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发布时间:2022-09-26 15:4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5篇

【篇1】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作者:徐丹丹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2期

        摘 要: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民族的复兴。民族复兴不仅意味着民族的复兴,而且也是文明的复兴,复兴将会被抒写到历史中,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文化传承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根基,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提供了源源不断能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深厚的文化,深厚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力。

        一、文化自信是文明复兴的基础

        民族文化包括习俗、利益、道德等,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以及利益基因,而其中民族精神、思想文化则是民族灵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千年传承包含则和优秀的精神基因,敬爱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族战胜各种内忧外患的根本。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断的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不会被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冲散”,从容不迫的向社会主义迈进,迎接新的挑战。全球化是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发起端,要想克服这种危机,也要从全球化入手,抛弃全球化是不可行的。文化自信要有一颗“开放的心”,而不是自我封闭,应当将民族作为出发点,将相对发展作为分析的参照,在肯定民族文化的同时,应当适当的进行批判,在坚持民族文化同时,适当创新,创造民族文化和世界互动的桥梁。

        二、民族复兴中体现文化自信

        经济全球化是低于和民族文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并非“毁灭性”的,因此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都有各自的特点,这正因为这种差异,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生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各个民族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此背景下,应当更加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应当使不同民族间能够有一个相互平等和交流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不应成为世界文化向单一方向发展的“助力”,应当提倡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共处,而不会出现冲突,对话是一种交流,并非一种对抗,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发展,而不能自我封闭,应当实现兼容,不是盲目的排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繁荣盛世。

【篇2】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会)召开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发,以求推动文化自信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首先要确认的事实是,由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诉求在近代的出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内部的蜕变,原有的结构被打破,原先非主流的因素得以突出,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我国的“独特优势”。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新肯定儒家传统思想之积极意义时,也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并不代表全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认识到文化创新之重要。《周易》中早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儒家思想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提出过圣人“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三代不同礼”的思想,这才有了后来的“旧邦新命”的命题,即发生蜕变以后的中国文化自信。

  经历17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证明近代以来文化变革运动的选择是符合历史之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来谈文化自信。

  20世纪至今,与民族复兴同步,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处在变革之中,也就有了现代化的,即邓小平所说的“跟上时代”的伟大成果。应该说,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是,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只讲变而不讲不变,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

  这类主张已经被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模式上就是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又对“全盘西化”予以拒绝:一方面,革命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愿望;
另一方面,革命还成功拒绝了教条主义“西化”愿望,坚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籍学者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 中就从这个角度确认:“二战期间,中共提出了一个公式:改造西方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形式,即以‘民族的形式’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进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中国的模式,保留其精髓。”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历史上发生过的问题还会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思维定势的泛滥就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就在于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警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一重要判断,表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危险———“唯洋是从”即唯西方文化是瞻,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危险。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是民族的悲剧,因为那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结果是使自己这个民族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破除西化思维的统治,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上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
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即如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甚至如国家治理体系与机制的中国元素,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每一重要关头,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学号 2016174104

16机械电子工程 钟登科

【篇3】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田 丰

【期刊名称】岭南文史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1

卷首语

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转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大海中看得桅杆的帆船,是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珍视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全球化与民族化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全球化的一个内在矛盾便是民族藩篱的打破与民族主义的觉醒互相作用,相伴而生。文化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和民族认同的纽带更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内在矛盾。经济全球化拉近了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由此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化”,然而又激起了对文化世界主义的警惕。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同一性而不被文化趋同化的浪潮所吞噬,几乎是所有民族国家特别是后发性国家的普遍心态和对策。美国学者勒纳用“痛苦门槛”理论来概括全球化进程中的这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在进入现代的“门槛”时,原先的支撑物和社会结构突然崩溃,这使人们充满了压力和痛苦但又不可避免,于是人们转向民族主义。

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较之于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礼仪、习俗、艺术、典籍、道德、信仰等,积淀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基因和性格特点,而其中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更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而持存,在于它蕴含着优秀的精神基因,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品格,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气度,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哲理等。千百年来,这些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内乱外患,跨越兴衰沉浮,使中华文明历经时代更迭而始终维系着、发展着的精神脊梁。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保持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淡定从容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这种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发端于全球化,而克服危机也离不开全球化。逆全球化是没有出路的。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封闭的夜郎自大,而是以民族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在对民族文化的肯定中包含着对民族文化的革命性批判,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坚持对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变革,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大道中寻找两者互动和接入的桥梁。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描绘了全球化竞争中各民族国家合作共赢的光明前景,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从而展示了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一致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一致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将为全球化良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阔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研究员)

【篇4】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会召开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发,以求推动文化自信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首先要确认的事实是,由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诉求在近代的出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内部的蜕变,原有的结构被打破,原先非主流的因素得以突出,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我国的“独特优势”。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新肯定儒家传统思想之积极意义时,也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并不代表全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认识到文化创新之重要。《周易》中早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儒家思想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提出过圣人“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三代不同
礼”的思想,这才有了后来的“旧邦新命”的命题,即发生蜕变以后的中国文化自信。
经历17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证明近代以来文化变革运动的选择是符合历史之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来谈文化自信。
20世纪至今,与民族复兴同步,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处在变革之中,也就有了现代化的,即邓小平所说的“跟上时代"的伟大成果。应该说,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是,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只讲变而不讲不变,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
这类主张已经被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模式上就是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又对“全盘西化”予以拒绝:一方面,革命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愿望;另一方面,革命还成功拒绝了教条主义“西化”愿望,坚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籍学者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 中就从这个角度确认:“二战期间,中共提出了一个公式:改造西方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形式,即以‘民族的形式’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进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中国的模式,保留其精髓。”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历史上发生过的问题还会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思维定势的泛滥就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就在于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警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一重要判断,表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危险-—-“唯洋是从”即唯西方文化是瞻,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危险。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是民族的悲剧,因为那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结果是使自己这个民族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
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破除西化思维的统治,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上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
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即如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甚至如国家治理体系与机制的中国元素,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每一重要关头,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学号 2016174104 16机械电子工程 钟登科


【篇5】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政治地位的复兴或军事地位的复兴。因此可以预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必然要构建自己的民族新文化。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政治地位的复兴或军事地位的复兴。因此可以预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必然要构建自己的民族新文化。很难想象,一个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强国,会在文化上拜倒在西方脚下。相应地,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与西方文化有一个逐渐疏离过程。当然,与西方文化疏离并非对本土文化的抱残守缺,亦非对外来文化的深闭固距。恰恰相反,要构建民族的新文化,就应该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既不自暴自弃,又不妄自尊大,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熔铸成一种新的中华文化。
在这里,“超越”一词最为重要。换句话说,构建民族新文化,既不是要重振传统文化,也不是要抄袭西方文化,而是超越传统,超越西方。不超越传统,就不可能建成新文化;不超越西方,就不可能建成民族文化。而所有这一切,有一个不可开或缺的前提,即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这里所说的本民族文化,既不是指儒家文化,也不是指道家文化,更是不指儒、释、道三家互补的所谓传统文化,而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状态、一系列价值观念、一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状态,这一系列价值观念和一整套思维和行为方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创造能力、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吸收和同化能力,以及其自身的再生能力。因此,文化自信不是对某家某派学说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两汉基本定型。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松散的、动态的统一体,但从总体上还是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重实用,轻理想;阴柔有余,阳刚不足;重综合,轻分析;辩证思维发达,规则意识不强等等。两汉以后,经过与北方民族数百年战争、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一种放达、恢宏、充满阳刚之气的中华新文化。说唐帝国是人类文明的巅峰可能有点武断,说唐帝国是人类文明的巅峰之一应该不算过分。这一民族新文化到北宋发展至顶峰。两宋之际,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华文化有一个转向,即由外向趋于内敛。宋亡以后,历经元、明、清数百年,中华文化虽然表现出非凡的同化能力,由此并养成一些士大夫的虚骄心理,但由于蒙元、满清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压迫和摧锄,除个别人外,整个精英阶层都在回避现实,中华文化逐渐走向内敛、拘谨、回避现实一途,那种放达、恢宏、充满阳刚之气的盛唐文化,再也未能回归。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者一次次的入侵,国人一次次的反抗,结果是一次次的失败。两次鸦片战争使国人意识到器物不如人,于是有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役使国人意识到制度不如人,于是有戊戌维新运动、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然而一次次改革,一次次失败。

成功使人自信,失败使人自卑。无论是对外战争还是国内改革,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国人自信心的一次摧残。到辛亥前后,国人在文化心理上实际已经出现问题,可称之为歇斯底里症,当时出现的自杀风潮就是这种心理失衡的外在反映。愈失败愈急迫,愈急迫愈失败,竟成一种恶性循环。民国初年,部分激进知识分子最终把近代中国的沉沦和屡振不起归因于文化,于是改造中华文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五四”在文化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民主和科学也的确是现代文明的核心,重建中华文化必须发展民主和科学。但同时也必须指出,民主和科学并不能穷尽文化的全部内容,尤其必须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某些绝对主义倾向,在某种意义上割断了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甚至把某些人内心里仅存的一点文化自信也连根拔起。抗战时期周作人的附逆,无疑是这一论断的最好注脚。后来郑振铎曾专门写过一篇《惜周作人》,说在抗战的整整十四个年头里,中国文艺界最大的损失是周作人的附逆。在分析周附逆的原因时,郑振铎特别指出,“必败论”使他太不相信中国的前途,而太相信日本海陆军力量的巨大。“成败利钝之念横梗于心中,便不能不有所背,有所从了。” 周是在五四时代长成起来的新型知识分子,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颠扑不破的巨石重镇”,在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上竟然不如上海滩的青帮头子黄金荣,撇开个人原因不讲,这不能不说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绝大讽刺;透过此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新文化运动中存在某些不健康因素。

还必须指出,近代以来随西方文化东来的某些殖民主义理论和学说,也在吞噬者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至今未对这些内容做认真的清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明等级论。该理论把世界各民族划分成文明、半文

明、野蛮、草昧等若干等级,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号入座,从而勾画出一幅世界文明等级地图,建构出一套殖民主义世界模式和话语体系。这种理论在19世纪风行欧美各国,使之成为各该国国民的一种常识。以后又随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并得到许多国人的认同。于是西方各国是文明国家,白种人是文明人,中国是半文明或野蛮国家、中国人是半文明人或野蛮人,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识。国人的虚骄因此被击得粉碎,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因此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近代中国的文化重建工作从晚清已经开始,《新民说》《中国魂》《黄帝魂》《国民新灵魂》《国魂篇》等著作,从篇名就能窥见其宗旨。当时维新派与革命党人虽然对国魂概念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在批判奴隶根性、培养现代国民这一基本问题上却相当一致。而其心目中的国民,并非一般国民,而是具有权利和义务意识,一扫奴隶习性、萎靡之气,浑身充溢着冒险、铁血精神的“军国民”。梁启超的一篇《新民说》,一首《从军乐》,不知唤醒了多少男子身上潜藏的雄性意识。军国民教育精神培育出的一代军人虽然对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后来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他们也构成民族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文化重建的又一次高潮。如前所述,在文化方向上“五四”无疑是正确的,但其中存在的某些绝对主义倾向,对后来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相反,倒是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被称为东方文化派的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如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倒是对本民族文化保留了某些自信。特别是梁漱溟,不仅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

化的复兴”,而且后来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文中指出:“一民族真生活之所寄,寄于其根本精神,离开了自家根本精神,便断送了自家前途。”这种看似可笑的民族文化自信,到抗战时期竟成为抵御外寇、复兴民族的宝贵资源,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八年抗战,那么多国士能够慷慨赴死,是因为有了这份自信;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大后方能够弦歌不辍,还是因为有了这份自信;在亡国灭种面前,能够提出民族复兴这一命题,依然是因为有了这份自信。尽管这份自信有时看上去多少显得有点无奈甚至悲怆。
今天,我们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这份文化自信。可以断言,一个在文化上失去自信的民族是不可能复兴的。因此,重建文化自信,在目前似应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20XX年3月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预售超过1600万册,成百上千的企业和成千上万个家庭都在共读这本书。如何读书才能收获更快的成长?今天,致良知四合院秘书长立平老师将与你分享关于阅读此书的重要方法。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一书分为四个部分:
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创造每天售出数万册的“奇迹”?答案是书中有大智慧——五千年中华文化精髓、让生命焕然一新和事业气象一新的奥妙,都在其中。
特别是第二部分的“心-道-德-事”四部曲,值得反复阅读、品味和体证。


四部曲引导我们直接回到心上下功夫,通过明心和净心,去掉不明和贪欲,与大道同频共振。那么,如何才能明心、净心呢?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词是“学习”,一个词是“行动”。

学 习
学习《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方法之一 “学”,首先就是要定时定量地读书。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阅读固定页数,10分钟、半个小时都可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
你也可以选择共读,比如和家人、同事聚在一起,共读一本书,然后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在一个能量场中彼此激荡。
当你在开车或者走路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听书,利用零散时间,接受圣贤思想的滋养。日积月累,你会感觉生命越来越明亮。
读书时,要做到“三到”:身到,口到,心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比如什么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到底意味着什么?“明心”功夫之一,就是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体证,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当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以这一真理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时,就是在时时刻刻种下生命幸福乃至圆满的种子。

除了“明心”,还有“净心”功夫。所谓净心,就是观照、反省、引导。明心功夫的七大要点;九个步骤,深刻反省,找回自己
对初学者而言,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反省并不是每天临睡前在头脑里把一天的经历过一遍“电影”,而是按照书中所写步骤,以一颗真诚之心,将自己的恶行恶语恶念写在纸上,然后深刻忏悔,如此,才能倒空

心中的污垢,拔除苦痛。
观照,就是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几乎不需耗费额外时间,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念头的觉察,一有不好的念头萌生,即刻去除。
而引导,则是净心的根本。通过立大志、发大愿,将自己的才华、智慧、能量等奉献出来,尽可能地去利益他人。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当我们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时,自己的家庭和生命也将变得更加幸福圆满。

行 动
学习《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方法之二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对我们的教诲。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真知不在于语言上如何表达,而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上。

行动,就是要争分夺秒地利益和成就他人——在工作中成就伙伴,在家庭中成就家人……对于每一个有缘走进你生命中的人,利益对方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送个他或她一本《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在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同仁发自肺腑地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一本书,轻轻翻开,用心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家庭走向幸福,或是让一家企业迈向伟大。李金忠一家;江南春:迎接新商业文明的曙光
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无数人——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人的生命,因为圣贤思想而变化气质、焕

然一新,每每想起,不由让人热泪盈眶。
在这个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祖国的召唤就是致良知四合院的使命。衷心希望各位同仁能够起而力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将生命汇入到伟大时代的洪流之中,书写无悔的人生!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这是我一生中读过最好的一本书 这个哈佛女孩如是说道 杜叶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英文版联合英译者 致良知四合院公众号“文化自信”栏目双语诵读人
今天我们就从84个日夜,一封家书,三个故事,讲述本书联合译者、双语诵读人——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杜叶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剪不断的缘分——这为什么是杜叶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艾丽斯。她的爸爸妈妈是我见过的最善良的人,他们不止一次地嘱托我,希望能够引领她学习致良知。
带着她父母的嘱托,我给她打了个电话,虽然心情有些复杂,但也是胸有成竹,因为当我知道我该怎么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就很清楚该如何帮助她。她在电话那边已经泣不成声,我就告诉她:
“我知道你状态不好,最近很少看到你发信息了,但我就是你的姐姐,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我建议你:首先,做一次深刻的反省,然后

跟着“叶读”和《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小组开始学习。”
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做了一次深刻反省。我看见她把自己的头像改了,从一个乱糟糟的画面改成了一个从山谷里跳跃起来的女孩,我感到她的心中慢慢恢复了光明。后来,接到世界哲学大会中国商业哲学论坛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了她。一周后,她告诉我:听说我要去做志愿者,我的爸爸妈妈特别高兴,也特别支持我。虽然暑假一共回国20几天,但拿出了90%的时间去做志愿者。

后来,她的母亲发给我的一条微信:
“杜叶老师,一万个感恩的心从内心深处涌出,感恩您在我女儿低谷时及时拉她一把,让她心中的火重新点燃。昨天傍晚去机场接她,早上一大早又送到机场,一路几个小时的交谈,有欢乐有感动,直至谈到您对她的那份爱、那份深沉的关心与帮助,让我们一家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谢谢您!她也表态,要让自己的生命焕然一新。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我想借由这个故事,对所有带领自己孩子学习致良知的父母说一句肺腑之言:一定要真的按照老师告诉我们的“心-道-德-家”的家庭兴旺之道来践行,一定要相信,只要在这条良善道路上走下去,会有很多人以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关照您的孩子。
在线上,有很多像艾丽斯一样的志愿者和千百位学员一起在诵读、学习《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在致良知四合院的公众号栏目中,也有加入学习的二维码链接,这是致良知四合院的一颗诚心,我们欢迎您和您所有的朋友、家人我们都能加入进来。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只有19岁,但在她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创业而小有名气。19岁,她来到美国最好的商学院读书,她竟然找到校长,跟她说:我们学校虽然如此闻名,但居然从没有过一届中国的论坛,我要在这里做一届中国的企业家论坛。
我们相识后,她告诉我她在做这个项目,希望能够链接致良知四合院一起做。一来二去,我开始跟她分享自己致良知的心得,没想到她就回去开始学习了。有一天她红着眼眶跟我说:您告诉我的“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对待世界的态度”,我去试了,发现真的就是这样!我给我父母打了个电话,他们特别感动,我爸爸甚至特意搜了你的演讲,看完之后说让我多多跟你交流。
她接着说:以前我其实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我不相信一切,我觉得生命随时有可能在某一时刻结束,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就想去做一切,以此期望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我此前就是这样一个质疑一切的人,但是现在,因为你,我愿意选择“信”。
后来,我每次见她,都能感觉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朗,可以真诚地敞开内心。如今,她有了良知的方向,未来一定不可限量。我想说,如果在海外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年轻人,那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将多么有希望!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两个美国主流商务人士的故事。我是在哈佛的一场嘉宾分享会上认识他们的,其中的一位,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是优秀的华尔街投资人,早已超越名利,在人生三四十岁时进行转型:他链接了在全球有两千亿美金资产的巨大的慈善网络,他想要让企业家、慈善家们去做

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事情。
在他的分享中,特别引用了梭罗《瓦尔登湖》的一些语句,而《瓦尔登湖》里大量引用了孔子、孟子的话语。所以当我坐在台下听的时候,就能够感知到,这两位嘉宾一定特别愿意与致良知四合院链接。
果不其然,分享结束后,我就只跟他们说了三言两语、几个数字,把“正心奉道,成就伟大”的英文翻译告诉他们,然后给他们看了几张照片。第二天,他们发给我的邮件说:
“见过你之后,我们对致良知四合院所做的事业充满深深敬意,你们将给整个商业世界树立先例,而我们可以帮助你们把这项事业在全球展开。”后来他们又约我交流,我们谈了很久,他们表示,中国在做这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非常震撼,说一定要来致良知四合院看看,全世界一起努力来做这件事。
我是如此平凡,却也是如此幸运
随着读书遍数的不断增加,我发现,“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这八个字是有普世意义的,这其实是一个真相,也蕴含着巨大的秘密,不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只有文化自信才能民族复兴。如果你的心中有着美好愿望并且去践行,就能在各行各业中开枝散叶,比如去开一家餐厅,这家餐厅绝对不用地沟油,这也是属于“民族复兴”范畴的。但其前提一定是文化自信,充分呈现我们的心灵宝藏,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给世界带来温暖。
七十遍读下来,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能量,越来越快乐。这种快乐不再是追求别人给自己的嘉许,也不再是获取事情上短暂

的喜悦,而是一种踏实和笃定,因为我可以斩断烦恼的根源,我确信自己在做一件符合天理大道良知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错误,也会跌很多跤,遇到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我知道,除了胜利无路可走,除了胜利也只有胜利。
母亲曾经告诉我,你真正成长的一天,就是在心里深深地装下一句话:“我们美国人民。”而就在不到48小时前,一下飞机看到北京秋高气爽我特别开心,但让我感到格外亲切的一件事却是:在摆渡车上遇见了一位美国大婶。那一刻我觉得很亲近,没有把她当作外国人,我甚至觉得她是我的同胞,人生地不熟来到中国,我想要欢迎她。
事实上,又怎么是我这一个人在做这样的事呢?致良知四合院海外事业部的海平老师,上个月她在美国出差,她的包里总是装满了小礼物,用来送给自己遇见的人,要去拜访教授时,她就去花店买最大的花束送给他,同时还不忘给那个收银女孩儿送一把精致的小折扇。她跟我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让我在致良知四合院的这三年成长太多、收获太多。现在的我唯有全力奔跑,先做到“滴水之恩滴水相报”,然后,涌泉之恩一生来报。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这是我一生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今天,以书中的一段原文作为我分享的结尾 –––
在致良知四合院,每次讲到下面这段话,我们都会热泪盈眶:
“我们深深深深地感恩这个时代!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才有机会追随领袖,参与到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才

有机会追随圣贤,走向光明。我们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致良知四合院是一个成就社会,服务民众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以自己生命的焕然一新唤醒更多的生命,这是我们无上无上的荣光!”


推荐访问:复兴 自信 民族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书分享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书在线阅读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