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13篇

发布时间:2024-02-08 08:52:02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摘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之举,是精准扶贫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之举。文章通过对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13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13篇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1

摘要: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之举,是精准扶贫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之举。文章通过对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简述精准扶贫这一大背景以及铜仁市精准扶贫的开展状况,通过铜仁市的资源现状和其他条件分析出铜仁市开展农村电商的优势,以印江“4+2”模式为例详述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现状和成效,找到电商扶贫实践中存在问题,为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电商扶贫;印江“421”

精准扶贫即扶贫政策措施针对真正的贫困群体,通过针对性帮扶从根本上消除致贫障碍,实现可持续脱贫。铜仁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电商扶贫是其中之一。狄荣娜采用AHP法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物流、农民素质、政府扶持为农村电商起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产品优劣和消费者偏好是其壮大的条件;林洁通过调研总结出我国农村电商目前存在农村生产规模小、农民认知水平低、物流配送低效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现有关于农村电商的研究多是从国家层面展开因素和问题分析,少有从地方层面分析电商扶贫意义,本文以铜仁电商扶贫为对象,针对地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一、铜仁市精准扶贫

(一)铜仁贫困现状

铜仁地处武陵连片贫困地区腹地,贫困人口多、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由表1可知铜仁贫困发生率高于贵州省,精准扶贫以来贵州省与铜仁市贫困人口数量不断降低,贫困发生率降低,且铜仁市的贫困发生率减速高于贵州省。

(二)铜仁市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铜仁市高度重视扶贫,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力争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52566人、贫困村159个,其中搬迁脱贫32576人、产业脱贫78955人、社会保障脱贫6343人。从扶贫资金的投入来看,2013~2016年支出分别为1672万元、1074万元、1320万元、1392万元,2014~2016年支出增长率分别为-35.8%、22.9%、5.5%,在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后,扶贫支出虽逐年增加但较2013年减少了很多,铜仁市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滴灌。

二、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发展条件

(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进

“电子商务”连续4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铜仁市出台《铜仁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多个文件,市电商办出台电商指导性文件,县区负责人亲自部署电商工作,与组织部、人事局联合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与发改局、交通局统筹做好物流规划,保持电商工作联动。

(二)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丰富

铜仁特殊地势地貌和气候加上民族文化使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独特而多彩。特色农产品有土家“草凳”、玉屏无核糯柿、官舟牛肉干、贵州白山羊等。旅游资源共有11612处,有梵净山等众多AAAA级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仡佬毛龙节、松桃苗绣、思南花灯戏等;苗族“六月六”、赶社节等也是铜仁特色文化瑰宝。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6年贵州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电信、计算机、数字电视网络为主的信息网络覆盖。铜仁公路总里程24807公里,高速公路596公里,电话普及率86.74%,互联网用户35.95万户,网络覆盖率约60%,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满足。

(四)电商巨头助力

2015年铜仁成为阿里巴巴全国推进农村淘宝的第一个试点市,依托“千县万村”战略建成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9个、电商综合服务站515个,成立了邮乐购、京东帮等975个服务站。铜仁市在第三方大型平台上开设铜仁产业带、特色馆,在平台上O2O招商,现已有众多企业入驻天猫贵州特色馆、京东商城,46家企业入驻1688平台,通过B2B、B2C模式推动企业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五)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

铜仁市编制物流发展规划,推进中铁物流等大型物流的建设;出台政策落实物流补贴;借助“千县万村”工程,农村菜鸟物流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基本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共有物流企业239家,规模以上25家,AAA级物流企业3家,物流快递企业共387家。

(六)消费习惯下的市场潜力

2016年全国已有32.6%的企业线上销售,31.5%的企业线上采购,33.8%的企业用互联网营销。网民规模6.88亿,农村网民占28.4%,增速为城镇的2倍,互联网普及率达50%以上,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的用户有4.13万和2.6万人,使用率为60%和37.7%;2016年铜仁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742元和8090元,2015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2和40.9,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生活水平低、市场潜在需求大。

三、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现状

(一)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推进现状

铜仁市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创新的思路与路径,“扶贫先扶智”“授之以渔”,为农民创收、改善其生活,农村电商发展本身就是扶贫的进步。铜仁成为贵州唯一入选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江口县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县,万山区、松桃县、沿河县成为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由表2可以看出,铜仁市的电商实现了较快发展,交易额增长率达50%,其中网络零售额约占20.7%。从销售统计上来看,铜仁市上行产品主要有茶叶、天麻、空心李等150多种本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助推了“铜货出山”。但铜仁旅游电子商务还未有明确的计划和方案,推进工作较迟缓。据统计铜仁市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村就业5300余人,带动7250余户贫困户、3.2万余贫困人口,为贫困户节约生活开支3200万元,带动就业3.6万人,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二)铜仁市印江“421”模式

印江县“421”模式即坚持“四措并举”,周周电商培训、月月新品上线、季季营销活动、年年产业孵化;做强“两大产业”,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实现“一个目标”建成全国电商综合示范县。首先搭建“一园一区一空间”,完善信息物流网络,全县基本实现网络村村通,行政村快递物流75%的直接覆盖率。其次推进“电商+特色产业”,形成“一认证一体系一平台”网货“淘品牌”建设体系和“一主体一节点一奖励”的电商销售促进体系,在“一认证一体系一平台”方面,全县有21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证书36张,占全市的65%,建立了5类100家企业可追溯源体系,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品牌2个,已有15家传统企业入驻1688平台工作,52家企业向电商转型,网商网店500多家,村级电商服务站183个,先后举办多次电商年货节、农产品推介等活动,对电商经营主体营销奖励,激发电商创业者的积极性;推进“电商+创业”,实施电商万人培训计划和电商扶贫“一村一品”网货基地建设项目,全县电商从业人员6200余人,开展电商培训79期7904人次,涌现出众多电商示范企业和个人。印江县农村电商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商扶贫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企业带动农户致富,带动青年返乡创业,为印江县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三)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作用

电商通过互联网和第三方交易平台促进信息高效流动,降低了沟通成本;向外开拓市场、挖掘农村市场,增加了销售量;生鲜特产由于交易时间缩短、损失减少;贫困人民获得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培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贫困人民有了更多购买选择,生活生产成本降低,生活更丰富便捷。农村电商通过创收和提高生活福利推动扶贫。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善了政府主导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扶贫模式因市场的波动而难以长期维持和贫困人口因缺乏致富能力而迅速返贫的困境,中介企业可以有效解决市场问题,农民因为电子商务和技术指导获取了致富能力,可实现多元化扶贫格局和参与式社会治理贫困。市场竞争式的自发脱贫机制减少了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资源供给不足和贫困人口脱贫意愿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缺乏信息资源而处于劣势,电商为贫困地区人民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科学决策创造条件,大大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电商发展将贫困地区和外部连成一个整体,资源流动更高效、配置更优化,市场更加完善带来的溢出效应推动社会生态系统完善,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公共基础设施推动贫困地区持续良性发展。

四、铜仁市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铜仁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不能有效率地提供优质、稳定的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征限制了地方品牌的建设和市场的开拓;产业链不完整、产品同质现象严重:生产领域以传统的深耕细作为主、深加工不足,流通领域以国家和大型企业收购为主,消费领域品牌意识较差。需充分认识到电商扶贫的前提是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业扶贫是核心,电商扶贫是手段。政府和农民需在将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完善产业链,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发展,注重品牌建设。

(二)企业与农户结合程度偏低

龙头企业与农户实现精准对接能起到积极带动作用,但铜仁现阶段企业与农户对接程度偏低。铜仁市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偏弱;企业和农户双方合作意识较差,二者的博弈胜于合作,扶贫无法长期维持。在“企业+农户”的模式下,违约的行为多现,往往农户处于弱势地位,损失惨重。政府应大力扶持电商龙头企业,引导其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奖惩结合,鼓励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严惩违约行为。

(三)物流运输难题

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基本完善的情况下,物流成本较高也是电商起步阶段发展的一大障碍。其次,物流运输技术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尤其在生鲜冷链物流方面。因此现阶段应给与企业和农户适当物流补贴,引进冷链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并配以必要的物流知识培训。

(四)铜仁市贫困程度深

铜仁市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居民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山区,恶劣的环境使得其与外界联系困难,电商扶贫任务繁重;同时许多家庭专注于温饱问题,无暇顾及农产品的生产、推广和销售。因此电商扶贫应贯彻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各地经济现状、基础设施和地区资源统筹电商工作,扶贫的根本在于改善民生。

(五)电商人才缺乏

铜仁市现阶段电商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专业化人才尤其是电商复合人才缺乏。铜仁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难以留住高素质电商复合型人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电商扶贫发展受限。一方面政府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和引进电商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定期开展电商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专业化、实用化。

(六)农户文化和认知水平待提高

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生产、营销和网络信息技术,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导致电商开展低效率。多数农户目光短浅,不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维护,看重短期收益,坐地起价、以次充好、品控不稳定,不利于电商长远发展。因此电商人才的指导带头作用和电商知识培训必不可少,农户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政府通过教育方式灌输生产和营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需要用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监管手段加以管制。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2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在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实践证明,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有重要关联,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反之则不然。因此我们要研究推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以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探讨

1.引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基础,在与工业相比,我国农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农村金融发展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农业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的发展关系。

2.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内涵

在我国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由之前的包括农村信贷补贴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成为农村金融为一种新的信贷形式,且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新的农村金融理论可以在利率波动情况下,避免金融环境的恶化,防止通货膨胀等市场危险。新的农村金融理论是立足市场,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将通货膨胀合理控制以达到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

3.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国家在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主导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出台后,虽然对农村金融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只停留在表面层面。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在农村无法取得利益,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导致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限制农村金融的发展。

3.2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对资金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在农村是主要发展力量,他们需要生产用的资金,而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是生产及子女教育,这部分资金相对较少。而实际上目前农村信贷还不是特别规范,大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村企业有投资却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开发。信贷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3.3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在发展中,但是还是无法达到资本融入农民生活的。很多时候人们对于金融的概念还是不完全了解的,对金融工具的利用更是谈不上。长期以来,现代的金融利益在农村农民那是享受不到的,融资单一,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4.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4.1金融规模的影响

农村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是农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农村金融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反之农业经济增长使得农村金融的用处增多。目前的农村金融还达不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状态,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及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的信贷要求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4.2金融结构的影响

合理的金融结构可以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农业经济增长,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投资者以在投资时以较低的费用获得更多的利益资金,以生产提升生产。优化金融结构后,就可以满足更多的农民的需求,再之后可以找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资金流转,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3金融效率的影响

金融效率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高储蓄能力、提高投资转化率和提高投资投向率。科学的利用金融手段,可以使资金利用更合理。在供给与需求关系影响下,投资是会先选择收效较高成本较低的项目的,这符合资金合理调配的原则,为资金向更好的渠道流动创造了条件。

5.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究

5.1建立模型

通过建立VAR模型,可以探讨模型系数的经济分析。模型是以数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可以将系统中的每一个变量都作为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建立出模型,相对于传统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计量方法更可靠。

5.2指标挑选

我们挑选人均GDP总值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是因为它更精确。由于农村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村金融工具就是存款和贷款,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作为农村金融的总资产,是相对准确的。农村金融投资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经济的开放程度取决于国际间农产品的流动量,我国加入世贸后对外开放程度在扩大,农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5.3数据确定

农产品进出口总和是进口和出口总额的相加。农村信贷总额是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和国家银行贷款余额的总和。想要获得准确的数据就需要采取正确的变量处理分析法,主要是在VAR模型中采用考虑残差项序列的单位根为先,因果检验法为后的检验手段来确保变量的变动,最终确定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3

摘要:

近年,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愈发明显,但还是存在问题,保险为农村金融难以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加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从二者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不仅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还能加快农村金融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影响;发展

一、背景介绍

自“三农”问题提出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加剧,城市金融体系已日趋完善,大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建设,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某方面看农村金融是整个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与体系会给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提供强大的支持,当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能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坚实经济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为此,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上稳步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贡献。

二、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概述

(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滞后的,更多的以政策性金融手段为主,不断的引进正规金融机构,以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并形成了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为合作性和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促使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支持作用大打折扣。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在农村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基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发展从战略上减少了对农村金融的投入,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信用社从金融服务网点退出了,进一步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问题。其次,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待完善。回顾历史,在农村金融中农村信用社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枝独秀的局面,大有垄断农村金融之势,但效率却难以提升,逐步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更好地为农村金融发展贡献力量,更遑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最后,农村资金外流趋势严重。众所周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了城市,他们的收入自然也借助金融机构流向了经济水平更高的城市,逐步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大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由于在不同时期农村不同行业的经济比重有所不同,导致农村经济在不同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以农业活动为主,手工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而进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期,传统农业所占比重逐渐被农村服务业所替代,越来越小,反而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成为农村经济主体,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在政策指导下,在农村经济转型期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也在不断开展,对渔业、林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进行优化整合,一定程度提高了所占比重,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当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缺陷,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农民收入等还远远不如城市经济,还需要不断改善。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农村金融规模大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资金严重缺乏,由于农村经济周期长、回报率低,难以吸引有力的外部资金投入,仅仅依靠自身构建的经济主体发展,不仅规模小,发展速度还缓慢,阻碍了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进度。不难发现,当前农村金融规模根本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来自农村金融的大量资金支持,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加上不少农村发展资金流向了更加发达的城市,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资金规模严重萎缩,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但依靠政府的财政经济支持远远不够,农村金融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对象,能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口问题,为此首先要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第二,农村金融效率也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金融而言,不仅要扩大规模,增加农村服务点覆盖面,还要提升金融效率,即促进金融服务速度与质量的双双提升,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现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较少,信息传递方式单一,合作交流途径有限,资金流动性弱,因此难以最大化发挥农村金融资金的经济作用,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鉴于此,提升农村金融资金使用率相当重要,利用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合理调剂、配置,不断提高金融资金存货比率,并不断的开发更多新型的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金融产品,促使农村金融服务更加高效、全面、科学、安全,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更加多元。当然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农村经济势必也会影响到农村金融的发展。据调查实践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成正相关,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反之则会让农村金融变得较为脆弱。其中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明显,该地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农村金融发展也较为强健,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稳健运营,实现了农村企业融资能力和范围的双双提升。

三、农村金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实现金融主体的多样化

随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与时俱进的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加快农村金融的转型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主体,实现多样化。首要的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建立更多与市场相符的金融主体,打造一支支农主力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现状,不少农村信用社撤销后,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上都出现缺口,为此应当建立更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政府政策下强化商业银行的改革,调动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调整金融战略。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以“三农”发展目标为指导的战略目标,并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寻适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促使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为更多民间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降低准入门槛,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如农村信贷公司,并不断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农村金融经济服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性。同时还要在政府的带头下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让更多农民了解认识新型金融机构,再利用优质的服务形成口碑效应,增强农民的存钱的积极性,并提供的贷款政策,促使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主,惠利于民,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小,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减少农村劳动力和资金的外流很有必要。其中最重要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利率,能很好地降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风险,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能提供更多风险补充,降低经济成本。当然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时,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还需要有完善的担保中介体系给予支持和规范,建立农村经济与农户、农业经济企业的合作,以强化农业经济主体风险承担能力,而农村金融保险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商业性金融产品与保险服务、政策性金融服务的结合,促使农村合作式保险业务的形成,能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村金融市场,以便更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然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忽略,要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才能逐步完善地区产业结构,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的外流,从而减少资金的外流,集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并通过城乡流通市场的建立,打破城市和农村的壁垒,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吸引更多非农业就业人数,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增强金融资本市场灵活性

从上面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可以知道,农村金融效率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效率至关重要,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效服务。关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并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战略,在不断优化农村金融运行模式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当然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改革创新不单单集中在服务上,产品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改革创新环节,在研发金融服务产品时要始终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经济主体需求,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农村居民房屋产权、农村中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农村商户联保贷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更多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同时还能帮助乡镇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问题,在保证乡镇企业长远稳健发展的同时,还能减少劳动力和资金的外流,一举数得。其次,以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为基础,优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规章制度很有必要。当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规章制度后,能一定程度约束农村金融的运行,促使农村金融更加规范、合理,能有效规避一些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这是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最后,要积极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帮助农民树立农村金融意识,全面正确认识到农场金融资本的价值,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金融资本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效率,还能让整个农村金融资本市场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与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协调适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要提高重视,不断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创新,才能确保经济作用最大化,真正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推动农村全面提升,共建美丽和谐乡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40年以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来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共建美丽和谐乡村,必将开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丽图景。在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城市和农村都要发展,都要全面进步。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突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农村美丽家园;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安定团结,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安居立业,生活幸福美满。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关键点,要想让农民收入提高,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有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做到可持续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中坚持质量兴农是重中之重。比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等;实施产业兴农行动,推行标准化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牌、一县一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不断提高乡村的自制能力,从而形成治理有效、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5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黄河以其伟岸的胸怀哺育着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而黄河流域的发展,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关键的链条。x省是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省份,作为西农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来到了黄河流域上的两个小小村落,淳朴的民风和自然清新的空气是我对这座农业小村的初印象,但这里逐渐发展的新颖农业园区更让我耳目一新。

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并用智能大屏上的实时监测观测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我们品尝了新鲜的冬枣,感受了正在晾晒黄花菜;随后我们又前往了两村进行调研,首先和当地村两委取得联系,获得其鼎力支持,而后了解了村子路线和布局,农业产业情况和村民生活质量等等。从一份份调研问卷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珍贵的数据,更饱含着一户户村民淳朴温暖的真心。农村的土地中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已然收获的金黄色麦子是沉淀后的累累硕果,无论大学毕业后作何选择,我们都将谨记“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为我们脚下的土地而竭尽全力。

从这次的调研来看,乡村振兴,还任重而道远,新一代青年必须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们作为农林院校的学生,作为致力于为家乡作贡献的青年,“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先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浇灌的这一片丰饶的土地,需要我们来建设和守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路上;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6

摘要:

近年,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愈发明显,但还是存在问题,保险为农村金融难以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加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从二者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不仅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还能加快农村金融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影响;发展

一、背景介绍

自“三农”问题提出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加剧,城市金融体系已日趋完善,大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建设,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某方面看农村金融是整个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与体系会给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提供强大的支持,当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能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坚实经济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为此,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上稳步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贡献。

二、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概述

(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滞后的,更多的以政策性金融手段为主,不断的引进正规金融机构,以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并形成了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为合作性和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促使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支持作用大打折扣。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在农村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基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发展从战略上减少了对农村金融的投入,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信用社从金融服务网点退出了,进一步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问题。其次,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待完善。回顾历史,在农村金融中农村信用社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枝独秀的局面,大有垄断农村金融之势,但效率却难以提升,逐步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更好地为农村金融发展贡献力量,更遑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最后,农村资金外流趋势严重。众所周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了城市,他们的收入自然也借助金融机构流向了经济水平更高的城市,逐步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大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由于在不同时期农村不同行业的经济比重有所不同,导致农村经济在不同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以农业活动为主,手工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而进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期,传统农业所占比重逐渐被农村服务业所替代,越来越小,反而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成为农村经济主体,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在政策指导下,在农村经济转型期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也在不断开展,对渔业、林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进行优化整合,一定程度提高了所占比重,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当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缺陷,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农民收入等还远远不如城市经济,还需要不断改善。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农村金融规模大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资金严重缺乏,由于农村经济周期长、回报率低,难以吸引有力的外部资金投入,仅仅依靠自身构建的经济主体发展,不仅规模小,发展速度还缓慢,阻碍了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进度。不难发现,当前农村金融规模根本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来自农村金融的大量资金支持,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加上不少农村发展资金流向了更加发达的城市,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资金规模严重萎缩,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但依靠政府的财政经济支持远远不够,农村金融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对象,能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口问题,为此首先要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第二,农村金融效率也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金融而言,不仅要扩大规模,增加农村服务点覆盖面,还要提升金融效率,即促进金融服务速度与质量的双双提升,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现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较少,信息传递方式单一,合作交流途径有限,资金流动性弱,因此难以最大化发挥农村金融资金的经济作用,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鉴于此,提升农村金融资金使用率相当重要,利用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合理调剂、配置,不断提高金融资金存货比率,并不断的开发更多新型的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金融产品,促使农村金融服务更加高效、全面、科学、安全,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更加多元。当然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农村经济势必也会影响到农村金融的发展。据调查实践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成正相关,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反之则会让农村金融变得较为脆弱。其中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明显,该地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农村金融发展也较为强健,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稳健运营,实现了农村企业融资能力和范围的双双提升。

三、农村金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实现金融主体的多样化

随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与时俱进的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加快农村金融的转型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主体,实现多样化。首要的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建立更多与市场相符的金融主体,打造一支支农主力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现状,不少农村信用社撤销后,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上都出现缺口,为此应当建立更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政府政策下强化商业银行的改革,调动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调整金融战略。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以“三农”发展目标为指导的战略目标,并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寻适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促使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为更多民间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降低准入门槛,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如农村信贷公司,并不断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农村金融经济服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性。同时还要在政府的带头下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让更多农民了解认识新型金融机构,再利用优质的服务形成口碑效应,增强农民的存钱的积极性,并提供的贷款政策,促使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主,惠利于民,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小,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减少农村劳动力和资金的外流很有必要。其中最重要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利率,能很好地降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风险,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能提供更多风险补充,降低经济成本。当然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时,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还需要有完善的担保中介体系给予支持和规范,建立农村经济与农户、农业经济企业的合作,以强化农业经济主体风险承担能力,而农村金融保险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商业性金融产品与保险服务、政策性金融服务的结合,促使农村合作式保险业务的形成,能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村金融市场,以便更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然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忽略,要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才能逐步完善地区产业结构,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的外流,从而减少资金的外流,集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并通过城乡流通市场的建立,打破城市和农村的壁垒,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吸引更多非农业就业人数,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增强金融资本市场灵活性

从上面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可以知道,农村金融效率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效率至关重要,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效服务。关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并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战略,在不断优化农村金融运行模式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当然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改革创新不单单集中在服务上,产品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改革创新环节,在研发金融服务产品时要始终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经济主体需求,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农村居民房屋产权、农村中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农村商户联保贷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更多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同时还能帮助乡镇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问题,在保证乡镇企业长远稳健发展的同时,还能减少劳动力和资金的外流,一举数得。其次,以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为基础,优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规章制度很有必要。当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规章制度后,能一定程度约束农村金融的运行,促使农村金融更加规范、合理,能有效规避一些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这是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最后,要积极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帮助农民树立农村金融意识,全面正确认识到农场金融资本的价值,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金融资本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效率,还能让整个农村金融资本市场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与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协调适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要提高重视,不断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创新,才能确保经济作用最大化,真正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7

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肩上更是扛着振兴乡村的艰巨任务,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将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才能把外来“输血”帮扶转变为自主“造血”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的重点。在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贫困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历史欠账多、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水、电、路、污染处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这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掣肘。在实现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必须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立足群众需求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解决制约当地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多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在水、电、路、生态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随着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业逐步做大做强,也将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红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农村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许多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不说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济困,连基本办公经费都全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应该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8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展产业,从层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好发展短板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础。

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我们国家试图从制度建设、政策体系上开始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上,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安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的热烈支持。土地政策的连续稳定是农民安心搞生产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从短期来看,可以让农民消除疑虑,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报告里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政策安排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体体现。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础、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终是融合在乡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内化与升华。这三者各尽其能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乡村治理格局。治理体系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落实。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有利于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9

[摘要]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家庭农潮这一概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农业经营体系和经营主体创新,其中再次提到了“家庭农潮,受到了社会各方面极大的关注,激发了全国农村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情。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育和发展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条件限制,亟需在如何认清条件、克服困难、顺势而积极有为等方面作深入研究,以便科学指导与实现。本课题以我县为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炼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因子,借鉴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家庭农场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社区治理;制度设计;政策建设

一、研究背景与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家庭农场是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我国它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省社会各界投资农业的热情在不断增长,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制约,有的新办农业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农业企业“跑路”现象。自2006年起,宁波、嘉兴等地先后进行了家庭农场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有的还成为了全国示范点,实践已证明了家庭农场的坚持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同时具有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没有的长处,它适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要,发展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县先行探索的家庭农场还存在理念、要素。技术、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尚不足以成为推而广之的先进样板,急需在理论与实践上再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横向比较

综合多重考虑,在国内,课题组选择上海松江区、浙江宁波市和安徽郎溪县家庭农场发展这三大“范本”作进一步剖析;在国际,课题组选择有代表性的荷兰和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从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家庭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让土地活起来,使农地相对集中,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并赋予家庭农场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物权;二是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荷兰、日本以及国内三地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共同点便是都有较好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使得家庭农场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市场千差万别的需要,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政府需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和扶持。如强化政府和资金扶持,建立家庭农场的准入和考核淘汰机制,注重发现和扶持培育典型,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提高农场主素质等。

二、**县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县的家庭农场已在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种养结合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出现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县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90年代后期,随着效益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又出现了一批从事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等等的多种经营的规模大户。同时,大户们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大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发的或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形成现代农场的先行版。1998年,平湖市广陈镇第一农牧场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成为最早具有家庭农场性质的农业经营主体之一。2009年,我们嘉兴首个家庭农唱—海盐宏亮农场经工商登记注册成立。紧接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意见》、《嘉兴市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考评办法》,嘉兴市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农场425家,总面积7.11万亩,平均经营面积167亩左右,产品涵盖粮油战略产业及水产、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花卉苗木、蚕桑等七大主导产业。从我们**县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的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示范带动、标杆引领,产业全面、规模适度,效益突出,注重品牌。

三、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

我们**县家庭农场发展成效初显,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较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为循环农业及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提供了载体。然而,由于家庭农场发展尚处于基层自发探索和实践阶段,从政府宏观角度研究分析,存在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性缺陷;从农场微观角度分析,则又有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瓶颈。而且,通过对**县家庭农场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还发现,当前不同产业的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思想认识不足,主体身份不明;生产要素制约与农业科技装备滞后并存;政策扶持薄弱,抗风险能力弱;社会服务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因子。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是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话的重要途径。然而,家庭农场的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必须兼顾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现有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与配备社会服务体系下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否则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超过自身经营能力,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因此,要通过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

四、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当前我国结构变革环境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形式,也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经营组织。课题组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效率和公平为原则,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方向性和渐进性相统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加强示范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管理,是家庭农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理解家庭农场的含义,明确不同类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探讨了家庭农场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在培育现代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规范、提高并举;同时,应当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为培育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创造必要条件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改变目前家庭农场承包土地的分散状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常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

设立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家庭农场提高生产力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拓展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大农产品销售环节扶持,确保农民获得更大收益。

(四)促进合作与联合,支持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动发展

鼓励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继续鼓励合作社走向联合;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服务机制创新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推进合作型服务;提升发展市场型服务。

(六)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层次,增强科技对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贡献率。

增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全面提升农业装备的层次,着力提高家庭农场的水利化、装备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七)提升现代农场主的素质,培育职业农民。

逐步建立农场主职业化制度;研究农业职业的变化,增强对现代农场主培训的针对性;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提升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董杲(中国农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农村发展概论》.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陈敏尔书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我深有体会

有了精气神,才有真干劲。乡村振兴既要看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气神足不足。

20__年8月,我开始任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进村之初,我带领村民们每月开展“通安大讲堂”,让他们自己谈村里的大事、议村里的大事、定村里的大事;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每周开展“送文化进院坝”,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覆盖全村;开放有4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小树苗”工程,帮助留守老人、妇女收粮食,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和村民一起制定红白喜事公约,倡导文明乡风……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活动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说“差不多就行了,做这些难道还挣得到金子。”我一边听着,一边干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变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民们从“不买账”到主动参与,做事更起劲了,产业发展推进起来也顺畅多了。

乡风和煦,才能百业振兴。参加乡村振兴报告团,更加坚定了我要在乡村好好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组织实施“美丽乡村·通达陶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建设,将党建、纪检、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大力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二是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举办“梦想课堂”专题培训,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三是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村民们充分发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蕴,传承农耕文明精髓,培养乡村文化自信;依托宋窑、刘家拱桥两个制窑遗址,精心打造集陶艺制作、陶艺体验、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民宿”陶艺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11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与知名企业阿里巴巴在商业布局上的新战略存在高度吻合关系。从2014年开始,马云领导下的阿里巴巴集团将农村市场视为重要的新战略方向,大大加快了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商务布局的步伐。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4年淘宝网上经营农产品的电商数量为76.21万个,完成年度农产品销售额483.02亿元,这样迅猛增长的数据,印证和预示了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趋势。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匮乏问题

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懂得电子商务经营的现代型人才。从2014年以来,以往困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问题,因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基本上得到了改善,农村电脑的保有率有所提升,以手机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则得到极大程度的普及。硬件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改善,关键的问题在于人才方面,虽然农村上网青年的比例不断增加,对互联网的接触已经比较频繁,但是他们的使用偏重于娱乐方面,从学历、能力、技术等方面综合来看,仍缺乏系统的电子商务训练,因而导致在其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2.2产品和品牌培育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包括输入和输出2种流向,输入是指商品和服务流向农村,输出是指产品和服务从农村流向其他区域。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来说,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意义更大,它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业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但是从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来看,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产品交付不够及时等问题仍十分突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农业以个体生产为主的限制,单一农户很难实现产品美誉度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造成了消费者信任度的不足和流动性的加快,不利于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2.3物流体系问题

“电子商务既能发挥迂回经济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又能缩短迂回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的距离”[1],我国目前物流体系在城镇方面的布局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在乡村区域“最后一公里”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国务院也出台了加快“快递向西向下”的相关政策。就目前而言,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也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农产品这种附加值比较低、运输要求相对较高的物品来说,更需解决物流问题。

3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

“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与发展将会给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产品流通带来巨大变革,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2],正因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3.1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人才问题,要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首先应当做好人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培训主体方面,要系统、全面地对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进行培训,就要筛选出具有卓越电子商务从业经验的人员和组织,可以考虑借淘宝、京东等大举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机会,在人员培训上要求其提供便利;二是培训内容方面,要从运营推广、数据管理、工艺设计、服务跟进等多方面开展,培养出具有全面能力、能够独立运行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三是培训体系上,应将培训活动定期化、系统化,特别是应将职业教育、农闲教育等体系引入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中。

3.2积极发挥政府职能

电子商务是系统工程,与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中电子商务发展以从业者自我发展为主有所不同的是,农村电子商务要取得较好发展,必须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县级和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政府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土地、资金、人才、网络资费、能力建设等问题,政府应该不缺位,要出面帮助协调或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不断改善政府对农民网商的公共服务”[3]。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一要积极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平台,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培训的组织、物流体系的布局等;二要引导个体农民形成产品和产业联合,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三要做好信息工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为电子商务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3.3从原料供应转向品牌营造

品牌经营是商业活动的较高层次,具有消费者忠诚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等优势,当前农村电商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原材料输出,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和产品层级的提升。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抓好产品品质,品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也是经营好农村电子商务的根本,要大力推行健康无公害绿色农业,迎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其次要发挥“农户+企业”或者农户联合体的作用,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产品的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再次要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向中下游产业延伸,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最后要有品牌意识,精心打造和呵护产品,做到品质标准化、工艺标准化、规格标准化,以优质形成品牌效应,以服务赢得消费者。

3.4打造面向农村的物流体系

农村物流是指“存在于农村的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和有关的技术组织,物流管理等活动……是实现农村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有效组织形式”[4]。“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等农村交通不利状况,仍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国务院于2015年5月底发布了《关于推进“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的整体布局,以便能打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通道。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普通商品,以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对运输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特别是长途运输,更需要解决好食品保鲜保质等问题。相对来说,物流企业加大在冷链方面的投入,这一部分成本也必然转移到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身上。

4结语

发展好农村电子商务,不仅对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政府大力扶持、电商巨头加快布局的背景下,要努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的内生力,使农民成为电商的主力军,这应当是其健康和长远发展的关键。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12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农户的金融问题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村;农村金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较为薄弱,城乡互联网金融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国家在大力发展三农政策和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结合农村电子商务改革创新,将对破除农村二元结构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户的金融问题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分析

(一)与传统金融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平台针对客户需求,自动完成信息的定价和交易,程序简便,无需传统机构人工操作,客户无需排队,时效快、交易成本低、效率高、无垄断利润。因互联网金融无需资金投入营业网点和固定成本,节约相应的资金和管理成本。

(二)覆盖范围广,产品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客户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覆盖范围广。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样化,如众所周知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余额宝、财付通、微信钱包等。各类产品,各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使得供需双方互惠互利。

(三)合理调配城乡资源配置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传统资本市场里信息缺失,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大力普及,对消除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拓展农村发展所需的资金募集渠道,挖掘农村金融资源,不断吸收农民存款并开放农村贷款等金融支持,使农民支付结算和获得资金更为便利,推动改变金融资金流动方向。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供需双方能及时了解信息,完成交易,合理调配城乡资源配置。

(四)发展快,潜在风险不可疏忽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其在中国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目前,国家并未提出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模式来约束互联网金融。此外,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和信用问题,金融模式的不规范行为都会对互联网金融运作造成影响,对客户的信息和利益存在潜在威胁。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类型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些机构对农民客户提供的服务业务单一,商业性金融层次不足,主要都集中在农业企业和农业项目的服务上,农村金融网点相对较少,金融基础设施不足,未能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导致金融市场参与率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对金融理念和产品的意识不够,法律观念淡薄,民间借贷服务管理不完善,也使其在参与民间借贷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损害到自身利益。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不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以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未能满足现代农业金融的需求,如贷款、期货、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未得以发展,农村金融与民间金融未能融合。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现代信息化的金融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和农业的产业化特点决定了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还需不断的完善。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关注三农问题。但在现代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上主要由政府支持,在对民间金融机构和农户企业等支持上不够,政策性金融制约了金融支农的作用,且政府长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明显不足。农村金融的资金流动未能完全运用在三农建设上。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对传统农村金融存款业务造成冲击

由于传统农村金融政策原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而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广大农户提供了较为便利和盈利的投资方式,如:余额宝、理财通、掌上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农户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充分加以利用闲散的资金获得收益,对比金融机构其他金融产品来说,其风险低、投入小、使用便利,这必然会吸引农户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合理利用资金,但也会对传统农村金融存款业务造成冲击。

(二)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造成冲击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程序复杂,人工操作繁琐。而通过互联网金融P2B网贷平台,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使供需双方通过第三方做好风控的项目在平台上和对方对接,其操作简便,无抵押,高利率、安全性强。网络借贷为资金借贷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现也逐渐为客户所接受,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造成竞争。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业务造成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众多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电子支付功能,如网络购物、网络转账、网络缴费等,第三方支付也成为电子商务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方式,农户借助支付宝等模式进行支付,更为便利。这都会对传统金融支付结算业务造成冲击,影响中间业务收益。

(四)对传统农村金融的现有格局造成冲击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人工处理、费时费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兴技术通过电子交易方式改变了传统农村金融的格局,其业务范围涉及信贷、理财、租赁、保险,其产品多样化、扩张能力强,可以满足农户的新需求,不断推动传统农村金融的经营方式的更新。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

(一)健全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健全科学的金融机构体系,扩大农村金融在农村区域的覆盖范围,积极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作,拓展农村金融新领域,运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拓展金融新形式,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户需求,实现互联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服务创新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需要改革的重点。农村金融应充分利用信息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手段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商平台的优势来吸引农户,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开拓新的客户渠道发展农村金融,将电子金融、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新兴技术融合,加强线上线下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减轻复杂的业务流程,此外,农村金融要加强服务的水平,通过标准化和人性化的个性服务来创造无形中的效益,以此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水平。

(三)加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政府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三农”发展的背景下,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扶持,创新并完善互联网金融政策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统计和税收政策。提供惠农支农的信贷业务,支持“三农”融资和银担合作机制。在监管上,也要落实政府与地方之间的监管责任,健全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

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借助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机、POS机等支付方式,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创新应用,丰富农户支付结算体系,提供便利的农户支付结算服务。在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中,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通过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满足农户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互联网金融与“三农”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篇13

摘要:

随着全国、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工作,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并相继出台了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农业信息化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目标,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经济;电子商务;制度建设

1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因素

为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释放内需潜力,增强消费信息的互通,世界各地都已经关注和注重电子商务工作作为,其不仅能够购帮助扩消费、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随着电子商务逐渐地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走到现实,网络经营同实体产品相结合的新形式,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阻挡的影响。电子商务优化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更带给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营销企业新的经营模式。发展电子商务对目前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1)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加速了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及渠道的改变,是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是促进农村流通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大家知道,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就是农产品的产业链条逐步拉长,形成生产的规模化,产品的精品化,品牌的知名化,从而促使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适合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电子商务正是这一趋势的加速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新抓手。这些年来,各地都把建设的重点寄希望于招商引资大项目或工业项目上,以此拉动经济增长。而本身的农业和农村却部过多的关注。但是引进资金往往后续跟不上,问题存在多,解决程序复杂,更容易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农村电子商务能在环保的前提下,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供商品的互通性,为农村人思想转变及文明程度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能确保一直伴随着农村的发展。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传统农产品生产、储运、加工和销售的链条较长,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影响了流通效率,增加了流通成本。而电子商务的优势就是不需要有实体店铺性的货架、地铺位置等,不受资金的影响,可以直接同各地顾客进行沟通,销售面更广,渠道更宽,顾客更多,也减去了其中很大部分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在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为农民解决卖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传统意义上农民只能在地头等着客商来收购农产品,渠道有限,如果没人收购或行情不好,农民往往会遭受损失,而农产品网上销售面对的则是来自全国的消费者,使农民变被动为主动,简化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同时,电子商务改变了农村流通方式和消费观念,增强农村消费活力。过去,留守农村的老人小孩想消费,既无能力又不便利,而今网上购物,只需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子女、父母在网上确认一下,任何商品都可以迅速的送递到农村老人、小孩手中,农村居民由此真正实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购物待遇。农村消费通过电商无疑形成当今消费新的增长点。

(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农村电子商务解决了农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缩短了销售途径,减少了销售成本,避免了供大于求或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是产品定价更低,产品销售更多、更广、更远,是销售者和购买者双方获益。农村电子商务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是实现强农富农的巨大机遇,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和新模式。提高了农产品价值,真正实现助农增收。改善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就业、农业物流、农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组织结构优化等事关“三农”的全方位课题问题。

(4)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下的各种平台及途径,让农民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及信息,大大缩短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享受到很多城市里享受到的资源,实现许多足不出户的便利,促进农村的发展,还可以引发出农村对时尚潮流、生活方式的新追求。这对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相对于城市较简陋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加快城镇化进程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5)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创新创业的有效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必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农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接市场在家中就实现创业致富,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充分就业。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吸引部分农村青年的回归及部分人才的进入,有效地制止“农村空巢现象”的蔓延,农村“留守”老大难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纵观各地,不少乡村立足自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特点,利用网络出售自己的特色产品或农产品,在本地看来很一般的货物,却可以获得异地百姓的喜爱,进而获得丰厚的利润,百姓对与电子商务销售自己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淘宝村、淘宝乡(镇)”不断出现“农户+公司+网络”的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然是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的一次深刻革命。

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府工作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电子商务斤农村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提高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重视,政府领导要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带头狠抓落实;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协调解决问题,抓好具体工作指导协调和关键环节落实,确保事有专管人员、有明确职责、有完成时间,迅速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各项工作。

强化培训,培育人才。政府要发挥部门农村各类人才培育的优势,加强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合作,邀请知名电商专家授课,要充分发挥电商孵化园作用,对农村党员干部、电商企业、经营农户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积极引进优秀的电商人才,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切实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足的问题。电子商务正在快速的发展中,农村的经济模式也在不停地改变中,人才是关键,启用和发展电商,将极大地改变农村传统经济和产品形式,更会改变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完善配套,畅通物流体系。交通物流、邮政、供销等部门要整合利用农村现有流通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加强与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合作,积极引进知名快递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升级已有的物流网点及纤细平台,整合配送途径和第三方配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主流媒体和实体广告进行宣传,讲解电商基础知识及实施过程,及时解决农民的疑问和疑虑,宣传各地发展电子商务的新经验、现做法、新企业、新产品、新渠道等。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共同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督导调度,形成合力。要加强工作协调,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出台电子商务奖励扶持办法,用好电子商务产业专项基金,鼓励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要强化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展顺利的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对进展不力地查找原因、立即整改;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要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纳入年度量质化考核体系,年终组织考核。

推荐访问:城镇化 推进 农村 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800字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 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措施 如何推进乡村城镇化 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打造优秀农村文化 如何实现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问题探讨论文 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典型调查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论文 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