因此,怎样恰当地调适人与自我的关系,就成为所有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人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人们的困惑在于:为什么物质财富越来越丰饶,而人的心灵世界却越来越显得贫瘠?为什么人们在生活条件上越来越衣食无忧,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未见增长?为什么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精致化、舒适化、高档化,而人们在心灵追求上却越来越感到茫然无措?为什么人们的交际越来越密切,但人们彼此的心灵世界却越来越隔膜?其实,在人的日益物化的命运中拯救出人的心灵世界,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罗素说得好:“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在确立健全的人生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之所在。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全的人生观,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只能随波逐流、随风飘荡,处于无根状态,无处安心立命,内心世界因此无法得到充实。人的境界不同,做事情的外观也显著不同。大家试想,为什么会有儒商和小商小贩的差别?为什么会有政治家和政客的差别?为什么会有科学家和工匠的差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原本

  3

  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差别仅仅取决于人生境界高低之不同。冯友兰先生总结儒家人生思想,从中归纳出人的“四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它们分别对应于人不知有我、意识到自我、超越掉自我、无所谓我与非我的不同层次,进而形成“庶人”、“小人”、“君子”、“圣人”等不同人格。这就为我们每个人的德性修养和境界提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天地境界”其实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它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实现和践履。尽管达到这种境界很难,但就像司马迁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崇高境界心存敬畏、心存向往,这本身就是自我提升和上进。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各派都不乏人生境界思想。正如有人所说的,儒家可以让人做事情“拾得起”,道家可以让人做事情“放得下”,佛家可以让人做事情“看得开”。一个人倘若能够达到儒道释所确立的境界,一定是心身康泰、心安理得、圆融无碍、圆满具足的。就此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啻是打开现代人在心灵上无家可归从而陷入精神困顿难题的一把钥匙。人们过去之所以往往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代性的维度对这种价值的遮蔽和扭曲。随着世界文化时代维度历史性的变迁和转换,亦即由现代性过渡到后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加以重新估价。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一种负面形象;但是,在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变成了拯救的希望之所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应对未来挑战的力量源泉,而且是人类文明规避风险、走向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源泉。总之,在今天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拯救之道和智慧之源。作为一种正能量,需要我们深入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一步彰显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突出优势。(作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4

篇十: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一远古时代南北各地古文化发展成就二统一宗教神权的出现三尚老崇祖与人文主义基调第二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理论化一从尊神祭祖到敬天保民二八卦观念与阴阳五行三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三节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一秦代儒法之争与焚书坑儒二汉初黄老政治与儒道冲突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第四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更新一经学的衰落与玄学的兴起二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三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第五节理学的出现与传统思想文化的最终定型一张载的气本论二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三陆王的心学体系第六节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终结一西学东渐二中国传统文化大总结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教学重点

  word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简析:

  高二年级政治课开设的是《文化生活》,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第一,设

  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更有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如此,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容,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英文名:SpecialSubject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课程代码:04413013

  一、课程根本情况1.学分:2分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参考书目: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师大学。梁漱溟《东西文化与其哲学》,商务印书馆。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大学。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国和平。小枫《中国文化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英〕罗素(BertrandRussell)《中国问题》,学林。〔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人民。锦全、达文《中国哲学初步》人民。文初、述卓等《中国山水文化》,人民。

  1/8

  word

  天喻等《中华文化史》,人民。

  二﹑课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与围十分宽广,材料极为丰富。我们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旨在使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开展问题以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会做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完全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还有建设未来中国新文化的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快速开展。本课程为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支撑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政经、经济、文化、军事、科技、、艺术的根底课程,有利用对历史专业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对学习和研究专门史有很大的支撑作用。是通史课程的一个提纯与升华,也为学习和研究其他断代学科打下根底。

  三﹑课程容、学时分配与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行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教育、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传播与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等等。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讲授与自学相结合,以讲授为主,适当指导学生讨论和自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编著,配合文化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包容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悉数穷尽,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放到网络教育平台上,师生可以在这里进展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这里既可以答疑又可以倾听广学对课程本身和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线测试。有了这个平台,便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历史教学与“无纸化教学〞越来越近,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绪论〔共6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界说二、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2/8

  word

  三、文化的特征四、文化与文明第二节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和特点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七、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学重点:文化、文化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文化、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局部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文化〞的涵,理解文化与文明的联系,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与涵,掌握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与技能。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开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共4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根底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农耕文化二、“三代〞以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野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与其重新组合三、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开展历程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中国国家的形成与其开展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3/8

  word

  第五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关于传统文化特点的诸种意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经济、政治环境教学难点:游牧与农耕、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二〕教学根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根底。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产生的原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深透析。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共4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二、崇尚自然的道家三、主兼爱互利的墨家四、注重功利的法家第二节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一、儒家追求“圣〞的心性修养二、道家崇尚“自然〞的虚静导引三、释家倡导“静虑〞的定慧双修教学重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价值取向教学难点:儒道释修的具体涵和影响〔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不同学派的价值取向。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各学派价值取向的具体涵,熟练掌握各派修养的途径。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共4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主要容

  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第二节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社会功能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4/8

  word

  二、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健康人格的精神动力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容和作用教学难点: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的诠释与拓展。〔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根本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当今社会的现实功用。

  第四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开展历程〔共2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

  一、远古时代南北各地古文化开展成就二、统一神权的出现三、尚老崇祖与人文主义基调第二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理论化一、从尊神祭祖到敬天保民二、八卦观念与阴阳五行三、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三节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一、代儒法之争与“焚书坑儒〞二、汉初“黄老政治〞与儒道冲突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第四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更新一、经学的衰落与玄学的兴起二、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三、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第五节理学的出现与传统思想文化的最终定型一、载的“气本论〞二、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三、陆王的“心学〞体系第六节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终结一、西学东渐二、中国传统文化大总结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5/8

  word

  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容和作用教学难点: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的诠释与拓展。〔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的根本脉络。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的主要节点,包括兴起、变异、定型和传播等。

  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共4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主轴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二、中国哲学得开展与流变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二、中国哲学的人生观第三节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一、与政治伦理密切相联二、唯物与辩证的思维传统三、强调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教学重点: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容与其观点教学难点:中国传统哲学容的演变、宇宙观、人生观、现实影响〔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和特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现今社会的影响。

  第六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共4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体系的根本结构二、中国伦理思想的开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道德规一、封建伦理道德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6/8

  word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本思想和开展教学难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点和缺点、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本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导引效应。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2学时〕〔视频展示〕〔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一、灿烂的古代艺术成就二、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的分类和具体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和解读〔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成就。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第八章中国传统教育〔共2学时〕〔一〕教学容: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考试制度

  一、教育机构二、科举制度第二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其特征一、教育思想二、教学思想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考试制度、教育思想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二〕教学根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教育的容和机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的精华,厘清中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

  7/8

  word四、课实验、实践环节与要求

  无五、考核方法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形式:论文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20%〕+期中〔30%〕+期末〔50%〕大纲制订人:关连芳教学院长:邓树强院长〔主任〕:王如此远

  8/8

篇十一: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P>  摘要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传统的优良的文化。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更要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提供文化基础。我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中华文化存在的糟粕,也要看到外国文化所具有的精华,扬长避短,在更好的吸收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

  关键字:中华文化精华外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一、对文化的否定

  对文化的否定也是否定历史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1).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2).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

  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3).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4).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5).团结互助。团结互助和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

  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篇十二: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P>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何为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

  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七、勤劳勇敢,富于革命的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才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四大发明,又号礼仪之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八、注意人际和谐的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和谐,简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九、顾全大局的精神。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到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的是后者。它把前者称作小利而称后者为大利。孔子强调,不论国家或个人,都不可因只顾小利而妨碍大利。

  十、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的精神。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曾子要求经常“三省吾身”,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

  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

  作为指导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更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排除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必然会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但是,社会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必然是一元化的,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

  总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有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社会思想的主旋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篇十三: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P>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

  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

  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归于人性,荀子将道德的产生归于圣人的思虑,张载从人与人、人与物的本然关系诠释道德等等,这些观点虽然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比宗教的道德观无疑要高明、合理。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严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正是由于它有着与人类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三

  封建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员通常居住在一起,经济上实行统一收支和管理,除家长外,其他人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力,要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而生活,因而,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而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长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有的只是对家庭成员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种种伦理限制与规定,而且这些限制和规定大多是单向度的,仅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这种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后来被引申发展为国家为本、君权至上的社会本位主义,正如“三纲”中所规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之,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必须看到,这种植根于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服务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有着稳定的、整体的发展模式的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和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转型,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为依托,为尺度。但同时,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传承性,使之构成了人们解读、理解现代化的整体背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资源,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资料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㈡、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㈢、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㈣、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㈤、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㈥、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料一: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

  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资料二:一、文化精神的意旨

  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文化研究一方面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另一个方法论原则,即可从特定文化的中心观念入手,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体化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传统文化。第一,如我们可以从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城以及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第二,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2、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3、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4、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5、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6、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

  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第三,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和界定传统文化。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之学;2、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际和谐之学;3、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身心(形神)平衡之学;4、从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内圣外王之学;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知行合一之学;6、从经典原著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经典诠释之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直线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如古代的人殉制度、炮烙制度、凌迟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多妾制、妇女裹小脚和男人留长辫等等,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极端残酷落后愚昧的内容,经过历史的选择,这类腐朽落后的内容被历史淘汰了;有些我们则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而是必须具体分析,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笼统回答是或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年刚刚被废除的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到2006年,整整2600年;经过2600年,它最后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当代社会现实,最终被淘汰了;有的经过现代改造,被现代社会所借鉴所利用,如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就是隋唐以来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翻版,这种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了一个基本公平的竞争机会。当然,以上都还是器的层面,也就是物质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最难判断的还是道的层面,也就是思想的层面,观念的层面。冯友兰就提出“抽象继承法”: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断区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就具体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有关,因此应当抛弃,就抽象意义而言,大都与封建思想无关,因此应当继承。譬如忠孝,荣辱、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小康社会,实事求是、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总之,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切忌简单笼统地以是好还是坏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待东方文化,或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二分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灵芝没于荒草,玉石淤在泥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不乏瑰宝,足以作为我们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营养和土壤。在整个毛泽东时代,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将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入文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探索出一条研究和正确阐述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非凡成就,培养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时而为了“全盘西化”采取极端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中国文化中客观存在的革命性内容,时而又“反其道而行之”,用虚伪的“孔孟之道”抵制、诋毁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宣扬资产阶级和平主义,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拓展理论空间”,百般回护、无所不至。他们固执地以为阶级的存在不是以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反而是“人为地划分”的结果,企图以空泛无力的泛爱观或仁义观抹平生发于经济地位对立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的分裂。上述思想也影响到左派阵营。个别同志开始对自己的一贯立场产生怀疑,动摇不定。不仅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鼓吹“共同创造历史”论,公然否定“奴隶创造历史”之科学论断,宣扬“阶级妥协”和“阶级合作”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距离彻底背叛无产阶级只有咫尺之遥。资料二: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人大脑子里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来说一说文化的定义。有人把这个定义从两方面解释:1.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2.权威的解释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辞源》,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文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五四时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国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潮流。

  刘梦溪教授认为从广义角度看,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津津乐道它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它的糟粕部分思想文化领域也有其精华部分,譬如民本思想(但我认为那还是明君明臣的产物)。我也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典文学,古典音乐都是我的最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还有其他一些综合因素,比如皇权过重,统治者虚骄、妄自尊大等等。还有更主要的,是长期只知有中国,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总算知道有世界了,又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刘梦溪)这些都是历史的垃圾,而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在其间长达两三千年时间,受这种专制思想毒害何其至深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是毛泽东这样的人,也没有逃脱被中毒的命运。所以一种先进的文化应该是看它能不能与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囿于传统、不肯放下架子”。中国民主文化土壤薄弱,老百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中华民族的复兴,唯有大力宣扬民主和法制,开启民智。因此,民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国人需要补上这一课!4谈谈你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及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资料二: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推荐访问: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他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素 是他 原因之一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