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生哲学10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08:06:03 来源:网友投稿

史记人生哲学10篇史记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十大经典名言经典哲学名句  哲学轻易地战胜已经过去的和将要来临的痛苦,然而现在的痛苦却要战胜哲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人生哲学10篇,供大家参考。

史记人生哲学10篇

篇一:史记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十大经典名言经典哲学名句

  哲学轻易地战胜已经过去的和将要来临的痛苦,然而现在的痛苦却要战胜哲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哲学名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经典哲学名句【精选篇】1.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2.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3.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4.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5.如果你变得足够强大,别人就无法拒绝你;如果你可以命令自己,困难就无法阻碍你……只要首先改变了你自己,你才能去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6.人生路上,一切都得靠自己——靠自己的理解,靠自己的意志,靠自己的追求……人生是一张单程的车票,一去无返,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努力,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7.磨石是快刀的朋友,草原是骏马的朋友,障碍是意志的朋友,困难是胜利的朋友。命运不是天能注定的,命运是依人奋斗的程度、由人自己来决定的。8.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悔恨之中,要一直往前看;时光一去就不复返,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使过去的错误、失误成为明天的包袱。9.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10.关于爱情类经典的哲理句子11.也许情感的最后只有幻觉。曾经灿烂,如同盛开的烟花,璀璨一时。最后的最后只是一地的冰冷。时光滑落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回忆时,一切都是淡淡的。回首时,发觉一切都已烟消云烟。12.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13.为爱坚持的人,记得坚持可以,但是不要为爱受伤。14.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没有对错。我是说对爱情来说,但是重要的是坚持你的选择。15.世界上有许多出色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然而属于你的感情只有一个,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挚爱,千万别活在别人的眼里而失去自己,也永远不要太贪心,否则你失去的是你一辈子后悔的。16.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17.有你,有我,还有就是一双手,彼此,永远的走下去,一直走到天的边际,海的尽头.也许那时我老了,头发白了人也不帅了,但是我的手不会松开,因为,我爱你.18.收此信息你就是喜欢我,删除你就是暗恋我,回信息你就是想嫁我,不回则就答应我,修改就死都是我的人,储存则下辈子都归我,笑了吧?傻笑就是想念我!19.这一季,轻风摇曳,柔和的感觉在银沙里攒动,有条细细的丝带正卷开思念的海,我渴望凝视你的容颜,我期待你和我手牵,只想,把爱带到那片海,融化秋的凉爽,滴滴入怀。。。20.我习惯你的呵护,习惯你的淘气,习惯你的温柔,习惯你的笑容,习惯你的声音,

  你就是我饥饿中的面包,黑暗中的灯泡,你就是我唯一的唯一。经典哲学名句【热门篇】1.想念一个人,是偶尔相对无言的尴尬;想念一个人,是对即将见面的美好期待;想念一

  个人,是紧张工作之余的莞尔一笑;想念一个人,是读到一段忧伤文字的莫名感伤;想念一个人,是阴霾天气里冲着天空展开的笑颜;想念一个人,是打开手机查看他相片的甜蜜心情;此刻,我正在想念你!

  2.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3.走过青春的夏天、谁还记得曾是哪年?4.总是有些人,不管过了多久,也还是一想起就疼。5.在你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叫练习。6.有大理想的人要舍得牺牲小的乐趣。7.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8.样会不如样好,样好不如一样绝。9.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10.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费力气的行径。经典哲学名句【经典篇】1.从古到今,试问有几个成功者没经历过许多挫折?司马迁在受奇耻大辱之后,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2.《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完成初稿后,竟然将它丢失!但他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靠自己惊人的记忆和大胆的想象,成功地“复制”出这一名,使得他名声大扬。3.回首中华历史五千载,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从挫折与苦难之中磨练出来的,挫折是勾践卑事夫差三年,卧薪尝胆,成功是越国灭掉吴国,成就了一代伟业。4.我们熟悉的贝多芬一生孤苦不幸,但他却不懈创作出一首首悦耳而震撼人心的乐曲,至死仍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喉咙。5.试问——困难算什么?痛苦算什么?自幼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永远保持着与生命搏斗的勇气,最终吟出了一篇篇唯美文章,攀上了文学高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蒙受牢狱之灾,然而他并没有一蹶不振,那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在那里诞生的。6.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让我们直视挫折、磨炼,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谱写出我们的人生的最华丽的篇章!7.林肯,美国着名总统,为美国内战作出巨大贡献。谁知他的奋斗竟如此艰辛?他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竞选两次破产。他曾一度精神恍惚。但他不曾放弃,乐观面对失意,挫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了。8.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历经几十载,凭借自己乐观的心态,赫然傲立在美国总统之林。乐观面对挫折,你才可以摆脱挫折。林肯若经挫折后一蹶不振,又怎么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呢?9.司马迁遭受宫刑后,没有气馁,凭借自己积极心态,撰写出第一部史书《史记》;洪战辉,家境贫寒,自幼丧失父母,还要带着四岁的妹妹,但他依旧乐观,终于考上理想的大学。10.没有波涛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波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但是,山高高不过脚底,海宽宽不过航灯。11.压制、侮辱、苦难常常会成为砥砺人生的坚石。屈子被放逐而写《离骚》、司马迁忍辱撰《史记》、孙膑负重完成了《孙膑兵法》……所有这些,使人们不得不承认挫折对他们崛起的重大作用。12.成功,倍受我们中学生重视,然而,它不是路边的石头,随处可拣;也不是田地里的一棵小草,随意可得。想拥有成功,一定会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

  13.我想到了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确实阳光在风雨后,阳光就代表人成功后喜悦的一种心情,这种感受很甜,很美。同时我也理解了“失败是成功之母,”两者一对比,我又感受到了很多、很多……

  14.我突然明白,在人生崎岖的道路上,你肯定会遇到大石头的,你往后退几步,再使劲往前跑,努力冲破它,如果不行,继续冲,你总会冲破它的,可是,你得有战胜它的信心。于是,我比以前训练得更认真了,为的是这次的比赛。

  15.三年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有曲折的一段,更多的是平坦。舒畅感觉。人生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请相信“有志者事竞成”。

  

  

篇二:史记人生哲学

  100句古语,100条人生哲理,下面这些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当xx,不让xx。——《论语》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9、君子欲讷于xx于行。——《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xx,行必果。——《论语》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8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8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26、三思而后行。——《论语》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27、多行不义必自毙。——《xx》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29、不以一眚掩大德。——《xx》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31、知耻近乎勇。——《中庸》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32、以五十步笑百步。——《xx》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4/8

  33、君子xx乎与人为善。——《xx》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34、人皆可以为尧舜。——《xx》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5/8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6/8

  52、学不可以已。——《xx》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读书读得多,写起、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7/8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8/8

  

  

篇三:史记人生哲学

  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司马迁的人生观、生死观是非常积极,非常壮烈的,这贯穿在《史记》的各个篇章、人物、事件上。扩而言之,说《史记》全书就是对司马迁本人的人生观、生死观的深刻阐释,也未为不可。试从几个方面看:

  司马迁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失时机地艰苦奋斗,以期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扬名声,显父母,使自己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士君子之林

  《太史公自序》在表述《史记》选择什么人入“列传”时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毫无疑问,《史记》所敬佩、歌颂的都是轰轰烈烈,为社会、为人世作出了突出贡献,或是在“立德”、“立言”上有突出表现的人。在司马迁笔下,不只他所敬佩的人是如此艰苦奋斗,勇于事功,即使那些受他批判的人也几乎都具有这种积极奋斗的精神。如李斯人生哲学的要义就是“得时勿怠”,就是“因瑕衅而遂忍之”。

  司马迁这样看别人,也这样要求自己。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立名者,行之极也。”又说:“君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引

  1——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用父亲的话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他感于时代的要求与父亲的教导,立志要继孔子之后写第二部《春秋》。志大才疏是许多知识分子的通病,司马迁的认识也难免有不少偏颇,但不可否认,这里所表现的那种积极入世、艰苦奋斗、勇于建功立业的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人类社会正是靠着这种锐气、力量,才得以不断前进,如果都像庄周那样把一切都看穿了,都去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潇洒,那人类社会还能有什么创造,有什么进步呢?

  司马迁认为:人在困难面前,应该百折不挠;在灾难与逆境中要忍辱发愤,而困难与逆境恰好是激发人前进,鞭策人夺取最后胜利的绝好动力

  正是本着上述精神,《史记》写了越王勾践、伍子胥、苏秦、张仪、范雎等一系列忍辱奋斗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已为人们所熟知。范雎早年,曾被魏齐所害。魏齐“令人笞击雎,折胁拉齿。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后来范雎逃到秦国,几经奋斗,当了秦相,终于报了深仇。《苏秦列传》的文字,基本上取自《战国策》。《战国策》写苏秦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亲戚家人向其献媚讨好时,苏秦叹息道:“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

  2——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到了《史记》里,司马迁将其改写为:“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惮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这种改动,分外突出地表现了司马迁旨在借题张扬他的忍辱发愤的思想。

  司马迁倒过霉,受过极大的痛苦与侮辱,这件事“激”发了他发愤著书的更大动力,这些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感觉到。司马迁甚至由此把这种情绪推衍到极限,说一切伟大的事业通通是倒了霉的人干出来的。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在这里所表现的情绪,也许有些偏激,但这种思想情绪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很重大、很积极的。它给了旧社会一切受打击、受迫害、受侮辱而怀才不遇的人们一种极大的鼓舞,给了他们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并给他们提供了一

  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种有章可循的光辉范例。后世文人们在创作上有一种说法叫作“穷而后工”,这既是对于仕途不幸者的一种宽慰,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逆境中自强不息,从而使坏事变为好事的常见事实。司马迁在这方面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异常宝贵的。

  司马迁认为: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万不可死得轻如鸿毛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因此在生死关头必须慎于抉择,既不能无原则地苟且求生,也不能糊涂一时地随便轻生,司马迁通过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向我们揭示了这方面的人生哲理。蔺相如先是为了和氏璧,后又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两次在强秦面前奋不顾身。司马迁对此无限敬佩。他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这里整个说的是生死观问题,可惜读这篇文章的人们对此往往不太注意。蔺相如威折了强秦,这当然好;即使蔺相如在这种场合被秦王杀掉了,其死也是“重于泰山”。屈原屡遭打击迫害,有志不获伸,最后在君昏臣佞,大敌压境的情况下,他不愿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于是投汨罗而死。这种死是令才人志士为之痛心,

  4——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为之丧气的。但是这种死可以激起人们对于昏君佞臣的愤恨,可以引起人们对于更广泛、更深层的许多问题的深思,可以树立起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人格。司马迁为此歌颂屈原说:“其志洁,故其言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也果然因为司马迁的这种歌颂而与日月争光了。

  但司马迁同时认为,在意义不大的时候,人决不应该随意轻生,绝不能动不动就“豁出去”拼命。为此,他赞成韩信的忍受胯下之辱;他赞扬伍子胥的弃小节,背父兄,去国远逃;他也肯定季布的东藏西躲,甚至给人当奴隶以逃避刘邦的缉拿。

  司马迁赞赏这种人,自己做的也是这种人。当他触怒汉武帝,被以“沮贰师”与“诬上”罪名判处死刑时,他忍辱含愤地自请改判了辱没族门的宫刑,其目的就是为了留下命来以图完成他那部正在写作中的《史记》。司马迁最终挺着活了下来,完成了他的历史名著,博得了古今中外一切世人的敬仰。如果司马迁当时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死了,历史在当时就已经给他画上了句号,那今天谁还会议论他与汉武帝谁是谁非的这桩历史公案呢?

  5——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既赞成必要的“豁出去”,又赞成必要的“忍辱”,二者的矛盾怎样统一呢?其取彼舍此,与取此舍彼的原则又是什么呢?《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与其兄伍尚的一段对话可以给我们一些解答。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所囚,楚平王以伍奢的名义派人来叫伍氏兄弟回去,兄弟二人所面临的情势是一样的。伍子胥说:“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说:“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于是二人分别作出了各自的选择,一个束手被擒回去陪着父亲死,一个杀出重围逃到吴国去了。在这里他们所考虑的就是怎样做才能使生命呈现出更大的价值,日后能报大仇的,那就“活”下去,不必顾忌眼下被人视为如何的大逆不道;日后不能有所作为的,那就不如现在“死”,还能落一个忠义孝顺之名。

  这一来也就清楚了,司马迁并没有给人规定什么问题就应该死,什么问题就应该忍,他是要求每个人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要衡量客观形势,也要考虑自身的具体条件。其唯一标准还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

  6——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所趋异也”这四句话。司马迁的这个标准比历代儒家所规定的限制人们的教条要合理得多,民主得多,因而也更有价值得多。比如,后代儒家常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于是就引导一些妇女在受到强人侮辱时,纷纷自杀,而历代统治者也一味表扬这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态度。只有唐代的谢小娥和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蔡瑞虹等少数几个女子行动起来了,她们在受辱之后没有死,而是运用她们的智慧勇敢,坚决斗争,结果既为自己报了仇,也为社会除了害。这几个女子的行为倒是非常符合司马迁的原则。

  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团体、一个个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什么叫真理,什么叫荒谬;什么叫大公,什么叫小私;什么叫凛然正气,什么叫不正之风,这些是任何时候都要分明的。对于邪恶的东西要斗争,要消灭;对于美好的事物要爱护,要扶持。为此就要求善良的人们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必要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如此,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前赴

  7——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后继,大义凛然,勇于为真理正义而奋不顾身的人,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这是就大事、就大节而言的。反过来,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往往就不必那么针锋相对,那么斤斤计较,以至于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拼得你死我活了。当年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毛泽东的晚年生活》)(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

  8——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篇四:史记人生哲学

  史记哲理小故事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那你知道史记哲理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史记哲理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哲理小故事:一夜成名一次,汉武帝下诏,征募选拔卫的门客做自己的侍从官,挑选了门客中富裕的人,让他们备好鞍马战剑,然后进宫去报告。正好少府赵禹前来拜访卫,卫就召集所举荐的门客给赵禹看。赵禹依次考问他们,十多个人中没有一个通晓事理有智谋的。赵禹说:“我听说,将门之下必定能出。古书说:‘不了解那个国君,那么看一看他任用的人,不了解那个人,就看一看他结交的朋友。’现在皇帝之所以下诏书命令举荐门客,就是想要以此看一看能否得到贤才。这是皇帝在试探您呢!现在只挑选有钱人的子弟上报,这些人没有智谋,就像木偶人穿上锦绣衣服罢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这不是在砸自己的招牌吗?”于是赵禹召集卫的一百多名门客,依次考问他们,发现只有田仁和任安能符合要求。

  卫看到这两个人十分贫困,从心底里看不起他们,就对他们俩人说:“你们各自去准备鞍马和战袍之类的东西。”两人回答说:“家中贫困实在没有可用的东西。”卫发怒说:“您两位自己本来就是很穷,为什么平时总是看到你们愤愤不平的样子,好像对我有过恩德,这是为什么?”卫虽然满腹牢骚,但出于无可奈何,只得将二人举荐给皇

  1

  上。皇上下诏书令这两个人前去拜见。皇帝询问了他们的情况之后,让他们互相举荐。田仁说:“站在大军前面,手敲战鼓,鼓励部下甘心情愿为战斗而死,我不如任安。”任安回答说:“决断嫌疑,评判是非,辨别属下的官员,使百姓没有怨恨之心,我不如田仁。”汉武帝大笑着说:“好!”于是让任安监护北军,让田仁到黄河边上监护边塞的屯田。两人因此名播天下。

  史记哲理小故事:官场得失汉景帝四年,栗夫人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而魏其侯窦婴出任太子太傅。三年以后,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多次力争也无济于事。于是,他故伎重施,借口有病而退隐到了蓝田县的南山里。几个月里,许多的宾客、辩士去劝说他,但是窦婴始终不肯回来。

  一天,梁地人高遂也来劝说窦婴,他说:“能够使您富贵的人是当今天子,能够亲信您的人是当今的太后。如今,您作为栗太子的老师,太子被废而您却不能力争;力争没有效果,您又不能以身殉职。现在,您自称有病而退隐,搂着赵地的美女,隐居在悠闲的地方又不肯入朝。前后对比起来看,您是在明显地张扬当今天子的过错。假如,天子和太后都要整治您,依我看来,您的一家老小会一个不留的。”魏其侯很认同高遂的话,于是,他立即出山回京,照旧参加朝见。

  桃侯刘舍被免除丞相职位以后,窦太后多次向景帝推荐窦婴。景帝却说:“太后您难道认为我会舍不得丞相这个官位而不让魏其侯出任吗?窦婴这个人骄傲自满、办事轻率,是难以担当丞相这个重要官职的。”因此,窦婴在景帝时始终没有被任命为丞相,武帝即位后,

  2

  不敢再忤逆窦太后的意思,才起用他担任了丞相。史记哲理小故事:二虎相争魏丞相名字叫魏相,是济阴(今山东

  定陶县)人。他由文职小吏升到丞相的职位。他喜好武艺,要求自己的部下都要佩带宝剑,并且规定只有佩带着宝剑才能上前奏事。以至于忘记带宝剑的下属官吏,有事需要入内汇报,要向他人借一把宝剑带上,才敢进府。

  当时的京兆尹是赵广汉,魏丞相上奏皇帝,说赵广汉犯了应该撤职的罪过,赵广汉派人挟制魏丞相,想得到免罪的许诺,但是魏丞相坚决不答应。赵广汉又派人威胁魏丞相,把丞相夫人涉嫌杀死侍从婢女一事抖了出来,私下里奏请重新追查,并且派遣下属官吏士卒到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府的家奴婢女严刑拷打,追查此事,最后问出的结果是死去的婢女并非是魏夫人用利器所杀。

  这样,丞相的属官就上奏皇帝,说京兆尹赵广汉威胁丞相,诬告丞相夫人残杀婢女,派遣官吏士卒包围搜查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家人,犯下了残害无辜的罪行。同时又查出赵广汉擅自遣散骑士的事情。因罪行重大,赵广汉被判处腰斩的死刑。其后又有人揭发检举中尚书,涉嫌擅自劫持、威胁当事人,被判为不敬之罪。这次事件,致使长史以下数名官员都被处死,还有一些人被处以宫刑。魏丞相最后在丞相的职位上因病去世,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也是因为骑马闯进宗庙,犯下了不敬之罪,皇帝下诏,降爵一级,成为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依然享有以前的故地封邑。

  3

  4

  

  

篇五:史记人生哲学

  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独

  60句古代人生哲理名言

  人生是一次活灵活现的拼搏,古代有哪些哲理名言是关于人生的呢?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60句古代人生哲理名言,希望你喜欢!60句古代人生哲理名言(最新篇)

  1)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1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16)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1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1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19)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20)天道酬勤。60句古代人生哲理名言(精选篇)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6)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1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1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1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1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15)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19)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20)不善之端,岂待应物而后见?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独。60句古代人生哲理名言(经典篇)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4)我们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莫爱智5)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6)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8)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9)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10)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1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1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1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18)礼之用,和为贵。——《论语》19)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20)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冯延已

  

  

篇六:史记人生哲学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专学业号

  中共宁陕县委党校行政管理

  1461001414234张远林

  学生姓名

  2014年7月

  【摘

  要】

  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文,司马迁的一生发愤著史,经历磨难仍不放弃,为中华文明有史可查,源远流长做出了重大奉献,为三秦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史记》

  贡献

  人生价值观

  人生态度

  论司马迁人生价值观一、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谈司马迁的人生态度

  司马迁的一生是磨难的一生,是发愤的一生,是贡献的一生,虽经磨难毅然不倒继父志著通史。“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可见司马迁对后世影响至深,贡献之大。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其对司马迁的评价之高,赞赏之最。

  (一)继父志,任史官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

  -1-

  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司马谈病危时交代儿子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一生的希望写出一部通史,"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二)直言受宫刑

  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

  却投了降,愤怒万分,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处以宫刑,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司马迁坚定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为《史记》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为后世价值贡献无可限量。态度决定一切,行动成就未来,司马迁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场坚定,为人刚正不阿,在苦难面前毅然不倒,坚持初衷,最终留给后世的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马迁

  -2-

  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他的成就,苦难与辉煌并存,能否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考验着当时正经历苦难的司马迁,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是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支撑着司马迁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二、从司马迁的著作谈司马迁的人生理想

  (一)著史理念

  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没有使他倒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否认主宰人之天,提出了以人为本探索天人关系的杰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说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重视人的价值的新观点。其著史力求真实准确,其思想具有当时的先进性,为后世研究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著史的辩证思维

  司马迁在<史记>中揭示了事物之间特别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伴随的关系,相互转化的趋向及其内在的原因,并以相对而非绝对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风俗、政治形势、学术思想等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体现出对<老子>、《易传》以来辩证思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司马迁摒弃了<老子>贵柔守雌、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偏颇之处,弘扬了<易传>阳刚、进取、积极、有为的精神,体现出独特的魅力,其辨证思维具有当时的先进性和进步性。是当时古人先进思想的代表者,鲁迅先生评价其《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评价了其著作。

  (三)著史的结构

  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司马迁开创了史记五位结构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为后世所效仿,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的写作风格开创了著史的先河。《史记》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3-

  三、从司马迁的历史贡献反映司马迁的人生价值

  (四)司马迁是杰出的历史学家

  杜鹏程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可见司马迁故乡的人多么引以为荣,其对历史的影响极其深远,司马迁是“成一家之言的”的世界历史之父,司马迁是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世界史学史中不可多得的历史学家。他主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笔下的历史,是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生产、生活、宗教、自然为一体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历史。

  (五)司马迁超前的经济思想

  超前思维的经济思想,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市场机制”的论述,两千年后的今天,欣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及其求富的义与利观念,在当前改革开放中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六)司马迁的民最思想

  司马迁的民族思想,肯定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他的民族一统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境内各民族应该平等相待共存共荣,反对民族之间的歧视和非正义战争。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作用。

  (七)司马迁为教育界树碑立传

  司马迁为教育界树碑立传,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了《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孟子、荀子等教育家的教育业绩,第一次为中国教育家立传,从而也确立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古代的教育有史可查做出了卓越贡献。

  (八)司马迁对天文地理的贡献

  总结古代天文历法的光辉成就,《史记》中《天官书》、《历书》,是论载天文学的专篇。充分反映了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发展及其光辉成就。司马迁是当之无愧的地理学家,凭借对地域的游览个了解,《夏本记》,可以视作地理专篇,记叙

  -4-

  了王侯所在城市外围、郊区、国家边远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记载研究,至今仍是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边疆地理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料。为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材料。

  (九)司马迁对军事思想的贡献

  提出军事地理学与兵法经商思想,司马迁认为用人的得失视为成败的关键;其次认为军事地理山川形势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司马迁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用人是否妥当也是当今社会最注重的第一因素,其对军事思想的贡献对后世军事思想领域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司马迁对文学领域的贡献

  作为文学家的司马迁,开创了散文叙事的传记文学,成为历代文学大家和广大读者学习、借鉴的典范。《史记》也成为热门教材,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和必修课。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因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屹立于世界东方,《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十一)

  司马迁的求实精神

  杨雄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肯定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就是我们当今社会讲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至今仍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中可以看到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司马迁思想先进,其著作风格为推动历史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文明史研究提供了依据,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世界名人,三秦大地为之骄傲,学习其人,其著作,弘扬其精神,是历史的使命与责任。

  四、结束语

  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漫游经历以及创作《史记》的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司马迁是个求学认真、治学严谨、爱憎分明、正直、敢于直言事实、不重视个人生死得失、忍辱负重的人。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是他对个人生命价值观的最好说明和体现!

  -5-

  【参考文献】

  [1][2][3][4][5]

  鲁

  迅

  《汉文学史纲要》《毛泽东选集》《牧斋有学集》《韩城市志》《法言》

  江苏文艺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三秦出版社中华书局

  20081991199619912012

  毛泽东钱谦益贾扬珉石启章雄

  -6-

  

  

篇七:史记人生哲学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1

  《史记》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我们从历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恶行为,歌颂高尚的品德。

  《史记》中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对人谦恭有礼、和蔼可亲、孝敬父亲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爱民、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爱戴;还有那残暴、沉迷于酒色、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最终丢失了江山的商纣王;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点起烽火、不惜一切戏弄诸侯的周幽王,“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这就是周幽王堕落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从而最终战胜吴国的越王勾践。知识渊博、见闻深广、始终以祖国

  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用“发愤以抒情”的方式创作的《离骚》而名垂千古。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千古,映射着未来。读完《史记》,让我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了一点点历史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到圣贤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认为这才是读《史记》的最大意义。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2在历史文学的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为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使人感到3000年前,诸侯争霸的峥嵘岁月。《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穷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为著名的纪传体通史。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

  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史记》对后世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其丰富的艺术价值被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所传承并不断发展。从鲁迅“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中就可以看出它对后世的影响。

  读了《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促使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司马迁在撰写这部历史巨著时,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或豪情万丈,或嫉恶如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浮现在他的笔下。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负苏醒,他们早已不在,而他们的骨气和情怀,透过司马迁的笔,映照着我们的心,历史就是在警示世人,我们要重新找回当年英雄的风光无限,也要注意不能像失败者一样,

  重蹈他们的覆辙。历史终究是历史,当我们再去翻看当年的史书时,岁月的痕迹布满了泛黄的纸页。英雄英雄已自刎乌江,勇士已乱箭而死,我不禁感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3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史记》。《史记》记述了上至传说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前122年,共约三千年底历史,《史记》分为十二世纪(记历代皇帝的政绩)、三十世纪(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的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史书(记各种典章制度)。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佩服的是扁鹊。

  扁鹊这天来到虢国正好赶上太子“去世”了。他去看了看发现太子只是得了“尸厥”,这种病呼吸微弱,让人误以为人死了。于是他用针刺中太子的百会穴,又做了烫药。不一会太子便活了过来。扁鹊的医术太高了,可想他在成为名医之前下过多少功夫啊!

  令我佩服的还有荆轲。因为秦军马上杀入燕国,所以太子丹让荆轲区刺杀秦王荆轲毫不犹豫立即赶往秦国。佯作献地图给秦王。地图展开后,荆轲准备行刺,可秦王身藏宝刀,一下杀了荆轲。我要学习荆轲的勇敢我在这本书中最讨厌一个人。

  一天周幽王在后宫发现了一个艳茹桃李的女孩。便与她日夜厮守。然而这个女孩进宫后就没笑过,于是他点燃烽火,各诸侯以为京城又乱贼,于是领兵马火速救驾。

  褒女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禁不住嫣然一笑。他为了让褒女一笑,竟戏弄诸侯,可耻,三千年的历史浩如烟海,值得我们铭记的人和事太多太多。

  有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楚霸王;有孤高傲视满怀楚地苍生,宁可葬生鱼腹也不愿追谁流俗的屈原……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历史,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做对人们有用的人。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4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史记》的故事,从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记》见面,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我高兴极了,连忙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学术,它记述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最早的皇帝——秦始皇这个人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劳很大。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改郡县制,还颁布了新法;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币制度、量衡制度。还修筑了“东通海边”、“南入吴楚”两条大道,一但有叛乱,可以随时派兵镇压;在军事方面,秦始皇派兵出击匈奴,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起来,修筑了万里长城,另外,在文化思想上秦始皇也统一了文字。可秦始皇虽然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对劳动人民却很残暴。他“焚书坑儒”,将儒生等四百余人坑杀于咸阳,又下令烧掉诸子百家著作,给中国历史造成了巨大损失。

  读完《史记》,我还了解到其它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陈胜与吴广起义、楚霸王项羽等等,历史画面如在眼前。这本书让我增长很多知识,现在我知道《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一本深奥的文学作品。《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史记》读书心得个人领悟5

  夜空漫漫,历史的星空里有许多英雄。《史记》中,到底有几个算的上真正的英雄呢?

  或许有人说:“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谓英雄。”我认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虽然扫六合,但统治极其腐朽。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求取仙丹,耗费国力。第二、秦始皇教子不当,其子胡亥同李斯、吕不韦谋权篡位。第三、秦始皇自认功劳胜过三皇五帝,过于骄傲。第四、统治之间太过残暴,死后,还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陪葬。所以,秦始皇不能算为英雄。

  再有人说:“西楚霸王项羽可谓英雄。”项羽此人优点极多——懂得爱民,英勇无比,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但项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亚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虽在战场上扬言愿与刘邦决一雌雄,最终兵败自刎未能统一天下。假如项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刘邦也未必能称帝。不懂得用人,所以,西楚霸王也项羽不能谓之英雄。

  “那汉高祖刘邦可谓之英雄?”我认为不可当做英雄,汉高祖此人虽在破秦之时善于用人,但自从建汉后便开始大肆杀戮良臣,韩信、彭越、黥布三大开国功臣先后以“谋反罪”被杀,但还好有张良、曹参、萧何三人帮助,不然早就亡国了。

  文种、伍子胥、苏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时隐逸归田,而偏偏去与君王同喜同忧,结果只落得自杀归天,也不能谓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虽为秦始皇立下汗马功劳,但终究被胡亥所杀,而蒙恬却怪罪于修长城,不荒唐吗!更不能谓之英雄。

  但我认为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可以当选为英雄。因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过,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辅佐,故能称霸一方。

  专诸报恩刺杀王僚,虽成但身死;豫让报智伯之恩二刺赵襄子,临死斩空衣报仇;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还有荆轲刺秦王未成被杀身亡……一生舍己为国,“义”字当先,个个都可当做所谓的英雄!

  读《史记》可尝得从古至今的英雄所绩。英雄的“义”字!

  浩瀚的历史星空中,英雄繁星点点;渊博的《史记》故事中,篇篇让人激动。

  

  

篇八:史记人生哲学

  浅析司马迁生平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摘要:《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其在史学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之无愧。然而,其作者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却生平坎坷人生多舛,但是他仍以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辉煌之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关键词:司马迁;《史记》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司马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人之典范。观其一生,不论为官、做人抑或写文,始终坚守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或许正因其才华与精神相辅相成、知识与人格交相辉映,才成就了他的宏篇巨著《史记》。本文从司马迁生平着手,就其生平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进行浅析。一、家庭出身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据司马迁所说,司马氏在虞夏和周朝均担任史官。西汉时期出生的司马迁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指在家乡干农活。后来父亲司马谈在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来到长安,可谓家境良好。司马迁在父亲的影响和指导下刻苦攻读,“年十岁则诵古文”,并研习《左传》、《国语》等各类史籍,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拜访过多位名师,曾向古文经学家孔安国请教《沿书》,向今文经学学

  者董仲舒请教公羊《春秋》。做上太史令后更是借工作之机遍览皇家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史资料。其丰富的学习与阅读经历,为其后来的《史记》创作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家族世代为史官,其任务就是记载帝王圣贤之言行,以及搜集整理天下之遗文古事,还有通过叙事论人为统治者提供借鉴资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想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巨著。他当上太史令后,搜集和阅读了大量史料,为修史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其年事已高,要独修一部史著谈何容易,另外从时间、精力和才学各方面都已力不从心,故此他寄厚望于儿子司马迁,望他能实现这一人生宏愿。虽然司马谈最终也未能完成夙愿而憾恨而卒。然而其学术思想对司马迁的深远影响却是巨大的。

  二、漫游经历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司马谈寄希望于司马迁后,加大了对其培养力度。先让其“读万卷书”,接下来让其“行万里路”。在他的鼓励下,20岁的司马迁就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后来证明这次漫游成为了司马迁《史记》创作的一次实地考察。漫游途中,司马迁深入一线,亲自采——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使《史记》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此外,这次漫游还体现了《史记》的实录精神。例如,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他跑到当年屈原投江自沉之地高声朗诵屈原大作,继而痛哭流涕,体悟到了屈原精神,因此《屈原列传》才极富感情色彩。再比如,他在韩信故乡淮阴搜集整理韩信

  的故事,他详细向别人了解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典故,分析韩信为什么不做非法之事,胸怀坦荡地忍了?但是当时韩信真杀了人,后来他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助刘邦推翻秦王朝建立西汉以后,封侯回乡曾见到当年侮辱他的那人,韩信没有杀他却对他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就没有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忍”字,或者对司马迁今后的人生也不无教育意义吧。

  应该说,司马迁的漫游之旅相当充实,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口碑相传的故事,他了解和搜集了许多古籍里找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由于其深入民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感触颇深,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壮美山河,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更提高了文学表现力和审美精神。由此可见,司马迁这次两年“行万里路”的全国漫游之旅,为《史记》创作的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李陵之祸让司马迁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巨变,也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司马迁结束了二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回来时正值22岁,成为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的郎中,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一个普通侍从。直到38岁时他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才继承父位成了太史令。司马迁从做太史令那天起,就遵照父亲遗愿开始了《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没想到灾难突然降临。天汉三年的时候,匈奴举重兵南下攻汉,大将李陵以不足五千兵力出击匈奴,麈战十余日后

  终因寡不敌众兵败后被迫投降,此事震惊了朝野。司马迁自认为李陵战功赫赫,足以表率天下,虽降敌也定是出于无奈,于是公正直言替李陵辩护,不曾想武帝大怒,不仅将其囚禁起来,还在入狱三年后对其施以了腐刑。

  腐刑与死之间司马迁选择死更容易。即使奴隶和婢妾受辱都知道以死摆脱痛苦,何况是司马迁!但“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不能死!他不能让自己的《史记》创作半途而废!他死了,作为后人,他没有继承祖业完成父亲遗愿,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他死了,作为史官,他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史料,又怎向历史后人交代?再者说,他死了,自杀也好被杀也罢,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殉节,而都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面对这种情况,司马迁只能接受腐刑,为了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终被处以腐刑,在狱中他隐忍苟活了三年,期间始终坚持《史记》创作,武帝太始元年,时年50岁的司马迁出狱后,被封做中书令,相当于一个宦官职务。狱中所受侮辱没有让司马迁屈服,然而出狱后司马迁却感到身心疲惫,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还时常精神恍惚。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下转第68页)(上接第66页)“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此时的司马迁心里深处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限的愤恨,精神上痛苦万分十分无助。每每想起所受奇耻大辱,都会“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此外,他还经常遭到诽谤和中伤,就连好友任安也

  写信批评他。支撑他活下去的惟一目的只有《史记》,《史记》就是他的终极人生目标!司马迁在用生命书写《史记》!

  四、人生悲剧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纵观《史记》,其悲剧色彩较为浓郁。书中有约三分之二篇幅均为悲剧作品,而悲剧人物也多达一百余人,是悲剧作品和悲剧人物使《史记》洋溢着一股难以释怀的悲壮和阳刚之气,这是其它任何史书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记》是在通过悲剧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在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思索来阐述司马迁独到的人生哲学观点。从创作选材上看,是一部极富个性化的作品。而这一切都与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有着紧密的联系。司马迁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而后“发愤为做”《史记》,其创作过程不知忍受了多大的巨痛!从《太史公自序》中不难发现,司马迁对自己的出身感到十分骄傲,对自己的学识也是非常自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骄傲而自负的拥有高贵身躯和灵魂的人,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如此荒谬的人生造就了司马迁的悲剧人生。司马迁对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可谓情有独钟,他的“古我契合”的视角,使其对悲剧人物进行选择和评价时都具有个性化特点。司马迁并不主张为虚假无用的节操而死,这一观点这是他对自己遭腐刑而未自杀的人生经历的肯定。正因如此,他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报任安书》中他还列举了诸多遭受困难后,隐忍成就千古言论的文人做了歌颂,对比之下,足以表明司马迁重

  

篇九:史记人生哲学

  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人生哲理文言文篇一: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古文中具有哲理的100句修身名言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1/11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4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4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4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4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5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5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5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6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6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6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6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6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6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70、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2/11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7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7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7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7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7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7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7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7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8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8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8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8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8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8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8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8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8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9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9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9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9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9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9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9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9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篇二: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11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14、一寸光阴一寸金。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2、万物兴歇皆自然。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8、天若有情天亦老。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学问10033、山外青山楼外楼。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37、人生七十古来稀。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4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4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7、满招损,谦受益。4/11

  4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5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54、尽信书,不如无书。5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56、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60、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6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64、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6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70、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71、多行不义必自毙。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7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7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7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7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篇三:2013-1-7文言议论哲理类2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5/11

  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①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③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注释】①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负扆(yǐ):背对屏风。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资:参考、借鉴.b.威足以严其境内严:使??畏服.c.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要:要旨、要领.d.推数循理而观之数:规律.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财足以劝其士民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b.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扬名广誉于当世..c.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d.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若属皆且为所虏..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b.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篇二: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11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14、一寸光阴一寸金。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2、万物兴歇皆自然。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8、天若有情天亦老。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3、山外青山楼外楼。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37、人生七十古来稀。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7/11

  4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4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4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7、满招损,谦受益。4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5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54、尽信书,不如无书。5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56、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60、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6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64、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6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70、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71、多行不义必自毙。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7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7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7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8/11

  7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篇三: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3、天若有情天亦老。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10、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3、尽信书,不如无书。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5、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1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8、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1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20、万物兴歇皆自然。21、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22、满招损,谦受益。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2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3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3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32、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3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4、一寸光阴一寸金。35、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36、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37、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4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1、多行不义必自毙。4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4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46、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47、山外青山楼外楼。4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5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5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6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6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62、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6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7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7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73、人生七十古来稀。7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7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7、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7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7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8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11

  10/11

  11/11

  

  

篇十:史记人生哲学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杜牧泊秦淮施耐庵水施耐庵水浒传宋陆游示儿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富有人生哲理的古文

  【篇一:富有人生哲理的古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古文名言名句大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经典古文名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经典古文名句、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古文名言名句大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

  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经典古文名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经典古文名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古文名言名句大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经典古文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古文名言名句大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经典古文名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经典古文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风暧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古文名言名句大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唐?李商隐《晚情》)----------经典古文名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o、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经典古文名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经典古文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洪林《西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古文名言名句大全、隔靴搔痒赞何益,人木三分骂亦精。(清郑板桥对联)、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经典古文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花落水流红,用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经典古文名句、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林广记》)-------古文名言名句大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古文名言名句大全、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经典古文名句

  

  

推荐访问:史记人生哲学 史记 人生哲学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