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6-23 18:5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完整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6篇

第1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 1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文章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文章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第2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

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次重要讲话,一次是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另一次是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这两次讲话都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的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包含的关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

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世人最关注的,就是以什么开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从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大视角出发,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之后不久,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具有理论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重要文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纲领。

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考察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也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所谓“变”,就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教条式预测未来和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谓“不变”就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中已被雄辩地证明:它的基本原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老祖宗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老祖宗是马克思、恩格斯,要认祖归宗、正本清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内容没有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如果我们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连老祖宗都不认、都丢了的话,那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飘到哪儿去了,北风来了随北风、西风来了随西风。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祖宗,我们就会永远扎扎实实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越彻底,根扎得越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越好。

重申并进一步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决定并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经验,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要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期。

邓小平曾这样说道:“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要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的这段话,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说得非常清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继承了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判断,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瞻仰邓小平铜像,再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党史、国史,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作出明确回答: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习近平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道路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中国道路不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更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之路、共赢之路、创新之路。

现代化,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苦苦探求富国强兵,使中国摆脱困境的道路。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再到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他们无一不是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力图把中国引向现代化的道路。然而,无情的现实将他们的愿望击得粉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以后,不但描绘了“四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且将它付诸实践,使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中国道路是适应和推动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时所指出的:“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总书记的“鞋子论”不仅道出了中国新任领导人对于各国发展模式差异的认识和对国际秩序的主张,也彰显了中国的制度自信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同时以中国力量推动全世界发展的演进而实现。“中国道路”的成功,本身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次巨大贡献。近些年来,我们能够经受住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而立于不败之地,众志成城战胜特大洪水、地震、非典等各种重大灾害的冲击,从容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前进。

道路决定命运,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拥护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实践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党内精神懈怠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如一些年轻党员干部,就有精神荒芜问题,其口袋问题解决了,脑袋问题出来了,有的人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玩个心跳。党内有些高级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也是有的。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旗帜。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才能把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必须准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认真领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这个重要思想,基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科学分析,有着深邃的战略思考。我国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变,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这些风险和挑战归纳起来,就是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问题累积、挑战很大,面临很多深层次、全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矛盾与难题。具体而言,经济方面,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重生产轻消费、重外需轻内需,国强民不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方式尚未有效转变,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制约凸显;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需待深化,特别是公民参与机制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文化方面,赤裸裸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导致的违法犯罪,亟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通过制度有效地贯彻落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全民价值共识,避免中国社会陷入道德文化危机;
社会方面,利益诉求多样化,不同阶层与群体之间互相隔阂,改革成果没有实现有效共享。

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艰苦的工作,用“斗争”这两个字不为过。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必须研究新的历史特点,同时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准备。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面对新的历史特点,必须用深化改革的方式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多次论及改革与道路的关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方面,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新的伟大斗争要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向前推进,必须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完成从大到强的飞跃,解决上述一系列躲不开、绕不过的历史性难题。这就要求做到两点:一是要始终朝着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方向用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反复敲打,绝不能搞反复折腾、形式主义的改革。二是每一步改革都必须从取得实效出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从而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把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万众一心推动改革攻坚的强大合力。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强调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强调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推进改革。把这些要求贯彻到底,改革攻坚就能取得实效,赢得群众支持,形成磅礴力量,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第3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陶文昭
来源:《前线》2018年第04期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要在新征程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创造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4-0032-03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系统的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历史性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革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们要在新征程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判断。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是在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以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

        时代是出卷人。新时代出什么题?这需要从两重意义上分析。第一,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因此,新时代的课题与以前的课题具有连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
第二,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方位变了。因此,新时代的课题与以前的课题具有递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第4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10篇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1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文章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文章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文章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 2

2019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指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思考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着眼于未来。尽管马克思主义也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的开拓中不断前进。但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着眼未来,面对新的问题越多就存在越多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努力奋斗,遇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面前绝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3

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二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是,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四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通过我党近98年来的历史证明了: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所以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引领我国走向富强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4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文章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文章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我们就是要有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5

今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这是习近平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历史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势不可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程中勇于探索实践的结果。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展望未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途光明、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在我国得到了各党派团体、各社会阶层、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衷心拥护,在国际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面对未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既充满自豪和自信,又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以预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坚持和发展这样的大业,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既要看清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又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保持清醒执着的信念,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毫不动摇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我们就必定能够在民族复兴的史册上,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6

近日,新华社北京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文章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四个走出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从改革开放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伏、人民苦难深重,陷入黑暗深渊。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信仰。

文章还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科学指引,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以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对姓“社”姓“资”的质疑,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他告诫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后,国内外舆论中不时出现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错误论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文章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铸就“四个自信”的伟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铸就“四个自信”的伟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牢固树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勇气,着力增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切实提高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他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真抓实干,在提高“六个水平”上下功夫。坚持全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坚持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我们要用好《求是》这一重要辅助读物,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讲话精神,推动贵州毕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毕节“强富美高”建设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7

近日,新华社北京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文章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四个走出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从改革开放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伏、人民苦难深重,陷入黑暗深渊。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信仰。

文章还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科学指引,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以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对姓“社”姓“资”的质疑,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他告诫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后,国内外舆论中不时出现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错误论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文章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铸就“四个自信”的伟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铸就“四个自信”的伟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牢固树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勇气,着力增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切实提高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他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真抓实干,在提高“六个水平”上下功夫。坚持全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坚持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我们要用好《求是》这一重要辅助读物,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讲话精神,推动贵州毕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毕节“强富美高”建设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8

4月1日,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加深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路、中国现代化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协调发展之路、人类文明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道路,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生活才能越过越红火,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9

近日,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经过反复研读,文章中问题主要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哪里,也让我读懂了一些问题的重要性。其中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社会主义的、是属于中国发展的、符合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而不是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科学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弃,一但丢弃了那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才能拯救中国的社会形势,如今更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体现中国特色,这是符合发展的,这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更是人民的选择结果。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是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同时也是对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实际论证。三是党领导人民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这两大历史时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实质上党领导人民都是在无时无刻地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四是党的领导人和党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坚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行者。不断发展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拧成一条绳,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要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想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就要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10

《求是》杂志于4月1日发表习近平同志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文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在危难时期,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救国的道路。在我国近代时期,那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我们曾尝试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试图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这些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也证明了资本主义在我国是行不通的,他无法挽救中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阴霾,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这是历史的使命,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胜利,就是我们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国快速发展起来。改革开放的胜利证明,我国就适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胜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我们的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第5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一、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我们 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 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 胜利,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前途命运。

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 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 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 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 也是建立在我们党九十多 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从提出 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 差不多有五百年时间。

从这个很长历史过程来考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其思想发展的脉络, 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社会主义五百年, 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 发展的过程。

二〇一三年一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 候补委 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 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 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 程。

第一个时间段,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是一 五一六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 《乌托邦》 一书。

这本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 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此后一 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 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英国掘地派运动领袖温斯坦莱、 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等人,

其中最重要的是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的圣西门、 傅立叶 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 全部基础, 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 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

但是, 他们的共同局限是唯心史观, 无法找到实现其 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第二个时间段, 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九世纪中叶,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 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创立了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 从而使社 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 生、 发展、 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 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 至于如何付诸实践, 还有待后人来解 答。

第三个时间段,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初, 列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 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 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十月革命胜利后, 究 竟如何搞社会主义, 也没有先例, 列宁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

针对一九一 八年下半年到一九二一年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露出的问题, 列宁进行了深 刻反思,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调整。

第四个时间段, 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列宁逝世以后,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中, 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 权力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 展, 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不尊重经济规 律等,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进 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困境, 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想进行一些 调整, 但在西方等各种势力强大攻势下, 这种调整偏离了正确方向, 终于导致一

九八九年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 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 苏共解散, 使世界社会 主义遭受重大曲折。

第五个时间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党是第 二个在一个大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 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 恢 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只能 学习苏联经验, 但在实践中我们党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 提出要以苏为 鉴, 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发表 《论十大关 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 错误, 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甚至发生了 “文化 大革命” 这样的全局性、 长时间严重错误, 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 严重挫折。

尽管探索艰辛坎坷, 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 为新的 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六个时间段, 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 理论勇气提出进行改革开放, 并明确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九八二年,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 出响亮的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 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过实践探索,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 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创立 了邓小平理论,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 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 世界社会 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新的实践确立 了党的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

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快生 态文明建设,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形成 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 展,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 和总结, 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 是怎样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 是怎样历 经千辛万苦、 付出各种代价,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世界社会主义五 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 理论、 制度紧密结合的, 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 理论, 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 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〇一二 年十一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 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 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 方面建设; 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又坚持改革开放; 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

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 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包括邓小平理 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在当 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 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 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起来, 符合我国国情, 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 设的有益成果,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是中国发展进步的 根本制度保障。

应该看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 富有效率的, 但还不是尽善 尽美、 成熟定型的, 也需要不断完善。

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 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的制度。

” 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坚持和完善 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 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 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适应中国和时代 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 成功与挫折的 历程, 是一部气势恢宏、 跌宕起伏的交响乐,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雄 浑交响乐的华彩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实践是最硬的标准,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一九七九到二〇一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八,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百分之二点八的增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啊!”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有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比如,有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之前的三十年曾经出现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因而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有的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矛盾,甚至认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因而用前三十年来否定后三十年。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决定着能否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能否正确评价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要有十分清醒而坚定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

第一,如果没有一九七八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同时,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第二,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虽然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第三,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

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想当初,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5.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对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只搞了几十年的东西,我们的认识和把握也还是非常有限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化发展。

二〇一三年六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要提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是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基本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在三十多年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改革开放是怎么搞起来的?很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三是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

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前进征途 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 之地。

四是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 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

在做好党的建设日常性工作的同时, 先后开展整风、 整党、 “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等 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 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 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 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 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 导核心。

五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 制度,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 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要在深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合格答卷。

第6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严隽填;
作者机构:民进中央主席; 来源:民主 ISSN:1003-1936 年:2013 卷:000 期:008 页码:P.4-5 页数:2 中图分类:D616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班;统一战线;副审计长;副主席;朱永新;审计署;中央
摘要:目前,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京举办。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副主席王佐书、贺曼、刘新成、蔡达峰、朱永新、张帆、姚爱兴、卫小春、张雨东,民进中央常委、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参加了研讨班。严隽琪在研讨班上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作了发言。以下为严隽琪讲话,本刊略有删节。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