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5篇

发布时间:2022-12-17 18:12:02 来源:网友投稿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5篇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力度不同于严格我国的金融管制一直十分严格从而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只是一味的缩紧金融市场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5篇,供大家参考。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5篇

篇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力度不同于严格我国的金融管制一直十分严格从而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只是一味的缩紧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导致了金融创新的质量无法提高限制了金融创新的脚步

  浅谈美国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浅谈美国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启示

  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竞争愈益激烈。作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我国经济亦深受影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的拷问,也是借助这场危机促进传统模式加速转变的机遇,本文将就美国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作以论述。一、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一)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先后设立房利美和房地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原因。(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助长了投机金融衍生品的“滥用”“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

  1

  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然后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二、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一)产业结构急需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占GDP比重的60%,金融风暴所导致国外国民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市场萎缩低迷,直接影响到我国商品的出口。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出口订单的减少,大批产品生产出来却销售不出去,长期的积累导致资金无法正常流

  2

  转,消耗大量的累计成本,出口贸易公司面临巨大还贷压力。截止到2008年11月初已有67000家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工人失去工作,造成严重的失业现象,GDP过渡依赖进出口所导致的问题已经暴露。金融危机使得原本存在结构问题的企业破产倒闭,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企业需要认清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那些资金不到位,技术跟不上,产品适销不对路的企业在这场冲击中消失湮灭,剩下得以存活的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内部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力,完善管理体制。(二)基建社保有待完善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贸易,投资,消费。如今贸易这匹老马已经“老骥伏枥”,剩下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继续稳步增长。投资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消费促进消费。所以当前保障经济继续平稳健康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内需,提升国内消费水平。而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在2010年之前,政府拿出4万亿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政府投资,拿出钱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地方投资。投资的确可以解决短时期的燃眉之急,但要保证长时期经济的持续增长,还要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内需,扩大内需才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只有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后,才能解决掉劳动者阶层的后顾之忧,有

  3

  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劳动阶层才能够敢于花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消费市场常年紧缩的状况,扭转GDP过分依赖贸易的局势。目前中央出台的十项举措和4万亿财政计划是为扩大内需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更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同时我们也担心,刚刚抑制住的通货膨胀会因为“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放松的财政政策”而卷土重来,这对我们是一个两方面的挑战。(三)金融市场加强监管没有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使得中国金融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较小。值得庆幸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次贷危机是一环接一环的金融衍生品所导致的蝴蝶效应,是金融创新的一个负效应。金融改革和创新本身并没有问题,脚步也不能因为此次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被外国评价为“稳健,平安”,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这或许是个贬义词,但严格的监管机制却使得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免受巨大冲击。美国虽然在此次危机中暴露了问题,但其强大的全球资金流转调动能力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金融市场还是应该继续开放下去,虽然在当下危机面前,应先放缓金融创新的脚步,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应适当降低,但长远来看,金融改革和创新的脚步是不能停止的。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归根结底是美国金融

  4

  监管机制的落后。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是博弈的两个方面,如何能平衡好两者关系使金融市场稳健开放的发展,关键在于一个“力度”。力度不同于“严格”,我国的金融管制一直十分严格,从而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只是一味的缩紧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导致了金融创新的质量无法提高,限制了金融创新的脚步。金融监管应该允许金融创新在市场原则下发展,放松行政政策,通过规范有效的金融监管来指导金融创新,从而激励新的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监管不是要放缓金融创新的脚步,而是要让每一步走的稳健。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两个方面,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积极推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5

篇二: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

  摘要: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关键词: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市场,信用违约率,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缺失,结构金融

  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全球最大、最为名声显赫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贝尔斯登等等)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额的损失。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无从知道。但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极其深远,人们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一、居民次级抵押贷款概况

  随着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次级抵押贷款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分较低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如FICO)将个人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在正常的情况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的抵押贷款条件。

  (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都比较高

  在正常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抵押贷款与房产价值之比(LTV)多在80%左右,借款人月还款额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平均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过90%,甚至100%。这意味着次级抵押贷款的平均首付低于20%,甚至是零首付。在没有任何个人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银行失去了与贷款人的风险共担机制,其中所蕴含的潜在道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较高的月供/收入比意味着贷款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差。

  (三)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大致为优质抵押贷款的7倍,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优质抵押贷款要高350个基点左右,且80%为可调整利率。如果在贷款期内,利率持续下降,贷款人的还贷负担将减轻。但在贷款利率逐步上升时,贷款人的债务负担会加重,导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赎回权的风险加剧。从根本上讲,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爆发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不无关系)。尽管开展时间不短,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缓慢,规模也并不大。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实行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年到2004年间连续25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调低至1%,并将1%的基准利率水平从2003年6月26日到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从央行的角度来讲,货币政策“超调”可以为市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却在不经意之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风险隐患。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为拓展业务,还纷纷调低了个人抵押贷款的首付标准,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刺激了房地产贷款(尤其是

  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低利率的环境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使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致规模在1.1万亿到1.2万亿美元。正如次贷市场的繁荣肇端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一样,其风险的爆发也正是开始于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不难理解的是,在货币政策收紧时,利率将会持续上升,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大多都是浮动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重置),利率的持续上升会加重贷款人的还款负担。此外,紧缩政策还会减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对房价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会降低贷款人的资产净值,降低其的再融资能力,当然,房价的下跌也降低了贷款人违约的机会成本,使信用风险加大。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从2005年开始,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底,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在随后的时间中,加息的影响逐渐显现,受房价下跌和贷款利息大幅上升的双重影响,次贷市场的风险开始大面积显现。据统计,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达到了13.3%,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4%,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抵押贷款的拖欠率仅为2.57%,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0.5%。

  二、次贷危机的传递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务风险的集中爆发,信用违约率大幅上升。但是,仅仅是次贷损失本身,并不足以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数据,在2006年末,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余额约在1.1万亿1.2万亿美元之间,即使是考虑40%左右的损失率,其最终引发的损失也就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当年的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占比约为2%,与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储贷协会危机还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事情随后的发展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储贷协会危机。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与CDO1等结构金融产品的高度发展相关联。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2001年以来,CDO产品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无论是传统的高等级的CDO还是中间级CDO,在抵押资产或参照资产的选择上,其风险偏好都有所增强,对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债券(SubprimeRMBS)的配置比率明显上升。从美联储所作的估算看,在20052007年间,各种CDO产品所包含的次贷信用风险敞口要远大于次贷的实际规模。而且,现有的研究也表明,CDO产品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其受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影响要大于其抵押资产,换句话说,

  在宏观经济政策逆转时,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CDO产品的实际损失要远大于次级抵押贷款。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CDO产品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抵押/参照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相关债券大幅减值,而持有相关债券的各金融机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从2007年3季度开始,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巨额亏损名单上包括了全球最著名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所遭受的巨额损失开始逐步被披露出来。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做市商,其财务困境自然会对其他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投资信心受挫。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都因肇端于次贷风险的金融危机而出现了深幅下挫,财富蒸发数以万亿计。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

  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向全世界展示了结构金融风险的破坏力。本来是用于分散和管理风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工具,似乎一下成为了制造更大风险的罪魁祸首。如何去理解这样的角色转换呢?各方的论点不尽一致。但在我们看来,结构金融技术的应用如一把“双刃剑”,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时,结构金融会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么,结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不但无助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反倒会埋下许多风险隐患,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的根源显然就在于过度结构化,而从目前看,造成这种过度结构化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和投资银行出于赢利目的,有过度结构化的动机;二是,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产品信用评级的失误,为过度结构化提供了便利;三是,监管方对相关风险的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放任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

  (一)银行和投资银行

  一般说来,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从CDO交易中获得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资产组合管理,即通过资产的出售,达到分散和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二是从发起、构建以及销售CDO产品的过程中收取各种手续费和服务费;三是从CDO产品的做市和交易中获取收益。CDO产品最初的发展可能是源于第一个目

  的,以应对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看,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重心明显已向后两方面转移,将其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BIS近期的调查显示,国际大型银行实际进行的CDO交易规模已远远超出其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超过其需要对冲的信用风险敞口的规模已达到50%。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结构金融技术的运用,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外,而成为了大型银行利用市场对CDO产品相关价值评估不完善而谋取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在相关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过度结构化在所难免,风险隐患也就此埋下。

  (二)信用评级公司

  以CDO为代表的结构金融产品的设计相当复杂,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很难对其风险/收益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级公司对其评级。研究表明,信用评级机构在CDO对产品的评级总体上是不可靠的。而投资者根据这样的评级来进行投资,遭受严重损失显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造成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失效的原因很多,CDO产品信息的不透明给评级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而评级公司自身对CDO产品风险认识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评级公司与发起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也可能会使评级工作失去其应有的公正性。无论如何,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评级公司的责难正在不断升级,未来一段时间,评级公司在结构金融方面的工作可能会出现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三)监管缺失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监管当局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银行和存款机构,强调对机构稳定的监管,而对产品创新多半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但结构金融这一类产品的出现,不但增大了金融体系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而且通过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而增加了相关性风险,是对金融稳定的一个潜在威胁。监管当局相对放任自流的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由此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而由于相关监管的缺失,结构金融市场的一些基本信息高度不透明,监管当局在危机发生并扩散时,甚至都很难对其所可能涉及的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并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政策以遏制危机的扩散,而只是在其已经全面爆发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在时机上多少有些滞后。总体来说,监管体制建设的滞后,对次贷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负有一定的责任,从未来看加强对结构金融产品的监控,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纪律,

  将是未来监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点,这对规范结构金融的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知识讲座作者:邢飞美国次贷危机的知识讲座一、什么是次贷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它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与一般意义上的准抵押贷款相比其特点是:1、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因而贷款的门槛也较低,比较容易取得贷款2、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对银行来说风险越大的贷款利率也越高。二、.次贷危机的背景及原因背景:上世纪未和本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较快,其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尤其表现突出,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发展的源动力和助推器,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经济泡沫。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贷款人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会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贷款成影响的危机。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对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由于美国的房价持续走高,银行认为贷款给了次级贷款者,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还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通过拍卖或者出售房屋来收回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拍卖或者出售房屋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和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这样如果贷款人只有一个两个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三、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CenturyFinancial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作为世界知名的投资公司,莱曼兄弟控股主要从事风险证券管理、外汇交易、信息基础设施、私人理财等业务。2000年,公司首次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股票市值突破100美元。在澳大利亚与ANZ投资银行结为同盟关系。举行150周年庆祝活动。但是,2008年,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严重影响,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行莱曼兄弟当地时间9月15日凌晨1时正式宣布,将依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和重组。全球最大金融服务公司,196年老店,总资产近两万亿美元,11月20日花旗股价重挫26%,市值三天缩水三分之一,2008年全年花旗股价总跌幅约84%。为挽危局,花旗准备裁员五万人,出售部分或整体资产,美国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四、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集团日前发布报告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预计杠杆投资者的放贷额度可能缩水达2万亿美元。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在1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根据以往经验,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的次贷业务相关损失“粗略”估计将达4000亿美元。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银行、对冲基金等杠杆投资者,它们通过较少的自有资金借助信贷放大资本实力进行投资。杠杆投资者在因次贷投资损失而出现大规模资产减记后,通常会削减放贷额度。哈祖斯指出,如果在4000亿美元的次贷损失中杠杆投资者承担2000亿美元,那么它们预计将被迫削减放贷额度2万亿美元,“这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他还表示,如果上述情况持续一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显著衰退”;如果持续2至4年,经济将长期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如果由于资产泡沫破裂而导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就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居民也不能正常还本付息,因此目前美国在债券市场投放的4万亿美元房屋抵押债券,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变成“次贷”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连锁振荡会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总体素质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且会通过巨大的外资持有金额继续向世界传播。五、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于中国没有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没有国际化,中国所持有的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证券的数量也有限,因此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中国股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是有限的。截至2007年底,工商银行已经为其总额12亿美元的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计提了30%的不良贷款准备金。

  但是,由于外需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所以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将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传递的。06年一季度,中国净出口占GDP的比例是4.5%,07年一季度上升到7.7%,二季度进一步上升到9.1%,如果剔除净出口贡献的增长率,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就只有8.4个百分点,而不是11.5%了,可见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多么重要的拉动作用。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2008年年初为例,以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在连续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总额10740.6亿美元,增长22.2%,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8930.7亿美元,增长29.0%,比去年同期加快9.9个百分点。进口增速4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增速,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外贸顺差180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

  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六、几点启示:1、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以商业银行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各家银行十分重视利润的增长,纷纷加大了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上也存在着低利率和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因而住房抵

  押信贷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虽然可以肯定,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2、既要加强创新又要完善监管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首先,要加强金融创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正在不断加快,如果不能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就会在将来的全球化金融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就目前而言,对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一些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是我国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努力提高定价能力,确保对风险—收益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其次,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会消灭风险。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产品拉长了资金的链条,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通过MBS、ABS、CDO等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高风险的房地产资产以证券化方式进入投资市场。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期阶段,虽然规模较小,但是要从起步阶段就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提高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审慎稳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第三,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通过尽快完善相关的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资本管理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3、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客观地说,在次贷危机中,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既定政策,对隔离境外金融风险作出了较大贡献。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在自身经济和金融结构存在诸多缺陷的情况下,适度的外汇管理是抵御国际游资冲击的一道重要“防火墙”。尤其是随着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深入,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对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经济环境中,降低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渐进的、水到渠成的过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相适应,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相适应。目前,我们要审慎放开资本账户,切实加强外汇监管,密切关注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当然,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条件、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也是必然的,而且巨大的外汇储备和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已经为相关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2008-06-1300:00:00[摘要]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

  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联合论坛·北京)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全球最大、最为名声显赫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贝尔斯登等等)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额的损失。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无从知道。但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极其深远,人们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一、居民次级抵押贷款概况随着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次级抵押贷款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分较低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如FICO)将个人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在正常的情况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的抵押贷款条件。(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都比较高在正常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抵押贷款与房产价值之比(LTV)多在80%左右,借款人月还款额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平均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过90%,甚至100%。这意味着次级抵押贷款的平均首付低于20%,甚至是零首付。在没有任何个人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银行失去了与贷款人的风险共担机制,其中所蕴含的潜在道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较高的月供/收入比意味着贷款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差。(三)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大致为优质抵押贷款的7倍,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优质抵押贷款要高350个基点左右,且80%为可调整利率。如果在贷款期内,利率持续下降,贷款人的还贷负担将减轻。但在贷款利率逐步上升时,贷款人的债务负担会加重,导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赎回权的风险加剧。

  从根本上讲,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爆发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不无关系)。尽管开展时间不短,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缓慢,规模也并不大。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实行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年到2004年间连续25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调低至1%,并将1%的基准利率水平从2003年6月26日到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从央行的角度来讲,货币政策“超调”可以为市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却在不经意之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风险隐患。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为拓展业务,还纷纷调低了个人抵押贷款的首付标准,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刺激了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低利率的环境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使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致规模在1.1万亿到1.2万亿美元。正如次贷市场的繁荣肇端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一样,其风险的爆发也正是开始于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不难理解的是,在货币政策收紧时,利率将会持续上升,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大多都是浮动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重置),利率的持续上升会加重贷款人的还款负担。此外,紧缩政策还会减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对房价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会降低贷款人的资产净值,降低其的再融资能力,当然,房价的下跌也降低了贷款人违约的机会成本,使信用风险加大。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从2005年开始,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底,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在随后的时间中,加息的影响逐渐显现,受房价下跌和贷款利息大幅上升的双重影响,次贷市场的风险开始大面积显现。据统计,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达到了13.3%,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4%,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抵押贷款的拖欠率仅为2.57%,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0.5%。二、次贷危机的传递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务风险的集中爆发,信用违约率大幅上升。但是,仅仅是次贷损失本身,并不足以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数据,在2006年末,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余额约在1.1万亿1.2万亿美元之间,即使是考虑40%左右的损失率,其最终引发的损失也就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当年的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占比约为2%,与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储贷协会危机还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事情随后的发展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储贷协会危机。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与CDO1等结构金融产品的高度发展相关联。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2001年以来,CDO产品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无论是传统的高等级的CDO还是中间级CDO,在抵押资产或参照资产的选择上,其风险偏好都有所增强,对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债券(SubprimeRMBS)的配置比率明显上升。从美联储所作的估算看,在20052007年间,各种CDO产品所包含的次贷信用风险敞口要远大于次贷的实际规模。而且,现有的研究也表明,CDO产品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其受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影响要大于其抵押资产,换句话说,在宏观经济政策逆转时,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CDO产品的实际损失要远大于次级抵押贷

  款。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CDO产品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抵押/参照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相关债券大幅减值,而持有相关债券的各金融机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从2007年3季度开始,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巨额亏损名单上包括了全球最著名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所遭受的巨额损失开始逐步被披露出来。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做市商,其财务困境自然会对其他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投资信心受挫。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都因肇端于次贷风险的金融危机而出现了深幅下挫,财富蒸发数以万亿计。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向全世界展示了结构金融风险的破坏力。本来是用于分散和管理风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工具,似乎一下成为了制造更大风险的罪魁祸首。如何去理解这样的角色转换呢?各方的论点不尽一致。但在我们看来,结构金融技术的应用如一把“双刃剑”,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时,结构金融会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么,结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不但无助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反倒会埋下许多风险隐患,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的根源显然就在于过度结构化,而从目前看,造成这种过度结构化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和投资银行出于赢利目的,有过度结构化的动机;二是,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产品信用评级的失误,为过度结构化提供了便利;三是,监管方对相关风险的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放任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一)银行和投资银行一般说来,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从CDO交易中获得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资产组合管理,即通过资产的出售,达到分散和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二是从发起、构建以及销售CDO产品的过程中收取各种手续费和服务费;三是从CDO产品的做市和交易中获取收益。CDO产品最初的发展可能是源于第一个目的,以应对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看,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重心明显已向后两方面转移,将其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BIS近期的调查显示,国际大型银行实际进行的CDO交易规模已远远超出其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超过其需要对冲的信用风险敞口的规模已达到50%。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结构金融技术的运用,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外,而成为了大型银行利用市场对CDO产品相关价值评估不完善而谋取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在相关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过度结构化在所难免,风险隐患也就此埋下。(二)信用评级公司以CDO为代表的结构金融产品的设计相当复杂,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很难对其风险/收益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级公司对其评级。研究表明,信用评级机构在CDO对产品的评级总体上是不可靠的。而投资者根据这样的评级来进行投资,遭受严重损失显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造成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失效的原因很多,CDO产品

  信息的不透明给评级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而评级公司自身对CDO产品风险认识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评级公司与发起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也可能会使评级工作失去其应有的公正性。无论如何,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评级公司的责难正在不断升级,未来一段时间,评级公司在结构金融方面的工作可能会出现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三)监管缺失在过去很长的时间,监管当局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银行和存款机构,强调对机构稳定的监管,而对产品创新多半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但结构金融这一类产品的出现,不但增大了金融体系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而且通过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而增加了相关性风险,是对金融稳定的一个潜在威胁。监管当局相对放任自流的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由此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而由于相关监管的缺失,结构金融市场的一些基本信息高度不透明,监管当局在危机发生并扩散时,甚至都很难对其所可能涉及的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并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政策以遏制危机的扩散,而只是在其已经全面爆发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在时机上多少有些滞后。总体来说,监管体制建设的滞后,对次贷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负有一定的责任,从未来看加强对结构金融产品的监控,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纪律,将是未来监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点,这对规范结构金融的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

篇四: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但在我们看来结构金融技术的应用如一把双刃剑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时结构金融会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么结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不但无助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反倒会埋下许多风险隐患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

  摘要: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关键词: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市场,信用违约率,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缺失,结构金融

  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全球最大、最为名声显赫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贝尔斯登等等)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额的损失。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无从知道。但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极其深远,人们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一、居民次级抵押贷款概况

  随着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次级抵押贷款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分较低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如FICO)将个人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在正常的情况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的抵押贷款条件。

  (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都比较高

  在正常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抵押贷款与房产价值之比(LTV)多在80%左右,借款人月还款额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平均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过90%,甚至100%。这意味着次级抵押贷款的平均首付低于20%,甚至是零首付。在没有任何个人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银行失去了与贷款人的风险共担机制,其中所蕴含的潜在道德风险是显而易见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的。而较高的月供/收入比意味着贷款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差。

  (三)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大致为优质抵押贷款的7倍,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优质抵押贷款要高350个基点左右,且80%为可调整利率。如果在贷款期内,利率持续下降,贷款人的还贷负担将减轻。但在贷款利率逐步上升时,贷款人的债务负担会加重,导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赎回权的风险加剧.

  从根本上讲,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爆发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不无关系)。尽管开展时间不短,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缓慢,规模也并不大。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实行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年到2004年间连续25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调低至1%,并将1%的基准利率水平从2003年6月26日到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尽管,从央行的角度来讲,货币政策“超调"可以为市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却在不经意之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风险隐患。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为拓展业务,还纷纷调低了个人抵押贷款的首付标准,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刺激了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低利率的环境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使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致规模在1。1万亿到1.2万亿美元。

  正如次贷市场的繁荣肇端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一样,其风险的爆发也正是开始于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不难理解的是,在货币政策收紧时,利率将会持续上升,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大多都是浮动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重置),利率的持续上升会加重贷款人的还款负担。此外,紧缩政策还会减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对房价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会降低贷款人的资产净值,降低其的再融资能力,当然,房价的下跌也降低了贷款人违约的机会成本,使信用风险加大.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从2005年开始,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底,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在随后的时间中,加息的影响逐渐显现,受房价下跌和贷款利息大幅上升的双重影响,次贷市场的风险开始大面积显现。据统计,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达到了13。3%,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4%,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抵押贷款的拖欠率仅为2.57%,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0。5%。

  二、次贷危机的传递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务风险的集中爆发,信用违约率大幅上升.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但是,仅仅是次贷损失本身,并不足以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数据,在2006年末,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余额约在1。1万亿1.2万亿美元之间,即使是考虑40%左右的损失率,其最终引发的损失也就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当年的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占比约为2%,与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储贷协会危机还不可同日而语。

  但从事情随后的发展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储贷协会危机。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与CDO1等结构金融产品的高度发展相关联。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2001年以来,CDO产品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无论是传统的高等级的CDO还是中间级CDO,在抵押资产或参照资产的选择上,其风险偏好都有所增强,对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债券(SubprimeRMBS)的配置比率明显上升。从美联储所作的估算看,在20052007年间,各种CDO产品所包含的次贷信用风险敞口要远大于次贷的实际规模.而且,现有的研究也表明,CDO产品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其受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影响要大于其抵押资产,换句话说,在宏观经济政策逆转时,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CDO产品的实际损失要远大于次级抵押贷款.

  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CDO产品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抵押/参照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相关债券大幅减值,而持有相关债券的各金融机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从2007年3季度开始,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巨额亏损名单上包括了全球最著名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所遭受的巨额损失开始逐步被披露出来。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做市商,其财务困境自然会对其他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投资信心受挫。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都因肇端于次贷风险的金融危机而出现了深幅下挫,财富蒸发数以万亿计.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

  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向全世界展示了结构金融风险的破坏力。本来是用于分散和管理风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工具,似乎一下成为了制造更大风险的罪魁祸首.如何去理解这样的角色转换呢?各方的论点不尽一致。但在我们看来,结构金融技术的应用如一把“双刃剑”,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时,结构金融会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么,结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不但无助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反倒会埋下许多风险隐患,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的根源显然就在于过度结构化,而从目前看,造成这种过度结构化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和投资银行出于赢利目的,有过度结构化的动机;二是,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产品信用评级的失误,为过度结构化提供了便利;三是,监管方对相关风险的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放任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

  (一)银行和投资银行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

  一般说来,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从CDO交易中获得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资产组合管理,即通过资产的出售,达到分散和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二是从发起、构建以及销售CDO产品的过程中收取各种手续费和服务费;三是从CDO产品的做市和交易中获取收益。CDO产品最初的发展可能是源于第一个目的,以应对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看,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重心明显已向后两方面转移,将其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BIS近期的调查显示,国际大型银行实际进行的CDO交易规模已远远超出其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超过其需要对冲的信用风险敞口的规模已达到50%.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结构金融技术的运用,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外,而成为了大型银行利用市场对CDO产品相关价值评估不完善而谋取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在相关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过度结构化在所难免,风险隐患也就此埋下.

  (二)信用评级公司

  以CDO为代表的结构金融产品的设计相当复杂,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很难对其风险/收益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级公司对其评级.研究表明,信用评级机构在CDO对产品的评级总体上是不可靠的。而投资者根据这样的评级来进行投资,遭受严重损失显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造成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失效的原因很多,CDO产品信息的不透明给评级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而评级公司自身对CDO产品风险认识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评级公司与发起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也可能会使评级工作失去其应有的公正性.无论如何,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评级公司的责难正在不断升级,未来一段时间,评级公司在结构金融方面的工作可能会出现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三)监管缺失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监管当局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银行和存款机构,强调对机构稳定的监管,而对产品创新多半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但结构金融这一类产品的出现,不但增大了金融体系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而且通过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而增加了相关性风险,是对金融稳定的一个潜在威胁.监管当局相对放任自流的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结构化行为,由此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而由于相关监管的缺失,结构金融市场的一些基本信息高度不透明,监管当局在危机发生并扩散时,甚至都很难对其所可能涉及的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并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政策以遏制危机的扩散,而只是在其已经全面爆发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在时机上多少有些滞后。

  总体来说,监管体制建设的滞后,对次贷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负有一定的责任,从未来看加强对结构金融产品的监控,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纪律,将是未来监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点,这对规范结构金融的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启示.

篇五: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2月开始便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到2007年8月已经升级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众多房地产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纷纷申请破产或停止赎回,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普遍发出盈利预警,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应声而跌,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普遍出现了信心缺失导致的信贷紧缩,实体经济也开始受到侵袭。

  次贷危机在震荡中蔓延和扩散,可以说全世界都在感受着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寒流。究竟次贷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导致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危机又是如何影响美国进而波及全世界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从美国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到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无不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房贷市场、股市、以及消费、投资、贸易等方面全都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总的说来危机的影响主要是冲击美国经济、打击全球证券市场、激生国际金融风险、拖累贸易发展、抑制金融深化、打击市场信心和增加合作困难。

  随着次贷风波在2008年的继续蔓延,市场也充满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深度担忧。笔者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这样处于金融深化初级阶段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危害不是直接对金融机构带来的资产损失,而是一种发展方向与路径的迷失。

  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深刻的教训,同时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金融飓风突发,拷问货币体系,经济风险加剧,挑战宏观政策。

  面对当前的金融创新,我们不能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就止步不前,而应该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全球协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地发展。

篇六: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由于美国的金融系统出了问题。作为世界金融的领头羊,美国的风险规避和金融创新都是被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而这次却败走麦城,说明在美国繁荣的金融市场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而这些问题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监管具有很大的启示。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创新

  1美国次贷危机概述本世纪初,由于美国络股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逐渐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在20XX年到20XX年连续17次降息,使利率从%降至1%。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刺激了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由于优质贷款的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开始逐渐扩张。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一般抵押贷款而言的,是针对信用评级低、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难以从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申请到贷款。因此相对于主要抵押贷款利率,他们将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还款利率,但是首付款额度较低。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很高,但是它对于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诱惑却很大。首先,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率很高。其次,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很高,但是在房地产价格价值一直上升的背景下,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没收贷款者的房地产,并拍卖出去来收回贷款本金。再次,金融机构可以把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发行债券,使之证券化,来规避风险,把一部分风险转给资本市场。所以在21世纪,次级贷款市场飞速发展。20XX年美国次级贷款总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为%,到了20XX年该比率上升到20%。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很高,并且大多数的次级贷款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即贷款的头几年(一般是两年)按照固定的利率偿还贷款,这几年过后则是按照一定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来偿还贷款。这就意味着贷款者后期偿还贷款的压力很大。但是投资者依然兴趣很大。首先,通过次级抵押贷款,很多低收入者或是信用不高的投资者成为了有产阶级。其次,即使是以后不能偿还利息,投资者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房地产继续作为抵押品来贷款或是变卖出抵押品,来偿还贷款本金。在房地产价值上升的背景下,投资者还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从中赚取一定的差额。再次,一些投机者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宽松的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便通过这种

  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给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所以在短短几年

  里就成为了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项目。并且由于机构投资者也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高,虽然有风险,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没收房地产来收回本金,所以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很乐意购买刺激抵押贷款打包后的证券。根据有关材料,大约60%的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实施了证券化,其中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大约占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14%。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美联储迫于国内通胀的压力,从20XX年6月到20XX年的两年时间了,连续17次上调联邦利率,从1%上调到%。基准利率的上升使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最终在20XX年第二季度的整体房价创下了美国20年的最大跌幅。基准利率的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这样就使得一些想要通过贷款的购房者望而止步,使得房地产的需求下降。同时,20XX年至20XX年的新增的次级抵押贷款的合同进入了可调动利率阶段,借款者的压力突然加大,违约率大大增加。

  次级的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使得发行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违约成本大量增加,导致大量次级贷款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紧接着那些购买了次级贷款债券的机构投资也因为这些资产的大幅度缩水而损失严重。一旦机构投资者遭受损失,他们的合理反应就是出售一部分非流动资产来提高自己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以应付未来的风险和收回压力。但是一旦资产市场上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抛售非流动资产时,就会使得固定资产的收益、产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并且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趋紧,造成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这样就形成了不良循环。由于在之前许多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因此在次级贷款大量缩水的同时,这些全球的大金融金钩也不免受到损失。这样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及到全世界。

  2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起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规模推行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可以满足借款人希望拥有地产的愿望,满足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获得高收益、扩大市场份额等愿望,也满足投机者投机的欲望。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金融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地方,很多小型贷款机构为了与大型金融机构争夺客户采用低息战略,导致市场定价机制扭曲,并且大肆推行高风险金融产品。这种只注意高利益,忽视高风险的行为,造成了金融机构负债沉重,为以后的危机留下了隐患。

  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太过宽松次级抵押贷款是面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样我们看出次级抵押贷款的目标客

  户原本是在放贷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的人群。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各大小金融机构为了在优质贷款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抢占市场,便尽可能的发放贷前的调查,并争相降低申请贷款的门槛。在以往的贷款业务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都会对调查借款人的收入和房地产的价值。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基本不承担任何贷前审查工作,而是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代理。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放松了发放条件和审核条件。这样看来,以后出现了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对风险转移过分依赖虽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便通过资产证券化,但是这种风险的转移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虽然降低了风险,但是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加载到资本市场。正是由于美国一直采用证券化的方式规避风险,并且很少出问题,使得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资金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中运行,一旦进行了风险规避和转移,就会认为自己的风险已经转嫁出去了,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资金的运行是整个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一旦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出现了问题或断裂,就会使系统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承受风险带来的冲击,最后导致整个系统的覆灭。

篇七: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当然如果中国政府措施得当通过当前还能控制的巨大财力和经济政策稳定物价扩大内需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妥善安排就业搞好社会保障大力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则中国也许能平稳渡过危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后果及启示

  作者:蔡光应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09期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百年来罕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极有可能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此次危机的表面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根本原因则是现有世界货币金融体制的落后,以及自由市场经济自身弱点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周期性调整。次贷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此次危机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我们从战略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判断准确,措施得力,则我们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将中国的长远利益做到最大化。对于此次危机,应从根本上剖析其爆发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后果;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64-04

  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底有多深?恐怕现在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很清楚。但一场风暴来临之前的征兆或许能让我们一叶知秋。确切地说,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综合各方面得到的信息分析来看,这场危机是令人感到极其悲观的。次贷危机让格林斯潘想到了1929—1933年的那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危机,但笔者却想到了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事件。与那次事件明显不同的是,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人,虽然发生在美国,其影响范围却是全球性的,其破坏力也许一点也不亚于汶川大地震!这场危机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下面笔者就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可能后果及对教训的思考提一点个人看法。

  一、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

  什么是次贷危机?就是银行对信用不好的次级抵押贷款用户发放的利息较高的风险较大的贷款,当这些贷款随着利息的上升,导致大量次贷用户无力还贷时危机就发生了。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在除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不会造成如此之大的冲击力。美国次级债的违约规模其实并不是很大,但由于美国的金融创新精神带来的与之相关联的金融衍生品规模高达数百万亿美金,这样一旦上游次贷出问题,则整个美国金融系统全部被牵扯进去,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美国又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故其影响力迅速在全球放大。如果打个形象的比喻,美国金融界这些年来所做的,就好像在基础并不牢固的地基上玩高层积木,一旦下面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地基不稳,则整个积木都可能倒塌,摔下来的可能不仅仅是积木,而被砸的则更是整个地基——世界经济。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滥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在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后面的积木——也即是次债及其金融衍生品的处理上,其实问题的真正源头——次贷及金融衍生品为什么会出现,以及最后为什么会崩溃,并没有找到。笔者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现有的世界货币金融体制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导致美国滥用美元霸主地位,从而产生美元泛滥,投机盛行;二是工业化以来自由市场经济自身弱点所带来的周期性调整,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可避免之痛。下面详述之。

  第一,现有世界货币金融体制的落后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渊源。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金融体制的历史。在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前,世界各国在贸易领域一直是不约而同沿用金银货币的。而自从人类发明纸币一直到公元1971年8月14日,人类也是以黄金作为储备来严格发行纸币的。但自这以后,问题的性质就完全变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垮掉了,但美元的霸主地位却没有随之动摇,相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掉反而助推美元摆脱了黄金这根最后的绳索变得肆无忌惮起来。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只要能想到办法使美元的滥发不致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则美元及美元债券可以无限制的印刷出来。换句话说,只要不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就能保住美元从印出来那一刻起,它不费任何周折就天生取得了和黄金一样等量的财富。美国就像一个别人心中永不会破产的土财主,他可以不用劳动就能获得一切他想得到的财富,而所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几张巨额的白条——国库券,而且可以用白条来还白条,以至无穷!

  而实际上,美元的贬值一直在继续,黄金兑美元由最初的35美元/盎司一直升值到现在的800多美元/盎司。货币问题专家向松祚分析:没有约束的美元加上浮动汇率体系造成了全球货币量发行恶性膨胀的内在机制。1971年全球储备货币约380亿美元,现在是6万亿美元,这膨胀了多少倍?而世界实体经济的增长大约每年仅为5%。如果我们把美国的10万亿国债铺在整个地球的陆地上,则每平方米都会有67美元(这还不包括地方债券)。而另据统计,美元在海外的发行量超过美国经济规模的3倍,这使得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储备不断上升。这也造成了其他美元储备国家对美元国债的严重依赖,尤其是像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而这种极不正常的对美元的“溺爱”进一步助长了美国政府对高额财政赤字的痴迷。美联储甚至认为,正是这种高额赤字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正是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腐蚀了美国政治和经济,企业家对虚拟经济不劳而获的冲动取代了对实体经济和竞争力的关注。这一状况和一战前英国实体经济的衰败极其相似,于是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充斥全球的像海水一样泛滥的美元(据说有400多万亿)则在名目繁多的金融创新产品中找到了归宿。如果不是这样,则美元早就像路边的小草一样贬值得无人问津了!这就不难从根本理解为何美联储非但不对这些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监管,反而纵容甚至鼓励的怪现象了!

  第二,自由市场经济自身弱点和缺陷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个基本事实,即,世界经济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其发展都是呈波浪性前进的,世界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危机。一百年前如此,今天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当初所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到的那样,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不治之症!虽然每一次经济大规模波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两点是相同的:即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市场经济的盲目扩张性。(马克思称之为市场的盲目扩大与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这导致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购买力下降;其次是国际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这导致国际间购买力的下降。(这两个购买力下降是相对生产而言的,也就是说购买力的增速是远远跟不上生产的扩张速度的。)而另一方面,自由市场经济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运行,有利有弊,利在“自动”,而弊在“看不见”。在科技日益加速发展的今天,资本的利益驱动必然带来工业的持续大规模扩张和产业的快速调整升级。这样供需不平衡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实体经济下滑。在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市场投机行为必然活跃,反过来加剧实体经济的衰退。而这两点几乎是所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经济扩张期,产能过剩并不明显,但一旦经济进入调整期,问题就一下子暴露出来了。首先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与消费者消费能力的相对下降的矛盾,导致生产严重过剩,危机四伏;其次是产业的过快升级与有限的需求升级之间的矛盾,导致新兴产业回调或放缓。当投机盛行之时,经济泡沫必然产生,既然有泡沫,破灭就会不可避免。当然,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还有诸多的特色因素,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长期形成的靠借贷过日子的不良习惯,美国人独树一帜的金融创新精神等等。

  美国经济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步入了长达10年的繁荣期,这场由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逐渐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上面所述的两大不平衡: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导致财富更加迅速的向西方发达国家集中,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则日益贫困,当信息产业穷尽所有能够触及的市场后,必然会遭遇市场瓶颈,从而发展受阻。而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当它一个方向进攻受阻后,必然转向更高利润的方向,而美国这些年来汇集的巨大财富必然在非实体经济的房地产投机和金融投机领域扎堆,创造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大手笔——也即他们曾经引以自豪的经济杠杆化,短时间内聚集的投机财富就高达400多万亿美金!于是巨大的经济泡沫就产生了!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占人口20%的人口占有全国80%以上的财富,国内贫困人口数量众多,这样美国资本必然把市场扩张的主要精力放在国外,导致产业资本向国外大规模转移,进一步限制了国内就业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恶化。这样一旦实体经济出问题,尤其是像次贷这种与美国穷人紧密相连的金融产品出问题时,经济泡沫如同一下子受到了棒捶,瞬间破灭。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上行,也许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惜美国经济出问题了。巨额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让我们很快就明白:欠债还钱,还不起就会破产。美国人和美国政府都是靠借钱过日子的,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当经济放缓时,失业率就会加大,债务危机就会大量出现。当处在最底层的次债出问题时,整个上层的庞大金融系统就开始崩溃。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经济特别是金融具有巨大的传导效应和联动效应。当次贷出现问题时,整个债券市场都受到牵连,信心不足和恐慌情绪足以摧毁整个金融市场。而反过来,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融市场的危机会迅速传导至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恶化,反过来又加深金融危机。现在的情况,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真是回天无力了!但美国政府不得不救市,就像布什等人说到的,如果不救市,就意味着美国金融业会瞬间倒掉。虽然现在出手相救,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总比马上垮掉要好。

  但是,由于美国及美元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这就决定了美国具备一定的转嫁风险的能力。它可以把自己的风险和损失通过各种渠道转嫁给世界各国,这样世界人民不得不与美国一道受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美国的实际最大债权人——中国,首当其冲是最大的受害者,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于决策失误,现在的实际财富已损失惨重。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相信损失远不止这些。

  二、次货危机的后果分析

  如果这场危机继续恶化,可能会有哪些后果呢?不可避免的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对中国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国际格局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无论此次美国能否顺利渡过难关,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霸主地位都会受到减损,这样世界必将迎来一个真正的多极化时代。当然,有句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实,无论此次美国遭到多大的损失,美国以其现有的软硬实力仍将是多极中最强的一极,当然实力会大不如以前。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而言,一个稳定务实而又被削弱了的美国更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这恐怕是这次危机留给世界唯一的一点好处,也是我们应对这场危机必备的一种战略眼光!

  其次,各国政局可能出现危机和动荡,国际关系可能会进一步紧张,如果美国不能顺利渡过危机,那么伴随而来的可能意味着动荡或战争。当然,能源或或防务危机极有可能是这次冲突的主轴。作为危机中政府的通常做法,转移国内矛盾焦点的最好办法是在国外找一个可以攻击的耙子,历史上早有惯例。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局可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动荡;恐怖活动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频繁;俄美误会乃至对立可能会加深;美欧关系有可能因危机的处理协调不一致而出现分歧;至于中美关系,由于台湾问题因国民党上台而弱化,双方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各方面的磨擦会大量增多。当然,还有一点要关注,就是中国的西部防线,从越南、缅甸、印度到巴基斯坦一带,如果美国想弄一点是非出来,很有可能就是这里。

  最后,我来谈谈这次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如果危机真的恶化,对中国而言,是有利也有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先来说说可能的好处。首先,从经济上来讲,如果中国能充分利用当前巨额的外汇储备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大量的黄金储备,海外优良资产,先进技术,科技人才等等,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环保、循环经济、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力争为本世纪的新兴工业革命抢得先机。如果能做到这些,则此次经济危机必定是中国经济走向空前繁荣的良机。其次,从国际关系上来讲,美国的衰落可以极大减轻中国的外部压力,对解决众多的棘手问题有益(前提是美国已经衰落),如台湾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西部边境的安定,国际上反华势力对中国的打压、封锁与遏制等等都有正面意义。再次,从国内政治体制上来看,危机造成的内外压力也许正是改革的好时机。现在,中国崛起正面临着几大障碍。一是权力失衡,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权力严重失衡,尤其是行政权力独大。虽说,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现在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权力失衡必然导致腐败横行,权力滥用,行政低效、失误大量存在,行政成本奇高,基层官民严重对立;二是社会风气败坏,各种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现象四处漫延,无孔不入;三是社会诚信不立,金钱至上,物欲横流,投机盛行,道德沦丧,精神迷失,以丑为美,事故频发,治安混乱。如果用孔子的话来说,这叫“礼乐崩坏”;四是责任感严重缺失,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不要说天下,就说每个人手上的本职工作,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在凭良心做事?尽职尽责了吗?责任感缺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矛盾突出,发生率奇高的腐败,渎职,矿难,事故,离婚……又有哪一个问题不与责任感缺失有关?五是人才不兴,特别是杰出人才极度匮乏。如果说现在中国缺乏人才,99%的人都不相信。毕竟“神七”刚上天!但如果我要问,中国有适合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吗?中国有培养人才的良好机制吗?中国能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吗?如果不能作肯定回答,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没有人才,哪有解决上面如此之多问题之人?以上五点相互影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空前巨大,社会稳定、安定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总之,制约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已到了不解决没有出路的程度。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解决横在我们面前的这几道难关,妄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简直是痴人说梦!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美国次贷危机的重压之下,国内政治经济问题必然突出,而此时不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又更待何时?

  再来说说可能的坏处。首先是金融问题。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对外投资部门、商业银行、基金券商和个人,到底持有多少美国国债、各类型的金融债券,恐怕到现在连中央也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无论美国政府是否救市,如何救市,美元贬值已成定局,中国都面临着巨额的外汇亏损。如果美元彻底崩溃了,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其次,再来看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高达60%,如果单说出口贸易,则占GDP的70%以上。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显然是不言而喻!如果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则国内的虚拟经济就好不到哪里去,中国的证券市场及中国的股民、证券机构并不成熟,国际上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中国股市风声鹤唳!问题不止于此,如果上面所说的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持有更多的美国各类债券,那么中国金融业也将会出现危机。因为中国金融业同样面临着伴随着经济和房价下行,导致的大量坏账!再次,经济形势的下滑必然导致国内就业形势恶化,国家和地方赤字加大,治安和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空前压力。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当然,如果中国政府措施得当,通过当前还能控制的巨大财力和经济政策,稳定物价,扩大内需,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妥善安排就业,搞好社会保障,大力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则中国也许能平稳渡过危机。还有一点要特别关注的,就是在当前全球注入巨额流动性的情况下,近期虽防通货紧缩,但长期要防范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防范美元的大幅贬值。从现在的迹象来看,这二者几乎都成定局,中央应早做打算!

  再次,特别应指出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界在思考如何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之时,行业眼光的狭隘性一览无余!在国际重大经济危机面前,在历史的转折点之上,我们怎能仅仅从狭隘的经济角度去思考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国家的利益是多方面的,而且有当前与长远之分,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只懂经济而不懂政治,只知脚下,不知抬头仰望,则这样的经济学家对国家而言,无疑是灾难!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我们能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从民族未来的战略利益出发,从国际国内的整体变局出发,综合考虑,审时度势,大胆决策,小心行事,则我们就能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做到利益的最大化和长远化。进一步讲,如何才能在这场危机中做到代价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何体面地在大幅消减美国等西方国家实力的同时,抓住机遇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下战略基础,拓展我国的国际战略空间,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话语权),这是当前留给中国决策者们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课题!

  三、次贷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然爆发,引用专业人士的话说,雷曼公司的破产只不过是下半场的开始。当然,这场危机无论多么猛烈,终会成为历史。如何才能不重蹈覆辙?我想这场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实在太多太多。首先,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美国的金融监管失误上,更应看得更深更远。

  第一,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过度分化。如果美国没有巨大的两极分化,相信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债务危机。相对而言,中国的收入差距水平一点也不比美国小,基尼系数已高达4.7,早已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恐怕不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经济波动。

  第二,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牢固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任何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如果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迟早的事。因此,必须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实体经济的利润不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对市场投机行为的监管,特别是房地产、金融和证券市场等领域的监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第三,对房地产这个特殊的行业要加强监管,制定相应的对策,限制一切投机行为。虽然房地产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大,但大规模的投机行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灾难无疑是毁灭性的。就我们所熟知的近些年来爆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房地产泡沫的影子。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过热,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的经济大萧条,直至今天的美国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化成为一大挥之不去的公害!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好好总结这一特殊的行业怎么会造成如此之多的灾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以市场化的普遍性理论来解释土地现象,是否太僵化了?

  第四,关于产业的国际转移问题。如果我们回顾大英帝国19世纪末的衰落,再比较今天美国所面临的巨大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我们就一定能得出一个结论,当优势产业向外转移过程中,在大量财富不是用来发展实体经济,而且扎堆的在虚拟经济上投机之时,是否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资本永远以利润为目标,而利润永远以市场为目标,而市场并不限于一国之内,相反,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要比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得多,这样资本的国际大迁移就不可避免,从而影响国内的生产与消费,以及竞争力的提高。虽然我们无法阻止这一过程,但是否可以营造出一个更好的经济体,如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梯次的产业链,而不必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如何正确引导大量闲资去发展实体经济,而非一哄而上去搞投机?以上这些都是次贷危机留给我们的新课题。当然,美国次贷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

篇八: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金融危机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

  一、更多企业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二、企业再掀裁员潮。企业生意难做,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减少生产,就会在裁减员工上打主意,而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员被裁员,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三、工作越来越难找。企业都在倒闭,在裁员,哪里还会想到增加新员工啊?所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会更难,不行的话就到农村去种地吧!四、工资别想再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薪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你的工资收入可能会降低,奖金会越来越少甚至想都别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资的消费人群那就要注意减少开支了。五、百业萧条钱是宝。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现金。现金会越来越珍贵,钱会越来越觉得是钱了。六、商品价格会下降。随着需求减少,各类商品价格会下降,想买房子的别急,有人估计国内的房子价格会在未来一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会跌去50%。七、捂紧钱袋别“烧包”。即使你是有钱人,即使你是大款,也别再“烧包”了,别再“斗富”了,别再“潇洒”了,还是把好日子当作苦日子过得好!八、“量入为出”为上招。一个“美国老太”和一个“中国老太”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媒体的渲染和引导,让不少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十分羡慕美国人“潇洒一挥”的消费模式,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观念几乎深入人心,“卡奴”、“房奴”、“车奴”大量涌现。现在是这些“奴隶”们反省的时候了!九、股市别想轻松解套。股市大量缩水,曾经想到股市上淘金的希望破灭了,连机构都叫苦不迭,咱们这些散户还有什么盼头?只当是把这些投入到股市上的钱支持国家建设了吧!十、穷人日子最难熬。中国尚有许多的穷人,在这场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本来捉襟见肘的日子就更难熬了,好在大家过去都有过苦日子的经历,好在现在的政府会关心弱势群体,因此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我们有了体面的工作,可我们总是焦虑;我们有了些积蓄,可我们还是觉得不安。因为,钱包总是赶不上通胀;因为,工资总是不动,而消费的价格都在动;因为,

  我还是房奴,不知道楼市会怎么走;不知道股市是否可靠;不知道这点小钱可以投资什么;不知道生活质量会不会下降。

  面对出现的众多问题,我们的政府更是不容任何懈怠,出台多种对策来解决问题,帮助人民群众和各大企业度过难关。应急对策:(1)政府成立预防金融危机小组,协调央行和香港金融政策和分享信息和资源。同时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联系。(2)控制好证券市场,避免大的波动。(3)安抚人民,控制物价上涨。让老百姓信任政府和支持政府。(4)减少短期外债,也就是说可以适当提前偿还一些外债。这样少付利息和降低金融风险。(5)无限期推迟股指期货和港股直通车,为政府处理好国内经济泡沫赢得时间。(。(6)中国情报部门加大对经济情报的搜寻能力,以便服务于国家。(7)减少购买美国国债,转向其它,比如购买优质国外资产,不要局限于美国等。我相信通过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顺利度过这次金融风暴,继续描绘我们祖国的宏伟蓝图!

篇九: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与启示

  摘要:20XX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关键词: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市场,信用违约率,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缺失,结构金融

  20XX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全球最大、最为名声显赫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贝尔斯登等等)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额的损失。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无从知道。但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极其深远,人们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一、居民次级抵押贷款概况随着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次级抵押贷款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分较低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如FICO)将个人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在正常的情况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的抵押贷款条件。

  (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都比较高在正常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抵押贷款与房产价值之比(LTV)多在80左右,借款人月还款额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平均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过90,甚至100。这意味着次级抵押贷款的平均首付低于20,甚至是零首付。在没有任何个人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银行失去了与贷款人的风险共担机制,其中所蕴含的潜在道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较高的月供/收入比意味着贷款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差。(三)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大致为优质抵押贷款的7倍,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优质抵押贷款要高350个基点左右,且80为可调整利率。如果在贷款期内,利率持续下降,贷款人的还贷负担将减轻。但在贷款利率逐步上升时,贷款人的债务负担会加重,导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赎回权的风险加剧。从根本上讲,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爆发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不无关系)。尽管开展时间不短,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缓慢,规模也并不大。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新经济泡沫破裂和“事件的影响,美联储实行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XX年到20XX年间连续25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一路调低至1,并将1的基准利率水平从20XX年6月26日到20XX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从央行的角度来讲,货币政策“超调”可以为市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却在不经意之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风险隐患。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为拓展业务,还纷纷调低了个人抵押贷款的首付标准,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刺激了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低利率的环境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使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XX20XX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截至20XX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大致规模在万亿到万亿美元。正如次贷市场的繁荣肇端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一样,其风险的爆发也正是开始于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不难理解的是,在货币政策收紧时,利率将会持续上升,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大多都是浮动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重置),利率的持续上升会加重贷款人的还款负担。此外,紧缩政策还会减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对房价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会降低贷款人的资产净值,降低其

  的再融资能力,当然,房价的下跌也降低了贷款人违约的机会成本,使信用风险加大。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从20XX年开始,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截至20XX年底,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将利率从1提高到。在随后的时间中,加息的影响逐渐显现,受房价下跌和贷款利息大幅上升的双重影响,次贷市场的风险开始大面积显现。据统计,20XX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达到了,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4,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抵押贷款的拖欠率仅为,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为。

  二、次贷危机的传递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务风险的集中爆发,信用违约率大幅上升。但是,仅仅是次贷损失本身,并不足以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数据,在20XX年末,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余额约在万亿万亿美元之间,即使是考虑40左右的损失率,其最终引发的损失也就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当年的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占比约为2,与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储贷协会危机还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事情随后的发展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储贷协会危机。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与CDO1等结构金融产品的高度发展相关联。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20XX年以来,CDO产品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无论是传统的高等级的CDO还是中间级CDO,在抵押资产或参照资产的选择上,其风险偏好都有所增强,对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债券(SubprimeRMBS)的配置比率明显上升。从美联储所作的估算看,在20XX20XX年间,各种CDO产品所包含的次贷信用风险敞口要远大于次贷的实际规模。而且,现有的研究也表明,CDO产品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其受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影响要大于其抵押资产,换句话说,在宏观经济政策逆转时,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CDO产品的实际损失要远大于次级抵押贷款。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CDO产品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基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抵押/参照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相关债券大幅减值,而持有相关债券的各金融机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从20XX年3季度开始,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巨额亏损名单上包括了全球最着名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所遭受的巨额损失开始逐步被披露出来。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做市商,其财务困境自然会对其他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投资信心受挫。20XX年以来,全球股市都因肇端于次贷风险的金融危机而出现了深幅下挫,财富蒸发数以

篇十: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次贷危机;成因,借鉴

  1“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1.1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费

  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开始,美国政府实行了低利率政策,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消费者购房拉动以拉动经济,从2002年起,美国房价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房价的不断上涨和利率的持续走低,也刺激了消费者负债消费,在房价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即使借款人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贷款来填补缺口,进而增加了次贷需求,截止2007年,美国新增GDP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

  1.2次贷机构降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

  面向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大力扩张住房贷款,推出了很多新的贷款政策和品种,在政策方面,一是购房无需提供首付,全部资金皆可从银行借款,前几年还可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以此吸引借款客户,二是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审核,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还推出很多贷款品种。比如无本金贷款,选择性可调利率贷款等,这些都刺激了美国居民负债买房。

  1.3猎杀放贷大行其道

  所谓猎杀放贷(predatorylending)是指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的披露有关贷款条款和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次级房贷专业人士为了多挣佣金,通过种种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上当,受害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导致他们的财务状况彻底被毁掉。

  1.4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次贷的迅速成长得益于二级市场的承认,投资银行将这些贷款包装成为债务抵押凭证(CDO),到2005年,至少60%的次贷已被证券化,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打分”后,有投行成效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因其年收益率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受到很多投资机构追捧。更有甚者,一些投资银行比如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

  下避险(或私募)基金专门投资这种债券,而且再以这些债券抵押,投资新的债券。

  1.5金融监管反应滞后,存在缺位现象

  2004年初,一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关注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与此同时,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房贷利率。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造就了当前的金融大风暴,二是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直到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直到9个月后,这份监管指引才定稿,但甚至到现在,监管部门的反应仍是不完整的。

  2“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可以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发达的经济体内,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落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构架、游戏规则的缺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而避免风险失控导致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影响到整体经济。

  2.1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2.1.1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

  在现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不断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内容,改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

  2.1.2完善个人信贷法律规定

  目前,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把标的房产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法律对居民居住地房屋有保障条款,收回房地产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银行资产难以回收,随着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更加突出。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住宅抵押品又无法过户转让,银行很难进行充分处置,住房抵押形同虚设。因此,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

  2.2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2.2.1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

  市场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也会失灵,监管部门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是美国金融体系中多个环节都存在监管缺失,二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具有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倾向

  于投资风险大、收益高的金融产品,这种行为放大和扩散了风险,成为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股票两市市值12.1万亿元,其中一半为基金持有,因此,我国在审慎开放的资本市场过程中,应加大对各类基金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中各种机构的透明度,规范其运作。

  2.2.2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动态的货币政策,辩证地调控流动性

  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短缺有时极易转换,因此,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时,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央行应继续实行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利率、汇率等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流动性陷阱。

  2.2.3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稳健经营,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货款质量下降

  近年来,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加大了风险。银行应加大对贷款申请人偿还能力和倌用程度的审查力度,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十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P>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金融的逻辑》第十二章读书报告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也让我们想要知道美国式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是如何的,它是否已走到尽头。本文将主要以《金融的逻辑》中的第十二章——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展开论述。关键字:金融的逻辑次贷危机美国式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危机是以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和企业倒闭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市场动荡现象。印象中,金融危机总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危害经济的运作,扰乱社会的秩序。然而,金融危机对美国已不是新鲜事,每次起因和形式各异,但都促使金融法律与监管体系的改良,让美国整体资本化和金融化能力新上一层楼。2007年8月开始,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出现的违约现象震撼了整个金融市场,导致美国出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也称为次贷危机。那么,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又会带给美国经济怎样的变化。次贷危机在给中国造成直接损失和间接影响的同时,也为我国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的启示。下面我将从美国社会的现状、次贷危机的起因、美国式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给中国的启示依次展开论述关于我对本章内容的一些想法心得。一、美国社会的现状本章在进行描述次贷危机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时,提出了三方面的理由。一是美国的失业率不高,只有5.1%,而1930年代美国失业率为25%,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如今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超过以往,即国内受到的冲击可被国外的利润收入抵消一部分,从而减少了次贷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美国的经济结构的改变,美国现在正处于财富型经济而非生产型经济。次贷危机给他们带来的财富损失是未来财富的损失,并未对他们现在的生存造成威胁,况且一旦经济复苏,这些财富损失极有可能在一年内还原。这种私人财富等于给美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对冲次贷危机的缓冲器。美国的现状让我感受到了美国经济体制的优良之处。美国已是发达国家,经济更是蓬勃发展,像这种金融危机对美国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在我看来,金融危机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金融危机总会伴随着经济衰退,大批职场人士下岗,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威胁。但是美国在发生次贷危机之后仍能保持群众的基本消费需求不被影响,基本生活不被打乱。这体现了美国经济的优越性,这种经济虽然仍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会在一次次危机的洗礼中,不断改良、完善,人们也可以从这个完善的过程中受益。或许,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在畏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品。只要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经济体制,让更多的人不在为生存而担忧,能有剩余的资本去干自己想干的事,那么即使发生了金融危机,也可以像美国社会一样,也只是带来了剩余资本的减少,并不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会根本性的伤害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美国社会在这次次贷危机中表现出的现状,可以说让我们看到了经济体制完善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我们收到外界的影响也会减少,或者说影响并不是很严重。二、次贷危机的起因围绕住房按揭贷款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在解决了广大人民的住房问题、增加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问题,即结构性问题。作者认为此次危机的本质正是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链太长,甚至被扭曲,由于每一环金融交易包含着新一轮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资金的最终提供方与最终使用方之见的距离太远之后,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道德风险、不负责任的程度严重上升,时间久了,问题就会酿成危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开始解决住房按揭贷款问题时,展示出的解决方案是为广大人民着想的,相继推出的FannieMae和GinnieMae两个机构都是为解决已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接下来的金融创新(将各种按揭贷款打包后拆分成证券)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或者说是将风险分散至成千上万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推动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但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顾自身资本金的约束,超额房贷,对贷款者的约束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大大增加。在这过程中,金融监管的缺失也为次贷危机的爆发推波助澜。每个独立的个体是自私的,只为谋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当一个整体被拆分成许许多多的部分时,每一部分的一点点对道德的弱化,最后会汇聚成一个大的问题。在这条委托—代理关系链中,每一个经理人只是为自己的收益谋取最大化,对证券的来源并不关注,也不关心带来这个证券的住房按揭贷款是否最后会被偿还。处在关系链末端的投资者是风险的承担者,却无法获知这项证券全部的有效信息,在蒙蔽中选择不知道是否正确的投资。我认为造成这次次贷危机的本质是人的道德观念的淡薄。委托—代理关系链的扭曲正是被人为选择的。委托—代理体现的是一种信赖关系,当人开始对道德观念漠视,这种信赖为欺骗遮上一层纱。最开始的理念一点点被改变,日积月累,问题就成了危机。如果你们加强道德观念的建设,遵守道德规范的约束,那么这条委托—代理关系链很长又有什么关系。在道德的约束下,这条关系链依然可以井然有序的运行,每一个经理人仍可以从中获取自己赢得的收益。三、美国式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美国式的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走到尽头?面对这个问题,作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模式不会改变,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改良。一个已经被事实证明的经济模式,不需要被全盘否定,然后寻找新的模式。只要不断改良,不断修正存在问题的地方,那么这种模式便可长期进行下去。显然根据美国的现状来看,这种模式既促进消费内需的增长,又增加个人一辈子的总体福利,显然是合理的。这种模式不仅不会被终止,,反而更有可能被推广到更多的社会中去。网上也有信息说美式金融资本主义已病入膏肓。这个问题对我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才上大二的我对金融专业知识了解的并不多,还难以分析一个经济模式是否正确。但是我想,每一个经济模式构建初期总是适应经济的当前发展状态的,在之后的磨合期、验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证期中,慢慢地暴露出潜在的问题。若问题不大且能被修正,那么这个模式便能继续推行;若问题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者阻碍经济的运行时,这个模式也就没有被继续执行的理由了。对于上诉两种对美式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预测,我更看重书中所描述的。毕竟美国已是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之后,能被继续运行的模式并不会有太大的缺陷。从美国社会的现状来看,这种模式也没有严重影响到民众的基本生活。四、给中国的启示如果中国或任何国家因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而限制金融创新,过度强化金融管制,那会像因噎废食一样地错。只有进一步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放开金融市场的手脚,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深化。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来说,金融机构要遵守道德规范,控制风险。忽视风险的存在,就有可能在未来付出惨痛的代价。风险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存在,有大有小。但并不是每一次风险都恰好遇上并受到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创新降低风险,转嫁风险。在控制风险,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还需要金融监管适应金融创新的步伐。管制,就是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工具要加强监控,避免劣质金融衍生产品工具的盛行,增加市场风险。在管制的约束下,市场能更好地运作。管制并不是抑制金融创新,而是在创新的前提下,管制市场,避免道德风险与搭便车现象,让金融市场的氛围更加融洽。金融发展也要讲究稳步前行,不能一味图快而照搬他国模式,成功的模式往往是经历一次次改良才最终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另外,还要高度关注国际金融运行和波动,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高度开放、各国金融市场密切相连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关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的变动极有可能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影响。五、结束语如今,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慢慢消失,带给我们借鉴的之处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跟踪、研究,为中国的经济提供好的意见,改革创新,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2-01/09/c_131344161.htm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病入膏肓2.http://www.zgjrjw.com/news/fxsk/200863/16325474219.html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3.《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姜波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货币金融学(原书第二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

  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十二: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P>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给我们的启示目录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11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12次贷机构降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13猎杀放贷大行其道14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15金融监管反应滞后存在缺位现象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1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措施211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22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221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222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动态的货币政策辩证地调控流动性223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稳健经营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货款质量下降23稳定房价遏制房地产炒作与投机24合理防范和控制对外投资风险防止危机传导正文摘要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次贷危机;成因,借鉴

  1“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1.1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费

  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开始,美国政府实行了低利率政策,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消费者购房拉动以拉动经济,从2002年起,美国房价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房价的不断上涨和利率的持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续走低,也刺激了消费者负债消费,在房价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即使借款人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贷款来填补缺口,进而增加了次贷需求,截止2007年,美国新增GDP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

  1.2次贷机构降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

  面向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大力扩张住房贷款,推出了很多新的贷款政策和品种,在政策方面,一是购房无需提供首付,全部资金皆可从银行借款,前几年还可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以此吸引借款客户,二是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审核,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还推出很多贷款品种。比如无本金贷款,选择性可调利率贷款等,这些都刺激了美国居民负债买房。

  1.3猎杀放贷大行其道所谓猎杀放贷(predatorylending)是指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的披露有关贷款条款和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次级房贷专业人士为了多挣佣金,通过种种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上当,受害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导致他们的财务状况彻底被毁掉。

  1.4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次贷的迅速成长得益于二级市场的承认,投资银行将这些贷款包装成为债务抵押凭证(CDO),到2005年,至少60%的次贷已被证券化,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打分”后,有投行成效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因其年收益率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受到很多投资机构追捧。更有甚者,一些投资银行比如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避险(或私募)基金专门投资这种债券,而且再以这些债券抵押,投资新的债券。

  1.5金融监管反应滞后,存在缺位现象2004年初,一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关注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与此同时,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房贷利率。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造就了当前的金融大风暴,二是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直到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直到9个月后,这份监管指引才定稿,但甚至到现在,监管部门的反应仍是不完整的。

  2“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可以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发达的经济体内,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落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构架、游戏规则的缺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而避免风险失控导致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影响到整体经济。

  2.1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措施2.1.1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在现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不断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内容,改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

  2.1.2完善个人信贷法律规定目前,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把标的房产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法律对居民居住地房屋有保障条款,收回房地产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银行资产难以回收,随着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更加突出。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住宅抵押品又无法过户转让,银行很难进行充分处置,住房抵押形同虚设。因此,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

  2.2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2.1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

  市场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也会失灵,监管部门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是美国金融体系中多个环节都存在监管缺失,二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具有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倾向于投资风险大、收益高的金融产品,这种行为放大和扩散了风险,成为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股票两市市值12.1万亿元,其中一半为基金持有,因此,我国在审慎开放的资本市场过程中,应加大对各类基金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中各种机构的透明度,规范其运作。

  2.2.2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动态的货币政策,辩证地调控流动性

  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短缺有时极易转换,因此,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时,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央行应继续实行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利率、汇率等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流动性陷阱。

  2.2.3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稳健经营,防止恶性竞争导致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抵押货款质量下降近年来,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

  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加大了风险。银行应加大对贷款申请人偿还能力和倌用程度的审查力度,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3稳定房价,遏制房地产炒作与投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其实是2001年“9·II”及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以来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之所以这样快速的被吹大,是其这几年影子银行通过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给住房购买者过度便利的金融杠杆及流动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房地产不是一个炒作投机的市场,中国的绝大多数居民是没有能力进入这样高房价的市场的,一个居民没有支付能力的市场,如果仅是通过银行的金融杠杆来炒高房价、来制造短期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来增长GDP,那么这个房地产的泡沫必将破灭。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警惕,而要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中的炒作与投机行为,就要限制房地产市场过于泛滥的流动性。这就是由雷曼申请破产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重要启示。

  2.4合理防范和控制对外投资风险,防止危机传导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美国“次贷危机”让大量投资机构遭受重创的事实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看似完善,实际上陷阱连连,2008年,中国的各类主权基金一中投、社保基金等在投资海外市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恰恰说明了这点,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持有美国国债7000亿美元,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如何避免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风险,这需要我们在追求保值、增值和控制风险投资之间找到平衡。

篇十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P>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XX“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次贷危机;成因,借鉴1“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1.1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费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开始,XX政府实行了低利率政策,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消费者购房拉动以拉动经济,从20__年起,XX房价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房价的不断上涨和利率的持续走低,也刺激了消费者负债消费,在房价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即使借款人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贷款来填补缺口,进而增加了次贷需求,截止20__年,XX新增GDP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

  1.2次贷机构降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

  面向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大力扩张住房贷款,推出了很多新的贷款政策和品种,在政策方面,一是购房无需提供首付,全部资金皆可从银行借款,前几年还可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以此吸引借款客户,二是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审核,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还推出很多贷款品种。比如无本金贷款,选择性可调利率贷款等,这些都刺激了XX居民负债买房。

  1.3猎杀放贷大行其道所谓猎杀放贷(predatorylending)是指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没有依照XX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的披露有关贷款条款和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次级房贷专业人士为了多挣佣金,通过种种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上当,受害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导致他们的财务状况彻底被毁掉。1.4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次贷的迅速成长得益于二级市场的承认,投资银行将这些贷款包装成为债务抵押凭证(CDO),到20__年,至少60%的次贷已被证券化,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打分”后,有投行成效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因其年收益率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

  右受到很多投资机构追捧。更有甚者,一些投资银行比如XX

  在现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不断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内容,改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

篇十四: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P>  随着经济恶化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贷款人发现实在无力承受高额的还款压力而选择违约而这种状况很快演变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了一连串的违约的发生大数定律失去作用违约方变成了大数金融机构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威胁到了金融机构的生存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成因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中心,挖掘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然后对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论述,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其对以后经济发展的启示。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影响;通货膨胀;金融监管;启示

  引言

  次贷危机初露端倪是在2007年初,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季度报告中就发出了盈利预警。然后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很快波及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演化成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批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大量的企业破产,失业率达到近几十年来的高峰,社会矛盾激化,不安定因素增加。本文在借鉴前面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信息,以求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经济生活的启示进行全面研究。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分析危机爆发后,一时间关于危机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很多相关行业的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华尔街银行业巨头的贪婪。本文接下来将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说金融机构肆意运用衍生工具是一个开端,为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部分投资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创造出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吸引投资者。这种金融创新更像是圈钱行为,金融机构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投资者的资金,甚至去争夺投资者未来的预期收入这份蛋糕。但这个圈钱运动成功的基础是经济良好,履约大数定律成立。随着大量的资金注入房地产市场,投资者手中资金枯竭,无力支撑房价继续上涨,利率上升也使得贷款人还款的成本上升,还款压力增大,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随着经济恶化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贷款人发现实在无力承受高额的还款压力而选择违约,而这种状况很快演变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了一连串的违约的发生,大数定律失去作用,违约方变成了大数,金融机构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威胁到了金融机构的生存。(二)根本原因剖析

  以上是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方面进行的分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分配两极化引起的危机。现在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的,市场经济又是通过货币、价格、金融产品、衍生金融产品及相关的机构和制度来运作的。这些的基础制度,企业制度和货币制度,都是存在缺陷的,这是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这种两级分化的严重,导致财富的过分集中,很多处于中下层的社会群体无法支付高昂的房价,违约风险积聚,最终次贷雪球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此外“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的经济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此降息。此举措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事实上,此次信贷危机爆发的另一个本质原因是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使贷款客户资金状况恶化,被激化的坏账传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总引发次贷危机大规模爆发。

  二、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加大了全球性“滞涨”的可能性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性通胀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备受打击。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涨的担忧。在接下来几年之内,全球性经济陷入衰退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会进一步上升。如果全球性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延续,从而加大滞涨可能性。2.市场波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投资风险增大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之后,世界各地各主要货币利率走势差异明显。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上升,主要经济体通过降息刺激经济与加息反通胀之间权衡难度加大,特别是某些国家领导人为政治利益,货币政策存在短期化倾向。次贷危机将引发对资源产品总需求增幅下降。美元长期大幅贬值,各国抛出美元,甚至准备用其他货币替代美元作为国际市场的交易结算货币。近期,美元贬值幅度过高,短期内跌幅有限,难以支持资源产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尽管投机资金

  在全球金融形势动荡和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幅度有限的预期下可能做空,但资源价格降低幅度有限。3.全球资本流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首先,从较短的期限着眼,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其次,从中长期着眼,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出口导向型企业遭到严重打击,步履维艰。中国是一个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核心是出口,通过国家体制变成投资,有了公路、桥梁、电厂等,支持出口的竞争,并构成循环的过程,如果出口不好肯定影响经济发展。但随着欧美国家经济下滑,将严重影响国内的出口领域,大量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原本就利润微薄,依靠出口退税和薄利多销赚取利润。随着次贷危机影响深入,全球经济陷入萎靡状态,全球性的消费衰退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品需求。2.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美国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则表示,美国经济下行对中国的影响到下半年就会显现,国内出口放缓对通胀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不过,到时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济放慢。不断增加的通胀风险需要政府采取更为积极的紧缩政策,但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可能令推行更为进取的紧缩政策面临难度。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经济的长期衰退。此外,发达国家中尤其是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采取了明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资本有可能大量涌入中国,加之我国企业竞争力普遍不足,国外投资机会减少,导致我国资本净流出受限制。因此,资本净流入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对金融创新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创新相对不足,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要。因此,如何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金融创新经验的同时,防止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中监管不利种下的恶果,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此次次贷危机为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创新监管的不力带来了严重后果。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首先,要加强金融创新。目前,对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一些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是我国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努力提高定价能力,确保对风险收益进行准确的评估。其次,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会消灭风险。第三,要加快金融业立法进程。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通过尽快完善相关的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资本管理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二)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财务和计量的规范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现之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以三大支柱三大风险和八类模型为基础的新协议,在计量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更为强调内部模型法的作用,并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给出了庞杂的计算方式。但如同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所指出的那样,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原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基础观察和计算出来,而不是通过复杂的黑箱式的计量技术去计算。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于依赖计量基础而不是财务基础,那么资本充足率要求可能就不能保证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也可能使银行资本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遭受严重削弱。因此,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要摸索出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其实可行的资本充足率财务和计量方面的规范,增强监管的透明度,避免黑箱操作和计量的过于复杂性以至于监管部门无法即使发现潜在的风险。(三)建立完善的危机应急机制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初始应对反应迟钝,随着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美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救市。虽然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但正是美国政府各项强有力政策的出台才避免了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巨大滑坡,很快止住了次贷危机的强劲势头。相比之下,中国由于近30年来经济发展才逐步走向自由化的道路,对于经济金融危机的经验相当匮乏。这次危机中各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举措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从日本政府面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与其从资产方入手,不如从资本方入手,即政府直接给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维持公众信心和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的能力,暂不大规模清理

  不良资产,直到下一轮经济景气到来为止。也就是说,在危机进行到正严重的时候,要想尽办法先保住各大金融机构,而不是像美国对待雷曼兄弟一样,静待其灭亡。应该待危机过后再开始对金融机构开始整顿,而不是在其最困难的时刻再打一棒。

  四、结语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对我国以后整个金融体系的建立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虽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来应对危机,但危机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我国金融行业及相关部门应该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的反思,挖掘危机的根源,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审慎推出各项改革和创新,保证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M].中信出版社,2008.07[2]李云林.关于美国次贷危机严重性的实证判断[J].美国研究,2009.01[3]宋胜邦,杨力,张婧婧.美国次贷危机之鉴[J].西部科教论坛,2009.02[4]陈岱松.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法律的警示[J].法学,2008.04(作者通讯地址: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篇十五: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P>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与极度创新的金融系统在有效监管出现困境的情况下,信贷过度扩张造成金融市场内在的稳定性脆弱,其发展到极致时,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极度脆弱,任何来自外部的小小风险都有可能触发系统性危机。本文致力于全新视角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的直接原因与内在根源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

  总之,针对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概述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大体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首付一般低于15%。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利率高2%~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按揭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比优惠级贷款低,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必须用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防范风险。否则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就会遭到巨大损失。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二)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次级揭贷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正常业务,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次级贷款业务。这个业务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有益的。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次级按揭贷款必然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呢?次级按揭贷款转变为次贷危机是需要条件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持续下跌。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很容易发生违约事件。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能规避风险。但在信贷环境紧缩,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再融资困难,就是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会发生亏损。当大规模集中性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尽行分析:

  (一)直接原因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以后,

  2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开始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到1%,宽松的信用和过剩的流动性推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迅速上涨。美国高度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低利率政策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扩大了次级贷款的供给,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得到迅猛发展,2006年达到顶峰。在美国全部抵押贷款构成中,次级的比重高达21%。由于贷款机构对未来收益充满良好预期,也就忽略了次级房贷潜在的巨大风险。在操作程序上,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还款能力证明,就可以拿到首付低于15%的房贷。而后以先低后高的方式逐渐提高还款的额度,还款的比例大多在借款人月收入的55%以上。2004年,美联储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当年6月30日首次将利率提高至1.25%,从此开始了其连续17次升息的历程,到2006年6月30日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此时,房地产价格已经下跌,借款人利息负担明显加重,违约现象大量出现。2006年年末,次贷违约率在很多州达到13%,个别州则超过20%。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导致次级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使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依次转移到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导火索。

  (二)深层次原因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发展发展不同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金融机构违背“谨慎经营”的原则,利用金融创新滥用金融杠杆。美国金融业高度发达,超越甚至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呈现虚拟化态势。美国金融创新中过度虚拟的经济鼓励了大量投机行为的产生,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不可避免地滋生与累积了经济泡沫。高负债率和利用资本市场过度融资造成了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深度灾害。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就是美国经济的证券化。所谓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融资者把一些一时无法偿还的债务,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也就是说,凡是有风险的,都可以变为证券。所以,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大量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证券化的过程中,由于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或者由于发行债券的金融机构故意隐瞒一些对发行不利的信息,导致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房贷申请人的真实还贷能力。为了消除各投资银行顾虑,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花钱供养了许多信用评定机构,从而使自己所要出售的债券可以轻松地被评为最高的“AAA”级信用等级。最终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隔离越来越远,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日益模糊,这就使得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证券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的不断累积,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当债券投资者发现借款者无力还款或还款乏力,自己持有的以房屋抵押贷款为证券化标的的债券可能贬值,必然因为恐慌而急

  3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于抛售赎回。这样,势必导致次级房贷这一金融衍生链条的断裂,而构成这一链条的金融机构众多,特别是购买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遍及世界各地,因此链条一旦断裂便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了。

  同时,在资产债券化的过程中,次级按揭贷款是是原生工具,MBS①和CDO②是在次级按揭贷款基础上经过结构化处理设计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共有的固有缺陷是只有在低利率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能够得到长期保持的情况下,它们的未来现金流才能得到可靠保证。另外,结构化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信息过滤作用,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深化,最终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隔离越来越远,最终的投资者所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日益模糊,这就使得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证券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的不断累积,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2、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美国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使得没有监管的创新泛滥成灾。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在1999年美国金融业就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但美国金融监管仍然实行分业监管,金融监管机构众多,这些监管机构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监管。各监管机构之间需要高度协调配合。而过于庞杂的监管机构根本无法协调配合,因此,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一,监管行为不规范,造成监管极度混乱的局面。第二,目前美国金融监管体制重点仍是机构监管。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要求功能监管应当成为金融监管的主体,但美国功能监管较弱。从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看,投资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成了监管的盲点。第三,监管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监管只局限于交易所内交易的衍生产品,然而,次贷相关衍生产品大多都没有在交易所内交易,根本不在监管范围内。而且监管跟不上次贷相关衍生产品发展的速度,具有滞后性。

  3、次级按揭贷款利益链条上各主体收益激励结构的扭曲。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采取“贷款—融资”的运行模式,关联方除了借款者和贷款者双方,还包括投资银行、评级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只有最终投资者直接与次贷本息偿付进程相关,其他方(如贷款人、评级机构和部分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都只是建立在收取服务费用基础上的。因此除评级机构外,他们在保债担务凭证中承担的后续义务比较松散,跟踪研究风险的动力不足,都期待其他机构跟踪风险,自己坐享其成,最终造成各方对风险监控的放弃。然而,美国政府又把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的责任完全交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这些私人评级机构职业操守的泯灭也对危机发生埋下了隐患。由被评级公司付费的取费制度使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失去保证,并误导了消费者。许多投资机构,如退休基金和大学发展基金等正是听信了评级机构评级才会购买担保债券的。

  评级机构评级及其滞后,在相应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信用降级后,评级机

  4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构还需要数周才能调整保债担务凭证评级和确定各系列的价值。在市场敏感时期,投资者在评级机构对保债担务凭证降级之前就可能开始怀疑这些资产价值,但由于评级机构滞后,这些怀疑常带有冲动性质。市场不透明造成的恐慌,对风险起了放大作用。

  4、美国人长期形成的消费理念.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款危机成了拖累美国经济的导火索,并对全球及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在深入分析次贷危机原因基础上,笔者认为贷危机给我国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则全面审视金融创新,重新定位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目标。把金融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因此,金融改革与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次贷危机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美国金融业过度发展了,他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了,金融业改变了自身服务目的。这次产生问题的次贷,如担保债务凭证,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等,他们所交易的都是一些人们平时不太容易琢磨透的东西。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使很多金融机构发生了问题,比如美国国际集团发生问题后,世界各地纷纷出现了退保现象③,但退保的大多属于新兴产品,是投资连带产品,是和某种东西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而保障型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也就是说到什么时候金融业都不能脱离开他的真正基础,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就是要为企业服务,要为居民服务。要端正金融创新的动机。任何金融产品的设计,都应着眼于实体经济之需,设计出符合居民、企业、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不能过分强调发展那些以投机牟利为目的、不适合于实体经济需要的创新产品。如果将创新的目标定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如果创新是为了投机,逃避监管,脱离市场实际,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产品设计与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就应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5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二)分地区建立和健全个人诚信系统,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金融产品的开发不能与个人信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的信用等级贷款者的贷款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个人诚信系统,不同信用等级的人所享受社会资源和成本应该是不一样的。信用等级较高的贷款者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贷款利率,信用等级较低的贷款者可以通过次级抵押市场来获得贷款,但必须接受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为了使商业银行更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银行业的相关监管层应通过各种市场化手段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不同层次的风险隔离带,降低风险传导性和传导力度。这种信用体系和市场化手段对不同信用资产间的风险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风险过滤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各个层次贷款之间的相互传染与影响。(三)充分重视房贷风险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各银行大幅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尤其是一些中小股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增加较快。据统计,在14家上市银行中2008年6月底房地产开发贷款,包括建筑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2.53%,个人住房按揭占贷款总额15.54%。次贷危机始于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下跌。中国银行业对于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暴露也不容忽视,200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融资,购房政策进行调控,房地产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美国金融危机加剧之后,国内房地产交易不断萎缩,价格由升转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出现困难,房地产信贷风险也逐步增大。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房贷风险不仅是贷款机构和房贷人双方的问题。因此,除借贷双方都应重视风险的防范外,政府的监管部门也必须发挥职能作用。预防房贷可能出现的风险。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银行要严格对贷款前的审查和贷款后的跟踪。严格按照贷款操作规则发放贷款。当前还要注意决不能使房贷首付款比例低于20%。第二,政府监管部门要从外部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管并且帮助其提高自身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应推进金融机构合约的标准化,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化。对房价实行监控和指导,规范抵押房贷市场,防止银行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第三,个人贷款买房要更加理性化。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实行的是每年调整的浮动利率制度,利率风险完全由购房者承担,在房价走向不明朗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还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人在贷款买房时要更加理性,不要盲目选择普通还款方式,而是应当慎重地选择更经济的还款方式。客户要将自己的客观经济条件和主观需求有机结合。(四)积极稳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是危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危机带来的惨痛教训一定会引起国际社会对当前的国际货币体制进行深刻反思。我国应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努力逐步实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储备货币多样化,减少货币过度向美元集中,降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货币风险,解决国际金融体系安

  6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全制度层面障碍,维护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无论在规模与质量上还不足以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相抗衡,但在推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储备多样化上仍有很大空间。在国内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强利率体系建设,理清各种扭曲的商品资金价格,促进国内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从而稳步推动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在国际方面,我国可以与适当的贸易方在贸易结算中逐步加重人民币的权重,边缘化美元,这不但可以弱化美元影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分量。总之,我国应利用危机带来的有利国际政治舆论环境,抓住机遇积极稳妥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世界金融体系安全做出自身的贡献。

  (五)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融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不完全市场,而且具有传染性和蔓延性。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打造体制健康的金融机构。只有建立一支体制健康、内控机制完善、外部约束力强的金融机构体系,才能确保金融和经济稳步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建立一套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抑制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因而政府应当严格金融监管,强化重大事项的动态管理。首先,注重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导向监管相结合。次级债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其次,继续坚持实行证券业与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发展趋势和水平看,分业监管仍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监管治理体制选择。并且我国刚刚确立了分业监管的格局,应避免短期内再次经受机构整合的阵痛。警惕实体经济中的泡沫膨胀风险,防止出现失控局面,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六)建立健全我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世界进入金融资本时代以来,金融体系已名副其实成为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核心。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效率,已得到广泛认可。这也决定了金融体系一旦出现紊乱、动荡或失灵,将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更应在此问题上倍加重视与格外小心。为了有效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极具战略意义。我国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应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从金融业自身着手,严密监测整体金融业的资本充足率,严格控制金融业的整体杠杆率,防止整个金融业基本面出现泡沫,提高金融业自身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此次危机前,美国整个金融体系都已出现泡沫,而次贷市场只是导

  7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火索,其爆发危机后才会产生连锁反应。二是严密监测实体经济的波动情况,特别是要加强对金融业造成直接冲击的因素如通胀、房地产行业等的监测,防止不稳定性因素由实体经济向金融业传导,导致金融危机。三是要加强跨境资金特别是投机性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防止外部金融危机向国内金融业传导。四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快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有效提高监管部门协调协作的能力。

  8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结论

  总之,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绎成世界性的金融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以抵御这场风暴的袭击,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中国,正在遭受危机的拖累。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搞清楚这场危机的前因后果,并从中找出为我所用的启示和借鉴。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他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给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新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的国情,并充分借鉴这次危机带给我国的经验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对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促进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9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注释

  ①抵押贷款支持证券②担保债务凭证③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

  经,2007,(5)

  10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参考文献

  [1]伍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调研2007,(6)

  [2]易宪容: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按揭市场风险[J].科学决策月刊,2007,(9)

  [3]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报,2008,(1)

  [4]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经,2007,(5)

  [5]钱学宁:警惕和正式中国面临的金融战争.《银行家》2007年7期

  [6]CharlsPKingdleburg,朱隽,叶翔(译).疯狂、惊恐和崩溃一

  一金融危机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7]ZobertJShiller:非理性繁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8]郭松克.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J].创新科技,2008,(9).

  [9]李树生,祁敬宇.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10]中国银行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08)[11]王敏,次贷危机是金融业信用滥用的报应,中国证券网,200,(03)[12]张保卫: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我国应吸取的教训.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3[13]刘鑫:浅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及影响.理论界,2008.6

  11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4]钟伟:美国次级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中国发展观

  12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推荐访问: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危机事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美国 危机 经济危机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