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及其提升——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24 20:24:02 来源:网友投稿

费英秋,于欣宜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提出学校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抓好“拔节孕穗期”[1]4,帮助学生扣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0。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研究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生成逻辑,剖析其中的实现机理,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目标,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基本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已有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价值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实效性是价值属性的实现程度,实效性的产生离不开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例如,学者蒋荣、代礼忠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归纳为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三方面形成的价值认同的程度[2]。二是目的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3]三是实践论的观点。该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最突出的特征”。[4]

我们认为,研究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顶层设计的根本定位,立足学生需要和学生行为变化,结合目标、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围绕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在此框架下,本文认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指人们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目标所规定的具体任务而采取的行动、措施、举措的实际效果。其在宏观角度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目标层面,指多元主体特别是教师、学生对顶层设计的教育目标的认知程度;
二是过程层面,指多元主体特别是教师、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授、吸纳的具体实践方式、途径、效果;
三是结果层面,指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吸收获得状况、践行情况和社会认可情况。微观角度则主要是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的具体感受、认可情况,可从悦纳度、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8作出系统论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4,“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8。党中央以及相关部委针对“青年”“教育”“思政课”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这些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研究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就要紧紧围绕“高校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这两个关键点,细化其中能够反映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之生成的具体内容,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目标体系;
还要立足于学生主体需要,将学生的所思、所感、所行作为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接纳度、情感升华度和因思政课教学而产生的获得感作为推动生成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过程环节。

(一)宏观视域: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之生成的矩阵模型

我们运用Nvivo 12软件,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14年以来权威媒体发布的关于“青年”“教育”“思政课”的顶层设计和顶层精神进行文本抓取。经过数据清洗,最终得到12篇权威的政策性文本。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1)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对获得的数据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数据内容,并把数据记录以及抽样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重新综合,其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
主轴编码(Axial Coding)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是通过第三次编码来选择核心范畴,厘清诸多概念类属及其内在联系,从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选择“核心类属”。,形成了高校立德树人评价的矩阵模型,包含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维度和按目标维度、过程维度、结果维度划分的不同要素内容(详见表1)。

表1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之生成的宏观矩阵模型

要素内容的三个维度具体如下:其一,目标维度。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必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的方向指引,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政课程目标上,要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学科体系,增强理论的彻底性和现实说理性。其二,过程维度。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应着眼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要依靠思政教师这一关键力量,积极贯彻“六要”和“八个统一”;
党和国家、党政组织、学校、教师、家庭等责任主体要协同发力,探索健全整体化、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实现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打造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的新局面。其三,结果维度。高校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应以学生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坚定信仰、知行合一有效衔接和顺利转化为结果导向。学生通过思政课来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在参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自在人”向“社会人”过渡和转变。

总体而言,目标维度是立足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境遇,以为国选材、为党育才为出发点,为明确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基本依据。过程维度是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责任的厘清,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动力支持。结果维度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现机制的系统性总结,是对“社会需要-学生素养-教师能力”主体权责的具体描述,为构建系统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现机制提供框架支撑。以上三个维度彼此关联,缺一不可。

(二)微观视域: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之生成的主体表征

思政课承担着帮助青年学生明辨真善美、形成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的重要使命。[5]因此,受教育者始终是思政课的主体,其对思政课的整体感受关系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生成与否,是实效性之生成的主体表征。本研究从受教育者的认知和行为轨迹出发,将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感受划分为“悦纳度”“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四个逐层进阶的等级,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来了解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程度。其一,受教育者主体的悦纳度。悦纳度是受教育者对思政课认识的“前见”,与社会、家庭、学校有着密切联系。悦纳度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入耳、入脑、入心。思政课教师在这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是开启受教育者悦纳度的一个重要契机,它考验着教师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的统筹安排能力。其二,受教育者主体的参与度。参与度是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关键要素,教师这个“主导主体”需要调动学生发挥“主动主体”的重要作用。只有实现了“双主体联动”,才能发挥思政课教学应有的实效。为了避免消极参与、被动式参与,需要教师努力协调受教育者与教学过程要素之间的配合。其三,受教育者主体的满意度。满意度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浅层获得,通常表现为受教育者对单次教学行为的正向反馈。如果受教育者对单次课程教学的收获预期较低,却通过教学得到了意外收获,就会呈现出较高的满意度。此外,学习动机的不同,也是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四,受教育者主体的获得感。获得感表现为受教育者因思政课教学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意义获得,是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层获得,需要保证上述诸环节有序衔接和有效开展。

我们根据扎根理论,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提炼“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筛选出能够影响思政课整体教学实效性的四大因素,形成30道调查问卷题目,并将各题的备选项设置为李克特5级量表。在2022年3—7月,我们的研究小组面向全国高校的在读本科生发放网络调研问卷600份,以获取被调查者对相应题目的态度或倾向。共收回有效问卷553份,有效回收率为92.17%。其中,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9.55%和50.45%,大一到大四学生占比分别为32.91%、24.41%、15.37%、27.31%,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学生占比分别为56.60%、39.60%、3.80%,样本特征总体分布较为理想。以上述根据扎根理论提炼的结构变量为基础,综合运用SPSS 24.0软件和AMOS 22.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模型运行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内部各变量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
测量模型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总体表现良好;
研究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适合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详见图1)。

图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运行模型

(一)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要素

在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运行机制中,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获得感和满意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积极悦纳、需求满足、主动参与的现状,同时也能够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教学过程参与要素的匹配和统筹安排情况。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评价可以有力推动知识接纳、情感升华、意志形成、行为趋向的有序衔接和顺利转化。综合检验结果可知,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呈现并列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产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标志着思政课教学培养受教育者“明辨真善美,形成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目标的达成。

(二)“内容为王”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遵循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提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内容为王”“做到以理服人”[6],“理论常新才能魅力长存”[7]。我们通过设置“教师统筹兼顾能力”“思政课教学内容”“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悦纳度和参与度”三个潜在变量,间接观测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评价与思政课整体实效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内容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效应为0.321,处于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中间位序;
教学内容与教师统筹兼顾能力、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的接纳度和满意度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影响效应分别为0.721、0.892和0.991。这意味着,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的统筹兼顾能力,还可为受教育者形成对思政课的更高的接纳度和满意度提供重要前提。思政课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对教学参与要素进行有序统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

(三)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三为”“六要”“八个统一”(2)“三为”即乐为、敢为、有为,强调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价值选择、精神状态、创新能力和育人成效;
“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强调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思政课教师组织和优化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能力。的要求,不仅是测量思政课教师教育能力(即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学实体要素进行协调运作、统筹兼顾的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受教育者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三为”中,“乐为”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真正热爱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
“敢为”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勇于亮剑;
“有为”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做到“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基础上坚持“八个统一”。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效应为0.393,与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悦纳度、参与度、满意度都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四)悦纳度和参与度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障

悦纳度和参与度是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的“前见”认识,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社会对思政课教学的不正确评价会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的低悦纳情绪和低参与状态,严重制约受教育者与教师以及教学过程参与要素之间的连接和互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整体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者的悦纳度和参与度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效应为0.171,虽然影响权重较低,但该环节仍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受教育者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大体可分为批判建构型参与、积极主动参与、被动参与、消极参与。为了确保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顺利实现,需要鼓励受教育者从消极被动式参与向主动建构式参与转变。

(一)坚持内容至上,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坚持“内容至上”的基本原则,意味着在新时代开展思政课教学要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思政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达到“用理论言说现实、用理论解释现实、用理论预见未来”的目的。这是推动受教育者真正认同思政课教学内容“可听、可信、可用”的根本前提。为此,必须深入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探索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路径,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体系。

首先,深入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8]。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能满足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才有可能“讲深、讲透、讲活”[8]。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用理论逻辑把讲政治的内容“讲深”,用价值逻辑把讲思想的内容“讲透”,用实践逻辑把讲理论的内容“讲活”,进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

其次,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路径。毛泽东认为:“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9]这一语道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的揭示,是思政课教学讲清楚“大道理”的理论供给站。思政课教师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度研读,可以有效扭转当前碎片化理论对现实问题解释力不足的现状。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历史叙事来增加理论说理的生动性,以整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实践探索相联系,实现理论体系、实践视域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实践优势的基本前提。

最后,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根本立足点。系统化、体系化、整体化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质。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根本的理论遵循,处理好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逻辑关联和递进衔接,以系统化、体系化、整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迎战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使思政课切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达到铸魂育人根本目的。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对话场域,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在以往“主客二分”的思政课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呈现出“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指令与服从”的不平等关系。这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场域,严重压制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必须建立起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为前提的多元开放的对话型教学场域。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主体间的对话,让价值诉求以情感触动的方式沟通心灵,让理论知识以逻辑说理的方式启智润心,让现实问题以责任使命的方式激荡斗志。总而言之,这一系列举措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激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首先,沟通心灵是对思政课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的时代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不是停留在教学过程中的浅层次人际交往,而是能够深入彼此心灵世界的深层次沟通。思政课教师代表着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包含着党和人民对青年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更高期待。思政课教学重在价值引领,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讲道理”的时候坚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真正地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受教育者将个人成长发展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理想、智慧和力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之中。

其次,启智润心是“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教育原则的时代升华。思政课教学的启智作用不仅体现于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知识的成长和能力的获得,还表现为对受教育者智慧的启迪。教师通过逻辑说理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进而启迪其人生智慧和社会智慧。思政课教学的润心作用则是通过真理的魅力和思想的智慧来滋润受教育者的心田,通过情感共鸣、意义获得来培育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激荡斗志是培育受教育者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的时代体现。“激荡”一词包含着豪迈的气概,与“启智润心”相呼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教学“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1]15。当今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在时代风浪中培育受教育者的使命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引导受教育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积极作为。

(三)遵循受教育者认知发展规律,在学思践悟中推动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10]。学思践悟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要求,更是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条逻辑通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引导受教育者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联系到一起。这项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关系到对受教育者成长成才需要的满足,是衡量受教育者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尺度。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思践悟中推动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的生成和实现。

其一,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的积极悦纳和主动学习是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础。众所周知,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受教育者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知识,才能逐步形成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理想信念。系统的理论学习是确立并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所在,受教育者只有对思政课教学产生积极悦纳的情绪和主动学习的态度,才能为坚定理想信念打好基础。

其二,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的理性思考和主动参与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学中,受教育者不仅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还是具有能动性的信仰主体。受教育者只有自觉主动地思考和把握思政课教学中的道理和问题,才能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可能。同时,思政课引领受教育者坚定理想信念,不能依靠受教育者的浅层次理解和被动性参与,而是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参与课堂,深入掌握教学内容,并理解教学内容的学理依据。

其三,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和践行意愿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保障。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践行”是理想信念确立之后的行为,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保障。受教育者只有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持肯定和满意态度,才可能促成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因此,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回应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并鼓励受教育者在践行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加强的正向循环。

其四,受教育者因思政课教学而产生的觉悟和获得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表征。理想信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自觉性及成熟度的差异。受教育者只有通过思政课教学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由此生发出对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才可谓一名自觉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推动受教育者做到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使其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产生获得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四)健全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政课的根本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育人工程。推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需要强化教师的统筹安排能力,健全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定位明确、协调有序、运行有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第一,构建党和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推动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1]在高校“大思政”格局中,党和国家是保证高校思政课政治方向不动摇的根本所在;
党政组织则肩负着上传下达、细化政策、组织保障等重要责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的外部保障;
家庭的积极影响是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参与度的良好基础,是推进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一线责任人,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新时代,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实现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校党委做好多维主体的衔接工作,改变家庭教育缺位、社会教育不完善、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育人困境,“深入挖掘家庭、社会育人元素”,“探索和健全整体化、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真正构建起“个人-家庭-学校-社会”育人联动机制。[12]这是推动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加强高校“大思政”格局协同育人制度建设是推动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大思政”育人共同体应当建立推进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协同育人制度体系,从政治、组织、物质保障等方面制定推进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制度,对全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基本原则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体现出协同育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相关责任主体应当着力将“大思政”格局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总体要求融入已有的工作制度中,使之成为保障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制度依托。

猜你喜欢受教育者立德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2期)2018-01-03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4期)2017-05-29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推荐访问:扎根 方程 实效性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