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党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10-10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和改善党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加强和改善党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完整版】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4篇

【篇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第四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地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部署,积极医治“文化大革命”给全县党组织造成的种种创伤,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的队伍发展壮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发扬、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保证了全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一节 开展党的思想宣传和党员教育

一、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

1979年3月,邓小平针对社会上和党内极少数人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的讲话郑重表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他在批评怀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左”的倾向同时,尖锐地揭露了一些人以所谓“社会改革”的名义鼓吹资本主义的实质。

为了传达贯彻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根据省委、地委的部署,县委印发了《关于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意见》,在全县上下很快掀起了学习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热潮。1979年7月,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县委书记刘代启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再一次进行安排部署,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活跃,但也出现了一些与四项基本原则相悖的混乱现象和错误思潮,有的借发扬民主,搞无政府主义,企图不要党的领导;
有的说改革开放,搞生产责任制,不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了;
有的对党的重大决策有误解,说什么给“四类分子”摘帽了没有专政对象了,不需要人民民主专政了;
有的认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就是要否定毛泽东思想等等。刘代启强调:这些错误的现象和思潮,主要是党内外极少数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没有很好的理解和领会,没有从长期的“左”倾错误思想上觉悟过来;
开展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就是要使全县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从思想理论上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完整把握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上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会议以后,全县继续深入广泛地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活动。县委宣传部和县委党校连续举办3期培训班,培训宣讲骨干300多人。县直单位和社(镇)举办讲座和报告会89场,听众9700多人次。各级党组织做到书记负责,人人行动,坚持说服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立党之本,强国之路。各地和各单位紧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组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大干四化。全县机关、事业、厂矿、企业深入开展了“比、学、赶、帮、超”争做贡献的竞赛活动。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变化:爱国家、爱集体、想致富、干四化的人多了,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人少了;
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安定团结的人多了,闹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少了;
艰苦奋斗、积极生产劳动的人多了,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少了。

二、学习讨论《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

1980年4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全党讨论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的通知》(中发[1980]29号文件)和省委、地委相关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全县党员学习讨论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十分重视这次党章修改草案的学习和讨论,要通过学习和讨论,对党章修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把这个草案修改得更加完善。同时,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和组织性纪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

县委常委于4月27日至30日集中学习讨论。12名常委委员共同认为,这次党章修改草案总结了我党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同林彪、“四人帮”斗争的经验教训,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以前党章的优点,在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对党的性质、基本纲领、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和现阶段的任务、党员条件、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干部制度等方面,作了比过去更全面、更科学、更明确、更具体的阐述和规定,感到格外新鲜,格外亲切。在学习讨论中,常委委员注意联系工作、思想和作风实际,有三点基本收获。一是认清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和主要矛盾,加强了对党的性质、基本纲领的理解,提高了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自觉性。一致认为,根据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要求,县委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搞四化建设;
根据保康的特点,要有计划、按比例、多快好省地发展全县经济;
要增强使全县人民尽快富起来的紧迫感,既要承认自己条件差、底子薄的现实,又要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经过分析,共同认为全县经济发展有土地辽阔、山林水利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多等八大潜力。同时认为有潜力就有办法,只要按照党章修改草案的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布局全县经济建设,一定能使全县人民尽快富起来。二是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的认识,提高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常委委员在学习讨论中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南,实事求是地解决处理一切问题,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才能避免政治上的折腾和经济建设上的弯路。经讨论决定,县委成员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5月开始,主要围绕经济结构、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经营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调查研究,每个县委成员要认真解剖一个公社、一个管理区或一个大队,要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材料。三是加深了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性的理解。一致认为,提高党的战斗力是取得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经过讨论,明确规定了两条:加强县委集体领导,搞好个人分工负责,实行职、权、责相统一;
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恢复和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学习讨论过程中,常委委员各自检查了思想、工作和作风,进行了自我批评教育,决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当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常委对党章修改草案第二十八条提出了修改意见,即根据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对能胜任工作的支部干部应规定连选连任为好。

4月至6月,县直党政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各公社(镇)、管理区、大队,都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对党章修改草案进行逐章学习讨论,并结合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思想整顿。无论是新党员还是老党员,都用党员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思想和作风,认真衡量自己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做到自觉遵守党规党法,增强党性,端正党风。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981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邓小平、胡耀邦同志关于思想战线问题的谈话和讲话的通知》(中发[1981]30号文件,简称中央30号文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照邓小平同志谈话和胡耀邦同志讲话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摆事实讲道理地、与人为善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涣散软弱的状态,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

8月下旬,县委接到中央30号文件后,立即召开有公社(镇)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和政工干部参加的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议,传达贯彻中央30号文件和省委、地委关于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精神,对全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后,全县的主要作法是“四抓”。一是抓县委带头。县委全体委员首先集中学习了三天,在提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基础上,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县委查摆出自身存在“三个不够”的涣散软弱的表现:精神不够振作,有的同志存在怕担风险、怕说公道话、怕坚持真理、怕得罪人的思想,遇事绕道走,处理问题不果断;
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不够,成员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经常,注意了经济建设,忽视了思想建设;
作风不够扎实,深入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少。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县委成员相互不推卸责任,各自作自我批评,心平气和地解决。对影响较大的问题,责任者公开检讨,并作出相应处理。如用物资给县政府机关换购进口工具车的问题,属经济领域中的不正之风,相关责任人在会议上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并向地委和行署写了专题检查报告,还在县直部、办、委、局负责人会议上公开检讨,清除了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县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发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作用,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各种不良倾向。县委先后三次召开公社(镇)党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带头谈学习体会,公开查摆县委内部涣散软弱的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担责任,作表率。基层党组织的党委书记一致表示,县委做出了样子,我们坚决跟着上。二是抓政工干部培训。县委采用党校轮训和举办政工骨干培训班等形式,两个多月时间里,培训思想政治工作者350多人(次),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讲授工作方法,增强工作能力,使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在培训骨干的基础上,全县13个公社(镇)和31个局党委(组)及其所属二级单位党支部(总支),都分别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举办了全体党员培训班,学习中央30号文件精神,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县工业局党组、卫生院和农具厂等多个党支部对党组织进行整顿,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开辟思想政治工作园地,党员、干部和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抓重点问题解决。各级党组织在普遍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层层摸底排查,抓住问题较多的单位和影响较大的问题逐个解决。县公溪沟煤矿是省、地的先进单位,由于一度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矿党支部焕散软弱,管理出现了混乱,生产效益严重下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远继带领工作组进矿区传达贯彻中央30号文件精神,对矿党支部进行整顿,对党员干部和工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恢复和健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时扭转了人心混乱、效益下滑的局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传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再新带领工作组,分别到马良、寺坪等公社,解决公社党委个别人闹不团结、作风漂浮、纪律松驰等不良倾向。县交通局党组重点解决了所属二级单位车辆管理站、民运管理站等党支部成员闹不团结、相互扯皮等问题。县供销社党总支着重解决了药材公司党支部人心不齐、职工闹事等问题。四是抓检查督促,推广典型。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以后,县委责成宣传部、组织部组成工作组,对各公社(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进行了三次检查督促,做到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0月下旬,召开了县直二级单位负责人以上的干部会议,由县公安局、粮食局党组和县农具厂党支部分别交流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常年抓”、“贯彻中央30号文件 ,主要领导腰杆必须首先硬起来”、“学文件、摆表现、批倾向、厂容变”的典型经验。县委办公室《情况反映》先后转发了发马良公社“后坪大队党支部是怎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和店垭公社观埫大队党支部“围绕经济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典型材料。检查督促和典型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学习贯彻活动的深入发展。

四、加强党的支部教育

1980年7月中旬,县委召开全县党的支部教育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公社(镇)和县直党委(组)副书记、组织、宣传、纪委委员、县直和农村部分先进党支部的书记,共118人。会议学习了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传达贯彻了省委、地位党的支部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分析了全县党的支部教育工作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加强支部教育工作的措施。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党的支部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对党员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肃清,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形式和方法,切实把党的支部教育工作抓出成效。

会议以后,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党员培训教育活动。培训教育的内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修改草案、各级党的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党的支部教育的讲话精神等,培训教育的方法是县委党校轮训、短期集训、“三会一课”、评先表模等。1980年7月至1981年初,县委党校举办8期党员骨干轮训班,轮训党员干部620多人;
各社(镇)和县直各单位以党的总支(支部)举办党员短期集训班200多期,每期5-7天,共集训党员和干部7500多人次。培训教育活动中,普遍进行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教育,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同时,针对党员中的不同情况,联系实际,抓住重点,以说服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解决突出问题。对新党员着重进行端正入党动机,加强组织纪律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思想教育;
对老党员着重进行增强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以身作则的教育。要求每位党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这次培训教育活动中,县委转发了后坪公社党委《关于举办党员骨干培训班的情况报告》,推介了后坪公社党委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划分单元突出学习重点、联系实际,搞好“三个结合”、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经验,推动了全县党的支部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第2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一、恢复和调整党组织设置

1978—1982年,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和各项改革的领导,县委根据省委、地委的相关规定,结合保康实际,及时恢复、增设和调整党的组织设置,坚持在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建立党支部(总支),在社(镇)县直机关、大型企业建立党委(党组)。

1978年5月,中共保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根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健全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机构的精神,决定恢复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王传富、谢吉祥、杨祖汉、郑国光、周正观、黄文炳、陈开山7 名委员,王传富兼任纪委书记。2月,县委决定恢复和重建农村政治部、工交政治部和财贸政治部。农村政治部与县政府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79年1月,县人民武装部、公安局建立党委;
2月,建立气象局党支部;
10月,县人民法院党支部改为党组。

1980年1月,农业银行保康县支行建立党总支;
4月,建设银行保康县支行建立党支部;
5月,县人民检察院党支部改为党组。

1981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党组。

1982年3月,县民政局党支部、轻工业局党支部、外贸局党支部、交通局党总支、财政局党总支、农行保康县支行党总支、物资局党总支、粮食局党总支、供销社党总支、商业局党总支、工业局党总支、农牧局党总支、林业局党总支、水电局党总支、农业机械管理局党总支、文化局党总支、教育局党总支、卫生局党总支分别改为党组,建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党组;
6月,乡镇企业管理局党支部改为党组;
7月,人民银行保康县支行党支部改为党组。

1979—1982年,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城关(县辖镇)、清溪河、黄化、后坪、大水(后改为龙坪)、两峪、马良、店垭、歇马、欧店、马桥、寺坪、过渡湾13个公社(镇)党委和大水林场党委(1979年12月撤销);
设52个管理区党总支;
设农村党支部359个。

1982年,全县共设党委16个,党组25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547个,党的组织设置趋于健全。

这一时期,在党员发展上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凡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经过支部讨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考核,确定为培养对象后,逐人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报县组织部备案。凡填表的培养对象,支部指定专人对其培养考察,培养人随时掌握培养对象的成熟程度,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1982年全县党员总数9381人,比1979年8882人增加499人。

2、按照“四化”要求培养选拔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动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979年12月,县委召开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及省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在学习邓小平、胡耀邦、宋任穷等中央领导人关于党的组织与干部人事改革讲话和总结全县组织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培养选拔接班人等问题。会议按照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十七条意见》提出,要按照新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就培养选拔接班人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全县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县委组织部协助县委掌握150名35岁左右担任公社正、副书记和正、副主任、管理区书记和主任、县直科局长及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后备干部名单;
公社、县直科局每个单位掌握2至3名30岁左右的二级单位副职、大队正、副书记和大队长的后备干部名单;
教育部门掌握管理区以上中、小学1至2名后备干部担任正、副校长的后备干部名单。后备干部名单的建立,由基层党组织推荐,党委审查后上报,对后备干部做到每半年考核一次。二是在一两年内每个单位要有1至2名后备干部担任副职,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担任一把手。三是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条件。其条件是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大公无私,严守法纪,坚持党性,杜绝派性;
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性,有胜任工作的业务能力。四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解放思想,把培养和选拔接班人纳入党委议事日程,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会议还要求各级党委要采取切实措施,在两三年内把各级领导班子真正建设成为得力的精干的工作班子;
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党政分开、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分开的原则,尽量避免和减少交叉兼职。通过这次会议,全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各级领导班子也得到了加强。

1980—1981年,县委遵照中央关于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指示精神,消除“左”的思想影响,树立新的用人观点,把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点,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干部队伍状况,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高各级党委对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认识,落实邓小平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要求。在此基础上,县委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发扬民主,普遍实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好选准中青年干部。县委组织部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到13个公社(镇)和20多个科局进行调查摸底。通过个别座谈、组织推荐、民意测验等办法,掌握了336名优秀中青年干部预备对象,并建立了名册。在掌握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预备对象中,选择重点,集中力量进行考察,对条件成熟的大胆提拔,对少数不胜任现职的予以适当调整。1981年底,有14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选入了各级领导班子,其中有4名担任县委、县政府部办委的正副部长(主任);
8名担任县直正、副科局长;
3名担任公社党委正、副书记;
21名担任了管委会正副主任;
87名担任二级单位正、副经理;
24名担任管理区党总支正、副书记;
调整17名不胜任干部。通过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有了显著变化,平均年龄下降,年富力强的干部增多;
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专业技术干部增多;
班子职数减少,精明能干的干部增多。

3、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982年2月,县委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组发[1982]3号文件)和省委组织部[1982]5号文件及地委的指示精神,批转了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意见的报告》(保发[1982]1号文件)。县委指出,在实行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全县大多数农村党支部思想端正,态度积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农民认真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责任制形式。但是,由于生产责任制是一项实行不久的新制度,有的党支部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不适应新的要求,感到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工作被动;
有的对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加强党支部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出现撒手不管的现象,说什么“联产到劳,不用领导”了;
还有少数党支部班子不健全,涣散软弱,形不成战斗堡垒作用。县委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政权的核心,各公社(镇)党委和管理区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核心,保证党对政权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领导,保证党在基层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根据县委部署,全县从2月开始,对338个大队党支部普遍进行了一次组织建设。一是抓党员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地以管理区党总支或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系列文件,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权利,逐人逐条对照检查思想、工作作风是否符合要求。要求每个党员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中发挥六个带头作用:带头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带头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提高搞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本領;
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完成各项承包任务;
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讲团结、讲风格,热情帮助困难户;
带头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搞好计划生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过渡湾、寺坪等公社党委,帮助党支部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教育党员干部帮助社员群众种好责任田,帮助困难户安排好生产、生活。二是整顿后进党支部。各公社(镇)党委和管理区党总支在调查摸底、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后进党支部进行重点整顿,着重解决涣散软弱、工作落后,生产搞不上去,集体经济不巩固,社会秩序不好,歪风邪气盛行等。整顿的方法是突出思想教育,力求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使其振奋精神,增强团结,努力工作。同时,对个别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进行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对因能力、身体等原因不胜任现职的进行职务调整。通过整顿,改变了全县39个大队党支部的后进状况。三是改选党支部。改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党章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分期分批横对各大队党支部进行了改选,6月底全县有三分之一的党支部改选结束,10月底所有党支部改选结束。在改选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每个党员的意志,精挑细选,量才用人。本着班子精干的原则和党员数量多少,改选后的支部委员会一般由三、五、七人组成。在改选党支部的同时,建立健全大队管委会,并搞好党政分工、健全制度,充分发挥大队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克服党支部包揽一切的现象。

第3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学习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准则》)。

《准则》总结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的经验教训,把党章的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具体化,使党的规章更加完备,更加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和战斗力,反对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新形势下从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准则》颁布之后,县委带头学习贯彻,首先召开常委会议认真学原文,领会精神,明确重大意义。接着召开两次县委民主生活会,对照《准则》,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进行检查,交谈思想,回顾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县委书记刘代启在会议上强调:县委一班人要带头学习执行《准则》,坚决执行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
坚持民主集中制;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
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充分发扬民主,经常倾听群众意见;
不搞特权,不谋私利;
改进作风,深入基层;
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1980年3月,县委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发出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准则》的宣传贯彻活动。各公社(镇)和县直部、办、委、局党委(组)根据县委通知精神,分别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学习《准则》原文,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找差距、查问题、整顿作风。农村大队党支部和县直机关、事业、企业党支部(总支),召开党员会议或举办党员培训班,学《准则》,查思想,查作风,找差距,订措施,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党性原则。

1980年8月30日,县委副书记张振华在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对学习贯彻《准则》再一次进行部署,指出:半年来,全县各级党委对《准则》的学习和贯彻总的来说重视、认真,普遍对党员干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发展不平衡,有些单位仍然存在党风不正、作风不纯的现象;
有的对党的现行政策学习研究不够,不学业务,不懂经济工作,甘于当外行;
有的不顾大局,个人说了算,闹不团结;
有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弄虚作假,搞特殊化。这些问题,严重地障碍了《准则》的贯彻落实。张振华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学习贯彻《准则》的活动引向深入,一是要树立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解决政治生活中和经济工作中不断出的新问题;
二是树立平等待人、平等商量问题的民主作风,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一、二把手要树立民主风气,要有平等商量问题的态度,不能搞个人专断;
三是要树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张振华还强调:贯彻执行《准则》是当前的大事,各级干部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一级带一级,立新风,树正气,把党风党纪整顿好,把党组织建设好。

1981年3月,县委书记刘代启在县委纪律检查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要认真总结一年来贯彻执行《准则》的成绩和经验,实事求是地找出本单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研究办法认真解决;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做出成绩,把贯彻执行《准则》活动引向深入。

通过连续几年对《准则》的反复学习和深入贯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受到了深刻的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纪律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纠正不正之风 促进党风好转

1981年3月,县委召开纪律检查工作会,学习中央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准则》座谈会精神和中央、省委领导同志关于纠正不正之风端正党风的讲话,传达地委纪律检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纠正不正之风的措施。

会议认为,从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把端正党风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全县党员干部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了发扬,党内生活逐渐正常化,党风正在好转。但是,党内的不正之风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有的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理解不透,顺意的执行不顺意就不执行;
有的不顾大局搞派性,闹不团结;
有的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驰;
有的“私”字澎涨,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使革命事业受损;
有的利用职权谋私利,走后门,弄虚假假,搞特殊化;
有的违法乱纪,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会议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各种不正之风的严重危害,要加强领导,联系实际,抓住重点,认真纠正。

会议以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纪检干部,对部分党员干部中的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作风上的官僚主义以及利用职权谋私、贪污受贿、走私贩私、投机诈骗、打骂群众、道德败坏、信鬼信神、赌博抹牌、乱砍滥伐等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纠正和查处。县纪委严格遵循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原则,先后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738件(次),受理党员违纪案件432件,其中违犯政治纪律1件,经济领域129件,道德败坏作风下流124件,其他178件;
202人受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38人,留党察看51人,撤销党内职务8人。在进行纪律处分的同时,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通过“打预防针”、“敲警钟”、“通报”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刹住歪风邪气;
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按照“思想批评从严、组织处理从宽,过去从宽、今后从严”的原则,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慎重的纪律处分,使其吸取教训,分清是非,改正错误。

3、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

1982年初,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精神和省委、地委的部署,召开专门会议,对在全县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进行安排。县委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提高自觉性,增强纪律性,以党性原则为打击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同时,进行遵纪守法和反腐败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4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县委再次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对全县打击经济领域中犯罪活动的工作进行前阶段的总结和后阶段的安排。县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中央“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开放搞活经济,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同时,把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同端正党风、整顿企业和检查财经纪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斗争的深入开展。

在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中,县纪委和各级纪检干部全力投入。一是实行办案责任制。为了保证办案进度和质量,坚持一级抓一级,各战线抓所属局,各局抓所属单位,对业务上属垂直关系,组织关系在各社(镇)的企事业单位,以公社为主,主管部门积极配合;
对每个案件,采取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一包到底的办案责任制。对于那些金额大、危害大的经济案件,与政法、工商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从重从快地打击了严重经济犯罪份子。二是清理财务、健全制度。开展财务清理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把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措施。县纪委先后对林业、轻工、工业、粮食、供销、文教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清理,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账目悬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了一些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督导各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堵塞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在这次活动中,县纪委共查处贪污受贿、投机诈骗、倒买倒卖、盗窃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案件165起,追回脏款物折款共30多万元,有力地打击了严重经济犯罪分子,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抵制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能力,从而保证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

【篇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谈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领导方式,是指执政党联系群众和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是执政党领导或控制国家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实行的政治体制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事务负有领导责任。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因此,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努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一

     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这种领导主要表现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政治方向。首先,党的政治领导体现为党必须确立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实行自己的政治领导。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政治领导,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而且要为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指明具体的道路和方法。这就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自己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行动纲领和发展途径。也就是制定出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能否确立并坚持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其次,党的政治领导还体现为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为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工作提供大政方针。我们党要对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实行统一领导,必须就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出基本政策。基本政策是党的基本路线在国家活动各个领域的体现。党的各项具体政策和政策性规定,是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的手段和方法,它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补充、修正。制定具体政策、方案,既要服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的要求,又要符合不同领域的特殊规律和不同地区、部门的特殊情况。各项政策必须相互配套,统筹兼顾,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不能发生政出多门的现象。再次,党必须就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例如就全国或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短期和中长期计划提出决策建议;
对不断出现的关系全局影响重大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判断和处理,包括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就全国和地方重大人事变动作出安排和推荐干部,等等。

    二

     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思想领导,这种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如果党的指导思想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占居主导地位,不能被多数人所掌握,任凭各种诋毁和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泛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巩固。因此,在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不仅要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居主导地位,以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党的思想领导的最直接的作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为多数人所理解、所掌握,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完整准确地宣传和阐释党的各项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全面地理解其精神实质,从而促进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提供精神动力。三是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现实社会中,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经常地、普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要及时解决这些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不仅需要正确的协调各方利益的方针和政策,而且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和说服的方法,使社会成员之间互相理解,消除隔阂,解决矛盾,达到促进团结和维护稳定的目的。四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党的思想领导的目标是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正确的理想、道德和价值观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一代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旧观念、旧习俗都会经常地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克服旧思想、旧习俗,抵御内外侵袭和腐蚀,战胜各种冲击和挑战,消释困惑和疑问,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

    三

     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组织领导。党的组织领导是党通过其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的实践活动。第一,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机关是实现党的领导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党是一个有着统一的完整体系的政治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这是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领导的组织保证。第二,党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的基本的和直接的对象是各类社会组织。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对各级国家政权组织、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来实现的。党的政策和主张主要通过以国家法律和政府政令的形式得以贯彻,并且通过各级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实施。第三,党的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党的干部的骨干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党的干部是党在各条战线上的指挥员,在党的领导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党的组织领导的一个重要途径。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实现,不能依靠发号施令,或强迫命令,而只能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的领导的权威。

【篇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者机构:四川省党的建设研究会

来源:组织人事学研究

年:2006

卷:000

期:008

页码:6-12

页数:7

中图分类:D2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党的执政方式;党的领导方式;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政权机关;执政党;领导体制;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党内权力

摘要:党的领导方式,是一个政党自身的领导体制,党内权力的运作方式和党领导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实现党的特定目标的形式、方法、手段的总称。党的执政方式,是一个政党在取得全国政权而成为执政党以后,对待政权机关及公共事务管理机关的基本态度和把党的政策目标转化为国家意志的方式、程序和方法。对于执政党来说,无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和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把握党执政的内涵、特点、目的、实质,及其对执政方式方法的基本要求,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篇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作者:张禄;;

作者机构:云南保山军分区;政委;

来源:西南民兵

ISSN:1006-8112

年:2002

卷:000

期:009

页码:P.15-15

页数:1

中图分类:E22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党的领导;毕业典礼;中央党校;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强军;核心领导;科学决策能力;单位党组织;党组织建设

摘要:
江主席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内涵丰富、论述精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来统一官兵的思想,为加强和改进军队党的建设,推进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进一步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是我军建军

推荐访问:访谈 改善 观察 加强和改善党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谈现场观察及感受 领导视察后谈感受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