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2 19:4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全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6篇

【篇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个人原创、绝非复制,有效防止雷同!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只需要将××名称改成自己的专业,即可使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尊敬的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党组织:

我叫×××,是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的学生。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庄严地向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党组织提出我要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我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之前,我就一直就渴望加入先进的党,在共青团生涯中就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的就是早日能加入共产党。

作为一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都怀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将肩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担。因此,在平时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学习生活中,我努力学习×××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知识之余,尽可能抽出课余时间去学习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翻开中国历史和党的辉煌历程,发现这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

我始终坚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会更加幸福安康,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绚丽美好。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学院(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学院)的党校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懂得,要成为一名×××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的大学生党员,不仅仅需要的是一腔热情,更加需要以实际的行动去学习×××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切身投入到×××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当中,掌握×××专业(改成自己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专业)的实践技能和工作技能,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为将来投身×××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垫底扎实的基础。

【篇二】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渐渐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篇三】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应该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定义。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共同富裕"是人民大众最终达到富裕,但绝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那些声称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就是绝对平均主义的说法是错误而片面的。

"平均主义"是平均消费生存资料,或者说是平均拥有生存资料,也就是平均拥有社会财富。但在历史的事例中,李自成与洪秀全均尝试过实行平均主义,但是他们所实施的平均主义的原则是同步富裕,其过分的追求了主观的完全同步性。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均主义"的代名词,"共同富裕"也显然不同于"同步富裕"。

【篇四】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方向,于2005年10月11日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村官来讲,只有弄清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知晓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中央作出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的原因简析

  21世纪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选择。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二三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初步跨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新农村建设正当其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所以要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尽管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来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还将有几亿人延续数代生活在农村。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业人口基数大,那种“小国寡民”的迅速城市化显然不适用于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就算实现了50%、60%的城市化,届时仍会有七八亿人生活在农村。同时农村依然担负着13亿人吃饭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是50%的劳动力的就业场所,依然承载着几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依然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供给者。因此,必须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农村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

  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城镇化进程是建立在农业发达、农村发展的基础上,不是要放弃农业和牺牲农村,而是要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农村。否则只能导致城乡关系的畸形。近些年来,拉美一些国家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乡断裂,带来农民的“假城市化”。让城乡居民都能普照到现代文明的阳光,这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

  20世纪60年代,在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政策的作用下,韩国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却引发了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1970年开始发起“新村运动”,已经坚持了30多年,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农民收入已经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这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不少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针对经济起飞中出现的农业萎缩、农村衰退、城乡差别扩大等问题,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推动“造村运动”,坚持20多年,也取得显著成效。

  前几年在我国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忽视乡村建设,一味强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务输出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人已经忘记了在农村还生活着很多农民。因此,必须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乡村建设,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掀起我国乡村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第一次和第二次乡村建设高潮都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掀起的。1927年到1937年GDP年均增长10%左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GDP年均增长超过9%。2001年至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8%,而且财政收入增长很快,到2005年底,全国财政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达到31649.29亿元,比2004年增长19.9%,完成预算的108.2%。在这个时候,我国已完全有条件开始掀起第三次乡村建设(也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二、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深刻汲取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农村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20字方针,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在广大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农民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爱集体,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具体说来,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总之,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用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村科技教育达到新水平、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四、大学生村官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在村,关键在村,难点也在村。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村干部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干部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村干部具有知识丰富、交往广泛、信息灵通、思维活跃、见识长远等独特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说大有作为。那么,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村干部究竟应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为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八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主动开展建设活动。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建设任务,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较大,非朝夕之功,难一蹴而就。因此,决不能消极等待,指望有国家项目扶持或条件成熟后再搞,那样就会坐失良机,而要在现有条件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条件好一点的村,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做到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
条件差一点的村,也要尽力创造有利条件,实行重点突破,抓好试点示范,着力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一些急需解决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达到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在工作稍有进展的情况下,就不顾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承受能力,铺大摊子,搞大规划,盲目蛮干,急于求成,那样就会好心办坏事,不但得不到群众支持,而且会遭到群众强烈反对。因此,我们在推进建设中,一定要做到“三个符合”:一要符合普通农民利益,按照他们的愿望,引导和帮助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二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重在建立一种适应现阶段当地农村和农民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
三要符合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构建农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模式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规划建设的新村,要达到“标准不高水平高,造价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在山区,要建设“农家山庄新村”;
在平坝地区,要建设“田园风光新村”;
在城镇周围,要建设“农家娱乐新村”,在历史古迹较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新村”。

  二要争取上级立项扶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农村的扶持力度,在“农技推广及生产补贴、农产品检验检疫及病虫防治、农村能源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发展及疫病防预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村公路建设、农民综合技能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十个方面给予项目扶持。各县(区)已组织专门力量做好这些项目的编制、储备,建立了项目库,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分期分批上报有关项目。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干部应加强与当地乡镇党政和县(区)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组织编制所在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上报当地乡镇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和县(区)相关部门,力争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多得到国家或省、市、县(区)的项目扶持。

  三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事事涉及农民利益,没有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愿不愿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开展工作的主要标准,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得到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让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由“要我干”向“我要干”、“争着干”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协调处理好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帮助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四要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大学生村干部要利用自身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逐步转变当地农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尽快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要通过举办文化知识培训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办信息宣传栏等形式,向农民群众传播新知识、新技术,以不断提高当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从近期来讲,要聘请涉农部门的技术骨干到村授课,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果树修枝整型、桑树施肥治虫管理和成规模畜禽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从长远来说,要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动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依托“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对广大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切实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岗就业的能力。

  五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只有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做文章,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才算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学生村干部要利用信息灵、门路广的优势,在引导、服务方面多下功夫,坚持按照“一村一品、一线一业”的要求,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围绕畜牧、蚕桑、果蔬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起能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城市郊区村社,要重点发展以吸引城市居民假日旅游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在中心场镇周围村社,要重点发展以优质水果、优质蔬菜为主的果蔬产业;
在公路沿线村社,要重点发展以优质柑橘、优质花生、反季节优质蔬菜为主的特色经作产业。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与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姻,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原料,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走强品牌、活流通、增效益之路。同时,为巩固发展特色支柱产业,还要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尽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不断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好地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六要着力美化农村环境。当前,农村很多地方还存在行路难、饮水难和住房乱建、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急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要从这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配合村两委会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千方百计去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这些问题。要协助村两委会尽最大努力争取沼气建设、村道建设、人畜饮水建设等国家扶持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施“三改三清”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要动员农民治理“脏乱差”,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动员村民自觉植树造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搞好绿化美化;
要带头参加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等义务劳动。要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突出保护历史风貌和自然生态,严格控制村庄周边土地使用与开发强度,逐步形成农田、林地、山体、河流、池塘等生态复合系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高效集约利用资源,积极发展适合当地农村需求的清洁能源,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

  七要树立农村现代文明新风。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大学生村干部是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俗话说“人看人,户看户,农民看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要起好示范带动作用。要善于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当地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加强对农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大学生村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有意识地去影响群众,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以不断促进当地农村现代文明新风的形成和发展。

  八要切实推行村务民主管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推行村务民主管理。首先,应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农民群众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对村干部工作实行民主监督。其次,应尽量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行村务民主管理,在村上建立村民理事会,放手让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大学生村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也是对大学生村干部自身能力的挑战。今天的大学生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千万不可眼盯“宏伟蓝图”夸夸其谈,而要俯下身子真抓实干,从当地农民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做起,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扎实实地干些实事、做些好事,以不辜负上级组织的信任和当地农民的期望,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光添彩。

【篇五】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自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们身边出现了令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的一些新贵,他们往往住豪宅、开跑车。他们的一席豪宴可能是普通农民家庭一年的口粮;
他们一晚上娱乐的花销是普通学生一年甚至几年的学费;
然而我们还有的家庭仅仅只能满足温饱甚至还不能,我们还有不少孩子因等同于新贵们一晚上的用度而无法进入课堂学习。我不禁要问:共同富裕在哪里?
如此大的贫富差距估计也最起码到达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也不无不同。马克思曾经说过:解救为我们无产阶级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关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几个步骤记得曾经有人提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现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目的达到,接下来,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
该如何调节,应从大的方面着手,即是全民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疗问题,首先实现看病不用钱,现在外国,有些国家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按中国现在的情况,如果多加重视。
2、教育问题,实现全民教育不用钱。
3。养老问题,每个达到法定离职年龄的人,都应享受养老费。
身为新一代的学子,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共同富裕。1、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珍惜在大学的时光。扬长避短,完善自身。2、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潜力等方面,磨练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3、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以成人的姿态看待市区,勇于承担责任,
做一个好公民。
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但那是永远也不可能,作为大学生,应做好以上的几点,为社会出点力,渐断的缩小差距,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共同富裕,实现这种美好的理想。




【篇六】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那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我们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强调,“我们追求的


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