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06-18 18:1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精选推荐】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6篇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7)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被称为“铁军”。

3、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将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创建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会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4、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人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国共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五、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战略防御: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爆发。

3、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948年11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5、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跨台。

六、过渡时期:(1949——1956)

1、筹备建国: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4、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5、颁布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三大改造:从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5)

1、严重失误:1958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进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

2、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不久取得明显成效。

八、“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期(1966——1976)

197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全国出现了全面内乱,广大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迫害致死,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九、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

1、伟大的转折: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深圳已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专题三中国共产党86年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二、军队建设----纪念建军80周年

1.2017年是建军90周年,为庆祝建军90周年,九(1)班同学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请你加入。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具有时代特点的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国工农革命军或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 

(2)请你列举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代表性战役各一例

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意一个);
上甘岭战役。.

(3)建国后,人民军队又有哪些新发展?请你谈谈怎样看待科技与国防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研制多种舰艇充实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又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海军扩展为多兵种部队。解放后,在陆军基础上建成了人民空军,改革开放后,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1957年,我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不断壮大发展,装备多种导弹核武器,筑就现代化国防的钢铁长城。

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然威胁和平的情况下,我国应大力加强现代化国防力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部队。科技在各国国防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1、简要说明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2)、解放战争时期

(3)、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4)、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进程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侵华活动,中国的农村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落后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商品化程度提高;
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村日益贫困、破败。

(3)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对此,孙中山、毛泽东分别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但未落实;

毛泽东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

(4)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5)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4、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
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工业支持农业;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保障机制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依法行政;
民主管理;
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6、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

7.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农业合作化是必要的,但合作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结合农民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追求发展,凭主观搞瞎指挥,势必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

8.对1958年总路线的认识

从主观上讲,它反映了人民普遍的良好愿望,从客观上讲,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际上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使左倾思想更加膨胀。

9.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0、土地改革的认识

 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1、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
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
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
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
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

综合训练

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共七大召开

2.(2017•龙湖区模拟)现存较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主要有以下意见: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③正确,①②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②③皆错

3.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4.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开始“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三大改造的完成

5.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6.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开始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认真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面对右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生产热情高涨

B.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C.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浮夸风的具体体现

8.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最主要是指(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今天是中国共产建党88周年,88年来,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是党的旗帜指引着我们走向了世界!回顾党的历史我们骄傲!我们自豪!88年来,我们党在艰难中前行,在曲折中发展。今天的成功来之不易,以史为鉴,我们永远是世界的强国!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

三、

四、

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石库门的一幢房屋里秘密举行,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大会的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13名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共产党人在这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纲领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产业工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是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事变。天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六、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七、 

八、 

九、

一十、

一十一、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做出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是以党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同年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浦创办了黄浦军校,共产党员周恩来、恽代英等一批共产党人担任了重要职务。1926年7月9日,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约八个军、10万人分三路向北进军,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形成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高潮。

一十二、    三、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一十三、

一十四、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北伐军两万多人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纪念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一十五、

一十六、 据统计,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的10个人当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

一十七、 

一十八、        

一十九、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及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二十、    五、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完成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等地,结束了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以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就一步一步的掌握了中国革命的主动权,这样在全国即将燃起抗日烽火的时候,红军三大主力在靠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了,这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6年5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书中国国民党﹐提议国共两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主动调整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改变过去“抗日反蒋”的口号﹐确定“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与当时在西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实现了停战﹐并结成了共同抗日的同盟关系。同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从此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局面。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经过激烈斗争﹐通过了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决议案。“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举行多次谈判。图为1937年4月初,周恩来在西安谈判后回到延安。左起:秦邦宪、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萧劲光。


    七、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其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的目的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是历史的关键时刻,抗日战争既将取得全国的胜利得前夕,以及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新中国的任务。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七大会议上做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八、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在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两党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并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经过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部领土,我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总统府

南京市民在新街口欢迎入城的人民解放军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对军队的残余,解放
    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
    抗和捣乱行为。”
    晚上,北京市民举行提红灯游行,直到9时许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庆祝国庆五周年,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在天安门(1954年10月1日)


    十、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总路线的要求,到1956年底,党采取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党的八大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如果把它的预备会议也算上(1956年8月30日至9月14日),会期长达近一个月。“八大”是距“七大”后11年才举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八大”会议的代表共有1026名,代表着当时全国1073万中共党员

毛泽东在八大会议上做政治报告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实现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技术特别是“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尖端技术成果显著。这些成就为我国后来改革开放的起步准备了物质基础。

陈云主持八大会议闭幕式


    十二、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1年,“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覆灭。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十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左起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候补中央委员112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陈云、邓小平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十四、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5万党员。
    这次大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奋斗目标和全面开创新局面的纲领,由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已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不仅是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二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十五、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特邀代表61人,大会批准了赵紫阳代表中央委员会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修正了党章的部分条文,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20世纪,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推开,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封建专治中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爱国志士开始变法救国,但都屡屡失败。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援助相,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因有间隙的告密,大会的最后一天转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但仍圆满成功。大会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中国的革命不懈努力,一年的长征,八年的抗日,三年的内战,涌现出一批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党的革命英雄。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
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在无数先辈的鲜血染红的革命道路,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走进新中共。从此中国开始独立民主统一道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向世界呐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来说,犯错是必然的,但关键是要知错就改,在错误中总结学习。经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应结合中国的事情,正确发展社会主义。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中共产党的领导下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共产党也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党员。

。李溢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从教15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学生管理工作,为人师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辛勤育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他忠实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人生在于奉献的”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

第五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及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926年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在中共努力争取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4)1945年4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军民的伟大抗日精神:中国军队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共合作的重要启示: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3、解放战争时期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2)1947年3月,彭德怀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5)1949年4月21日,为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感想: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5)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基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平均主义。

失误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对内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4)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的过程:(1)国共两次合作完成和基本完成了什么任务?反帝反封建(2)两次合作后分别建立了什么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若要进行第三次合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或祖国统一问题)

(4)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过程有何启示:①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②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③要从本民族利益出发,维护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等。

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这就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2、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3、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王明“左”倾错误)(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1年春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其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启示: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党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
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专题感悟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等。

巩固训练·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1、“七一”前夕,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决策篇】(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许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行动篇】

(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了怎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成就篇】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请列举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承办APEC会议;
加入WTO;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

(7)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说说你的想法。

要勤于学习,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爱国精神;

要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要善于创造,促进社会进步等

2、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革命篇】

图一:上海 图二:遵义

(1) 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建设篇】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进行土地改革;
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改革篇】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革命起点,最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篇】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感想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百年苦难辉煌,百年峥嵘岁月。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僵化腐朽,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些欧美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随后它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也未能幸免遭受侵略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随之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
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历了那么多变革与革命,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革命胜利后,中国将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最响亮的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建立“劳农专政”或“劳工专政”,后来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在各根据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如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随着革命胜利即将到来,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代表的普遍赞同,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再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最终确立。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伴随新中国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至此,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基本框架已形成,这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标识,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逐步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其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至上是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这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叹息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真正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事务干涉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与一切抗日的进步力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当党领导全国人民加紧从废墟中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此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这些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方面,中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
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更是高达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国家频现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经济波动、社会分裂、暴力蔓延、枪击不断、疫情蔓延等现象不同,中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到处呈现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并不少见,但像中国这样在长时间跨度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情况则不多见。
“两大奇迹”的创造,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谈到中国快速发展与巨大进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所说的自信,指的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苦难与辛酸。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那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
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短短几年时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
从一个备
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至2012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剩9899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战的总指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1万多元,年均增幅30%左右。
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其奋斗目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全球仍受到疫情大流行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纵观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于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