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现状和路径探索——基于上海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03 来源:网友投稿

马佳文 蔡 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

2006 年党中央指出“在青年学生当中造就一大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3]。

自2007 年“青马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学术界也一直持续关注这方面的实践与进展。

目前,关于“青马工程”的研究主要聚焦大学生骨干群体,对国企“青马工程”的研究较少。

目前学者对国企青年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培养、以个别国企为个案去论述国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4]。

有学者研究了“大思政”视域下国有企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创新路径[5]。

可以看到目前对国企“青马工程”的研究较少,特别对于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实施的现状没有相关研究。

基于此,本文基于上海地区国企板块青年政治骨干人才的培养路径,旨在以上海市国企“青马工程”的实施状况为基础,重点剖析当前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查找在选拔方式、培养体系、培养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深入挖掘原因,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实施路径优化(见图1)。

图1 新时代国企“青马工程”实施现状和路径探索思维逻辑图

构建国有企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通过对包括商飞、东航、宝武、中远、中电、中船6 家驻沪央企及经信、建交、国资、金融、科技部分青工大口单位展开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方式,聚焦国企青马负责人和国企青马学员两类作为本课题调查、研究对象,经过对无效问卷的剔除,最终有效问卷为152 份(青马负责人)、720 份(青马学员),在此基础上把握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取得成绩、存在困难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学员大多为国企中的青年骨干

根据问卷调查样本,表1 中显示了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学员的基本情况。

学员中的党员比例为68.19%,有26.53%的共青团员。

在任职方面,学员中团干部占36.39%,部门负责人占12.36%,党政干部为4.86%,无任何职务的占34.44%,从中可以看出“青马工程”学员大多为国企中的青年骨干。

表1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学员基本信息

(二)上海国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效果较好

第一,学员认可度较高。

96.53%的学员认为参加“青马工程”有助于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具有理想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90.56%的学员认为参与“青马工程” 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79.44%的学员则更倾向于可以获得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和资源。

第二,学员满意度较高。

55.56%的学员对所在国企“青马工程”的培养效果非常满意;
34.03%的学员比较满意;
6.39%的学员认为一般;
还有0.28%的学员比较不满意;
3.75%的学员认为说不清楚。

通过数据显示可发现,总体看来,学员中对国企实施“青马工程”的满意度在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比有89.59%。

这也说明国企“青马工程”的实施效果显著。

第三,组织开展情况较好。

有55.83%的学员认为所在国企“青马工程”组织开展情况很好,33.47%的学生认为开展情况较好。

总体认为开展情况在较好及以上的学生占比89.3%,说明开展情况较好。

第四,对学员影响效果较好。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各国企“青马工程”能够对培养对象的各项能力进行提升。

通过参加“青马工程”,不仅提升了学员各项能力素质,而且提升了其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通过图2 可以发现“青马工程”对参与过的学员的影响较大,在列出的六项影响方面,且有四项影响方面所占的百分比都在总人数中过半。

在“青马工程”培养中,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占大多数人(88.19%);
认为“政策理论水平”提升的占较多数人(80.56%);
认为“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占多数人(72.08%);
认为“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占(62.5%)。

从中可见,“青马工程” 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青年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助于为党为国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图2 参与“青马工程”培养学员的素质能力提升

(一)培养对象范围较小,缺乏分层分类培养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上海团市委根据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精神,于2021 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

文件中指出“聚焦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的定位,必须从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强烈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学习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青年中选拔”。

第一,上海国企在“青马工程”培养对象的选择上,较为注重政治立场和业务能力,对于高校与国企“青马工程”培养的连续性关注度不够。

图3显示了国企负责人和学员对于选拔标准的看法,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负责人认为国企在选拔“青马工程”学员时,“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0.79%)是作为最重要的考量要素的,然后是“岗位表现优秀,业务能力达到一定要求”(90.13%);
“中共党员(含预备)或共青团员”(80.26%),而“参与过高校‘青马工程’培训者优先”占比为42.11%。学员认为国企在选拔“青马工程”学员时,“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上进,综合素质全面”(89.31%)排序第一,第二则是“业务能力强”(75.97%),而“参加过高校青马工程培养”这一选项仅占比17.22%。

在两者看来“参加过高校‘青马工程’培养”这一选项占比较低,这也体现出大部分国企在选拔“青马工程”的学员时较少将学员的之前培训经历纳入考量。在现行选拔体系之下,对学员的选拔中侧重于学员的业务能力,这也容易将一些在其他方面工作实绩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排除在外,难以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图3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学员的选拔标准

第二,国企“青马工程”在选拔学员时较为忽视学社衔接。

调研发现,国企“青马工程”的学员来源中“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最高,比重为81.58%,其次则是“团委干部”占比为69.08%,而“高校推优举荐学员”的占比仅为19.08%。

同时,在国企“青马工程”学员中,高校推优一体化学员在全体学员中“占比不到10%”的比例是55.92%,而“50%以上”则是7.24%。

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在选拔“青马工程”学员中,高校推优一体化的学员较少被纳入考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国企“青马工程”在选拔学员时有其自身倾向性,对培养的连续性关注度不够,究其原因还是国企党委的重视程度不同。

一方面,部分国企存在党建带团建不到位,党委对“青马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清楚“青马工程”的培养定位和目标要求。

这就导致国企仍然会按照传统标准去选拔学员,并且较为重视学员的业务能力。

另一方面,国企党委的重视度不足,就会导致团组织开展工作时的支持力度不足,基层团组织的存在感不强,工作缺乏连贯性。

因此,对于国企“青马工程”培养对象的连续性关注度不够,也较为忽视学社衔接的开展。

(二)培养规范性不足,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案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各国企已经有92.76%具有“青马工程”集团-子公司两级培养机制,从中也可以看到国企在建立两级培养机制上作出了努力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企“青马工程”的培养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一,国企“青马工程“培训周期规范性有待加强。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上海国企一期“青马工程”的培训时间中,2-3 周占比44.03%;
4-5 周占比9.44%;
6-7 周占比1.94%;
8 周以上占比26.81%;
说不清楚占比17.78%。

而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青马工程”每一期集中培养周期原则上为1 年,但是可以看到国企的培训周期距离文件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二,仍然以传统的培养模式为主,尚且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科学培养方案。

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强调要突出学员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的锤炼提升,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开展红色教育、加强实践锻炼对学员进行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如图4所示,在6 个选项中,“讲座、报告”(88.82%)占比最高;
“课题调研、主题汇报”(73.68%)位居第二;
“课程选修”(62.5%)则排在第三。

从数据中可见,讲座报告的占比远超于其他的培养形式。

可以看出,各国企的培养模式仍然较为传统,讲座报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专项社会实践(57.24%)和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46.71%)则占比较低。目前,各国企的培养模式仍然是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稍有不足,而且没有结合国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形成科学的培养方案。

图4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采用的培养形式

第三,国企的课程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培养内容需要增强对学员的吸引力。

如图5 所示,国企“青马工程”课程体系的课程类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教育课程”(92.11%)占比最高;
其次是“个人能力提升类课程”(70.39%);
再次是“志愿精神宣讲课程”(66.45%);
“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65.79%)与“文史哲等人文素质扩展类课程”(55.26%)占比则较少。

从学员角度来看,最喜欢的“青马工程”模块是能力素养(87.5%),其次是“精神素养”模块(84.03%),再次是“政治素养”(83.89%),最后则是“理论素养”(79.44%)。

我们通过这几组不同的数据可以发现,国企在“青马工程”培养体系的设置上是有按照文件中的要求进行深化理论学习、开展红色教育、加强实践锻炼来进行设计的,因此政治理论课、党史教育课程以及个人能力提升课程的占比都较高。

但是从学员的反馈可以发现,国企设置的政治理论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吸引到学员,学员反而更喜欢能力素养的相关课程。

这样就没有很好地做到锤炼提升国企学员的政治素质。

图5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块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国企“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力度不足。

调研发现,国企“青马工程”大多以传统的培养模式为主,往往培养方式仍然是理论学习、红色教育以及实践锻炼等。

课程模式也大多采用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没有真正掌握年轻人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激发青年的学习动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国企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并没有真正深入青年群体,了解青年群体的真实需求。

另一方面,国企“青马工程”负责人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调查发现,国企“青马工程”负责人团干部的年龄相对集中在20-30 岁以及30-40 岁,青年占比较大;
负责人大多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其比重可以达到80.26%,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负责人的政治面貌是共青团员(15.13%)和群众(3.95%)。

在学历方面,负责人中本科学历占68.42%,研究生占31.58%,这从侧面反应出国企“青马工程”负责人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这就导致部分团组织负责人工作不够大胆,习惯用传统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在面对新问题时创新不足。

(三)考核评价形式较为传统,淘汰机制有待完善

“青马工程”实施的效果需要考核评价来把好质量关,坚持严进严出。

目前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中指出,在考核标准上,把学员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从理论测试成绩、实践锻炼效果、调研报告质量、结业论文水平、日常行为表现、重大事件响应等方面明确任务完成标准。

在考核方式上,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国企“青马工程”在考核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国企“青马工程”的考核形式较为传统,并且以结果性考核为主,较为忽视过程性评价。

调查显示,目前比重较大的考核形式是培训考勤(75%)、考察课程学习笔记(67.11%)、专项活动(包括研讨汇报、演讲比赛、特色活动等)成绩计入总考核(61.18%)、闭卷笔试(50%),这些考核的比例均超过了50%。

而青马联络员过程性评价打分(46.71%)和学员自我评价(43.42%)均占比较低。从中可见,国企“青马工程”在考核评价这一环节仍然采用传统的考勤和考试为主,评价方式并没有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并且对学员的政治表现的考核也没有具体体现。

第二,各国企“青马工程”的淘汰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只有53.95%的国企有严格的淘汰机制,而46.05%的国企是不具有严格的淘汰机制的。

而具有严格淘汰机制的这部分国企中,淘汰机制占比最高的是“日常表现欠佳或培训期间有违规违纪行为”(80.49%),其次是“日常培训课程缺勤次数较多”(69.51%),而后是“考核总评成绩低于60 分”(67.07%),这类淘汰机制也较为浅层次,并没有深入地去考核学员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也不能很好地达到严进严出的要求。

第三,设置学分制的国企会更注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设置学分制与国企“青马工程”结业考核形式设置的关系,我们对学分制和结业考核形式进行交叉分析。

表2 为所在国企“青马工程”结业考核形式与所在国企的“青马工程”培养是否采用学分制的多重响应集交叉表结果,基于结果可以得出,采用学分制的方式下,其结业考核形式如考察课程学习笔记、闭卷考试、培训考勤、专项活动成绩计入总考核、青马联络员过程性评价打分、学员自我评价占比比例均显著高于未采用学分制的情况。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国企“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考核形式较为传统,淘汰机制也有待完善。

国企“青马工程”的考核大多数以结果性考核为主,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

究其原因,目前国企“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很多配套措施都不能跟上,这也导致了在考核这一环节只能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考核模式来进行结果性评定。

(四)学社衔接不紧密,跟踪培养有待加强

在学社衔接方面,上海各国企大力做好学员推优入党工作,切实推动优秀学员进入企业优秀人才队伍。

调查显示“推荐优秀学员作为入党的考察对象”(73.68%)占比最高;
其次则是“将优秀学员纳入所在国企人才库”(68.42%)。

但是在构建实践锻炼平台方面仍有待提升,“向区县挂职锻炼岗位推荐优秀青马学员”占比仅23.68%,这也显示出国企在这方面有所忽视。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企“青马工程”培养与高校“青马工程”的衔接是否会影响到国企“青马工程”的组织开展情况,我们对国企“青马工程”开展情况与“青马工程”培养与之前就读高校“青马工程”在内容和方式上是否有衔接进行交叉分析,如表3 所示。

表3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组织开展情况与培养衔接情况的交叉表

由图6 可以初步判断,国企“青马工程”开展时与高校“青马工程”在内容和方式有衔接的情况下,其所在国企“青马工程”开展情况会有更好的效果。

图6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组织开展情况与培养衔接情况交叉图

基于以上分析,依据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所在国企“青马工程”开展情况与“青马工程”培养与之前就读高校“青马工程”在内容和方式上是否有衔接的关系。

表4 为卡方检验结果,卡方值为33.326,卡方检验显著性P 值为0.001<0.05,卡方检验显著,因此判定所在国企“青马工程”培养与之前就读高校“青马工程”在内容和方式上是否有衔接存在显著关系。

基于此,国企“青马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与高校“青马工程”的衔接,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培训效果。

表4 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组织开展情况与培养衔接情况卡方检验

在跟踪培养方面,已经有64.47%的国企建立了青马学员档案,其中青马学员的归档材料主要有“学员学习成绩计入表”(75.51%);
“结业证书、优秀学员证书”(72.45%);
“相关课程作业、总结材料”(67.35%);
“学员学业评价登记表”(64.29%)和“淘汰学员的相关证明材料”(39.8%)。

可以看到,淘汰学员的相关证明材料占比重最少,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国企“青马工程”在淘汰机制这方面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在对青马学员的档案继续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是建立一人一档并由相应青马联络员进行归档整理(76.53%),还有“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学员所在单位团委备存”(69.39%)以及“青马学员结业证书, 优秀学员证书存入学员档案中”(62.24%)。对档案的接续管理有助于国企对学员的跟踪培养。

国企“青马工程”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社衔接不紧密问题和跟踪培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企“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长远规划性。

一方面,国企“青马工程”目前大多数是短期培养较多,这样就很难具有长期规划意识和长期跟踪培养的意识。

另一方面,国企“青马工程”的负责人中存在思想意识、处理问题能力有高有低的问题,再加上团干部的流动性也较大,容易导致“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规划性不强,缺乏对档案接续管理和跟踪培养的意识。

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后可以发现,目前上海国企“青马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较好,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加强三级分层培养体系设计,构建上下联动的大“青马”格局

自2007 年项目启动实施以来,上海始终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青马工程”实施。

结合上海实际,遵循育人规律,2021 年4 月团上海市委制定实施《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上海共青团聚焦“青马工程”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政治骨干的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上海国企已经开始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有92.76%具有“青马工程”集团—子公司两级培养机制,但是距离落实三级分层培养仍然有一段距离。

通过建立三级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有利于克服人才培养建设的同质化,实现不同学员的个性化发展,做到精准育人。

对此,上海国企更应该加强三级分层培养体系的设计,将“青马工程”作为培养国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载体,构建上下联动的大“青马”格局。

一是要争取集团、二级公司党委的更大关心和支持。

在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有利于推动国企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青马工程”的实施中,协调好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给予团委大力支持。

二是要划定标准,提高育人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要形成分层培养的育人格局,不仅要从培养的广泛性入手,而且要提高培养的深入性和针对性,对不同国企梯队的青年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养。

针对国企青年的特质,根据综合能力、专业素质、职业规划等不同的类别进行设计,努力提高分层分类培养的精细化程度。

三是要与相关部门做好联合培养工作,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引进高校教师进行授课,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

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与政府部门展开合作,推荐优秀的国企青马学员到政府单位挂职锻炼和参观学习,为国企青马学员打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得国企青年在实践锻炼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要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大“青马”格局,不但公司内部需要紧密配合,而且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国企青年政治骨干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青马”培养基础

团上海市委制定实施的《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其中围绕培养计划、学员管理规定、人才举荐办法、保障机制和理论学习课程体系,出台5 项具体配套细则,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培养机制,强调要让“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备,培养模式更加规范,加强青年政治引领的功能效应更加凸显。

调研显示,有59.87%的学员认为应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且完善、优化培养机制。

有51.97%的学员认为需要加强课程改革,打造政治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统一的青马课程体系。因此,国企“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培养机制,制定标准化的培养内容。

一是要完善选拔机制。

在调研中发现,上海国企在选拔青马学员过程中较为注重政治立场和业务能力,容易将一些在其他方面工作实绩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排除在外,难以影响更广泛的群体。二是要完善培养体制机制。

建立好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培养内容应该精准供给,强化理论学习与能力的提升,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是要严格考核评价制度。

国企“青马工程”的开展需要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穿于学员培养的全过程。

目前来看,国企“青马工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更侧重于结果性考核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也较为缺乏日常管理机制。

因此,需要建立日常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向学员所在党团组织了解学员日常言行,发挥“青马工程”联络员制度的优势,将日常表现作为学员评价的重要指标。

而且要严格淘汰退出机制,坚持动态淘汰,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考察摆在重要的考核位置。

四是落实好人才举荐机制。

国企“青马工程”在人才举荐方面需要与跟踪培养结合起来,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同时,还需要创造条件推荐优秀的学员获得更多基层岗位的实践锻炼机会,积极为他们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

(三)强化信息化赋能,提升新“青马”培训效果

要构建完善一体化的“青马工程”培训体系,制度建设是保障“青马工程”秩序化、规范化开展的必要前提,是“青马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要用好信息化发展效能,强化信息化赋能和驱动作用,运用好大数据,加强国企“青马工程”数据库建设。

建设上海市国企“青马工程”建设研究中心,统筹上海的相关工作研究、专家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测评指标建设、基地布点建设。

积极参与建设上海青年政治骨干数据库建设,从源头上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实现青马学员结业后5-10年的跟踪培养,彰显上海共青团青年人才资源的策源地位。

新时代做好国企“青马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好国企“青马工程”的三级分层培养体系,做好探索国企“青马工程”的青年政治骨干的规范化培养机制,严格考核评价制度,落实好人才举荐机制,真正推动国企“青马工程”工作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青马马克思主义者考核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中国共青团(2022年19期)2022-10-14内部考核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参考答案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27期)2019-11-21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6-12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8期)2018-08-29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1期)2015-07-10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1期)2015-07-10

推荐访问:上海市 新时代 国企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