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启示(全文)

发布时间:2022-10-10 11:5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启示(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启示(全文)

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5篇

【篇1】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一)课标分析: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本课阐述了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经过,显示了共和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它不仅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而且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令中华民族骄傲的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培育和发扬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是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开拓进取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的最后一个课题。这一节的内容在本课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新中国的成长中,有阳光,有雨雪。在这曲折的经历中,涌现出许多为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他们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是令中华儿女荡气回肠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铁人精神”。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本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九年级五班学生,本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极为感兴趣,而且部分同学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喜欢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2.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表面的,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比较浅显;
且学生知识的储备量悬殊很大。
  3.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要掌握课本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希望获得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掌握“两弹一星”的具体内容;
“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表现,了解雷锋、焦裕禄、李四光、王进喜、钱学森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2.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2)讲述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是否应该研制核武器的讨论,培养学生敢于置疑,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表现。
  难点:理解“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并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六)教学方式
  本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七)教学用具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自制课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胸有成竹
  学生课前准备方案:把全班同学分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小组。以及导弹、原子弹、氢弹、卫星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并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做小组成果汇报发言。
  【设计意图】搜集、整理资料,感受英雄事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放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导语】这首激昂的旋律,伴随着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今天,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中,感受“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与辉煌,品味令中华儿女荡气回肠的精神大餐。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习情趣。
  (三)师生互动,环环相扣
  第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展示】原子弹、氢弹(核弹)、导弹的图片。导弹小组收集的资料。
  【出示材料】1958年5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天,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个月后,他又强调:“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核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以的。”
  【思考】什么是“两弹一星”?
  【叙述】1960年10月中旬,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在钱学森亲自参与并直接领导下,我国第一枚仿制型的“东风一号”导弹研制成功了。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为华夏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
  2.【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展示】原子弹小组收集的资料。
  【思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从西北大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震撼视觉、听觉的图片和录象,是否触动了你的心灵?你想说什么?
  【叙述】石破天惊!震撼寰宇!中国骄傲!民族自豪!
  3.【展示】氢弹小组、卫星小组收集的资料。
  【叙述】就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三年(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三年之后(1970年),一曲响彻环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这种尖端技术的国家。

 4.【转承】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39年后的同一天,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和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的国家。
  【承上启下】回眸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爱国、奉献,自强、创新,团结、协同。
  第二、解读“两弹一星”故事,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课件展示】有关图片。
  【学生活动】讲述有关“两弹一星”的故事。
  【思考】这些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从中你得到哪些收益?
  【师生互动】窥一斑见全貌,从“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夫妻树──“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大公无私的精神”!
  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大力协同,开拓创新的精神”!
  酒泉烈士陵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原子弹与眼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精神”!
  ……
  这些故事感人肺腑,这种精神永驻人间。请同学们概述“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助、、勇于攀登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主义的体现。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精心准备的故事演讲到教师充满感情的叙述,强烈地感染和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有感要发,精神得到升华。
  【承上启下】伟大的人物,成就伟大的事业,平凡的人物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默默的奉献,造就的是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历程!
  第三、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
  【学生活动】由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小组来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种精神过时吗?
  【课件展示】有关图片
  【叙述】靠“铁人精神”,石油战线的工人们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使我国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设计意图】从故事中感动,在欣赏后感知,在行动中实践。
  (四)知识探究,思维拓展
  【课件展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核武器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你认为我们有没有必要研制它?
  【学生活动】小小辩论赛。
  【总结】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设计意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思维的空间,时间给学生。
  (五)课后作业,查漏补缺
  开心词典(四选一)
  1.“两弹一星”是指(  )
  A.原子弹、核弹、人造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C.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D.氢弹、核弹、人造卫星
  2.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建立卓越功勋的科学家是(  )
  ①钱学森 ②钱三强 ③焦裕禄 ④邓稼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  )
  A.1964年  B.1965年  C.1962年  D.1963年
  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A.三  B.五  C.四  D.六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共和国的成长中,出现的模范人物不包括(  )
  A.扬利伟  B.李四光  C.焦裕禄  D.雷锋
  小小史学家
  材料: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骄傲的日子。上午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载着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进入预定轨道,就在那一刻,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请回答:
  ①载人飞船的名称是什么?
  ②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
  ③概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研制过程,形成的民族精神?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积累升华
  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师生互动,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较好实现了由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设想。对于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教师着重强调,学生书写巩固,几个环节,已较好掌握和突破。并且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教育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但是由于本课补充内容较多,因此还应该注意对课堂时间的调控。

【篇2】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

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原子弹试验发出的春雷般巨响和卫星传回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
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在制造出“争气弹”、“争气星”的同时,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研制“两弹一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上世纪50、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集思广益、运筹帷幄,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胆略,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奋斗,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人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举。

  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表明,党中央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防建设,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重点地建设、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不仅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基础,而且通过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既凝结着以往的奋斗,也昭示着未来的希望。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的坚强精神支柱。广大“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广大“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的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广大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要求,再攀科技新高峰,再创事业新辉煌,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芒。

  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既继承了几千年来对民族风土、民族文化的深厚眷恋,更融合了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衷心热爱。在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专家身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民族事业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得到集中体现。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被传承和发扬,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以报效祖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为最高荣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密相连。今天,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来说,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实践中,依然要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党爱国的崇高品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祖国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当中,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继续贡献力量。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在“两弹一星”事业的起步阶段,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奇缺,物资匮乏。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进一步昭示了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与研制“两弹一星”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我国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国防科研生产条件获得很大改善,艰苦奋斗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一宝贵的传统和精神。

  继续发扬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不断登攀、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在当时的国际条件下,“两弹一星”事业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广大研制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保证了我国独立掌握国防尖端技术。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中,我们依然要发扬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精神,瞄准长远发展需要,瞄准世界军工先进水平,以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首创能力为目标,切实推进先进的军工核心能力建设。

  始终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两弹一星”事业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综合性强。广大研制工作者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广泛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建立协调、高效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系统,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益,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尖端科技的路子。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自觉坚持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点、运用科学方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国防科技工业而言,战线长、摊子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要求我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调结构、强能力、上水平,转变军工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大力协同、相互支持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两弹一星”作为新中国高科技的宏大工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体攻关,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两弹一星”及后来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表明,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重大经济、科技建设项目,必须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发挥大力协同、相互支持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和社会资源,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形成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两弹一星”事业汇集了来自各个方面的科技专家,培养和造就了年轻一代科技人才。“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与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紧密相关。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更离不开一大批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应大力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着力培养各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国防科技前沿、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善于攻关、敢打硬仗、作风优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篇3】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内涵详述

江泽民同志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发展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
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产生背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精神,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

历史地位和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深刻变化和迅猛发展,新一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继承并发扬老一代科研人员搞“两弹一星”的精神,紧盯世界航天科技前沿,从高起点出发,经过11年艰苦探索和努力攻关,取得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有了通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相信,我国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将在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正是在包括“两弹一星”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亿万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图强、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取得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 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 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 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 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 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 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
没有仪器,自己制造;
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 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 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 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 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 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 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 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特别强调,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像当年那样,凭着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篇4】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目录[隐藏]

国际形势

背景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精神

向“两弹一星”功臣致敬(社论)

[编辑本段]

国际形势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编辑本段]

背景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下,于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而毛泽东则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即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

  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编辑本段]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编辑本段]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编辑本段]

向“两弹一星”功臣致敬(社论)

  

1964年周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5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没有仪器,自己制造;
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人民日报》 (1999年09月19日第2版)


扩展阅读:

1.《人民日报》

2.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步解析与测评》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开放分类:

精神,科技,中国政治,两弹一星

[我来完善]

“两弹一星”相关词条:

更多

东方红一号卫星东风导弹运-10运输机长征系列火箭

“两弹一星”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researched and launch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3566

【篇5】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校校友,如黄祖洽院士、唐孝威院士等。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先后十几位司令员中有5位是科技人员,其中3位是清华校友。在基地所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后11位所长中8位是科技人员,其中5位是清华校友。在千千万万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中更有数以千计的清华校友。在西北核试验基地亲身参加1964年首次核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就有27位校友。我校许多院系的教师也都曾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过力量。今天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要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

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
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

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钱三强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以报国之志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试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

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

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

大贡献。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赵九章通过庚款考试,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从师气象学家Hvon菲克尔。
赵九章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1946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迁往南京北极阁,成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一起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为祖国的气象事

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赵九章主持下,该所很快发展成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受过赵九章的指导。赵九章195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组组长,1958年和1962年连续两届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九章在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力量薄弱,赵九章与涂长望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最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几个有名的科学家在这两个联合机构中担任业务领导并从事实际工作。

赵九章把科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主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为橡胶移植到亚热带地区创造了条件。5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人工降水研究,在赵九章的积极倡议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
赵九章十分重视气象学的现代化建设。50年代初,他通过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及时提出气象学要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并在工作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这对我国气象学的现代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50年代初,计算机的问世使天气预报从定性向定量化的发展具备了条件,赵九章支持、鼓励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潮应用手算图解法解微分方程,从而使我国的数值预报发育成长起来,并培养一批科技力量。当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就开展起来了,为60年代末我国正式发布数值预报奠定了基础。同时赵九章十分重视把新

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赵九章极力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这为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础。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赵九章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海潮观测研究对于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时却是空白。50年代初,赵九章亲自指导开展我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为认识我国海域的波浪特征,开发海洋资源做出了贡献。
赵九章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积极促进空间科学发展。从50年代后期开始,赵九章以极大热情投入我国空间事业的创建工作。1958年,赵九章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年10月,他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赵九章及时调整发展计划,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资

金和人力较少的气象火箭,逐步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同时探索卫星的发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成功地发射了气象火箭,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都是在赵九章领导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他们还研制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1964年秋,赵九章不失时机地向国务院提交了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式建议,引起中央的重视。1965年3月,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方案。1965年10月起,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主持下举行了卫星建造总体方案的进一步论证,会上赵九章提出了重要意见。紧接着,负责实施人造卫星发展计划的651设计院成立,赵九章主持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他对中国卫星系列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订,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赵九章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1938年,赵九章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完成了我国第一篇动力气象学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热力学》。
行星波斜压不稳定的概念是赵九章首先提出的。1945年,赵九章指出,实际大气在斜压状态下可以是不稳定的,即振幅将随时间增长而形成天气图上观测到的气压场的槽、脊分布和发展,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1946年赵九章在芝加哥大学做这一学术报告时,引起国际气象学家的高度重视。在气象学发展史上公认“公元1946年,中国赵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稳定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赵九章指导他的学生,研究了地磁扰动期间史笃默(Stormer捕获区变化和带电粒子穿入地磁场的机制等,并著有《高空大气物理学》专著。
在他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进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赵九章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热心的教育

家,培养了众多的科学人才。他勤于治学,也热心育人,我国一些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顾钧禧、郭晓岚等都受过他的指导。赵九章重视基础教育,他任地球物理所所长职务期间,于1958年一手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提出以“所系结合”的方式办系,亲自主讲高空物理学并指导研究生。赵九章重视人才,培养提拔人才,周秀骥、曾庆存、巢纪平等都是赵九章不断给予关心、爱护和鼓励而成长的杰出科学人才。
赵九章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创见,注意培养民主的学术气氛,他组织的海浪组、磁暴组等研究集体,每周举办学术讨论会,中心发言之后,接着是热烈的争辩。在这个研究集体中,进行各种日地相关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为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九章未能等到1970年4月24日那一刻。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这位享誉国内外的卓越科学家已于一年半前含冤去世。人们是不会忘记这位把自己全部心血倾注在

科学事业的科学家的。1997年,在赵九章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王淦昌等44位著名科学家倡议,并经中央批准为赵九章先生树立铜像,以缅怀他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99年在国庆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赵九章院士是其中一位。王大珩
(WangDaheng,1915.2—男。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
江苏苏州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后,任2年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

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1993年5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94年12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

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年3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1月获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
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推荐访问:两弹 启示 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启示 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