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XXX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发布时间:2022-08-15 14:0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XXX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供大家参考。

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XXX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2019-2021)

XX市人民政府

2019年3月1日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背景 (2)

(一)基础与潜力 (2)

(二)进展与成效 (2)

(三)形势与问题 (5)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6)

(三)发展目标 (7)

三、主要任务 (9)

(一)提高秸秆农用水平 (9)

(二)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10)

(三)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10)

四、重点工程 (12)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提质工程” (12)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增效工程” (12)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优质工程” (12)

(四)秸秆基料化利用“栽培工程” (13)

(五)秸秆原料化利用“拓展工程” (13)

(六)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转承工程” (13)

五、区域发展布局 (15)

I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一)区域发展思路 (15)

(二)区域发展布局 (15)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1)

(一)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投资概算 (21)

(二)资金筹措 (22)

七、效益分析 (23)

(一)经济效益 (23)

(二)社会效益 (24)

(三)生态效益 (24)

八、保障措施 (25)

(一)政策保障 (25)

(二)组织保障 (25)

(三)资金保障 (26)

(四)技术保障 (26)

II

前言

XX市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属于以岩溶地貌为主、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山区农业地区。全市辖30个乡镇(街道),人口84.26万人,国土面积2911.1平方公里。农业以粮食作物、生猪、家禽养殖等为主,是XX农业发展重点地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但随着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较为严重,并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当今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政治任务,且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以来,XX市农作物秸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支持,已取得较好成效。秸行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0%以上,“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推动已取得新的突破,同步发展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对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为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年初提出,要求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进行全面规划。规划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并围绕推进“五化”,明确目标和方向,强化职能和措施,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积极落实规划编制任务,XX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局属各部门以及第三方力量深入调研,收集、筛查大量资料,编制了《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规划旨在为统筹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指明方向、突出重点、拟定具体措施,为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保障生态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与潜力

XX市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具有日照时间长、年积温高、立体农业气候突出等特点,适宜各种植物正常生长。是XX重点农业地区。2018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70.96万亩,秸秆产量30.06万吨左右,且秸秆种类多。是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和发展生态农业条件较好的地区。

表1:2018年XX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可收集量

(二)进展与成效

进入“十三五”以来,全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稳步推进。据2018

2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年统计,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0.7%,比“十二五”期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格局已基本形成,秸秆利用方式已从过去主要用于生活燃料、牲畜饲料,扩展到肥料、基料、原料等领域。具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秸秆肥料化利用。截止2018年,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16.04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64%,其中:还田秸秆12.53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50%;加工有机肥利用秸秆3.51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4%。

秸秆饲料化利用。截止2018年,全市秸秆用作牲畜饲料约2.43

万吨,约占秸秆可收集量的9.7%。利用秸秆主要为玉米、水稻、薯类及糖料等农作物秸秆。

秸秆能源化利用。截止2018年,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约1万吨,约占秸秆可收集量的4%。利用秸秆主要为玉米、烟叶及油菜籽等农作物秸秆。

秸秆基料化利用。截止2018年,全市秸秆用作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用量约为0.25万吨,约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

秸秆原料化利用。主要用作板材,部分用于编织等。目前,全市有规模加工企业2家,年利用秸秆0.5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经过多年引进示范、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以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为主、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为辅。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有秸秆压块、颗粒料加工技术、秸秆青贮、微贮技术等。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有秸秸秆压缩成型、碳化技术等。秸秆原料化利用主要有秸秆包装材料制作、秸秆建筑装饰材料制作技术等。秸秆基料化利用主要为食用菌棒生产、花卉苗木基料生产技术等。

秸秆收储运模式不断创新。秸秆收储运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最大

3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瓶颈,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许多有效模式,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挥了转承支撑作用。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贷款贴息政策、贷款担保政策、产业奖补政策等,覆盖“收、储、运、加、用”等环节,为支持企业和农民共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

禁止焚烧秸秆成效明显。积极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落实禁烧任务,采取了“以用促禁”、“疏堵结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创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新局面,使全市各个乡镇、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控制。

表2:2018年XX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4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三)形势与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地理、交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大、不平衡、不对称等问题。如:城市周边附近的乡(镇),因地理优势,交通方便,加上文化发达,群众的思想解放,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快,秸秆综合利用率高,利用方式多元化。而相对偏远的一些乡(镇),则因交通、文化落后,群众接受程度较差,存在工作推进缓慢,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等现象。

技术推广难度大。特别是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沤制还田等技术,因其容易带来病虫害的大发生,广大群众基本不愿接受,以致秸秆综合利用率低,整体推进十分困难。秸秆饲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又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加上产品市场前景不十分明朗,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秸秆综合利用缺乏龙头带动。专业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研发的科研机构是空白,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开发以及产品促销的中间机构少,且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对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带动能力小。

秸秆高效利用率低。虽然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0.7%,但主要用于附加值与转化率低的秸秆还田、低质燃料、饲料生产等方面,而用于转化率及附加值高的有机肥料、成型固体燃料等则较少。

收储运体系不健全。虽然全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秸秆收储运机制,涌现出了一批有效模式。但整体而言,秸秆收集难、运输难、储存难及效益低等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全市至今仍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收储运难仍然是制约全市秸秆综合化利用发展的主要瓶颈。

5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与促进产业发展、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策,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深化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以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索拓宽秸秆利用渠道;以秸秆资源高效转化为基本途径,不断提高秸秆转化经济社会效益水平;以秸秆资源区域功能布局优化为重点内容,形成主要农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开展全域试点示范,实施全产业链补贴,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引导,实施宏观调控。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坚持生态优先与因地制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择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推动形成以不同秸秆资源转化途径为特点的、产业综合发展的秸秆综

6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合利用空间布局。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发挥制度创新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

坚持突出重点与多元利用。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重点区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全域试点示范;选择重点领域,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特色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1年,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主攻主要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完善政策支撑、创新机制体制等,不断优化“五化”利用结构,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规范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规程,使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形成区域化、多元化、标准化、高效化、产业化发展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8%以上。促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三个转变”,即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小规模向集中大规模的商品化转变。

具体目标。到2019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8%以上,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到66.6%(秸秆还田52%、秸秆生产有机肥14.6%),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0.7%,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4.5%,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2.5%,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1.5%。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8%以上,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到69.1%(秸秆还田54%、秸秆生产有机肥15.1%),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1.7%,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5%,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3%,

7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2%。到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8%以上,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1.6%(秸秆还田56%、秸秆生产有机肥15.6%),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2.7%,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5.5%,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3.5%,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2.5%。

表3:XX市秸秆综合利用年度目标一览表

8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秸秆农用水平

推进秸秆高效还田。立足全市秸秆资源分布等实际,在做好传统高茬收割、秸秆覆盖、堆沤还田等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秸秆生物炭还田改土技术。在秸秆肥料化利用区推行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等秸秆肥料利用新方式的普及应用,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广“秸秆—牲畜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秸秆—沼气—沼肥还田”等循环利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合理搭配和有机耦合模式,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利用。到2019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8%以上,其中:肥料化利用率达到66.6%,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8%以上,其中:肥料化利用率达到69.1%。到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8%以上,其中: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1.6%。

发展秸秆饲料加工。鼓励现有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养殖经营主体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在秸秆饲料化利用区积极推广秸秆颗粒饲料、压块饲料,大力发展秸秆饲料精深加工,促进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畜牧业发达的乡镇,加快推广秸秆青贮、微生物发酵技术,发展秸秆青贮、微贮饲料,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快速发展。积极扶持培育秸秆饲料加工企业,促进秸秆饲料规模化利用。到2019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0.7%。到2020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1.7%。到2021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2.7%。

强化秸秆生产基料。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培育壮大秸秆基料食用菌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油菜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应用,促进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在秸秆基料化利用区积极发

9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展秸秆育苗基质、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等新型基料化产业,开展秸秆食用菌栽培规模化示范,培育一批秸秆育苗、蔬菜花木栽培基质企业、专业合作社,促进秸秆基料产业多元化和前沿化发展。到2019年,全市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1.5%。到2020年,全市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2%。到2021年,全市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2.5%。

(二)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完善高效化收集体系。根据农用地分布情况、种植制度、秸秆产生和利用现状,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农作物收获机械时,配备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促进秸秆应收尽收。积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兼营秸秆收集,减少秸秆遗弃和人为焚烧,努力提高秸秆利用率,使秸秆成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建立专业化收储运网络。积极扶持发展专营秸秆收储运业务的企业、合作社以及其它新型组织,并通过建立规范的储存场所和创新完善收储运服务机制,确保秸秆收储运业务持续稳定有效运行,为促进秸秆后续利用做好铺垫。鼓励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建设秸秆收储中心,与经营秸秆收储运的企业有效对接,形成“收储中心+收储企业”的秸秆收储运服务网络。

推广多元化运作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创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收储运秸秆的利益联结、合作共赢长效机制,保障收储运体系稳定发展。推广“企业+收储运中心+收储点+农户”、“企业+收储运中心+专业合作社+收储点+农户”、“专业合作社+收储运点+农户”等多元化秸秆收储运模式,推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三)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加快发展秸秆固化成型与炭化。在全市大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鼓励企业升级改造生产设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加工能

10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力,加快秸秆固化成型产业化步伐。结合全市工矿企业锅炉改造,积极引导工矿企业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扩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市场需求。围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结构和燃烧习惯,大力推进农村改厨行动,推广生物质灶具替代烧煤燃具。扶持企业开发适合农村燃烧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品,鼓励农村居民使用生物质固体燃料。到2019年,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4.5%。到2020年,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5%。到2021年,全市能源化利用率达到5.5%。

促进秸秆原料化利用。通过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支持秸秆代木、纤维原料、生物质能、有机肥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完善配套产业及下游产品开发,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在全市积极发展秸秆容器、秸秆餐具等秸秆环保产品,减少塑料地膜和容器对土壤的污染。结合家居产业,积极发展秸秆轻体板、轻型墙体隔板、粘土砖、蜂窝芯复合轻质板等。到2019年,全市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2.5%。到2020年,全市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3%。到2021年,全市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3.5%。

11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四、重点工程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提质工程”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在全市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烤烟主产区,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载体,建设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基地,推广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烤烟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扶持购置秸秆粉碎机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以及仓库、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补贴机械化还田作业。到2021年,全市秸秆还田实现利用秸秆14.02万吨。

秸秆覆盖还田。在水稻—蔬菜(食用菌)、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果树等种植主产区,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建设秸秆覆盖还田示范基地。重点采用秸秆就地或异地覆盖农地,用于蔬菜、水稻、油菜、小麦、果树生产。

秸秆有机肥加工还田。组织有机肥加工企业与广大农民对接,建立秸秆收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民用秸秆等价换取有机肥还田,减少秸秆机械粉碎加工、快速腐熟还田、沤制还田等带来的大规模病虫害传播。重点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购置设备、技能升级、设施建设、征用场地以及与有机肥生产的相关环节。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增效工程”

秸秆生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扶持现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更新设备、改造技术、扩大生产,鼓励新的企业及其它社会经济组织积极投资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引导鼓励工矿企业结合锅炉改造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优质工程”

秸秆青贮、微贮饲料。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2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养殖大户等建设青贮窖,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及微贮饲料。扶持鼓励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积极引导建设规模化秸秆饲料精深加工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建设饲料加工点,推广秸秆压块、颗粒、草粉发酵混合等全营养饲料技术,规模化生产秸秆压块、颗粒等精饲料,加快全市秸秆饲料精深加工发展。

(四)秸秆基料化利用“栽培工程”

秸秆食用菌栽培示范。在全市食用菌主产区域,鼓励食用菌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制作,推广利用秸秆作基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开展秸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促进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利用。到2021年,实现全市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0.63万吨。

秸秆栽培基质生产。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育苗基质、秸秆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研发与生产,促进秸秆基质基料化利用,满足全市农业生产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需求。

(五)秸秆原料化利用“拓展工程”

秸秆生产板材。推进技术进步,扶持原有秸秆板材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在秸秆丰富区域鼓励适度发展秸秆新型板材加工产业。

秸秆生产环保产品。在经济发达,秸秆资源丰富区域,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经济组织开展秸秆餐具、秸秆蔬菜花木栽培容器、秸秆地膜等秸秆环保产品研发与生产,促进全市秸秆资源前沿化利用。

(六)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转承工程”

大力扶持培育秸秆收集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秸秆收集组织,建立完善秸秆收集服务体系。扶持规模化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秸秆收储中心或收储点,支持购置捡拾打捆机、切碎机、小型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推广村级秸秆初级压缩处理,建设收储运示范基地,开展秸秆收储运示范。

13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14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五、区域发展布局

(一)区域发展思路

根据全市地形地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秸秆产量及利用现状,结合国家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循环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2019年-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为龙头,以突出“五化”利用为重点,重视规模化利用、高效化发展。要结合各地秸秆现状差异,探索秸秆高效利用途径,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秸秆产品。要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利用模式,实现秸秆资源化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共和谐。

(二)区域发展布局

根据全市地理条件、秸秆资源布局以及目前各地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模式,为促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推进,全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区布局按照因势利导的原则,划分为秸秆还田区、秸秆肥料化利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区、秸秆能源化利用区、秸秆基料化利用区、秸秆原料化利用区,并以秸秆还田区为核心,形成区域差异化发展布局。具体分区布局详见图1-6。

15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还田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市XX镇。因该区域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烤烟、小麦等作物为主,且规模化程度高,秸秆产量大,有利用推广秸秆规模还田。

16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有机肥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市XX镇。因该区域秸秆资源以烟草秸秆占比相对较大,加上有机肥加工企业分布较多,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经营。如图

17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饲料化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市XX镇。因该区域稻草、玉米秸秆等资源占比较大,加上养殖企业分布较多,就地加工秸秆饲料可降低成本。如图

18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能源化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市XX镇,因该区域人口集中居住相对较少,秸秆加工企业处理废弃物对人类的干扰极小,引发群众矛盾纠纷的可能性较低。如图

秸秆原料化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镇,因该区域建有工业园区,市政府对同类企业均要求集中入驻,便于引导企业发展和实现税收监管。如图

19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秸秆基料化利用区主要规划在XX镇。因该区域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温差大,种植矮秆作物较多,自然形成加工基质料基地的历史时间较长,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和资源条件。如图

20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投资概算

根据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目标,2019年—2021年需投入各类资金52933.1万元,其中:2019年投入16001.36万元,2020年投入17644.37万元,2021年投入19287.37万元。资金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金投入两部分。具体投资概算详见表4。

表4:XX市秸秆综合利用投资概算表

21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二)资金筹措

为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目标圆满实现,资金筹措主要靠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其中:政府投入按30%计划,社会投入按70%计划。具体分配额度是:2019年总投资16001.36万元,其中:政府投入4800.41万元,社会投入11200.95万元;2020年总投资17644.37 万元,其中:政府投入5293.31万元,社会投入12351.06万元;2021年总投资19287.37万元,其中:政府投入5786.21万元,社会投入13501.16万元。

表5:XX市秸秆综合利用投资筹措表

22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到2019年实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产值25849.1万元,利润总额7754.7万元;2020年实现产值28167.3万元,利润总额8450.1万元;2021年实现产值30485.4万元,利润总额9145.7万元。

表6:XX市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分析一览表

23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二)社会效益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平均每年可增加生产有机肥25万吨,解决80余万亩农田有机肥用肥问题;增加青贮、微贮或压块、颗粒饲料生产8.04万吨,解决2.5万个牛单位草食动物的草料保障问题;增加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04万吨,解决1万余户住户冬季取暖问题;增加生产栽培用基质料0.76万吨,解决500万棒食用菌生产或1000万盆以上花卉苗木栽培用基质料问题;增加生产板材原料0.95万吨,解决厚度1厘米以上、面积76万平方米以上的板材耗用原料问题。同时,秸秆综合利用带动肥料、饲料、能源产品、板材产品生产以及花卉苗木发展,至少每年可解决2万人以上社会富余人员常年就业问题,实现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三)生态效益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秸秆使用价值,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变废为宝。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秸秆随意抛弃、人为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秸秆还田还有利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夯实发展基础。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极为重要。

24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八、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建立贷款担保、贴息、补贴、奖励、免税机制。对企业贷款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由政府担保公司承担担保责任,担保贷款限额在500—1000万元左右。同时,对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贴息限额为贷款规模500万元以下,贴息期限为2-3年。对实施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的企业,出售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承诺和兑现减免税额。

加大金融支持。由市政府负责协调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贵州银行、贵阳银行、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企业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购置大型设备,通过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规模,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资金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有效正常开展。

加大保险支持。通过政府补贴,鼓励保险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保险试点工作,重点开展设施设备、秸秆收储保险试点,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以及其它经营主体减化风险,撑腰壮胆。

做好用地支持。对秸秆收储设施用地尽量利用空闲地、废弃地等,永久性占用农用地的,按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办理审批手续。

(二)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由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XX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环保局、工科局、交通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局、税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两个工

25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作组。其中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由XX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秸秆禁烧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

落实任务分工。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农业农村局具体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指导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财政局负责落实资金支持,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工科局负责整合相关政策支持,协调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创新体系;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用地支持;税务局负责落实减免税政策优惠;环保局负责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做好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查处露天焚烧秸秆等违法行为。

严格考核督查。市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办)要在落实任务分工、细化职能职责的基础上,积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并与兑现绩效工资、年度目标奖励充分挂钩,促进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取得实效。

(三)资金保障

建立财政预算保障机制。从2019年起,由市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2000万元的秸秆综合利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和推广秸秆还田。

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来XX投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秸秆高效利用和秸秆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绿色产业基金以及其它政府性基金的投放工作,扩大贷款规模,支持大型企业实施秸秆全产业链模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三是鼓励企业联合成立行业协会,并通过协会名义到银行建立企业发展基金,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四)技术保障

一是积极建立技术培训承包责任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乡

26

XX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9-2021)

镇(街道办)农业服务中心配合,组织全市农技干部采取“一对一”联结企业、服务项目的方式,承包指导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高效发展。

二是积极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通过依托项目建设,由政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做法,帮助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解决项目缺技术、企业缺人员等问题,支持企业发展。

27

推荐访问: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xxx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